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五)

☆  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在同一經歷之中,汲取到同等的經驗。
There  are  truths  which  are  not  for  all  men,
nor  for  all  times.
( Voltaire )
世界上有一件可悲的事情,
就是有很多人在某方面擁有很多「經歷」,
可惜思考能力不足,汲取到的經驗只不過屬於中層次,
但他們卻往往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非常有「經驗」。
事件有不同的複雜程度,

有時只不過是程序或人際關係複雜,
有時則是背後要求的思維抽象,難以理解。
一般人都能夠從簡單的經歷中學習到屬於低層次的經驗,
但要從一件複雜的事件之中汲取高層次的經驗,
就必須具備高層次的智慧,懂得對真理謙卑,
懂得對挫折尊敬的精神。

We  must  forgive  fools  because
they  always  learn  in  the  hard  way,
they  like  to  repeat  their  mistakes,
they  enjoy  thorns  rather  than  advices,
and  they  are  collectors  of  bad  experiences.
But  we  must  not  forgive  ourselves  if
we  allow  fools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ies
which  are  beyond  their  limits.

Mediocre  people  are  better  than  the  fools
but  they  also  let  their  experience  pass  by
without  giving  much  thought  to  it.
They  had  the  experience
but  they  did  not  learn  their  lessons  well.

People  who  do  not  have  enough  wisdom
will  never  know  the  value  of  a  moment
until  it  becomes  a  memory.
Wise  people  learn  fast  and  deep  from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as  well  as
from  somebody  else’s  experience.
Good  judgment  comes  from  good  experience.
Good  experience  comes  from   intelligence
coupled  with  learning  from  past  experience
either  personally  or  vicariously.
It  seems  that  the  capacity  of  learning  from
a  difficult  experience  is  one  of  the  rarest
gifts  of  genius,  attained  by  humble  folks
only  by  long  and  arduous  training.

( Jason Ling )
智慧高的人跌落地之後,會抓起一把金沙 [朱古力?],
永遠不會空著雙手站起來。
Where  you  stumble  and  fall,  there  you  will  find  gold.
( Joseph Campbell )
《經驗》(五)
所以我們要虛心地請教有智慧的人,
中國傳統民間智慧有這樣的說法: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老殘遊記》(劉鶚)
從西方文明的角度來看,
就是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藉以看得更高和更遠。
If  I  have  seen  fa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Bernard of Chartres )
所以我們要用心去讀歷史,謹慎地反覆思考,
更要用心去讀哲學,增加在高層次認識歷史的能力。
可惜有高層次智慧的人不多。
況且,如果沒有相當的鑑賞力,
智慧放在你的面前,你會有一見鍾情的能力嗎?
Don’t  ask  a  wise  man  to  walk  a  mile  or  two
in  a  fool’s  shoes  to  be  more  understanding
so  that  the  wise  man  can  love  a  fool
according  to  your  expectation.
If  you  want  to  pretend  to  be  kind,
just  tell  a  fool  that  nothing  teaches  him
better  than  his  own  experiences,
tell  him  that  mistakes  are  proof
that  he  is  not  idle,  that  he  is  trying,
tell  him  that  he  is  making  progress
when  he  starts  making  new  foolish  mistakes,
tell  him  to  appreciate  his  mistakes
and  move  on  to  make  as  many  as  possible
because  they  teach  him  precious  life  lessons.
Everytime  you  smile  at  a  fool,  but  refuse  to
teach  him  in  order  to  protect  his  pride,
it  is  an  action  of  love,  a  gift  to  the  fool,
a  beautiful  thing,
because  the  fool  cannot  handle  subtle  truth.
If  we  love  a  fool, 
we  can  only  tell  him  to  remember  one  thing:
Be  a  person  of  integrity  and  find  solace
in  the  fortitude  of  your  integrity!

( Jason Ling )
一般社會上愚昧的人「捱過世界」之後,
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確認自己不是溫室的花」,
又喜歡告訴青年人自己食鹽多過青年人食米,
但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腦裡裝載的,竟然是溫室的草」!
那些比較好一點的人,腦裡裝載的,雖然有花亦有草,
但亦有好像塑膠的廢物,
因為他們欠缺思考的訓練,不懂得去蕪存菁,
因為他們只知道有
  ego的世界,
不知道有心靈  soul的世界。
如果我們不努力培養青年人的鑑賞力,
不對他們的思考能力盡早訓練,
不培養他們發掘及栽培自己的心靈,

反而將花、草和塑膠廢物塞滿了他們的腦袋,
大部份的青年人都會攬著塑膠廢物過一生。
Bad  experience  is  a school
that  only  fools  keep  going  to.
( Ezra Taft Benson )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 Albert Einstein )
當然即使重重覆覆做同樣的事情,結果也可能會不同,
因為時代改變了,環境改變了,人亦改變了。
但有一些真理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找出這些真理才會如此重要。
愚蠢人常常會慨嘆:
「何必偏偏選中我?為甚麼受害的總是我?」
並且立即肯定原因完全是由於命運的不公平,
和自己的愚昧及人格無關!
勉強冇幸福,勉強愚蠢人去追求智慧,彼此都冇幸福!
所以哲學家  Immanuel Kant  清楚地指出:
But  although  all  our  knowledge  begins  with  experience,
it  does  not  follow  that  it  arises  from  experience.
很多時不幸的事情在一個人的身上,
會不斷地歷史重演,直到他學習到箇中的道理為止!
處世中極為重要的待人接物和溝通技巧,
雖然與天份有關,雖然與學習和培訓有關,
但亦需要不斷磨練,在不停碰釘子之中吸取經驗教訓。
但對智力平庸的愚蠢人來說,不管他如何用功努力,
他都無法從書本、電影或者 youtube 中,
學習到待人接物和溝通技巧。

《經驗》(四)

  跌落地之後不要只是空著雙手站起來。
I  have  endured,  I  have  been  broken,
I  have  known  hardship,
I  have  once  lost  myself.
But  I  strive  to  learn  from  them  all.
Here  I  stand,  still  moving  forward,
growing  stronger  each  day.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harsh  lessons
in  my  life.  They  made  me  stronger.
一般在學校裡學習,屬於人為的經驗,
往往都會收取費用。
但意料不到的經歷雖然不會向你收取費用,
但顯然也不是免費的。
有些經歷挑戰度低,很容易就可以克服;
有些經歷挑戰度高,個人不容易克服,
往往要靠長輩或者智者從旁協助。

有些經歷會向我們收取頗大的代價,
甚至屬於極度昂貴。
所以事過境遷之後的學習相當重要,
因為一旦重蹈覆轍,其實就是繼續付出學費,
直到學習完成那一刻才停止。
Experience  teaches  you  to  recognize
a  mistake  when  you’ve  made  it  again.

英語稱為  learn  it  in  the  hard  way
Good  judgment  comes  from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comes  from  bad  judgment.
( Barry LePatner )
Experience  teaches  slowly,
and  at  the  cost  of  mistakes.

( James Anthony Froude )
Experience  is  a  good  teacher,
but 
she  sends  in  terrific  bills.

