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寫作]
As a single footstep will not make
a path on the earth, so a single thought
will not make a pathway in the mind.
To make a deep physical path,
we walk again and again.
To make a deep mental path,
we must think over and over the kind of
thoughts we wish to dominate our lives.
( Henry David Thoreau )
一座完美的建築物,除了設計師的創意之外,
當然需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來配合;
任何嚴謹的哲學思考,任何運用哲思的創意思考,
何嘗不需要具備「良好的概念架構」和「嚴謹的思考工具」
這些思考上的基礎建設?
思考,是一種年青人可以培育及需要培育的能力,
而且越早訓練嚴謹的思考工具就越早享受成果,
越遲訓練嚴謹的思考工具就可能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思考,是一種愛智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演講和寫作都是人際間表達和溝通的能力,
但演講和寫作的基礎在於真誠的性格和思考的能力,
二者不可缺一。
一篇說理的文章如果缺乏了思考,必然流於虛浮,
就算文章製造得好像七寶樓臺,炫人眼目,
但可能根基淺薄,經不起批判,甚至不堪一擊。
在懂得思考的人面前,
這篇說理的文章把個人的思想、動機和思考能力,
赤裸裸地示眾;
作者的性格和腦袋的斤兩,有如穿上了皇帝的新衣。
…every true thinker endeavors to express
his thoughts as purely, clearly, definitely,
and concisely as ever possible… Obscurity
and vagueness of expression are at all times
and everywhere a very bad sign… A man
who makes use of such artifices…betrays
his poverty of ideas, mind, and knowledge.
Style is merely the silhouette of thought;
and to write in a vague or bad style means
a stupid or confused mind…
( Arthur Schopenhauer )
詩聖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試想一想,這句說話內裡要求何等的思考和自我批判能力!
能夠「先想清楚自要說甚麼」已經不容易,
除了沒有意圖欺騙和誤導讀者,成為「筆孽生」之外,
要將清晰的思想盡可能簡單地說出來,同樣是異常困難。
文字不但是一個寫作人的衣冠,不但是皇帝的新衣,
更是性格、思想、動機和思考能力的反映!
如果有人指出了一篇說理文章的其中問題,
一般人的反應只有三個選擇:
1. 知錯即改。2. 拒絕批評。3. 惱羞成怒,譴責批評者。
如何抉擇,當然亦和作者的性格和思考能力有關。
所以中國語文教育科訓練高中學生寫說理的文章,
必須同時訓練批判思維及知錯即改的勇氣。
然而「如何用文字表達思考」,
則是另一種愛智者必須培育的能力。
因為當我們將思考化成文字的時候,
種種的困難就會立即浮現,例如:
1. 自己的思考是否夠清晰?表達得是否足夠簡單?
2. 自己所運用的詞彙和概念是否有清晰的定義?
3. 自己寫文章的目的是分享思想還是想誇耀於人?
4. 將寫完的初稿放下一星期之後重讀,
自己是否還看得明白?
5. 自己寫的文章,別人是否看得明白?
Your manuscript is both good and original,
but the part that is good is not original
and the part that is original is not good.
( Samuel Johnson )
這就是為何如果做學問想融會貫通,
之前往往經過一個寫作的階段。
愛哲者寫作的一個目的,
就是進行個人思考上的凝固及基礎建設,
而另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塊後來者的踏腳石!
思考,然後知不足;寫,然後知困!
Nothing goes by luck in composition.
It allows of no tricks. The best you can
write will be the best you are.
( Henry David Thoreau )
James M. Lang
Revision and the Rhodes
http://chronicle.com/article/Revisionthe-Rhodes/144623/
口語 verbal, spoken language 和文字 written language,
其實有很大的分別。
初階的思考傾向於倚靠口語,進階的思考傾向於文字。
口語較文字生動活潑,文字較口語精確,
而且文字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口語就難以表達這句說話的意思:
藍芳代表女方去南蘭坊,呂方代表男方去南蘭坊。
意思表達固然是一個問題,
分辨 n 和 l 不同的發音也是一個問題。
[砌圖遊戲]
Anais Nin 是一位作家,
她的日記說她去見著名心理學家 Otto Rank 時:
As he talked, I thought of my difficulties
with writing, my struggles to articulate
feelings not easily expressed.
