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lf-Path》犢牛之路

犢牛之路《The Calf-Path》
P
oem by Sam Walter Foss (1858-19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U2Zqr3wZg
One day, through the primeval wood,
A calf walked home, as good calves should;
But made a trail all bent askew,
A crooked trail as all calves do.
某日,一頭小牛穿越遠古的森林回家,
就像一頭乖乖的小牛應該做那樣。
可是它留下了彎曲歪斜的足跡,
就像所有小牛都會留下的那些足跡。
Since then three hundred years have fled,
And, I infer, the calf is dead.
But still he left behind his trail,
And thereby hangs my moral tale.
自此三百年飛逝,我斷定那頭小牛已經死了。
可是它仍然留下了它的足跡,
從而觸發起我去思考這個故事的可能結果,
寫下我下面的寓言。
The trail was taken up next day,
By a lone dog that passed that way;
And then a wise bell-wether sheep,
Pursued the trail o’er vale and steep,
And drew the flock behind him too,
As good bell-wethers always do.
And from that day, o’er hill and glade.
Through those old woods a path was made.
翌日,一只孤獨的狗路過這足跡。
隨後一頭聰明的繫玲羊,帶領著身後的羊群,
越過陡峭的山嶺,依循著這條路走,
就像好的領頭繫玲羊常常做那樣。
從那天開始,越過山嶺和低地。
一條小徑就在遠古的森林中成形。
And many men wound in and out,
And dodged, and turned, and bent about;
And uttered words of righteous wrath,
Because ’twas such a crooked path;
But still they followed─do not laugh─
The first migrations of that calf,
And through this winding wood-way stalked,
Because he wobbled when he walked.
小徑上很多人迂迴曲折地往返,
閃避、轉彎、轉向,
嘴裡彈出義憤怒氣的咒罵,
因為這是一條如此彎曲的小徑;
可是他們還是依循著小徑走──不要笑──
就是那頭小牛最初在森林裡走過的路。
這條小徑如此迂迴曲折,
因為當初小牛是搖搖晃晃地走過的。
This forest path became a lane,
that bent and turned and turned again;
This crooked lane became a road,
Where many a poor horse with his load,
Toiled on beneath the burning sun,
And traveled some three miles in one.
And thus a century and a half,
They trod the footsteps of that calf.
森林小徑變成了小路,
小路彎彎曲曲,轉來轉去;
這條迂迴曲折的小路變成了大路,
很多可憐的馬負荷著貨物,
在烈日之下辛勞跋涉,每次走三英里。
如此過了一個半世紀,
他們依循著那頭小牛的足跡。
The years passed on in swiftness fleet,
The road became a village street;
And this, before men were aware,
A city’s crowded thoroughfare;
And soon the central street was this,
Of a renowned metropolis;
And men two centuries and a half,
Trod in the footsteps of that calf.
光陰似箭,歲月飛逝,
大路變成了村莊的街道;
在群眾意識到之前,
已經發展成城市中熙來攘往的大道;
很快它又成為了城市的中央大道,
一個著名大都會的中央大道;
想不到兩個半世紀以後,
人們依然踩踏那頭小牛的足跡。
Each day a hundred thousand rout,
Followed the zigzag calf about;
And o’er his crooked journey went,
The traffic of a continent.
A hundred thousand men were led,
By one calf near three centuries dead.
They followed still his crooked way,
And lost one hundred years a day;
For thus such reverence is lent,
To well established precedent.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
依循著那頭小牛蜿蜒曲折的足跡行走;
整個大陸的交通和運輸,
都遵循這個曲折的旅程。
那頭小牛三個世紀前已經死了,
十萬人依然遵循那頭小牛蜿蜒曲折的足跡,
寧願每天損失一百年的時間。
因為我們尊崇根深柢固的先例。
A moral lesson this might teach,
Were I ordained and called to preach;
For men are prone to go it blind,
Along the calf-paths of the mind;
And work away from sun to sun,
To do what other men have done.
They follow in the beaten track,
And out and in, and forth and back,
And still their devious course pursue,
To keep the path that others do.
如果我被任命去說理和呼籲,
這個寓言給我們一個教訓;
群眾是盲目的,
遵循腦袋裡迂迴曲折、根深柢固的思想,
日復一日,蕭規曹隨,追隨別人走過的路,
出出入入,來來回回,
甚至妄顧公義和道德,只要有先例可援。
They keep the path a sacred groove,
Along which all their lives they move.
But how the wise old wood-gods laugh,
Who saw the first primeval calf!
Ah! many things this tale might teach—
But I am not ordained to preach.
他們將這條路視為神聖的途徑,
帶領他們一生的行為和生活。
但見證過最初遠古小牛行蹤、
聰明睿智的森林神靈,衪們會如何大笑!
啊!這個寓言可以教導我們很多東西──
但我沒有被任命去說理和呼籲。
參考:《為何要學習思考》 

《讚美、奉承、諂媚》(下)

油詠教練的收入當然好過游泳教練
因為讚美、奉承和諂媚,成本低,收穫高。
Honesty  is  for  the  most  part
less  profitable  than  dishonesty.
( Plato )
  一帶一路
讚美是既修口又修心,奉承和諂媚則是不修口不修心,
可以說是屬於讚美這個概念的灰色地帶,不容易分辨。

一般來說,只有推銷員和政客才會擁抱灰色地帶,
意圖在灰色地帶中製造和諧氣氛,希望能夠混水摸魚,
兼且推銷產品,包括推銷自己!
一般來說,只有偽基督徒才會口裡讚美耶穌基督,
學習法利賽人在公眾地方歌功頌德,流淚感恩,
相信聖經所說,肯定自己一定會拿到上天堂的入場券,
但卻眷戀屬世的名利權,拒絕保守自己的心,
在行為方面則堅拒背負十字架,拒絕和耶穌同負一軛。

懂得讚美必須具備真和誠的人,
明白灰色「一帶」,不會有「一路」,
灰色「一帶」不會有「道路、真理、生命」,
因為灰色一帶必然是口裡愛護真理,支持真理,
但背後卻擁抱虛偽,因為虛偽畢竟是普世價值!
☆  小罵大幫忙
法國思想家,一位西方有智慧的人說:
We  confess  our  little  faults  only  to
persuade  people  that  we  have  no  large  one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The  pretended  admission  of  a  fault  on
our  part  creates  an  excellent  impression.
( Quintilian )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奉承和諂媚的學問之上!
奉承者罵公眾人物犯下的小錯誤,就是希望
1.  群眾不要注意到公眾人物的思考力不足,
     難以勝任他現時的職責,
     將來隨時可能犯下更嚴重的錯誤。
2.  傳媒不要再去發掘及印證他其實動機不良。
3.  傳媒不要再去發掘及羅列他以往犯過的錯誤。
奉承者甚至罵完這位公眾人物之後,
就讚美他是一位孝順的兒子/女兒,好丈夫/妻子,
好兒子/女兒,聽古典音樂,愛護自己家裡的寵物。
用罵來讚,兼且轉移視線,就是俗語說的「小罵大幫忙」:
Some  condemnations  praise;  some  praise  damn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小罵的目的不外乎四個,
1.  指出這個錯誤只不過是小錯,只不過是一時不慎。
2.  將注意力引導到某一點,轉移視線,
     希望觀眾能夠忽略這個人的其他嚴重錯誤。
3.  希望群眾不要注意到他的智力。
4.  替自己做廣告,表示自己是一個仁慈大方,
     包容得體,胸襟廣闊,隱惡揚善,樂意原諒人的人。
     屬於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的手法。
Encouragement  and  words  of  kindness
are  gifts  you  give  that  can  be
priceless  and  yet  cost  nothing.
然而讚美、阿諛奉承和諂媚,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考驗讚美者的品德,亦同時考驗被讚美者的品德;
當出現背後的讚美時,這個考驗就更加尖銳。
Flattery  corrupts  both  the  receiver  and  the  giver.
( Edmund Burke )
☆  背後說別人好話
如果能夠不時掩蔽一下良知和真誠,
背後說別人好話的確是心理學上的高招。
但有思考能力的人會研究說好話的人的「道」和「心」:
所說的好話,是否有事實和道理支持,
不會誇張,言過其實,不會違背邏輯,
目的只是鼓勵,沒有意圖諂媚?
He  who  knows  how  to  flatter
also  knows  how  to  slander.
( Napoleon Bonaparte )
Bewar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praises;
they  may  come  with  falsehoods  and  hypocrisy.
Embrace  critiques  as  well  as  criticisms;
they  may  contain  a  grain  of  truth.
( Jason Ling )
一般人喜歡虛榮,所以即使知道別人在拍自己的馬屁,
而且並不一定是真心的,但樂於照單全收,
因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自欺和欺人都是他們擁抱的價值。
Few  people  have  the  wisdom  to  prefer
the  criticism  that  would  do  them  good,
to  the  praise  that  deceives  them.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借口讚人
因為借口讚人,除了是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之外,
往往還是一種賭博,
1.  希望聆聽者會被自己利用,成為傳訊者,
     讓精心設計的好話能夠憑藉聆聽者的口,
     傳達到這個目標人物的別人耳中。
2.  希望聆聽者會給讚人者 credit
     不會將讚人者精心設計的好話據為己有。
借口讚人,一旦成功,會令好話發揮更大的力量,
不但能夠令自己、傳訊者及目標人物三者都快樂,
而且令人覺得讚人者也是平庸的一分子,
或者也是同路人,可以放下戒心,
可以讓他成為自己友,甚至心腹!
於是借口讚人很大機會將來會有所得益。
背後說別人好話,的確是上佳的投資。
He  is  unique.
He  is  worthy.
He  is  special.
He  is  talented.
He  is  the  best.
He  is  amazing.
He  is  brilliant.

