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科學》(下)

僅僅是具備「信念」的人,
對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往往非常恐懼,害怕思考,
然而恐懼思考可以去除愚昧,解決宗教問題嗎?
[道成肉身、偶像崇拜]
筆者認為「宗教精神」不但可以統一宗教和科學,
如果能夠拒絕愚昧者參與決策,
「宗教精神」甚至可以統一全世界所有正直的宗教。
簡而言之,就是各宗教擁抱相同的「宗教精神」,
至於一些無關痛癢的儀式和細節,經過批判和修訂之後,
則不妨百花齊放,各自各精采!
Religion  is  doing;  a  man  does  not  merely
think  his  religion  or  feel  it,  he  lives  his
religion  as  much  as  he  is  able,  otherwise
it  is  not  religion  but  fantasy  or  philosophy.
( George Gurdjieff )
然而「宗教精神」虛無縹緲,看來完全不切實際。
並非愚夫愚婦可以接受,
所以用實踐「宗教精神」來統一宗教,
雖然得到的是真正的「仁愛、喜樂、和平」,
得到的是宗教之間的和平共存,
但失去的就是「宗教」的擬人化──
基督教的所謂「道成肉身」和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
──令一眾愚夫愚婦手足無措,感到異常失落。

然而人類怎可以沒有偶像?
偶像的存在示範了人類可以達到的目標,
不但令我們的生命有了嚮往、希望和目標,
而且讓我們珍惜生命,
知道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美好的人和事物。
智者的偶像可以分成六大類:
1. 古哲先賢
2. 今哲今賢
3. 優秀的學者
4. 優秀的政治家
5. 優秀的宗教家
6. 優秀的音樂家
一般人的偶像亦可以分成六大類:
1. 演員
2. 歌手
3. 俊男美女
4. 口齒伶俐的演說者
5. 口甜舌滑的政治家
6. 口甜舌滑的宗教家
愚夫愚婦一向講究實際,不喜歡深刻的思考。
假設在一宗交通意外之中有多位生還者,
一位曾經求觀音菩薩打救,一位曾經求呂祖打救,
一位曾經求耶穌打救,一位曾經求聖母瑪利亞打救,
一位曾經求耶和華打救,一位曾經求教宗打救。
生還者都高興萬分,感恩之餘更作見證,
各自感謝自己所祈求的靈界。
那麼到底是那一位靈界動了善念,
還是所有靈界都動了善念?
還是所有善良靈界其實都是同一位靈,
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還是所有善良靈界其實都是同一位靈,
其他的靈只是靈界中祂所差遣的僕人?
如果善良的靈界裡有不止一位靈,
他們會否和平共存,分工合作?
善良的靈界會否有階級?會否互相殘殺?
誰知道?
生還者的見證究竟可以證明些甚麼?
參考:《存在》(十) [真、真理] 
[屬靈經驗]
科學,不能夠否定任何誠實的人的屬靈經驗;
科學,不能夠否定有靈界的存在;
科學,不能夠證明亦不能夠否定滿天神佛,
正如宗教亦不能夠證明或否定是否有滿天神佛。
There  is  always,  however,  a  small  group  of  men
who  teach  religion  from  experience.  They  are
called  mystics,  and  these  mystics  in  every  religion
speak  the  same  tongue  and  teach  the  same  truth.
This  is  the  real  science  of  religion.  As  mathematics
in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does  not  differ,
so  the  mystics  do  not  differ.  They  are  all  similarly
constituted  and  similarly  situated.  Their  experience
is  the  same;  and  this  becomes  law.
( Swami Vivekananda )
神秘主義者  mystics  是從人類的「宗教精神」
及個人親身的體驗去認識宗教。
而一般人則是從別人的說話和經驗去認識宗教,
所以概念之中難免有砂石,
難免混淆「信念」和「信仰」的分別。
當神秘主義者和宗教人士兩者的心靈,
都能夠做到「真實無妄」的時候,異途同歸才有可能發生。

In  the  church,  religionists  first  learn  a  religion,
then  begin  to  practice  it;  they  do  not  take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of  their  belief.
But  the  mystic  starts  out  in  search  of  truth,
experiences  it  first,  and  then  formulates  his  creed.
The  church  takes  the  experience  of  others;
the  mystic  has  his  own  experience.
The  church  goes  from  the  outside  in;
the  mystic  goes  from  the  inside  out.
( Swami Vivekananda )
[多角度思考、不以人廢言]
「宗教精神」是一種「信仰 faith
而「宗教」則往往只是一種「信念belief
或甚至是「迷信superstition
所以「宗教」可能會滅亡,
但「宗教精神」必然千秋萬世永垂不朽。

