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 (閒) 》

Being  relaxed  is  perhaps  the  best  luxury
anyone  can  afford.
閑 (閒) leisure 是「及時行樂」中的第二類。
閑的理念就是生命常常需要短暫的歇息,
因為前面還有很長的路途要走,千萬別讓生命太沉重。
閑,亦是喜歡寧靜的人「及時行樂」的方式。

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work.
Take  time  to  smell  the  roses,
watch  a  sunset  or  sunrise  with  a  loved  one,
take  a  walk  along  the  seashore,
listen  to  the  roars  of  the  waves.
the  songs  of  the  birds  and  insects,
sleep  on  the  grass  and  hike  in  the  woods.
唐代詩人杜荀鶴 (846-904) 的名句點出:
「舉世盡從愁裡老,誰人肯向死前閑。」《秋宿臨江驛》
閑就是悠閒,是一種需要有經濟支持的心理狀況。
因應個人的慾望做足準備,打好經濟的根基,
然後放鬆心情,放緩腳步,融入大自然界,
並且清楚人生苦短,所以必須謹慎做出每天的決定,
只選擇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是向死前閑的最佳方法,
而且更加可以可以在開心的歲月裡忘掉了生命的無常!

明代的袁宏道非常懂得享受生命,
他提出了「真樂有五」的說法。
http://www.tonyhuang39.com/page/cc451.html
他甚至認為懂得享受的話,即使最後淪為乞丐,
也是一種快樂,是屬於第五種的快樂!
清代文學家張潮指出:
「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
    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
    閒則能飲酒,閒則能著書。
    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幽夢影》(張潮)
對現代人來說,
閒則能聽音樂,閒則能看電影,閒則能上網,
閒則能讀小說,讀自己喜歡的書,
閒則可以讓好朋友增加時相往來的頻率,
閒則可以讓我們在大自然界中「與萬化冥合」。
Mozart《Piano Concerto No. 21, Andan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Zr3ExeXUc
Chinese Scenery 06
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人生中美好的光陰不一定會重現,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及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只不過是其中的兩種情況而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另一種情況。
幸好「閑」可以讓重視親情的人有多一點時間和親人往來。
「閑」也是哲學家的「及時行樂」方式。
「閑」可以讓我們在孤獨中沉思;
「閑」可以讓我們在孤獨中和自己的心靈對話;
「閑」可以讓我們在孤獨中和古往今來的聖哲賢人溝通;
「閑」可以讓我們在孤獨中從事文化方面的創作,
然後把最好的成果留給下一代。
He  hath  no  leisure  who  useth  it  not.
( George Herbert )
People  who  know  how  to  employ  themselves,
always  find  leisure  moments,  while  those
who  do  nothing  are  forever  in  a  hurry.
( Madame Roland )
對有些人來說,閱讀艱深的書是樂;
思考,是苦中作樂!有點像喜歡吃苦瓜的人吃苦瓜!
在外人看來,那些喜歡鍥而不捨地思考的人,
好像是從自我虐待之中產生喜樂。
但對喜歡讀書的人來說,
用文字來紀錄思考及閱讀心得,絕對是一種享受,
如果能公開與人分享,則可以從分享之中得到進一步的喜樂,
甚至從別人的得益之中得到更大的喜樂!
一旦能夠融會貫通,進一步著書立說,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屬於一種「智慧的布施」,自然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然而人生總不能每天都在努力和積極的狀況之下,
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向前衝,或者時刻都在攀越高峰。
人是動物,除了睡眠之外,工作之餘還需要嬉戲,
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的鬆緊需要平衡、調劑,
因為努力和積極學習之餘,從經歷淬取經驗之餘,
還需要時間沉澱、淨化、反覆推敲、多角度思考。
長時間的「閑」需要福氣、運氣,需要未雨綢繆,
但短時間的「閑」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生活平衡。
不必因苦而忘樂,懂得苦中作樂就是智慧的表現。

中國傳統文化裡的「閑」,
蘊涵居住環境的靜,這方面日本人可以說是青出於藍,
亦蘊涵內心的靜,從容,泰然,孤獨,澹泊名利權。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秋日偶成》(程顥)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前赤壁賦》(蘇軾)
關於「閑」這個概念,有六點十分重要,就是
1.「閑」並不是浪費光陰,而是享受光陰。
2.「閑」重視的是自由,所以和精神壓力絕對水火不容;
   「閑」不能夠有任何強迫性的目的。
3.「閑」並不表示四肢不動。旅遊也是「閑」人的娛樂,
     只不過「閑」人的旅遊往往與好友結伴而行,
     而且「閑」人的旅遊絕對不喜歡走馬看花般的匆忙。
4.「閑」重視享受的過程,結果只是次要。
5.「閑」是智慧,「閑」亦需要智慧。
6.「閑」是中年人的境界,不甚適合欠缺慧根的青少年。