He  is  beautiful.
He  is  important.
He  is  irreplaceable.
You  know  what  he  is ?
He  is  a  gem.  He  is   a  superstar !
He  looks  great  everyday !
He  actually  inspires  all  of  us !
He  always  has  such  bright  ideas !
He  has  really  made  a  difference !

識狗熊重狗熊,狗熊凝聚同樣可以擦出火花!
雖然一眾狗熊有「豚隊精神」,會有豬一樣的隊友,
但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力量絕對不能忽視。
由於立心不良,讓利益扼殺僅存的最後一點良心,
狗熊喜歡「以私害公,以情害理」,
積極的狗熊甚至追隨惡人的計謀,站在罪人的道路上,
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互相保護,一起助紂為虐。

當一群西裝筆挺,面貌奇異、眼神狠毒、身體語言清晰…
各方面都有問題的狗熊團結在一起,
對群眾的殺傷力,可以十分嚴重!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strange-looking  evil  people  in  large  groups.
有人說:狗熊出沒的年代,就是英雄出現的年代。
但是做狗熊是一種選擇,做英雄未必是一種選擇,
而且自古以來英雄不太喜歡團結,狗熊才樂於團結。
狗熊一旦團結起來,會出現多種現象:

1.  會聘請「語言偽術」製作人。
2.  會利用武力和法律做壞事。
3.  會傷害明哲保身、袖手旁觀的人。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有好者下必甚然,
揣摩上司的心態,上行下效,就難以避免。
因為「重覆上司的說話,模仿上司的思維」,
等於同意上司的觀點,會令狗熊上司非常高興。
唯一漏洞就是自以為聰明而智力平庸的狗熊下屬,
會疏忽地泄漏了「豚隊」污穢不堪的思維,
和不合邏輯的謊言,越扢越深,醜態百出。

除此之外,幸好絕大部份狗熊都不懂得整容,
不懂得說話時戴上墨鏡及控制身體語言,
讓我們都有機會學習如何「看相」!
所以學習「市場營銷marketing 的人之中,
只有極少數人明白讚美必須行正路這個道理,
明白嚴謹選擇及組織團隊非常重要,
因為大部份營銷的人往往都會為了推銷產品,
選擇或輕或重的行騙,
而且他們認為由於授受相悅,被騙者是自取其辱。

Advertising  is  legalized  lying.
( H. G. Wells )
Truth  is  beautiful,  without  doubt;
but  so  are  lies.
( Ralph Waldo Emerson )
奉承和諂媚當然會有代價!
No  man  for  any  considerable  period
can  wear  one  face  to  himself
and  another  to  the  multitude,
without  finally  getting  bewildered
as  to  which  may  be  the  true.

( Nathaniel Hawthorne )
很多人掛在口中的「不以人廢言」往往只不過是一句口號,
因為當一個人選擇說出真理時,
人們注意的地方並不是那真理對不對,
而是先注意說話的人的名氣及江湖地位。
大部份人都崇拜名氣、仰慕名氣、仰慕「成功」,
多過喜歡聆聽真理。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Fearing  no  insult,  asking  for  no  crown,
receive  with  indifference
both  flattery  and  slander,
and  do  not  argue  with  a  fool.
( Alexander Pushkin )
  讚美愚蠢人,讓他們自掘墳墓。
When  you  really  listen  to  a  fool
from  his  point  of  view,
and  reflect  back  to  him  that  understanding,
it’s  like  giving  him  emotional  oxygen,
encouraging  him  to  be  proud  of  himself,
and  he  will  remain  foolish  throughout.
When  you  praise  a  fool  for  being  open-minded,
his  brain  will  fall  out  for  everyone  to  see.
However,  always  remember  that  fools  cease
to  be  fools  when  they  gang  together  and
have  physical  or  political  power.
( Jason Ling )
在「讚美、奉承、諂媚」這種行為上,
到底節儉是美德,還是緘默是美德,
的確因人、因事、因場合、因目的而異。

《讚美、奉承、諂媚》(中)

  奉承學/諂媚學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Nothing  in  this  world  is  harder
than  speaking  the  truth,
nothing  easier  than  flattery.
( Fyodor Dostoevsky )
大作家上述這句說話當然錯得離譜!
讚美固然是一種學問和藝術,
奉承和諂媚也是一種學問和藝術。
適時、恰當、得體、只有少許誇張的奉承和諂媚,
何嘗不需要精心設計?何嘗不需要創意?
奉承者何嘗不需要戰戰兢兢,努力學習,
1.  模仿前輩的長處和技巧,
2.  模仿別人如何可以控制個人的身體語言,
     達到「面不紅、氣不喘、汗不滴」的境界?
3.  學習如何將奉承包裝得美輪美奐,
     讓奉承看起來像欣賞和友誼?
4.  學習如何漠視令人痛苦的真理?
5.  學習如何將真假混雜的概念包裝得美麗動人?
所以清代學者申居鄖這句說話犯下同樣錯誤:
「好諛是人生大病。」《西岩贅語》(申居鄖)
Undeserved  praise  causes  more  pangs  of
conscience  later  than  undeserved  blame,
but  probably  only  for  this  reason,  that
our  power  of  judgment  are  more
completely  exposed  by  being  over  praised
than  by  being  unjustly  underestimated.
( Friedrich Nietzsche )
如果想奉承和諂媚有效,必須慎重選擇受益人,
但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頭腦簡單的愚蠢人,
天真的羔羊,熱戀中的情侶,或者青少年容易奉承,
即使是有學識的人或者虔誠的教徒,
甚至是一些自認為是有智慧的人,

只要他們重視面子和輩份多過重視真理,
只要他們表現出討厭批評和批判的態度,
只要他們擁抱虛偽,樂於騎牆,左右逢源,
拒絕保守他們的心,
奉承和諂媚對他們都有效!
It  is  a  self-flattering  contradiction,
that  wise  men  despise  the  opinion  of  fools,
and  yet  are  proud  of  having  their  esteem.
( Marquess of Halifax )
由於大部份人不但喜歡將面子和輩份置諸追求真理之上,
而且有點討厭真理,討厭任何神聖但不切實際的東西,
所以奉承能夠興旺,諂媚能夠蓬勃,
成為一門普世的學問和藝術
「奉承學」可以尊稱為  triple  KFC  學問:
Kiss  ass,  Kneel,  Knacky!
Fawn,  Flatter,  Flexible!
Cajore,  Coax,  Culminating!
英語中還有非常多的其他詞彙來表達「奉承」和「諂媚」,
例如:
adulate,  blandish,  blarney,  bootlick,
brown-nose,  wheedle,  to  fawn  on,
to  curry  favor,  to  pay  court  to.
英語甚至讚揚天生的諂媚者為「識高範sycophant
Flattery  corrupts  both  the  receiver  and  the  giver.
( Edmund Burke )
然而有不少情況是諂媚者得嘗所願,而被諂媚者終生蒙在鼓裡。
當年張愛玲年方十九,閱世未深又愛面子,年少又心高氣傲,
不明白自幼父母離異,十七歲遭父禁錮,心靈創傷還未痊癒,
內心千瘡百孔,心理上早就不平衡,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弱點,

結果被胡蘭成這隻老狐狸發現有隙可乘,
一吹捧之下,就墮入了圈套,改變了張愛玲的一生。

除此之外,
由於絕大部份人並不嚮往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愛情,
所以奉承和諂媚同樣能夠在友誼和愛情中蓬勃發展。
一張口甜舌滑的嘴巴,半點真心,謹慎選擇受益人,
再加上半桶水的思考能力,就可以讓奉承者無往而不利。
友直、友諒、友多聞之中,絕大部份人最討厭友直!
Why  do  most  people  love  flattery?
Because  we  adore  our  egos  so  much
that  truth  is  attractive  only  to  a  few

but  unattractive  to  many!
Because  a  person  who  feels  appreciated
will  always  do  more  than  what  is  expected.
It  is  psychology  at  work!

