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要趁年青時開始鍛鍊》(中)

The  mind  of  man  is  like  a  clock
that  is  always  running  down,
and  requires  to  be  constantly  wound  up.
( William Hazlitt, 1839 )
一般人過了三十歲之後,
如果沒有新的刺激,沒有努力地繼續去思考,
腦力就會開始走下坡。
思考能力走下坡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因為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軟實力。
Those  who  cannot  change  their  minds
cannot  change  anything.
( George Bernard Shaw )
People  always  fancy  that
we  must  become  old  to  become  wise;
but,  in  truth,  as  years  advance,
it  is  hard  to  keep  ourselves
as  wise  as  we  were.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831 )
有些人一到中年,就會變得愚蠢,原因何在?
除了因為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利益考慮會降低智力之外
還有五大原因,都和未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有關。
1.  天生蠢質難自棄
除了先天腦部有問題的人之外,
這個世界也有「天生蠢質難自棄」的人,
由於沒有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但青少年期已經行運,太早就有少許「成功」,
只懂得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來衡量「成功」,
完全不懂得甚麼叫做「成就」。
Success  makes  a  fool  seem  wise.
( H. G. Bohn )
沒有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不懂得「禍福相倚伏」的道理,
不知道「成功」在他身上埋下了兩顆
隨時可能萌發的種子:驕傲及思考上懶惰。
除此之外,
一般人的腦袋,大約只用了百分之七十或以下,
就好像一櫃子的衣服,
他們只穿著過百分之七十或以下一樣。
姑勿論衣服是否可以浪費,但人腦是否可以浪費?
也許青少年不應該浪費他的腦袋,
但所有並非公務員的成年人,應該有抉擇的自由。
堅持思考上懶惰,或者堅持愚蠢,
是一種我們必須尊重的權利、必須誓死保護的自由!
2.  後天蠢質棄不去
雖然有一些人先天相當聰明,
但由於沒有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令他只具備中層次的分析能力,
不能夠解決複雜而且個人化的人生課題,
所以即使他在社會上有少許「成功」,
依然未能夠從個人以往所有的「經歷」之中,
打磨出智慧,結果只能夠將寶貴的「經歷」,
變成了真假混雜的「經驗」,而且還沾沾自喜,
覺得自己食鹽已經多過同輩食米,
覺得自己已經懂得「謙虛」,很了不起,
成為一個扎扎實實,「後天蠢質棄不去」的人。
在腦神經科學還未夠先進的時代,
人蠢還未有藥可以醫治。
在某一範疇的專業人士,屬於偏才,
一旦在社會上有少許「成功」,尤其容易自負,
以為偏才隨時可以變成通才,
以為「度橋」等同優質的思考。
他提出那些和自己專業無關的「見解」,
往往只不過是別人的思考,
或者向下屬收集回來的意見。
一來因為江郎才盡,二來因為並非自己專長,
三來因為自負或者面子問題,騎虎難下,
所以他們不會要求自己完全消化別人的見解,
再不斷地從根源開始深刻思考。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如果這位偏才的四周還有一班同道中人,
他更加會失去了「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而且還覺得自己在不斷進步之中。
愚蠢無下限,如果說他們蠢,更蠢的還有人在!
話說回來,大部份人都不是偏才,
做人何必要令自己太沈重?
如果我們安於平庸,不追求「勇猛精進」的話,
我們身邊都會有屬於同一層次、忠心耿耿的朋友,
大家同樣具備半桶水思考的能力,
我們必然會互相支持和鼓勵,互相祝福!
3.  趁機出賣良心
由於沒有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沒有能力明白抽象的真理,
所以完全不懂得需要對真理「謙卑」,
不懂得需要「認識自己,管理自己,創造自己」,
不懂得需要「自我教育」,
不懂得需要「保守自己的心」,
以為遇上買家,得到一個好價錢之後出售人格,
就是識時務的俊傑。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4.  逃避自由
由於在中學和大學裡沒有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很多中年人由於工作忙碌,或者由於怕辛苦,
不願意再去思考表面上和工作無關的課題,
工作之餘只想吃喝玩樂或者忙得只有餘暇休息。
結果在抽象和複雜的問題上,
不少中年人放棄了個人思考方面的自由,
傾向於讓別人代替他們思考,
因為他們根本沒能力去思考這些問題。
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不少這樣的中年人在社會上打拚多年後,
竟然會認為自己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5.  人以類聚,潛移默化
理論上,人到中年,經歷過生活的磨鍊,
應該是增添了智慧,
但事實上往往是經驗多了,智慧卻未必能夠增添。
因為一般人礙於天賦不足,不懂得選擇交誼對象,
胡亂接受平庸的長輩循循善誘,
或平庸的同輩互相砥礪,
忘記「人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此一生一世陷入愚網中,
結果「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之功成為了勝利者。
Every  man  becomes,  to  a  certain  degree,
what  the  people  he  generally  converses  with  are.
( Lord Chesterfield, Letters, 1750 )
一個人一旦和思考力不足的人惺惺相惜,
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不知道「豚隊」的盲點,
盲目地接受了「豚隊」成員的共識,
接受低層次思維的薰陶,頑固就會互相加強,
豬一樣的道理就會互相證明,
結果全體患上鮮為人知的「否認愚蠢綜合症」,
於是中年以後,思想就開始僵化,
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愚樂圈fool’s  paradise
住進了 Susan Sontag 所說的 Mental Slum
童年時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勇氣,已經消耗殆盡,
成為停滯不前,低層次的「老頑固」其中一份子。
怎可能還會有機會脫蠢?
This  is  the  period  of  life  when,  allegedly,
your  broad  mind  and  narrow  waist  change  places.
( A. C. Grayling )
潛移默化,當然包括了經不起批判的思想和信念,
包括了「思考、技巧和行為」三方面的錯誤習慣,
包括了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的「虛偽」,
包括了參與灰色社團而產生的「騎虎難下」,
包括了盲目的賭博和吸毒。
一般人只知道「千金難買少年窮」,
不知道「萬金難脫中年蠢」!
The  tragedy  of  life  is
what  dies  inside  a  man  while  he  lives.
( Albert Schweitzer )
Death  is  not  the  greatest  loss  in  life.
The  greatest  loss  is  what  dies  inside  us
while  we  live.
( Norman Cousins )
禍福相倚伏,但承擔禍福的不一定是同一個人!
思考力不足的人除了會為禍他人之外,
當然會有他們自己的福。
左右逢源是其一,矛盾統一是其二。
例如褲腰一條狼皮帶,開辦一條賣私煙的路,
把色淨心師太請來做定慧雞店主持人,
把樹栽在污水旁,讓樹根吸鉛水,協助環境保護,
甚至開診所,助人割孽瘤、肛瘤、奶瘤、發黃瘤,
更加以無疆大愛醫治自宮發炎人。
一帶、一路、一店、一環保、一診所,
何止左右逢源,簡直是大殺四方,八面玲瓏!
例如思考力不足而在社會上位居中上層的人,
可以口裡說青年人是社會未來的「棟樑」,
但心裡就非常「凍涼」,看不起很多青年人,
只視自己的子女和子女的死黨為未來的「棟樑」,
於是矛盾就統一了。
其次,從輪迴的角度來看,
如果說我們每一次輪迴都是來學習和應驗業力的話,
那麼前生結了許多善緣的人,
會發現每一個因緣都是好因緣,
每一個因緣都能夠提升他們的智慧。
我們絕大部份人的前生往往既結善緣,也結惡緣,
而少數人甚至前生作惡多端,孽債累累,
所以絕大部份人會發現每一個因緣都是一項挑戰。
除非我們願意回歸心靈,讓心靈主持人生大局,
從青少年階段開始就追求智慧,擺脫虛偽,
並且努保守我們的心,晝夜思想,
否則我們未必能夠通過命運和業力的考驗!
一個社會如果打算由中年人指導和訓練青少年思考,
怎可能不慎重其事,慎選導師?
Glen Campbell《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8dVo2WY1U
 

《思考要趁年青時開始鍛鍊》(上)

Ignorant  men  raise  questions  that
wise  men  answered  a  thousand  years  ago.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青少年時沒有經過思考訓練,
但又喜歡思考的中年人總會覺得
「生命消逝得太快,而智慧來得太慢。」
因為當發現部份中外古人的智慧,
原來可以早作借鏡、減少不必要的挫折時,
已經人到中年,已經成家立室,為人父母,
需要為很多生活方面的事情奔波,
實在沒有太多空餘時間去作有系統和深刻的思考。
Things  you’ll  definitely  figure  out  eventually
for  yourself  but  why  not  hear  them  now,
thus  saving  yourself  years  of  aggravation
and  heartache,  to  say  nothing  of  trouble
with  a  capital  “T”?
( Richard Edler )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出生,喜歡思考的中年人,
他們當年的中學時代,根本還未有思考訓練的課程,
亦沒有優秀的「生命教育」,
只有零零碎碎的傳統中國文化來指導。
當年課程和教育的缺失,也許會令不少人不勝遺憾,
然而教育自己一向應該是個人的責任,
因為並非所有人都能夠碰到優秀的啟蒙長者或老師。
心理學家容格 Carl Jung 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居安思危,
需要  a  philosophic  or  religious  point
of  view  capable  of  coping  successfully
with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哲學家 Jiddu  Krishnamurti 亦指出:
It  is  no  measure  of  health  to  be
well  adjusted  to  a  profoundly  sick  society.
有腦的人也許會說,不少前人的智慧,
由於個人步入中年之後多了人生的經驗和閱歷,
或多或少都能夠自己領悟和揣摩出來,
如果大部份人都是平庸之輩,
提早學習亦未必能夠瞭解,何必多此一舉。
也有道理,但需要補救嗎?
如果需要補救,那麼如何補救?是否容易補救?
就成為隨之而來的問題。
需要補救,對,因為家庭教育影響深遠!
站在國家和社會的立場來看,
「嚴謹思考訓練」和「生命教育」對社會影響深遠,
而且家庭成員及整體社會的思考能力,
同時反映出國家和社會的軟實力和創意潛力。
強如蒙古帝國,亦因為軟實力不濟而最終滅亡,
所以掌管成人及青少年教育的部門必須研究:

