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footprints of love, wisdom and courage
wherever you go amidst enemies and friends.
Whether they choose to be your enemy or to be
your friend is their freedom. Departing from
wisdom for unnecessary friendship is utter
foolishness. Don’t surround yourself with fools.
( Jason Ling )
生命教育就是「智、仁、勇」合而為一的教育。
接受生命教育的人,必須按部就班,分階段、分程度學習,
而需要學習的東西至少有十樣:
☆ 需要接受真和誠,再進一步就追求愛和智慧。
☆ 需要具備內省和自我批判的勇氣。
☆ 需要明白生命無常,需要珍惜光陰,需要努力修行,
需要運動照顧身體健康,需要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需要冷靜和從容,享受生命來平衡一切的努力。
☆ 需要明白「愛自己有真假之分」。
假的愛自己就是認為自己做對的事情可以扯平自己做錯的事情
真的愛自己就是知錯能改,改了之後才原諒自己。
☆ 需要明白「成功和成就的分別」,
然後不再浪費生命在追求成功之上。
☆ 需要明白青年人一旦擁抱虛偽,生命就蒙上污點,
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心靈不斷向下,怛在公眾面前扮向上,
高聲唱「青年向上歌」,希望能夠騙完自己之後再騙愚蠢人。
☆ 需要明白古今中外的智者並非高攀不起的人物,
只不過很多人沒有能力或者沒有興趣培育自己去高攀而已。
☆ 需要明白將真理置諸面子、名氣和輩份之上,
因為無論一個人才華如何洋溢,
只要他愛面子、名氣和輩份多於愛真理,不懂得對真理謙卑,
那麼他有可能變成「名氣輩份其外,敗腦其中」,
而他的才華最後只不過是有限公司,
甚至完美示範「威威何所似?天地一蠢貨。」
面子、名氣和輩份常常造成嚴重影響真理的階級觀念,
令不少知識份子和自以為是知識份子的人選擇單打獨鬥,
阻礙了會思考的人團結起來的可能。
即使有道理,還需要足夠的智慧才能夠解決問題,
所以真知識份子必須團結起來,結合集體智慧,
才有希望和貪婪和極權對抗,
如果想組織成黨,就肯定需要靈界插手幫助。
☆ 需要明白凡事樂觀或者悲觀都是鄙視真理,
所以必須學習「如是觀」,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同時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盡上一己的責任。
☆ 在物質欲望方面需要明白「需要」和「想要」的分別,
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要懂得知足和珍惜,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是物質的話,
除了要懂得布施之外,也要懂得節儉和環境保護的關係,
如果是智慧的話,要懂得感恩和學習智慧布施。
參考:《 閑 (閒) 》
不懂得愛和智慧必須手牽手的人,喜歡將愛和智慧分開來討論。
他們覺得「智慧/道/真理」有如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而且從不焦急,懶理世事滄桑變化,殺傷力強勁,
所以並不仁慈,而不仁慈的「智慧/道/真理」顯然欠缺了愛,
這是愚昧無知者的看法,因為背棄「智慧/道/真理」的人,
怎可能懂得甚麼是愛?
有不懂得甚麼是效率,自以為上了岸的人喜歡問:
我們到底在趕甚麼?有需要趕嗎?
生命教育告訴我們智者趕在有生之年努力修行,
希望能夠帶一個更好的靈魂前往下一生;
今生稍有智慧的人都在趕緊學習思考,
期望在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時代,
自己可以避免在被淘汰之列;
一般普通人逍遙自在,隨波逐流,逆來順受,
醉生夢死,等吃喝玩樂,等交配,等睡覺,等死;
自以為有天堂入場券及勤練縮骨術者,
等在窄門之前表演穿越窄門上天堂的功夫。
用飲食的語言來描述,一個完整的生命教育套餐,
應該包括豐儉由人的
1. 前菜 [故事/電影]。
2. 燒烤恰到好處的食物 [中庸/愛/智慧/由親及疏]。
3. 挑戰味蕾的辣椒醬 [挫折/命運起伏/生老病死]。
4. 甜點 [真的愛自己/原諒自己/來生繼續努力]。
5. 品嘗完任何一道菜時不妨唱歌或者聽音樂 [音樂治療]。
參考:《死亡和宗教的關係》(上) 《死亡和宗教的關係》(下)
[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學習面對死亡。
由於青少年大部份都年輕力壯,除非曾經和死神擦身而過,
或者有親朋好友夭折,否則不會明白生命無常的意義,
所以對「死亡教育」的興趣不會很大,除非課程有要求。
參考:
《人生苦短》 《珍惜光陰》
《及時行樂》(一) 《及時行樂》(二)
《贏在起跑線上》
香港有一位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曾經公開表示,
災難片段容易令人感到不安,
市民或出現坐立不安、頭痛、小便頻密、失眠等輕微精神緊張情況;
他建議,感到焦慮的市民不要重複觀看災難片段,
應選擇和親友傾訴紓緩負面情緒;
若不安情緒持續兩至三星期,應及早求診,接受心理輔導及治療。
一般來說,事主可能被嚇呆,不相信噩運竟然降臨在自己身上,
以及出現焦慮、失眠,腦海不停浮現沒希望及無法挽救等負面情緒,
嚴重時會有急性創傷影響,一旦情況持續,出現創傷後綜合症,
可能會神志不清,無論日夜,恐怖畫面均會出現腦海,
感到驚慌、逃避、不想看到或接觸任何資訊、
甚至杯弓蛇影及拒絕與其他人溝通,受驚過度致喪失災難事故的記憶,
或者離開棲身住所到處遊蕩而不自知,
就算被尋回,亦可能記不起遊蕩期間發生的事情。
最嚴重者,可能會選擇自殺。
生命教育就是學習修行。
修行並非吃素食齋,讀聖經或者唸佛經。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覺醒,開悟,
修行的第二步就是回歸心靈,讓心靈主持人生大局,
理所當然地竭力保守自己的心,
修行的第三步就是追求真理和智慧,
將之變成刻骨銘心、不離不棄的愛,
為了縮短這個過程,必須判斷誰是可信賴的導師,然後追隨導師,
修行的第四步就是內省,自我批判,
身體力行,把以往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修正過來,
包括對物質和名利權的迷戀,
不會再犯「沉溺成功,鄙視成就」的錯誤。
修行的第五步就是時刻都對真理謙卑、
不熟悉的東西不說、不寫,不參與討論,
討論不熟悉的事件時先尋求有識之士提供真相。
[責任]
生命教育,當然會牽涉到生命中不能轉讓,
或者不應轉讓,必須承擔的責任這個課題。
一切生命中的責任,一旦自願承擔,就沒有後悔和懼怕。
生命教育不可能是離地的教育,
即使我們關心其他地方和國家的人權和公義,
也必須想辦法從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做起。
所以孔子強調的「由親及疏,由近及遠」,
完全擺脫了虛偽,是非常合理的思想和行為指示。
參考:《責任》(上) 《責任》(下)
從業力和輪迴的角度來看,拒絕承擔不能轉讓的責任,
是一種意圖欺騙的心態,
在不重視道德和教育的社會裡,有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但業力必然令他下一生人需要再次面對同樣的責任。
The more people rationalize cheating,
the more it becomes a culture of dishonesty.