( Minna  Thomas  Antrim,
  Naked Truth and Veiled Allusions, 1902 )
If  we  could  sell  our  experiences  for
what  they  cost  us,  We’d 
all  be  millionaires.
( Abigail Van Buren )
學費可以鉅大都甚麼程度?
What  is  the  price  of  Experience?
Do  men  buy  it  for  a  song?
Or  wisdom  for  a  dance  in  the  street?
No,  it  is  bought  with  the  price
Of  all  that  a  man  hath,
his  house,  his  wife,  his  children.
( William Blake )
從同樣的經歷之中汲取經驗,除了會有個別差異之外,
最主要還是因為當事人選擇讓「  ego」主持人生大局,
抑或選擇讓「心靈  soul」主持人生大局。
由於二者有不同的價值觀,導致二者有不同的體會,
產生不同的經驗!
有足夠智慧的人會認為,挫折只不過是預繳學費!

但既然已經交了學費,甚至是昂貴的學費,
事過境遷之後檢討錯失和反覆思考,從中學習,
是不可不做的工作,希望從中汲取最大的收益,
領悟經歷中所蘊藏的意義,將之變成經驗。
至於收益有多少,依然是靠個人的智慧。
Since  you  have  already  paid  the  price,
so  why  not  make  the  most  of  it?
Suffering  alone  cannot  teach;
try  to  exhaust  each  of  your  experiences  and
search  for  the  seed  of  wisdom  in  every  adversity!
This  is  how  we  learn  our  lessons  in  life.
But  do  remember  that  the  search  for  wisdom
is  a  lesson  that  never  ends.
( Jason Ling )

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
就只能夠「接受」,懊悔無補於事,但可以成為學習的動力。
所謂「接受」,是指接受已經不能改變的結果。
Even  God  cannot  change  the  past.
( Agathon )
Only  by  acceptance  of  the  past,  can  you  alter  it.
( T.S. Eliot )
學習的第二步,就是要明白犯錯是必然的,
尤其是前往新領域去探索,
如果不是自取其辱,千萬不要責怪自己,
但必須明白,從錯誤中學習是所有生物的宿命。
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和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付出代價多少的問題。
企圖付出最少的代價,盡量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則是聰明人的學習態度。

To  make  no  mistakes  is  not  in  the  power  of  man;
but  from  their  errors  and  mistakes
the  wise  and  good  learn  wisdom  for  the  future.
( Plutarch )
當我們說經歷需要消化,知識需要消化,前輩的智慧需要消化,
說來動聽,說得容易,但其實並不容易,
因為完全視乎課題的困難或者複雜程度。
關鍵在於「消化」這個動詞,其實蘊藏著毫不簡單的學問,
困難的東西如何消化?如何訓練自己的消化能力?
至於學習的收益有多少,

就得看個人的智慧及是否有運氣遇上肯教導的先行者。
58《經驗》(四)
學習的第三步,就是要明白在錯誤中吸取教訓還好,
因為即使代價高昂,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旦用上生命來換取教訓,代價就未免太大!
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衡量得失是必須的智慧。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拿捏恰到好處,靠的就是經驗。

To  act  wisely  when  the  time  for  action  comes,
to  wait  patiently  when  it  is  time  for  repose,
put  man  in  accord  with  the  tides.
Ignorance  of  this  law  results  in  periods  of
unreasoning  enthusiasm  on  the  one  hand,
and  depression  on  the  other.
( 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 )

《經驗》(三)

  活在當下包括了過去、現在、將來。
過去的經驗就活於現在,
讓當下的我有所憑藉,作出決策和行動;
過去的經驗,可能更會成就將來的夢想。
有人認為活在當下,和過去無關,
因為我們不能夠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其實活在當下,靠的是 直覺  intuition, instinct
而直覺根本就包括了我們的經驗和價值觀,
也許更包括了我們前生的智慧!
我們雖然不能夠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那些事的觀點和看法,
所以活在當下,一定包括「汲取」過去經歷的教訓,

只不過活在當下,不應該擁抱過去一切不良的情緒。
有人認為活在當下,和將來無關,
其實活在當下要活得有意義,一定有願景,
只不過活在當下,亦不應該對未來有任何憂慮。
所以活在當下,包括了過去、現在、將來。
只是踢走了所有過去產生的有害情緒,
踢走了一切對將來的不切實際的期望。

所謂活在當下,就是要以平靜的心面對 (享受、回應) 當下。
平靜的心,基於具備足夠的思考能力;
平靜的心,基於自強不息,不斷進步;
平靜的心,基於一直以來追隨的「信仰」;
平靜的心,基於具備接受挑戰的勇氣;
平靜的心,基於早作未雨綢繆的準備;
平靜的心,基於接受一切不能改變的事物;

平靜的心,能夠令我處變不驚,無所畏懼,盡人事,聽天命。
A  person  who  lives  in  the  present  is  willing  to
change  his  goal  so  that  it  becomes  more  in  tune
with  his  present  ability  or  with  the  circumstance
at  hand.  But  whenever  he  makes  such  a  change,
the  base  he  defends  is  always  his  integrity.
關於「經驗」這個課題,
有一些外國人總是喜歡故作高深,簡簡單單地說一句:

Make  peace  with  your  past.
這句說話是真正高深,還是故意矇矓,企圖扮哲學家,
相信只有說的人自己才心裡有數。
《經驗》(三) erasers
  失敗之後努力避免再次失敗,才有希望成功。
The  greatest  risk  in  life  is  to  risk  nothing.
The  person  who  risks  nothing,  does  nothing,
has  nothing,  is  nothing  and  becomes  nothing.
( Norman Vincent Peale )
Don’t  be  afraid  of  mistakes  and  failures
or  we  will  never  take  any  necessary  risks.
Making  mistakes,  learning  from  them  and
striving  tp  rise   above  them  is  how  we  grow.
To  learn  from  failure,  you  must  first  admit  it.

No  need  to  blame  yourself  for  amoral  mistakes
but  you  have  to  figure  out  what  went  wrong
and  how  to  avoid  repeating  it  in  the  future.
( Jason Ling )
如果並非懶人或者弱智者,恐懼失敗是有用的,
因為恐懼讓我們會早作準備,未雨綢繆,降低了失敗的機率。
如果只不過是輕微的挫折,遺憾是有用的,
因為輕微的挫折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弱點,遺憾讓我們願意改進。
如果並非「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失敗,後悔是有用的,
因為後悔會刺激我們去追究及找出失敗的原因,
並且思考如何處理將來同樣的情況,

避免同樣情況再度出現時犯下同樣錯誤,再次失敗。
I  divide  the  world  into  learners  and  nonlearners.
There  are  people  who  learn,
who  are  open  to  what  happens  around  them,
who  listen,  who  hear  the  lessons.
When  they  do  something  stupid,
they  don’t  do  it  again.  And  when  they  do
something  that  works  a  little  bit,  they  do  it
even  better  and  harder  the  next  time.
The  question  to  ask  is  not
whether  you  are  a  success  or  a  failure,  but
whether  you  are  a  learner  or  a  nonlearners.
( Benjamin Barber )
一般而言,經歷過多次失敗的人經驗較豐富,
一次過成功的人也許只是靠運氣。
但是一個「頭腦慎密而經歷失敗的人」所得到的經驗,
和一個「頭腦膚淺而經歷失敗的人」所得到的經驗,
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勇於嘗試」及「失敗乃成功之母」,
是用來欺騙頭腦膚淺而經歷失敗的人的座右銘;

