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概念架構》

無論是做學問抑或是新時代的融書,
無論是速讀,是寫讀書報告,抑或是寫作,

都需要良好的思考和記憶方法,
所以用「概念架構Conceptual Structure 來輔助,
由繁變簡,將複雜的世界事物和概念,
盡量濃縮簡化成一些元素來說明,然後再由簡來統率繁,
用這些「概念架構」來分析人、事、物就有重大的價值。
Life  is  too  short,  time  too  valuable,
to  argue  with  fools  or  to  waste  it  in  writing
unimportant  things.  Writing  of  important
ideas  should  be  concise  and  organized  under
a  well-designed  conceptual  structure.
( Jason Ling )
A  conceptual  structure  organize  ideas  and  concepts
so  that  it  can  be  used  to  present  them   succinctly.
A  conceptual  structure  is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at  facilitates  learning,  memory  and  creativity.
( Jason Ling )
「概念架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只不過是一種知識分類的方法,
就好像好很多東西放置在貨倉內,
有系統地放和胡亂地放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系統也有優劣之分,
一個良好的「概念架構」除了是好的分類之外﹐
還需要批判它所運用的思考和概念的定義及詞彙,
令它們能夠更清晰地描述概念,
所以「概念架構」的目的是幫助我們避免犯下思考方面的錯誤,
既包括向外的事實考證和判斷錯誤,邏輯和思考方法的錯誤,
對人性假設的錯誤,對道德假設的錯誤,不認識自己而犯的錯誤,
亦包括向內的自我批判,例如批判自己的態度、不自覺的立場、
及種種先入為主的假設,因為知己知彼方能迫近真理。
換言之,一個良好的「概念架構」需要森林思維,
本身就蘊含著「瞭若指掌、深思熟慮、容易記憶」
三大元素。
我們可以這樣說:在複雜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好的「思考架構」,
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創造。
[如何判斷概念架構的好壞]
愛因斯坦曾經提出了一個判斷概念中高級和低級產品的標準: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 Albert Einstein )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 Leonardo da Vinci )
清晰的定義和清晰的概念,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而且可以令到刻意製造誤會的人無法可施,無可奈何。
然而所謂「簡」,有最低的「要求/門檻」,
就是必須採用中庸之道,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
因為過度的簡化就容易扭曲事實、歪曲真理。
所以愛因斯坦附加了這個條件:
Everything  should  be  as  simple  as  it  is,
but  not  simpler.
( Albert Einstein )
愛因斯坦這個關於概念簡潔的要求,
在思考方面可以稱之為  Optimal  Simplicity
即是簡潔必須因應該概念的要求,即是適可而止的簡約。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頤)
對人類來說,「真理」永遠是一個「謎」,
只能夠努力地逐漸地貼近他。
西方人喜歡用「剝洋蔥」來譬喻人類對「真理」的認知。
所以追求真理的人一定會不斷地修訂自己的概念,
甚至完全推翻舊有的觀念,從新建設。
西方的科學歷史見證了這個現象:
對追求真理的態度極度固執,絕不退讓,
然而一旦有足夠的證據,對以往概念則絕不固執。
A  man  should  look  for  what  is,
and  not  for  what  he  thinks  should  be.
( Albert Einstein )
參考:
《融會貫通》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上)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中)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下)
Philosophy  has  become  so  important
in  the  age  of  AI  computers  and  robots
to  humanity,  ethics  and  education  that
making  philosophy  simple  and  clear  so
that  it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beginners
becomes  a  necessity.
( Jason Ling )
如果站在未具備足夠愛心的導師的立場來看,
我們就會選擇這句說話來做座右銘:
I  am  only  responsible  for  what  I  say
but  not  for  what  you  understand.
其實聖經裡早就指出了和「簡」有關的最低「要求/門檻」: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
    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
    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
    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馬太福音 6:5-7》
筆者數十年的經驗告訴自己,
那些喜歡常常將「神/上帝/耶穌」掛在口邊的基督徒,
喜歡常常講愛,講仁慈,講寬恕,講原諒,
但卻絕口不提智慧及智慧在四者其中的作用,

多數是偽基督徒!
[概念架構]
1.  兩極的「概念架構」
傳統哲學採用二元論 dualism
只將「I 分成「mind 和「身體body 兩部份;
」有如電腦的 software 而「身體」則是電腦的 hardware
二元論的思考方式是「一刀切」,非常容易誤導思考,因為
No  matter  how  thin  you  slice  it,
there  will  always  be  two  sides.
( Baruch Spinoza )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or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s  a  trap
that  every  thinker  should  never  fall  into.
Dualism  may  create  an  unnecessary  dichotomy.