「奉承學/諂媚學」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和慎重選擇受益人不可分割的,
就是認識人世間七大「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s
1. 名氣、財富、權力。
2. 貪婪  greed
3. 喜歡半桶水的思考。
4. 在政治方面選擇做一個旁觀者。
5. 面子 [因為不懂得如何建設自尊]。

6. 討厭任何神聖但不切實際的東西。
7. 虛偽  hypocrisy
任何人如果不認識自己,或者不願意管理自己,
對個人的人性弱點不願意改變、改革、改善,
就會在這個弱點之上產生需要,
有需要就自然會有父母、朋友或者下屬滿足他的需要。
一個中等智力的聰明人或者一個高等智力的偏才,
一旦接受諂媚,被捧上天,他就不再屬於自己,
他已經被四面八方的諂媚者所包圍和操縱。

Flattery  is  useful  when  we  want  to
swell  a  person’s  ego  and  imagination,
encourage  him  to  entertain  his  vanity,
and  lure  him  to  become  addicted  to  it.
( Jason Ling )
除此之外,諂媚者何嘗不需要
1.  滿面誠懇,顯示出當下的真心?
2.  不時點頭,扮演一個忠實的聆聽者?
3.  謹慎地選擇應該奉承和諂媚的目標人物?
4.  晝夜思考,提防奉承方面的競爭者,
     以免遭逢受橫刀奪愛?
5.  謹慎言語,適可而止,以顯示忠心耿耿?
6.  謹慎言語,以免擦鞋擦錯了地方?
雖然諂媚者拒絕保守他們的心,
但必須擁抱虛偽,所以一定要表示「感恩」,
所以政客當選後往往需要謝票,
就好像聰明的娼妓需要謝嫖一樣道理。

Gratitude  is  the  lively  expectation  of
favours  yet  to  com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當姣婆遇上脂粉客,授受皆歡,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屬於雙贏的局面,

只要行為不影響到公眾的利益,旁人實在無權指責,
而且擦鞋專家由於奉承功夫出神入化而升職發財,
理所當然,旁人只能夠羡慕!
如果又要奉承和諂媚,又要維護自己的名聲,
技巧方面的難度就更高。
If  a  high-level  fawner  needs  to  retain
a  gloss  of  respectability  without  flaw,
the  demand  on  his  intelligence  is  enormous.
An  expert  in  flattery  always  shines  with
elegant  hypocrisy.

很多所謂美滿的婚姻,不也是靠互相奉承嗎?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love,
but  there  are  a  thousand  imitation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奉承可以是一種行騙的工具。
《伊索寓言》裡有「烏鴉和狐狸」的故事,
指出了一種讚美別人,說別人好話的好處。
然而這是一個複雜、爾虞我詐的世界,
奉承也可以是一種「博弈」的藝術,
所以我們都是在和或然率搏鬥,
我們都期望最壞的情況不會出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modxnQJTM
☆  人以類聚
奉承學裡的高手,諂媚功夫已經進入藝術境界,
所以絕對不會和低手埋堆,
以免被低手偷橋及出賣。
低手一向冇腦,只懂得鸚鵡學舌,做「應聲蟲」,
只懂得替上司揹黑鍋。
所以高手一定和高手埋堆,

因為「人以類聚」是發揮團隊精神的關鍵,
凝聚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夠同心同德。
識英雄重英雄,智者凝聚方可以擦出火花,
並且讓部份平庸者爭相仿傚。
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
that  mediocrity  can  pay  to  greatness.
( Oscar Wilde )
Imitating  only  the  best,
learn  from  them  critically  so  that
a  copy  can  eventually  better  the  original.
( Jason Ling )
識狗熊重狗熊,狗熊凝聚同樣可以擦出火花,
擦出錯漏百出、自相矛盾、貽笑大方的火花!
奉承學裡的高手絕對明白這個道理。
奉承上司不一定是為了升遷,
可能只是能力不足或者懶惰的人為求生存的手段,
模仿imitation 既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也是一種奉承的方式。
自古以來,「重覆上司的說話,模仿上司的思維」,
一向都是一種奉承上司的方法,行之有效。
We  hardly  find  any  persons  of  good  sense
save  those  who  agree  with  u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When  I  compliment  you,  I  compliment  myself,
because  I  am  who  I  associate  with.
( Jared Kintz )
甚至用尊敬來掩飾奉承上司及諂媚同事!
When  we  respect  everybody  around  us,
we  are  in  peace  with  everybody  around  us.
( Don Miguel Ruiz )
有人說:很多情況下人們奉承別人的原因,
是因為他們期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奉承。
這種現象在政治中常見,在學術界中亦不罕見!
奉承別人的人一旦飛上枝頭,自然喜歡下屬的奉承。
這種人有一種特徵,就是欠缺量度,剛愎自用,
1.  容不下不同想法的人,
2.  討厭承認個人的疏忽和錯誤,喜歡推卸責任。

An  ambitious  person  has  determined  to  kiss
a  lot  of  asses  in  order  to  get  to  the  top.
And  once  near  the  top,  he  enjoys  rewarding
flattery,  using  OPM  of  course.  Soon  he  becomes
addicted  and  needs  his  daily  dose  of  flattery
without  which  he  will  be  in  low  spirits.
So  he  enjoys  the  flattery  of  sycophants  and
even  admiration  of  fools.
( Jason Ling )

《讚美、奉承、諂媚》(上)

不少中學教導學生做人要正直,要有真和誠,
要不怕吃虧,要有服務社會的精神,
另一方面就用身教諄諄善誘,
示範及暗示學生成年後就可以虛偽,
認為如此苦心栽培就已經是美滿的「完人教育」。
其實這種刻意經營的課內和課外的教育,
即使再配合生命教育或者宗教教育,
並不足以培育學生應付未來的人生,
不能夠令他們將來名成利就。
十年樹木未免太久,默默耕耘是愚蠢人做的事,
青少年應該只爭朝夕,學習只做一年的樹根!
幸好我們還有家庭教育及社會賢達的身教示範,
彌補箇中不足。
要令大部份學生將來名成利就,
其實只是欠缺了兩個基礎課程:
1.  培育「讚美、奉承、諂媚」藝術,
但需要一個漂亮的名稱來包裝,
例如稱之為「與人為善」的藝術。

2.  如何辨別及設法加入追求成功的團隊,
然後積極發揮中學裡培育的團隊精神。
除了赤裸裸的暴力,美其名曰「武功」之外,
人類歷史上屬於軟實力的「成功學」,一向分為三大類:
1.  李宗吾的「厚黑學」
2.  遣使奸細潛伏在敵方 [但要慎防無間道]
3.  讚美、奉承、諂媚
前二者或多或少都需要武力或者制度武力來配合,
並非純粹的軟實力,
亦並非手無寸鐵、讀過書的人所能掌握。
只有第三者才是部份「讀過書的人」經過訓練,
或者專心模仿之後,能夠勝任,
甚至游刃有餘而且完美掌握的技術。
這篇文章只談「讚美、奉承、諂媚」!
  讚美
Kind  words  do  not  cost  much.
Yet  they  accomplish  much.
( Blaise Pascal )
讚美 commendation 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讚美,說得漂亮得體,無過與不及,就是藝術。

讚美,是讚美者的自我表現,
同時亦給予旁觀者認識讚美者一個良好機會
──視乎旁觀者的功力──因為讚美者的讚美,
可以反映出讚美者的見識、智力和動機,
所以有智慧的讚美者明白讚美必須謹慎為之,
必須說得恰當,必須具備真和誠,必須來自愛和智慧,
換言之,就是必須保守自己的心!
否則讚美者的身體語言可能會不自覺地出賣了讚美者。

讚美的目的是建立親切的人際關係,
但讚美的目的亦可以是一舉兩得,
意圖投資在人際關係之上,將來有所收穫。
一旦一個人想將讚美變成一種投資的行為,
就需要講究利潤和安全。