1.  喜歡思考的中年人究竟有多少?
     他們的需要有多強烈?
2.  其中會重視嚴謹思考訓練的又有多少?
3.  其中重視「生命教育」的又有多少?
4.  我們需要有強迫的成年人「思考訓練課程」
     和「生命教育」課程嗎?
5.  一旦國家或社會的教育經費有限額,
     就需要考慮資源分配。
     是否應該運用大部份在資源在青少年身上,
     因為他們是社會的未來棟樑?
「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
    然而也當想到黑暗的日子,因為這日子必多,
    所要來的都是虛空。」
《傳道書 11:8》
一般人過了四十歲,記憶力就開始衰退,
而且一般中年人自以為從過往的「經歷」之中,
自己已經提取了正確和最好的「經驗」,
思想上就容易變得頑固,
一旦再加上重視面子、不懂得對真理謙卑,
缺乏了終身學習的精神,就病入膏肓,回天乏力,
隨著年齡增添而思考力下降,如果沒有自知之明,
公開發言時貽笑大方,自取其辱,是必然的事。

在四十歲之前學習思考,為時未晚,
過了五十歲才去學習思考,為時已晚,
即使惡補,也十分困難,因為意識形態已經僵化。
思想上的謬誤,趁著年青時越早更正就越好!
It  is  easier  to  build  strong  children
than  to  repair  broken  men.
( Frederick Douglass )
為甚麼一個社會要重視三十歲以下青年人的「教育」?
為甚麼超過四十歲之後,
大部份人差不多已經沒有了「自我教育」,
社會上追求真和誠的人,只餘下大約百分之五?
心理學上有證據顯示,不少關乎生命哲學的思維,
在中學階段已經開始定型,直到交上一班新朋友,
或者生命遇上了大衝擊才有可能再作轉變。
近代腦神經科學亦發現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
是人腦最豐沛的時期,
如果沒有新的刺激,沒有努力地繼續去思考,
腦力就開始走下坡。
所以古希臘人的觀察似乎是有道理的,
思考和生命哲學都應該趁年青時鍛鍊!
There  is  an  intelligence  of  the  young,
and  an  unintelligence  of  the  aged.
It  is  not  time  that  teaches  wisdom,
but  early  training  and  natural  endowment.
( Democritus )
所以下面這句說話,
應該只能夠用來鼓勵四十歲以下的成年人:
For  what  it’s  worth:  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and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 F. Scott Fitzgerald )
年青人較容易接受「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思想上改變的可能性較大;
而上了年紀的人不是冥頑不靈,就是思考力退化,
對深刻問題的理解,無能為力。
如果能夠把握光陰,趁早培養青少年哲學思考的習慣,
提升他們的批判思維,
讓他們終身擁有判斷和追求個人理想的能力,
他們將會終身受益。
青少年階段,由於入世未深,心靈尚未淪陷,
最容易接受純樸和神聖的東西,
例如宗教精神中的「真、誠、愛、智慧」,
都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聖經裡耶穌曾經說過這句話: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
    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14》
就是因為一般上了年紀的人會漸漸失去純真,
失去好學、謙卑和悔改的心,所以再訓練思考就相當辛苦。
An  honest  man  is  always  a  child.
( Socrates )
「夫童心,真心也。……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明。李贄)
After  a  certain  age
most  people  are  uncomfortable  with  new  ideas.
( Scott Adams )
The  older  I  grow  the  more  I  distrust
the  familiar  doctrine  that  age  brings  wisdom.
( H. L. Mencken )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禮記。學記》
Age  imprints  more  wrinkles  in  the  mind
than  it  does  on  the  face.
( Michel de Montaigne )
The  defects  of  the  mind,
like  those  of  the  face,  grow  worse  with  ag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It  is  not  white  hair  that  engenders  wisdom.
( Menander )
青少年有如清晨的太陽,旭日初昇,朝氣蓬勃,
是國家和社會未來的希望。
We  are  not  taught  to  be  thinkers,
but  reflectors  of  our  culture.
Let’s  teach  our  children  to  be  thinkers.
( Jacque Fresco )
There  can  be  no  keener  revelation
of  a  society’s  soul  than  the  way
in  which  it  treats  its  children.
( Nelson Mandela )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
    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毛澤東)
《Morning  has  Broken》
Kaare  Norge

Hayley  Westenra

《和理非非》(下)

The  evil  that  is  in  the  world  always
comes  of  ignorance,  and  good  intentions
may  do  as  much  harm  as  malevolence,
if  they  lack  understanding…There  can  be
no  true  goodness,  nor  true  love,
without  the  utmost  clear-sightedness.
( Albert Camus )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魔鬼管轄的國際嘍囉組織]
一般人口中的「和理非非」根本不重視「理性」,
所以「和理非非」成為了小人及「半君子」的武器。
在小人及「半君子」的口中,
支持和平及和諧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以大局為重」;
那麼大局是甚麼?大局只有一個,就是經濟;
那麼經濟是甚麼?經濟只有一種,就是目前的利益!
識時務者就是俊傑!
當魔鬼戰勝了神時,他們就轉換為魔鬼的信徒,
反正魔鬼和神都有一種共同的信仰:
信徒的忠心耿耿是美德!
有人說:
無論魔鬼做過甚麼壞事,殺過多少人,
嘍囉之中出現了多少腐敗分子,
我們住在神放棄之後讓魔鬼管轄的地方,
就不要和魔鬼及他的嘍囉過不去。
魔鬼有的是武器、威望和殺人能力,
在硬實力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雖然比不上當年征服歐洲及亞洲的蒙古帝國。
不少人似乎認為,縱容猛獸殺人是罪惡,
但接受苛政殺人是無可奈何之事。
不少人似乎認為,一位剛在戰場上殺完別國兒童,
回國摟抱著鎮上小孩的軍人,
就是善良、有愛心的軍人,也是國家的英雄。
不少人似乎認為,一位疼愛寵物,
但用遠距離武器殺人的領導人,
就是值得令人尊敬和信任的元首。
不少人似乎認為,由親及疏是愚昧,
愛親而不及疏才是行為的典範,
所以對自己人必須講仁慈,對外人絕對可以殘酷。
基督教的歷史,直到今天,依然是最好的例子,
因為宗教精神是屬靈的,而宗教則是人為的,
而虛偽一向是普世價值。
宗教一旦擁抱虛偽,就會將「宗教精神」重新包裝,
產生「疑似真理appearance  of  truth
不但褻瀆神明,而且為禍人間。
Truth  does  not  do  so  much  good
in  the  world
as  the  appearance  of  it  does  evil.
( Duc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魔鬼管轄的地方遍佈全世界,國際嘍囉組織有很多。
其中一個在亞洲,崛起得非常迅速,
以「令狐計劃、狼鷹執行」為新一屆的嘍囉,
有人說:
「令狐計劃、狼鷹執行」讓我們看到了改正錯誤,
擴建、加闊、美化囚牢的希望,
也感受到「打從歪裡漸漸偏正」的能量。
有人說:
既然神放棄了這個地方,我們就只能夠跟隨魔鬼;
離開了魔鬼,大局必亂,
大局一亂,遭殃的是那些沒有能力離開的老百姓。
所以我們如果有機會為令狐狼鷹出力,我們應該盡力;
如果我們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為令狐狼鷹出力,
我們起碼不要添亂,是不是?
有人說:
令狐狼鷹的崛起已引起一些國際嘍囉的惶恐,
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嘍囉組織。
被國際嘍囉組織搞亂了的國家,人民得到的是甚麼,
有目共睹。
國際嘍囉組織現正挖空心思,
對令狐狼鷹實行打壓和封堵,
只要令狐狼鷹管轄的地方停滯或倒退,
只要令狐狼鷹管轄的地方裡裸官貪夠之後,
帶著財富一路向西,移民到國際嘍囉組織的國家,
國際嘍囉就可以分享到更多的利益。
眾所周知,遍布全世界,所有魔鬼的嘍囉,
都為自身的利益打算,每隻嘍囉都想稱強稱霸,
因為這是嘍囉的天賦。
有人忘記了說:眼下我們起碼能做的,就是
1.  不要擁有外國護照,
不要讓子女到西方留學,不要被西方文化洗腦。
2.  不利於令狐狼鷹維穩的話不要說,不要傳,
只接受令狐狼鷹的洗腦。
3.  追殺所有受過西方文明洗腦的親朋好友。
4.  網絡上甚麼文章偏激,甚麼文章客觀,
全權由令狐狼鷹去定義。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數據詳細,言論精闢的文章,
因為它們極有煽動力與蠱惑力。
奇怪的是,人心竟然比魔鬼和神都「詭詐/醒目」,
所以除了天堂的入場券之外,
小人及「半君子」往往都有後路:民主國家的護照!
魔鬼非常懂得統治,所以魔鬼的嘍囉之中,
當然有奉行民主的國家,
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嘍囉組織!
小人及「半君子」搾乾了
在「應許搾乾之地」可以得到的利益之後,
就立即變身做國際市民,到人間天堂享福去了。
誰利用了誰?他們真的得到好處了麼?
對!他們不但笑到最後,而且最後都笑光了,
你笑光了沒有?
筆者是否說得深入淺出,將目前的局勢解釋非常清楚?
[以大局為重]
有思考能力的人,除了「敬小人而遠之」之外,
亦會遠離「半君子」。
至於同道中人,就會分享「以大局為重」的概念!
甚麼叫做「以大局為重」?何謂「大局」?
不懂得甚麼是「大局」的人,
他們口中的「大是大非」到底是甚麼?

