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閱讀》(二)

[ ACPR ]
愚蠢的聰明人告訴我們:
「閱讀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豐富」,接下來就是句號。
但接受過思考訓練的人就會繼續問:
1.  那麼讀些甚麼書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豐富?
2.  自己現在有能力讀這些書嗎?
3.  如何培養出讀這些書的能力?
4.  如果這些書其中兩本出現了矛盾的說法時,
我們有判斷和解決的能力嗎?

對愛智者來說,如何讀書是人生中一件大事。
愛智者閱讀的目的,
當然是希望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換言之,愛智者在閱讀方面必然堅持「精英主義」!

I  have  the  simplest  of  tastes.
I  am  always  satisfied  with  the  best.
( Oscar Wilde )
荀子有一句說話,
可以用來描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概念: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子。勸學篇》
巨人的肩膀一向都是免費讓人站的,
可惜一般人都不希罕站在這些免費的肩膀上。

不佔巨人的便宜,選擇不站,就是愚蠢,
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以避免在巨人曾經思考過的重大問題上重蹈覆轍,
甚至刺激起我們的創意思維,另闢蹊徑,開創新天地!
追求智慧是一種選擇,寧願愚蠢亦是一種選擇。
如果我們沒有能力站,可能是值得原諒的先天弱智,

亦可能是不值得原諒的後天懶惰。
提升個人的思考能力,需要鍥而不捨的精神,
暫時沒有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卻努力去站,
不恥下問,從肩膀上跌下來再爬回上去,
才是愛智者讀書的態度。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第十七》
所以愛智的人讀書,
一定不會採取
被動式閱讀passive  reading
而是採取主動active積極思考、
帶著「批判精神 critical 的方式去閱讀,
可以稱之為 ACPR ( active  critical  positioning  reading )。
而所謂「定位 positioning就是在閱讀時,
除了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之外,
還設法了解書中內容在該種知識的「思考架構」之中,
究竟是屬於那一部份,以避免研究樹木的時候忘記了森林。
讀到作者提出複雜的論點時,
要研究作者是否不自覺地作出了一些未經深思熟慮的
預設presupposition(s)
讀到作者精采的思維 (不是描述) 片段時,
我們欣賞之餘,亦同時清楚明白,
所有有腦的人都應該得出同樣的結論。
北宋邵雍說:「天下言讀書者不少,能讀書者少」。
的確是至理名言!
勤讀、甚至苦讀,而不懂得思考,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苦讀四五倍時間而吸收還不到一半。
啃書,當然要啃得其法!
Rationalism  is  an  adventure
in  the  clarification  of  thought.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好讀書,不求甚解,即使讀得滾瓜爛熟,有甚麼用?
如果不深入思考,書讀得越多,有時人就會越蠢,
往往自己的腦變成了別人或許多人的遊樂場,
被一些驟眼看起來「高級」、亮麗,
但意思曖昧、模稜兩可的詞彙和概念所操縱,

甚至完全喪失了自我思考的信心和能力。
這種好大喜功、好高騖遠的讀書心態,
就是《論語》所說「欲速及見小利」的心態。

換句話說,腦成為了一個只懂得飲食,
甚至讓人覺得自己好學得像狼吞虎嚥,
但不懂得去蕪存菁,不懂得消化,不懂得排泄的工具!

詞彙和概念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
在創造的歷史過程之中,會有最初不夠謹慎而產生的曖昧,
所以不同的讀者對這些詞彙和概念,會有不同領悟,
而在運用的過程之中,不同的動機和領悟,
就會產生也許細微,但後果完全不同的應用,
包括表達詞彙和概念時的情景、語氣、音調、表情。
所以愛智者讀書,必須培養出尋根究柢的根源思維能力,
以免自己欺騙自己,不自覺地成為模糊詞彙和概念的奴隸!
在知識不斷膨脹,追求考試成績的世代,
啃書,當然要啃得其法!
The  great  enemy  of  clear  language  is  insincerity.
When  there  is  a  gap  between  one’s  real  and  one’s
declared  aims,  one  turns  as  it  were  instinctively
to  long  words  and  exhausted  idioms,
like  a  cuttlefish  spurting  out  ink.
( George Orwell )
[鋤書坑愚]
好讀書,一定要懂得如何耕耘。
耕耘者,鋤也,所謂啃書得其法,就是「鋤書」,
而愛智的人讀書,就是「鋤書」,
挑燈夜讀,「焚」書數萬冊,未必能夠「坑愚」,
「鋤書」才可以「坑愚」!
這就是為甚麼孟子一早就指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不能夠因為該書是經典就奉為圭臬,
放棄對其中部份定義、內容和概念的懷疑和批判。

