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無下限,理性無上限》(十三)

由於理性無上限,
所以追求理性的人必須對真理謙卑,
而且必須懂得「甚麼東西不需要比較」,
甚麼東西應該比較,為何比較,如何比較」,
及「和甚麼中外古今高人或者標準比較」,
而不是「比下有餘,安於和愚蠢人比較」。
追求理性當然可以隨意隨時放慢腳步,
這完全不是問題。
但追求理性一定鍥而不捨,不會半途而廢,
不會適可而止,不會有「知足」這回事,
因為理性無上限,進天國的門是窄的。
參考:《智慧是甚麼?》(七)
中人以下者,是「爛泥扶不上壁」,
所以最怕父母是虎爸虎媽,
相信別人的孩子能,自己的孩子也能,
相信人的能力是迫出來的。
如果孩子有毅力,但欠缺自知之明,放不下,
那麼孩子就只能夠英勇壯烈地犧牲:
You  raise  me  up
but  I  am  not  yet  prepared,
both  mentally  and  spiritually.
I  want,  I  ask,  but  I  can’t  get.

I  am  afraid  of  the  height
and  naturally  I  fall  down
again  and  again  until  I  die.
( Jason Ling )
中人以下者,其實只需要堅持人格就已經足夠。
中人之天賦,內無賢智父母兄姊,

外無思考方面嚴謹之明師長輩,
外無互相砥礪之同學益友,而能有成者,未之有也。
中人以上者,由於得到上天的眷顧,
對他們要求越高,他們將來的成就也越高。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參考:《人類必須創造烏托邦》(上)
[問問題]
且讓我們用「問問題」的方式來思考:
  薪火相傳中的薪和火究竟是指甚麼?
☆  青少年的信仰質素,
一向都和上一代人的信仰質素掛鉤;
如果上一代人只有「信念」,沒有「信仰」,
那麼如何期盼新一代的青少年可以發展出信仰?
☆  青少年的思考質素,
亦和上一代人的思考質素掛鉤,
如果上一代人沒有嚴謹的思考習慣,沒有謙卑的心,
欠缺對追求真理、追求智慧的熱忱,
只懂得空口說白話,只懂得喊口號,
那麼如何期盼新一代的青少年會懂得
「獨立思考究竟是甚麼,需要如何訓練」?
  上一代人究竟作出過怎麼樣的努力?
上一代人對政治社會制度作出過怎樣的貢獻?
上一代人懂得「教育」和「教書」的分別嗎?
上一代人懂得「經歷」和「經驗」的分別嗎?
  有多少上一代人對政治社會制度採取了
「沉默是金,明哲保身,噤若寒蟬」的態度,
如果沉默是金,沉默的人不就是識時務者嗎?
沉默的羔羊不就是金羔羊嗎?
有人說,人應該好好的管教自己,不要管別人。
如果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就會很痛苦。
一個人如果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可能給他煩惱。
真的如此嗎?如何定義管教自己?
沉默的羔羊應該如何判斷甚麼事情屬於單純,
甚麼事情很嚴重,絕對不單純?
☆  上一代人懂得甚麼叫做「顧全大局」嗎?
社會上的困局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大局和典籍的「解釋權」,應該掌握在誰的手裡?
謙卑和憐憫的「解釋權」,應該掌握在誰的手裡?
他們的那些解釋可以拒絕批判嗎?
  如果不重視理性,不尊重懷疑和批判,
我們可以如何擁抱公義?
可以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共識?
  如果上一代人對政治冷感,
那麼他們可以如何定義「全人教育」?
如果我們不理政治,政治也不會干預我們嗎?
☆  甚麼叫做「保守你的心」?
甚麼叫做「以生命影響生命」?
怎樣才算是深刻的反省?
所謂深刻的反省是否需要照顧前輩的面子?
  心靈和良知可以只要一半嗎?
愛可以不需要相應的智慧嗎?
☆  甚麼叫做「道路,真理,生命」?
為了仁慈、寬容和原諒,故意忽視部份真理,
可以消弭紛爭嗎?
☆  人可以左手擁抱「神聖」的事物和概念,
右手擁抱「面子」和「虛偽」嗎?
「虛偽」、「面子」和「輩份」難道不都是普世價值嗎?
重視「面子」和「輩份」的人,
他們口裡的聆聽究竟是甚麼?他們又如何和青少年對話?
☆  我們是否需要研究:
經過怎麼樣的訓練、鍛煉和考驗的人,
才可以擔當青少年的靈性導師,
然後才討論怎樣和這一代的青少年同行?
  對那些思考力不足,又欠缺勇氣的人,
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去勸諫他們: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因為比下有餘,
世界上比我們還要痛苦的人有很多。
如果一個人能夠平平安安地渡過一天,
那就已經是一種福氣了,就應該好好珍惜。
要感謝上蒼你所擁有的,感謝上蒼你所沒有的。
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明天的太陽,
當你哭泣你沒有鞋子穿的時候,
你會發現有人沒有腳,因為他今天已經成了殘廢。
多少人因為反抗暴政,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
甚至已經家破人亡。
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
我且問你,百年以後,哪一樣是你的?
你甚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
若能一切隨他想姦就姦,便是世間自在人。
時間總會過去的,就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參考:《我看宗教》(五)
[擇]
自古以來「擇善、擇惡、擇師、擇友、擇敵」
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但要醒悟這是大事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三點,就是:
1.  善和惡可以在同一件事或者同一個人身上出現,
     但是擇善還是擇惡,卻只有一個選擇。
2.  師和友的數目從來都不能夠代表質素。
3.  老師、長輩和朋友必須分門別類,必須謹慎選擇。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adjective  “meaningful”  in  the  so-calle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is  crucial.
You  will  only  ever  be  as  great  as
the  people  you  surround  yourself  with.
( Jason Ling )
當追求理性的人明白到
保守你的心」和「不以人廢言」的道理之後,
才會懂得判斷誰是敵人,誰不是敵人。
We  live  in  an  age  where
the  right  to  franchise  spirituality 
has  disappeared  from  history.
When  the  student  is  ready,
the  master  appears, 
sometimes  as  a  spiritual  teacher,
sometimes  as  a  friend,
sometimes  as  a  pedant,
sometimes  as  a  Pharisee,
sometimes  as  a  fool,
and  sometimes  as  an  enemy.
In  fact  enemies  are  growth  hormones.
We  learn  more  from  our  enemies 
than  from  our  supporters.
At  times  our  high-level  enemies  even
help  us  rebound  after  falling  down.
On  the  other  hand,  our  supporters
may  betray  us  if  we  fail  to  learn
how  to  judge  people.
( Jason Ling )
Our  background,  education,  integrity, 
thinking  ability  and  past  circumstances
may  have  influenced  who  we  are,
but  we  are  responsible  for  who  we  become.
( Jason Ling )
參考:《批評、批判、敵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