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考試》

中國到了宋朝,魏晉南北朝至唐朝的士族豪門沒落,
隨著印刷術的發達,科舉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容許學而優則仕,公平參政,

社會上出身清貧的布衣庶民階層,只要有思考能力,
通過科舉制度,就有向上流動,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
宋朝133名宰相中,科舉出身的達123名,
而且宋代實行高薪養廉,大幅度降低官員貪污的可能,
一個七品官員薪俸可支持十口之家過上富裕生活。

到了今天,科舉制度就變成為考試制度。
再從人生的大局來看,生命本來就是一場考試,
沒有人能夠逃避,只是並非所有人都考同一份試卷。
如果有人說他討厭考試,那麼他就是說自己討厭生命
既然一定要考,我們就必須認識考試,
明白每一次的考試究竟是考核我們的甚麼東西:
記憶力、推理能力、批判能力、體力、技巧、人格、智慧?

首先,甚麼叫做公平的考試?
只要求學生們之間的公平?
還是更應該進一步要求老師對學生公平?
要考試公平,考試環境公平,時間公平,評核公平,
看來並不很困難,但要求老師對學生公平,難嗎?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one’s
assessment  practices  match  one’s  teaching
practices.  Sometimes,  teachers  teach  in  one
way  but  assess  in  another  way.  For  example,
they  may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in  class,
but  then  give  tests  that  merely  measure  recall.
Students  quickly  learn  that  the  real  game  of
getting  good  marks  is  not  the  apparent  game.
The  students  then  respond  to  the  way  they
are  assessed,  not  to  the  way  they  are  taught.
So  it  is  crucial  that  the  teacher  value
the  same  things  in  his  or  her  assessment
as  in
  his  or  her  teaching.
( Robert J. Sternberg,
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Synthesiz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81-82 )
   認識考試
習慣半桶水思維的人喜歡用一個口號:
「求學不是求分數!」
並且往往只說出了一些原因就半途而廢,敷衍了事。
而習慣批判思維的人,不會容許自己被口號所蒙騙,
他們會鍥而不捨地繼續追問:
1.  那麼求學是為了甚麼?
2.  我們如何能夠將求學所得的應用出來?
3.  我如需要何配備自己的能力,
足以接受一個沒有明顯答案的世界的挑戰?
4.  怎麼樣的考試才能夠考核這些能力?
其實我們對考試這個課題必須有深一層的認識,
因為除了極為抽象的學科,例如數學和物理之外,
理想的考試方式並不存在。
而且即使是數學和物理,亦可以出鼓勵背誦的題目!
如果老師的測驗和考試題目是縱容死記硬背,
那麼測驗和考試的成績,
只不過是反映出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背誦能力,
絕對不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意!
所以有人批評這種測驗和考試說:
When  test  scores  go  up,  we  should  worry,
because  of  how  poor  a  measure  they  are
of  what  matters,  and  what  you  typically
sacrifice  in  a  desperate  effort  to  raise  scores.
( Alfie Kohn )
記憶和背誦的資料太多時,會漸漸扼殺學生的思考能力,
附送的副產品可能是學生失去了
 好奇心
□  求知慾
□  學習的興趣
  懷疑的精神
□  創意的思維
  問問題的能力
□  高層次的分析能力
  道德的批判能力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s  is  to  determine
the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in  various  subjects.
考試是測量個人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方法,

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但勝在公平和低成本
關於考試這個課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
1.  考試的方式和內容,究竟是在量度一些甚麼能力?
What  kind  of  abilities  are  being  tested?
Are  the  definitions  of  the  abilities  clear?
Are  we  going  to  ignore  the  abilities 
that  cannot  be  tested  at  present?  
2.  考試的題目究竟是考一些甚麼層次的知識?
3.  會否掛羊頭賣狗肉,考試的內容和考試的目標並不相同?
例如本來想考核學生的思考能力,但題目卻考了學生的背誦能力?
Is  the  test  accurate?
Does  it  fulfill  its  intended  purpose?
If  a  test  cannot  measure
what  it  intends  to  measure,
then  will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st  result  be 
harmful?
Will  the  test  result  be  abused?
除此之外,關於考試這個課題,家長和學生著重的是:
4.  如果沒有一個仔細和詳盡的評核標準,
評分員是否有資格和能力去評核該份題目?
5.  評分員是否公平?
6.  評核結果的等級是用一個固定的標準,
還是用一個拉曲線的相對標準?
而教育思考家著重的是:
7. 考試的成績除了反映出學生某方面的能力之外,
亦同樣反映出老師的教學能力,
如何能夠找出後者的影響力和所佔的百分比?
至於宗教,只要不是邪教,它們著重的是:
8. 如何判斷修行者所達到的「道/真理/智慧」的層次,
因為一個人在屬世宗教裡地位的高低,
和他修行者所達到的層次,不一定成正比例。
一般而言,只同道中人一交手,對方的實力和斤兩,
對方是否擁抱虛偽,既愛神,又愛「名、利、權」,
沒有可能隱瞞得住,難以逃過得道修行者的法眼。