沉浸醲郁,含英咀華。 《進學解》(韓愈)
所謂「鋤書」,就是「懷疑」和「慎思」。
懷疑,所以不斷「問問題」,從根源開始「問問題」;
慎思,所以主動,積極,從根源開始思考,反覆批判。
當我們越是深入思考一個課題時,
就越有可能認識到這個課題的複雜程度,
這就是為甚麼很多人都不喜歡「懷疑」和「慎思」!
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浩瀚的書海裡作出判斷,因為
1.  書實在太多,所以不會鋤垃圾書。
2.  要懂得選擇好書來鋤,好的書一定寫得清晰;
和思想有關的好書除了必須清晰之外,
一定措辭精煉,定義準確,而且概念直接到位。
可惜判斷書是否「好」也是一種智慧,
因為當我們遇上一本難讀的書時,我們必須判斷:
1.  到底是作者的表達能力未夠功夫,有欠清晰,
還是自己未夠程度,或者理解能力不足?
2.  作者的意見和論點,有那一部份我們同意,
或者暫時接受,有那一部份我們不同意,原因何在?
幸好判斷書是否「好」,可以請教高明,
否則斷書是否「好」的難度就相當大!
[ 專業的書,亦可以由專業人士作出同樣的判斷。]

筆者嘗試融合東西文化對「學」的見解,總結如下:
☆  為學即戀道,為學即弘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學不可以已,蓋道不易明也;
     學不可以已,蓋道不可須臾離也。
☆  臨道謙卑,學也;對人謙虛,術也。 
  學不思,不足言學;
      學不困,不足言學;
      學不樂,不足言學;
      學不勤,不足言學。
☆  學有四害:
      一曰浮躁、二曰粗略、三曰懶惰、四曰驕傲。
  有志於學者,首選重道的老師,
      次選有心思及嘗試如何教得好的老師,
      三選博學之師,
      至於師嚴不嚴,並非問題之關鍵。
☆  有志於學者,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志於學者,宜從少年開始,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  學而後知不足。
      人生中不知足而無禍者,唯學而已。
☆  為學如吃飯,必須消化;
      而消化者,去蕪存菁而已。
  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為學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且不會半途而廢。
  融會貫通,天人合一,學之最高境界也。
說一句笑話:
萬般皆下品,唯有思考高!
思中自有黃金屋,思中自有顏如玉,

治思的人有福了,因為閱讀的天國是他們的!
如果不懂得如何思考,好學只是遙遠地「近乎智」。
死記爛背的人有禍了,因為學而不思的人,
他的腦袋和意識形態就成為了別人的遊樂場,

而且遲早會在浩瀚的書籍汪洋大海中溺斃。
雖然思考是辛苦一輩子的事,但可以提升個人的價值,
更何況思考是苦中作樂,有投資回報的事情,
而懶於思考從來都不是能夠令人舒服一輩子的方法。
「天下事,未有不從艱苦中得來,而久可大者。」
「天下事,那一件不是樸實做成,那一件不是機巧弄壞。」
(曾國藩)
簡而言之,為學,好讀書,
首先不是貪圖讀得書多,
其次不是貪圖建設華麗的七寶樓台,
而是在於謹慎思考,穩紮穩打。
好學而尚浮誇,以誇耀於人,根基薄弱,
則薄弱的根基難免將來會被人或事動搖,
只要有一次嚴重錯誤,足以導致兵敗如山倒!
如果堅持面子,依然戀棧錯誤,
拒絕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必然醜態百出。
了穩健的基礎之後才去追求知識的量,
做學問才能夠有所成就。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正氣歌》(文天祥)
人類社會中有不少真理都是相當隱蔽的,
所以才會出現有爭議性的課題!
凡是有爭議性的課題,多數屬於複雜的課題,
所以一定不會所有提出的論點都是錯的,
而是各種論點往往真假混雜,對一部份,錯另一部份。
換言之,就是蘊藏部份真理,蘊藏部份不易察覺的歪理

如果沒有足夠的思考能力,就不能夠判斷到底
「某個論點對了那一部份,錯了那一部份」,
於是對這些課題就無能置喙,無法參與,
不能夠協助解決問題,而且會覺得各方面都有道理,
誤以為用投票方式就可以解決問題,
跌落了「用人數決定真理」的陷阱。
Where  all  men  think  alike,
no  one  thinks  very  much.
( Walter Lippmann )
「人非無知也,而真知為難;
    人非無見也,而真見為難。」 (南宋。蔡沈)
「懷疑」和「慎思」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功夫。
敷衍了事,適可而止的思考,是為「半桶水思考」,
只會產生真假混雜,疑信參半的模糊概念,
不可能會產生真知灼見,更休提「融會貫通」的境界。
究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還是「思到用時方恨少」?
抑或兩者皆是?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