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四)

《將進酒》末段的五句詩,未知是否歌曲的內容。
為了方便背誦,當隨後的兩句或甚至全部五句都是歌詞,
亦未嘗不可: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註:
1.  鐘鼓,樂器也,借喻為音樂。
2.  饌玉,形容食物珍貴、奢侈、精美如寶玉。
3.  五花馬,名馬良驅。
4.  千金裘,名貴的皮草。
5.  將,音張;將出,拿出的意思。
《將進酒》中當然亦有負面的思維,就是「逃避」的心態: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
詩人用可以麻醉神經的酒來貶低
音樂 (鐘鼓) 和美食 (饌玉) 兩者在「及時行樂」中的地位,
再次用誇張的手法來表達出酒對他的重要性,
同時用「長醉不用醒」來表達出詩人感慨懷才不遇,
心情變得消極,意圖縱情飲酒來避世,
而且有點被迫視功名富貴如浮雲的意味。

為甚麼只是意圖?
因為詩人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已經告訴我們:
詩人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對有才華的人來說,
《將進酒》既可以說是描繪詩人「豪邁不羈」的性格,
在全詩的「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君莫停」、「但願長醉不用醒」、「斗酒十千恣歡謔」
及「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中表露無遺;
但也可以說是描繪詩人「盡情放縱、討厭節制」的性格,
比較中性,但稍微偏向負面。
詩人認為不只要「行樂」,更要「盡歡」!
用現代人的口語來說,就是要「玩到盡」。
由於詩人作此詩時,是與友人岑勳到元丹丘的家作客,
所以最尾的三句似乎有點「喧賓奪主」之感,
但亦可以認為此三句反映出李白、岑勳和元丹丘的交情!
讀者們如果自比李白,但又有家室之責,
而意圖「得意須盡歡,一飲三百杯」,
就難免「夢後財產被太座封鎖,酒醒錢袋不再低垂」。
閱讀,當然需要同時思考!
詩人曾經在《行路難》中說: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所以有論者認為李白在此詩中表達了對「名」的看破,
表現出詩人的豁達,未免有點失實。
因為詩人接著就說:「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可見「名」對詩人來說還是重要的,無法視名氣如浮雲,
尤其是因才華而得之名及身後之名。
這一句詩充分表達出詩人「懷才不遇」、寂寞落魄的心境,
所以詩人並非澹泊名利,視富貴如浮雲,
而是認為應該「毫不吝嗇地用財富換取和知己一同享受的機會」。
如果說詩人表現出「抑鬱」或「憤慨」,未免看低了李白,
忽視了他那「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境界。
「古來聖賢皆寂寞」可以說是詩人接受現實,
但一接上「惟有飲者留其名」,
就表示詩人雖然接受現實,但感到有點「無奈」,
帶有點諷刺的意味,表現出詩人淋漓盡致的發洩。
可以說是「感慨」,但未至於是「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