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分類》(九)

[利用基督教的基督徒]
All  the  gods,  all  the  heavens,  all  the  hells,
are  within  you.
( Joseph Campbell )
The  belief  in  a  supernatural  source  of  evil
is  not  necessary;
men  alone  are  quite  capable  of  every  wickedness.
( Joseph Conrad, Under Western Eyes, 1911 )
I  never  wonder  to  see  men  wicked,
but  I  often  wonder  to  see  them  not  ashamed.
( Jonathan Swift, Thoughts on Various Subjects, 1711)
Well,  I’ll  put  it  this  way:  you  can  certainly
say  belief  in  God  makes  people  behave  worse.
That  can  be  proved  beyond  a  doubt.
( Christopher Hitchens )
當我們發現邪惡並非完全在外,
當我們發現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邪惡,
那些利用基督教的基督徒當然不會例外。
不少偽基督徒既恐懼魔鬼,又拒絕完全信任神,
結果讓「虛偽」和「貪婪」乘虛而入,
成為了社會上道貌岸然的偽基督徒和偽君子。
教會一向並非姜太公釣魚,往往需要欺騙純樸的羔羊,
所以偽基督徒在教會內的確有存在的價值。

When  a  man  is  getting  better  he  understands  more
and  more  clearly  the  evil  that  is  still  left  in  him.
When  a  man  is  getting  worse  he  understands  his  
own  badness  less  and  less.  A  moderately  bad  man
knows  he  is  not  very  good;  a  thoroughly  bad  man
thinks  
he  is  all  right.  This  is  common  sense, really.
You  
understand  sleep  when  you  are  awake,  not
while  
you  are  sleeping.  You  can  see  mistakes  in
arithmetic 
when  your  mind  is  working  properly;
while  
you  are  making  them  you  cannot  see  them.
You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drunkenness
when  
you  are  sober,  not  when  you  are  drunk.
Good  
people  know  about  both  good  and  evil;
bad  
people  do  not  know  about  either.
( C. S. Lewis, Mere Christainity )

當我們發現所謂「自我批判」和儒家所說的「慎獨」,
其實都是「宗教精神」的必然要求,
我們對邪惡的想法就會改變。
如果既要愛人,又不能夠縱容邪惡,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辦?聖經中有甚麼指示?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
    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馬太福音 10:16》
中國傳統民間智慧亦說: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筆者的個人意見是即時的邪惡要立即制止,
制度的邪惡及為數不少半正半邪的人的邪惡,
就要靠建設一個光明正大的批判平台來譴責,
光明正大的批判平台可以令存在於灰色地帶的邪惡,
暴露在太陽之下,
能夠產生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真正功效,
使灰色地帶的邪惡無所遁形,
使眉宇間泛出權力和銅臭氣色者懂得收歛。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我們明白橫眉冷對千夫指依仗的,
可以是權力」,可以是「迷信」,可以是「信念」,
並不一定需要「信仰」來支撐。
如果我們打算做一位基督徒,我們必須明白:
所有稱得上是神聖holy  的東西,
可以包容初犯的無知和愚昧,
可以原諒這些無知和愚昧的人,
但必然公開批判無知和愚昧,必然公開譴責虛偽。
否則甚麼叫做「神聖」?
「神聖」之中不會有拒絕智慧的愛!
「神聖」不會包容屢犯的無知和愚昧!
「神聖」絕對討厭虛偽!
智慧和虛偽同樣令思考複雜,
為何這麼多人寧願選擇虛偽?
為甚麼我們討厭讓智慧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但卻容許虛偽在燈火欄柵處閃閃發光?
The  nature  of  our  love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our  life
and  in  fact  our  entire  nature  as  a  human  being.
( Emanuel Swedenborg )
第六類的基督徒,這種利用基督教的基督徒,
《修行的地方》(八)  一文中已然提及,不贅。

《基督徒的分類》(八)

[沉默的羔羊]
也許老人家會說:
這時代不比從前了,壞人多了很多,
最痛恨的是由於教育的缺失,
沉默的人和半好半壞的人增長得更快!
If  throughout  your  life  you  abstain  from  murder,
theft,  fornication,  perjury,  blasphemy,  and
disrespect  toward  your  parents,  church,  and  your
king,  you  are  conventionally  held  to  deserve
moral  admiration  even  if  you  have  never  done  a
single  kind,  generous  or  useful  action.  This  very
inadequate  notion  of  virtue  is  an  outcome  of
taboo  morality,  and  has  done  untold  harm.
( Bertrand Russell )
如果沉默是金,沉默的人不就是明哲保身的識時務者嗎?
如果沉默是金,沉默的羔羊不就是金羔羊嗎!

The  world  suffers  a  lot.
Not  because  of  the  violence  of  bad  people,
but  because  of  the  silence  of  good  people!
( Napoleon )
The  world  is  a  dangerous  place,  not  because
of  those  who  do  evil,  but  because  of  those  
who  look  on  and  do  nothing.
( Albert Einstein )
中國共產黨喜歡說「必須旗幟鮮明地與邪惡勢力作鬥爭」,
但甚麼是「
邪惡evil?甚麼不是邪惡?由誰來定義?
用黨的語言來表達,就是由黨中掌權的人來定義。
擁抱懷疑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當然不會接受這個定義!

Silence  in  the  face  of  evil  is  itself  evil:
God  will  not  hold  us  guiltless.
Not  to  speak  is  to  speak.
Not  to  act  is  to  act.
( Dietrich Bonhoeffer )
Noncooperation  with  evil  is  a  sacred  duty.
You  assist  an  evil  system  most  effectively
by  obeying  its  orders  and  decrees.
An  evil  system  never  deserves  such  allegiance.
Allegiance  to  it  means  partaking  of  the  evil.
A  good  person  will  resist  an  evil  system
with  his  or  her  whole  soul.
( Mahatma Gandhi )
一位教會牧師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亦有這樣的看法:
He  who  passively  accepts  evil
is  as  much  involved  in  it
as  he  who  helps  to  perpetrate  it.
He  who  accepts  evil  without  protesting
against  it  is  really  cooperating  with  it.
( Martin Luther King, Jr.)
In  the  end,  we  will  remember
not  the  words  of  our  enemies,
but  the  silence  of  our  friends.
( Martin Luther King, Jr.)
馬丁。路德。金其實是間接地指出:
「故意胡塗」、「虛偽」和「怕事」都是邪惡的根源。
中國人說:姑息養奸,形同幫兇!
馬丁。路德。金當然不知道某些醒目的香港基督徒,
由於擁抱中國傳統裡「鄉愿」的遺傳基因,
可以隨心所欲地對邪惡大細超!
這些完全拒絕批判的基督徒,
用來支持自己信念的聖經金句就是: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
    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以弗所書 4:2-3》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
    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加拉太書 5:22-23》
有西方的基督徒甚至會這樣指出:
Martin  Luther  King,  Jr. was  not  kind.
He  was  judging  accusingly.
He  didn’t  speak  gently !
He  was  sending  out  negative  energy.
He  refused  to  find  solutions
that  are  acceptable  to  us.
Since  we  must  also  be  kind  to  ourselves

and  stay  away  from  negativity,
we  shouldn’t  listen  to  what  he  said.
Kindness  is  character.  It  is  morality.
Kindness  is  a  holy  lifestyle !