人類心靈的嚮往,當然應該是「宗教精神」,
而不是人類自己領悟和創造的「宗教」。
「宗教精神」不會導致戰爭;人類的愚昧和虛偽,
將「宗教精神」貶值之後所產生的「宗教」,
才會帶來戰爭!
A  man  should  look  for  what  is,
and  not  for  what  he  thinks  should  be.
( Albert Einstein )
We  all  remember  how  many  religious  wars  were
fought  for  a  religion  of  love  and  gentleness;
how  many  bodies  were  burned  alive  with  the
genuinely  kind  intention  of  saving  souls  from
the  eternal  fire  of  hell.  Only  if  we  give  up  our
authoritarian  attitude  in  the  realm  of  opinion,
only  if  we  establish  the  attitude  of  give  and  take,
of  readiness  to  learn  from  other  people,  can  we
hope  to  control  acts  of  violence  inspired  by
piety  and  duty.

( Karl R. Popper )
當科學放寬了對「真」和「誠」的嚴格要求和監管,
垃圾的科學研究報告就會湧現;
當宗教放寬了對「宗教精神」的嚴格要求和監管,
就會出現下列其中一種現象:
1.  虛偽承虛而入,企圖在道德的光環上分一杯羹。
2.  偽傳教士湧現,大受愚夫愚婦的歡迎。
3.  極權政治承虛而入,利用宗教來統治人民。

If  you  want  to  lose  your  faith,
make  friends  with  a  priest.
( George Gurdjieff )
所以「宗教精神」不妨宣揚,
但如果「宗教」未能在「宗教精神」之下統一,
就最好各自選用,不必宣揚。
有基督徒這樣說:
Let  us  respect  each  other’s  beliefs
and  be  kind  to  each  other.
毫不虛偽的言下之意就是:
So  when  we  intend  to  preach  our  religion,
we  should  first  ask  the  other  party:
Do  you  have  a  religion  already?
If  the  answer  is  yes, 
we  should  refrain  from  converting  him.
His  gods  are  great;  our  God  is  great.
He  is  Ok,  I  am  OK.
所以從人類和平的角度來看George  Carlin 建議
Thou  shalt  keep  thy  religion  to  thyself.
( George Carlin )
如果讀者不介意聽粗鄙的語言,可以聽一聽他的演說,
學習「多角度思考」及「不以人廢言」的胸襟:
George Carlin
Religion  is  bullshit

如果「神就是愛」,如果神可以容納他的意見,
就好像神容納魔鬼的意見,用約伯來做白老鼠,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聽一下別人的意見?
為甚麼我們連批判別人的意見的能力也失去了?
只要對方提出的課題有一絲的真理,
如果我們避而不聽,拒絕反思,絕對是懦弱的表現,
而且永遠不能夠解決問題。
也許我們應該想想甚麼叫做「道路,真理,生命」?

很多時我們的智慧停滯不前,如何不是因為擁抱虛偽的話,
就是因為沒有面對真理的勇氣!
Nothing  ever  goes  away  until
it  has  taught  us  what  we  need  to  know.
( Pema Chodron )
Michio  Kaku’s  opinion  on  Go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B2qHgZvLY
本來「科學精神」中的真和誠就是「宗教精神」的子集。
然而半桶水科學家和半桶水宗教人士在思考宗教課題上,
都未必具備「科學精神」,所以會出現互不相容的情況。
其實科學和宗教本來就沒有矛盾,尤其是佛教!
真正的科學家當然會接受「宗教精神」。
半桶水的宗教人士一向討厭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部份「偽宗教人士」更加擁抱虛偽,
他們怎可能和真正的科學家產生對話?
Partly  because  of  its  indubitable  successes
natural  science  has  seemed  for  many  decades
to  be  the  paradigm  of  genuine  knowledge.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pursuit  of  science,
or  a  popularized  image  of  scientific  work
or  scientific  knowledge,  has  functioned  as  a
religion  in  substitution  for,  or  in  opposition
to  the  accepted  religion  of  a  society.
At  the  more  practical  level,  the  belief
in  the  possibility  of  attaining  some  truth
that  will  live  on  after  one’s  personal  death,
has  furnished  a  motive  for  selfless  and
dedicated  work  by  many  scientists.
( Jerome R. Ravetz, 1971 )
A  religion  contradicting  science  and
a  science  contradicting  religion  are  equally  false.
( Peter Dimianovich Ouspensky )
Four  themes  are  common  to  Buddhism  at  its  best:
rationality,  empiricism,  skepticism,  and  pragmatism.
( Alan Wallace, Train Your Mind, Change Your Brain, p.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