有人說:
有智慧的人和愚昧的人都一樣會死亡。
蘇格拉底、老子、莊子這些哲學家、這些蠢貨,
辯來辯去有甚麼用?最後還不是難逃一死?
哲學有甚麼用?道德有甚麼用?金錢有甚麼用?
真、誠、愛和智慧有甚麼用?
人死了之後,一切不就消失了嗎?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故意忽視「荒謬制度」的影響力,
故意忽視「制度暴力」的嚴重性?
為甚麼要讓自己的腦袋如此沉重?
我們討厭在心靈上動刀兵,討厭晝夜思想,
討厭爭執和糾紛,只想舒舒服服、簡簡單單、
和和睦睦地就可以達到寧靜 tranquility 的境界。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將責任,
全部推卸在每一個人自己的身上?
看來還是舒舒服服地在地球上享完福之後,
上天堂繼續享福最實際!
大局一價值觀
如果人人都會死,那麼生存是為了甚麼?
人活著就只是奴役人,被人奴役,找時間吃喝玩樂,
生兒育女,然後等老等病等死嗎?
社會意識形態對人影響深遠,應該全盤接受嗎?
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如果認為應該的話,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
言論自由重要嗎?思考重要嗎?懷疑和批判重要嗎?
人的價值觀不能夠當飯吃,那麼價值觀重要嗎?

大局二自然環境
經濟是否只需要著眼於目前的利益?
若果污染了環境,沒有新鮮空氣和乾淨的水,
賺到了多多錢又有什麼用?
人類是否需要為他們後代的子子孫孫打算?
大局三社會環境
人類是否需要考慮道德問題?
經濟和道德完全無關嗎?
寡頭壟斷、貧富懸殊、貪污…不會影響經濟嗎?
社會意識形態不會影響到大部份市民的性格嗎?
大局四人際關係環境
人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懂得分辨「偏才」和「通才」的人,
鄙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命相學,
認為是迷信,完全沒有道理的人,
自然容易埋錯了堆,
一旦經歷「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薰陶,
日積月累之後思考力就會受損,甚至垂直下跌。
這類人組織團隊時往往引狼入室,
接受兩眼閃爍不定,眸子不正,腦後見腮,
鼻頭塌下或者沒有三兩肉的人為盟友,
埋下了狼將來背叛組織的種子。
大局五教育、文化、未來環境

在教育方面,人類是否應該逆來順受,
未經批判之後就毀滅自己的文化,

還是需要為他們後代的子子孫孫打算?
人類文明是否還需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教育界是否還需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類是否還需要抽象和神聖的概念,
例如科學精神裡的「真、誠、懷疑、實驗」?
例如宗教精神裡的「真、誠、愛和智慧」?
這些東西和經濟有關嗎?
參考:《智慧是甚麼?》(三十三)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包容
1. 「拒絕以大局為重」的朋友嗎?
2. 自己喜歡怎樣定義大局就怎樣定義大局的朋友嗎?
包容需要匡智的人會是造成社會禍患的根源之一嗎?
一個人當然可以包容他的朋友,
但如果他的朋友並非弱智,而只是需要匡智,
為甚麼這個人應該同時包容他的朋友的思想?
為甚麼包容一個朋友就要同時包容他的思想?
為甚麼一個人只要做過少少好事,
就有人認為他有資格去行騙,或者他的行騙值得原諒?

難道人蠢已經有藥可醫嗎?
如果我們因為某人是我們的朋友,
或者因為彼此屬於同一集團、同一公司,
而包容某人愚昧的思想、甚至行為,
我們就成為了人類精神文明的罪人。
一旦「被包容者」由於思想而導致錯誤的行為,
「包容者」亦應該因此而負上責任。
Our  culture  has  accepted  two  huge  lies.
The  first  is  that  if  you  disagree  with
someone’s  lifestyle,
you  must  fear  or  hate  them.
The  second  is  that  to  love  someone  means
you  agree  with  everything  they  believe  or  do.
Both  are  nonsense.
You  don’t  have  to  compromise  convictions
to  be  compassionate.
( Rick Warren )
True  friendship  can  afford  true  knowledge.
It  does  not  depend  on  darkness  and  ignorance.
( Henry David Thoreau )
不少人似乎認為,
在思考之上如果「被姦者願意讓強姦者姦一半」,
或者「被姦者可以從三位強姦者之中選出一人來強姦自己」,
或者「強姦者只是姦前面,我們就連後面也讓他姦」,
甚至「被姦之後原諒強姦者,替強姦者洗腳」,

就是和平、理性兼信奉大愛的優秀普港精神,
算得上是極之有禮貌,和諧了暴力,兼且非粗口的行為。

It  is  true  that  you  can’t  fix  yourself
by  breaking  someone  else,
but  you  can  definitely  advance  civilization 
by  critically  breaking  a  thinking  person’s
illogical  and  dangerous  thoughts.
We  do  not  break  anybody,
we  only  break  his  ideas  and  thoughts.
We  can  forgive  a  person  out  of  kindness,
but  we  must  not  let  go  of  his  thoughts
because  defective  thoughts  in  history  has
already  resulted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created  evils  on  a  higher  level.
Moreover,  we  have  no  right  to  forgive
that  person  on  other  people’s  behalf.
Whether  that  person  wants  to  grow  or  not,
whether  he  wants  to  fix  the  cracks 
in  his  ideas  and  thoughts  or  not,
remains,  of  course,  his  personal  choice.
( Jason Ling )

《和理非非》(中)

我們發現大部份讀過書但思考力不足的人,
都沒有去追究「和理非非」這個四字詞,
應該如何解讀。
如果不想見到「肢體暴力」,
和理非非,當然是「理性」先行,當然是「說理」,
但對愚蠢人來說,「理性」和「說理」非常暴力,
因為不會保護愚蠢人的面子。
愚蠢人的道理是: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是靠面子,是靠自尊,是靠虛偽。

正如前述,如果思考力不足的人自動降低門檻,
只要求馬馬虎虎,半桶水的「說理」,
另一方面又強烈要求和平,
那麼根本就不是「和理」,而是「和理炆得」。
所以這個「說理」不能夠僅僅是擁有言論自由,
因為我們知道在半理性的社會裡,
金錢和權力絕對可以操縱言論。
所以「和理非非」之中的「說理」,
必須是一個「批判平台」方式的言論自由!
凡是贊成「和平」和「理性」的機構,
當然樂意和擁護同樣心態的人溝通,
所以任何機構如果欠缺了這樣的一條渠道,
那麼這所機構只不過是用「和平理性」來作為口號。
這種現象在擁抱虛偽的機構中屢見不鮮!
擁抱虛偽的機構喜歡用權力來決定真理,
用權力來決定誰可以做投票人。
掌權者決定誰是正義,誰是邪惡,決定甚麼是共識。
所以「正義會戰勝邪惡」是完全合乎邏輯的結論!
當掌權者部署完畢,決定了誰是投票人之後,
就會和弱智者玩弱智者喜歡的遊戲:
用人數來決定真理。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黑社會或者極權社會之中,
也許「肢體暴力」是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部份,
而他也許已經對「肢體暴力」的情況麻木。
所以「和理非非」是天方夜譚,不能夠光宗耀祖。
只有當一個人生活在白社會,
或者非極權而尚算理性的社會之中,
他才有資格譴責自己社會中出現的「肢體暴力」。
這個譴責完全合情合理,
因為「肢體暴力」往往產生以暴易暴,
並非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
唯一不能置喙的是在改朝換代的時候,
以暴易暴不但避無可避,
而且會出現「愛國的黑社會」。
戒石銘
遺憾的是,在一個尚算理性的社會之中,
市民必須懂得分辨訓練偏才的「教書schooling
及訓練通才和尊重理性的市民的「教育education
一旦通才教育得不到社會支持,
而偏才教書卻成為了大方向及社會意識形態,
就不可能出現「尚算理性的社會」,
因為大部份市民都不會懂得甚麼是「理性」。
只有當這個社會重視追求真理,自強不息,
擁抱謙卑及懷疑精神,重視真和誠,
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理性的社會」,
才有資格堅持「和理非非」。
可惜即使是一個「理性的社會」,
一旦湧進了大量思考力不足,
或者被某種信念洗了腦的新移民,
市民的定義沒有改變,但市民的質素就垂直下跌,
於是「理性的社會」瞬間失蹤,
而「和理非非」就立即變成幻想和笑柄。
「和理非非」雖然未至於成為「語言偽術」,
但至少變成了小人和君子互相用來攻擊對方,
看似高級而實質曖昧的詞彙。
沒有人一出生就懂得思考,
但青少年期思考能力不足還有機會補救,
大部份人到了五十歲之後,思想開始僵化,
不懂得思考就無藥可救。
由於香港教育制度一向不重視批判思維,

再加上湧進了大量思考力不足,
或者被某種信念洗了腦的新移民,
結果出現了大批需要匡智的市民,
他們誤以為「半桶水的理性」已經是理性,
他們被傳播媒介控制了思想和意識形態,
連「得不到社會支持」這個說法都不懂得如何分析,
所以香港根本未有資格進入「理性社會」。
結論是:
虛偽是「用人數決定真理」的制度下,
應該擁護的普世價值。
需要匡智的市民不會懂得思考甚麼是「民主」,
所以他們暫時不配擁有「民主」。
當一個人生活在灰社會之中,
一旦由人類社會變身「動物農莊」,
由飲了鉛水之後長壽的猿人來統治,
一旦出現慈母手臂延伸,撕子山下,
暗角七熊光明磊落地圍毆人類,
阻撓人類吃魚蛋和歡度農曆新年,
不僅「理性的社會」成為天空之城,
「和理非非」亦立即變成了茶餘飯後的笑話,
因為已經不再是當初還是人類的社會。
換言之「和理非非」的條件是:
一個沒有「制度暴力」兼且「崇尚理性」的社會。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病態和弱智社會之中,
良心及正義感尚存,而又不會擁抱虛偽的話,
即使這個社會還未變成「動物農莊」,
譴責「制度暴力」天經地義!
除了因為當權者濫權之外,
還因為識時務、有意無意助紂為虐、噤若寒蟬、
及對「制度暴力」無知的人,屬於社會上的大多數。
所以日本和台灣依然存在的黑金政治,
香港的政紅黑小桃園結義,都不能避免批判。
在病態和弱智社會之中,
「虛偽、面子、權力」都成為了普世價值,
所以有不少人自稱為君子,
或者常常將君子的詞彙掛在口邊。
當一個人不再「保守他的心」時,
正直的靈界就會離他而去,
於是這個人的思考能力就會垂直下跌,
說法互相矛盾,語無倫次。