當世界越來越複雜,當壞人越來越多時,
做一個「正正常常」,袖手旁觀,不理世事,不理公義,
故意胡塗,只顧自己享樂的「無知人」或者「第五類基督徒」,
就會越來越困難!
第五類基督徒認為
1.  由於自己信了神,自己就不會邪惡。
2.  部份邪惡的人會悔改,我們應該用愛心去包容。
3.  那些真正邪惡的人,神自然會去處理。
4.  我們不會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因為他喜歡動刀兵。
5.  點解唔可以畀我舒舒服服咁信神?
6.  所謂「與主同行」,
就好像金庸武俠小說中那些跟隨宿老怪的徒弟們一樣,
唱唱聖詩,歌功頌德,搖旗吶喊:「你真偉大,何等偉大」。
如果是這樣說的話,
我們看見別人強姦時,是否應該袖手旁觀?
並且對他說:神在等待你悔改!
我們是否應該這樣想:
既然神和天使都拒絕出手,我們當然沒有資格插手,
而且在這件事上神也許有他的旨意。
第五類基督徒所信的,是否一位這樣的神:
一位看著魔鬼做壞事,一直袖手旁觀,
並且命令天使們一起袖手旁觀,等待魔鬼悔改的神?
或者一位利用邪惡去教導基督徒,
並且讓基督徒懂得對自己的不邪惡產生知足和感恩的神?
直到永遠,阿門?
所以在筆者刻苦揣摩之下,有些人是這樣定義「信仰」:
Patience  with  evil  and  waiting  for  GOD
to  do  His  work  is  faith.
Whether  we  become  victims  or  victors
as  a  result  is  God’s  choice.
People  who  have  faith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will  finally  work  out  for  the  best.
一千多年前希臘人就已經懂得這樣思考:
Is  God  willing  to  prevent  evil,
but  not  able?
Then  he  is  not  omnipotent.
Is  he  able,  but  not  willing?
Then  he  is  malevolent.
Is  he  both  able  and  willing?
Then  whence  cometh  evil?
Is   he   neither  able  nor  willing?
Then  why  call  him  God?
( Epicurus 341~270 BC )
希臘人的說法是:
神想消滅罪惡,但沒有能力,
那麼他就不是全能。
或者神有能力消滅罪惡,但他選擇不去做,
那麼他就不是一位好的神。
如果神想消滅罪惡,而且有能力消滅罪惡,
那麼何來罪惡?
如果神沒有能力消滅罪惡,又不想消滅罪惡,
那麼為甚麼我們還稱他為神?
後來的哲學家,他們的問問題方式就比較持平:
If  God  exists,  whence  comes  evil?
If  he  does  not  exist,  whence  comes  goodness?
( Leibniz )
天主教不敢說神睡了覺,但就奪了神的話事權,
不再肯定「君權神授」,但就肯定「教宗權神授」。
不但由人授權教宗成為「神的代言人」,
更成立一個「無國界的國家」。
I  have  as  much  authority  as  the  Pope.
I  just  don’t  have  as  many  people  who  believe  it.
( George Carlin )
人數和「道/真理」,本來不應該有任何關係,
但在宗教方面,順服的羔羊的人數決定了教會的收入,
於是瑪門往往戰勝了真理,結果產生了一個奇異的吊詭,
就是教會的生存不是靠神的帶領,而是靠來自奉獻的收入。

《基督徒的分類》(七)

