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一種信仰》(三)

[變幻和永恆]
每天的日出日落是變幻,
一年的春、夏、秋、冬是更大的變幻,
然而自然界變幻的背後,
卻是看不到、摸不著,一些抽象的原理和規則。
科學相信「自然界不是反覆無常」,
就是指這些抽象的原理和規則;
而這些原理和規則,絕對是人類了解自然界的重要部份。
人類的經驗和科學之所以可能,
就是因為實際的變幻,背後有抽象的永恆!
如果一天一顆巨大的殞石撞擊月球,
月球的軌跡就會改變,人類以往對月球的經驗亦會改變,
但抽象的原理和規則不會改變。

變幻的是物質世界,永恆的是抽象的概念世界。
愛因斯坦指出,這個世界上最難以令人理解的事,
就是世界竟然是可以理解的!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Albert  Einstein )
有了這種信仰之後,在自然界萬千殊相之中找尋簡潔的共相,
就成為了科學的目標。
Science  is  an  adventure  of  the  human  spirit.
It  is  essentially  an  artistic  enterprise,
stimulated  largely  by  curiosity,
served  largely  by  disciplined  imagination,
and  based  largely  on  faith
in  the  reasonableness,  order,  and  beauty
of  the  universe  of  which  man  is  a  part.
( Warren  Weaver )
The  abiding  impulse  in  every  human  being
is  to  seek  order  and  harmony  behind  the  manifold
and  the  changing  in  the  existing  world.
( Niels Bohr )
這個信仰,不單單存在科學界。
在其他界別,
我們依然相信「自然界不是反覆無常,而是有規律可尋的。」
真理,只可能複雜難明,不可能是相對的。
真理,不懂得求同存異,不懂得以和為貴,不懂得有容乃大。
虛偽,是人類的特權;真理,不懂得虛偽!
我們相信,任何稱得上「善」的東西如果排斥了「真」,
就會帶來罪惡。

The  criterion  of  truth  is  that  it  works
even  if  nobody  is  prepared  to  acknowledge  it.
( Ludwig von Mises )
如果人腦之外有一個客觀的世界存在,
而這個世界是可以讓我們理解的,
那麼科學家的挑戰有兩個,
其一就是如何肯定所有科學家接收到的是同樣的經驗,
其二就是如何用精確的語言來表達、描繪這個世界。
所以世界上最難以令人理解的事,其實還有另一椿:

為甚麼數學的語言竟然可以應用到物理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