And that can become a vicious, downward cycle.
Because suddenly, if everyone else is cheating,
you feel a need to cheat, too.
( Stephen Covey )
結合東西文化對責任的理解,結合小愛和大愛的看法,
我們得到這條座右銘:
靜坐不但要常思己過,而且要常思己蠢,然後改過,
所以聖賢才會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具備足夠的愛和智慧,
知道愚夫愚婦一向依照虛榮心的指導,
「身體 body」方面重視身材,並不怕蠢,只是怕肥,
「我 ego」方面崇拜名氣、輩份、面子,
所以不但喜歡集郵,而且喜歡和偶像打咭,
好在他人的面前炫耀一番,
因為炫耀就是他們整個人生中快樂的唯一來源,
而有部份人或者因為做生意的緣故,亦會有同樣的行為。
「難得一身好本領,好體魄,蠢關始於闖不過」!
如果具備足夠的愛和智慧,
就會明白名氣、輩份、面子和所有不完善制度的殺傷力,
所以閒談就必須批判公眾人物的思想,
提出「假說」hypothesis 猜測他們的意圖/動機,
讓公眾來監察和印證,甚至用方法讓公眾人物的思想現形。
如果具備足夠的愛和智慧,
就必須批判居高位而無能者之非及制度之非,
因為採取駝鳥政策,以為可以不理制度好壞的人,
必然會被制度控制的行為和意識形態,
只有思考力不足,不重視公義,怕事或者平庸的人,
才會勸告別人「閒談莫說人非」,
他們不會明白「說人非」不一定是踐踏別人,
絕對可以是公益及批判精神的表現。
修行層次更高的人,更加必須腳踏實地,提出問題解決方法,
不能夠只是批判而沒有建設,如果問題異常複雜的話,
就團結和這個問題有關的專家,同心同德地去解決。
然而改革制度,談何容易,往往好像愚公移山,
所以即使修行層次高,亦必須具備「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最後,要寫一個「好」的「生命教育」課程,
首先要明白抽象的概念難以量化,所以不能夠用數字來表達,
只能夠依靠批判的方法來去蕪存菁。
其次,課程編寫者必須考慮高中及大學同學的回饋,
期望他們願意踴躍發言,表達個人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從而不斷修訂、改善、提升這個課程。
Category: 哲學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三)
[思格不足者人格可以如何高尚?]
一般平庸者似乎認為,
1. 凡是和謀生無關的抽象思考,都是不切實際的。
2. 批判別人的思想是只有敵人才會做的不友善的行為。
3. 思考應該適可而止,否則就是鑽牛角尖。
4. 半桶水的思考已經足夠應付生命中遇上的問題。
5. 和平及理性不能共存,愛和虛偽可以結婚。
6. 面子較之真理和真相更重要。
但是他們不懂得愛面子,討厭批判的人,思格一定不足,
而思格不足者為了保護自己,就會擁抱虛偽,損害人格。
It is true that we can’t fix ourselves
by breaking someone else,
but we can definitely advance civilization
by critically breaking a thinking person’s
illogical and dangerous ideas and thoughts.
We can forgive a person out of kindness,
but we must not let go of his thoughts
because defective thoughts in history has
already resulted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created evils on a higher level.
Moreover, we have no right to forgive a
person’s evil on other people’s behalf.
Whether that person wants to grow or not,
whether he wants to fix the cracks in
his ideas and thoughts or not, remains,
of course, his personal freedom of choice.
( Jason Ling )
不少偽教徒雖然自稱是基督徒、天主教徒,佛教徒,
道教徒,或者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喜歡討論,討厭批判,
認為批判並非理性及和諧的解決方式,又認為愛就是包容。
因為批判者是革命家,喜歡呼籲信徒在心靈上動刀兵,
我們是和平分子,不但在「身體 body」方面不喜歡動刀兵,
在「我 ego」方面不喜歡動刀兵,
在「心靈 soul」方面也討厭晝夜思想,討厭爭執和糾紛,
只想舒舒服服、和和睦睦地達到 tranquility 的境界。
人類精神文明中最進步的科學精神和宗教精神,
就毀在擁抱這些思想的掌權者或者有影響力的人的手裡!
參考:
《基督教裡的宗教精神》(二)
《基督教裡的宗教精神》(三)
《基督徒的分類》(八)
宗教一旦擁抱虛偽,就會將「宗教精神」重新包裝,
產生「疑似真理」appearance of truth,
不但褻瀆神明,而且為禍人間。
Truth does not do so much good in the world
as the appearance of it does evil.