部份追求智慧的中年人雖然沒有青少年的青春和幹勁,
但他們有的是經過批判的經驗、歷練和思想,
所以容易瞭解「閑」這個概念。
太平盛世,容易產生樂觀的「閑」,
例如躺臥在野外青草地的懷抱裡,
漫步自然界,欣賞路途上兩旁的風景,
清晨在森林裡散步,品嚐清晨的露水,
在山峰上看日出,聆聽鳥語蟲鳴,享受微風拂面的舒適,
在海邊漫步,聆聽海浪拍岸的聲音,
傍晚欣賞美麗的夕陽、燦爛的晚霞及滿天的星斗。
即使在石屎森林裡,也可以尋找鮮花,嗅出花香: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山行》(杜牧)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玉樓春》(歐陽修)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春日偶成》(程顥)
When  you  dance,  your  purpose  is  not  to
get  to  a  certain  place  on  the  floor.
It’s  to  enjoy  each  step  along  the  way.
( Wayne Dyer )
太平盛世的「閑」,丹麥人稱為 hygge [發音接近:呼格]。
社會動蕩,又沒有歸隱山林的話,則容易產生悲觀的「閑」,
但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建設信仰的智者,
悲觀之餘同樣是在享受「閑」的樂趣: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己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虞美人》(蔣捷)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楊慎)
英國哲學家羅素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閒暇leisure 對哲學、科學、文化、音樂、藝術等各方面,
皆作出重大的貢獻。
In  the  past,   there  was  a  small  leisure  class  and
a  larger  working  class.  The  leisure  class  enjoyed
advantages  for  which  there  was  no  basis  in
social  justice;  this  necessarily  made  it  oppressive,
limited  its  sympathies,  and  caused  it  to  invent
theories  by  which  to  justify  its  privileges.
These  facts  greatly  diminished  its  excellence,
but  in  spite  of  this  drawback  it  contributed
nearly  the  whole  of  what  we  call  civilization.

It  cultivated  the  arts  and  discovered  the  sciences;
it  wrote  the  books,  invented  the  philosophies,
and  refined  social  relations.  Even  the  liberation
of  the  oppressed  has  usually  been  inaugurated
from  above.  Without  the  leisure  class,  mankind
would  never  have  emerged  from  barbarism.
( Bertrand Russell,  In Praise of Ideleness )
說了這麼多關於「閒暇」的好處,
那麼享用這些好處的關鍵是甚麼呢?
關鍵其實只有一點,就是如何運用閒暇!
然而如何運用閒暇需要的是品味、細味和智慧
否則部份人會將閒暇消耗在追求「名、利、權」之上,
部份人會將閒暇消耗在追求單純吃喝玩樂和女色之上,
只有少部份淡泊「名、利、權」的人,
才會懂得降低生活的要求,不妨讓生活歸於平淡,
將閒暇運用在增長智慧,建設文化、文明、制度之上。
佛教重視「慈航普度」及「智慧布施」,
但從來不曾發展出「制度布施」的概念,
原因也許是經歷過梁武帝之後的滅佛事件教訓,
選擇了明哲保身,避免捲入政治漩渦之中。
結果一般人只懂得「物質布施」的功德,
不懂得「智慧布施」和「制度布施」的功德,
如何衡量這三種布施的功德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追求智慧的修行者重視「如是觀」,重視「如實說」,
重視「認識自己」,重視「管理自己」,重視去蕪存菁,
重視內省和自我批判,希望能夠達到「創造自己」的境界,
明白微觀的「根源思維」和宏觀的「森林思維」的重要性,
明白單憑「物質布施」容易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情,
隱藏了自我欺騙的後果,因為治標而不治本,
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本」就是制度!
智慧布施」是懂得分辨龍蛇,分辨智愚的得道者,
和具備起碼智慧和善心的有緣人分享智慧,
就是「智慧布施」的功德,因為救人一時,不如度人萬世,
但只是屬於小愛,因為得益者只是少數有緣人;
而「制度布施」是優秀得道者以天下為己任,
明白由於人性險惡和詭詐,善和惡是一場永無休止的鬥爭,
人類的精神文明不進則退,如果我們放手不理制度,
制度就會來控制我們,插手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限制了我們應得和合理的自由,甚至控制了我們的思想,
這些制度包括全球化下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教育制度。

「制度布施」,小者從改變一所機構內的制度著手,
中者從改變教育制度著手,大者從改變社會政治制度著手,
由於可以持續發展,可以讓上智和下愚互相尊重,
所以得益者是至少數代的大部份人,
符合地藏王菩薩的弘誓大願,所以是大愛。
奇怪的是,不知是否因為「制度布施」必然涉及政治,
所以佛教雖然講慈悲,但沒有發展出「制度布施」的概念,
是否因為需要接受政治妥協,以圖委曲求全?
變幻原是永恆,但變好還是變壞有天淵之別,
用「智慧布施」和「制度布施」來代替「物質布施」,
長遠來說,肯定是好事,可惜遠水救不了近火,
而且不適合三類人:思考懶惰的人愚蠢的人朝不保夕的人

大部份人的工作並不神聖,享受並不神聖,思不及義,
擁抱虛偽,正邪合一,所以不少人在養尊處優的面孔下,
隱藏著做人、處世、貪婪、欲望的種種煩惱,
而且大部份人認為神聖的東西太過抽象、完全不切實際。

只有善用閒暇,將閒暇運用在修行、追求智慧之上的人,
才有機會接觸神聖。
些不懂得思考,不相信有命運,不相信有業力的人,
往往恥笑別人生於富裕家庭,一切得來全不費功夫,
認為別人含著銀匙出生,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未曾捱過世界,一定不知人間疾苦,不會有創意,
不會做學問,更加不可能會修行,

當然不會明白佛陀為何要投胎在帝王之家,
更加不會明白為何矢志修行的人,
喜歡選擇投胎在金錢來得正正當當的富豪之家。
一旦修行合格,更加喜歡選擇投胎的家中,
有智慧高的父母和沒有會拖累自己修行的兄弟姊妹,
而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父母的親朋好友非常多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