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積極》(一)

我們聽到「樂觀」和「積極」這兩個辭彙,總是肅然起敬,
因為教育界人士視之為美好的褒義詞,
政府高官和勵志人士都喜歡把這兩個辭彙掛在口邊,
鼓勵年青人要「樂觀」和「積極」,
所以「樂觀和悲觀」、「積極和消極」成為了「通識教育科」
無可避免地需要深入探究的辭彙。
積極和消極,是行為的表現。
一般人認為「樂觀」才會產生「積極」的行為,
而「悲觀」就必然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那麼「盲目的樂觀」及隨後的「積極」行為,
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一般人認為有行動才算是「積極」,
那麼野獸獵食時耐心等候,算不算是消極的行為?
一個有腦的人等待時機,又算不算是消極的行為?
一般人如何判斷?
「清晰的樂觀」當然可以產生「積極」的行為,
但「清晰的樂觀」如果不受道德的管制,
隨後的「積極」行為又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強姦者算不算是積極和樂觀的人?
行險僥倖、打劫、盜竊,做犯法事情而成功的人,
算不算是積極和樂觀的人?
由於社會上智者甚少,製造謠言,從中圖利的人,
算不算是積極和樂觀?
當年日本入侵中國,節節勝利,
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是樂觀和積極的表現,
是明治維新成功的證明。
而南京大屠殺時日本軍人鬥殺得中國人多,
這是屬於積極還是消極的行為?
香港人購入「累民兄弟」債券,
在政府監管和售方都是樂觀和積極的不負責任行為,
在買方則是樂觀和積極的投資行為。
大騙子,一向都是未雨綢繆,樂觀和積極的人!
2011年的「盲搶鹽」事件雖然好笑,
但反映出中國人民的積極!
聽信謠言,未必和樂觀及悲觀有關,
但往往會出現積極的行為。
不少中國人認為政府傾向於隱瞞真相,擅長扭曲事實,
操控傳播媒介,所以中國人認為
「政府闢謠的事九成九都是真的,寧信謠言莫信政府,
    這是血淚教訓換來的真理」
中國人容易聽信謠言,並不一定是代表無知;
聽信謠言,究竟是樂觀還是悲觀?
謠言在中國,有龐大的市場,是重要的消費品!
聽到謠言之後,沒有影響的,中國人會一笑置之,
至於有影響的謠言,中國人寧可信其有,
這是在無法查證之下,積極保護自己的行為。
筆者相信不用舉太多例子,
就可以說明「樂觀」和「積極」這兩個辭彙,
並非一般人想像中那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