所以我們見到許多擁抱虛偽,思考力不足,
需要匡智的讀輸人,只是譴責「肢體暴力」,
而對「制度罪惡和暴力」視若無睹。
這類人之中甚至出現需要匡智的學者和假博士,
他們安於半桶水的說理,顯露出思考上的死穴,
所以他們醜態百出,在所難免!
我們見到讀輸人譴責耶穌和所有真正支持祂的人,
因為耶穌是暴亂份子,與法利賽人為敵,
斷然拒絕讓聖殿做生意這種雙贏的處理方法。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耶穌並非讀輸人,沒有碩士博士學位,
根本不懂得甚麼是識時務者的道路,
不懂得甚麼是病態和弱智社會中的真理,
所以完全得不到社會的支持。
結果這位暴亂份子失去了生命,非常合情合理!

《和理非非》(上)

2014 甲午年香港「雨傘運動」期間,
香港一些自視為「知識份子」的人,
創造了一個四字詞,簡稱為「和理非非」,
全稱為「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
「和理非非」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概念,
因為牽涉到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宗教…
眾多範疇的思考,本身已經趣味十足。
無論是對極少數的「知識份子」,
或者眾多「讀過書的人」來說,
「和理非非」都是一個美麗的意願和夢想。
為了避免「和理非非」成為離地的口號,
深入的分析無可避免。
其次,從功利的角度來看,
由於香港有一個好大喜功的考試局通識科,
而這一科的考試題目從來都不會介意
「考生、老師及改卷員的思考能力」
是否足夠駕馭某些抽象的概念,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在這一屆或下一屆的 DSE
通識科考試中一定會有題目涉及「和理非非」。
但捉到鹿是否需要脫角及如何脫法,
就是接踵而來的問題。
今天筆者不談功利,只談夢想,因為夢想非常重要,
大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
小者可以影響到未來棟樑的創意思考能力!
然而實現夢想是一門必須預習的學問。
對有思考能力的人來說,夢想首先必須腳踏實地,
否則不但欺騙了自己,
同時亦會糊裡糊塗地欺騙了別人。
夢想離地是不少自以為已經算是「知識份子」的人
常犯的毛病。
一旦決定腳踏實地,當然由定義開始研究。
首先說「和平」和「理性」這對雙胞胎。
非暴力的表層意義,當然是指「肢體暴力」;
想避免社會上出現「肢體暴力」,
避免旺角警署強姦事件重演,
避免黑社會在午夜「維持社會秩序」的話,
我們當然希望社會「和平」;
想「和平」的話,當然要「說理」;
要「說理」的話,當然要講「理性」;
要講「理性」的話,只能夠「晒理」,
當然不能夠好像黑社會那樣「晒馬」;
要「晒理」,當然必需鍥而不捨的思考,
不能夠只是適可而止地扮演「說理」。
由於「說理」要求的是「對真理謙卑」,
而不是對愚昧者或者有名氣的人「謙虛」,
所以凡是贊成「和平」和「理性」的人,
絕對不能夠用參與者的名氣、輩份,
或者江湖地位來決定真理,
更加不能夠用人數來決定真理。
和重大課題有關的思考,
從來都不應該故意「適可而止」
如果擁抱「和理非非」的人自動降低門檻,
只要求馬馬虎虎,半桶水的「說理」,
另一方面又強烈要求和平,
那麼根本就不能夠說是「和理」,
而是糊里糊塗的「和理炆得wooly-minded
這種道德和思考上的「半桶水主義」,
就是胡適所說的「差不多先生」精神。
所以如果我們重視「理性」,就必然拒絕
1.  思考被個人的情緒和利益考慮去操縱。
2.  適可而止,避免尋根究柢的思考態度。
3.  心地善良的差不多先生鼓吹半桶水的「說理」,
     以免差不多先生成為有意義行動中拖後腿的內鬼。
4.  讓差不多先生來定義「理性」。
如果我們重視「說理」和「思考」,
首先就必須「對真理謙卑」,
明白自己的所知和自己的無知,
放下個人英雄主義,放下面子、輩份、江湖地位。
如果我們重視「說理」和「思考」,
必然會明白每一個人的思考都會有盲點和漏洞,
所以必須凝聚社會上的「集體智慧」,
建設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批判平台」,
期望在互相批判的過程之中慢慢迫近真理,
要求所有參與者做一個真正的現代「知識份子」。
半桶水的說理和思考,從來都不是尊重「理性」,
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才是尊重「理性」!
筆者研究近幾個世紀科學發展的精神和成就,
提出了「批判平台」的理念,
並且寫下多篇有關的文章,
但願有興趣的讀者找來讀一讀,再參與批判。
除了因為要「顧全大局」,避免影響「安定繁榮」之外,
「和平」和「理性」這對雙胞胎蘊藏著偉大的「愛」,
所以一定和「宗教精神」有關。
但「真、誠、愛、智慧」這些抽象的「宗教精神」,
往往並非一般「知識份子」能夠掌握,
所以常常出現「用仁慈來姑息養奸」的說法。
一眾牧羊人除了一向欺騙信眾
「仁慈就是完全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包容」之外,
亦開始欺騙信眾去相信
「心靈上的姑息養奸,可以換得心靈上的安寧」,
甚至「行為上的姑息養奸和袖手旁觀,明哲保身,
保持必要的沉默,可以換得上天堂前的安寧」。
如果我們不謹慎地定義甚麼是  good  human  being
誰敢說牧羊人和一眾道貌岸然的人不是「好」人?
Is  a  warmhearted,  affectionate  person
who  abhors  criticisms  and  critiques,
and  who  refrains  from  looking  at  the
effects  of  a  social-economic-political
system  on  the  welfare  of  his  people
be  considered  a  good  human  being?
( Jason Ling )
所以一些「以誠實為藉口的真小人信徒」
會提出這樣的「論點/辯護」:
欺善怕惡,貪贓枉法,姑息養奸,卑躬屈膝,
還不都是為了頭家!
在旺角警署強姦,就是因為「愛」女犯人,
任何一隻狼,一旦心中有了「愛」,
在咁既情況和條件下都會去強姦!
為何你對我沒有一點同情?
為何你不能夠包容?
為何你對我沒有一點慈悲?
為何你沒有做人的胸襟、量度與修養?
為何你的批判不能夠適可而止?
為何你不可以給我留一條後路?
一般人只懂埋怨,只懂批評,只懂討厭,
卻不懂得包容及肯定別人的付出。
不要評價別人的德行,因為每個人都會犯罪,
你不見得比他們更高尚,

所以不要看見別人眼中的刺,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
俗語說「君子以和為貴」,為甚麼我們不能夠心胸開闊一點,
讓刺和樑木同舟共濟、互相包容,
罪罪相護,醜醜相衛?
為甚麼真理和歪理不可以和平共存?
為甚麼羊牯不可以與狼共舞?
為甚麼神和魔鬼不可以和衷共濟,放下成見,
為人類長遠的利益作出下面這個決定?
We  believe  that  peace  is  better  than  being  right,
God  and  Lucifer  should  reconcile  with  each  other.
為甚麼人類的思想和意見不可以在低層次中統一?
然後用投票的文明、民主方式,
決定誰的想法最為大眾所受落?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我們不要批判,更加不應該批評,
我們應該等對方自動反省,承認自己的罪孽。
因為只有神才有資格審判罪人。
為何「愛」和「智慧」必須手牽手?
為何「愛」需要「智慧」來判斷?
既然有人相信這世界有一樣東西叫做「害怕批判的真理」,
他們當然也相信這世界有一樣東西叫做
放棄智慧的仁慈kindness  without  wisdom!
他們認為,即使踢走了智慧,
仁慈依然是穩如磐石的道德基礎。
Don’t  criticize.  Don’t  judge.  Love  conquers  all.
Kindness  is  enough.  It  can  stand  on  its  own.

《正面思考》

所謂「正面思考」是指「如是觀」,
所以絕對不是西方愚昧勵志者口裡所說,
意圖蒙蔽和荼毒人心的  positive  thinking
換言之,所謂「正面思考」是指正確的思考。
Time  is  life.  It  flies.
Life  is  a  treasure.

Your  mind  is  a  treasure.
You  can  waste  your  treasures
or  you  can  make  them  sacred.
( Jason Ling )
大部份人總有辦法擠出時間去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但大部份人未必有智慧去善用他們的時間。
Always  concentrate  on  the  most  valuable
use  of  your  time.  This  is  what  separates
the  winners  from  the  losers.
( Brian Tracy )
Foolishness  is  similar  to  moral  contamination;
it  accumulates  and  grows  with  age.
( Jason Ling )
香港的通識教育科一向鼓勵「多角度思考」,
其中必然包括了「正面思考」和「負面思考」。
但由於教學界人士認為中學生必然思考力不足,
認為中學的大部份老師必然沒有能力教批判思考,
所以「半桶水的思考」就應運而生。
Any  critical  thinking  curriculum  or  program,
if  it  refuses  to  be  critical  of  itself,
will  start  to  lose  its  luster.
( Jason Ling )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
不論學校還是公開考試,題目絕對不能夠批判。
背後的原因有三個:
1.「將面子置諸真理之上」是個必須堅持的普世價值。
2.「虛偽」是個宏大、雅俗共賞,必須堅持的普世價值。
3.「先尊師,後重道」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
Is  it  possible  to  respect  people  without  respecting
truth  and  integrity?  Yes, of  course!  But  the  price  we
have  to  pay  for  this  lesson  is  so  great  that  we   are 
still  paying  the  bill  for  a  century.  Those  people  we 
respect  have  clear  goals,  they  have  faith  and  a  sense
of  purpose,  they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they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they  are  strenuous,  they  enjoy
challenges,  they  are  highly  motivated  to  achieve,  and
they  always  place  expediency  far  below  integrity.
Each  goal  completed  helps  them  see  more  of  what  is
possible  and  leads  to  new  goals  and  more  achievements.
They  are  the  epitome  of  positive  thinking.