對頭腦慎密的人來說,他們的座右銘會變成:
預先衡量得失之後才勇於嘗試」及
「失敗,從中汲取教訓,並且努力避免同樣的失敗,
    才有可能接近成功」!
所以西方人說:
Don’t  carry  your  mistakes  around  with  you.
Instead,  place  them  under  your  feet
and  use  them  as  stepping  stones.
( Ryan Ferreras )
這句說話倒說得輕鬆容易。
要化腐朽為神奇,將絆腳石變成踏腳石,
要有能力化險為夷,轉危為機,其中的學問可大了,
所需要的觀察力、勇氣和智慧,甚至業力和運氣,
有時少一點也不行,隨時會功虧一簣。
簡而言之,將絆腳石變成踏腳石,難易不一

完全視乎個別現象或經歷的要求!
換言之,經歷對智慧程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啟發。

What  if  pleasure  and  displeasure  were  so  tied
together  that  whoever  wanted  to  have  as  much
as  possible  of  one  must  also  have  as  much  as
possible  of  the  other──that  whoever  wanted  to
learn  to  “jubilate  up  to  the  heavens”  would  also
have  to  be  prepared  for  “depression  unto  death”?
( Friedrich Nietzsche, The Gay Science )
經歷過黑暗,才會懂得光明的可貴:
經歷過憂愁,才會懂得要學習放下;
經歷過失敗,才會懂得對真理謙卑;
經歷過鄙視,才會懂得要建立自尊;
經歷過病患,才會懂得要珍惜健康;
經歷過別離,才會懂得相逢不容易;
經歷過飢餓,才會懂得要珍惜食物;
經歷過嚴寒,才會欣賞溫暖的可貴;
經歷過炎熱,才會感覺清涼的可愛;
經歷過陷害,才會明白要堅持公義;
經歷過愚昧,才會知道要追求智慧;
經歷過複雜,才會開始去欣賞簡約;
經歷過喧嘩,才會懂得去欣賞寧靜;
經歷過悲哀,才會珍惜難得的快樂;
經歷過死亡,死唔去,才會激發去思考個人生命的意義。

《經驗》(二)

lessons
  事情屬於過去,經驗屬於現在和將來。
真理往往會有條件或者應用範疇,上述這句話亦不例外。
當錯誤沒有要了我們的性命,或者並非一失足的千古恨,
我們才會樂意說這是寶貴的經驗,並且和別人分享。

Only  when  the  pain  from  a  mistake  is  temporary
can  we  rest  assured  that  it  will  pass.
When  we  come  out  alive  and  intact,  we  can  then
say  that  the  mistake  comes  to  teach  us  a  lesson.
( Jason Ling )
We  all  have  a  past  that  we  cannot  change.
What  we  can  change  is  our  perspective,
our  interpretation,  our  experience  of  the  past.
Life  is  about  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letting  go  the  destructive  feelings  of  the  past.
Our  ability  to  extract  deeper  and  deeper  experience
from  the  past  can  upgrade  our  present  and
benefit  all  future  situations  that  develop  from  it.
So,  snap  out  of  past  feelings,  extract  good
experience  from  it,  and  start  living  your  present.
Life  is  too  beautiful  to  waste  on  the  things
we  cannot  change.
( Jason Ling )
過去的事情當然不會改變,但我卻可以改變!
只要接受事實,只要明白「禍福相倚伏」,
過去的事情對我的衝擊和影響,絕對可以改變!

我的改變在於反思,在於學習,
反思和學習過去的事情所帶來的教訓,

所以勸導人「忘記過去」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因為不汲取過去教訓的人,
或者不懂得如何汲取過去教訓的人,就會重蹈覆轍。
We  learned  our  lessons  in  the  past.
We  apply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present
and  perhaps  also  in  the  future.
If  today  we  leave  our  lessons  behind,
we  are  bound  to  make  umpteenth  mistakes
and  there  is  no  guarantee  for  a  better  future.

( Jason Ling )

中國傳統智慧告訴我們前車可鑑及要以古為鏡」,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
西方哲學家說要汲取歷史教訓。
Experience’s  greatest  lesson,  it  would  seem,  is  that
the  lessons  of  experience  are  too  easily  forgotten
── or,  which  comes  to  the  same,  too  late  learned.
( A. C. Grayling )
None  are  so  eager  to  gain  new  experience  as  those
who  don’t  know  how  to  make  use  of  the  old  ones.
( Marie von Ebner-Eschenbach )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 George Santayana )
A  failure  is  a  man  who  has  blundered,
but  is  not  able  to  cash  in  the  experience.
( Elbert Hubbard )
The  past  is  a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the  future  is  a  source  of  hope.
Love  of  the  past  implies  faith  in  the  future.
( Stephen Ambrose )
不要為昨天的錯誤而萎靡不振,不要活在過去的陰影裡,
對!的確是真理!
但如何能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做好今天和明天?
所謂
汲取教訓不僅僅是明白錯在那裡,而是知錯能改」。
然而「知錯能改」談何容易?
很多人為了面子或者輩份,即使錯了也堅拒悔改,
並且竭力為自己的觀點和行為辯護;
他們的經歷可以借鏡,但他們的經驗會是甚麼?
沒有能力汲取教訓及不願意改過的人,錯完可以再錯,
明白錯在那裡之後仍然沒法改變自己的人,亦會重蹈覆轍,
現代英語稱這些人為「錯之常客errorist

由於「知錯能改」並不容易,
所以《左傳》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I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self-respect  to  admit  our
errors  and  mistakes  and  make  amends  for  them.
To  make  a  mistake  is  only  an  error  in  judgment,
but  to  adhere  to  it  when  it  is  discovered  shows
infirmity  of  character.
( Dale Turner )
56《經驗》(二)
有得必有失,有失卻未必一定有得!
有利必有害,有害卻未必一定有利!

挫敗,表示我們的想法 [及其衍生出來的目標和計劃],
或者我們的執行方法 [包括用人不當] 有錯誤或缺失,
提醒了挫敗者需要繼續思考及改善後,從新再嘗試。
挫敗,讓聰明人有機會反思:
1.  自己是否墮入個人虛榮和自大所設下的陷阱;
2.  是否自私自利,結果無人願意合作;
3.  是否舊有的思維不能夠適應環境的急速改變;
4.  是否過度重視物質,忽略了精神和心靈的價值。
讓暫時的挫敗變成永久的挫敗的人,是下等人;
能夠不再重犯同樣錯誤的人,只是中等人;

能夠不再重犯同樣錯誤,又明白犯錯的「外在因素」的人,
只是中上等的人;
能夠不再重犯同樣錯誤,明白犯錯的「外在和內在因素」,
舉一反三,所以不會犯類似錯誤的人,才是上等的人。

Any  man  can  make  mistakes,
but  only  an  idiot  persists  in  his  error.
( Marcus Tullius Cicero )
When  you  repeat  a  mistake,  it  is  not
a  mistake  anymore:  it  is  a  decision.
( Paulo Coelho )
A  mediocre  man  thinks  he  is  clever  by
not  making  the  same  mistake  twice.
He  knows  he  is  making  progress
when  he  starts  making  new  foolish  mistakes.
( Jason Ling )
和心靈成長有關的「過去」,尤其重要,
因為它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成為靈性生命的養份,
而且往往在年輕時從這些經驗汲取完養份之後,
由於人生閱歷及智慧的增添,
我們還可以從那些陳舊經驗之中,再度汲取更高一層次的養份!
只有能力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部份經驗的人,
亦會在其他情況之下犯上類似的錯誤。
只有不斷思考、重覆從過去的經歷中萃取經驗,
才是最正確的學習態度。

所以別太爽快地說忘記背後,努力向前這句話。
So  be  very  cautious  what  the  word  ‘forgetting’  means
when  you  hear  people  say
“you  cannot  move  forward  without  forgetting  the  past.”
All  progress  depends  on  lessons  learned
and  mistakes  rectified  and  remembered.
( Jason Ling )

所謂把握機會」,往往需要經驗、運氣和才能,缺一不可。
如果不肯思考,如果思考不夠謹慎,會得到怎麼樣的經驗?
如果不肯改過,會是怎麼樣的經驗?又何來良好的經驗?

