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這句說話,
很多人都視為上佳的金句,忙著互相分享,
因為「授人以魚」只能令他吃飽一餐,或者數餐,
但「授人以漁」就可以令他自食其力,兼且自給自足。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這句說話用在教育、扶貧等方面,無疑說中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教育,當然應該重視鼓勵學生的「好奇心」curiosity
和「探索、開創精神」exploration of ideas, pioneering spirit.
教育,更加應該重視培育學生三種互相關連的能力:
「批判思考」、「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
扶貧,固然應該重視受扶者的自尊心,
但扶貧,亦不應該鼓勵受扶者形成懶惰的習慣,
所以扶貧,重視培育受扶者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能力。
Help a lazy man when he is in trouble, and
he will remember you when he is in trouble again.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
亦可以用作訓練中學生批判思維的作文題目。
如果是「語文能力表現成熟,思辨縝密靈活」的高中學生,
遇上了《論授人以漁》這條作文題目,必然如魚得水,
不但能夠理解深刻周詳,緊扣主題,
亦必然言之有物,結構嚴謹,前後連貫,深具說服力,
下筆時更如行雲流水,條理分明,用詞豐富得當。
對這些學生來說,作《論授人以漁》這篇文章,
簡直是 a piece of cake !
他們會認為「授人以漁」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一般老師亦不會用「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來做辯論題目,
否則學生在辯論比賽中抽到正方時會以為勝券在握。
[真理往往有應用範疇]
但真理,往往都有應用的範圍;
接受過科學訓練的人都懂得追問:
「授人以漁」在甚麼時候不能應用?
老學究一聽之下,立即在心裡破口大罵:
這豈不是雞蛋裡挑骨頭,存心找碴子?
我們雖然鼓勵學生們在作文和辯論時「審題」,
但我們並不歡迎學生們批判我們的題目。
對部份中國傳統的老學究來說,
這樣問問題是極之沒有禮貌的行為!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但從人類精神文明的角度來看,這個課題可大了!
只是讀純文學,未曾接觸過哲學或科學,
習慣思考上得過且過的人,
當然沒法明白反例的重要性,
但讀過硬科學的人都明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只要有一個反例,
就足以證明「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這句說話,
其實是有應用的範疇,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就是從牛頓力學之中找碴子嗎?
據說中國人後來在科學上的發展之所以停頓下來,
中國人之所以難以發展出批判思維,
就是因為老學究們反對「找碴子」的精神!
問題當然是:究竟有沒有碴子?
如果忽略了這個碴子的話,影響可以有多大?
我們是否明白:
1. 要訓練學生們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挖根思維」,
題目本身必須接受批判。
2.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師當然應該作出榜樣。
老師出的題目有問題,就應該認錯。
這既是中國傳統做學問的精神,也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廁紙笑話一則]
筆者曾經寫過這樣的笑話:
某某往廁所如廁,完事之後,
發現放廁紙的地方空空如也,上面竟然有兩行字:
「送給他一尾魚,不如教他如何使用釣竿。
給他幾張廁紙,不如教他如何用手清理。」
原來是某機構慈悲為懷,
發揚「授人以漁、自強不息」的精神。
除了詳細地教導如廁者用手清理的方法之外,
又附有用腳清理的方法,給那些怕弄髒了手,
或者綁手綁腳,有手不能用的人;
這兩行字之後,更附有製造廁紙的方法,
給那些喜歡自給自足的人,
並附上中文金句一則: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及英文金句一則: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該機構強調:
別人口渴時「授之以水」不如「授之以掘井之道」。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繼續思考:
所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究竟是在玩甚麼遊戲?
1. 是神需要休息,甚至睡眠嗎?
問題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2. 讓人懂得向神祈求智慧,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
學習去蕪存菁,因為有了智慧才可以解決問題?
3. 讓人有機會學習如何判斷好人和壞人,
因為只有好人團結,才可以產生正義的力量嗎?
[繼續思考]
也許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
「授人以漁」得看事情的危急程度。
說得有道理,但可能只是對了部份。
也許我們的第二個想法是:
「授人以漁」也得看該位仁兄是否有「漁」的能力。
西方人一向認為
1. If they can do it, so can I.
2. With God on my side, everyting is possible.
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正面思維,
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漁」的能力。
但中國人則認為
1. If they can do it, at least I can try
and see whether I can do it.
2. 既不悲觀,亦不樂觀,盡人事,聽天命,看運氣。
才算是正面思維。
所以中國人一定會考慮該位仁兄是否有「漁」的能力。
說得亦有道理,但也只是對了部份。
[分工合作]
試想一想,如果我們給了那位仁兄幾張廁紙,
解決了他燃眉之急,
他從廁所出來了之後,
是否會打算去學習「用手清理的方法」以便將來之需?
是否會打算去學習「製造廁紙的方法」未雨綢繆?
那麼,可否用「遠水救不了近火」來解釋?
再想深一層,
似乎並非「遠水救不了近火」這麼簡單。
會否涉及文明社會中需要「分工合作」的緣故?
否則豈非所有人都要做農夫、獵人、漁翁?
