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一)

天將降大任於老婆婆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必須面對至少三個課題:
1.  工作  What  kind  of  work  should  I  choose?
2.  生活  How  should  I  live  my  life?
3.  死亡  How  am  I  going  to  face  my  death?

這三個課題的解答都是因人而異,
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去解決。
前二者是最迫切的,
是絕大部份剛踏入社會的青年都要面對的課題,
而後者則可以遲一點才解決。

參考:《生命的意義》(三)《生命的意義》(四)
人類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工作,
尋找食物及保護所找到的食物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工作。
其後人類才發明了耕種、畜牧和戰事這三類新品種的工作。
工作的目的是謀生──謀求生存survival──
包括照顧個人身體body 和未成年的下一代的生存。
文明的進步讓人類擺脫了「單純謀生」這個與生俱來的目的,
開始重視工作以外的生活。
生活的目的,就是照顧I 的利益。
參考: 《「我」I 》
[ 工作 ]
智力較低或者運氣欠佳的人,他們工作是為了生存;
智力較高或者運氣較佳的人,
部份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部份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名、利、權,
部份人沒有目的,他們的工作就是做奴才。
至於含著銀匙出生的富家子弟,
部份人的工作就是克紹箕裘,分為守成和開創兩類,
部份人的工作就是吃喝玩樂,
部份人沒有目的,他們用輕鬆的工作來逃避寂寞
還有一些稀有品種的人,
他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快樂,
其中一種追求個人的生活興趣,
而另一種則追求個人的生命意義,
包括所有矢志不移的修行人士。
在複雜的社會,工作的種類和性質當然因人而異;
一個人的性格、興趣、智力、接受過的訓練、
出生的家庭環境,定居的社會和所置身的時代,

都和他所從事的工作有莫大的關係。
香港不少顧主不仁道的地方在於假設了
「員工只需要有工作,不需要有生活」,
只需要像一部開動著的生物機器,不斷地生產。
顧主們嘗到了這個制度的甜頭之後,
就傾向於重新詮釋「積極上進」 、「年青有為」、

「不要怕吃虧」及「敬業樂業」的精神。
人心是詭詐的,
所以凡是半真半假,有其應用範疇的道理,
就出現了極其吸引的利用價值。
而一個地方的教育制度,往往是配合了顧主的看法。
The  factory  model  of  education,  with  its
focus  on  academic  and  economic  elitism,
is  churning  out  obedient  workers
for  the  system,  encouraged  to  conform
every  step  of  the  way.
We  are  not  being  treated  as  organic,
creative,  investigative  human  beings,
but  instead  as  parts  in  the  machine.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filtering  out
the  inquisitive  nature  of  our  being,
with  the  ultimate  goal  being  to
prevent  dissent  against  the  system.
The  system  doesn’t  want  thinkers.
It  doesn’t  want  people  to  question
its  methods.  It  wants  a  population  that
can  be  easily  manipulated  and  controlled
so  as  to  relinquish  all  its  power  to  the  elite.
( Will Stanton )
有些人好像螞蟻和蜜蜂,差不多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身不由己,隨波逐流,唯恐被時代的巨輪輾個粉碎。
大部份人都不喜歡這樣活著,
貧富懸殊之所以成為問題,其中一個關鍵就在於此。
Joe Rogan
Society Tra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fy5Enz6-c
問題是,如果讓螞蟻和蜜蜂過好一點的生活,
牠們又未必知足。
不少螞蟻和蜜蜂只是懂得經濟代表「好一點的生活」,
部份認為經濟轉好就表示可以懶惰,可以「飽暖思淫欲」。

有部份螞蟻和蜜蜂更會得寸進尺,
不是覺得自己的子女應該追求智慧或提升其他生命質素,
而是覺得自己的子女應該和其他人的子女一樣,
擴闊視野、行萬里路、到此一遊拍照的權利。
人生的諷刺莫過於此!
參考: 《贏在起跑線上》
由於社會不重視思考,所以大部份螞蟻和蜜蜂,
根本不懂得「教書」和「教育」的分別,
當然更加不會覺得自己的子女應該有
加深視野、培育批判精神」的權利。
參考:《教書、教育》(一) 《教書、教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