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裡有一句說話: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筆者嘗試用個人的觀點粗略解釋一下:
真理、真相、事實不一定悅耳動聽,
悅耳動聽的說話往往真假混雜,不能夠相信。
修行者不會和愚蠢人爭辯,因為浪費時間和心血,
喜歡和愚蠢人爭辯或者口舌便給的人,
如果不是懷抱不良動機,就是因為本身也是愚蠢人,
一百步笑五十步而已。
學海無涯,偏才重視一個小範疇內的學問,
往往欠缺廣博的知識,不能融會貫通;
通才重視大課題,重視融會貫通,
但欠缺了偏才對某門學問的深入認知。
聖人不積,聖人做大學問,積德不積財,
無論是物質、知識或者智慧,都樂於和同道中人分享。
做大學問的人樂於分享,修行的人樂於分享和服務,
所以能夠「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奉行天之道,厚德載物,故利而不害,
聖人追求成就,不和世俗爭奪屬世的成功,故為而不爭。
好的教學制度應該包括
1. 尊重個別差異的「教書」,訓練成偏才。
2. 挑選萬中之一的精英,給予優秀的「教育」,
訓練成通才。
3. 訓練具備至少一種偏才能力的通才,讓他們足以謀生。
「教書」訓練出來的偏才不會懂得問:
社會、法律及教育制度由誰訂下?
我們應該蕭規曹隨,非跟從不可嗎?
我們有權改善,甚至改革嗎?
改革制度應該是誰的責任?
因為這些問題是「教育」訓練出來的通才問的問題。
「教書」當然有它的價值,
「教書」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某種偏才的需要,
但某方面的「教書界」人才需要時間來培訓,
所以又產生了對高瞻遠矚的領導者的需求!
除此之外,「教書」亦可以滿足及培養
「個別學生某方面的興趣和天賦才華」,
但這個功能必然對「教書」產生一個多元化的要求,
未必能夠符合人力及經濟資源分配的考慮。
Rethinking Educ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va2she5HQ
暫時看來,香港雖然有還算充裕的「教書界」人才,
但由於制度的缺憾,不少「教書界」的庸才賴著不走,
形成了香港教育的另一死穴。
對「教書界」有深厚認識的人不少堅持擁有「混吉戀棧權」,
並且互相包庇,保障他們應有的權利。
用「混吉戀棧權」這個詞彙比較市井,但勝在傳神,
有教養的人會這樣說他們:「在其位不謀其政,只圖戀棧」。
有愛心和包容的人更加會說:
「這些人混吉戀棧了十多二十年,無功勞都有苦勞,
而且他們失業後難以轉行謀生,大家應該多多包容。」
這些食髓知味的高手,不少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
有教養,有涵養,有修養,有十多年庸碌混吉戀棧的經驗,
功力深厚,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高手境界。
他們以理所當然,理直氣壯,排除異己的手段去維護權利,
充分示範了偽知識份子高度的「酷然正氣」。
人事傾軋成為了他們的正業,教學只不過是副業而已。
教育界和政界都一樣,
堅持擁有「混吉戀棧權」的人,有時亦會正氣凜然地聲明:
「我們的團隊,會繼續以謙虛的態度為學生/市民的幸福,
奮鬥至最後一分一秒,而推動我們的動力,
就是我們對 (教育/香港) 的熱愛,對 (學生們/香港人) 的承擔。」
篤信命運而又誠實的老師可能會這樣說:
我能夠在教書界混吉,載浮載沈,縱橫十數年,
冥冥中一定有它的道理。
別人羡慕就只能夠讓他們羡慕,
別人妒忌就只能夠讓他們妒忌。
學生們遇著我,完全是因為他們前生的福報不足,
沒有緣份碰到更好的教師,這世界其實很公道。
虔誠的基督徒老師可能會這樣說:
我們是教會學校,一切完全交託給神,由神來帶領,
所以一旦平庸的老師充斥校園內,就一定是神的安排,
除了神的大能以外,根本沒有人有能力扭轉學生們的命運。
聖經說::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
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
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馬太福音6:26》
對得不得了!難道平庸的老師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
虔誠的基督徒校長又是否會同意:
我們不能夠只看見別人眼中的刺,但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
其實大家都只不過係想食一口安樂飯!
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包容,互不侵犯,甚至同舟共濟;
你不要論斷我,我也不會論斷你,彼此互相尊重,
社會和諧不就是這樣子產生的嗎!
愛就是和平、和諧、和氣、和解、和好、和睦,
盡力保護雙方的面子,對不對?
所以香港常常會出現一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
就是部份有教育良心的老師在壓力太大下去自殺;
冷漠、混吉、蕭規曹隨的老師則如魚得水,
反而成為「教書界」適者生存下的成功人士。
混吉戀棧的人認為:
「當隔籬左右七成都是混吉者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好正常。」
The more people rationalize cheating,
the more it becomes a culture of dishonesty.
And that can become a vicious, downward cycle.
Because suddenly, if everyone else is cheating,
you feel a need to cheat, too.
( Stephen Covey )
不要以為只有極權者才喜歡一言堂,喜歡一錘定音,
在學校裡,許多和學生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
甚至幾位學生的命運,往往由幾位掌權的主任,
在餐桌上輕輕鬆鬆地私下達到共識,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學生自殺是做壞榜樣,是消極的做法;
老師冷漠、混吉則是盡忠職守,表現出積極的人生。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唔混吉,將愧對自己,愧對自己的下一代。
勵志專家不是這樣教導我們嗎:
When we start focusing on things we can do and
don’t think so much about the things we can’t do,
things really start to happen.
( Norman Vincent Peale )
比起國內很多工廠、企業、官場
「大量無能、人格低下、好鑽空子、工於心計的無能之輩」
霸佔著社會廣泛的管理階層,
香港的「教書界」還是在五十步之內,還算是天堂。
香港的教育經費,約佔政府的整體開支五分之一,
是否濫用資源,用一流的價錢買入次貨,值得深思。
從來都沒有一個社會有足夠的「教育工作者」,
但由於出生率下降的問題,「教書工作者」就可以供過於求,
當一個社會對「教書工作者」的需求下降時,
就是上佳的去蕪存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