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問,慎思》

所謂「審問和慎思」就是擁抱「懷疑精神」,
避免接受真假混淆的概念,墨守錯誤的成規:
1.  不要未經過謹慎思考,就相信書籍中的記載,
報章雜誌內的文章,互聯網上的資訊。
而且要知道廣告中運用相當多心理學研究結果,
可能會自相矛盾,意圖欺騙,意圖洗腦,
意圖鼓勵懶惰、我係我、放縱、任性、拒絕認錯、
消費、即時滿足、只著眼於物質、哲學不切實際、
面子和輩份比真理重要…等等觀點。
2.  要將人和他們的思想、觀點、意見分開來判斷,
因為即使是最誠實、最善意的人也會犯錯,
所以老師的說話,成年人的建議,還需要經過批判,
因為真假混淆的概念,一旦潛移默化,很難改變。
3.  而最重要的就是要慎防自己欺騙自己。
所以必須從頭開始審視個人所有知識、假設、
信念和價值觀的根源,是否曾經嚴格地消化,
所以當自己在思考時,真的是自己在思考,
而不是「被思考」,不是別人代替自己去思考;
要肯定自己腦袋裡裝載的並非別人的觀點、立場和價值觀。
前文說《中庸》裡的「審問,慎思,明辨」,
就是西方的「批判思維」。
如果一個人四十歲前接受過批判思維的訓練,自然會
1.  懂得「博學」的重要。
2.  努力去在自己有興趣的範疇內「博學」。
3.  在真理面前謙卑,知道自己的有限和無知。
4.  重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5.  重視「群體智慧」及互相批判,期望能夠逐步迫近真理。

If  I  have  seen  fa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Bernard of Chartres )
「博學」當然包括經驗!
一手和二手的「經驗」都屬於「博學」的範疇。
要強調一點,就是一個人的「批判思維」能力,
決定了他可以將他的「經歷happenings
變成甚麼質素的「經驗experience
There  are  only  two  intellectual  requirements
for  gathering  “good”  experience.
First  it  requires  encounter  of  happenings.
The  encounter  can  be  either  personal  or
vicarious.  It  can  also  come  from  watching
movies  or  reading  stories  from  literature
.
Secondly,  it  requires  a  critical  mind  that  
is  free  from  prejudice.
( Jason Ling )
參考:《經驗》(一)
換言之,「博學」和「審問,慎思,明辨」
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看似重重覆覆,
但卻是螺旋形上升的的良性循環:

「審問,慎思,明辨」→「博學」的需要
「博學」→ 更好的「審問,慎思,明辨」。
由這個上升的良性循環,
就衍生出「如何判斷一個人學藝精不精」這個課題。
答案其實很簡單:學藝精不精,完全視乎
「當時所習得的技藝是否足以應付所面對的難關」
「所習得的技藝」固然是一個可改善的因素,
但「所面對的難關」何嘗不是一個可增加的因素?
用數學的「比例ratio 來說明,
就是「所習得的技藝」和「所面對的難關」,
到底是比例大於一還是小於一。
訓練「批判思維」可以由較簡單的課題開始,
循序漸進到較複雜的課題。
所以年青人的思考能力,還是可以「教/引發] 的。
所謂「審問,慎思,明辨」,現代人稱之為
獨立思考能力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其中最容易誤導的是「獨立」這個形容詞,
因為「獨立」並非表示一定要與眾不同,要看是甚麼「眾」。
「獨立」亦並非表示一定要「原創original
「獨立」只不過是表示必須經過自己去思考和掌握,
就像游泳、繪畫、烹飪這些技巧一樣,必須親身經歷。
關於某一課題,我們通常都會發現,
經在這方面浸淫,掌握所有和這個課題有關的知識,
及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最終都會得出同樣的判斷。

用俗語來形容,就是「英雄所見全同」。
但「獨立思考」其實並不容易,
因為除了要學習抽象的批判思維之外,
還需要培養出愛真理的性格和極高的品味,
才會懂得選擇最好的觀點和立場。
然而訓練青少年嚴謹的「批判思維」,
至少他們不會過度重視行動而歧視或者輕視思考,
至少他們會懂得一個愚昧者不懂得的道理:
「有矛盾和漏洞的夢想,絕對不應該稱為理想!」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第十六》
然而要訓練利於「做學問」和「博學」的性格
往往要靠罕見,能夠以身作則的老師諄諄誘導,
一旦教育界未能掙扎出社會意識形態的束縛,
一旦華夏民族的老師們依然認為必須先「尊師」,
其次是「記憶和背誦知識」,
再其次是高層次的「虛偽」,最後才是「重道」,
那麼難以培育下一代「做學問」和「博學」的性格。
如果說我們要等待有適合和足夠的師資出現,
才去教中學生「批判思維」,
未免陷入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境,
繼而產生推卸責任的現象。
由於遠水不能救近火,亦由於適合的老師罕有,
一旦時代的要求迫在眉睫,未必能夠等待又等待,
這就是為何建設一個「批判平台CTP  如此重要!

參考: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八)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九)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二)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四)
《填鴨五大定律》
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凡是模糊的概念,都會備受攻擊,
因為很多模糊的概念,最容易衍生高層次的罪惡。
一旦學生能夠浸淫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就會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必須先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生們才能夠有「自學的能力」。
一旦有了一個「批判平台」的訓練,
學生們就會
開始明白:
一個課題未經過自己獨立思考之前,
不會隨便被讓別人的思考來操縱自己,
否則被人質詢時,或者被評判質詢時,
根基淺薄的概念,隨時站不住腳,一敗塗地。
當學生們明白獨立思考的重要之後,
以後對每一個重大的概念都會重新思考,
對「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心領神會,
於是教學界夢寐以求的所謂「自學能力」,
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訓練了出來。
一旦老師認為「鍥而不捨」的思考是奢侈品,
認為「審問,慎思,明辨」是「雞蛋裡挑骨頭」,
「半桶水的思考」就成為了合理的要求,
理所當然地就需要犧牲學生自學能力的訓練!

參考:
《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一)
《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二)
審問,簡而言之,就是「問問題」,
而「問問題」和思考能力有直接的關係。
思考能力不足的人往往不懂得如何問問題。
參考:
《做學問》(一) 《做學問》(二) 《做學問》(三)
《做學問》(四) 《做學問》(五) 《做學問》(六)
《做學問》(七) 《做學問》(八) 《做學問》(九)
《做學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