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精神》(一)

truth
凡涉及精神的課題,當然不能不談「動機」。
和批評不同的是,批判是極為花費精力和時間的行為,
而兩者唯一相同的地方是彼此都不重視表面上的和諧,

所以批判精神只可能有三個「動機」:
愛真理
批判精神,最正氣,最應該擁護的動機,
當然是「愛真理」,將真理的重要性排在首位!
所以既向外批判人事物,亦不會放過向內批判自己,
因為自己就是追求智慧的最重要工具!
蕪者,糟粕也;菁者、精華也。
要去蕪,就表示需要尋找自己的缺點;
要存菁,就表示需要知道自己的優點。
人唯有要求自己去蕪存菁,
並努力將自己的優點加以發揮,精益求精,
才有希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愛智慧必然是一個艱苦的去蕪存菁過程:

愛智慧批判 [分辨蕪菁] → 拿起及放下 [去蕪存菁]
「去蕪存菁」的關鍵,在於如何判斷甚麼是蕪,甚麼是菁,
更加要判斷怎樣的課題,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個人就有能力「去蕪存菁」,
怎樣的課題,需要凝聚集體智慧才能夠「去蕪存菁」。
「去蕪存菁」當然不能夠只是一個口號;
「去蕪存菁」是一場牽涉到「愛和智慧」的戰爭!

凡是未經過嚴謹的思考訓練,沒有能力愛智慧的人,
當然亦欠缺了「去蕪存菁」的能力,於是會非常害怕改變,
結果是性格傾向於墨守成規。
愛金錢
那些受雇於人,假扮「愛真理」的,很容易就露出馬腳;
一旦露出馬腳,就變成了批評,
我們就會發現批判精神突然間從他們的身上消失了。
愛面子
但批判精神,亦可以來自愛面子,要贏、要威!
有一些人會認為,
如果能夠表現自己「擁有三寸不爛之舌」,
不單只大地在我的腳下,真理也在我的腳下,
這樣子的批判往往就變成了涉及人身攻擊的批評。

愛金錢和愛面子的人難以發展出全面的批判精神,
因為有批判動機的人,如果不「愛真理」,
在批判的時候很容易就錯漏百出、左支右絀,
內部邏輯矛盾隨時現形。
華夏文化最欠缺的就是批判精神,
原因可能是由於華夏文化十分重視面子、輩份、學歷,
所以在華人社會,
以正視問題為中心去寫文章批判是比較好的方式,
由於並非「批判者」主動選擇「被批判者」,
所以「是否對號入座」成為了對方的問題。
亦由於重視面子、輩份、學歷,
所以華夏文化忽視了集體智慧的建設,
我們的所謂「審問」究竟如何審?
我們的所謂「慎思」可以慎到甚麼程度?
我們的所謂「明辨」可以明到甚麼程度?
我們的所謂「格物」用甚麼方法去格?
似乎完全沒有了下文。
當一個人認為金錢和面子比真理更重要的時候,
不但會傾向於打茅波,更加會產生了另一種動機:
就是只要對方不發覺,過了海便是神仙!
所以中國人口裡的「擇善固執」,
如果「善」不是代表真理的話,
就一定是代表面子,代表「良禽擇木而棲」中的木,
或者代表「識時務者為俊傑」中的「時務」。
於是「過了海便是神仙」便成為了這種人的另一種「信仰」。
中學裡不少的所謂辯論比賽,
對辯論的「動機」一不小心,以勝負代替了追求真理,
就會在辯論比賽蘊藏的「隱蔽課程」中教壞了年青人。
所以批判之前,一定要先批判自己,
先想一下自己的動機,自己的性格傾向,
再想一下自己的知識範圍和層次,對課題的認識程度,
最後想一下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缺陷;

其次在批判「非公眾人物」的時候,
就是要衡量一下對方「愛真理」的級數,
避免浪費精力而得到相反的效果,
或者傷害了弱小、需要匡智的心靈,
例如在言語上對智慧中下的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誤解。
We  often  refuse  to  accept  an  idea
merely  because  the  tone  of  voice  in  which
it  has  been  expressed  is  unsympathetic  to  us.
( Friedrich Nietzsche )
上述三種不同動機的人,自然會在批判的過程中現形!
如果需要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當然要選擇有同樣批判精神的人做朋友,
人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智者智,近愚者愚,乃千古不易之理,
這就是為甚麼儒家有「無友不如己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