[信奉聖經裡的神,但完全拒絕批判]
第五類基督徒信奉的神,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神,
所以他們對神的認識,有如盲人摸象。
他們認識的神,是別人口裡的神:
God  as  taught.
筆者幾十年來接觸這類基督徒為數不少,
雖然他們成為這類基督徒的原因各異,但各自各精采:
1. 由於教育程度低。
2. 由於恐懼思考。
3. 由於懶得思考,所以希望能夠佔一佔心靈上的便宜,
    讓別人代替他們去思考。
4. 跟隨大隊,唯恐教友們認為他對神不夠忠心的。
5. 認為理性的人一定沒有宗教信仰,抗拒宗教精神。
6. 認為理性的人一定「反宗教」,
    所以思考只能夠適可而止。
所以基督教教會內所謂「衛道之士」,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追求「太初的道」,一類以為可以「立即得道」。
追求「太初的道」的人重視批判,歡迎批判、擁抱批判,
拒絕欺騙自己,也不意圖欺騙別人;
以為可以立即得道的人喜歡秘笈,討厭批判,拒絕批判,
部份沒有能力判斷是否在欺騙自己,部份則騎虎難下,
所以往往在有意無意之間去欺騙別人。
以為可以立即得道的人又可以分成兩小類:
一類是有需要保護的「接近弱智」人士,
另一類是道貌岸然的「棄智」人士。
「宗教精神」和「科學精神」同源,
彼此都重視「真」和「誠」,本來就沒有任何矛盾。
科學還未有能力完全掌握生命的來源,
因為科學家明白「假說」並非真理,
科學還未有能力完全掌握人類精神文明的來源,
因為腦神經科學根本還未有能力瞭解「宗教精神」。
可惜一旦去到沒有批判思維訓練的人的手裡,
宗教和科學就好像水火不容,
所以天主教曾經放棄仁愛及和平,嚴厲對付科學家,
燒死  Giordano  Bruno迫害  Galileo  Galilei
現代不少傳道人雖然讀過科學,
但多數沒有接觸過科學歷史和哲學,
罕見有懂得科學精神者,
所以宗教人和科學人依然很容易各走極端。
於是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人就難免會有這樣的想法:
God  was  invented  to  explain  mystery.
God  is  always  invented  to  explain
those  things  that  you  do  not  understand.
( Richard Feynman )
由於部份基督徒喜歡利用聖經經文中矛盾的地方,
需要用到那部份時就用那部份,從不著眼於矛盾的統一。
一旦理虧,就立即拒絕批判,而並非日夜思考,
所以重視真和誠的人就會想:
他們如何說服我們他們有的是「信仰」,
而不是「信念」或甚至「迷信」?
What  is  wanted  is  not  the  will  to  believe,
but  the  will  to  find  out,
which  is  the  exact  opposite.
( Bertrand Russell )
不少現代的基督徒依然分不清科學和科技,
但至少傳道人不會再盲目地反科學,
可惜由於不少傳道人從未經過批判思維的訓練,
所以將他們的恐懼收窄,由中世紀對科學的恐懼,
收窄為這個世紀對批判思維的恐懼。
讀者可能想像不到基督徒之中,
不少碩士、博士和教授級人物竟然都屬於這一類。
在靈界的帶領和鍛煉之下,
筆者有幸遇過不少這類基督徒,
有高層次的,亦有低層次的。
由於這些基督徒往往對筆者盤底之後,
輕視筆者只有學士學位,又沒有讀過神學院,
致令筆者大有收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寶貴的幾課。
筆者就曾經聽過一個虔誠基督徒這樣的辯護:
由於科學 [其實應該說是科技] 所殺害的人,
遠遠超過宗教所殺害的人,
所以我們應該「減輕、甚至完全抵消」
一般人對宗教曾經殺人的指責!
這就是「殺人少者不必道歉」的理論根據。
聖經說「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輕」,
但忘記了告訴教徒「不要叫人小看你學位低微」。
也許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他只有中學學位,
而且不會入神學院。
人身上隱蔽和看似極度輕微的罪惡,最難發現,
這些罪惡包括虛偽、反理性和拒絕批判」。
難發現的原因是這些人看來都是「好人」,
看起來都是道貌岸然,有些更加是和藹可親。
直至我們挑戰他們的理性,他們的罪惡才會現形。
他們認為  mental  health  一定包括信耶穌,
包括適可而止的思考,
但絕對不包括鍥而不捨的批判思維!
由於他們是和藹可親的人,
所以他們的擋箭牌就是裝作耳聾,忽視論據,拒絕辯論,
繼續宣傳他們的「信念」。
其實這類基督徒只要有自知之明,
只要對自己不懂的概念不作聲,
只要不強加自己的信念在別人的身上,
無傷大雅,不必理會,因為這是個人抉擇的自由。
但當這類基督徒一旦積極進取,
就容易出外招攬生意、招搖撞騙、教導虛偽。
當教會假裝看不見,或者故意忽略不理,
不去管教這些「自己人」的時候,
外人就需要公開批判他們,以免他們教導邪惡,
甚至默許犯罪。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stupid  people  in  large  groups.
( George Carlin )
由愚昧者集思廣益,一起度橋而產生的罪惡,
絕對可以影響社會安定繁榮!
「不要叫人小看我們這班愚昧精英年老懵懂,
    總要在溫柔和讚賞的言語,
    完全不一樣的隱蔽和顯露的行為,
    對度橋和謀略的信心,對名、利、權的愛心,
    及扮演奴才角色的光怪陸離手段上,
    都作社會上一眾愚夫愚婦的榜樣!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反理性和拒絕批判所產生的罪行可以非常嚴重,
且讓我們來看看純良的羔羊,一旦拒絕批判,
會犯上那些和純良有關的罪。

《基督徒的分類》(六)

 [信奉聖經裡的神,但用批判思維去認識神]
God  in  the  Bible.
Understand  God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凡是用批判思維去思考基督教的人,遲早會發現
1.  基督教裡的神是一位會不斷在愛中進步的神。
2.  神就是「宗教精神」,「宗教精神」就是神。
宗教精神涉及人類精神文明的終極安頓,
但自古以來,「宗教精神」一旦去到人的手裡,
就會和「人類的愚昧」結合在一起,
形成了「宗教」這種普遍的現象。
所以「宗教精神」和「宗教」絕對是兩回事。
所以神和教會,絕對是兩回事,
正如國家和黨,絕對是兩回事!
那麼這類基督徒和上文所說,
信奉一位去蕪存菁的神的基督徒有甚麼分別呢?
分別在於先天和後天!
不少信奉一位去蕪存菁的神的基督徒,
不知是由於天生異稟,
還是由於家庭的遺傳和影響,
從小就性格和善,頭腦清醒,
一早就明白「愛」是「宗教精神」的頂端,
是修行的目標,
恰巧他尚未接觸其他宗教之前就碰上基督教,
而恰巧他遇上的基督徒又是「真基督徒」,
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批判思維的訓練,
剎那間就立即認識了神,認識了愛。
這種情況有點像佛教禪宗裡所說的「頓悟」!
筆者雖然生於基督教家庭,但缺乏先天「悟」性,
在成長的過程中遇上不少「真基督徒」,
遇上少少「偽基督徒」,
但遇上頗多自稱「真基督徒」的「半真半偽基督徒」。
今天筆者對教會的認識,
其實應該多謝那些「半真半偽基督徒」,
是他們在引導我走心靈的道路。
在他們的身上,既見證到神的愛,見證到魔鬼的虛偽,
亦見證到人的愚昧;
見證到由於人的愚昧,不少自稱基督徒的人,
既接受神的愛,又接受魔鬼的虛偽,
既說批判思維重要,又討厭批判思維。
由於先天「悟」性不足,
所以筆者只能夠靠後天批判思維的訓練去認識神。
64《基督徒的分類》 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
Many  belief  leaders  and superstition leaders
spend  a  lifetime  perfecting  their  ability
to  exploit  either  sincere  ignorance  or
irrational  fear  of  the  people.
It  takes  a  good  training  in  critical  thinking
to  prevent  ourselves  falling  into  their  traps
and  becoming  their  preys.
( Jason Ling )
幸好由於科學的訓練,一向重視「真」和「誠」。
對於筆者這種缺乏先天「悟」性的人來說,
甚麼是「真理」,甚麼是對,甚麼是錯,
不可能不通過嚴厲的批判就可以接受。
稱得上是「真理」的東西,從來都不需要由人來捍衛。
如果有宇宙創造者這位神的話,
神一定不會嘲笑自己創造出來的真理,
神一定會重視「真」和「誠」。
筆者在批判思維的自我訓練過程中,
明白到真正重視「真」和「誠」的人,
必然遲早要面對「自我批判」,
於是就明白到為甚麼「勇」這麼重要。
一個人的「自我批判」其實是對心靈的愛,
而對自己的心靈有了愛,才有能力去明白神,
才有能力去愛人。
批判思維的目的,就是訓練《提摩太後書 1:7》
裡所說的  a  sound  mind
聖經說: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味人作伴的,必受虧損。」
《箴言 13:20》
筆者讀大學的時候,天真地認為「真基督徒」不會討厭智慧,
因為不尊敬智慧的人怎可能認識神?
怎可能有勇氣向人說自己愛神?
況且不喜歡抽象概念,不擁抱「宗教精神」的人,
為甚麼要信宗教?更為何要選擇做傳道人?
自稱是真基督徒的人,怎可能不喜歡晝夜思想,
怎可能還是一個平庸的人?
四十多年轉眼之間就匆匆過去,
期間神派遣了很多他的僕人,向我示範這個認知上的錯誤。
原因不只是由於「人畢竟是軟弱的」,
而是人還會因為口裡承認自己軟弱而沾沾自喜,繼續軟弱。
原來「真基督徒」之中,沒有意圖追求智慧的人有很多!
[信奉聖經裡的神,但選擇自己喜歡的那部份]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單只是中國的「國情」,
也是第四類基督徒對宗教的「徒情」。
第四類基督徒信奉聖經裡的神,
但選擇自己喜歡的那部份。
由於神就是愛,所以讓人有揀選的自由。
所以這類基督徒根據邏輯,
認為這個自由當然包括了對神的定義!
God  in  the  Bible.
Choose  the  part  of  God  that  one  likes,
completely  ignoring  other  parts.

