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信仰》(三)

We  are  what  we  eat.
We  are  what  we  read.
We  are  what  we  think.
We  are  what  we  choose.
We  are  what  we  believe.
( Jason Ling )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
由於我們沒有能力對每一種學問都有深入的認識,
所以「求真」往往需要依賴「專家」,
我們需要的,是判斷「專家」的能力和可靠程度。
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即使不會傾向於「迷信」,
至少亦容易傾向於輕信credulity
如果有人對你說,他從來都未懷疑過「能量守恆定律」,
理科的老師一寫下了這條定律,他立即就相信了,
沒有,亦不需要任何解釋,更加不需要任何證據。
那麼這位學生當然是「迷信」,
但幸運地他相信了正確的東西,
而原因只不過是因為這個世界有巨人,
而他則幸運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但我們是否能夠在所有「迷信」之中,都有幸運的遭遇?
有人認為東方人相信業力karma
又相信「輪迴reincarnation
它們並非是「信念」,而是「迷信」。

那麼,西方人相信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又相信有造物主, 這些是否也屬於「迷信」?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雖然不少「信仰」和「信念」都難以證明,
但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信念」不一定歡迎批判,不一定喜歡信眾懷疑,
但「信仰」和「懷疑」一向稱兄道弟,同心同德;

「信仰」追求真理,擁抱理性,絕對歡迎挑戰,歡迎批判,
甚至常常自找煩惱,自我批判,唯恐自己欺騙了自己。
Men  become  civilized,
not  in  proportion  to  their  willingness  to  believe,
but  in  proportion  to  their  readiness  to  doubt.
( H. L. Mencken )
有「信仰」的人認為,
當我們相信或者不相信某些東西的時候,
我們一定要問自己「為甚麼?」
是因為個人的喜好和意願,還是因為有充分的理由或證據。
所以有「信仰」的人一定擁抱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而且一定重視去蕪存菁,否則如何建設「信仰」?

If  a  man  really  have  strong  faith  he  can
indulge  in  the  beautiful  luxury  of  skepticism.
One  is  sure  enough,  strong  enough,
grounded  enough  for  that.

( Friedrich Nietzsche, The Twilight of the Idols, 1889 )
The  path  of  sound  credence
is  through  the  thick  forest  of  skepticism.
( George Jean Nathan )
而「信念」則恐懼深入探究,假裝謙虛,
所有討論到了他們的身上都會半途而廢,適可而止。
持有「信念」的人的座右銘,就是
「道不同不相為謀,遠離那些揭示自己性格、信念和思考弱點的人」!
持有「信念」而自視為仁慈的人,更加會笑口常開,
對批判聽而不聞,左耳入右耳出,
扮演一個「君臨天下,高高在上、有容乃大」的角色。
It  is  necessary  to  the  happiness  of  man,
that  he  be  mentally  faithful  to  himself.
Infidelity  does  not  consist  in  believing,
or  disbelieving;  it  consists  in  professing
to  believe  what  he  does  not  believe.
( Thomas Paine, The Age of Reason, I, 1794 )
What  danger  can  ever  come  from
ingenious  reasoning  and  inquiry?
The  worst  speculative  skeptic  ever  I  knew
was  a  much  better  man  than
the  best  superstitious  devotee  and  bigot.
( David Hume )
When  your  religion  or  education
limits  you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t  is  called  indoctrination.
( Jason Ling )
至於「信念」的好處,則在於
1.  節省思考的辛勞,給予我們一個腦筋疏懶的藉口。
2.  能夠將「信念」的責任推卸給這個「信念」的創造者。
3.  只要有某一種「信念」的人可以聚集一起,
     人數一多的話,就可以使「信念」看起來極像「信仰」。
4.  可以用來行騙,所以我們見到有人利用宗教來行騙,
     有人利用宗教來掩飾身份,有人利用宗教來謀生,
     除了假教徒、偽教徒和政棍之外,還有左右逢源的神棍,
     他們喜歡左手擁抱神靈,右腳和邪魔跳舞。
5.  每個人都可以因應個人的喜好來設計屬於自己的信念,
     自由度非常高。
Ignorance  fosters  superstition.
Laziness  in  thinking  fosters  belief,
and  that  belief  can  be  disastrous
when  it  leads  to  action  in  crucial  issues.
Only  humility  and  perseverance  in  critical  thinking
can  ever  foster  faith.
( Jason Ling )