二元論,例如黑白、是非、正負、善惡、美醜、樂觀悲觀,
例如在政治思考上將意識形態劃分為左翼及右翼兩大類,

甚至應用在男人和女人的性別、男人和女人的性格等等,
都非常容易誤導人類的思考,
因為一來必須確立一個比較標準,
二來除非二元論的應用,只是指出「一個概念的兩極」,
而兩極的中間有無數的變化和可能組合!
所以任何優秀的二元論,一定強調只是指出兩極,
就好像中國傳統的陰陽概念,蘊涵著兩極和漸變的思維,
不但可以由陽漸變陰,由陰漸變陽,
而且可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老子的「禍福相倚伏」,就是指出一件事情之中,
很多時都是禍中有福,福中有禍,
而男女和朋友間的感情也是愛中有恨,恨中有愛,
也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故事所闡釋的概念。

筆者按:世界上既有不同程度似女人的男人,
也有不同程度似男人的女人,何況更有陰陽人,
所以「阿媽係女人」或者「阿爸係男人」根本就不是真理。

這種方式的兩極「概念架構」﹐
足以解釋人世間大部份「多元現象」 diversity,
包括無知、愚昧、聰明、智慧、無恥、刻薄、恐懼

至於比較標準,見仁見智,當然會拒絕輕易的確立!

除此之外,孔子提出的「君子和小人」之分,
同樣是採用二元論,非常不利於思考。
參考:《人性理論》(上) 《人性理論》(中) 
二元論常常會出現一個分界點 cut-off point 的問題,
就是當我們被迫要作出取捨的時候,如何選擇分界點。
舉例言之,素食者就需要面對一個這樣令人困擾的課題:
甚麼叫做「有情生命」?
細菌和病毒是「有情生命」嗎?
雞蛋和魚子是「有情生命」嗎?有條件成為「有情生命」嗎?

如果有一天植物學家發現植物也有思考,也會傳遞訊息,
也會覺得被斬下時的痛楚,那麼我們會認為植物是有情生命嗎?

2.  三元的「概念架構」
日常生活最常用的三元「概念架構」就是「正數、零、負數」。
物理學之中的三元「概念架構」就是
物質  Matter能量  Energy意識  Consciousness」。
後者和量子物理學有關,且看兩位專家如何說:

I  regard  consciousness  as  fundamental.
I  regard  matter  as  derivative  from  consciousness.
We  cannot  get  behind  consciousness.
Everything  that  we  talk  about,
everything  that  we  regard  as  existing,
postulating  consciousness.
( Max Planck )
It  was  not  possible  to  formulate  the  laws  of
quantum  mechanics  in  a  fully  consistent  way
without  reference  to  consciousness.
( Eugene Wigner )
I  even  believed  in  a  third way;  I  thought
it  was  possible  to  put  a  human  face  on
capitalism.  But  I  was  wrong.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world  is  through  socialism,  but
a  socialism  that  exists  within  a  democracy;
there’s  no  dictatorship  here.
( Hugo  Chavez )
自然界的「海、陸、空」和「固體、液體、氣體」,
亦是三元「概念架構」。
儒家提出的「知、仁、勇」三達德,亦是三元「概念架構」。
參考:《智、仁、勇》
當我們用「  I這個名詞的時候,
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用法,代表不同的意思。
我,既可以代表「身體  body」,
可以代表一般人口中所說的「  ego
亦可以代表部份有思想、良知尚存的人的「心靈  soul」。
The  body  is  the  physical  self,
the  ego  is  the  psychological  (mental)  self,
and  the  soul  is  the  spiritual  self.
Humans  are  physical-psychological-spiritual  beings.
However,  it  remains  doubtful  whether  or  not
all  human  beings  have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Even  if  we  can  finally  prove  beyond  doubt  that
all  human  beings  have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ego  and  soul  in  the  self
remains  as  a  crucial  philosophical  question.
( Jason Ling )
當我們想分析和哲學、社會學及心理學有關的抽象概念,
例如「真、善、美、愛情、智力、學習、教育、放下、生死、
活在當下、生命意義、宗教、人際關係、群眾、管理、自信、
自尊、享受、快樂、挫折…」時,