有些人喜歡舊約裡的神 [耶和華],
a  jealous  God,  a  God  of  Wrath
有些人喜歡新約裡的神 [耶穌基督],
a  God  of  love  and  forgiveness
God,  so  atrocious  in  the  Old  Testament,
so  attractive  in  the  New ─
the  Jekyl  and  Hyde  of  sacred  romance.
( Mark Twain, Notebook )
英國哲學家羅素一早就明白人類會按著自己的喜好,
去塑造自己心目中神的形象:
Cruel  men  believe  in  a  cruel  God
and  use  their  belief  to  excuse  their  cruelty.
Only  kindly  men  believe  in  a  kindly  God,
and  they  would  be  kindly  in  any  case.
( Bertrand  Russell )
還有一些人,只是口裡喜歡新約裡的神 [耶穌基督],
但心裡實在討厭他。
這些人認為,雖然耶穌基督代表「宗教精神」,
完全不會容忍「虛偽」,
但人是神所創造的,
人本來就是軟弱,人本來就是虛偽,
耶穌基督應該給這些人留一點面子,
不要批判他們的虛偽。
耶穌基督應該讓「宗教精神」與「虛偽」和平共存,
換言之,就是稍微歪曲「真」和「誠」,
讓「愛」和「智慧」原諒並包容「虛偽」。
這樣才能夠產生「仁愛、喜樂、和平」,
才能夠讓「宗教」在愚夫愚婦之中延續下去。
基督徒互相團結,共抗外敵,共同對付異教徒,
就是教會內「仁愛、喜樂、和平」的道路!
雖然神聖的東西都是抽象的,
但大部份人都不喜歡抽象的東西,
因為我們相信,凡是抽象的東西,做假的成份十分高,

所以我們抗拒「宗教精神」,因為實在太抽象了!
我們講究實際,凡是能夠觸得到、摸得著的東西,

才是一般人能夠產生信心的東西,
所以千萬不要嘲笑喜歡偶像崇拜的人!
千萬不要說:
I  will  follow  truth,
I  will  follow  honesty  and  sincerity,
I  will  follow  love  and  wisdom.
要說、要唱: I  will  follow  Him!
因為
不少人喜歡「能夠道成肉身」的神,
硬是不喜歡觸不到、摸不著、抽象的神。
所以他們喜歡天主教,因為有聖母,因為有教宗,
因為有聖人,而且聖人越來越多。
雖然心裡這樣想,但這類基督徒絕對不敢對人說:
1.  進窄門是不合理的要求。
2.  聖經金句其實可以各取所需。

《基督徒的分類》(五)

[信奉一位去蕪存菁的神]
從舊約到新約,我們已經見到基督教裡的神,
是一位並非全知全能的神,
但這位擁有大能的神會不斷在愛中進步,
會「去蕪存菁」,最後更將獨生子賜給世人。
一位不斷在愛中進步的神,
和「神就是愛」的概念完全吻合!
亦和耶穌所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一樣,
完全沒有邏輯上的矛盾。
The  God  existing  in 
all  of  the  spiritual  human  beings.
照筆者數十年的觀察,
大部份具備「宗教精神」的人相信的,
其實都是「去蕪存菁」的靈界,
或者多位具備不同性格的菩薩。
那些自稱相信只有一位真神的,
其實亦是相信一位「去蕪存菁」的神,
分別只在於去了多少蕪而已,
但很少人肯承認他們這種想法,
既不敢對人說,更加不敢對教友說。
筆者私下揣摩他們的心意,覺得有幾個可能:
首先,他們知道不能夠忽視群眾的壓力,
因為  peer  group  pressure  在教會中的確好使好用。
有經驗的人深刻知道教眾的虛偽,
必然不敢光明正大地批判他的思考,
卻喜歡私下論斷他們。
這就是為何誠實從來都不會被視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事實上「說真話」除了對政客是一件天大的難事之外,
對那些在高位、未曾替自己洗腦的宗教人士來說,
亦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所以「成熟」的信眾不重視誠實,情有可原。
其次,就是他們往往對神的概念和定義毫不執著。
有些人是因為對獨立思考恐懼,
有些人是因為怕主持人震怒,
有些人是因為怕被那些輩份高、道貌岸然的人恐嚇。
再其次,就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教導他們要「隱惡揚善」,
所以他們就認為「隱藏矛盾而讚揚美善」更加是一種美德。
所以很多具備「宗教精神」的人,
往往口裡說一個神,心裡明白的是另一個神。
所謂「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就在不知不覺之間變了質!
最後,信奉一位去蕪存菁的神,
就好像男女關係之中「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
只看見對方好的一面,故意忽略了其他部份。
難得糊塗嗎,對不對?
那麼自己糊塗就可以了,為甚麼要去騙人?
這些教友似乎不懂得:
「誠實」是「信仰」的基石,
對人對己都「誠實」,才能夠產生「信仰」,
對任何一方面 [自己或別人]「不誠實」,
最好也只能夠產生「信念」。
結果一個人口裡說出來的信仰,
和他心目中真正的信仰往往是兩回事。
甚至有些人會將自己的腦袋分成幾個互不打通的部門,
一個部門擁抱誠實,一個部門擁抱虛偽。
只有極少數人有勇氣公開承認自己相信的,
是一位「去蕪存菁」的神!
一般而言,只要對方是一個誠實的好人,
不會將自己不懂得的東西說成自己懂得的東西,
筆者都心領神會,絕對不會追究。
筆者和親人、摯友之中的基督徒幾十年來相安無事,
就是這個原因。
事實上,筆者一向喜歡誠實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
多於喜歡教徒,不論是任何宗教。
筆者從來都沒有聽過某些基督徒夠膽承認:
如果聖經裡沒有「道成肉身」這個事實,
我絕不會信基督教。
筆者認為:
由於人的愚昧,所以才需要「道成肉身」,
因為愚昧的人必須有實物摸著,
才可以相信抽象的真理,
正如某些女人必須有實物在手才可以相信愛情一樣。
基督教的「道成肉身」、耶穌像,天主教的聖母像,
和其他宗教的神像,分別在甚麼地方?
道不遠人,
「真和誠」是愚夫愚婦和販夫走卒都可以明白,
是他們一生都可以修行的「道」;
俗語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足以證明這一點。
人一旦具備「真和誠」,虛偽自然遠離。
至於「愛和智慧」就肯定比較複雜和抽象,
只有上智者才可以明白箇中奧妙。
也許這就是為甚麼沒有了「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