( Jason Ling )
參考:《為何我們應該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所以下面這兩句說話,放諸四海而皆準,
因為無論好人和壞人都可以視之為座右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馬太福音 7:12》
由於我們愛面子但又不懂得應該如何愛面子,
所以我們決定「將面子置諸真理之上」,
容許別人眼中的刺和自己眼中的樑木和平共存。
由於我們擁護「虛偽」,所以我們包容別人的虛偽,
別人不應該批評我的虛偽,我也不批評別人的虛偽。
讀者們認為這兩句真理可以視為「道德律」嗎?
What  is  the  price  of  Experience?
Do  men  buy  it  for  a  song?
Or  wisdom  for  a  dance  in  the  street?
No,  it  is  bought  with  the  price
Of  all  that  a  man  hath,
his  house,  his  wife,  his  children.
( William Blake )
思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思考除了需要鍥而不捨的批判精神之外,
還需要「自我批判」和「知錯必改」的勇氣!
只具備半桶水思考能力的人,

一旦遇上無可迴避而又複雜的課題,
遇上雙方各自掌握三成的道理,
而自己既沒有權力各打三十大板,又沒有能力批判,
額頭滴汗之餘,就會明哲保身,選擇「必要的沉默」,
避免開罪任何一方,避免順得哥情失嫂意。
這就是為何在日趨複雜的社會中,
只具備半桶水思考能力,有少許名氣和影響力,
但又欠缺浩然正氣的人,成為了為患蒼生的中堅分子。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 Albert Einstein )
換言之,我們不能夠接受下面這兩句說話,
因為抵觸了面子和虛偽兩大普世價值: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I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self-respect  to  admit  our
errors  and  mistakes  and  make  amends  for  them.
To  make  a  mistake  is  only  an  error  in  judgment,
but  to  adhere  to  it  when  it  is  discovered
shows  infirmity  of  character.
( Dale Turner )
未接受過批判思維訓練的人口中的所謂
「聆聽正反雙方的意見」及「綜合正反意見」,
從一個「批判平台」的角度來看,
是只有愚蠢人和考試局才會提倡的事。
因為意見未必能夠通過批判!
不能夠通過批判的意見,
為甚麼我們還可以讓它們站立起來?
意見,有對錯之分,有好壞之分,有善惡之分,
如果意見不敢接受批判,最後就會出現三種現象:
1.  讓每個人自己去選擇。
2.  以人數來決定意見的善惡好壞對錯。
3.  以權力來決定意見的善惡好壞對錯。
關於第一種現象,莊子一早就指出箇中的問題:
「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
    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莊子。雜篇。寓言第二十七》
香港通識科的「框架式正反立論」,
不但違背了「多角度思考」的原則,
而且假設了「正面思考」和道德無關,和制度無關。
禍福相倚伏,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問題的關鍵在於「禍之後是否還有機會享福?」
「誰承受了禍,誰享了福?」

舉例言之,中國的霧霾當然有正面價值,例如:
1.  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2.  讓中國官民更加平等。
3.  讓中國人培養出逆出順受的精神。
4.  讓年老多病的人提早騎鶴歸去或者上天堂見上帝,
空出更多的職位給年輕人接棒。
5.  有利於淘汰身體欠佳的兒童,
不但能夠促進中國人種的進化,
而且可以控制人口的增長,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6.  一早鍛煉能夠生存下來的兒童的體魄和適應能力,
讓他們將來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國人。
7.  刺激口罩生產商的生意,令一部份人先富起來。
再舉例言之,紅得髮指的涼薄班子當然有不少功勞,
例如:
1.  讓市民看清楚共慘黨的真面目。
2.  團結了市民中有正義感的人。
3.  用語言偽術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批判思維能力。
4.  完美示範奴才如何揣摩主子的心意。
5.  培養出很多識時務的俊傑。
6.  將市民的稅收分派給功臣,
鼓勵了團體內忠心耿耿的這種美德,
並且完美地解釋了聖經《加拉太書 6:7》的金句:
「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7.  教導市民博奕和戰略的手法,
讓市民明白成功必須有計劃,並非偶然的。

一個人想成功,運用謀略和權力去打倒敵人,
就是光明磊落、光宗耀祖的勝利。
讓智力低的人犧牲是必要的,是天經地義的,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一將功成萬骨枯。
況且可以扶助智力方面屬於低下階層的公安,
給予他們自信及美麗的希望,
讓他們也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舉兩得。
8.  教導市民廣東話和正體字的存在價值。
9.  向台灣完美示範甚麼叫做「一個兩制」,
證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非幻覺。

In  politics  stupidity  is  not  a  handicap.
( Napoleon Bonaparte )
What  the  mind  of  man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it  can  achieve.
( Napoleon Hill )
參考:《為何要學習批判思維》
西方的勵志者教導我們如何看待涼薄班子這個課題,
值得學習批判思維的同好再三研究:
☆  There’s  a  lot  more  good  in  people
      than  there  is  bad,  and  so
      we  need  to  get  in  the  habit  of
      looking  for  what’s  good  in  others.
☆  Nothing  feels  better  than  genuine  praise
      from  others,  and  so  building  people  up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earing  them  down.
      We  all  need  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Affirmation  beings  out  the  best  in  people
      ──everybody  wins.
☆  It  feels  good  to  make  someone  else  feel  good.
東方的勵志者則教導我們:
「怕冷的涼震嬰竟然會額頭滴汗,如果不是魔鬼怪嬰的話,
    就一定是神蹟!我們一定要相信世界上的確有神蹟。」
Dreams
( Langston Hughes, 1902 – 1967 )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 5:44-45》

《記憶方法》

記憶的方法中有一種是運用 mnemonic,字典的定義是:
Any  memory  trick  used  for  helping  one  to
remember  information  is  called  a  mnemonic.
Mnemonics  can  use  systems  of  rhymes,  acronyms,
diagrams  or  other  techniques  to  aid  a  person
in  recollecting  names,  dates,  facts,  figures,  etc.

參考:  《思考和概念架構》
試舉一例說明:
佛教經典《楞嚴經》有一個長長的標題:
佛頂來密因證了義菩薩萬行楞嚴經」。
如果用「大魚腹內收藏了一隻豬手」的圖像來記憶,
簡化成「大魚收豬手」五字,再變成「大如修諸首」,
就可以幫助我們記下這個標題。

另一種記憶的方法是運用詩句的形式和音韻,
去幫助記憶,例如孔子的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   
剝複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   
咸恒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
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筆者嘗試用房子來記憶生命哲學的重點,
靈感來自同學傳來分享,一封寫得錯漏百出的電郵,
筆者靈機一觸,立即將之改寫成這篇文章。

創意思考,很多時都來自別人的失誤,所以到處都是學問。
☆  The  Foundation  said:
Build  your  thoughts  and  faith  on  solid  ground.
地基說:
「要將思考和信仰建設在盤石之上,
    慎防錯誤的假設和信念令地基不穩,隨時動搖。」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  The  Roof  said:  Aim  high.
屋頂說:
「樓底要高,才能夠容納高人入住;
    樓層要高,才能夠高瞻遠矚,目光遠大。
    換言之,就是要學習歷史上巨人的思想,
    經過去蕪存菁之後,將它們變成自己的智慧;
    否則只好安心做一個低層次的庸人。」
  The  Floor  said:  Make  sure  that  I  am  clean.
And  always  be  down  to  earth.
地板說:
「地板代表你的思考基礎,動機必須純正乾淨,

    而且思考必須嚴謹和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
  The  Walls  said:  Select  reliable  bricks
and  then  share  each  others’  load. .
牆壁說:
「人以類聚,概念亦有優劣之分,這些都是磚頭。
    必須先選擇好的磚頭來做牆壁,然後諸牆壁才能分工合作,
    同心同德,一同承擔責任。」
牆壁又說:
「全賴歷史上思考界的巨人分工合作,
    承擔了艱鉅的思考工作,製造可靠的磚頭來做牆壁,
    才能夠讓平庸者不勞而獲地享用成果。」
牆壁內的樑柱說:
「必須培養出足夠的實力,肩負起人生中個人應負的責任。」

It  is  a  profoundly  erroneous  truism  that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habit  of  thinking  of  what  we  are  doing.
The  precise  opposite  is  the  case.  Civilization  advances
by  extending  the  number  of  important  operations
which  we  can  perform  without  thinking  about  them.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  The  Doors  said:  Our  function  is  to  keep  your
body  safe  and  to  let  your  soul  have  its  solitude.
We  cannot  protect  your  ego.  So  remember  that
slamming  the  doors  will  not  make  them  close
any  firmer  than  a  push.
門說:
「我們的職責是保障你身體安全和讓你的心靈享用孤獨的空間。

    請勿將你的怒氣發洩在我們的身上!」
☆  The  Stairs  said:  Watch  each  step  you  take.
樓梯說:
「很多真理都有應用範疇,所以要謹慎思考,戰戰兢兢,
    步步為營,而且一旦欠缺了嚴謹的思考訓練,就未必能夠掌握真理;
    至於待人方面,緊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There  are  truths  which  are  not  for  all  men,
nor  for  all  times.
( Voltaire )
☆  The  Sitting  Room  said:  Select  your  friends
and  judge  their  thoughts  carefully.  Beware  of  wolves.
客廳說:
「要謹慎選擇思考上交流者,亦需要判斷他們的概念,
    切忌將錯誤的思想和歪理引狼入室。」
Bad  company  corrupts  good  character.
( Menander )
Wisdom  attracts  wisdom;
hypocrisy  elicits  hypocrisy;
mediocrity  begets  mediocrity.
( Jason Ling )
☆  The  Bedroom  said:  Take  a  rest  and  dream.
Be  fruitful  and  increase  in  number.
寢室說 :
「人需要有充裕的休息,又需要有腳踏實地的夢想。

    除此之外,優秀思考要生養眾多,遍布大地。」
No  one  ever  died  from  sleeping  in  an  unmade  bed.
I  have  known  mothers  who  remake  the  bed  after
their  children  do  it  because  there  is  wrinkle  in  the
spread  or  the  blanket  is  on  crooked.  This  is  sick.
( Erma Bombeck )
☆  The  Study  Room  said:  Life  is  precious.
A  study  room  without  good  books  is  like
a  body  without  a  soul.