當然,這個利潤不一定是讚美者的利潤,
亦可以是被讚美者的利潤,意念存乎一心。
首先當然是修心,回歸及灌溉自己的心靈,
其次是培養優秀的鑒賞力 [口語稱為品味],

懂得甚麼是劣,甚麼是合格,甚麼是好,甚麼是頂尖!
其次由於人的精力有限,當然需要「選擇讚美的對象」。
所以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
1.  如何選擇讚美的對象 who
2.  為何要讚美他們 why
[讚美者的動機,包括管理和控制別人而產生的快樂]
3.  如何讚美 how?讚美甚麼 what
4.  讚美那一部份 which  part
5.  甚麼情況下要讚美 when  and  where
     甚麼情況下要避免讚美?
讚美某些學生的成績,可以鼓勵競爭,
可以鼓勵部份旁觀的學生跟隨,努力追求進步,
但究竟是鼓勵和一個世界級的標準競爭,
還是只鼓勵同學們之間彼此競爭,其中牽涉到愛和智慧。
讚揚某些學生的行為,可以鼓勵美德的實踐,
但看似美德的行為,完全可以弄虛作假。
真正的美德必須結合批判思維,不能夠蘊藏著虛偽。
讚美可以誇張,但切忌大幅度偏離事實,
因為讚美和奉承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如果罔顧事實去讚揚學生,就變成了奉承;
奉承學生,雖然有些老師會視為一種投資,
但極有可能令學生們將來死於無知而產生的安樂!
讚譽優秀的中學生,將他們捧上天,
不明白他們的所謂優秀,往往只不過是因為記憶力較強,
一旦再欠缺「嚴謹的思考訓練」和「優質的生命教育」,
往往就在堅強的面孔裡,埋下了恐懼失敗的種子;

當他們入到大學、研究所或者出來工作之後,
可能會因為放不下面子而患上抑鬱症,甚至走上絕路。
有時由於受到以往老師和長輩欠缺智慧的讚譽,
一些尖子誤以為自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產生對自己過高的要求,不知人上有人,不能承受失敗,
於是尖子都可能成為吐血而亡的周瑜!

You  can  tell  a  kid  all  day  long  that
he’s  wonderful,  whether  he  is  or  not,
and  it  might  make  him  feel  good.
But  then  he  goes  out  into  the  real  world
expecting  the  same  thing,  and  he  gets  crushed.
( Bill Honig )
雖然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想改變青少年的行為,
讚美勝過批評,但無論讚美或者批評,都和「心」有關。
很多時學校裡的課程及考試內容,都和讚美背道而馳,
而和批評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同仇敵愾,
於是虛偽又再次在教學界展示自己的普世價值。
筆者認為老師讚揚的,應該是學習態度、問問題的能力、

挑戰困難問題的毅力和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Kind  words  do  not  cost  much…
Yet  they  accomplish  much.
( Blaise Pascal )
讚美別人絕對是一件好事;
真確、適當、適時的讚美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油,
佛教稱之為「同喜布施」,因為可以令被讚者欣喜,
正面影響他的情緒和肢體節奏!

所以做人當然應該發自真心,常常說別人的好話,
不但成本低,而且效益大,因為授受皆悅。

但讚美別人既是一種學問,也是一種藝術,
因為讚美因人而異,讚美手法必須適合被讚美者。
如果我們把別人口甜舌滑無心的讚美當真,
那麼將來需要承受的代價可大可小!
由於不真心的讚美容易令被讚美者遠離認識自己,
輕者容易令他產生焦慮,
越是鼓勵他加油就越是增添他的焦慮,
甚至最後神經失調,變成了有自殺傾向的憂鬱症。

所以說好話必須謹慎,首要是不違背事實,
其次是動機純正,不會出現令人懷疑的身體語言,
再其次是沒有陳腔濫調,沒有圓滑曖昧的詞彙,
言詞掌握得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
  奉承、諂媚
一旦讚美之中包含了「做假」和「虛偽」,
就變成了「奉承/諂媚」,孔子稱之為「巧言令色」,
如果再涉及行騙的意圖,就變成了「語言偽術」。
「奉承/諂媚」容易令需要匡智的人成為  slave  of  praise
所以讚美和陷害弱智者固然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奉承和諂媚,亦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絕對可以變成奉承和諂媚的工具。

所以有這樣一句觀察力甚強的說話:
「讚美既考驗讚美者的品德,
    亦同時考驗被讚美者的品德。」
由於大部份人在心靈方面都屬於平庸的人,
所以讚美,甚至奉承和諂媚,
一般都能夠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
例如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和事業更加順暢,
例如令愛情和婚姻更加美滿和穩固。
唯一的代價就只不過是窒礙了心靈的成長!
Flattery  is  useful  when  dealing  with  youngsters.
( Isaac Asimov )
Always  be  nice  to  those  younger  than  you,
because  they  are  the  ones  who  will  be  writing
about  you.
( Cyril Connolly )
有人說:人們奉承別人的原因,
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同樣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奉承。
己所欲,施於人,投桃報李,期望得到同樣的回報。
讚美、奉承和諂媚,
從來都是既可以扶助人,又可以傷人的利器。
讚美別人,令別人飄飄然,不可一世,
當然可以是一件壞事!所以猶太人指出:

「馬在鬆軟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語中易摔跤。」
就是明白這個道理。
If  I  knew  for  a  certainty  that
a  man  was  coming  to  my  house  with
the  conscious  design  of  doing  me  good,
I  should  run  for  my  life.
( Henry David Thoreau )
Flattery  is  all  right  if  you  don’t  swallow  it.
( Adlai E. Stevenson / Kin Hubbard )
只有具備真才實學的「妄想自大狂megalomaniac
只有那些一向將追求真理置諸面子、輩份和地位之上的人,

才不會跌落奉承和諂媚的陷阱。
前者大約佔人口中之千分之一,
後者則佔人口中之百分之一至十,所以至少容易十倍。

If  we  did  not  flatter  ourselves,
the  flattery  of  others  could  never  harm  u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具備高超奉承技術的人,一定有極強的觀察力,
而且能夠聽出別人說話中弦外之音,
從別人的眉目及身體語言中揣摩出別人的心意,
再加上語言能力方面的努力不懈,
於是有能力度身創造及說出
「接近完美、令人難忘」的奉承說話。
他們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因為他有能力奉承任何人。
歷史告訴我們,在極權的社會裡,
讚美、奉承和諂媚只不過屬於小兒科,
因為往往隨後就會出現更高級的崇拜和造神現象,
而且能夠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
造神的好處是﹐即使粗鄙庸俗的人,
如果掌握讚美、奉承和諂媚的秘訣,
也有機會鯉躍龍門,扶搖直上九萬里,飛上枝頭變鳳凰。

《文字和語言孰重?》

Meteora Agios Triadas
我讀籮!
我在蘇文國力教育大學讀籮,
比較和設計步娛人捕愚用的籮,
已經交了論文,一直在等候結果。
甲寅年十一月,一個傷孽紅於二月花的季節,
一孽知秋,秋天來了,孽上加孽,冬天還會遠嗎?

「遠上寒山石徑斜,愚昧生處有人家。
    驅車駛過勢利谷,傷孽紅於二月花。」
十一月十一日,己亥日壬申時,
我剛從郵局拿到蘇文國力教育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
來到位於龍鳳山巔「慈祖園」的「龍鳳客棧」,
捕捉寫作的靈感。

八年前我曾經回過家鄉,當年的感覺是:
「少小離家文革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紅毛相見戾氣斥,始知嚇從何處來。」
終於明白此地不宜久留,立即回香港:
The  evil  empire  finally  becomes  a  vampire.
當殺盡了好人之後,社會上整體的遺傳因子就會改變,
新人類就會出現。
龍鳳客棧不大,只有十來張四人桌子,
及中央一張十二人的大桌。
避開了吞雲吐霧的燒肺姐,
在龍鳳客棧東面的窗前找到一張桌子,
桌上一塊紙牌寫著「開方九點八七」,
由於剛想喝酒驅寒,一見之下正合心意。
活在當下,獨自享受「山巔一舍一壺酒」,
紙牌上的文字及當下的情景配合得天衣無縫,
高興之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幸好孤獨中年並非沽毒的人。
望向龍鳳山下的維多利亞河,
不禁想起了蘇軾的《前赤壁賦》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我又想起讀中學的時候,迷信傳說,
來到維多利亞河岸的金鐘頑,尋找一條腐朽的樹根。
據說尋獲樹根的人要瘋得瘋,要瘀得瘀!
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條倔頭路裡的暗角裡,
在皎潔的月色之下,見到一棵樹倒插在漆黑的污水中,
腐朽的樹根露出在水面,形同馬腳,
中國成語裡的「露出馬腳」,極有可能來源在此。