愚夫愚婦和販夫走卒就不能夠相信
「愛和智慧」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
人不是按著神的形象創造出來的嗎?
人不是已經經歷過一次洪水的篩選嗎?[挪亞方舟]
為何一般人的智慧這麼低劣?
為何人與人之間智慧的差異這麼大?

《基督徒的分類》(四)

[愛是一道窄門]
其實我們不應該說「亞伯拉罕贏了耶和華」,
因為亞伯拉罕既然信了神,就有神在他的心中。
在這場心靈博弈戰之中,一位不是全知的神,
想測試亞伯拉罕是否「有神在他的心中」。
由於亞伯拉罕堅信「神就是愛」。
所以一位有神在他的心中的僕人,
根本對任何測試都無所畏懼!
You  must  lov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person  you  love  feels  free.
( Thich Nhat Hanh )
「愛」本來就是一道窄門,
因為必須有「真「和「誠」才可以有「愛」,
必須配合「智慧」,「愛」才可以得到顯彰!
「愛」和「智慧」都是一生一世的艱苦奮鬥,
不是窄門是甚麼?
「你們要進窄門。
    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 7:13-14》
聖經裡的神,是  God  in  a  book
而完美的神,則是  God  in  imagination
二者顯然不能共存!
聖經是死的,所有印刷品都是死的,讀聖經的人是活的;
讀聖經的人不一定懂得如何思想,亦不一定晝夜思想;
屬靈的人才會積極學習如何思想,並且晝夜思想。
自古以來,神就活在屬靈的人的心裡,
所以「真、誠、愛和智慧」一向都在屬靈的人身上彰顯出來。
我們可以說「神就是愛」才是
  God  in  reality
是一位我們在世界上可以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神,
因為他在屬靈的人的行為上顯示出來,
不論這些屬靈的人信奉甚麼宗教,或者根本沒有宗教信仰。
當然會有人反對這個詮釋,認為必須將堯舜孔孟打下地獄,
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基督教及聖經!

《創世記》裡的記載,
如果不是對「完美論」一個沉重的打擊,
就是說明基督教及天主教的神並非「完美論」裡的神。
完美的神從來都沒有在聖經裡出現過!
聖經裡的神,亦從來都沒有說過自己是完美的!
完美的神,怎可能會後悔?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
    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
    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
    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創世記 6:5-8》
所以有教會人士會指出:
我們不能夠按自己的需要或時代變遷而去曲解聖經。
如果我們堅持「完美論」,
相信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全知全能、完美的神,
完全不需要懷疑,不需要去蕪存菁,
那麼天使和魔鬼當然都是神所創造的,
那麼這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神,的確耐人尋味。
Man  is  a  god  in  ruins.
( Ralph Waldo Emerson )
If  God  were  suddenly  condemned  to  live
the  life  which  he  has  inflicted  on  men,
He  would  kill  Himself.
( Alexandre  Dumas 1824-1895 )
God  was  satisfied  with  his  own  work,
and  that  is  fatal.
( Samuel  Butler,  1912 )
I  respect  the  idea  of  God  too  much
to  hold  Him  responsible  for  a  world
as  absurd  as  this  one  is.
( George  Duhamel, 1937 )
There  can  be  no  Creator,  simply  because
his  grief  at  the  fate  of  his  creation
would  be  inconceivable  and  unendurable.
( Elias  Canetti,  The  Human  Province, 1978 )
當我們接受了一位不完美的神之後,
我們同時也接受了
「神的創造雖然精妙,但並不完美」,
所以我們除了知道
「人類的罪行是因為人類不完美」之外,
我們亦接受天生同性戀者及陰陽人,
其實都是神所創造的,
[ 而且我們知道他們都是洪水毀滅罪人後,
挪亞的後代,是經過篩選後神的製造品]。

我們亦會接受整容,接受基因改造工程。
理論上,如果教徒們相信一位完美的神,
是絕對不會容許整容,
當然更加不會接受基因改造工程。

《基督徒的分類》(三)

[信奉一位完美、理想的神]
中世紀基督教及天主教神學裡有所謂「完美論」。
信徒們信奉一位完美、理想的神。
An  ideal  and  imagined  God:
Omniscient 全知
Omnipotent 全能
Omnipresent 全在
「完美論」作了兩點假設:
1.   抽象和完美的東西一定存在。
2.   我們給予抽象和完美的東西一個名稱:「神」。
所以「完美論」認為神一定存在。
如果我們相信有一個創造宇宙萬物、全知全能、完美、
完全不需要去蕪存菁的神,
那麼天使和魔鬼當然都是神所創造的,
那麼這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神,的確耐人尋味。
祂是否一位一直在袖手旁觀,看著魔鬼做壞事,
並且命令天使們一起袖手旁觀,等待魔鬼悔改的神?
直到永遠,阿門?
如果是這樣,我們看見別人強姦時,是否應該袖手旁觀?
並且對強姦者說:神在等待你悔改!
我們是否應該這樣想:
既然神和天使都拒絕出手,我們當然沒有資格插手。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完美、理想的神,