Select  your  readings  carefully.
A  study  room  must  be  quiet  so  that  you  can
develop  independent  thinking  in  your  solitude.

書房說 :
「書房內一定要有好書,心靈才可以成長。
    吾生有涯,人生苦短,書籍太多,空間有限,
    所以要丟棄所有不能夠幫助自己做學問或者增添智慧的書籍。
    除此之外,一間安靜的書房可以幫助我們在孤獨之中,
    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A  house  without  books  is  like  a  room  without
windows.  No  man  has  a  right  to  bring  up  his
children  without  surrounding  them  with  books,
if  he  has  the  means  to  buy  them.
( Horace Mann )
《記憶方法》書房
☆  In  the  Kitchen,
the  Freezer  and  cupboard  said:
Always  save  food  for  the  future.
冰箱和廚櫃說:
「訓練思考宜未雨綢繆,就好像積穀防飢;
    到需要的時才去學習思考就未免太遲了。」
The  Kitchen  Utensils  said:
All  the  tools  and  energy  for  cooking
are  required  to  prepare  a  meal.
廚具說:
「我們需要不同的工具來幫助思考。

    做學問和鍛煉技巧,有如烹調美食,除了工具之外,
    還需要有熱誠,才能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Thou  shouldst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
( Marcus Tullius Cicero )
  In  the  Bathroom, 
The  Bathtub  said:  Remember  to  clean  yourself.
浴缸說:「去蕪存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The  Toilet  bowl  said:  Get  rid  of  garbage.
When  it’s  time  to  let  go,  just  let  it  go.
馬桶說:
「不論是人或者概念,必須懂得如何判斷蕪菁,

    知道是垃圾之後,就要懂得放下,這就是去蕪存菁。」
Just  as  we  must  clean,  order,  and  maintain
our  homes  to  move  forward  with  anything;
we  need  to  do  the  same  with  our  minds.
( Sharon Lebell )
還記得六個人大便的故事嗎?
六個人在同一廁所裡大便,
一位心理學家走進來,問他們在幹甚麼?
一個人回答說:我正在大便,你看不見嗎?
一個人回答說:我正在減肥!
一個人回答說:我正在排毒!
一個人回答說:我正在學習放下!
一個人回答說:我正在為兩小時後吃飯作出準備!
最有創意的一個人回答說:我正在為人類生產肥料!
你的「廢物」可以是別人的「肥料」,
所以「放下」其實並不環保,
因為「廢物」可以被愚蠢人再循環利用!
如果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文學,  
那麼「屎尿不是無用物,化作肥料更護糧」就是生物學、
環境保護學、哲學,和打出有機耕種招牌的賺錢學。
Time to say goodbye

這六個人都是在放下一些東西,
但對於所放下的東西卻有不同的認知和看法,
幸好大腸一早已經替他們解決了問題,
所以即使不同的認知也沒有關係。
但可惜一般人的腦裡沒有大腸去蕪存菁的智慧,
難以判斷甚麼是廢物,甚麼不完全是廢物!
事實上,很多人既不懂得甚麼東西有營養,
也不懂得甚麼東西已經成為廢物,
所以有時會放下了有營養的東西,反而去抓緊廢物,
有時則把有營養的東西和廢物一起抓緊,
有時則把有營養的東西和廢物一起放下!

☆  The  Window  said:  Expand  your  vision.
Breadth  of  vision  is  important.

窗戶說:
「窗戶一定要多,四面都有,才能擴寬視野,
    利於培育森林思維和根源思維,
    而且窗戶的玻璃必須夠乾淨和清晰,才能夠看得清楚。」
The  glass  of  the  window  must  be  clear  so  that
on  a  clear  day  you  can  see  all  the  details.

That  means  your  thoughts,  spoken  and
written  words  must  be  clean  and  clear.
其後所有傢俱都開始發言:
☆  The  Telescope  said:  Deepen  your  vision.
Depth  of  vision  is  important.

望遠鏡說:「要培育思考工具,才能放遠和加深視野。」
  The  Microscope  said: 
Everything  human  is  perishable
except  Truth  and  Hypocrisy.
But  small  is  the  gate  and  narrow  the  road
that  leads  to  life,  and  only  a  few  find  it.
(Matthew 7:14)
顯微鏡說:
「所有人類世界的事物都會消失,

    只有真理和虛偽長存,因為它們都是永恆的。
    由於虛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所以進天國的門是窄的,入到去的人只是少數。」
Therefore  you  shall  be  perfect
just  as  your  Father  in  heaven  is  perfect.
(Matthew 5:48)
☆  The  Air  Conditioner  said: 
Above  all  else,  guard  your  heart,
for  everything  you  do  flows  from  it.
( Proverbs 4:23 )
空氣溫度調節機說:
「要保守你的心,因為有真人然後有真知。
    天熱時要保持內心冷靜;天冷時要保持內心溫暖。
    換言之,愛和智慧必須手牽手,並肩作戰。」
Intuition  is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heart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soul.  It  knows  instantly
and  constantly  what  can  take  decades  of
experience  for  the  mind  to  logically  sort  out
and  understand.  Trust  it,  and  the  reason  will
follow  in  time.
( Doe Zantamata )
☆  The  Clock  said:  Value  your  time.
Develop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in  thoughts.

時鐘說:
「要珍惜光陰,將時間、精神和毅力花在刀鋒之上;
    同時要盡力讓思考、語言和文字好像時鐘那般準確。」
  The  Calendar  said:  Life  is  short.
Be  up  to  date  and  learn  timeless  truths
as  much  as  possible.
日曆說:
「生命有限,世界日新月異,要與時俱進,亦要追求真理。
    生命的無常同樣會告訴你需要珍惜光陰,
    努力地去思考甚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Life  is  too  short  to  worry  about  stupid  and
unimportant  things,  so  learn  the  wisdom  to
decide  on  what  is  important  and  what  is  not.
( Jason Ling )
☆  The  Mirror  said:  Always  observe  yourself,
honestly,  courageously,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鏡子說:
「要有勇氣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要努力鍛鍊,
    磨利 [  I] 這件關鍵的思考工具。」
We  only  see  what  we  want  to  see;
we  only  hear  what  we  want  to  hear.
Our  belief  system  is  just  like  a  mirror
that  only  shows  us  what  we  believe.
( Don Miguel Ruiz )
☆  The  Lamps  and  Candles  said:
Let  us  light  up  other’s  life. 
燈和蠟燭說:
「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分享智慧,薪火相傳。」

☆  The  Wardrobe  said:  You  need  6W1H  clothes.
衣櫃說:
「要擁有六件衣服:What, Why, When, Where,

    Who, Whom, How,但絕對不需要擁有六頂帽子。」
  The  Lock  said:  Be  vigilant.
Beware  of  laziness  in  thinking,
watch  your  intentions,  protect  your  integrity.
門鎖說:
「要謹慎警惕,慎防思考上疏懶,慎防錯漏百出的思想,

    慎防自己動機不良,要堅持保守自己的心,堅持人格。」

Idleness  is  the  stupidity  of  the  body,
and  stupidity  is  the  idleness  of  the  mind.
( Johann Gottfried Seume )
Good  people  are  not  those  who  lack  flaws,
the  brave  are  not  those  who  feel  no  fear,
and  the  generous  are  not  those  who  never
feel  selfish.  Extraordinary  people  are  not
extraordinary  because  they  are  invulnerable
to  unconscious  biases.  They  are  extraordinary
because  they  choos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 Shankar Vedantam )
參考:《贏在起跑線上》

