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甚麼?》(三十三)

☆  判斷和分辨能力
追求智慧,當然需要培育判斷和分辨能力。
如果學校裡有一個訓練判斷和分辨能力的課程,
那麼課程的內容會包括一些甚麼?
首先,當然是學習如何判斷和分辨
「假說/猜想」和「理論」、「信仰和信念」、
「教書和教育」、「成功和成就」。
知道如何分辨有信仰和有信念的人,
知道如何分辨只是讀過書的人和受過教育的人,
知道如何分辨追求成功的人和追求成就的人,
知道如何分辨「灌輸indoctrination
諄諄教誨inculcation 的異同。
其次,是學習精密的學科,培養謹慎的觸覺,
知道甚麼事情「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知道甚麼事情可以容許在一個小範圍內有誤差,
知道甚麼事情可以容許在一個頗大的範圍內有誤差,
知道甚麼事情必須和或然率對賭,
知道涉及眾人健康和性命的事情,必須零容忍。

筆者數十年來和文人接觸的經驗告訴我:
凡是人文學科中欠缺批判思維訓練的「偏才」,
例如讀純文學出身的青年人,
都會犯上這方面思考的嚴重毛病,
反而由理科轉修人文學科的「通才」比較可取。
第三,是培養品味,學習分辨優劣,善惡、是非、
黑白,如此才能夠培育出去蕪存菁的能力。
有了思考能力和品味之後,
就明白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必須先判斷「識、時務、俊傑」的意思;
就明白所謂「良禽擇木而棲」,
必須先判斷「良、木、棲」的意思;
就明白所謂「以大局為重」,
必須先判斷「大局」的定義。
換言之,這三者的道德取向是關鍵的課題。
明乎此,才不至騙己、騙人及說謊!
We  should  not  be  upset  that
others  hide  the  truth  from  us,
when  we  hide  it  so  often  from  ourselve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I  have  the  simplest  of  tastes.
I  am  always  satisfied  with  the  best.
( Oscar Wilde )
要分辨優劣,善惡、是非、黑白,甚至美醜,
就必然會牽涉到「價值value 這個課題,
而價值這個課題亦必然牽涉到歧視和尊重。
不論是抽象的價值,技巧的價值,還是物品的價值,
這個課題都相當複雜,因為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和批判:
1.  各種價值的排列次序 priority  of  values
2.  每一種價值的層次和評等  grading
3.  價值的個別化現象 individualization
4.  價值會因應個人的智慧、年齡、品味而變化。
5.  價值會因應不同群體的相異興趣而變化。
6.  價值會因應用途、成本、罕有程度、獲得的困難程度、
      學習的困難程度…而變化。
7.  價值會因應不同的時間、空間而變化。
8.  美醜的價值判斷比較主觀。
第四,是學習如何分辨甚麼是大事,甚麼是小事。
所謂「大處著眼」就是告訴我們只需要注意大事。
但大事如何定義,當然需要批判。
筆者姑且提出下面的「假說/猜想」:
只有來自心靈的思考才能夠判斷和分辨一件事是否大事!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人命的課題;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道德的課題;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制度的課題;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抽象的原則問題;
事之大者,當然要批判,要辯論,要爭取;
事之大者,當然應該知其不可為而為,盡人事,聽天命。
說得再淺白一點: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己生命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別人生命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尚未出生的人生命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己自由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別人自由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簡而言之,政治社會法律教育等等制度,當然是大事!

欺騙自己,當然是大事。
欺騙別人,當然是大事。
只有拒絕批判、需要匡智和居心叵測這三類人,
才會「大事當小事,小事則當大事」。
解決大事,需要批判,需要「勤奮、鍥而不捨的思考」,
既需要森林思維,亦需要根源思維。
至於小事,根本不必浪費精力去鑽牛角尖,
根本不需要浪費心血去爭取,不妨故意「難得糊塗」。
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小事,
才能夠看到事情的真面目,切中要害,撇開無關的細節;
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小事,
才能夠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及語言偽術;
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小事,

才能夠對大事一絲不苟,對小事得過且過。
It  is  the  mark  of  great  people
to  treat  trifles  as  trifles
and  important  matters  as  important.
( Doris Lessing )
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小事,
明白凡是涉及重要原則的事情就是大事,
明白事之大者,往往起於細微,

雖然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小事,其實是大事。
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小事,
就會產生腳踏實地的「自信confidence

就會明白沒有信仰為基礎的樂觀,
只不過是「盲目地樂觀blindly  optimistic
沒有信仰為基礎的「毅力perseverance
就是可憐的愚昧和浪費,
沒有可能理解「愚公移山」的精髓。
很多人的苦都是白受的,很多人的毅力都是浪費的!