其實是很多中世紀哲學家和神學家想像或創造出來,
一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神:
If  God  created  us  in  his  image,
we  have  amply  returned  him  the  favour.
( Voltaire )
If  God  did  not  exist,
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invent  Him.
( Voltaire )
所以有哲學家甚至認為神是人所創造的:
人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神,
而並非「神以自己的形象造人」。
It  is  not  as  in  the  Bible,
that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But,  on  the  contrary,
man  created  God  in  his  own  image.
( Ludwig Feuerbach )
He  was  a  wise  man  who  invented  God.
( Plato )
Which  is  it,  is  man  one  of  God’s
blunders  or  is  God  one  of  man’s?
( Friedrich Nietzsche )
李天命先生已經證明了
根本沒有可能有一位全能的神」,
所以我們只能夠相信一位有大能的神。
根據聖經《創世記》記載,
自從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
創造人類的神就失去了全知的能力,
不能夠肯定忠心僕人的思想,
所以這位並非全能、又並非全知,但有大能的神,
就需要測試僕人的忠心,
所以《創世記》裡神要試驗亞伯拉罕,
叫他將自己的兒子以撒獻上祭壇。
結果在這場心靈博弈戰之中,亞伯拉罕贏了耶和華!
筆者相信亞伯拉罕一早就知道神必定輸,
因為亞伯拉罕知道「神就是愛」,
如果神毫無緣故地要了他的兒子以撒的命,
神就是否定了自己!
[ 筆者這個想法源自江大惠牧師,謹此致謝。]
至於基督教裡的「信」,西方人有這樣的看法:
I  still  say  a  church  steeple  with  a  lightning
rod  on  top  shows  a  lack  of  confidence.
( Doug McLeod )
In  Burbank  there’s  a  drive-in  church  called
Jack-in-the-Pew.  You  shout  your  sin  into
the  face  of  a  plastic  priest.
( Johnny Carson )
It’s  OK  to  get  angry  with  God.  He  can  take  it.
( Regina Brett )
關於「神蹟miracle,西方人有這樣的看法:
I  got  quite  annoyed  after  the  Haiti  earthquake.
A  baby  was  taken  from  the  wreckage  and  people
said  it  was  a  miracle.  It  would  have  been
a  miracle  had  God  stopped  the  earthquake.
More  wonderful  was  that  a  load  of  evolved
monkeys  got  together  to  save  the  life  of  a  child
that  wasn’t  theirs.
( Terry Pratchett )
And  what  can  we  do  to  silence  these  Christian
athletes  who  thank  Jesus  whenever  they  win,
never  mention  his  name  when  they  lose?
Not  a  word.  You  never  hear  them  say
“Jesus  made  me  drop  the  ball”
“The  good  lord  tripped  me  up  behind  the  line
of 
scrimmage.”
According  to  these  guys  Jesus  is  undefeated,
meanwhile  these  assholes  are  in  last  place.
Must  be  another  one  of  those  “miracles.”
( George Carlin )
由於「宗教精神」裡的「愛」,
重視給予對方抉擇的自由,
所以必然是在一種不能全知情況之下所作的賭博。
有了「愛」才會有「信」、才會有「望」;
有了「愛」才會有「失信」、才會有「失望」,
所以神就需要測試僕人的忠心。
「愛」和「全知」根本就是互相矛盾!
To  love  at  all  is  to  be  vulnerable.
( C. S. Lewis )
Every  time
we  make  the  decision  to  love  someone,

we  open  ourselves  to  great  suffering,
because  those  we  most  love  cause  us
not  only  great  joy  but  also  great  pain.
The  greatest  pain  comes  from  leaving.
When  the  child  leaves  home,
when  the  husband  or  wife  leaves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or  for  good,
when  the  beloved  friend  departs  to
another  country  or  dies…the  pain  of
the  leaving  can  tear  us  apart.  Still,  if
we  want  to  avoid  the  suffering  of  leaving,
we  will  never  experience  the  joy  of  loving.
And  love  is  stronger  than  fear,
life  stronger  than  death,
hope  stronger  than  despair.
We  have  to  trust  that
the  risk  of  loving  is  always  worth  taking.
( Henri J.M. Nouwen )
Of  all  religions,  the  Christian  should
of  course  inspire  the  most  tolerance,
but  until  now  Christians  have  been
the  most  intolerant  of  all  men.
( Voltaire )
問題的關鍵,當然在於「完美的定義」!
一般人心目中的完美概念從何而來?
怎樣才算是完美?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profanity
provides  a  relief  denied  even  to  prayer.
( Mark Twain )
參考:《完美主義》(上) 《完美主義》(中) 《完美主義》(下) 

《基督徒的分類》(二)

[心、宗教精神、愛]
人到中年,知道生命無常,隨時行將入木,
所以凡是有教徒主動和筆者談到聖經,
筆者一定會預先作一個初步判斷,
以免浪費彼此的時間。
人類的世界有「真小人」,亦有「偽君子」,
而基督徒的世界亦有「真基督徒」、「偽基督徒」
和自稱「真基督徒」的「半真半偽基督徒」。
It  is  necessary  to  the  happiness  of  man,
that  he  be  mentally  faithful  to  himself.
Infidelity  does  not  consist  in  believing,
or  disbelieving;
it  consists  in  professing  to  believe
what  he  does  not  believe.
( Thomas Paine, The Age of Reason, I, 1794 )
信仰faith 必須「誠實honest,  authentic
既不能欺騙人,更加不能欺騙自己。
對人對己兩方面都「誠實」,才能夠產生「信仰」,
對任何一方面「不誠實」,最好也只能夠產生「信念」。
當一個人失去了對「誠」的堅持,就失去了「信仰」。
如果閣下加入了教會,只要閣下照著聖經讀,
一般教會的主持人是不會理會閣下信的,
究竟是一位怎樣的神;
主持人更加不會願意花上四、五個星期天,
和信眾們討論
1.  主持人自己信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2.  信眾們信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主持人甚至最後會完全忘記這個重大和抽象的課題,
因為主持人最緊要牧養閣下的口和行為,
有餘力才去牧養閣下的心。
畢竟牧養閣下的心要慢慢來,慢慢來。
可惜在基督教裡,
抽象的「愛」和「心」其實絕對是信仰的關鍵
「神就是愛;
    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裏面。」
《約翰一書 4:16》
「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約翰福音 4:24》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
    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馬太福音 15:7-9》
沒有心靈的人,沒有能力拜神;
有心靈,但不夠誠實,不懂得「愛」的人,
怎可能懂得神?
換個說法:
不知道心目中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根本就是不懂得「愛」。
「宗教精神」本來就抽象和神聖的!
所以絕對不適合沒有能夠思考抽象概念的人,
亦絕對不適合不喜歡神聖東西的人。
宗教可以避開談論「宗教精神」嗎?

