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姓名學》(一)

子曰:「必也正名乎!」
又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名,命也。」
香港俗語說「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就是這種想法。
一個好的名字和一個壞的都足以影響一生,
雖然只不過是影響程度的問題。
名字的影響,有時是職業方面,有時是形象方面,
有時是性格方面,而且往往反映出父母的心態、學問和出身。
所以有人說「名字,變成了僅次於指紋、相貌、身材」,
等等打上個人獨特印記的東西。
所以命名,是父母不能避免的工作,
所以「姓名學」是必須研究的學問,
未必一定是從姓名筆劃的陰陽五行去研究,
但至少要考慮時代、社會、語言、文化背景,
甚至發音等多個因素來命名。
社會越複雜,文化越多元化,命名就會千變萬化,
於是越來越多課題就會需要考慮,包括旁門小道的學問和潮語。
所以命名雖然只是小學問,但重視姓名學並非小題大作。
A  woman  starts  thinking  of  a  name  for  her  baby
from  the  minute  she  knows  she  is  carrying  one,
She  will  write  it  out  say  it  loud,  try  it  out  on
her  friends,  and  embroider  it  on  little  shirts.
When  the  baby  is  born  she  will  whisper  the
name  softly  in  its  ears,  write  it  on  dozens  of
announcements  and  file  it  in  the  courthouse  records.
( Erma Bombeck )
在非常重「名」的中國傳統社會,取名其實也是重要的事。
《漢書。藝文志》記載如下: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
    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班固《漢書。藝文志》這段說話同樣適用於姓名學,
而且由於君子罕有,故姓名學「然亦弗滅也」,
甚至成為了「閭里小知者」必須學習或請教專家的學問。
喜歡思想的人並不一定是教授、作家或文學家,
所以不一定有資格做「邋遢死的人Man  of  Letters
「邋遢死的人」替子女安的名字當然十分有文化。
例如姓藍的男孩會改名為藍天,女孩子會改名為藍鳳凰,
姓白的男孩會改名為白雲,不會改名為白久、白紫、白費、
白金、白忙、白宮、白紫線、白逸夢、白金漢或者白毅;
女孩子會改名為白如雪,不會改名為白甫、白媚或者白開心。

也許閣下認為這些受過高深教育,有文化的人士,
一定不會替子女取奇怪的名字,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要知由於正人君子從來惡言不出於口,更不會上腦,
所以替子女取了艱澀突出的名字之後,
不知道別人有可能會亂讀亂解一通,所以當市井小民狂笑時,
「邋遢死的人」還不知他們在笑些甚麼呢!
在香港這個擁有來自五湖四海,國內各省各市的市民,
兼且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的大都會,華洋雜處,
中西合璧,替小孩命名,當然異常困難和複雜,
所以香港人對姓名的執著,自有其背後複雜的原因,
而香港人對姓名的執著程度,相信亦是被迫世界第一的。
其後,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人竟然越來越重視意頭,
於是改名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一門學問,
而曾經被視為旁門小道的「姓名學」,
肯定將會成為香港的一種專業。
香港父母替子女取名的最初動機,
也許只是希望子女的名字不要有諧音,
以免引起誤會或者入學時被同學取笑,
立即變成不悅耳的花名,甚至產生「姓名歧視和欺凌」。
沒有文化的人腦子裡往往有很多粗俗的東西,
所以替子女安名的禁忌較少,很多名字都可以用,
也許他們會認為命名的重要性未免誇大了。
我們在報章上常常會看到許多十來歲的少年人,
因為別人取笑而輕生,更加覺得命名這種小學問不能忽視,
應該加多幾錢肉緊。
[陰陽五行]
中國方塊字形義深奧,而且字字暗藏吉凶,
有姓名學家甚至認為安甚麼名字,名字有多少筆劃,
名字的陰陽五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畢生運程。
所以有些父母替嬰兒起名時,往往要徵詢算命師,
包括算一算八字,紫微斗數,狂翻字典,怕名字起得不吉利。
父母替子女命名,簡直和生小孩一樣痛苦。
有姓名學家甚至認為安甚麼名字,名字有多少筆劃,
名字的陰陽五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畢生運程。
所以不少中國人命名,往往考慮陰陽五行,
最怕名字起得不吉利,
所以下列的名字,可能會有人用:
五行欠金的人用「金鑫鑫」、五行欠木的人用「木森森」、
五行欠水的人用「水淼淼」、五行欠火的人用「火焱焱」、
五行欠土的人用「土垚垚」。
至於五行相生的名字,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例如「淦」、「沐」、「杰」、「灶」、「釷」等名,
當然會有人採用。
筆者讀中學時就有一位低一屆的學弟名叫「吳淼鑫」,
他的弟弟名叫「吳淼垚」,
由於輩份的原因,中間的淼字不會改,
所以如果再有兄弟的話,也許會叫「吳淼森」罷。
即使五行相剋的名字,例如「淡」,想不到亦會有人採用。
筆者想,姓和名都是五行相剋的「杜埜」,不知會否存在?
但相信和天干「甲乙丙」發音相同的「革玥炳」,
由於考慮到有十四億華裔需要命名,所以亦有可能存在。
且讓筆者說一個笑話:
在香港出生的韓國人朴通,他的父親名叫朴佳理,

他的大哥名叫朴滿,他的弟弟名叫朴野,
朴通的五位子女的姓名就是:
朴謹金、朴謹木、朴謹水、朴謹火、朴謹土!
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人竟然越來越重視意頭,
所以一旦涉及術數,有些名字命理學家是不會用的,
例如「嵐」字。

「嵐」字一折起來,就是山和風兩個字,山風艮上巽下,
在《易經》中是第十八卦,名為「山風蠱」。
只要一聽見這個掛的名稱,就知道意頭不甚吉利。
[命名的十大困擾]
替小孩命名,除了有部份人會考慮陰陽五行和周易之外,
至少還會有下列十大困擾需要考慮:
☆  不雅諧音的困擾
      例如同音字的困擾,姓的困擾及名的困擾。
  倒轉讀的困擾 
  歇後語的困擾
☆  成語的困擾 [例如學生會的方任毛杜閣]
  與歷史上遺臭萬年人物同名的困擾
  英語翻譯的困擾
  上海話對廣東人的困擾
  潮州話對廣東人的困擾
  普通話文字和讀音對廣東人的困擾
  時代的困擾及潮流改變的困擾
雖然名字對一個人如斯重要,但從來不是由自己來決定,
而往往是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親人來決定,
甚至姓名中的其中一個字由遠祖來決定。
幸好現代人還有改名的機會,可惜不一定越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