I 的三元概念」就會顯示出它的威力。
例如當我們說「我心諗」時,
或者當我們說某某人「自我感覺良好」時,
到底是指我的「身體  body」,我的「  ego」,
還是指我的「心靈  soul」?意思當然會完全不同!
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看,照顧「身體  body」的健康,
就要注意飲食、營養,保持適當的運動,及聆聽合適的音樂。
照顧「  ego」的健康就要學習「認識自己」和「管理自己」,
照顧「心靈  soul」的健康就要勤勉思考,內省,自我批判,
去蕪存菁,就是古今中外智者和修行者每天做的功課。

I  think,
I  am  able  to  think  better  and  better,
I  am  able  to  construct  my  personal  faith,
therefore  my  existence  is  valuable.

( Jason Ling )
 I 的三元概念」有一個共通的地方,都和燃燒有關:
身體  body」的呼吸作用是一種緩慢的燃燒;
  ego」傾向於燃燒別人,照亮自己;
心靈  soul」的傾向,卻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讀者可以嘗試將「 I 的三元概念」,
應用在下面這張照片所提出的課題之上:
221《思考和概念架構》
除了「知、仁、勇」這個三元「概念架構」之外,
筆者常用的三元「概念架構」還有另外六個:
☆   三個循環:「善性循環」,「中性循環」和「惡性循環」。
☆   三種布施:「物質布施」,「智慧布施」和「制度布施」。
   三種態度。「樂觀」,「悲觀」和「如是觀」。
   三種性別。「男人」,「女人」和「陰陽人」。
☆   三位結拜兄弟:「愚昧,「無知」,「懶惰」。
   三種自然數:「正數」,「負數」和「零」。
   三種緊扣的概念:「命運」,「業力」和「輪迴」。
☆   三種互相影響的事物:「制度」,「人性」和「教育」。
  用紫微斗數中的「殺破狼」依次代表:
固體 [陸地]、液體 [海洋和河流]、氣體 [空中和空氣]。

二元論和三元論當然都是「假說hypothesis
但認為「   I」是一個完全沒有組成元素的整體,
何嘗不是一個「假說」?
筆者採用三元論,三種元素相依而存,符合現代文明的想法,
可以顯示出人類存在的複雜性之外,
並且可以釐清西方精神文明中各種關於人的說法,
由於辭彙模糊而產生的困擾。
也許將來還有更精細的分類,
就好像次原子粒子裡「夸克quarks 的出現一樣。
參考:《成長是甚麼?》
參考:《刺激和反應》(上) 《刺激和反應》(下)
3.  四元的「概念架構」
研究人性的學者往往會應用兩個四元的「概念架構」:
冷漠 Apathy
貪婪 Greed
虛偽 Hypocrisy
自私 Selfishness
無知 Ignorance
愚昧 Foolishness
懶惰 Laziness
恐懼 Fear or Phobia
這兩個四元的「概念架構」,
足以解釋資本主義社會裡絕大部份人的行為。
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甚至前後左右,

當然也可以視為四元的「概念架構」。
4.   五元的「概念架構」
五個世界:
  感官的世界

☆  名利權的世界
  情與緣的世界
  知識和創意的世界
  愛與智慧的世界
參考:《情與緣的世界》
參考:《愛與智慧的世界》(一) 《愛與智慧的世界》(二)
參考:
《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一) 《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二) 
5.  十元的「概念架構」
教育界需要的是一個十元的「概念架構」:
☆  生命教育
  老師的質素
☆  學生的質素
☆  課程的質素
☆  智慧的培育
☆  修行的程度

