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

 [博學]
136《博學》2
《批判》一文中,
筆者指出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
中國的儒家不但已經誕生了「批判精神」,
而且將箇中的 [步驟/次序] 表達得十分清楚: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關於這句說話最重要的認知,
就是發現它其實是根據思考的次序來寫的。
博學 → 審問 → 慎思 → 明辨 → 篤行/應用
而且還是一個不斷地循環、重覆及上升的過程。
篤行/應用 → 博學 → 審問 → 慎思 → 明辨
西方將這種學習過程稱為「螺旋學習Spiral  Approach
西方的
批判思維critique
其實就是「審問,慎思,明辨」的過程,
也可以說是整個不斷地循環、重覆及上升的過程!
那麼甚麼是創新呢?
創新就是「螺旋學習」差不多到達頂部時出現的現象。

《博學》 (1)
篤行/應用 → 創新
遇上任何簡單的課題,
一個稍微懂得思考的人都可以自己解決;
遇上複雜的課題,一個思考能力強的人也可以解決;
那麼為何「博學」如此重要?
因為凡是想進行任何高質素的批判,必須先「博學」,
接觸所有和批判課題有關的知識。
換言之,必須對一個課題「博學」,
才能夠擁有對這個課題的「森林思維」!
必須對一個課題「審問,慎思,明辨」,
才能夠擁有對這個課題的「根源思維」!

尤其是一旦牽涉到需要多方面學識的課題,
不「博學」的人是難以解決的。
這就是為何現代大學裡出現這麼多「跨學科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跨學科研究在知識高速膨脹、偏才充斥的世代,
尤其是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這兩個範疇,
變得越來越重要。
亦由於知識高速膨脹,即使在同一學科之中,
「博學」也並非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
真正「博學」的精英,一定「審問,慎思,明辨」,
絕對不會讓自己的腦袋成為別人詞彙和概念的遊樂場,
所以真正「博學」的精英,
對每一個首次接觸的重要詞彙和概念,
都會謹慎地從新思考、批判、從根源開始研究,
甚至尋找同樣好學及擁抱批判的人互相砥礪!
就好像建築房子一樣,最緊要是根基穩固,
如果根基膚淺,即使上面的房子如何美輪美奐,
隨時都有可能倒塌!
所以「博學」者不但重視讀書,重視讀些怎麼樣的書,
更加重視應該如何去讀書:
《思考和閱讀》(一) 《思考和閱讀》(二)
《思考和閱讀》(三) 《思考和閱讀》(四)

篤行/應用 → 有勇氣面對複雜的課題
篤行/應用 → 有能力運用創新的方法處理複雜的課題
[性格和博學的關係]
再者,無論多「博學」的人,
無論對知識的追求有多麼熱誠的人,
亦難免會有偏見,他的思考亦難免會有盲點。
如果這些人又有點自負,或者這些人很愛面子,
如果這些人未接受過硬科學或者批判思維的薰陶,
問題就開始變得更複雜。
這些現代接近博學,但有偏見,思考上有盲點,
有點自負,或者很愛面子的複雜人種,
可以稱為高層次的讀輸人
這些現代高層次的讀輸人,

怎可能解決複雜的課題?如何去迫近真理?
如果需要解決的問題影響深遠,
我們怎能夠倚靠他們?
換言之,性格和博學本來就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一旦它們之間出現了衝突,損害的永遠是博學!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總結:
由於教書的成功,教育被歧視而產生的缺失,
導致一個沒有偏見及懂得思考的腦袋罕見,
所以「博學」對任何一個人,
尤其是極度愛面子的華夏民族來說,都未免是過份的要求!
博學而能融會貫通者,始可稱為通才
偏才中的「博學」還可以勉力為之,

真正的「博學」,期望訓練通才中的「博學」,
成為了可望不可即的口號!

那麼人類是否可以放棄真正的「博學」,
用偏才中的「博學」來敷衍了事?
一百位「博學」的偏才加起來,
是否可以代替一百位「博學」的通才?

香港社會曾經提出過「高分低能」這個概念,
然而「高分低能」這個概念有少許複雜,
因為牽涉到至少四個問題:
1.  和誰比較?會否包括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
2.  低能會否指身體方面的低能?
3.  低能會否指思考能力方面的低能?
4.  低能會否指執行能力方面的低能?
由於知識高速膨脹,
由於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迅速發展,
然而人類的道德發展追不上時代的需要,
詭詐的人心一旦團結起來,同心同德,
一旦掌權,控制了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

那麼邪可勝正,而且隨時可以摧毀人類的文明。
如果人類的文明要進一步發展,
訓練「博學」的通才就急不容緩。
但「博學」的通才如此罕有,
訓練「博學」通才的老師亦有如鳳毛麟角,
而性格上的訓練以達到「博學」的要求,
例如訓練「愛智、真、誠、勇、自我批判」的精神,
又如此困難,看似愚公移山,遙不可及,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解決真正的「博學」這個要求呢?
[批判平台]
最可惜的是,關於真正的「博學」這個要求,
似乎除了鼓勵勤奮之外,
儒家並沒有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在人類精神文明的薪火相傳使命和責任之中,

我們見不到一線曙光,
因為在知識高速膨脹的時代,勤奮已經貶值為必要條件!
禮失求諸野,令我們值得慶幸的是,
西方人在他們近數百年科學的發展過程中,
不但誕生了現代科學,
更加發現了利用「集體智慧」及「互相批判」,

就可以達到真正的「博學」這個要求!
筆者提出的「批判平台」,
就是從西方硬科學中的「科學精神和制度」取經,
完全避開如何訓練「博學」通才的老師這個困局,
利用「集體智慧而產生的霸權」來欺壓愚昧,
達到「快速教育社會」及「培訓真正精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