然而「忘記背後,努力向前」當然有它的道理,
但這個道理是甚麼呢?
參考:《原諒》(三)

《經驗》(一)

[經歷/遭遇、經驗]
人生的一切「經歷/遭遇happenings / circumstances
來自發生的事情,在
人生之中非常重要,

因為人類所有的「經驗」都是來自「經歷/遭遇」!
遭遇一定是自己的,但經歷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
我們看小說和電影時,就是看別人的經歷。

孔子曰:
「不觀高崖,何以知巔墜之患;
    不臨深泉,何以知沒溺之患;
    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
    失之者其不在此乎?
    士慎此三者,則無累於身矣。」
《孔子家語。困誓》
當我們面對「經歷/遭遇」的時候,必然是整個人去體驗,
包括了個人的認知、情緒和思考在內。
個人的認知能力、情緒質素和思考能力,
全部都影響到我們對「經歷/遭遇」的判斷和感受。
如果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自我認識和訓練不足,
他的「經歷/遭遇」必然會滲透著成見,想像,甚至恐懼,
這就是為甚麼哲學和批判思維的訓練,
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的學校教育如此重要!

無論是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相學、掌紋學或者命理學,
皆是源於累積,綜合,思考和分析「經驗experience
而「經驗」則是來自赤裸裸的「經歷/遭遇」,
來自對「經歷/遭遇」的判斷、感受、問問題、思考和批判,
得出來的懷疑或者結論,就成為我們日常口裡說的「經驗」。

「經驗」是一個我們常用的詞彙,

究竟我們對這個詞彙理解了多少呢?
We  sometimes  get  all  the  information,
but  we  refuse  to  get  the  message.
( Cullen Hightower )
A  mistake  usually  conveys  a  range  of  meaning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at  different  levels.  If  you  are  not  busy

blaming  yourself  for  the  mistake,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the  superficial  message.
Only  the  wise  will  try  to  reap
all  the  hidden  messages  from  his  misrakes.

( Jason Ling )
經驗來自對經歷/遭遇 [已經發生的事情] 的反省,
但「經歷/遭遇」並不等於「經驗」。
對個人來說,「經歷/遭遇」一定是真實的,
但對於「經歷/遭遇」的「推斷 inference
對於「經歷/遭遇」的思考、分析、批判、總結…
由於思考能力不足,隨時都可能出錯,

所以然經驗來自「經歷/遭遇」,
但「經歷/遭遇」
並不等同經驗
對於不同性格、不同智慧程度的人來說,
相同的「經歷/遭遇」絕對可以產生不同的經驗。
一個人即使歷盡滄桑,宣稱有幾十年的經驗,
如果思考力不足,如果智慧不足,
他得到的經驗依然可以十分膚淺。

Nothing  is  as  important  as
the  accurate  evaluation  of  our  perceptions.
( Bert Newman )
很多時一種「經歷/遭遇」或者一種現象的出現,
往往是由於多種因素「因緣際會」而產生,
不一定是由於單一的因素。
舉例言之:

1.  頭痛是一種「經歷」,
但我們未必能夠肯定頭痛的原因。
是因為用腦過度嗎?是因為用眼過度嗎?
是因為吃錯或喝錯了東西嗎?
2.  生活艱難是一種「經歷」,
但我們未必能夠肯定生活艱難的原因。
是因為天災嗎?是因為人禍嗎?
是因為天災加上人禍嗎?
是因為社會制度問題嗎?
是因為官商勾結,貧富懸殊嗎?

是因為政府狂印鈔票,導致通貨膨脹嗎?
是因為自己愚蠢嗎?
是因為自己教育程度不足嗎?
是因為自己不懂得人際關係的竅門嗎?

The  eye  sees  only
what  the  mind  is  prepared  to  comprehend.
( Henri Bergson )
我們都知道年青人勝在精力充沛,好奇心強,
而且部份更富有冒險、探索之精神,
而年青人的弱點就是經驗不足。
而視乎所置身之大環境 [時代] 和小環境,
一般上了年紀的人 [五十歲以上] 經歷會比較豐富。
然而如果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不足,
對真理的追求欠缺熱忱,不夠謙卑,
不喜歡從歷史及別人不同的經歷中學習,
或者欠缺內省能力,傾向於自我欺騙,
那麼即使是上了年紀,
亦未必能夠將豐富的經歷轉化為有用的經驗。
[經驗]
人類的經驗來自對經歷的反省,
而這些經歷未必一定需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亦可以發生在別人的身上。
我們絕對可以從反省別人的經歷之中,
得到寶貴的經驗!

由於對經歷的反省能力取決於分析能力,
而分析能力又和知識、智慧息息相關,
所以我們可以歸納出下列關於經驗的經驗:
  人可以有同樣的「經歷/遭遇」,但不一定有同樣的經驗。
Experience  is  not  what  happens  to  a  man;
it  is  what  a  man  does  with  what  happens  to  him.
( Aldous Huxley )
Experience  arises  from   events,  happenings.
circumstances,  situations,  etc.

It  is  not  what  happened  to  us,
but  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the  happenings,
that  provides  us  with  our  experience.

Therefore  people  going  through  similar  events
may  not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It  may  differ  from  person  to  person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ce  in  personality,  intelligence,
wisdom,  education,  preparation  and  training.

It  is  not  what  happens  to  people  that  matters;
It  is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rom  it.
( Jason Ling )

換言之,經驗源自你如何思考及回應你的經歷。
有些人,經一事,只能夠長半智或四分一智;
有些人,經一事,長三智;
有些人,經一事,既長了智力,亦增添了驕傲。
舉例言之﹐痛苦的經歷  suffering
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回應:
1.  對人產生仇恨。
2.  對制度產生仇恨。
3.  對自己曾經有過痛苦的經歷感到驕傲。
因為欲誇於人,於是對別人說自己感恩。
4.  產生同理心  empathy
至少亦會對處身在相同情況下的人產生同理心。
由於明白愛的重要,所以對別人說自己感恩。

A  fool  sees  not  the  same  tree  that  a  wise  man  sees.
( William Blake,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1790-3 )
Experience  teaches  only  the  good  observer.
( Andre Gide )
由於人有不同的根器 [智力、眼界、價值觀念、前生……],
接受不同的教育,接受過思考訓練的多少和程度會有差異,
所以即使有同樣的經歷,也會有不同的經驗。
I  am  not  what  happened  to  me,
I  am  what  I  choose  to  become.
( Carl Gustav Jung )
  越是迫近真理的經驗就越有價值。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不斷地做實驗,鍥而不捨地批判,
而且為了避免自欺欺人,有智慧的人不但要求實驗 reproducible
而且懂得結合同質素的行家,互相切磋,互相批判,互相挑剔,
期望能夠迫近真理。
Every  person  is  a  result  of  his  experience  but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the  same  situation  can
vary  widely  according  to  his  analytic  ability,
his  education,  and  his  companions’  wisdom.
That’s  why  we  appreciate  the  spirit  of  humility,
of  sincerely  seeking  truth,  love  and  wisdom.
This  spirit  is  the  only  tool  that  brings  us
the  richest  experiences  in  human  civilization.