  觀察力的培育
☆  如何增添智慧

  學校以往的傳統和今天的制度
☆  如何增添老師和學生的思考能力
6.  十二元的「概念架構」
紫微斗數用的是「十二元素」的思考,分析和記憶方法!
參考: 《地支十二宮圖》
可惜要將紫微斗數學得好,需要人生經驗和多種學問,
包括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多種學問的基礎知識,
還需要有足夠的思考能力,所以雖然斗數開放給所有人,
但並非一般人都有足夠的思考能力去學習,
因為需要掌握至少二千個互相影響和互動的斗數元素。
必須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的優秀大學生,再加上努力,
才能夠勝任如此複雜的學問。

紫微斗數更加並非一般西方人可以學習和掌握的學問,
除非他們肯先下苦功去學習方塊字。
哲學和科學精神,都重視懷疑、批判和「實驗/實踐」,
它們是所有人文學科的基礎,是人文素養的靈魂,
所以培養哲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對學習紫微斗數尤其重要。

7.  六十四元的「概念架構」
周易的六十四卦,就是解釋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六十四元素」。
8.  更加複雜的思考和記憶方法
化學元素週期表就是化學科重要的思考和記憶方法之一。
221《記憶方法》periodic table
http://www.sciencealert.com/this-awesome-periodic-table-tells-you-how-to-actually-use-all-those-elements
參考《記憶方法》
化學元素週期表中各種元素的排列組合,數以億計,
而化學元素週期表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示範了
existence  of  orderliness  in  complexity.
最後,讀者當然會醒悟「思考和概念架構」帶來的種種好處:
1.  它其實是一種訓練速讀的方法。
2.  它其實是一種令學習更加深刻的方法。
3.  它其實是一種令學習的人對學習更加樂觀的方法。
4.  它其實是一種令學習的人將來教其他人時更有效的方法。
筆者按:
People  are  information-rich  and  theory-poor.
If  you  can  give  them  a  way  of  organizing  their
experience,  then  their  minds  are  wide  open.
( Malcolm Gladwell )
凡是涉及複雜課題的學問,多元素的思考非常重要,
因為很多事件的發生,往往不止一個原因,
有可能牽涉到幾個彼此之間會互動的元素,
甚至會牽涉到我們不能理解的業力和靈界的參與在內。

而且很多發生了的事件,亦往往出現不止一個結果。
所謂「因果定律 causal  relationship,只有三點:
1.  有因必有果。
2.  有多因而結成的果。
3.  有一因而產生多個的果。
所以「相關數據correlation 並非「因果定律」,
「相關數據」只不過是提供一個尋找因果的可能方向!
Nobody  can  be  sure
that  a  correlation  isn’t  causation
because  there  may  be  a  hidden  reason
not  yet  discovered
.
距今二千年前的古羅馬哲學家皇帝 Marcus Aurelius
(121-04-26──180-03-17) 一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We  are  too  much  accustomed  to  attribute  to
a  single  cause  that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several,  and  the  majority  of  our  controversies
come  from  that.
( Marcus Aurelius )
The  misconception  which  has  haunted
philosophic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is  the  notion  of   ‘independent  existence.’
There  is  no  such  mode  of  existence;  every
entity  is  to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  way
i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rest  of  the  universe.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所以當智者遇上複雜的課題時,一定謙卑,不敢造次,
只在自己認識的範疇內面對課題,
所以他們常常採取「由親及疏」的原則來回應,
否則所謂「燃亮著我的愛,為你照前方」就會成為笑話,
因為智者一定將「智慧、愛、勇氣」三者合而為一來回應。

參考:《文科和理科》
If  you  have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for
everything,  then  it  decreases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and  reduces  your  cognitive  load.  And
if  you  can  use  that  simplifying  algorithm  to

put  yourself  on  the  side  of  moral  virtue,
then  you’re  constantly  a  good  person  with  a
minimum  of  effort.

( Jordan B. Peter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