其實「授人以漁」和「廁紙笑話」根本就沒有矛盾,
因為它們的背後有一個統一的思維,
就是生命教育中的「愛」。
從「愛」的角度出發,
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重視「授人以漁」,
在另一些情況下我們必須重視「提供廁紙」。
矛盾只是存在於那些死背金句,不去思考的人的腦中。
[點石成金]
如果一個人智慧增長了,要求別人「授人以漁」又如何?
事情也並非對方肯與不肯那麼簡單。
要求別人「授人以漁」有時會變成「貪得無厭」。
中國清代方飛鴻編過一本書,叫做《廣談助》,
裡面有一個關於八仙之一呂洞賓下凡「點石成金」的笑話式寓言:
一人貧苦特甚,生平虔奉呂祖。
(呂祖乃呂洞賓也,為道教之祖。)
祖感其誠,忽降其家;
見其赤貧,不勝憫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燦然化為黃金,
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
呂祖大喜,謂:「子誠如此,便可授子大道。」
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頭耳。」
呂祖倏不見。
也許我們可以用「貪得無厭」來嘲笑赤貧者,
以為就立即解決了問題。
但重視思考的人應該繼續問,
假若赤貧者向呂祖要求的不是呂祖的指頭,
而是呂祖教他「點石成金」的方法,
似乎依然符合他的願望,
但如此要求是否會比較有禮貌呢?
又是否過份呢?又是否合理呢?
問題是,學習「點石成金」的方法對那位赤貧者來說,
可能要下很多苦功,
而且並不一定在他的學習能力範圍之內,
所以不一定能夠成功。
如果赤貧者知道自己愚蠢或者知道自己懶惰,
那麼他向呂祖要求呂祖的指頭就是有自知之明,
雖然要求未免過份。
那麼赤貧者究竟是衰在貪心,
衰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愚蠢,
還是衰在懶惰,不肯下苦功,亦有自知之明?
抑或三者都是?
所以當一個人要求別人「授人以漁」的時候,
他到底是奮發圖強,是過於自負,還是貪婪?
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況且,如果我們是「授人以漁」的人,
我們還需要問的問題是:
在那一方面,那種情況之下才應該「授人以漁」?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
培養學生「高層次的學習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否則當他們有機會遇上呂祖,
而呂祖又願意教他們「點石成金」的方法時,
他們也沒有能力去學,平白錯失了大好的機會。
但我們也明白:懶惰或者愚蠢的人,
都沒法培養出「高層次的學習能力」。
懶惰的人是自己放棄自己,不是我們放棄他們。
[道德的考慮]
There is an ethical dimension in whatever you do!
任何問題,最後都會涉及道德的考慮,
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再問:
如果某位仁兄努力學習,又有能力學習,
但在我們「授人以漁」之後,
這位仁兄「竭澤而漁」,那麼又如何?
當澤中只餘下少之又少的魚時,
其他懂得漁的人還有用武之地嗎?
可見人類的貪心,往往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
人類的貪心加上自私,往往會損害子孫們的利益。
「授人以漁」這個課題看來是越來越複雜了。
試舉一常見的例子來回應這兩個問題。
知足的人也許會說:
我份人好知足,你只要畀個 [靚仔/靚女] 我就得喇,
不需要教我 [獵金龜婿/獵艷] 的方法,一個夠晒數!
我既不會「集郵」,更加不會竭澤而漁。
[後記]
訓練初中學生批判思維,本來就屬於「授人以漁」,
如果老師有興趣用「授人以漁」這個課題,
教學生批判思維的話,不妨考慮這個方法:
1. 老師以「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為題,
要求學生上課前在家裡寫好這篇文章。
2. 老師再以「授人以漁在甚麼時候不能應用?」為題,
要求學生回家再寫另一篇文章。
3. 老師要求學生將兩篇文章合併,
在課堂上經過討論、辯論、批判之後,
即時再寫一篇「授人以漁的我見」。
This is a writing activity designed to illustrate
the beauty and complex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for students using Chinese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It is structured so that students may explore
philosophical ideas more deeply. The issues and
problems the students face in their homeworks,
quizzes and exams are actually of similar difficulties,
whether the teachers realise it or not.
The concepts and ideas they come across in 生命教育
are even more challenging than those presented here.
There is no way to avoid the truth.
We can only make it easier and more accessible.
Nothing ever goes away
until it teaches us what we need to know.
( Pema Chodron )
[必要的沉默]
2014 年 DSE 中國語文試卷二 [寫作能力] 有這樣一條作文題目:
1.「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
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必要的沉默」為題,續寫這篇文章。
當時這條作文題目引起了不少爭議,
尤其是在揣摩擬題的動機之上。
筆者認為是由於政治氣氛導致社會人士神經過敏,
我們應該替香港考評局說一局公道的說話,
因為「必要的沉默」可以有很多處境的原因和背後的動機,
單從政治的角度來評論,未免以偏概全。
參考:《必要的沉默》
所以筆者嘗試用《授人以漁》此文將題目轉換如下,
示範另一個合理的「必要的沉默」: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授人以漁,
最後選擇了授人以魚。我認為授人以魚是必要的。」
這條作文題目亦可以轉換如下: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我看到兩個愚蠢人在辯論,
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
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參考:《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