Of my struggles to find a language for
intuition, feeling, instincts which are,
in themselves, elusive, subtle and wordless.
由於寫小說往往需要先構思一個架構,再寫細節,
但很多時會在寫細節時身不由己,改變了原先的架構,
甚至進行一場革命,從新構思一個新的架構,
所以 Anais Nin 用這句說話來表達她對迫近真理的感覺。
There are very few human beings who
receive the truth, complete and staggering,
by instant illumination.
Most of them acquire it fragment by fragment,
on a small scale, by successive developments,
cellularly, like a laborious mosaic.
( Anais Nin )
如果這段說話中所說的 the truth 和 laborious mosaic
是指一幅大圖畫,是指一座森林,
那麼 Anais Nin 這句說話就很有道理,
因為我們未必有能力一下子立即看到這幅大圖畫。
即使我們可以預先擁抱一幅大圖畫的概念,
我們也需要一步一步地先找出「部份的真理」
part of the truth,就好像玩砌圖遊戲一樣,
也許要先砌好一部份,也許先由邊緣地帶開始,
然後慢慢地拼出這幅大圖畫。
即使最後階段可以加速進行,但為了謹慎起見,
最初的階段必然是以龜速進行的。
換言之,世上沒有不勞而穫的智慧,
雖然智慧的供求關係並非經濟學的供求關係,
雖然先哲前賢的智慧雖然是免費提供給我們,
但要想使它們成為我們自己的智慧,
就必須經過我們自己重新再三思考,甚至親身體驗,
直至它們在我們個人的經驗及腦海裡生根為止,
所以智慧除了要儲存之外,最後必然需要融會貫通。
愛因斯坦晚年意圖努力建設的「統一場論」,
目的亦是向尋找一幅大圖畫的目標進發。
[融會貫通]
中國古代已經提供了「融會貫通」的方法,就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首先是廣泛地學習,進行「博學多聞」的功夫。
其次是進行詳盡的質詢和探究,慎重地思考,
清晰地辨別細緻的地方,
進行「審問、慎思、明辨」這個「求精」的功夫。
最後就是實踐 [測試/實驗] 和執行,來印證學問的真偽。
《中庸》繼續發揮這句說話的意思:
不學則已,沒有學會,不能掌握,就不罷休;
不問則已,問了之後不明白,就不罷休;
不思考則已,思考之後沒有結果,就不罷休;
不辨別則已,辨別之後依然不清晰,就不罷休;
不實踐則已,實踐之後不夠徹底,就不罷休。
假以時日,就離「融會貫通」不遠了。
一旦「融會貫通」,就能夠看到事物原本的面目。
孔子在《論語。里仁篇》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
其實就是要求「融會貫通」這麼簡單,但其實並不簡單。
愛智者讀書的目標,不單止是進求知識和智慧,
不單止是進求心靈的成長,
而是更進一步地要求自己能夠「融會貫通」。
自然界的「道」本來就是博大精深,
「融會貫通」是人類為了追求「道」而對自己產生的要求,
因為自然界的「道」一定互相關連,一定可以貫通,
但由於人類智慧不足,所以「道」可以對人出現弔詭,
然而「道」一定不會有內部的自相矛盾。
融會貫通,是智慧最高層次的表現,
所謂融會貫通,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
書本裡的學問、古人及前人的智慧、個人生活的體驗和領悟,
經過去蕪存菁之後,就好像一顆顆光華奪目的珍珠,
而愛智者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將一絲絲金縷擰成一條幼繩,
然後用幼繩把珍珠串成一條華麗的項鍊。
融會貫通,是將不同範疇的學問串聯的能力;
融會貫通,是將複雜的問題抽絲剝繭的能力;
融會貫通,是判斷好壞、去蕪存菁的能力;
融會貫通,是注意到細微處會牽涉重大問題的能力。
一旦融會貫通,則四周無處不是學問,
賢者及不賢者,皆我師也!
融會貫通,
當然最低限度需要培養出分辨真假珍珠的能力,
然後進行去蕪 [丟棄假珍珠] 存菁 [留下真珍珠],
否則會被「魚目混珠」的概念和思想欺騙;
而這個能力來自對真理的熱愛,
來自鍛煉鍥而不捨的批判思維。
其次就是需要培養「綜合人類智慧」的能力,
學習如何汲取文化及經驗中的精華,捨棄糟粕。
這種能力的象徵,
就是那條由一絲絲金縷擰成的幼繩。
融會貫通,其實就是謹慎地去定義名詞和概念,
然後建設一個實用的「思考/概念架構」conceptual structure,
把人類的學問和智慧編織起來。
A conceptual structure organize ideas and concepts
so that it can be used to present them succintly.