《紫微在丑未二宮的盤局》

筆者在《如何閱讀一張命盤》一文中,
提過了紫微斗數的「盤局」概念。
寫完《2016 丙申流年》一文後,
筆者想起凡遇上丙干的流年,
都會有六分一人遇上紫微在丑未二宮的「盤局」,
筆者想多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兩個「盤局」。
這兩個例子都來自這本八字書:
藍傳盛《128種八字強弱研究》(武陵出版社)
先談比較嚴峻的紫微在丑「盤局」,
再談力量較弱的紫微在未「盤局」。
讀者必須緊記,作者在這兩個例子中,
都沒有提供重要的命造父母斗數出生年次。
例一:
藍傳盛《128種八字強弱研究》(武陵出版社) p.136
廉貪臨絕地 (1939M)
坤造,乙亥大限,家境窮困。
1963 癸卯,廿五歲,病逝。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命無正曜,臨「絕」地,
遷移宮廉貞貪狼化權陀羅天馬同度。
全盤最差的宮垣為福德宮:
為「鈴昌陀武」格局兼且有「擎羊天刑」沖擊。
身宮宮干丁,
不但沖起丑宮「鈴昌陀武」兼「擎羊天刑」的格局,
而且令命造的疾厄宮「羊陀夾巨門化忌」,
可見來自母系的遺傳並不佳。
這個紫微在丑的「盤局」,
最怕父母之中有甲、丙、戊、壬年生人,
因為凡遇上丙干大限流年,必有事故發生。
家境窮困,不知和父親的桃花有沒有關係,
抑或由於父親可能是壬年生人,
所以打從祖父一代開始就已經窮困。
丙子大限,
丙干令原局遷移宮羊陀夾廉貞化忌,
大限擎羊在午宮,
令大限遷移宮及原局疾厄宮成「巨火擎羊」格。
癸卯流年,
貪狼化權變化忌,又沖起廉貞化忌,
流年擎羊沖起原局「擎羊天刑」,
應該是由於肝、腎、心臟皆出了問題而英年早逝。
例二:
藍傳盛《128種八字強弱研究》(武陵出版社) p.87-88
肝腎兩虧 (1973M)
乾造,丙辰大限,患上肝腎兩虧病,聲啞又咳。
1994 甲戌,二十二歲,正月[丙寅],英年早逝。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命無正曜,遷移宮廉貞貪狼化忌與陀羅同度,
為標準之「泛水桃花」格局。
遇上「泛水桃花」格局,就需要參考
父母宮、疾厄宮、子女宮、兄弟宮及交友宮,
看看身體的性需要及長輩、朋輩的影響。
此命不見桃花諸曜,應該和過度性行為無關。
除此之外,遷移宮會照「哭虛吊喪」,忌祿重,
可惜沒有命造父母的斗數出生年次。
疾厄宮甲子,
顯示辰宮的太陽化忌和陰煞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而命造剛巧限行丙辰大限。
丙辰大限,原局遷移宮廉貞貪狼雙化忌,
流年甲戌,化出太陽忌和陰煞入大限命宮,
結果就在正月[丙寅]逝世。
廉貞代表腎,貪狼代表肝,相信讀者們已經清楚。

例三:
曹展碩。圓真《太極文化》第二輯 (中國哲學文化協進會)
p.208-209
廉貪臨絕地 (1956M)
乾造,1993 癸酉,三十八歲,十月[癸亥]初二[庚子]逝世,
作者並沒有說出逝世的原因。
筆者按:
凡女命遇上紫微在丑未二宮的「盤局」,
行丁干大限時慎防被男性強暴。
陀羅與廉貪同度,尤其是貪狼化忌,固然是因素之一,
丑未宮「刑忌夾印」的天相及擎羊,
往往表示遇上暴力或者朋友失義,
一旦再見天月,
則可能和醉酒、吸毒或者被落迷藥在飲料內有關,

因為天相及破軍代表液體。
話說回來,如果女命陀羅與廉貪同度在巳亥,
會照桃花諸曜,當然會出現姣婆遇上脂粉客的現象,
在西方社會,甚至不能夠判斷誰強姦誰。

《良好的人際關係》

Things  you’ll  definitely  figure  out  eventually
for  yourself  but  why  not  hear  them  now,
thus  saving  yourself  years  of  aggravation
and  heartache,  to  say  nothing  of  trouble
with  a  capital  “T”?
( Richard Edler )
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無論動機是好是壞,
良好的人際關係都非常重要。

無論是做生意,找工作,獲提拔升職,從事推銷,
希望做錯事容易得到原諒,或者甚至打算左右逢源,
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
歷史和社會都告訴我們,
雖然命運和天賦是「成功」的秘訣,
但這兩者都可以靠後天的努力去減輕阻力,至加強「成功」。
努力的方向就是學習如何攪好人際關係,
如何和無知、愚蠢、平庸、自負、炫耀的人相處,
因為這類人充斥市場,漫人遍野都見得到。

The  true  triumph  of  reason  is
that  it  enables  us  to  get  along
with  those  who  do  not  possess  it.
( Voltaire )
從紫微斗數的角度來看,
良好的人際關係雖然是貪狼守命身者的天賦,
但訓練如何跟人打交道,令事情進行得順暢﹐
的確是其他星曜守命身宮的人可以學習的。
貪狼化祿或者化權,具備八面玲瓏的天賦才華,
不但懂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懂得迴避哲學、政治和宗教的話題,
而且能夠包容各式各樣的人,
令素不相識的人完全放鬆戒備,笑逐顏開,
毫無困難地製造一見如故,相逢恨晚的氣氛,
而且永不吝惜讚美別人,
所以與人相處簡直如魚得水,手到擒來,
甚至懂得用尊敬來掩飾奉承上司及諂媚同事!
所以貪狼的人際關係如入無人之境,得人如得魚。

When  we  respect  everybody  around  us,
we  are  in  peace  with  everybody  around  us.
( Don Miguel Ruiz )
耶穌對他們說:
「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馬太福音 4:19-20》
[熟讀新約聖經,學習良好的人際關係]
熟讀新約聖經之後,我們就會明白:
耶穌基督的人際關係非常差」!
首先,祂阻礙別人在聖殿裡搵食,
俗語說:「斷人依食猶如殺人父母!
但耶穌完全不明白。
其次,祂又直斥法利賽人的虛偽,
完全忽視了「虛偽是人類的普世價值」!
所以法利賽人一向討厭耶穌對真理斤斤計較,
不留餘地,常常批判,咄咄逼人,
不斷指出法利賽人的錯誤和虛偽。
If  you  want  to  make  someone  hate  you,
explain  to  them,  logically  and  politely,
why  they  are  wrong.
( J. Baylock )
再其次,祂說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
除了不懂得謙虛之外,
更加不明白真理從來都不仁慈,
損傷了無數脆弱的心靈。
既然耶穌不識時務,四處點火,四面受敵,
滿肚子不合時宜,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咎由自取!
所以我們必須懷疑耶穌的智慧,
必須懷疑這句金句的真偽: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
    都一齊增長。」
《路加福音 2:52》
很多真理都不容易理解:
Whatever  you  cannot  understand,
you  cannot  possess.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人不都是神創造的嗎?
平庸的人不都是神創造的嗎?
為何安於平庸的人不可以和平庸的人來往,
無聲無色地加入了「愚樂圈」,過足蠢癮?
為何他們不怕愚樂圈城門失火,殃及池愚?

畢竟堅持平庸和愚蠢也是一種權利,對嗎?
畢竟愛自己的同類,互相支持,同心同德,
同病相憐,同舟共濟是一種美德,對嗎?
如果耶穌真的有智慧的話,
為何祂不可以好像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一樣,
自己有了智慧之後,希望平庸的人越愚蠢越好?

People  are  frugal
in  guarding  their  personal  property;  but
as  soon  as  it  comes  to  squandering  time
they  are  most  wasteful  of  the  one  thing
in  which  it  is  right  to  be  stingy.
(  Lucius Annaeus Seneca )
況且很多真理都是
不可愛,不動聽,不悅耳,甚至令人難受」,
Truth  is  like  a  penetrating  arrow.
It  has  always  caused  people  pain.
Truth  is  unkind  because  it  never  regrets!
為何耶穌不可以「和諧」真理?
Truths  and  roses  have  thorns  about  them.
( Henry David Thoreau )
Nature  does  not  seem  to  care  very  much
whether  our  ideas  are  true  or  not,
as  long  as  we  get  on  through  life  safely  enough.
And  it  is  surprising  on  what  an  enormous
amount  of  error  we  can  get  along  comfortably.
( Randolph Bourne, Youth and Life, 1913 )
為何耶穌不可以運用語言偽術,
製造和利用「疑似真理」,好讓祂左右逢源?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如何製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和錯誤的認知之後,
我們就需要研究「如何製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一,當然是需要培養及釋出陽光氣息」,
讓人看見我們之後就覺得高興!
聆聽時除了要注視對方以示尊敬之外,
笑容非常重要,點頭非常重要,謙虛非常重要。
處世並不需要對真理謙卑,但一定要對人謙虛;
即使我們在某方面懂得比別人多,也要扮謙虛!
但不要忘記,由於相由心生,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有一些人既沒有面氣,亦沒有底氣,
除了大細眼之外,還會眨眉眨眼,眼睛閃爍、
眼珠左轉右轉,眼神蠱惑或者散發嘲諷的人,
極有可能顯示出言不由衷,言不及義,言過其實,
所以面貌有瑕疵者,整容非常重要,
如果無法換眼睛,就一定要常常戴上墨鏡。
容貌不一定要靚,但絕對不能夠令人討厭!
腦後見腮的人,一定要去磨掉過多的腮骨,
避免產生「為做宦官自宮成發炎人」的形象,
或者甚至在說謊時,神經系統不由自主的反應

其次,就是要緊張自己的「呈相presentability
因為陽光氣息和呈相,都影響到別人對我們的第一印象,
而「呈相」除了我們的樣貌和眼神之外,
當然包括我們的「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

我們都相信,如果沒有靈界干擾,
機會總是會留給在別人腦海裡留下好印象的人。
所以即使是惡人谷的中堅份子,孽瘤最好不要長在面上,
狡猾的眼神和陰險的笑容千萬不要讓人看到,
當然也需要西裝畢挺,甚
至配備價值不菲的行頭,
試圖展現出自信和專業的形象,期望能夠在一分鐘之內,
令天下的愚夫愚婦都會信賴,甚至景仰。
第三,當然是要努力埋頭鑽研「埋堆學」。
俗語說:「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
所以首先就是千萬不要埋錯堆。
但即使埋對了堆還不夠,醒目的高手會埋很多不同的堆,
目的是聲東擊西,擾亂旁觀者的視線。
原因其實很簡單:「人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高手必須防止有識之士用他們交往的朋友,
來判斷和揣摩他們的動機。
認真讓一個有權有勢的庸才把話說完,
用心聆聽,是巴結這些庸才的基本常識。
這點有很多人都做不到,也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