( Duc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最美麗的就是灰色]
虎對倀說:
你不需要在真理面前謙卑,你只要對我謙虛就可以了;
你不需要對別人有誠信,你只要對我有誠信就可以了;
你不需要對別人負責任,你只要對我負責任就可以了。
很多人的世界只知道黑的罪惡和白的高尚,
從來都不知道灰色地帶裡道貌岸然的人的愚昧和虛偽,
結合疑真疑假、混水摸魚的歪理,
可以帶來多麼嚴重、但表面上不會見血的罪惡。
有人說,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他本人的愚昧/盲點,很對!
只不過有些人願意改過,有些人拒絕改過。
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尺,很對!
只不過有一些人心裡的尺是一把可以扭曲的蛇尺。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參考:《和理非非》(上) 《和理非非》(中) 《和理非非》(下)
[愛和智慧手牽手]
當我們年齡越大,經驗越豐,
見識過那些自稱仁慈但討厭智慧的人所犯的罪行之後,
我們就明白「愛和智慧」是一個銅幣的兩面,
任何缺少其中一面的都是一枚假銅幣。
When I was young, I used to admire kind people;
as I grow older, I admire wise people because
wise people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the kindness
of the whole system whereas kind people without
wisdom tend to be selfish and self-righteous.
They have a tendency to forgive the misdeeds
of their friends and even condone the violence
of an evil system and then justify themselves
shamelessly. Yes, there are kind, sanctimonious,
and yet fuzzy-minded bigots.
Yes, hypocritic kindness do exist!
( Jason Ling )
All that we are is the result
of what we have thought.
The mind is everything.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 Buddha )
Yes, you are kind but what you say is not true.
Watch your beliefs and thoughts carefully for they
will induce foolishness, usually at an intermediate
level, thereby slowly transforming your character
and making your kindness hypocritic.
No act of hypocrisy, however small, is ever neglected.
( Jason Ling )
正如聖經所說:
「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
《馬太福音 7:18》
Nothing is hidden so much that
it wouldn’t be revealed through its fruit.
( Paracelsus )
很多人都不明白,詭詐既有高層次和低層次之分,
亦有好心和惡意之分。
好心人的詭詐一向最令愛智的人頭痛。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耶利米書17:9》
參考:《原諒》(二)
[虛偽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
從屬靈的角度來看,
宗教的生存,本來應該是神的問題,不是人的問題。
如果神不急,人急甚麼?
而且宗教的盛衰,
可以從人的口裡 [不是心裡] 交託到神的手裡,
不是安枕無憂嗎?怎可能會出現危急存亡之秋?
但從天主教現任教宗上任以來的言論來看,
天主教已經先知先覺地開始重視宗教的生存問題。
天主教感覺到宗教的生存是世界性的問題,
是回歸「宗教精神」的問題。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擁抱虛偽必然自取滅亡。
也許我們會說「高層次的虛偽」Intelligent hypocrisy
成為了宗教裡的「靈癌」,
專門侵蝕那些自認讀過書、有學問的教徒的心靈。
但相反的看法則是「禍福相倚伏」,
對善對惡都不固執,思考適可而止,嘻嘻哈哈皆大歡喜,
扮演難得糊塗,才是真正的智慧!
當好人和壞人互相毀滅之後,
旁觀的聰明鴿子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歡天喜地承受大地,
替逝去的好人祈禱,甚至替他們立碑,
所以「靈癌」其實是聰明教徒的「智慧」:
半取半捨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
凡是揭穿他們謀生藝術、妨礙他們在地國生存的人,
他們都會靜悄悄地秋後算帳,
因為「虛偽」才是真正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You are the light of the world.
Your hypocrisy must be securely hidden
not only before others but also from yourself,
that they may not detect the tinge of darkness
in the seemingly shining light of your fame
and doubt the intentional tolerance of hypocrisy
by your heavenly Father.
You will be glorified by your collaborators
because all of them will wish they had
the courage and intelligence to do the same.
( Jason Ling )
如果彌賽亞重臨世上,夠膽在我們的心靈上動刀兵,
揭穿我們的虛偽,我們一定會將他重新釘在十字架上!
而且會防止良善的撒馬利亞人這些異教徒拯救他。
Men do not accept their prophets and slay them,
but they love their martyrs and
worship those whom they have tortured to death.
( Fyodor Dostoevsky )
Hell is Truth Seen Too Late.
( Thomas Hobbes )
這個世界有一些人對真理持有兩種相反的態度。
他們認為物理學方面的艱深和困難是應該的,
思考上的艱深和困難卻是不必要,是自尋煩惱的。
For truth is always strange; stranger than fiction.
( Lord Byron )
It is useless to tell one not to reason but to believe
──you might as well tell a man not to wake but sleep.
( Lord Byron )
Nothing ever goes away until
it teaches us what we need to know.
( Pema Chodron )
Truths and roses have thorns about them.
( Henry David Thoreau )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truth must penetrate like an arrow
──and that is likely to hurt.
( Wei Wu Wei )
Words that wound the fools are words
that heal the open-minded people,
and may even heal the world.
( Jason Ling )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二)
[糊塗鴿子舞曲]
人身上隱蔽和看似極度輕微的罪惡,最難發現,
這些罪惡包括虛偽、反理性和拒絕批判,
其中有名氣的偽教徒,不論是甚麼宗教,
與及偽君子和偽淑女的虛偽,最難發現。
難發現的原因是宗教精神不足的人,
表面上絕對可以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大好人,
甚至是一個看起來道貌岸然的君子,高貴大方的淑女。
直至我們挑戰他們的理性,他們的醜態才會現形,
直至避無可避的關鍵時刻,他們的真面目才會暴露。
於是我們立即覺得震驚:
為何道貌岸然的君子竟然會不重視真和誠?