A conceptual structure is an architecural design
that facilitates learning, memory and creativity.
( Jason Ling )
所謂「思考/概念架構」,
表面上看來好像只不過是一種知識分類的方法,
就好像好很多東西放置在貨倉內,
有系統地放和胡亂地放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系統也有優劣之分,
一個好的「思考/概念架構」除了是好的分類之外﹐
還需要批判思考和概念所運用的定義及詞彙,
令它們能夠更清晰地描述概念,
所以本身就蘊含著「瞭若指掌」及「深思熟慮」的元素。
可以這樣說:在複雜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好的「思考架構」,
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創造。
福樓拜曾經說過:
構成項鏈的不是珍珠,而是穿過它們的那條線。
歷史上所有大思想家能夠到達「融會貫通」的境界,
動力的來源從來都不是因為希望名成利就,
而是因為兼顧個人內心的驅策和肩負社會文化的責任,
而是因為具備真誠的性格、優異的品味和過人的思考能力。
[性格上的要求]
Truth is the cry of all, but the game of the few.
( Bishop Berkeley, Siris, 1744 )
融會貫通,當然有性格上的要求。
簡言之,就是愛真理。
愛真理愛到甚麼程度?
愛到完全放下自己面子的程度!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
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
「聞譽而喜,聞謗而怒者,是好名之心;
聞譽而恥,聞謗而懼者,及君子篤實之學;
吾為吾善,何喜於譽,何怒於謗哉。」(明。趙仲全)
1. 重視成就,不介意會否成功。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顏氏家訓》
至於那些重視名氣的近代學者,
就難以避免不經意地流露出自負及努力壓抑的驕傲!
2. 不會輕易地受毀譽褒貶的影響,
因為他人的讚譽或批評未必是事實。
「君子不恃千萬人之諛頌,而畏一二有識之竊笑。」(清。曾國藩)
3. 聞譽則懼。
如果想融會貫通,就必須具備判斷毀譽好壞的能力,
因為毀可以是一塊非常有用的踏腳石,
而譽則可以是一塊阻礙進步的絆腳石。
所以沒有必要聞譽則喜,要看讚的人所說出的道理。
因為一旦讚譽毫無道理,而自己卻被讚譽沖昏了頭腦,
表示自己依然重視面子,跌入自掘的陷阱之中。
即使讚譽有道理,只宜開心片刻,
因為追求真理的人一定對真理謙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自知思考必然不夠完善,如今竟然有人讚譽,
稍不謹慎,便以得少為足,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明。胡居仁)
4. 聞過則喜,千萬不要聞罵則悲。
有人能夠指出自己過錯,便表示有人對自己愛護,
希望自己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知過能改,是最大的進步,故稱「善莫大焉」!
「人能暴吾過者,吾師也;人能非吾言者,教吾者也;
切不可當面錯過,反生嗔怒。」(南宋。朱熹)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書》
Few people have the wisdom to prefer
the criticism that would do them good,
to the praise that deceives them.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When you see yourself doing something badly
and nobody’s bothering to tell you anymore,
that’s a bad place to be.
You may not want to hear it,
but your critics are often the ones telling you
they still love you and care about you,
and want to make you better.
《 The Last Lecture 》( Randy Pausch )
最好能夠立即向對方請教改過的方法,
這樣就可以同時知道對方的層次和功夫!
5. 自強不息。
融會貫通其實是一種修行,絕對不適合思考上懶惰的人。
那麼思考上懶惰的人和那些不夠功力將概念寫得簡潔的人,
可以用甚麼藉口 pretext/justification 來保護自己呢?
The eye sees only
what the mind is prepared to comprehend.
( Henri Bergson )
Don’t waste your time with explanations:
people only hear what they want to hear.
( Paul Coelho )
所以我們必須思考:
我們寫作的對象應該是怎麼樣的人呢?
我們對人類的精神文明應該負起多少責任呢?
參考:《如何衡量智慧的價值?》 《定義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