一旦埋對了堆,幸福就降臨在你身上:
幸福是當你光明磊落地做壞事時,
有人在身邊協助、支持、打氣或者喝采。
第四,當然是要努力埋頭鑽研「奉承學」。
一旦訓練到口甜舌滑,就不需要理會「善」的定義,
只需要懂得隱惡揚善,而且大力誇張對方的善,
瞬間就可以贏得上好的人緣。
如果口才欠佳,就用身體語言來代替,靈活變通,
對方需要感恩就表現感恩,對方需要忠心就表現忠心。
「奉承學」之中握手的方式非常重要,
最好用雙手握對方的右手,
如果只是握右手,身體要向前傾,務求對方一握難忘。
一個人一旦具備了諂媚的天賦才華,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當然應該盡力發展他的潛能,
而且當仁不讓,眾望所歸,能夠授受皆悅,
達到商界推崇的「兩贏局面」,簡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最後,最好能夠鑽研「姓名學」,改一個響亮的名字。
子曰:「必也正名乎!」
又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名,命也。」
香港俗語說「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
在非常重「名」的中國傳統社會,取名其實也是重要的事。
香港用繁體字,講廣東話,
但中國方塊字形義深奧,而且字字暗藏吉凶,
有姓名學家甚至認為安甚麼名字,名字有多少筆劃,
名字的陰陽五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畢生運程。
香港人對姓名的執著,自有其背後複雜的原因;
除此之外,香港的市民來自五湖四海,國內各省各市,
又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華洋雜處,中西合璧,
香港父母替小孩命名,更加是百上加斤,難上加難:
既要考慮方言,又要兼顧英語音譯。
嬰兒的名字,要用廣東話讀一次,用上海方言讀一次,
用潮語讀一次,用英語音譯一次,更加要用普通話讀一次。
結果是香港人對姓名的執著程度及不介意程度,
兩個極端相信都是世界第一的。
舉例言之,一個廢人名字中就要避免用個「鼎」,
以免成為「鼎你個廢」,被人頂你個肺!
關鍵在於這個廢人是否願意放下人格和良知,
只要廢人夠無恥,名字中有個「鼎」字其實無妨,
無恥到「鼎太瘋」時,甚至可以做議員和大學教授。
如果姓康的人想別人知道自己有智慧,
不妨以「智」字為名,叫做康智,
將來也許有機會做「康智會」會長。

如果姓趙的人想別人知道自己醒目,
不妨用 Smart 作為英文名稱。
當我們需要翻譯下面這個句子時,
就可以立即應用中國文化裡的精華,讓西方人似懂實矇:
Smart  Chiu  wears  his  heart  on  his  sleeve.
His  heart  is  obvious  to  the  pedestrians.
中文翻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果做廚師的黎先生有樣學樣,
又希望兒子不但聰明,而且能夠克紹箕裘,
不妨將兒子的英文名稱定為 Sharp Lai [燒鴨瀨]。

《2016 丙申流年》

67《從根源開始思考》(十)
為了答謝讀者多年來的支持,
筆者開闢了「斗數通勝」這一欄給讀者們參考。
2016 丙申年,西曆由 2016-02-08 開始。
究竟口水派紫微斗數如何看群眾的流年,
筆者在這裡和讀者一起享一下。
部份香港人的流年吉凶要看「天盤」,
天盤很易看,和下面提及的星象相同,
但嚴重程度則有天壤之別。
君子問凶不問吉,所以筆者會探討極為凶狠的「人盤」,
因為部份人的流年吉凶需要參考這個盤。
但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
因為你的流年吉凶可能只需要參考「天盤」!

2016-01-01 丙申流年
人盤最特別的地方是:
從紫微斗數「盤局」的角度來看,
巳宮的「羊陀夾廉貞化忌貪狼」是一個
相當凶險的宮垣,可能出現的狀況是:
  會牽涉到辦公室政治或者口舌是非。
其中行好運者會由於討厭辦公室政治而轉工。
☆  會遇上黑社會份子搶劫。
☆  政黨或者黑社會有可能出現黨派分裂。
  會坐牢。
☆  會因為家中長者或寵物逝世而情緒低落,
而甲年、庚年或癸年生人會應驗得強一點。
☆  會因為投資損失而情緒低落。
  會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影響情緒。

  會患病或者病情惡化。
流年申宮「宮氣」為病者,或者農曆出生月份是
三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人,
會比較容易患病。
疾病的種類包括:
1.  腎臟病,生殖系統疾病 [以丙年或癸年出生者最強]。
2.  心臟病 [以個人星盤中紫微在巳亥宮,
甲年或庚年農曆單數月份出生者星象最強,
以個人星盤中紫微在丑未宮,
丁年或癸年農曆單數月份出生者星象最強。
3,  性病 [以乙、辛、丁、己、癸年出生者最強。]
4.  腹瀉 [以個人星盤中紫微在子午卯酉宮者最強。]
5.  咬傷嘴唇 [以個人星盤中紫微在寅申宮者最強。]
6.  撞邪 [以個人星盤中紫微在丑未宮,
    農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生人最強。]
☆  出門旅遊遇上天災人禍。
有凶必有吉,天同化祿遇火星,
是白手興家的星曜組合,最利創業。
例如飲食、娛樂、教育、旅遊 [慎選地點]…
但必須避開正月和十一月。
至於流月:
在天同化忌的農曆正月和十一月,
由於天同由化祿變化忌,
故主做事徒勞無功,需要從頭開始,甚至由零開始。

[投資方面亦作如是觀!]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如果是這個「盤局」的話,
正月和十一月都是「羊陀夾天同化忌」在申宮,
而且申宮的「羊陀夾天同化忌」,
和巳宮的「羊陀夾廉貞化忌」是暗合,力量加強!

在巨門化祿文昌化忌的農曆二月和十二月,
除非「個別命盤」中文昌化忌和廉貞或貪狼同垣,
否則將會是順暢的月份,
而且是一般投資者出貨的好月份。
在武曲化忌的農曆三月,及廉貞雙化忌的七月,
由於暴力星曜興旺,
世界上會出現天災人禍,嚴重者如暴動、爆炸;
輕微者如個人的交通意外,動手術,
以農曆出生月份為雙數者最容易應驗。
至於投資方面,必然有人暴利,有人暴敗。
在貪狼化忌的農曆四月,
輕微者需要置身在擠迫的環境,
會需要排隊,會遇上塞車,凡趕時間者應該提早出門。
在貪狼化忌的農曆四月,可能會出現火災,
世界上會出現山火,爆炸。
在貪狼化忌的農曆四月,或者文曲化忌的農曆十月,
嚴重者可能會跌傷,甚至跌死,
農曆四月和十月,
是患上情緒病或者抑鬱症者跳樓的旺月。
除了貪狼和文昌同度,
遇上農曆二月和十二月文昌化忌的情況,
其他月份遇上流日貪狼化忌,
事情會輕微得多,例如出現排隊及塞車的現象。

不要以為農曆五月甲午,
廉貞化忌變化祿,可以有喘息的機會。
喘息當然是有的,但別忘記甲午月有三個丙日,
令廉貞化忌變化祿,再變回化忌,禍加一等!
除此之外,還有廉貞遇上雙忌夾的日子,
一旦遇上丙干的流時,就會出現「雙忌夾忌」!
[筆者按:農曆五月甲午最嚴峻的情況,
出現在星盤屬於紫微在巳的「盤局」,
因為「羊陀夾太陽化忌」在寅宮。]

不要以為農曆九月貪狼化祿,就會減輕了災厄,
首先,要注意到戊戌月的羊陀疊起了流年的羊陀,
農曆出生月份為雙數者尤須謹慎;
其次,戊戌月有三個癸日會出現貪狼化祿變化忌;
再其次,戊戌月會有很多雙忌夾貪狼化祿的日子,
除了常見的太陰化忌和巨門化忌相夾之外,
還有很多其他雙忌夾的可能性。
一旦遇上癸干的流時,就會出現「雙忌夾忌」!
但農曆九月的貪狼化祿和農曆十月的貪狼化權,
好處是讓我們有機會和多年不見的朋友再度聯絡。
其次農曆九月天機化忌,除了搬遷和旅遊之外,
多主預料不到的變化,但變化有很多種,
例如改變工作地點,出外需要多次轉換交通工具,
旅遊時需要改變交通工具,需要轉換酒店。
而以天同化忌的流日變化最強,
因為天同化忌代表一切必須從頭開始。
農曆正月和十一月天同化忌,
遇上流日戊干天機化忌,亦有大同小異的現象。

除此之外,
甲年生人,只不過是廉貞化祿變化忌而已,
除非剛巧是紫微在丑宮、寅宮或巳宮的「盤局」,
否則不用擔心。

但丙、戊、辛、壬年生人,
或者今年仍然置身在丙、戊、辛、壬大限中的讀者,
要注意羊陀一定會沖起,
1.  農曆出生月份為雙數者尤須謹慎,
     因為有天刑加強殺傷力。
2.  壬年生人尤須謹慎,
     因為廉貞化忌會沖起武曲化忌。
3.  寅午戌年生人,子午丑未時生人有火星同度或對拱;
     申子辰年生人,子午時生人有火星同度或對拱;
     巳酉丑亥卯未年生人,巳亥時生人有火星同度或對拱。
     一旦有火星同度或對拱,
     就容易出現「巨火擎羊」或「火曲羊武」惡格。
紫微在巳宮的「盤局」,遇上三月壬辰,四月癸巳,
五月甲午及八月丁酉,會出現「雙忌夾忌」的惡格。

丙、戊、辛、壬年生人,生月份為雙數者,
或者甚至見火星同度或者對拱的人,
最好的趨吉避凶方法就是走進廚房烹飪,
其次是多用剪刀或其他利器,並且多晒太陽。
[筆者按:擎羊代表利器,火星代表能量,
凡工作上需要接觸利器和能量者,就能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