We are so accustomed to disguise
ourselves to others that in the end
we become disguised to ourselve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由於他們是和藹可親的人,但是思考力不足,
以為信了宗教,毋須再努力,智慧就唾手可得,
以為信了宗教就可以對「宗教精神」敷衍了事,
以為信了宗教就找到了「道路、真理、生命」,
以為信了宗教就一定通過窄門,將來直上天堂,
所以他們的擋箭牌往往是裝作耳聾,拒絕辯論,忽視論據,
討厭批判,從不實踐,懶得修行,只喜歡扮演君子和淑女,
更加喜歡運用曖昧的詞彙來說理,
到處去繼續宣傳他們的「信念」belief,
於是不自覺地欺騙了自己,亦好心地去欺騙別人。
The truth may be out there,
but lies are inside your head.
( Terry Pratchett )
Above all, don’t lie to yourself.
The man who lies to himself and listens
to his own lie comes to a point that he
cannot distinguish the truth within him,
or around him, and so loses all respect
for himself and for others.
And having no respect he ceases to love.
( Fyodor Dostoevsky )
參考:《門檻這個概念》(下)
另一些大好人則是半放棄,甚至完全放棄思考,
所以除了自欺欺人之外,
往往亦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姑息養奸,甚至助紂為虐。
Men will cease to commit atrocities
only when they cease to believe absurdities.
( Voltaire )
且聽一下「討厭批判、和藹可親的大好人」的論點:
我是一個固執、不容易改變的人,
因為我擇善固執,正氣凜然。
所以我的思想就代表了我。
你批判我的思想就是批判我。
你批判我就是批評我。
你批評我就是傷害我,
你傷害我就是對我不仁慈,
所以你不是一個仁慈的人。
一個不仁慈的人不會有喜樂,不會帶來和平。
你這個不仁慈,不和平的人不是僅僅和我作對,
而是和整個宗教作對。
If you want to make someone hate you,
explain to them, logically and politely,
why they are wrong.
( J. Baylock )
To all authentic persons:
If you treat people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and talk to them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alked to,
hatred is earned at no time because a person
who speaks his mind is considered unkind.
( Jason Ling )
不少人認為大好人的論點其實是反映人性的真理:
由於大部份上了年紀的人都不喜歡繼續思考,
所以一個人和他的思想絕對是同一回事。
換言之,不尊重一個人的思想,就是不尊重這個人,
批判這個人的思想就等於批判這個人,
所以「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絕對是廢話。
所以我們並不鼓勵年青人「將他現時的思想和自我分開」,
然後「將自我和一個會不斷進步的人掛鉤」。
我們口裡的所謂「終身學習」,只不過是學習知識,
尤其是和自己工作有關的知識。
我們並不鼓勵心靈方面的學習和修行,
我們討厭《大學》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個概念。
參考:《批判》
[重道尊師]
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假設,
接受一個人就必須同時接受他的思想!
我們又常常不自覺地假設,
因為這個人是一個好人,因為有很多人都喜歡他,
因為他是令人尊敬的前輩,因為他有博士學位,
所以他在各方面的思想應該都不會有嚴重的錯誤,
即使他的思想有錯誤,我們也不應該斤斤計較。
中國人從來都不明白:
接受一個人並不表示我們要接受他的思想。
中國人從來都不明白:
一個有博士學位的「好人」,
未必能夠去到將追求真理置諸個人面子之上的程度!
為甚麼有一些人竟然會認為批判一個人的思想,
等於攻擊這個人?
為甚麼只要一個人是好人,他的思想就可以免於批判?
如果這個好人有重大的影響力,而他的思想又有嚴重的錯誤,
會令到他的追隨者和崇拜者「好心做壞事」,
那麼他的思想又是否可以免於批判?
A lie can travel half way around the world
while the truth is putting on its shoes.
( Mark Twain )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將對一個人的尊敬和他的思想分開來看?
為甚麼我們尊敬一個人,就可以包容他的思想?
為甚麼我們會珍惜人,卻不願意珍惜、擁抱批判思維?
為甚麼不可以「依道不依人」、「依法不依人」?
思格不足的人,一旦去到需要智慧判斷的關鍵時刻,
他的人格可以如何維持高尚?
犯了大錯之後,難道我們會捨得讓他一死以贖罪嗎?
難道我們忘記了「智、仁、勇」
才是我們心靈的 sacred place 嗎?
Socrates, my master, is my friend
but a greater friend is truth.
(Plato)
再說得簡單一點,雖然我向你介紹了「能量守恆定律」,
但為甚麼你會認為接受「能量守恆定律」就代表接受了我?
相反來說,為甚麼你不接受我,
就不能夠接受「能量守恆定律」?
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
西方智慧早就明白「重道」比「尊師」重要,
所以傾向於先「重道」後「尊師」,次序絕對不能倒轉!
因為如果不「重道」,我們的社會會有怎樣的師?
如果一位師不「重道」,他還可以稱為師嗎?
中國人的傳統剛好將次序倒置,是先「尊師」後「重道」,
以為「不重道的師夠嚴,就可以道尊」,
所以我們才會說「尊師重道」,
必要時更可以因為要「尊師」而完全扭曲「道」:
「你不需要尊重真理,你只要尊重我就可以了。」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accepting truth as authority and
accepting authority as truth.
如果老師告訴學生一些「真假混合的道理」,例如:
你們不需要學習如何思考,你們只需要學習半桶水的思考,
配合努力以赴、刻苦耐勞、勤勉背誦的精神,
考好你們的試,上到大學就可以了。
因為你們將來在大學裡遇上的學習痛苦,
和我們中學的課程及老師教學方式完全沒有關係!
我們當然要批判這種思想!