難得在太平盛世見到這條腐朽的樹根,必須慎重其事,
焚香之後唸往生咒,然後斬了下來,望樹幹一路好走,
斬倡除根,放棄污樹,並且將根命名為「德劣瘋根」。
由於幼承庭訓,老母話朽木不可雕,結果拿去出售,
據說「德劣瘋根」其後落入「人棄授私店」日籍老闆
──綽號「三狽吻狼」──之手,
結果「人棄授私店」業務垂直下跌,
老闆惶恐之下變成弱智,改名惶征晶,
業務由同屬日籍的老闆娘狼尾薰接手。
老闆娘大權在握之後,由神女變女神,
由舊世界紅山雞變成新世界藍鳳凰。
狼尾薰手掌如狗陰白骨爪,獸髮如麗雲,
在狼本城出生,從小在定穢寺跟隨淨心師太,
西毒勾陽瘋的「逆練狗陰真經」,
食物和糞便都可以從口出入,
所以肛門香氣沖天,如入鮑魚之肆。
由於狼尾薰具備真陰功,
明白覆巢之下,八面玲瓏的卵樣一樣多,
結果令「人棄授私店」起死回生,飛蝗騰達,吐氣揚眉。
我寫意地坐在龍鳳客棧暗角裡觀賞眾生相,
這是一個風雨夜,但月色明亮,
山巔的龍鳳客棧裡充斥著三山五岳人馬。
一個時辰之前的癸酉時,
獐頭鼠目、容貌猥瑣的犯罪分子十多人,
霸佔了中央的十二人大桌子﹐
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地一起
飯聚。
其中一位似是眾人的領袖,金髮銀鬚,
奇裝異服,羽毛麟翅,出戾拔睡,器細零仁,

大家都尊敬地叫他做「伊官」。
另一位女孩子似是首領的女人,
外套上繡著三個繁體大字「伊官寵」,
應該是她的綽號,真係大吉利是。
她的額頭上有一顆非常勵志的銷魂麗痣,
長得活像一隻蒼蠅,手裡拿著一部「eye

大家都尊敬地叫她做「琴秀」。
席上「伊官」宣布他已經聘請了名聞天下的醫官,
替「琴秀」割除一顆和不平凡的她並不匹配的孽瘤,
一眾飯聚分子齊聲讚好,
又說怪不得「琴秀」的英文綽號是 Vampire God
原來經過音譯,綽號一早就暗示了「凡配割」。
也許有一天 Vampire God 變成 Vampire caught

見到「琴秀」這樣的女人,難免令人想起了大媽!
大媽,全世界都有,
但將這個概念得意洋洋地親身到全世界表達,
將這個概念炒作得熱騰騰的,則非強國的大媽莫屬!
六十年代在香港已經預言了今天的狀況,
當年有一家日本百貨公司名叫「大媽露Daimaru
媽露者,圓也,丸也,所以百貨公司譯名為「大丸」。
大媽喜歡「露」甚麼丸?
在香港不是日本的「喇叭牌正露丸」,
而是露「幾蚊雞」一粒的「山雞冒鳳丸」。

「山雞冒鳳丸」絕對不便宜,
因為當年香港電視只不過賣三毫子一本而已。
當年金庸小說中有峨嵋派的滅絕師太──
這位武功登峰造極的大媽,
但沒有今天紅黑崆峒派的淨心師太──
這位同樣出戾拔睡、登糖入蝨、隨傳隨到、肛迫自用、
不怕瘋煞,但陷落在心震「詠賢窟」裡的大媽。
那麼千禧年代的大媽,還可以露甚麼呢?
當然不會是露出事業線,
據悉大媽在國內時是露出「狗陰白骨爪」的,
就是名不虛傳,北方旁觀者大讚「你早的雪泥紅爪」,
大媽出國時則是露舞功,
有可能是黃霑先生所說的「跳老舞」,
除此之外,大媽在西方公園、名店、車站大解放時,
難免會露出後面的石門和前面的成功線!

我戴上 Goggle 後用手提電腦去 Google 秘密檔案,
得悉「伊官」姓古,「琴秀」姓蔣,
曾經住過九龍UE層、新界DE層,及香港「堅離地城」。
一古一蔣,怪不得一眾飯聚分子都為二人鼓掌!
秘密檔案又揭露古伊官少年時在鄉間山上得遇異人,
獲贈一柄玄鐵黑劍,並授以毒沽劍法。
數年後初學有成,在鄉間嫦娥廟後一棵大樹的根部,
用黑劍斬殺兩條一亮一黑,躲藏在紅葉之下,
兩眼大如猩猩的大蜈蚣,
據悉兩條大蜈蚣是當年黑山老妖所飼養,
每天修煉捉蟲入遠古史窟的功夫,已經有千年道行;
古伊官又在廟前斬殺八頭野生惡狗。
於是古伊官在鄉間聲名大噪,
被鄉人封了一個「戮八狗」的綽號。
由於黑山老妖不肯罷休,
異人只好邀請空洞派掌門人紅葉先生做忠奸人,
帶著兩名幫中男女弟子去南蘭坊和黑山老妖講數。
呂方面有難色,被迫代表男方去南蘭坊,
而藍芳則迎難而上,自告奮勇代表女方去南蘭坊。
終於成功平息了一場武林風波。
由於「戮八狗」文武皆宜,越雪芳鼻子越向後縮,
結果平步紅雲,扶搖直上七寸,
最後做了「不寒宜律社團」的參謀總長。
由於社會不斷推陳出新,古伊官終於得償所願,
戴上新設計的「臉堅尼」,毋須再露出難看的鼻孔。
不少只有半桶水思考能力的人認為三國時代的諸葛亮,
應該站出來,走在軍隊的最前線,
認為齊國的孫臏和西方的霍金都是廢人一個,
古伊官絕對不會和他們一般見識。
古伊官知道「人蠢和半蠢都係無藥醫」!

戮八狗
一眾飯聚分子都在興高采烈地談論江湖大事。
其一是「阿信的故事The  Story  of  Arson
其二是剛出獄的徐娘「玀犯」,綽號「瘋力發電」,
在「勢利根谷Silly  Gun  Valley 擺下擂台招婚;
其三是犯罪分子薪火相傳告急,
因為有潛質的犯罪分子都去申請做保安,
連拳擊界出名打得的焦拼都出席保安招聘會。
由於尚有七日就是洋人新年,一位容貌最猥瑣最鹹濕,
自稱「a-lack」的飯聚分子向「伊官」和「琴秀」敬酒,
高呼「呷屁扭義Happy New Year!
又向同黨說「狼貪怒撕Long Time No See!

然後手裡拿著一枚雞蛋,帶頭領唱「丟卵你」:
細眼帶瘋滲透雪芳的街道,抹去人格雙眼如豆地仰望,
望向腦後見的腮,是那權迷的心竅。
再次泛起心裡無數的感慨,
已往陰險奸笑仍掛在臉上,
願你此刻不會知,是我衷心的說聲,
丟卵你,那塌鼻動人,嘴巴更迷人,
再說聲,丟卵你,竟垂直下跌,
無恥說廢話,放臭屁,you  will  pay
還有一位叫做「阿謙」,似是新加入團隊的年輕人,
因為他向「伊官」和「琴秀」下跪叩頭,
「阿謙」衣著穩重,兩眼閃爍浮動,腦後見腮,
叩頭時向「伊官」高呼「慢碎,慢碎,慢慢碎」,

而「伊官」就回應「錢進,錢進,錢進進」。
「阿謙」那位穿著低胸衣及熱褲的女朋友,
同時下跪,向「伊官」和「琴秀」叩頭。
「阿謙」的女朋友不但聲線夠嗲,而且身材玲瓏浮凸,
怪不得習慣上我們稱之為「魔鬼的身材」。
魔鬼 devil 的廣東話音譯,不就是「凸浮」嗎!。
但見美人兒酥胸半露,幾許豐乳,再加上胸谷祝陰,
既有影響咽子鉅大的事業線,又有成功線,
隨身攜帶多種大殺傷力武器,
令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絕,肯定贏在起跑線上。
怪不得香港人重視贏在起跑線上,又重視豚隊精神,
因為豚隊中除了豬一樣的隊友之外,
還有獸色可餐的美人兒,
的確令豚員十二分精神,的確有飛屎。
我這位還在「見山是山」的境界,饑渴慕異,
心淡時「奶依附sometimes  naive 的男人,
當然立即目眩神迷、目瞪口呆、目不轉睛。
露出事業線,表達「瘋乳中抱緊自由」,
一向是女人獨有的權利,
我知道未來香港的天下,肯定是屬於這些女人的!。