而「宗教精神」本來就是抽象的概念,
談「宗教精神」可以不抽象嗎?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One  ought  to  hold  on  to  one’s  heart;
for  if  one  lets  it  go,
one  soon  loses  control  of  the  head  too.
( Friedrich Nietzsche )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a  condition
of  the  heart──not  something  that  comes
‘upon  the  earth’  or  ‘after  death.’
( Friedrich Nietzsche )
所以對那些內心還有一團火的基督徒來說,
要問自己的問題有很多:
 難道「心」不是最緊要嗎?
 認識「愛」不就是認識神嗎?
 不是應該打開我們的心接受「愛」嗎?
 不是應該擇「愛」固執,
      然後一生一世保守著這顆擁有「愛」的心嗎?
「愛」不就是「宗教精神」的頂端嗎?
「愛」可以擁抱「虛偽」嗎?
「愛」可以不需要宗教精神裡的「真」和「誠」嗎?
「愛」可以不需要宗教精神裡的「智慧」嗎?
「心靈對話」和「ego 對話」有何不同?
 我應該如何保守我的心?
也許在現實的世界裡,
「真」和「誠」是很多人口裡讚譽,
心裡鄙視或恐懼的宗教精神和道德,
因為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態度方面的「真」,
或者真理方面的
「真」,絕對不仁慈,
「真」有如一枝利箭,會令某些人受傷!
尤其是那些重視家境、資歷、學位、面子、輩份、
權力、所屬團體和支持者的人數的人。
至少我們面對自己時不太喜歡「真」,

因為一對自己「真」,就會內省和進行「自我批判」,
一批判就立即覺得令自己受傷是天下間最愚昧的事情。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所以有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會自動將「真」一分為二,
認為某些「真」是好的,某些「真」則是壞的。
壞的「真」提供了「負能量」,因為壞的「真」不仁慈!
所以為了仁慈,道貌岸然的人就放棄了「誠」。
一旦沒有了「誠」,「真」就隱身而退。
「半真半誠半假」才是大部份人可以接受的道德!
但基督徒怎可以鄙視「真」和「誠」?
怎可以對「愛」和「智慧」沒有激情?
在一剎那間「口裡承認,心裡相信」的基督徒,
只是具備那一剎那間的「真」和「誠」,
但不願意、懶惰或者沒有能力保守自己的心的基督徒,
畢竟屬於多數,因為一般人畢竟是軟弱的,
對神自稱自己軟弱,的確是求神原諒的最好藉口,
然而難免有意圖討價還價或者甚至欺騙神的嫌疑,
因為有些基督徒甚至會因為公開口裡承認自己的軟弱,
而沾沾自喜,繼續軟弱,繼續懶得思考。
所以那些沒有能力保守自己的心的基督徒,
畢竟是懶得思考,討厭晝夜思想的,
畢竟是或多或少詭詐的,畢竟是喜歡虛偽的。

如果「愛」和「智慧」並非來自神,
那麼我們就需要假設有另外一個或多個的來源;
如果「虛偽」並非來自魔鬼,
那麼我們只能夠說「虛偽」來自神。
道理就是這樣簡單!
不喜歡抽象和神聖概念的人為何要信宗教?
如果一個尋找真理的地方竟然討厭真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稱呼這個地方?
筆者相信這系列「基督徒的分類」的文章,
也許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誤解,節省彼此摸索的時間。

《基督徒的分類》(一)

一位基督徒如何閱讀聖經,除了教會的影響力之外,
其實和這位基督徒屬於那一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往很多年青人來向筆者請教宗教的問題,
因為在中學和大學裡有人向他們傳「道」,
想他們加入教會。
筆者認為如果教會肯教年青人如何應用批判思維,
在心路歷程之上,是極為難得的機會,
一定要把握,應該主動申請入會。
如果沒有如此理想的話,就要慎重其事。
筆者對絕大部份宗教都認識膚淺,
唯有對基督教認識較深,所以年青人並非問道於盲。
讀者也許會問,為甚麼需要將基督徒的分類?
對筆者來說,道理很簡單:環境所迫!
由於生長在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家庭,
筆者從出生到現在,都必須和很多很多的基督徒相處,
而且親人和摯友之中頗多牧師和基督徒,
所以有很多心得和經驗可以和讀者們分享。
那麼讀者又為何需要將基督徒的分類呢?
原因亦很簡單:
因為有不少熱心的基督徒喜歡傳「道」,
部份不但喜歡傳「道」,更喜歡踢閣下入會。
所以當年青人碰上一位初相識的基督徒,
或者需要和一位初相識的基督徒相處,
如果他懂得如何將基督徒分類,
在學校裡遇上基督徒時就不會糊裡糊塗,
以為對方懂得比閣下多,以為對方已經得「道」!
而且不同類的基督徒的確需要不同的相處方式。
筆者相信年青人甚有機會遇上傳「道」人,
筆者的心得和經驗,年青人可作參考。
希臘哲學家 Cicero 將人分成四類:
Wise  men  are  instructed  by  reason;
men  of  less  understanding,  by  experience;
the  most  ignorant,  by  necessity;
the  beasts,  by  nature.
( Marcus Tullius Cicero )
根據的只是智慧的高下。
其實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我們每個人都會將人分類,
以決定如何和他們交往。
人類的世界如此複雜和精采,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分類法,
例如用親疏、職業、智愚、美醜、正邪、貧富……等等來分類。
但基督徒的分類就比較簡單。
筆者根據個人多年來和基督徒的交往、接觸及觀察,
發現從他們對神的認識,對神的定義來判斷,
基督徒大致上可以分為六類:
1.  信奉一位完美、理想的神。
2.  信奉一位去蕪存菁的神。
3.  信奉聖經裡的神,但用批判思維去認識神。
4.  信奉聖經裡的神,但選擇自己喜歡的那部份。
5.  信奉聖經裡的神,但完全拒絕批判。
6.  利用基督教的基督徒。
由於很多人都不清楚,或者不願意清楚,
他們心目中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所以他沒法告訴你,或者不願意告訴你:
「他和神之間是一種怎麼樣的關係!」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如果不將教會裡的基督徒分類,
所謂「在教會裡成長」就變成了一句極之曖昧的說話,
因為沒有人明白這個「成長」將會如何定義。