( Jason Ling )
參考:《刺激和反應》(上) 《刺激和反應》(下) 

《哲教儀式》

《哲教儀式》
哲學家一向重視神聖的宗教精神多於屬世的宗教,
哲學家追求的是太初的「道/真理/智慧」,
哲學家亦相信有抽象和善良的「靈界/意識」存在,
哲學家接受「如是觀」,接受「禍福相倚伏」,
明白同樣會有抽象和邪惡的「靈界/意識」存在,
而善惡往往都是個人內心的抉擇,

所以哲學家亦可以是「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
I  looked  in  temples,  churches,  and  mosques.
But  I  found  the  Divine  within  my  heart.
( Rumi )
I  believe  that  it  is  better
to  tell  the  truth  than  a  lie.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be  free  than  to  be  a  slave.
And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know  than  to  be  ignorant.
( H. L. Mencken )
一個有天賦的人習武,可以登峰造極,
在當代中打遍天下無敵手,從而感到無敵的寂寞和空虛,
但科學家、哲學家和修行者絕對沒有這種感受,
因為「道/真理/智慧」只能夠慢慢地迫近,
從來都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

除此之外,一般走在愛智路途上的哲學家和修行者,
都不容易找到同道中人,因為社會上這些人都很罕有,
所以一旦有機會遇上同道中人,
就會非正常重視和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不會輕易放手。
修行圓滿者更加會設法團結所有同心同德者,
因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可以造福社會,
團結就有可能進行「制度布施」,不僅僅是「智慧布施」。

If  you’re  lucky  enough  to  be  in  a  place
where  you’re  surrounded  by  people
with  similar  levels  of  intelligence,
you  should  consider  yourself  to  be
extremely 
fortunate.
( Satyanarayana Shanmugam )
哲學,是一種依靠自力的宗教;
愛智,是心靈上「毅行者」的宗教信仰;
愛智的人,對真理有熱愛,知道自己的無知,
明白個人的有限,明白智者共同努力的貢獻,
所以終生不會自滿,努力勇猛精進,並且分享智慧。
如果愛智的人能夠定期聚會,
一起建立「哲教儀式
  ritual  in  philosophy
就可以加強及鼓勵有同樣信仰的人。
And  don’t  ever  be  afraid  of  high  expectations.
A  great  heritage  is  like something
we  can’t  escape,  even  if  we  want  to.
It’s  like  a  foundation  under  our  feet,
we  didn’t  put  it  there,
but  we’re  standing  on  it  anyway.
And  either  we  build  on  the  foundation,
or 
it  will  crumble  away  underneath  us.
( Hank Aaron, 1995 )
山令人覺得渺小!
令人明白為何愛智的人不需要對所有人都謙虛,
但必須對「道/真理/智慧」謙卑。
愛智的人,從向山舉目的那天開始,就明白這個真理!
所以愛智的人對「道/真理/智慧」謙卑是十分自然的事,
但對不愛智或者扮愛智的人,不一定要謙虛。

One’s  destination  is  never  a  place,
but  a  new  way  of  seeing  things.
( Henry Miller / Marcel Proust )
「登高山復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
    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
《志未酬》(梁啟超)
心靈上的攀山,不同身體力行的攀山,
所以不可能有攀登至頂峰的感受: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杜甫)
Neil  Degrasse  Tyson
on  Intelligent  Alie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kjljlbTQw
Richard  Dawkins
Why  Aren’t  Chimps  Still  Evolving  Into  Huma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ELEUT8Domg
也許我們已經開始有一個強烈的感覺,
就是愛智的人所追求的,不是快樂happiness
而是超越transcendence
活在當下、感恩、幸福和喜悅,則是「超越」的副產品。
當人吃人、人害人的制度依然在地球上存在的時候,
「快樂」需要視若無睹的修為,很多哲者都辦不到!

回歸心靈的人往往都會有神聖的體驗,
因此會相信有善良「靈界」或者「意識」的存在。
祈禱,就是和大自然的「靈界/意識」接觸,
所以愛智的人祈禱,只會向善良「靈界」祈求增添智慧,
足以承擔命運和業力所給予的測驗,
足以承擔今生需要學習的課程和責任,
足以將人生路途上的絆腳石變成踏腳石,
不會祈求任何具體的事物、方法和結果,
因為愛智的人明白:
1.  以自己目前的智慧,除了祈求增添智慧之外,
不可能知道甚麼對自己是最好。
2.  善良的「靈界」似乎不願意幫助懶惰的人。
3.  善良的「靈界」似乎不願意幫助虛偽的人。
4.  善良的「靈界」似乎不願意幫助心靈不純淨的人。
5.  善良的「靈界」似乎不願意幫助拒絕承擔責任的人

當天災、人禍或者天災兼人禍發生了之後,
我們祈禱應該祈求甚麼,會有效嗎?
有效時是甚麼原因,無效時又是甚麼原因?
善良的靈界和邪惡的靈界是否在博奕,有誰知道?
靈界和業力的數學如何計算,又有誰知道?
如果沒有人知道真相,宗教騙子是否又有可乘之機?
「宗教精神」來自「信仰」,屬於抽象和神聖的概念,
重視思考,重視積極的修行,擁抱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所以一定拒絕虛偽和詭詐,與此二者割蓆,劃清界線,

而「宗教」則是人類自己的創造,往往蘊藏著虛偽和詭詐。

人類社會中「無國界」的東西大致上有八種:
包括 1.哲學,2.音樂,3.藝術,4.優良的制度,5.科學,
6.宗教精神,7.優秀的文化,8.內省和批判的精神。
它們不但沒有國界之分,而且只有好壞和優劣之分!
「宗教精神」可以視為一種無國界的 Universal Region
「宗教精神」和「宗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而且都是源遠流長,和人類的文明一起誕生,

但宗教的體驗,往往源於「信念」及「迷信」,
不一定和神聖有關,況且宗教由於是人類自己所創造,
所以往往蘊藏著虛偽和詭詐,
歷史上假宗教之名而犯下的錯誤和嚴重罪行,屢見不鮮,
至於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的教徒,亦不罕見。

至於「神聖的體驗」,對「宗教精神」的體驗,

並非自稱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專利
而且這些自稱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只是有「信念」,
那些自稱有宗教信仰,但思考力不足,討厭批判的人,
他們的「信念」甚至可能只是不自覺的「迷信」。
很多哲學家和修行者在禪修之中,