凡是名字中有謙字的人,
其實都應該問一問當年安名的時候,
安名者 [多數是父親] 心中的想法是甚麼。
我認識四位名叫「阿謙」的人,
一位是哲學家,
他說自己姓名中的謙字代表對真理「謙卑」,
意思是知道自己的知識、智慧和成就都微不足道,
必須自強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位是等到髮縮的奴才,
他說自己姓名中的謙字代表對主子「謙虛兼卑躬屈膝」;
一位是行走江湖的一煽藝人,
他說自己姓名中的謙字代表對所有人扮演「謙虛」;
一位是身和心都虛,虛有其表的政客,
他似乎從來都不知道為何父親替他安一個謙字為名。
謙既然是這麼曖昧的概念,不一定代表高尚的品德,

所以我們只好查清末民初的中文字典。
字典裡謙字的拼音是「希閹切」,
和英文字 him 的發音相同。
現今的學子都不需要再學這種拼音法,
所以即使查字典也不懂得如何發音。
「希閹切」可以令人想起賈英華的《末代太監孫耀庭》,
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而希望能夠接受閹割;
「希閹切」又可以令人想起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裡,
為了練「辟邪劍法」而揮劍自宮的林平之及岳不群,
或者練成「葵花寶典」絕世武功的東方不敗。
不禁在想:造孽的國家不就是自我「希閹切」嗎?
除此之外,不少老馮由於騎虎難下,身心皆陽痿,
兼且腦瘤發作,響如雷在鼎中鳴,
只好在光天化日之下練「葵花寶典」。
一開始練就發現必須節省資源,減少開支,
於是狠心自宮一刀切,終於練成「葵花寶典」,
最後成為「自宮發炎人」。

這些飯聚分子放了一大疊鈔票在桌子上,
點了飯店裡最便宜的大碗酒、大塊肥豬肉及黃油蒸雞;
烹豬吃雞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但見肥豬肉一來,「琴秀」就立即切脂。

酒過三巡,「伊官」拿出雪芳蛋糕來為「琴秀」慶祝生日,
寓意吃過雪芳蛋糕之後,行走江湖時就要懂得說謊!
怪不得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惡魔留其名。
最後他們又點了最昂貴的魚翅來吃,

想不到他們吃過魚翅之後齊齊去如廁,
竟然去如黃鶴,人和鈔票全部失蹤。
我在想:原來切脂早有啟示,
不就好像金魚缸裡炒家的徹資一樣嗎?
也許仁
愛、樂觀、正面思維的人有另一種想法: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多麼有詩意!
志穢就是智慧,多麼有哲理!
甲戌時初,兩位攜帶相機的胖子入門,
他們在飯店南面在兩張桌子分別入座,
兩張桌子上的紙牌竟然都寫著
「一蚊霸王雞死,幾蚊黃油雞鳴!」

食前拍照及寫筆記的行為,讓彼此意會到對方是行家,
攀談之下竟然一見如故,互相交流意見,
大家的共識竟然是「飯店的糕叟是高手」,
而唸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後,
一定要品嚐「波惹菠蘿蜜多炒飯」。

正是滋陰者遇上知音者,一見如故,相逢恨晚。
甲戌時中,幾位讀書人進來之後坐在隔壁一桌,
其中一位喃喃自語,目光呆滯,飯不下嚥,
原來幾位讀書人去賭場之後唯有目光呆滯的那位獨輸。
原來獨輸人名叫沈京兵,看來他神智已經有點不清,
口裡吟誦一些莫名其妙的詩句:
「豬驚老馮痿,光棍慈母揮,何日君再搖?搖到奈何橋。
涼血勇敢蟲,鉛水煲蝗精,高達斌周熔,孽蟈希閹切!
雪芳人毒立,烏雲厭雙飛,勤儉鬥毛始,猿猩聚紅黑,
謬波生孽瘤,肛門出佳兆,瘤得穢卿在,那怕不黃發,
山雞做良禽,變不成鳳凰,去了愛禽海,成為點脆雞,
淨心賣私煙,師太食肥雞,齊心做倀易,切忌忘整容。」

另一位讀書人則拿著一本芮銳瑞、文聞和雲韻三人合著
《石屎史》 History  of  Cement 開始誦讀,
並且請教另一位讀書人如何用普通話來讀作者名及書名。
甲戌時末,雨中傳來一陣緩慢的腳步聲,
抬頭一望,但見窗外如畫的風景裡有一名瘋警,
用棍驅趕一雙在密雨中蜜語的情侶。
數分鐘後門一開,進來了這對色昏男和適婚女,
男方鷹峻,穿上雪芳外套,
背面繡有中文的「知識」在上,
和英文的「numerator」在下,
痰吐不凡,技驚四座,確奇士也,誰敢歧視?
女方穿上櫻紅旗袍,
背面繡上「莫問出處」四個大字。
女方頗具姿色,旗袍低胸,乳不驚人死不休。
估乳有暈:「英雄莫問出處」,信焉!

這雙男女的確讓人有門當戶對的感覺。
由於十一月天氣寒冷,
男方一坐下來就問鄰座一條很有趣的問題:
「邊個見過涼震嬰?你見過涼震嬰未?」
看見沒有人回應,女方就說:
「無人見過?我見過,我真係見過!
昨天在醫院裡見到涼震嬰,當時他患上低溫症,
面色灰白,兩眼無神,但不時滲透出邪惡的微笑,
好像中了黑山老妖毒一無二的毒。」

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標榜,非常有趣。

他們坐下之後不久就點菜,
想不到飯後他們竟然不是吃甜品,而是立即談婚事,
結果一方以為找到歸宿時另一方卻龜縮。
雨停後,二人不歡而散,各行各路,
分別消失在霧霾中,多麼浪漫!
悲觀的人說「霧霾亥寅亥己,寅辰共憤」,偏見而已。
不禁在想:
龍鳳客棧裡的傷悲是否造就了客棧的商碑?
孽漬是否造就了業績?
是否只要袖手旁觀,噤若寒蟬,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明天就會更好?
或者即使明天變得更差,但最壞的情況始於會過去?
也許這些就是樂觀者的正面思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VM2Ulzd4c
如果有機會,一定請教幾位滋陰者,
吃枝竹時是否很知足,吃魚塊時是否很愉快?
吃蒸黃魚發現有瘤時,會否留低條瘀?
蒸魚蒸雞時,我們是否都和薑絲有個約會?
「原諒我當天不懂得真食,只知飲勝!」

甲寅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午日己亥時,
我交了一份「蒙古帝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給
耶撈大學Yellow University,申請後博士研究一職,
結論的撮要如下:
虛偽、愚昧、跟風、狼狽為奸、「以暴力決定真理」,
瘋煞、封殺、泄毒、褻瀆、及「慈母一族」皆可持續發展。
我相信申請成功的機會相當大,
因為邊個見過成吉思汗?無?我見過!
我係 youtube 見過佢!

筆者按:
文字和語言都是人類互相溝通的主要工具,
和生活環境及民族性格有重大的關係。
文字和語言孰重?