筆者認為「將人和他的思想分開判斷」這一點,
其實是關乎華夏精神文明盛衰的重大關鍵之一。
為何華夏精神文明不懂得可以「容其人而不容其理」?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criticizing a person and criticizing an idea.
All ideas should be on the table.
( Peter Boghossian )
Honest disagreement is often a good sign of progress.
( Mohandas Gandhi )
放棄思考的人永遠不會明白,
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只是指不成熟的人的行為及需要匡智者的思想,
絕對不包括讀完大學及掌權者的思想!
鼓吹大愛的愚蠢人往往擁抱沒有條件的寬恕,
告訴我們要包容希特勒和毛澤東,
這些愚蠢人根本沒有資格代替所有受害者寬恕他人!
苛政猛於虎,孔子早就瞭如指掌,
極權制度殺人,二次大戰之後清晰顯現。
貧富懸殊,自古而然,
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濫用狂印鈔票的強盜行為,
不但利用通貨膨脹害人不見血,
而且加劇貧富懸殊的程度,
默默地製造的新一代的奴隸──蜜蜂人和螞蟻人,
就需要教育新一代的群眾慢慢去覺醒。
參考:《為何我們應該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有思考習慣的人當然會懂得抵抗洗腦,
又明白在惡劣政治環境之下必須明哲保身。
It is dangerous to be right
when the government is wrong.
( Voltaire )
[對,錯和嘗試]
生命教育的課程當然需要包括如何面對和處理失敗。
粗心的座右銘發明家會告訴你:
除了自殺,凡事都要試,不試,絕無成功可能,
試了,成功和失敗,一半一半機會。
但是沒人擁有無限資源,而且「嘗試 ≠ 盲試」
如果甚麼都試會造成很大時間和金錢兩方面的浪費,
有時甚至要用生命來做代價。
嘗試當然有代價,由於資源有限,不能要試就試,
所以我們不但要學習判斷甚麼值得一試,
還要計算自己可以多少資源可以用來嘗試。
選擇讓「我 ego」主持人生大局的人,會有兩個常用的藉口,
用來掩飾個人的缺點及複雜的炫耀心理:
1.「我係我,鍾意做就去做。」
所以追捧名牌、打通宵麻將或者媾仔等等,都可以用這個藉口。
2.「又唔係買唔起」來做一擲千金的充份理由。
3.「又唔係涉及道德問題,點解唔試一試?」
更複雜的情況往往出現在執行方面,因為執行的成敗,
往往牽涉到執行的時間,執行的空間,執行的人,執行的手法,
而且還牽涉到勤奮、運氣、人際關係、智力和業力等等因素,
所以結果往往是個人意料之外。
治大國若烹小鮮,所以除了勤奮和運氣之外,邏輯,批判思維,
智慧等等,和事情的成敗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有人說投身科學研究的人最好是一名樂天派,
因為大部份時間科學實驗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
郁達夫曾經自嘲:
「人到中年兩不堪,生不容易死不甘。」
邱吉爾比較勵志,他說:
「成功就是由一個失敗走到另一個失敗仍然興致不減,激情不滅。」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一)
筆者寫的這四篇文章,涉及生命教育中深層次的課題,
源於數十年來宗教人士 [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
直接和間接給予小弟的教導,刺激起筆者的觀察和思考。
筆者期望在這個心靈亂世之中,
這三篇文章能夠向矢志修行者提供一些實用的價值。
筆者在中學讀書的年代和其後教書的年代,
還未有「生命教育」這一科。
所有和這一科有關,零零星星、沒有組織的學問,
來自中文、英文、歷史和聖經這四科。
由於家庭及親戚中實在太多基督徒和牧師,
所以基督教對小弟的影響最大。
如今回顧六十年的往事,明白冥冥中一切都有安排,
可能是源於業力,可能來自靈界的誘導和帶領。
童年時開始十多年的哮喘,激發起筆者的同理心,
固然是小弟的「生命教育」中重大的促進力;
鬼使神差地放棄了中文大學和台灣國防醫學院的學籍,
去了美國「優思博客來」讀大學,
影響到筆者從此對批判思維的重視﹐改變了筆者下半生;
得到獎學金讀研究所那一年,經歷過一次輕微的交通意外,
亦是重新激發小弟對「生命教育」鍥而不捨地思考的動力。
幸虧經歷過「優思博客來」五年的破舊立新洗禮,
筆者人到中年之後才開始接觸佛教和道教思想。
生命教育和追求智慧息息相關,因為是同一回事,
而追求智慧和宗教修行亦是同一回事,只是詞彙不同而已。
由於人心詭詐,屬世的宗教常常會擁抱虛偽,
有喜歡教條的教會領導人,就會有教條式的「宗教」,
有喜歡權力的教會領導人,就會有愛權力的「宗教」,
有喜歡政治的教會領導人就會有依附政治的「宗教」,
有口裡尊敬思考,但討厭批判,不介意邏輯矛盾的人,
就會有虛偽的「宗教」。
追求智慧就是追求有情世界的「道」。
科學家和哲學家一向相信的,是一位抽象的神,
就是聖經中所說的「太初有道」的「道」,
而這個「道」包括了心靈中的「智慧、愛、勇氣」,
即是儒家所說的「智、仁、勇」。
換言之,在哲學家的眼中,所謂「三一真神」,
除了是指「聖父、聖子、聖靈」之外,
應該還有「智慧、愛、勇氣」三者合一的涵義。
如果任何傳道人硬要將「智慧、愛、勇氣」三者分開,
就是意圖將神分裂。
由於「智慧、愛、勇氣」和虛偽水火不容,沒有交集,
所以任何擁抱虛偽的教徒就是抗拒和嘲弄神!
傳道人在祈禱中常常說的「榮神益人」,
就是修行「智慧、愛、勇氣」,門檻非常高,談何容易!
