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是甚麼?》(七)

[溝通的動機]
研究「溝通」,怎能不研究「溝通」的動機?
「溝通」的動機不外下列這幾種:
☆  一方意圖讓另一方的情緒得以發洩。
☆  一方意圖讓另一方覺得被接受、覺得被了解。
☆  一方意圖幫助另一方克服心理或心靈上的困境。
☆ 方只是想交換思維,互相學習,互相激勵。
☆  雙方只是想互相娛樂對方。
  一方意圖探詢對方的看法,向掌權者打小報告。
☆  一方意圖找出對方的弱點,以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部署。

  一方意圖探詢對方的看法,以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部署。
「討論」應該是一種「溝通」。
然而在一般中學中英文科的小組討論裡,
由於可能要計分,於是「溝通」的動機改變了:
☆  一方意圖說服另一方。
☆  一方意圖告訴另一方自己是優秀的。
☆  雙方皆有意圖說服對方。
☆  雙方皆有意圖表達自己的「口技」是優秀的。
所以經常出現打斷別人發言或壟斷發言。
於是有人認為「溝通」只不過是一門技巧,
不在乎道理有幾強,只在乎打分的人是否滿意,
表面上看來頗有道理,因為遊戲的規則改變了。
小組討論究竟是鼓勵那一種或那幾種動機呢?
小組討論重視禮貌,
而似乎最後三個動機都容易產生禮貌的問題,
所以考評局常常指出:
考生務須注意說話和討論時的禮儀及態度。
半理性的溝通常見,但理性的溝通極為罕有。
不知為何,我們竟然相信真理是服膺於禮貌的,
所以蘇格拉底的一步緊接一步的哲學接生術,
是極度不禮貌的行為,
因為霸佔了其他考生發言的時間,屬於壟斷發言。
我們喜歡的是好像詠春拳那般的「寸勁」,
能夠立即將對方 KO。
礙於評核員的思考水平,
一般不會懂得欣賞用一句平淡有力的說話,
將對手 KO 的考生。
所以不少考生只要面皮夠厚,可以當自己根本沒有輸。
至於在中學的辯論比賽中,
我們一向喜歡雄辯滔滔的人,歧視寡言的高手,
因為雄辯滔滔的人才具備  charisma
我們往往認為
1.  優秀的「口技」比優秀的頭腦更重要。
2.  辯論的目的是訓練口才,不是追求真理。
孰知「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寡言的高手往往一招就可以將對手擊倒。

在中學的小組討論和辯論比賽中,
我們究竟想鼓勵一些甚麼的動機?
這一些動機又如何影響到我們執行的評核?
教育界有勇氣公開嗎?
小組討論和辯論是考試,是戰爭,我們明白。
小組討論和辯論要求考生懂得聆聽的技巧,我們也明白。
但如果沒有多位合格的評判,
如果不能夠在一個「批判平台」上進行,
小組討論和辯論,是「溝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