而最嚴重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點,
就是要求學生不能夠批評題目!
In  examination  the  foolish  ask  questions
that  the  wise  cannot  answer.
( Oscar  Wilde,  1894 )
關於這七個問題的答案,
可以告訴我們所得到的分數或等級到底說明些甚麼!
除此之外,
1.  如果我們要求老師在上課時示範思考的方法、
示範解決某一難題的方法、示範記憶的方法,
對老師的要求是太高嗎?
2.  選擇題不但講求正確答案,更講求速度。
如果我們要求老師在上課時示範如何加速解題,
對老師的要求是太高嗎?
3.  即使在考完試之後,
有多少老師願意花時間和學生探討上述兩個問題
所要求的解題能力?
4.  任何「一次過的考試」,
或者一年四次「一次過的考試」,
能夠反映出辦學團體對青少年的愛心嗎?
這算是「愛的教育」嗎?
雖然虛偽一向是普世價值,
但努力減少虛偽,難道不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嗎?

如果我們的「課程、教學和考試方式」不能夠解決
「及其知之,一也」的教育理念,
那麼這樣「課程、教學和考試方式」,
難道不是是對宗教團體辦學,對生命教育的諷刺嗎?
知識並不等同智慧。
喜歡考試的人,也許只需要學習考試技巧;
喜歡讀書的人,也許只需要愛知識;
如果將來想做學問及學做人,就需要愛智!
做學問,除了要懂得怎樣去問問題,
懂得怎樣去讀書之外,
還需要對鍥而不捨的思考有濃厚的興趣。
如果循序漸進的話,做學問的人,
在中學階段,不應該把考試成績放在心內,
在大學階段,不應該把面子放在真理之上,
在研究所階段,更要懂得自我批判。
還記得當年讀大學的時候,
有一科的教授指定大考用 take-home exam 的方式,
筆者用了一星期去思考和翻書,只懂得答其中的一部份,
而且只能夠肯定其中三份之一是對的。
當年我們同學都是君子,絕對不會合作,亦不會去問師兄,
而培正的師兄們十分尊重西方的學習精神,鼓勵自己努力,
所以在死線前交上試卷之後,甚為沮喪,以為衰梗,
怎知這樣無能但結果卻拿了一個 A。
雖然明白是由於其他同學更加不濟,
但即使拿了一個 A 也並毫無快感可言。
take-home exam 絕對沒有好感,
Take-home exam 唯一的好處,就是知道自己無知!
當年還在做人之患的時候,就告訴學生
我會拿他們多次測驗成績中最好的兩三次來平均,
作為「平常分」,背後的道理是:
1.  容許學生犯錯,因為人人都會一時失手;
2.  知道學生在測驗時會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產生低潮,
影響到測驗的成績,
3.  明白「及其知之,一也」。
最緊要的是學生們學到了多少東西。
測驗成績只不過是一件鼓勵學習的工具!
教學的後期,更常常出一百幾十至二百分的題目,
表面上看來是將分數貶值,
其實是因為班上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
即使這些學生已經是校內拔尖班的學生。
同事的做法是犧牲最優秀的學生,
照顧中間程度的大部份學生。
筆者的做法是讓分數通貨膨脹,
但測驗試題裡六、七成是挑戰題目,
既照顧了最優秀的學生,亦照顧了能力低一點的學生。
筆者一早和學生們說明,
即使測驗的成績超過一百分,成績表上也只能夠寫一百分,
印象中只有兩位學生成績表上全年的成績都是一百分。
當年母校的拔尖班中不再設拔尖中的拔尖,
犧牲了不少世界級的優秀人才,
所以筆者自把自為,創造自己的方法,
因此亦令部份前輩同事不高興。
前輩同事的理據是:
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絕對不能夠給一百分!
筆者的想法是:
1.  分數只不過是一件鼓勵學習的工具。
2.  某些學生在這個階段、在這一科的表現已經算是完美。
3.  想替學校訓練世界一級的人才。
4.  不想學生們出國之後才承擔思考能力不足的壓力。
5.  學生之中必然有勝過自己的人,
老師為何不鼓勵他們加速青出於藍。
看到這裡,讀者當然已經知道筆者其實是贊成填鴨,
但又討厭胡亂填鴨的人,並且曾經積極參與填鴨的工程!
容許筆者問一條愚蠢的問題:
教學 [教書/教育] 和「愛」有關嗎?
填鴨大業,關乎社會之興衰,任重而道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1.  怎樣填才算是充滿愛心的填鴨工程?
2,  我們會將我們的樹苗栽在麼樣的土壤?

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兩個課題。
參考《填鴨五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