參考:《愛與智慧的世界》(三) 《智、仁、勇》
偽宗教人士雖然口裡讚揚「宗教精神」,
但行為上必然喜愛物質,腦子裡則擁抱「虛偽」,
所以往往會出現令有識之士噴飯的邏輯:
「愛和善良比智慧更重要,而由於我是善良的人,
所以我有權拒絕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替其他善良的人洗腦,教蠢他們。」
宗教修行,追求的是屬靈的「宗教精神」,
是神聖和抽象的「真、誠、愛、智慧、勇氣」,
前二者屬於「科學精神」,是「宗教精神」的子集。
所以科學和宗教精神本來就完全沒有任何抵觸。
科學一向重視實用價值,重視驗證,
而宗教精神則重視修行者用生命實踐來驗證「道」,
其實兩者都重視佛教的如是觀。
一言以蔽之,生命教育其實就是修行!
修行的目的,在相信有輪迴的宗教裡,是為了改變業力,
在不相信有輪迴的人心中,是未雨綢繆,
應付此生人中各式各樣的挑戰和災難。
在相信有神的宗教裡,是追求「智慧、愛、勇氣」,
換言之,修行就是希望越來越接近「道/神」,
所以當修行者祈禱時,一定是祈求更多的智慧。
I distrust those people who know so well
what God wants them to do because I notice
it always coincides with their own desires.
( Susan B. Anthony, 1896 )
With or without religion,
you would have good people doing good things
and evil people doing evil things.
But for good people to do evil things,
that takes religion.
( Steven Weinberg )
[生命教育就是心靈教育]
照筆者淺薄的理解,
生命教育不會是照顧人類「身體 body」的生殖教育,
不會是照顧人類「我 ego」,弱肉強食的競爭教育,
生命教育,應該是「心靈 soul」的教育。
然而由於「身體 body」是「我 ego」和「心靈 soul」的載體,
所以照顧「身體 body」的健康、休息和平衡,
照顧會影響「身體 body」健康的「心靈 soul」的需求,
如何統籌「身體 body」、「我 ego」和「心靈 soul」三者,
讓它們和諧共存,毋須在年輕時浪費生命,只懂得追求「成功」,
用青春和健康愚昧地換取物質財富,而當獲得「成功」之後,
就倒轉來用物質財富換取青春和健康。
所以嚴謹的思考訓練,肯定是生命教育重要的一部份。
參考:《身體》 《臭皮囊》
如果是基督教學校,
相信生命教育會討論「道路、真理、生命」三大概念。
即使不是基督教學校,生命教育亦必然涉及
「宗教精神」裡的四大元素:「真、誠、愛、智慧」。
生命教育,如果不談「宗教精神」談甚麼?
宗教如果沒有了「宗教精神」,宗教又會是甚麼?
哲學家當然會問基督徒和天主教徒:
1. 是否會有一位沒有「真、誠、愛、智慧」的神?
如果答是的話,哲學家當然會繼續問:
2. 是否會有一位既擁抱「真、誠、愛、智慧」,
但又擁抱「虛偽」的神?
如果有的話,這會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3.「真、誠、愛、智慧」可以和「虛偽」共負一軛嗎?
4. 是否會有一些既擁抱「真、誠、愛、智慧」,
但又擁抱「虛偽」的教會?
如果有的話,這一些會是怎麼樣的教會?
5. 如果一位虔誠教徒只喜歡讀聖經,但拒絕接受「宗教精神」,
或者左手接受「宗教精神」,右腳和「虛偽」跳舞,
那麼這位教徒還可以稱為虔誠的教徒嗎?
哲學家心知肚明:
由於「虛偽」是大部份人的普世價值,
所以宗教去到了人的手中,就不一定「神聖」divine,
只有「宗教精神」才能夠稱為「神聖」,
只有「宗教精神」才是 divine wisdom!
[信仰]
「信仰」faith 這個詞彙常常被偽宗教人士所濫用,
他們堅持哲學和科學的真理需要接受不斷的批判,
認為這是它們自己的喜好,
但自己相信的宗教的真理則絕對不容懷疑,不容批判。
對部份宗教人士來說,
所謂「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中所說的真理,
其實只是限於宗教人士口中的「真理」。
人的「信仰」可以建立在不容批判的「真理」之上嗎?
難道宗教的「真理」竟然會是另一種真理嗎?
難道這個世界上竟然會有互相之間不能共容的真理嗎?
難道這個世界竟然有一樣東西叫做「害怕批判的真理」嗎?
難道害怕批判的「真理」會是真理嗎?
凡矢志不移地建設屬於個人信仰的人,
一定拒絕任何型式的洗腦和意識形態,
包括任何拒絕批判的「信念」在內,
對個人自童年以來社會化所產生的潛移默化,
個人以往的失敗、挫折、情緒,統統都重新拿出來批判。
如此才能夠建設屬於個人的信仰。
生命教育不能夠只談行為的規範而不涉及心靈和精神價值;
生命教育不能夠不談「信仰、信念和迷信」三者的分別。
一談信仰、信念和迷信,就自然涉及批判精神;
一談信仰、信念和迷信,就不能夠避免批判虛偽。
如果生命教育鄙薄批判思維,甚至摒棄批判思維,
那麼生命教育和洗腦有甚麼分別?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真理一定擁抱批判!
任何打算做學問的人、任何說自己喜歡思考的人,
任何回歸心靈,打算一生追求智慧,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
如果想重生,想進入智慧的殿堂,想進入天堂的窄門,
就必須重視真和誠,重視理性,尊重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對真理謙卑,把個人的自尊建立在追求真理之上,
把面子和輩份永遠置諸真理之下。
一個人如果清醒時擁抱思考,要壞那得工夫?