通俗但清晰的語言,的確可以增進溝通能力,
但由於語言中有同音的字和詞,容易令聽者誤會,
所以語言亦同樣會降低溝通能力。
即使是同一詞彙都可以有多於一義,例如:
「那穿著制服的人輕易地就將對方制服。」
其中「制服」就有二義,既是名詞,也是動詞,
更何況同音的字和詞!又例如:
「吾肚餓,吾食」同「唔肚餓唔食」就有不同的涵義。

筆者這篇油器文章,如果只是朗讀,不看文字的話,
語言的表達就出現了曖昧不清的意思,
出現奇異的歧義,好像是在玩弄文字遊戲,
而且很多有自知之明,滿腦子文字浴的人,
就會歡欣地對號入座。

所以結論是「通俗但清晰的語言固然需要,
但文字的表達同樣不可或缺」。

《車禍實例 16》

《車禍實例 16》
正玄山人《心靈學奧秘闡微》(板橋:玄真出版)
[當年在圖書館裡看此書時忘記寫下頁數,還請讀者原諒。]
作者提供的資料:
1982 壬戌,四十六歲,
閏四月[丙午]二十五日[庚午]開車到台北途中,
伸頭出窗外吐痰時,遭到後方超車的卡車碰撞頭部死亡。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疾厄宮宮干丙,化出擎羊與天梁火星同度,
主脊椎容易受傷,化出羊陀會照天同巨門,
「巨火擎羊」會入戌宮,
故脊椎中受傷的部位應該是頸椎。
疾厄宮宮干丙,又化出廉貞忌入未宮,
故知此大限有可能就是頸椎受傷的大限。
丁未大限,是「路上埋屍」的車禍格局,
故知頸椎受傷有可能是交通意外做成。
由於沒有命造父母親的斗數出生年次,
單憑星盤推斷,丁未大限,本非死限,
如今竟然成為死限,
應該是因為個人的無知或者一向的壞習慣所做成。
由於有交通意外的顯示,故立即檢視原局遷移宮,
天相「刑忌夾印」,會鈴星武曲,
隨時會出現「鈴昌陀武」格局。
遷移宮亦為身宮,宮干乙,
同樣是「巨火擎羊」會入戌宮,
同樣顯示出脊椎中受傷的部位應該是頸椎。
而且有乙干祿存會照入命宮,
有天機太陰化祿及天梁祿存夾未宮,隱憂早種!
命宮會照「哭虛喪吊」,最忌見祿。
遺憾沒有命造父母親的斗數出生年次,
以判斷父母親提供了多少祿。
丁未大限,大限命宮為兩重雙祿所夾,故有二祿。
大限命宮及遷移宮是「路上埋屍」格局,
有少許「鈴昌陀武」的意味。
丁未大限,令原局遷移宮成兩重「刑忌夾印」之天相,
並且是兩重「鈴昌陀武」格局。
壬戌流年,是丁未大限之中最壞的一年,
因為壬干不但令本命命宮「羊陀夾武曲化忌」,
而且更多了一顆祿存。
代表頭頸之太陽天梁及天同巨門皆為羊陀所沖擊。
所以丁未大限裡,最緊要避開這一年。
趨吉避凶的方法就是在安全的地方勞動四肢,
包括步行在內。
四月為乙巳,流月命宮在辰,
閏四月命宮依然在辰,但干支則用丙午。
大限命宮「路上埋屍」已經成格局。
代表頭頸之太陽天梁及天同巨門再度被流月羊陀沖擊。
本命命宮的羊陀夾武曲化忌,亦再度被廉貞化忌沖起。
丙午流月令本命命宮又再見一祿,合共有四祿。
到了庚午流日,流日命宮同樣在辰,
本命命宮得到流日太陽化祿及流月天同化祿相夾,
終於出現「五祿哭虛喪吊」的格局。
命造父母親的斗數出生年次,
只要是甲、乙、丙,戊、己、壬、癸年的組合,
就提供了足夠的祿,機會相當大!
命宮會照哭虛,六祿難逃。

《車禍實例 15》

《車禍實例 15》 (1945M)
潘子漁《紫微斗數看病》(武陵出版社) p.191
作者提供的資料:
1982 壬戌年,三十八歲,
二月 [癸卯] 十二日 [己丑] 晚上,車禍死亡。
妻子生於 1953 癸巳年三月九日丑時 [人盤]。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命宮見鈴昌武及一祿哭虛。
身宮及財帛宮為「昌貪」格局,
宮干辛,令命宮又多見一祿,
令寅午戌三宮成「巨火擎羊」格。
原局只是子戌二宮為「巨火擎羊」格。
田宅宮宮干戊,不但令天機化祿變化忌,
使命造根基動搖,而且觸發「巨火擎羊」格。
遷移宮宮干己及事業宮宮干己,
不但令命宮顯現「鈴昌陀武」格,
而且令命宮武曲化祿與文曲化忌同度。
遷移宮會照二祿哭虛吊喪。
疾厄宮宮干庚,同樣令遷移宮成「鈴昌陀武」格。
兄弟宮宮干甲,令命宮成「鈴昌陀武」格,
夫妻宮宮干癸,恰巧妻子生年干亦為癸,
癸干除了令遷移宮「鈴昌陀武」成格局之外,
亦使身宮成「空劫夾文昌貪狼化忌」。
而且命造夫妻宮坐寡宿,
如果不是娶寡婦或者離婚女子,
就表示命造自己會先於妻子逝世。
交友宮宮干戊,
除了令子寅午戌宮出現「巨火擎羊」格之外,
亦令子宮天機化祿變化忌。
壬午大限,大限遷移宮正好就是子宮,
運羊沖起了子午二宮的「巨火擎羊」格,
同時化出武曲忌入原局命宮,
令原局遷移宮又多了一顆祿曜。
壬戌流年,惡格再度疊床架屋。
二月癸卯,流月命宮在午,
貪狼化忌沖起了原局命宮的武曲化忌,
沖起了原局遷移宮的「鈴昌陀武」格,
沖起了身宮的「昌貪、曲貪」格。
十二日己丑,流日命宮在巳,
所有流月惡格又再度疊床架屋。
妻子的命盤:
《車禍實例 15》夫死於車禍 (1953F)
1982 壬戌年,三十歲,
二月 [癸卯] 十二日 [己丑] 晚上,丈夫車禍死亡。
口水派紫微斗數的看法是,
凡紫微在寅的盤局,最怕行太陰化忌的大限,
因為一旦太陰化忌,就必然是「羊陀夾太陰化忌」,
就好像《車禍實例 14》,
紫微在卯的盤局,最怕行武曲化忌的大限,
因為一旦武曲化忌,就必然是「羊陀夾武曲化忌」,
但作者並沒有說出該例的命造在壬戌大限有何災厄。
參考:《如何閱讀一張命盤》
由於此例的命造為女命,大限順行,
要到丑宮或卯宮才會行太陰化忌的大限,
本應可以鬆一口氣,
可惜命造偏偏選了一位乙酉年生的丈夫!
一結婚,夫妻宮就變成「羊陀夾太陰化忌」,
而且夫妻之疾厄宮就出現了「火羊武」。
即使命身宮宮干丁,化出太陰祿入夫妻宮,
亦無法解決丈夫出生年次潛伏的禍根。
己未大限,文曲化忌入原局命宮,亦是大限夫妻宮,
而大限命宮則沖起「天機天梁擎羊會」,
主夫妻分離,以壬戌年分居為上策。
壬戌流年,癸卯流月,
流月命宮在戌,辰宮為「火曲羊武」格,
辰宮及戌宮皆有流昌流曲相夾,
己丑流日,命宮在酉,
可能夫妻沒有乘搭同一交通工具,
否則命造亦難逃一劫。
至於其夫是否今生來報恩,替命造擋了死劫,
則並非紫微斗數研究的範疇。