[一位重道、腌尖、勢利的聽眾]
筆者在美國留學及回港後,
遇過不少人向筆者傳「道」。
但當這些傳「道」人看到筆者只帶著一顆心,
穿上一條牛仔褲,一件恤衫就去聽「道」,
完全缺乏衣著「誠意」,因為衣衫近乎襤褸,
實在有礙觀瞻;
又知道如果主持人講道實在精采,座位供不應求時,
春江水暖鴨先知,筆者這隻鴨會提早霸定頭位,
和星光熠熠、衣冠楚楚的信眾並排而坐,
更加有礙觀瞻;
又發覺筆者腌腌尖尖,心靈極之勢利,
未聽完「道」之前,未感到「道」的確是道之前,
絕對不會放錢入奉獻袋;
又知道如果在主持人講「道」時,
聽眾都要傻傻地坐在講台下,
既不能夠舉手發問,又不能夠離坐,
更加不能抵不住周公邀約,閉目養神,
而當筆者認為主持人浪費筆者的寶貴光陰時,
就有衝動想向奉獻袋裡取回補償費;
甚至更加知道筆者這種晝夜思想的人,
可能會口太擇言,帶壞他們教會內純樸的羔羊。
不少教會都認為筆者這種立即探索傳「道」人的心,
不照顧傳「道」人的面子,肯定是屬於
「不善良、不和平、不聽話、不容忍虛偽」的破壞分子,
所以他們從來都不會希望筆者到他們的教會,
更遑論邀請筆者入會,甚至踢筆者入會了。
害怕壓力的主持人實在為數不少!
一個人在社會上做甚麼職位都會有壓力,
很多工作都需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為甚麼主持人會認為自己的壓力特別大?
為甚麼主持人會對他自己所信的神沒有信心?
是否因為主持人是由人揀選出來,
而並非是由神揀選出來的?
Many  are  called  but  few  are  chosen  and
the  few  that  are  chosen  wish  they  hadn’t  been!
( Stuart Wilde )

《關於閱讀聖經的一些思考》(下)

2.  讀入派
讀入派相信聖經是神「有智慧地默示」的,
所以讀聖經就要假設一位有智慧的神在和我們溝通。
聖經無可避免地需要通過人去解釋,
如果我們向神祈求智慧,通過批判思維,
就可以用智慧去讀聖經。
換言之,讀入派祈禱時,往往是祈求增添智慧,
不會祈求任何具體的事物、方法和結果,
因為讀入派明白以人的智慧,不可能知道甚麼對自己最好,
而且不追求「愛和智慧」的人,難以接近耶穌基督,
因為不懂得如何找到道路、真理、屬靈的生命。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
    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
    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
    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
    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雅各書 1:5-8》
I  do  not  feel  obliged  to  believe  that  the  same  God
who  has  endowed  us  with  sense,  reason,  and  intellect
has  intended  us  to  forgo  their  use.
( Galileo Galilei )
而且當然最好有多位有智慧的信徒,
通過互相批判而達到更美好的讀經效益。
難道多顆愚昧的心同心同德,會有能力捍衛一本智慧書嗎?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味人作伴的,必受虧損。」
《箴言 13:20》
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就是神最初為甚麼不選擇
「向愚昧但虔誠的教徒」默示聖經這本書?
甚至一早將聖經寫成漫畫,
好讓愚昧但虔誠的教徒不需要辛苦地「晝夜思想」,
就可以看得明白?
讀入派追求的是「信仰」,並非「信念」。
如果不是從「宗教精神」出發,如果拒絕批判思維的參與,
不同的人對聖經條文就往往有不同的解釋,
就好像中國人的解籤,大家需要自行領悟玄機。
反對讀入派的人可以這樣說:
人類的批判思考能力不是神最初所創造的,
是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才產生的,
所以用批判思考去讀聖經是褻瀆神,
讀聖經的人只能夠用正面思考,以恐懼和敬畏為起點;
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所以只要信,不要問,就自然會得著智慧。

換言之,反對讀入派的人認為,
人只可以有「信念」,不能夠有「信仰」!

這個假設的重要性在於能夠解釋為何不少虔誠的教徒
☆  對智慧又愛又恨,對懷疑和批判的精神非常害怕,
甚至將智慧的定義歪曲。
☆  認為自己的思考能力無法和魔鬼的思考能力抗衡。
☆  認為喜歡思考的人應該下地獄。

所以不少教徒只喜歡非教徒問一些他們能夠解答的問題,
對鍥而不捨、尋根究柢的問題頗不耐煩。
法利賽人一向討厭耶穌斤斤計較、咄咄逼人,
想不到不少現代的教徒也有同感;可以預見基督再來的時候,
現代的教徒也許會比非教徒更早將耶穌重新釘在十朵架之上!
所以我們發現在教會之內,
有一些人是越信越有智慧,變成有信仰的人,
而很多人則是越信越蠢,變成了迷信的人!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假敬畏耶和華的人不想明白智慧的開端究竟是甚麼,
認為既然追隨了神,一切交託給神之後,
就可以舒舒服服,不再需要用腦,所以變得越來越蠢。
最特別的地方是:
讀出派和讀入派都同意聖經是一本「智慧書」!
Those  who  can  make  you  believe  absurdities
can  make  you  commit  atrocities.
( Voltaire )
3.  做生意派
人心詭詐,沒有錯,教會主持人的心,
更有可能是高層次、道貌岸然、擁抱虛偽的詭詐。
生活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生存往往比對神的信心更重要,
為了防止羊群散失,做生意派在崇拜時,
會挑選一些他們認為吸引顧客的經文來閱讀,
完全避開那些可能會趕客的經文。
他們偉大的發現是:解經如果不是從「宗教精神」出發,
如果拒絕批判思維的參與,聖經的確是可以「各取所需」的。
追隨做生意派的信眾亦自然心領神會,
讀聖經時只找自己喜歡的章句來讀,
一看見「不明白」或「不喜歡」的地方就跳過去。
Honesty  may  be  the  best  policy,
but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apparently,  by  elimination,
dishonesty  is  the  second-best  policy.
( George Carlin )
難怪  Mark  Twain  曾經說聖經是一個藥櫃」:
The  Christian’s  Bible  is  a  drug  store.
Its  contents  remain  the  same;
but  the  medical  practice  changes.
Mark  Twain
Bible  Teaching  and  Religious  Practice, 1923
http://www.ratbags.com/rsoles/comment/twain01.htm
不是他們喜歡聖經怎樣解釋就怎樣解釋,
而是聖經中總有經文符合每位信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