參考:
《智慧、自由、獨立》(上)
《智慧、自由、獨立》(中)
《智慧、自由、獨立》(下)
[修行有門檻]
任何真正的修行者,必須跨越的門檻大致上有六個:
1. 修行者需要具備起碼的思考能力。
2. 修行者需要一些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
3. 修行者需要覺醒,回歸心靈。
4. 修行者需要在回歸心靈之後,保守自己的心,
繼續鍥而不捨地追求智慧。
5. 修行者需要擁抱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6. 修行者不但需要向外批判,亦需要向內批判。
如果說「生命教育」是一個科目,有自己的課程,
當然不可以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架構,
任何自稱為生命教育的課程,如果不鼓勵「說真話」,
如果不鼓勵「誠實」,如果不鼓勵對真理「謙卑」,
如果沒有思考能力的訓練,沒有哲學和心理學的訓練,
如果沒有宗教精神的培育,
那麼肯定是雜亂無章,「掛羊頭賣狗肉」的生命教育,
這種生命教育,完全可以被人利用來洗腦!
如果一個唔識教育,唔識生命教育,唔識哲學的人,
竟然認為自己可以對閣下的生命提供強迫性的策略建議,
只有極權的社會才會出現。
「生命無常」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從大學開始都現在,小弟一直不停地思考「生命教育」,
大學的環境和訓練,讓小弟學習到批判思考,
其一是「根源思維」,其二是「森林思維」。
小弟對於「生命教育」的思考,亦是採用這兩種方法。
參考:《為何要學習思考》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今年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
「意義治療法」的創辦人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1905-03-26~1997-09-02) 逝世二十周年。
四十年前筆者的初戀女友去了美國升學,從美國寄來他的作品
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
給筆者閱讀,這本書對筆者影響深遠,直到今天。
書中敘述他在納粹集中營中所經歷許多非常人所能忍受,
身體與心靈折磨的處境,
但卻能依憑著對妻子強烈的愛與思念,作為生命意義的核心,
使他能超越所處的困境而存活。
Life in a concentration camp tore open the human soul
and exposed its depths. Is it surprising that in those
depths we again found only human qualities which in
their very nature were a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 Viktor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p. 108)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Frank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RYCc7ApHc
在二次大戰時,
弗蘭克全家被德國納粹關入彷如人間煉獄的集中營,
在獲悉父母、妻子、哥哥均死於毒氣室內,
只剩下妹妹和他殘存後,他告訴自己:
「如果一個人一下子遭遇這麼多苦難和考驗,
那一定有其意義。我是為某事而存在的」,
結果浩劫餘生倖得存活的弗蘭克竟如浴火後的鳳凰,
創造出人生中更大的成就。
When we are no longer able to change a situation,
we are challenged to change ourselves.
( Viktor E. Frankl )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 Viktor E. Frankl )
Our greatest freedom
is the freedom to choose our attitude.
( Viktor E. Frankl )
雖然說「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
但在集中營這種特殊的環境之下,畢竟需要強而有力的「意義」,
才能夠懷抱「希望」和產生「生存的意志」,
有了生存的意志,才能夠忍受近乎絕境的苦難。
當我們回來反思「不自由,毋寧死」這句口號時,
就覺得未免有點意氣用事!
What is to give light must endure burning.
( Viktor Frankl )
To live is to suffer, to survive is
to find some meaning in the suffering.
( Friedrich Nietzsche )
弗蘭克因此提出人在面對苦難時,要記得哲學家尼采的說話: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 Friedrich Nietsche )
此時痛苦將會賦予意義,而能轉化態度面對所有的苦難。
他也觀察到集中營中許多無法承受痛苦而自殺的犯人,
都是因為感到對生命和前景的絕望,
無法從苦難中發現意義,而喪失了面對生命的勇氣。
由此可知意義是個人面對生命苦難時重要內在力量來源。
弗蘭克認為當人找到生命中真正的意義時,
就會擁有超越痛苦的心靈動力。
即使身受苦難也可以撐下去。就可以忍受幾乎任何的生存情境。
When we treat man as he is,
we make him worse than he is;
when we treat him as if he already
were what he potentially could be,
we make him what he should be.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所以弗蘭克借用了歌德這個說法:
If we take man as he is, we make him worse;
If we take man as he should be,
we make him capable of becoming what he can be.
( Viktor E. Frankl )
If we seem to be idealists and are over-estimating,
over-rating man, and looking at him that high,
here above, you know what happens?
We promote him to what he really can be.
So we have to be idealist in a way because
then we wind up at the true, the real “is”.
( Viktor Frankl )
Why to Believe in Others ( Viktor E. Frankl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1CjhbYPQ
英國哲學家羅素有相同的看法:
Nature is only a part of what we can imagine;
everything, real or imagined, can be appraised
by us, and there is no outside standard to show
that our valuation is wrong. We are ourselves
the ultimate and irrefutable arbiters of value,
and in the world of value Nature is only a part.
Thus in this world we are greater than Nature.
In the world of values, Nature in itself is neutral,
neither good nor bad, deserving of neither
admiration nor censure. It is we who create value
and our desires which confer value… It is for us
to determine the good life, not for Nature──
not even for Nature personified as God.
( Bertrand Russell )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帝范。卷四》(唐太宗)
而維克多。弗蘭克的說法就是:
當我們對人類取法於超越的要求,人類中的優秀者就可得其上,
造福一般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同道中人!
[意義治療的應用]
意義治療是覺醒之後選擇回歸心靈的人的秘密武器,
一般沒有經過嚴謹思考訓練的人只能夠望而卻步。
一般人以為意見自由就等於言論自由,
以為唇槍舌劍就等於最高層次的言論自由,
從來不知道「批判平台」的概念,
結果他們承受了教訓之後依然不知道原因。
一般人堅持以人數來決定真理,
他們始終都會在人數之上自取其辱。
所以我們見到的現象是:
當人數眾多的時候,當不需要嚴謹思考的時候,
他們願意為「公義」站出來;
即使經過嚴謹的思考,當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他們也不會願意為「公義」站出來!