在旅遊時到訪天主教的中古教堂之內,
在寧靜的時間聆聽宗教心靈音樂的時候,
或者在山明水秀的地方俯瞰大地,都會有「神聖的體驗」。
參考:《信仰》
不論我們視哲學為一種信仰faith
還是一種終身事業vocation
如果我們能夠在每次身體力行地登山的時候,
都重溫一次這樣的哲學思維,甚至在山上祈禱,
對自己增添了的智慧感恩gratitude
對自己的幸運「感恩」,對靈界的照顧「感恩」,
我們就是在進行一項宗教活動,
在這段 Emile Durkheim 所說的神聖時間sacred time 裡,
將哲學思維和儀式結合起來。
《Amazing Grace》(Ayako Ishikawa 石川綾子)

《Ave Maria》(Michael Lucarelli)

《Largo from Xerxes》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Michael Marc)

《You Raise Me Up》(Shizuka Arakawa 荒川靜香)

Philosophers  are  addicts  of  wisdom.
They  go  where  faith  is  celebrated,  and

stay  with  those  who  have  genuine  beliefs
──beliefs  that  do  not  reject  critiques.
( Jason Ling )

除了登山之外,
每當我們有新的體驗,新的領悟的時候,
我們亦可以進行一次浸浴,
慶祝自己的進步,更新了昨日的我。
除了那些從事哲學思考,習慣了晝夜思想的人,
有不少愚昧的人會重視形式和儀式多於重視心靈,
多於重視抽象及神聖的概念,
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用實際的宗教儀式 rituals 來支持及鼓勵哲學思維,
  Socrates    philosophy  as  critical  ethos 發揚光大。
正如 Alain de Botton 所指出:
combining  philosophical  ideas  with  a  physical  action.
On the Desire to Change the World 1
http://www.thebookoflife.org/advice-for-those-who-want-to-change-the-world/

On the Desire to Change the World 2
http://www.thebookoflife.org/more-advice-for-those-who-want-to-change-the-world/

《分享攀山經驗》

wooden stairs and path
分享,是心靈上「毅行者」的職責。
守則當然是「誠」:既不欺騙自己,亦不欺騙別人。
所以自己不懂得的東西,絕對不會拿出來和別人「分享」!
攀山者有兩種不同的路徑,
一種是心靈中抽象的路徑,
可以說是目標,也可以說是攀山的工具,
殊途同歸,所有攀山者都相同,
因為大家都是在追求「真、誠、愛、智慧」;
另一種是人生的路徑,
所有攀山者都必須自己去嘗試和尋覓,
百花齊放,各自各精采!
There  are  two  ways  of  spreading  light:
to  be  the  candle  or  the  mirror  that  reflects  it.
( Edith Wharton )
事實上,愛智的人從來都不會鄙薄從山下向上爬的人,
只要那些人是努力以赴,真心地向上爬,
因為他自己也是從那裡開始爬上來的。
愛智的人每攀高一段距離之後回顧,
總會發現之前的自己,是如何的淺薄無知,
而且沒有人知道山巔在那裡,
所以一個矢志不移的攀登者,
怎可能不懂得甚麼是謙卑 humility

在追求智慧的路途上,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有極限,
善心人只能夠鼓勵你努力向上爬,
如果有善心人告訴你山巔的風光美不勝收,
他其實是在欺騙你!
Believe  those  who  are  seeking  the  truth.
Doubt  those  who  find  it.
( Andre Gide )
雖然明白沉醉、麻木、自負、一意孤行的心靈,
往往會覺得哲學討厭,
但哲學卻能夠喚醒沉睡了的心靈。
的確是一個吊詭。
正如矢志不移的攀山者必須「歧視無知和愚蠢」,
而歧視無知和愚蠢,既指現象,也指人,
因為人是無知和愚蠢的執行者。
於是攀山者必須常常懷著一顆警惕的心,
才能夠擁有「去蕪存菁」和「擇善固執」的能力,
才能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樣,
也是一個吊詭。
古人說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就是這個意思

《分享攀山經驗》
從整個人生來看,心靈的路最難行。
所以攀山者樂意給予喜歡思考、仍在迷茫中的年青人
一些初步的攀山指引,希望激發起他們追尋真理的熱忱,
希望他們攀山的路更易走,令他們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更希望他們將來能夠薪火相傳,將美好的精神延續下去。
In  human  affairs,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forces  making  for  happiness,  and  forces  
making  for  misery.  We  do  not  know  which
will  prevail,  but  to  act  wisely  we  must  be
aware  of  both.
( Bertrand Russell )
We  have  responsibilities  for  others,  not
just  across  space  but  across  time.  We  have
responsibilities  to  people  who  came  before
us  and  left  us  their  legacy.  We  have
responsibilities  to  let  our  light  shine  so
brightly  that  others  can  see  their  way  out
of  the  dark.  Then  we  have  responsibilities
to  pass  the  light  on  to  the  young  people
who  follow  in  our  footsteps.

( Jason Ling )
用一般人都明白的例子來做一個譬喻:
假設一個人沒有足夠的智慧,沒有有關的學問,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根本不會察覺。
但是對機會的察覺只是必需條件,並不足夠。

假設一個人有足夠的智慧或有關的學問,
但沒有足夠的才華或能力時,
即使機會來臨,他立即抓緊,但卻沒有能力抓得牢,
結果往往是替他人作嫁衣裳。
換言之,能夠牢牢抓緊機會的能力,才是充分條件

所以當我們聽到傳媒的廣告說:
給孩子一生最好的機會」。
如此曖昧的說話是否能夠打動了我們的心,
在乎我們是否能夠分辨「甚麼是機會,甚麼是陷阱?」
其次,即使我們能夠判斷這個的確是一個好的機會,
孩子有能力去掌握嗎?
我們有培養過孩子抓緊機會的能力嗎?
精神的財富,就是判斷機會和抓緊機會的能力,
雖然往往是免費的,但從來都是有緣人才能夠一起分享,
因為當真理站在我們的面前時,
只有少數有緣人才有一見鍾情的能力。
Impart  as  much  as  you  can  of  your  spiritual
being  to  those  
who  are  on  the  road  with  you,
and  accept  as  something  precious
what  comes  back  to  you  from  them.
( Albert Schweitzer )
What  is  great  in  man  is  that
he  is  a  bridge  and  not  a  goal.
( Friedrich Nietzsche )
心靈上「毅行者」的職責,無論對人還是對自己,
就是只問耕耘,只問在耕耘甚麼,
只問耕耘耕得夠不夠好,不問收穫,無所期待!
也許這是阿Q精神,但阿Q精神不一定是負面思維,
為何耕耘者必須親眼看到自己的收穫?
為何種樹的人必須坐在該棵樹未來的樹蔭之下?

Don’t  judge  each  day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that  you  plant.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
Remember,  no  effort  that  we  make
to  attain  something  beautiful  is  ever  lost.
( Helen Keller )
tree
分享攀山經驗,除了口述之外,
寫作是一種更嚴謹、更清晰的分享方式。
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思考和經驗寫下來,並且勇於修訂,
留下來給有緣的後來者,就是部份攀山者的人生意義。
正如 Susan Sontag 所說:
[Good]  books  are  a  way  of  being  fully  human.

