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數是甚麼?》(二)

  命運是可以研究的東西
任何一門學問都有起步點
平面幾何的起步點是「點、線、面」,
所以不會解釋,亦不會定義甚麼是「點、線、面」。
物理學的起步點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
所以不會解釋它們的來源,但會列出它們的測量方法。
生物學的起步點是「生命」所以不會解釋生命的來源。

命理學的起步點是接受「人生中的確有命運的存在」,
但這個起步點並不像「點、線、面」那麼簡單易明,
所以未接受這個起步點之前,我們當然應該去問:
1.  存在是甚麼意思?
2.  命運的定義是甚麼?
關於「存在」這個課題,可以參考通識網中「存在」一欄。
It  is  indeed  very  difficult  to  explain  the
astrological  phenomenon.  I  am  not  in  the  least
disposed  to  an  either-or  explanation.  I  always
say  that  with  a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there
is  only  the  alternative:  either  and  or ! This
seems  to  me  to  be  the  case  with  astrology  too.
( Carl Gustav Jung in a letter to Hans Bender, April 10, 1958,
  Carl G. Jung Letters, Volume 2, 1951-1961, p. 428. )
對西方人來說,命運只不過是一個概念,
但華夏文化一早就發展出各式各樣推算命運的方法,
所以中國人對於命運這個名詞的理解,
比西方人有更實質和具體的看法。
華夏文化可以向「命運」下一個「操作性的定義
operational  definition
凡是能夠推算的東西,就是屬於命運的範疇,
而是未能推算的東西,則屬於個人自由抉擇的範疇,
一旦能夠推算的東西越來越多時,
個人自由抉擇的範疇就會變得越來越窄。
研究命運的學問,華夏文化稱之為「命理學」,
由於研究必然涉及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心靈學的課題,
所以「命理學」是一門跨學科 interdisciplinary 的學問!

由於「命運」有推算的方法,
所以「命運」就有了「操作性的定義」,
當推算越來越精密的時候,命運的定義就越來越清晰。
「命運」既以概念的方式存在,亦以數據的方式存在。
那些不懂得命理學或只是懂得少少命理的人,
他們對命理學的所謂「批判」,有如紙上談兵,貽笑大方。
有那些愚昧無知,或者未曾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的人,
才會去批判自己不懂得的東西。

至於「命運是甚麼?」及「人究竟有沒有命運?」
這兩個原本是哲學的問題,就變成了純粹推算的問題,
正如物理學裡「力是甚麼?」及「究竟有沒有力的存在?」
在有了  F = ma  這個公式及測量方法之後,
就變成了純粹推算的問題,
因為這條公式之中的每一項都可以準確地量度出來。

當然,即使能夠量度和計算,
「力究竟是甚麼?」和「質量究竟是甚麼?」,
「時間究竟是甚麼?」和「空間究竟是甚麼?」,
甚至「物質究竟是甚麼?」和「能量究竟是甚麼?」,

依然是物理學和哲學的課題,
所以「命運」即使在計算出來之後,
「命運究竟是甚麼?」依然是哲學的課題,
而且最後必然涉及是否有佛家所說的業力和輪迴。

所以「命運是否存在?」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思辨的問題,
也不是一個信仰的問題。
除了個人的親身體驗之外,還可以做實驗,
而計算的方法一早就已經存在。
命運一早就已經變成了我們能夠客觀地研究的東西。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傳道書第三章 1 至 8 節》
「耶和華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
    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
《詩篇 39:4》
聖經中除了《傳道書》第三章暗示有命運這回事之外,
《詩篇第九十篇》亦沒有否定人類的死劫有計算的方法: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 90:12》
而所謂「智慧的心」就是對死亡毫無恐懼,
數算自己的日子之後早作準備,未雨綢繆,
除了活在當下之外,更用智慧來決定餘生將如何度過。
舊約聖經中,《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
《雅歌》通稱為「智慧書」,書中闡明人生的智慧。
用一個香港人都熟悉的譬喻:
哲學思考訓練是做學問領域的「八達通」;
內省、自我批判和「智、仁、勇」三方面的培育,
是道德和修行領域的「八達通」;
哲學、心理學和紫微斗數,是「認識自己」這個領域的「八達通」。
The  truth  is  that  astrology  flourishes  as  never  before.
There  is  a  regular  library  of  astrological  books  and
magazines  that  sell  for  far  better  than  the  best
scientific  works.  The  Europeans  and  Americans  who 
have  horoscopes  cast  for  them  may  be  counted  not
by  the  hundred  thousand  but  by  the  million.
Astrology  is  a  flourishing  industry…If  such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has  an  insatiable  need
for  this  counter  pole  to  the  scientific  spirit, we  can
be  sure  that  the  collective  psyche  in  every  individual
──be  he  never  so  scientific──has  this  psychological
requirement  in  equally  high  degree.  A  certain  kind
of   “scientific”  scepticism  and  criticism  in  our  time
is  nothing  but  a  misplaced  compensation  of  the
powerful  and  deep-rooted  superstitious  impulses
of  the  collective  psyche.
( Carl Gustav Jung, 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
While  studying  astrology  I  have  applied  it  to  concrete
cases  many  times…The  experiment  is  most  suggestive
to  a  versatile  mind,  unreliable  in  the  hands  of  the
unimaginative,  and  dangerous  in  the  hands  of  a  fool,
as  those  intuitive  methods  always  are.  If  intelligently
used  the  experiment  is  useful  in  cases  where  it  is  a
matter  of  an  opaque  structure.  It  often  provides
surprising  insights.  The  most  definite  limit  of  the
experiment  is  lack  of  intelligence  and  
literal-mindedness  of  the  observer…Undoubtedly
astrology  today  is  flourishing  as  never  before  in  the
past,  but  it  is  still  most  unsatisfactorily  explored
despite  very  frequent  use.  It  is  an  apt  tool  only
when  used  intelligently.  It  is  not  at  all  foolproof
and  when  used  by  a  rationalistic  and  narrow  mind
it  is  a  definite  nuisance.
( Carl Gustav Jung: Letters, volume 2, 1951-1961, pages 463-464,
   letter to Robert L. Kroon, 15 November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