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甚麼?》(十三)

☆  愛和智慧重視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
      一定不會容忍罪惡,尤其是制度罪惡。
當愛和智慧手牽手,就可以幫助我們看得更遠,
能夠培養出從整體概念出發的「森林思維」,
能夠誘導我們從「小愛」漸漸進化成「大愛」,
以整體人類的幸福為目標,
明白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對人類影響深遠,
所以愛和智慧絕不會對罪惡容忍,
不會放過任何會產生嚴重問題的思想,
更加不會對「制度罪惡」容忍。
Someone  is  sitting  in  the  shit  today  because
someone  planted  an  evil  system  a  long  time  ago.
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 哲學家 Jeremy Bentham
的「帶給最大多數人最大快樂」的道德原則,
除了在快樂的定義上不夠嚴謹之外,
在兩種情況之下更加會令原則出現嚴重問題:
1.  置身病態的社會
由於大多數人都受到病態的意識形態操縱,
於是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製造了惡性的循環,
讓大多數人自掘墳墓,甚至令禍害延伸至下一代。
環境污染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2.  智者人數不夠多,或者不懂得如何團結時,
不少社會上的偏才就會自視為通才,
用部份真部份假的道理來愚弄思考力不足的人民,
所以往往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只有在還未病入膏肓的社會,
或者重視理性和思考的社會,
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才可以是好的道德原則。
絕大部份道德原則,都有其先決條件及應用範疇。
開始出現病態的社會,會認為人數可以代表真理,

在未通過嚴厲批判之前就採取投票的方式去決定事情。
It  is  proof  of  a  base  and  low  mind  for  one
to  wish  to  think  with  the  masses  or  majority
merely  because  the  majority  is  the  majority.
Truth  does  not  change  because  it  is,  or  is  not,
believed  by  a  majority  of  the  people.
( Giordano Bruno )
道理很簡單:
如果用一人一票的方式去選醫生和護士,
我們當然會挑選俊男美女,讓他們去醫治別人,
我們自己就排隊去看無牌醫生。
如果認為人數可以代表真理,
人數夠多就可以說謊,甚至指鹿為馬,
將真假混雜的概念說成是完全正確的概念,
將善惡混雜的行動說成是完全善良的行動。

由於大部份人的思想和意識形態,並不屬於尖端思考,
所以居心叵測的人就會收購和操縱傳播媒介,
以圖製造民意,控制大部份人的思想。
沒有讓愛和智慧手牽手的人,
往往會讓傳播媒介左右他們的思維,
會在「制度罪惡」之下噤若寒蟬,隔岸觀火,
或者做騎牆派以表示自己「中立、冷靜和客觀」。
批判這種現象,是愛和智慧的責任!
「制度罪惡」之所以能夠橫行霸道,
當然是由於教書和教育制度的缺失,
由於校長、老師和課程的缺失,
所以學生們從來都沒有「批判思維」及
「如何從經歷中有效汲取經驗」的訓練,
又欠缺從自己和別人的經驗中提煉真理的能力;
他們既不懂得如何讀歷史,
不懂得「假說/猜想」和「理論」的分別,
不懂得分辨「大事」和「小事」,
又不懂得做學問必須學習「謙卑」,

必須擁抱「真」和「誠」,必須和「虛偽」劃清界線,
更加不懂得「愛和智慧唇齒相依,必須手牽手」,
所以他們往往誤以為經歷就是經驗,
誤以為經驗就是真理,

誤以為「信念」就是「信仰」,
誤以為「好人」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Man  is  a  credulous  animal,
and  must  believe  something;
in  the  absence  of  good  grounds  for  belief,
he  will  be  satisfied  with  bad  ones.
( Bertrand Russell, Unpopular Essays )
Men  are  born  ignorant,  not  stupid.
They  are  made  stupid  by  education.
( Bertrand Russell )
In  the  first  place  God  made  idiots.
This  was  for  practice.
Then  He  made  School  boards.
( Mark Twain, Following the Equator, 1897 )
「愛和智慧」以整體人類的幸福為目標,
在社會出現病態,制度顯現出罪惡,意識形態出現荒謬時,
愛和智慧不會接受「心胸豁達及看開點」這個說法。
當苛政猛於虎,很多人都不快樂時,
如何可以心胸豁達?如何可以看開點?如何可以嚮往獨樂樂?
Happiness  is  the  meaning  and  the  purpose  of  life,
the  whole  aim  of  and  end  of  human  existence.
( Aristotle )

「愛和智慧」和整體人類的幸福和快樂有關,
肯定和個人的快樂無關!
參考:《愛、智慧、運氣、逃避、快樂》
Wisdom  is  never  positively  related  to  happiness.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only  fools,  accomplices
and  those  who  have  escape  routes  can  be  happy.
Those  with  conscience  can  only  have  hope,
and  this  hope  has  to  arise  from  faith,
not  from  blind  belief  or  conviction.
Faith  is  difficult,  faith  is  strenuous,
for  it  always  embraces  skepticism  and  critique.
( Jason Ling )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智慧的培育之所以困難重重,
是因為資本主義傾向於重視知識和文憑,
重視「教書」多於重視「教育」,
重視聰明和醒目,不很重視「智慧」。
資本主義又認為如果每一個人都自私自利,
就會出現對經濟有利的效果,
所以資本主義對聰明和醒目的定義,
就是所有能夠賺大錢的思考和從中衍生的行為,
包括創意、度橋和搞陰謀,
包括能夠在灰色地帶混水摸魚而不被揭發,
包括滿肚子合時宜的思想及識時務的行為,
包括能夠欺騙愚夫愚婦相信的語言偽術,
包括「合法地」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這一些統統都屬於「聰明和醒目」的範疇。
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怎可能不影響深遠?

  愛和智慧唇齒相依,就會懂得「善用歧視」。
有不少人認為用「憎恨」這個詞彙未免太過嚴重,
那麼我們可以改用「歧視」這個詞彙罷。
歧視despise / discriminate 可善可惡,
但不會無緣無故,問題的關鍵是「歧視」得有沒有道理,
背後的原因能否公開接受批判!

甚麼叫做善用歧視?
去蕪存菁,就是善用歧視,不歧視蕪,如何去蕪?
擇善固執,就是善用歧視,不歧視惡,如何擇善?
追求智慧,就是歧視愚昧和無知,歧視平庸,
歧視思考上的懶惰及得過且過!
追求智慧,怎可以沒有歧視?
追求愛和智慧,就是選擇「真」和「誠」,
歧視虛偽,歧視諂媚,歧視濫權,
歧視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的宗教人士。
這些宗教裡潛藏的奸人雖然口裡讚揚「宗教精神」,
但行為上則擁抱「虛偽」,
所以往往會出現令真正修行者噴飯的邏輯:
「愛和善良比智慧更重要,而由於我是善良的人,
所以我有權拒絕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替其他善良的人洗腦,教蠢他們。」

參考:《歧視和尊重》
  愛和智慧必須承擔責任。
Make  the  best  use  of  what’s  in  your  power
and  take  the  rest  as  it  happens.
( Epictetus )
凡是愛和智慧的行動,必然是「未雨綢繆,盡人事,聽天命」,
因為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和事情有關的變數。
It  is  necessary,  I  believe,  to  accept  this  idea,
not  only  for  science,  but  also  for  other  things;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acknowledge  ignorance.
It  is  a  fact  that  when  we  make  decisions
in  our  life,  we  don’t  necessarily  know  that
we  are  making  them  correctly;  we  only  think
that  we  are  doing  the  best  we  can──
and  that  is  what  we  should  do.
( Richard Feyn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