Life  is  short.
There  is  no  time  to  leave  important  words  unsaid.
( Paulo Coelho, 2009 )
任何曾經絞盡腦汁試圖將哲學概念寫得清晰的人,
都知道用文字表達精確的思想有多麼困難。
有經驗的攀山者雖然知道寫作並不容易,

但不會覺得寫作是極端困難的事,
因為「真和誠」是寫作的先決條件,
具備「真和誠」的人,自然會摒棄愚昧和虛偽。
The  discipline  of  the  written  word
punishes  both  stupidity  and  dishonesty.
( John Steinbeck )
君子之於天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苟吾書得行,吾言得用,
    使天下識一分道理,享一分太平,
    則君子之心畢矣。 (清。陸世儀)
No  one  gives  what  he  doesn’t  have.
Write  from  your  heart,  write  from  your  soul.
If  we  don’t  have  the  talent
to  leave  something  that  can  last,
at  least  we  can  leave  stepping  stones.

If  there’s  a  book  that  you  want  to  read,   but  it
hasn’t  been  written  yet,  then  you  must  write  it.
( Toni Morrison )
A  writer  should  tend  to  lift  people  up,
not  lower  them  down.  Writers  do  not
merely  reflect  and  interpret  life,
they  inform  and  shape  life.
( E. B. White )
Books  choose  their  authors;  the  act  of  creation
is  not  entirely  a  rational  and  conscious  one.

( Salman Rushdie,  Independent on Sunday,  February 4, 1990 )
I  feel  that  there  has  to  be  a  purpose  to  what  we  do.
If  there  was  no  hope  at  all,  we  should  just  sleep  or
drink  and  wait  for  death.  But  we  don’t  want  to  do
that.  And  why?  I  think  something  tells  us  that  we
should  struggle.  We  don’t  really  know  why  we  should
struggle,  but  we  do,  because  we  think  it’s  better  than
sitting  down  and  waiting  for  calamity.  So  that’s  my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That’s  really  how  I  would
put  it,  that  we  struggle,  and  because  we  struggle,  that
struggle  has  to  be  told,  the  story  of  that  struggle  has
to  be  conveyed  to  another  generation.  You  have  struggle  
and  story,  and  these  two  are  quite  enough  for  me.
( Chinua Achebe )
然而作者必須明白「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一向是常態。
這並非是悲觀,亦不是自大,而是如是觀,
因為作者不能夠要求讀者必須明白自己所寫文章的內容,
一來作者的表達能力未必已臻化境,
二來作者的表達形式未必適合讀者的口味,
所以作者和讀者要講緣份,作者和讀者都需要一起進步。

《登高》(三)

52《登高》(三)
除了心靈上的成長外,攀山亦替自己創造了機會,
找出並闡明了問題的關鍵,給後來者借鏡:
We  are  all  faced  with  a  series  of  great
opportunities  brilliantly  disguised  as

unsolvable  problems.
( John  W.  Gardner )
攀山需要逆水行舟、鍥而不捨的精神,最忌半途而廢。
On  the  mountains  of  truth  you  can  never
climb  in  vain:  either  you  will  reach  a  point
higher  up  today,  or  you  will  be  training
your  powers  so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climb  higher  tomorrow.
( Friedrich Nietzsche )
立志攀山者首先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這樣才能夠在出發前盡量裝備好自己。
攀山,必須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山」和「路」,
所以往往會分階段,循序漸進。
攀山者雖然每天都往上爬,但沒有壓力,因為隨時可以休息。
攀山者每達到一個新的階段,就會感覺好像脫胎換骨,
而且當攀山者爬得越高的時候,他所見到的機會就越多。
他會發覺以前的所謂機會,有時只不過是一種束縛,
引誘他停留在山腰之中。

On  all  the  peaks  lies  freedom  and  peace  of  mind.
獨上高樓,已經足以望盡天涯路,何況攀上高山!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以前圍繞山腳走一圈時,會見到百家爭鳴的現象,
一旦攀上山腰,也許就會發現百家已經減少至十餘家,
因為爬得越高,就會發現以往只是「盲人摸象」,
其實一旦從高處去看,由於提升了融會貫通的能力,
很多不同的意見就迎刃而解,自自然然地就統一了。
以前覺得困難的東西,現在輕而易舉就可以解決。
換言之,智慧不足者無以見「道」。

攀山,從更高的角度去觀看「人、事、物」,
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提升了我們的眼界,
人生必然會慢慢改變,甚至突變;
攀山,不但能夠培養創意,更能增添智慧,
路途中碰上真理的時候,就有一見鍾情的能力。

The  best  and  most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world
cannot  be  seen  or  even  touched.
They  must  be  felt  within  the  heart.
( Helen  Keller )
Nurturing  a  ‘nostalgia  for  eternity’
redeems  your  soul  for  it  carries  you  silently
towards  the  light  even  in  the  darkest  times.
( Stuart Wilde )
攀山,當然需要準備,
因為有準備的攀山者能夠隨時把握一閃即逝的機會,
而攀山的工具就是既向外又向內的批判思維,

對真理謙卑的態度、和對追求真理鍥而不捨的精神。
We  excuse  our  sloth  under  the  pretext  of  difficulty.
( Quintilian )
While  we  are  making  up  our  minds  as  to
when  we  shall  begin,  the  opportunity  is  lost.
( Quintilian )
He  who  does  not  know  Truth  at  Sight
is  unworthy  of   Her  Notice.
( William Blake, c.1808 )
Luck  is  where  preparation  meets  opportunity.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
愛智,根本就是修行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所以六祖慧能教佛教徒要爬山,
因為坐禪只不過是圍繞著山腰的功課而已: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住心靜觀,是病非禪。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必立功課。」
「你們要進窄門。
    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 7:13-14》
人如果重視面子或者輩份多於重視真理,
人如果只喜歡向外批判,對向內的自我批判有所恐懼,
人如果不喜歡鍥而不捨和嚴謹的思考,
反而戀上半桶水的思維,敷衍了事,一定會半途而廢,
如何可以產生「達到彼岸的智慧」?
Whatever  is  good  to  know  is  difficult  to  learn.
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
有一個笑話不妨在這裡借用一下:
唯一站在高處的上智和站在山腳的下愚相同的地方,
就是彼此在對方的眼中,都是同樣的渺小。
The  higher  we  soar  the  smaller  we  appear
to  those  who  cannot  fly.
( Friedrich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 )

《登山寶訓》

《登山寶訓》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壑,不知地之厚也。」
《勸學篇》(荀子)
攀山的人,有一本《登山寶訓》
這個世界沒有一蹴即就的智慧,
攀山代表了攀山者智慧點滴的累積。
每個人起步的時間和地點都不相同,
每個人的天賦、意志和毅力都不相同,
所以每個人能夠爬到的高度其實也各不相同。

1.  攀山要輕輕鬆鬆,慢慢來,別期望能夠一步登天。
2.  攀山要勤力,持之以恆,慎防一曝十寒。
     今天的思考今天做,明天還有新功課!
3.  勤力而非拼命,可以隨心所欲,隨時休息。
4.  要有勇氣,喜歡攀山的人,不能夠怕辛苦,不能夠怕痛!
5.  別期望可以攀到山之巔峰,因為沒有人知道山之巔峰在那裡,
     而且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極限!
     所以如果有善心人告訴你山頂的風光美不勝收,
     他其實是在欺騙你!
6.  登高,不一定能夠令人「成功」,
     但肯定可以令人每天都有「成就」。
7.  一旦抵達某一高度,就會發現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

     開始變得微不足道!
8.  所有攀山的人,都需要克服四大阻力──
資本主義鼓勵的貪婪和自私,雅俗共賞及不必要的虛偽,
將面子和輩份置諸真理和公德之上的誘惑。

Truth  is  beautiful,  without  doubt;
but  so  are  lies.
( Ralph Waldo Emerson )
Bewar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praises;
they  may  come  with  falsehoods  and  hypocrisy.
Embrace  critiques  as  well  as  criticisms;
they 
may  contain  a  grain  of  truth.
( Jason Ling )
攀山者對物質無過份的要求,
但對精神成長有積極的要求,
追求在思考上和心靈上每天都要有進步,
對「道/真理/智慧」的追求非常貪婪,
可以說是一名思想上的 workaholic !