一般平庸或者思考懶惰的人喜歡「迷信」或「信念」,
對「信仰」十分討厭,
就是因為信仰要求懷疑、要求接受批判、
要求慎思明辨、要求誠實、完全拒絕虛偽。
即使有些日常公開標榜自己是擁護理性的人,
往往一涉及政治和宗教,都會立即顯露出鄙視「理性」的面目。
無論多麼聰明的人,
一旦拒絕批判,一旦涉及和個人利益有關的動機,
思考能力就會立即下降,甚至垂直下跌,
因為拒絕批判,「面子」和「虛偽」必然會乘虛而入。
無論是對平庸的人還是道貌岸然的「半君子」來說,
「虛偽」一向都是普世價值,
或者說得正確一點,「
虛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筆者按: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道德經。第十八章》
及「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他口中的智慧其實就是和個人利益有關的「度橋」,
所有立心不良的「度橋」一旦盛行,作偽行惡的情況就會惡化。
所以老子所說的「智慧」,其實就是筆者所說的「度橋」,
和筆者一向用的智慧一詞並不相同。
讀老子,弄清楚名詞和概念非常重要!]

只有重視心靈的人才會明白信仰歸信仰,虛偽歸虛偽」,
信仰和虛偽兩者之間,從來都沒有交集,
因為信仰必然涉及神聖的東西、神聖的概念

Faith  has  to  do  with  things  that  are  not  seen
and  hope  with  things  that  are  not  at  hand.
( Thomas Aquinas )
To  one  who  has  faith,  no  explanation  is  necessary.
To  one  without  faith,  no  explanation  is  possible.
( Thomas Aquinas )
一個人口裡說出來的信仰,
和他心中真正的信仰往往是兩回事,
因為有一些不平庸亦不懶惰的人,
有能力將自己的腦袋分成兩個互不打通的部門,
然後將互相矛盾的思想放置在不同的部門,
讓它們互不侵犯,和平共存,美其名曰「矛盾統一」,
就好像「左手做的事,不讓右手知道」一樣。

在涉及科學的事情上強調理性,歡迎批判,
然而一旦涉及宗教就立即封閉,拒絕批判。
任何自稱有某種宗教信仰的人,
一旦拒絕別人批判他的宗教信仰,
那麼可以肯定他的這個信仰一定是假的,
他有的,最好也只不過是信念而已,甚至會是迷信。
不少在眾目睽睽之下宣佈歸信某種宗教的人,
半真半假的成份非之高,完全視乎四大因素而定:
1.  當事人的遺傳性格。
2.  當事人是否有利益的考慮。
3.  當事人是否有批判思考能力,
會否容易接受來自長輩或老師的洗腦。
4.  當事人是否在朋輩「誘惑/壓力」之下宣佈歸信。

所以筆者一向喜歡誠實的人多於教徒,不論是任何宗教。
似乎「真和誠」、「愛和智慧」這些神聖的東西,
除了對政客是一件天大的難事之外,

對這些不平庸亦不懶惰的宗教人士,亦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自認是基督徒的人很多,自認是佛教徒的人也很多,
但能夠說服筆者他們是「真教徒」的人很少。
I  am  quite  sure  now  that  often,  very  often,
in  matters  concerning  religion  and  politics
a  man’s  reasoning  powers  are  not  above  the  monkey’s.
( Mark Tw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