參考:《明辨》
大大小小掌權者一旦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小事,
才會懂得思考「孝」的課題:
「父母怨咎人不以正,己審其不然,可違而不報也;
    父母欲與人以官位爵祿,而才實不可,可違而不從也;
    父母欲為奢泰侈靡,以適心快意,可違而不許也;
    父母不好學問,疾子孫為之,可違而學也;
    父母不好善士,惡子孫交之,可違而友也;
    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濟,父母不欲其行,可違而往也。
    故不可違而違,非孝也;可違而不違,亦非孝也;
    好不違,非孝也;好違,亦非孝也。其得義而已也。」
《群書治要》(漢。仲長統)
[包容]
脾氣暴躁的笨忍只懂得一言不合就動武,
怎會懂得「甚麼可以忍,甚麼絕對不可以忍」,
只有懂得分辨和判斷大事和小事的人,才會明白

甚麼可以包容或者甚至應該包容,甚麼絕對不可以包容」,
才會明白這句說話的意思: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
因為不涉及重要原則的事,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必太過認真,可以得過且過,不需要斤斤計較。
這就是俗語說的「小事糊塗」,
其實也許是明察秋毫之餘的「故意糊塗」。
中國人認為「難得糊塗」是一種處世和管理的智慧,
就是源於經驗,明白:
1.  管理員要有能力分辨和判斷大事和小事。
2.  世界上有智慧的人並不多。
3.  人類多數有私心,怕蝕底,有懶惰的傾向。
4.  個人的精神和時間有限,
     所以只能夠從整體和大局去控制。
5.  一分價錢一分貨。
6.  給予別人自由也是一種尊重別人的管理方法。
     這就是俗語說的「小事糊塗,大事精明」!
不懂得分辨和判斷大事和小事而又怕事的人,就會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及「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
視為座右銘,常常掛在嘴角,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不懂得分辨和判斷大事和小事,又自視為仁愛的人,
會對我們這樣說:
「當我們責難希特勒的時候,看的不是他的整體,
    而是對他欠缺的那一小部份吹毛求疵,
    我們應該給予希特勒更多的接納、更多的寬容,
    創造一個更和諧、更仁愛、更美麗的世界!」
所以只有懂得分辨和判斷大事和小事的人,

才有資格說「包容」。
一個人放棄了原則或者人格而產生的「容人之量」,
算是「包容」嗎?
甚麼人有資格代替受害者「包容」行凶者?
不少智慧不足但慈悲為懷的人有一種古怪的邏輯:
我們應該對所有的敵人慈悲,原諒他們的過失,
因為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兒女,本是同根生,
至於受害者,因為事情已經發生,無可挽回,
所以我們只需要安慰受害者,不需要浪費我們的慈悲。
至於為何只是對一些人慈悲,及如何預防同樣的災難重演,
則並非他們有興趣的課題!

所謂「容人之量」,就是在那些雞毛蒜皮,
不影響到人命和道德的小事情之上,
接受人類的不完美,明白人總會犯錯。
然而人心是詭詐的,「故意糊塗」的動機,
可以是意圖廣結人緣;
也可以是期望自己犯錯時,別人亦會同放自己一馬。
這一些「包容」其實都屬於「人際關係投資」,
是行走江湖的人常用的手段,不一定是智慧的表現。
最可恥的當然是犧牲別人的利益而「故意糊塗」!
人類的所謂「胸襟」,當然可以濫用。
「道不同不相為謀」!
明白所謂胸襟廣闊,所謂「海納百川,有容及大」,
必要的條件是百川之中,
絕對不能有一條污染了的小溪或者污水渠。
[好學]
判斷大事和小事非常重要,因為人生苦短,
想有成就,就必須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將勤力用在刀鋒之上;
沒有能力判斷大事和小事的人,
他們在意志力方面的浪費不容忽視。
但由於人的生命有限,能力和時間有限,
所以就需要判斷甚麼是值得花時間去學的東西。
想不浪費生命,就必須將人生中事情,
根據事情的大小、緩急、先後重新排列,
英文叫做 prioritize
True  wisdom  is
to  know  what  is  best  worth  knowing,
and  to  do  what  is  best  worth  doing.
( Edward Porter Humphrey )
The  art  of  being  wise  is
the  art  of  knowing  what  to  overlook.
( William  James,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90 )
好學的人不妨問一問自己:
所謂「終身學習」,學習的內容應該包括些甚麼?
如果用「攀山」來譬喻追求智慧的過程,
我們見到的現象是:
很多人十分勤力,不斷學習,努力以赴,
不斷追求各式各樣、日新月異的知識,
就好像一位攀山者,
不斷在山腰的某一高度努力圍著圈子走,
但是就是永遠不肯爬上去。
當我們說一個人好學的時候,
究竟我們口中的「好學」是甚麼意思?
追求智慧的這個「好學」,佛教所說的「勇猛精進」,
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好學」嗎?
參考:《登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