《中國語文科》

根據筆者這位中學課程的間接消費者的經驗,
中學的中國語文科常常患上的毛病有兩點,
都是不利於培育學生的批判思維:
首先,有一些老師對於文章或詩詞中自己不懂得的地方,
或者不曾想過的地方,往往胡混解釋、敷衍了事,
甚至表現出討厭學生在這地方提出問題,
為甚麼不能夠光明正大地承認自己不懂?
不少初中學生的批判思維就是這樣子在萌芽的階段被老師扼殺!
在二十一世紀的大學裡選修中國語文的未來老師,
為甚麼不可以花一課的時間去研究一下甚麼是科學精神?
其次,語文科的老師往往喜歡把自己或大部分同業的意見,
強加於作者的身上,完全忘記了「三人成虎」的成語故事。
一件文學作品完成之後,就好像一個新生的嬰孩,
已經脫離了作者而獨立。
我們當然可以從作品中推敲出作者的意思,
從作者的生平中揣摩作者的意思,
甚至推敲出作者自己也許並沒有察覺到的潛意識,
但推敲出來的意思只不過是一個「猜想conjecture
不應該把硬說成是作者的意思,
除非曾經有人訪問過作者,問過這個問題,並且留下了紀錄。
所有推敲,在思考的角度來看,
只不過是一個「猜想」、一個「假說」,
經過多方面驗證之後,也許可以成為「理論」,
但老師們不是作者肚子裡的蛔蟲,不應該把推敲說成是事實!
所以凡中國語文科的問題或試題開始是「作者為甚麼……?」
如果不是考證、考據的題目,
就是百花齊放,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的答案就可以接受,
怎可以一錘定音,規定了「標準答案」?
所以我希望老師們出題目時一旦用上「作者為甚麼……?」,
請盡可能避免「標準答案」。
語文科的老師,何必一早就扼殺了讀文學的學生們的批判思維?
中國傳統文化融合了儒釋道及諸子百家的思想,
所以中國語文科中有很多涉及哲學和宗教思想的文章。

這些文章除了可以用哲學思維來批判之外,
甚至可以用現代科學及心理學的研究來批判,
但香港的中國語文科老師,可能由於未受過哲學訓練,
捉到鹿卻不懂得如何脫角,浪費之至!
舉例言之,歐陽修的《小人無朋》可以用來討論
朋友的定義」及「物以類聚」的現象,
又可以延伸討論荀子勸學》篇中的: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接而討論改變性格,改變人際關係環境的課題,
更可以討論生物學中 epigenetics 方面的研究,
明白物以類聚之後能夠加強  gene  expression
不但符合中國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
甚至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
中國語文科常常會接觸到說明文,或者冠以說明文的文章。
說明文應該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說明一件事情、一件東西的用法、一種情況,
甚至更進一步,說明一個概念、一種思想。
除了說明概念和思想,作者需要公開他的價值觀之外,
一篇說明文不會包含作者的價值判斷。

如果一篇說明文混有其他的目的,
運用了曖昧的文字及模糊的概念,
讀者就需要提防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文章,
借說明文的文體來宣揚作者的價值觀。
偽裝的說明文,有可能是「灌輸文」或「宣傳文」。
關於中國文學科,《文科和理科》一文中已作說明,不贅。
「如何學好中國語文」這個課題,其實可分三方面來討論:
1.  文字的修養和鍛鍊。
2.  感性、幻想和創意的培養。
3.  用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
第一和第二點涉及「優美文學」,例如中國的詩、詞、曲。
由於承先啟後在「優美文學」中十分重要,
所以中國語文的教學產生了背誦的需要。
然而「優美文學」汗牛充棟,如何選材,
選材之後背誦多少,背誦全篇還是選擇精句來背誦,
全部都是有爭議的課題,需要公開批判以求共識,
而且部份屬於「學習心理學」的範疇,並非中文老師的專業。
至於第三點,涉及「文以載道的文學」,
除非中文老師在大學時副修哲學,或者曾經進修哲學,
否則這一項根本不是他們的專業,
所以文章的好壞,他們未必有能力判斷。
得罪地說一句:不少中文老師都是哲學「外行」!
凡是涉及「精神、思想、思考、批判」的古文,
如何應用古文中的智慧在現代的社會,
就是屬於「文以載道的文學」的範疇!
嚴謹的思考,是一種需要培育的能力,
一篇說理的文章如果缺乏了思考,必然流於虛浮,
就算文章製造得好像七寶樓臺,炫人眼目,但可能不堪一擊。
然而如何用文字表達思考,則是另一種需要培育的能力。
因為當我們將思考化成文字的時候,種種的困難就立即浮現,
例如:
1, 自己的思考是否夠清晰?
2. 自己寫文章的目的是分享思想還是想誇耀於人?
3. 將文章放下一星期之後,自己是否還看得明白?
4. 將思考化成文字之後,別人是否看得明白?
所以如果要訓練中學生嚴謹思考的能力,
選擇文章,成語、諺語來辯論、討論、批判,
然後要求每一位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是學好中國語文必須考慮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