《車禍實例 14》

《車禍實例 14》(1953M)
紫雲《斗數論交通事故》(武陵出版社) p.161-178
作者提供的資料:
2003 癸未,五十一歲,
九月 [壬戌] 廿五日 [丙寅] 己亥時,
在國外發生車禍而喪生。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命造命宮武破臨絕地,先天已經是「鈴昌陀武」格,
而且有「昌貪、曲貪」在卯宮加強災厄。
遷移宮宮干丁,不但沖起、疊起「鈴昌陀武」格,
而且令天相「刑忌夾印」。
父親甲子年生人,同樣令遷移宮成「鈴昌陀武」格,
而且令父母宮「羊陀夾太陽化忌」。
我們又發現父母宮為哭虛相夾,會照兩顆祿星,
再加上母親出生年為乙丑,
所以命造的父親甚可能在辛酉大限往生。
兄弟宮宮干壬,令命造命宮「羊陀夾武曲化忌」,
令兄弟宮的遷移宮成「巨火擎羊」格,
故知命造不宜乘搭別人駕駛,很少人坐的汽車,
最好多用公共交通工具以降低風險。[所以的士不算!]
除此之外,
讀者可能亦發現命造母親出生年乙丑,及身宮乙丑,
同樣令兄弟宮及兄弟宮的遷移宮成「巨火擎羊」格,
而且令卯宮「羊陀夾貪狼化忌」,
沖起了「昌貪、曲貪」惡格。
所以如果情況嚴重的話,
命造的父親及母親都可能在辛酉大限往生。
事業宮乙卯,同樣令卯宮「羊陀夾貪狼化忌」,
同樣沖起了「昌貪、曲貪」惡格,
可惜不知道命造的車禍是否和出差有關。
交友宮宮干丙,令交友宮的遷移宮成「巨火擎羊」格,
而且沖起卯宮的「昌貪、曲貪」惡格,一同射入命宮。
疾厄宮宮干戊,同樣令兄弟宮成「巨火擎羊」格,
而且天梁和擎羊同度,一旦車禍受傷,必然傷及脊骨,
尤其是頸椎部位,因為天同巨門就是這個部位!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除了事業宮不吉之外,財帛宮同樣不吉,
所以車禍有可能和工作有關。
財帛宮宮干己未,
不但沖起命宮及遷移宮的「鈴昌陀武」格,
而且化出文曲忌入命宮,
沖起了卯宮的「羊陀夾貪狼化忌」,
沖起了卯宮的「昌貪、曲貪」惡格,
而且沖起了身宮的「擎羊天刑」,
令遷移宮的「鈴昌陀武」格有「擎羊天刑」加強災厄。
車禍,就發生在命造進入財帛宮的己未大限!
除此之外,
己未大限有大限天馬入巳宮,沖起原局命宮的天馬,
看來命造非動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巳宮的天馬是「空劫馬」,
命造駕駛速度只能夠靠命理師提醒及命造自己控制衝動。
車禍流年癸未,流年命宮剛巧就是大限命宮,
再度沖起了卯宮的「羊陀夾貪狼化忌」,
再度沖起了卯宮的「昌貪、曲貪」惡格,
再度沖起了命宮及遷移宮的「鈴昌陀武」格,
再度沖起了原局命宮的文曲化忌,
再度沖起了身宮的「擎羊天刑」。
己未大限,廉貞七殺會照「天哭天虛吊客喪門」,
大限有來自父親甲干的廉貞化祿,
有來自母親乙干的祿存在卯宮,
有原局命宮的破軍化祿,有大限的武曲化祿」,
廉貞七殺又有兩顆祿存相夾,
已經見到五顆祿星!
九月流月壬戌,流月命宮在午,
會照本命祿存,來自父親甲干的祿存,己未大限祿存,
癸未流年祿存,流月天梁化祿,對宮有哭虛相夾。
壬干又令原局命宮「羊陀夾武曲文曲雙化忌」,
壬干又令大限命宮「六祿哭虛吊喪」成格!
廿五日流日丙寅,流日命宮同樣在午,
相信讀者已經不再需要筆者再重複分析了。
己亥時,流時命宮在巳!
筆者按:
筆者非常感謝紫雲先生不但提供了
命造父母親的「斗數出生年次」,
亦紀錄了命造車禍發生的年月日時。
如果沒有這些重要資料,
口水派紫微斗數的命盤分析必然有所遺憾!

《車禍實例 13》

《車禍實例 13》(1943M)
正玄山人《天地人盤真機》(板橋:玄真出版)
[ 咸豐年時在圖書館看此書,竟然忘記紀錄資料的頁數,
   如果有讀者見到此書此例的話,煩請通知一聲。]
資料:
1981 辛酉,三十九歲,九月[戊戌],車禍死亡。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這張命盤特別的地方是命宮、遷移宮及疾厄宮,
都沒有明顯的交通意外星象,
因為車禍的星曜組合出現在身宮!
命造的身宮在未,為「巨火擎羊」格,
兼有破碎在丑宮加強災厄。
除此之外,
1.  身宮宮干己、遷移宮宮干丁及命宮宮干癸,
皆沖起「巨火擎羊」格。
2.  身宮會照天哭天虛,己干令身宮雙祿夾,
而對宮又有「雙祿夾」,故知命造忌行重祿之限。
3.  身宮的己干及遷移宮的丁干,
令疾厄宮「羊陀夾貪狼化忌」,
並且沖起了疾厄宮的「昌貪、曲貪」格。
凡看車禍,不能不看兄弟宮及交友宮,
因為駕駛者未必是自己,
兄弟宮及交友宮不吉者,
往往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來減輕災禍。
命造兄弟宮宮干壬,令申宮武曲化忌,
令寅宮及辰宮出現「鈴昌陀武」格,
兼有擎羊天刑加強災厄。
命造交友宮宮干丙,令辰宮廉貞化忌,
令申、子、辰三宮出現「鈴昌陀武」格。
可惜作者並沒有說明命造車禍的仔細情況。
庚申大限,
大限擎羊沖起原局擎羊,
沖起了身宮的「巨火擎羊」格,
而且令身宮多了太陽化祿會照。
辛酉流年,
不但令申、子、辰三宮成「鈴昌陀武」格,
而申宮剛巧就是大限命宮及兄弟宮!
辰宮更有擎羊天刑加強災厄,
而辰宮剛巧就是流年疾厄宮。
辛酉流年,
化出文昌忌入子宮,沖起了同宮的陰煞,
又沖起了原局疾厄宮的「昌貪、曲貪」格。
戊申流月,流月命宮剛巧就是大限命宮,
再度沖擊「鈴昌陀武」格。

辛酉流年,
又會入巨門化祿及祿存入身宮,
令身宮成「三祿哭虛」,但我們不知原局有多少祿。
因為作者沒有提供命造的「父母斗數出生年次」,
否則我們對命造車禍的解釋,必然更加完美。
筆者估計命造的父母中應該有丙、辛、壬年生人。

《車禍實例 12》

《車禍實例 12》 (1928M)
呂家恂《八字發微》第三部 (韜略)  p.130
資料:
1981 辛酉年,五十四歲,八月[丁酉],車禍喪生。
口水派紫微斗數命盤分析:
這個命造亦是典型的「路上理屍」格!
命宮己干,文曲自化忌,
既令丑、亥二宮成「火曲羊武」格,
又令及巳、酉、丑三宮成「鈴昌陀武」格,
兼有天刑加強災厄,
而丑宮剛好就是命造的身宮兼遷移宮!
命造的疾厄宮及交友宮的甲干有四大啟示:
1. 令丑宮成「鈴昌陀武」格。
2. 令酉、亥二宮成「火曲羊武」格。
3. 令寅宮廉貞化祿及貪狼化祿夾祿存,
而剛巧寅宮就會照「哭虛吊喪」。
4. 令命宮為太陽化忌及太陰化忌所夾。
除此之外,疾厄宮亦見「空劫馬」這組高速度的組合。
而交友宮則提醒命造盡量避免坐別人駕駛的車子,
越多人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就越安全。
很多時交通意外往往是由於工作上的需要而產生,
但作者並沒有指出命造的車禍,
會否和出差或者上下班有關。
命造的事業宮宮干癸,的確令人有此懷疑,
因為癸干令巳、丑二宮成「火曲羊武」格。
一旦命造從事外務工作,常常要在路上,
就必須兼視命造的田宅宮。
田宅宮宮干壬,指示出斗數研究者必須注意的巳宮,
亦即是癸亥大限的遷移宮!
癸亥大限,貪狼化忌在酉宮,大限流昌在卯,
成「昌貪格」。
辛酉流年,剛巧就是酉宮,羊陀夾貪狼化忌在死地,
夾起了「昌貪格」,而且化出文昌忌入原局命宮。
丁酉流月,流月命宮在亥,和大限命宮相同,
不但沖起所有「火曲羊武」、「鈴昌陀武」、
「哭虛吊喪」等格局,
而且巨門化忌又令天相「刑忌夾印」,
巨門化忌和天機化忌亦夾起了酉宮的「昌貪格」!
如果有命造父母的斗數出生年次,
我們對命造車禍的解釋,必然更加完美。
筆者懷疑命造在庚申大限已經有和車禍擦身而過的經歷,
或者有可能由父親來承受,
因為庚干羊陀夾天機化忌入原局父母宮,
又有天同化忌沖起天機化忌,
其次,命造的身宮坐寡宿,
而天同化忌則剛巧是母親的配偶宮,
兼大限父親的疾厄宮。
至於大限的父母宮 [酉宮] 就是「火曲羊武」格,
兼有天刑加強災厄。
筆者按:
非常感謝香港、台灣、澳門、星加坡、馬來西亞,
及美加的一眾熱心讀者,常常支持筆者的斗數文章。
筆者近來盡可能將命盤分析仔細地描述,
因為自知時日無多,
所以每天都樂觀及積極地數算自己的日子,
希望能夠善用餘生,將口水派斗數概念和精華,
闡釋得清清楚楚地留下給熱愛斗數的後學,
移去學習過程中筆者曾經遇過的絆腳石,
節省後學研習斗數的寶貴光陰。
筆者現時已經盡力避免再看斗數新症,
原因之一是定盤已經要花耗不少心血,
而一般來算命的人並不知道這一點,
而筆者亦沒有興趣每次不斷重複地去解釋,
所以定盤這個責任就留給筆者的斗數學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