但對能否達到目標則無所求,就是「」!
攀山者的家就在他的心裡:此心安處是吾家;
攀山者不但要心安,亦要能夠「安身立命」,
攀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一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那麼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是完成,每天都有成就,
何需比較?何需瞻前顧後?
況且一山還有一山高,怎會管他現在攀得有多高!

I  have  arrived.  I  am  home.
My  destination  is  in  each  step.
( Thich Nhat Hanh )
參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沒有什麼可抱怨的。痛苦,當然會有報酬。
愛智的勞動和有些身體的勞動相似,
能夠令人  strenuously  happy  and  at  peace.
攀山的痛,會被從稍高之處望下之喜悅所超越!
愛智的人之所以看得比較遠,是因為他們站得比較高,
嚴格地說,只有爬山,才符合所謂心靈上的成長。
愛智的人,就好像一位心靈上的「毅行者」!
用熱力學的詞彙來描述,
攀山者的心靈,不單只必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open system
攀山就是心靈上的逆熵negentropy
可惜對大部份人來說,心靈上的成長和生理上的成長一樣,
到了某一階段就停止了。
可惜對大部份人來說,心靈上的成長和生理上的成長一樣,
到了某一階段就停止了。
這些人大致上分成五類:
1.  害怕自我批判的人,對智慧的追求往往適可而止,
     因為真理令他們覺得痛苦。
2.  不少虛偽,口裡仁慈,表面上對智慧讚不絕口的人,
     其實亦討厭真理,因為他們覺得真理有攻擊性,有殺傷力,
     絕對不適合他們所愛的愚蠢人。
3.  沒有足夠的天賦和訓練,所以一早已經放棄的人。
4.  一些「成功」人士會覺得心靈上的成長浪費光陰,
     太過離地,不切實際。
5.  發願登山之後卻欠缺勇氣和毅力繼續爬上去的人。
Therefore  you  shall  be  perfect
just  as  your  Father  in  heaven  is  perfect.
(Matthew 5:48)
Truth  is  the  cry  of  all,  but  the  game  of  the  few.
( Bishop  Berkeley, Siris, 1744 )
在某些宗教方面,停止成長的現象尤其明顯,因為
1.  有人認為他已經有了上天堂的入場券,是時間好好享受人生了。
2.  怕辛苦,不願意和耶穌基督一起背負十字架。
3.  懶於思考,得過且過,心裡非常不願意追求道路、真理、生命。

4.  不願意放棄「虛偽」,不願意放棄「名、利、權」。
5.  不明白「信仰」究竟是甚麼一回事,不明白「信仰」需要建設。

參考:《修行者的四十二條登山寶訓》 

《登高》(二)

中國古代文人一向有登高的傳統,
並借詩詞來抒發登高才能遠望的哲思。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鵲樓》(王之渙)
愛因斯坦是一位科學界的攀山者,
他和一般在山腰的科學家不同的地方是:
愛因斯坦著重「深思」,不太重視多讀書;
他沒有畏高症,不怕艱澀的課題;
他追求的是「成就」,不是「成功」。
Far  away  there  in  the  sunshine  are  my
highest  aspirations.  I  may  not  reach  them,
but  I  can  look  up  and  see  their  beauty,
believe  in  them,  and  try  to  follow  where
they  lead.
( Louisa May Alcot )
心靈的成長,亦有如攀山越嶺!
也許我們會問:為甚麼要攀山?可不可以留在山腳?
可不可以只攀一半?只有你自己才能夠決定。
如果問別人為何要攀山,我們可能會得到各式各樣的回答:
★  因為開門見山,山就在那裡。
  因為我喜歡挑戰,越是困難的我越不怕。
  因為可以和「天」更接近。
★  因為我想看得更遠。
★  因為我喜歡追求智慧。

★  因為看見我敬佩的人一生都在攀山。
  因為有先行者分享了他們攀山的經驗和收穫。
★  因為這是我的宗教信仰。
太行山王莽岭
一旦決定攀山,同行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掌聲也越來越稀疏,
在攀山的角度來看,所謂高處不勝寒」,
並非表示好像名利權世界之中,隨時可能被人拉下馬的感覺,
而是直接照字面解釋:
「寒」字可以代表
1.  朋友越來越少,掌聲也越來越少;
2.  孤獨,即使有很多朋友也感到孤獨,
     因為瞭解自己的人無可避免地越來越少。
3.  孤獨,因為每個人都要因應自己的能力,
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山」和「路」,
攀登一個和別人不盡相同的山峰。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
《鵲踏枝》(晏殊)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滕王閣序》(王勃)
你也許會問自己:
堅持還是放棄?進還是退?
還值不值得繼續爬上去?信心還有沒有?勇氣還在不在?
攀山,當然需要堅定的意志,但不能硬闖,要做到進退有據。

Nurture  your  mind  with  great  thoughts,
for  you  will  never  go  any  higher  than  your  think.
( Benjamin Disraeli )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be  defeated
by  greater  and  greater  things.
( Rainer Maria Rilke )
《登高》(二)
追求智慧,是向上提升,是攀山,是登高。
有信心,就自然會鍥而不捨,拒絕半途而廢;

有勇氣,就會繼續勇往直前,廢寢忘食,孜孜不倦,
因為攀山越攀得高,就看得越遠,就會覺得自己的渺小。
這種渺小的感覺和山的體積無關,
完全是因為和真理一比較,就顯示出自己的智慧不足!
攀山,當然要循序漸進,累積經驗,一步一步去征服更多的高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每逢登高必自卑,無限風光在險峰。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is  world  is  not
how  high  you  stand  on  the  hill  but  in  what
direction  you  are  moving.  Uphill,  downhill,  or
wandering  at  the  same  level.  It  is  a  choice  we
must  all  mak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t
one  time  in  our  lives.  When  you  have  chosen
the  upward  direction,  set  your  standards  high
so  that  you  can  live  up  to  your  highest  potential.
Have  no  fear  of  high  standards.  They  may  not
be  places  you  can  ever  reach.  But  the  height  you
finally  reach  measures  your  achievement  in  life.

( Jason Ling )
A  creative  man  is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achieve,  not  by  the  desire  to  beat  others.
( Ayn Rand )
一位回歸心靈,向山舉目,決志攀山的人,
接通了天和道,就找到了道路、真理、生命。
他的力量從擁抱懷疑、向外批判及向內自我批判而來,
一生人不斷改錯及修訂、從而建設個人的「信仰」,
所以永遠是勝利者!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emo9i-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