當抗議的人數稀少的時候,即使道理在他們的那一邊,
他們也不會願意為「公義」站出來!
They that sow the seeds of foolishness
shall reap in tears.
一般人不明白為何生命教育需要愛,智慧和勇氣,
不明白「智、仁、勇」三位一體,所以需要嚴謹定義和接受批判,
否則我們就會訓練出擁抱虛偽的下一代。
一般人不明白為何醫生需要專業,
因為「愛、知識、技術、經驗」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結果我們就將謝婉雯醫生的人格和精神,變成了死板的口號。
一般人不明白為何政治需要專業和道德,
需要少林寺木人巷去嚴選和挑剔,
不明白民主需要用「挖根思維」去定義,
就會出現醜態百出、各式各樣的小丑,
出現猿猴扮成人類的,出現賣私煙的女人,
一眾樣衰,一除定陰,一除定陽的雌雄動物,
一眾道貌岸然、腦殘卻自負的人,包括偽君子偽淑女,
團結在一起就出賣了一個社會的前途。
當貪官們日趨低調的日子,
讓一般人留下了在面書上登錄的自由,
去大大小小食堂享受和拍照的自由,
也許,這就是一般人最想要的自由。
要達到社會和諧,只有理性和愛相結合這條路!
我們心裡有很多問題需要問:
一般人可以有甚麼理想?
一個社會需要甚麼理想?
理想當然不可能靠平庸的人來實現,
那麼理想可以靠怎樣的人才有機會實現?
一個社會如何培育這樣的人才?
It is easy to stand up for what is right
when it does not require serious thoughts.
It is not easy to stand up for
what is right in the face of tyranny.
But it is even more difficult to stand up for
what is right when you have to stand alone!
《知足、感恩、珍惜》
An athlete, an artist and a thinker are
all judged by the best of their moments.
( Jason Ling )
很多人都認為「知足、感恩、珍惜」這三個詞彙,
顯淺易明,毋需再定義,亦毋需再思考。
其實三個詞彙之中,最受人歡迎的是知足,
然而定義最曖昧的也是知足。
當一般人用上知足這個概念時,
由於未必懂得應用「我 I 的三元概念」,
所不會覺得需要問這些問題:
☆ 知足是指「身體 body」方面的知足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性行為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吃喝玩樂的享受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對浸溫泉的欲望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吃山珍海錯的欲望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對自然環境的欣賞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對俊男美女的欣賞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整容和化妝是否對天然的相貌不知足?
居住環境是否只要可以容身就可以接受?
對體育競技的獎牌欲望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有病時看醫生是否隨便選一個就可以接受?
問題是人生本來就已經苦短,而且在環境越來越污染的時代,
「身體 body」就會被迫越來越難知足。
☆ 知足是指「我 ego」方面的知足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
愛面子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輩份觀念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階級觀念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推卸責任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為虎作倀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感性和直覺是否可以凌駕理性?
助紂為虐的奴性是否可以凌駕理性?
地頭蟲鬥猛虎時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對名牌衣履的欲望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對名貴跑車的欲望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是否可以放棄良知,和黑社會同心協力?
對五星級酒店的欲望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追逐「名、利、權」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擇偶門當戶對的觀念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個人或團體的利益思考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學位高下和是否來自名校的觀念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任性,鍾意做就去做,一意孤行,是否應該適可而止?
知足有一個比較的標準,和個人的欲望有關,
「我 ego」的知足用的是甚麼標準?
是「比上不足」的標準,還是「比下有餘」的標準?
是出生時家庭狀況的標準,還是個人欲望的標準?
抑或是和同輩、同出身的人的比較標準?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
《菜根譚》(洪應明)
家境貧困者,現在的節儉肯定是被迫出來的,
但他未必會透露自己內心的欲望。
欲望高者,以往的節儉才可能是被迫的,
一旦脫離窮困的環境時,也許會非常奢侈和揮霍,
對自己毫不吝嗇,對別人可能依然奉行節儉的美德、
所以擇偶時千萬不要假設對方家境貧困,
就以為對方一定是節儉的人。
在地球人口不斷膨脹及政客依然鍾情掠奪的時代,
在全球政府都狂印鈔票搶掠市民的時代,
在全球化和人工智能電腦及機械人高速成長的時代,
在依然信奉用人數來決定道理的地方,
1. 貧富懸殊一定會越來越激烈。
2. 人類之間的競爭一定會越來越激烈。
3. 戰爭一定會越來越頻繁。
但從好的方面來看,只要能夠控制野心家和極權者,
也許當淘汰了平庸的人之後,人類就可以有下一階段的進化。
☆ 知足是指「心靈 soul」方面的知足嗎?
問題是「心靈 soul」重視良知、人格和宗教精神,
重視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嚮往神聖和抽象的東西,
所以有人說:
一張純真的面孔不需要戴上面具,
一雙純淨的手不需要戴上手套,
一顆純潔的心不需要和虛偽做朋友。
回歸心靈的人會和「我 ego」劃清界線,拒絕被它污染!
雖然「心靈 soul」對物質和「名、利、權」的欲望低,
所以節儉非常自然,而且從來都非常知足,
但對追求智慧從來都非常貪婪,得寸進尺,勇猛精進,
在貪婪方面和「我 ego」一樣,雖然追求不一樣的東西,
但他們的確都像一個吸毒者 addict!
因為「心靈 soul」明白人一旦有足夠的智慧,
就會對每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恩,
就會知道它們是一早安排來教導我們的,
就會懂得將所有看似絆腳石的東西變成踏腳石,
而且自強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有些人我們可以討厭他們,但一定要感謝他們的出現,
因為他們完美地示範了人世間的醜陋,
讓我們懂得必須拒絕行走這樣的路途,拒絕這樣扮演的角色,
誰敢說「心靈 soul」在這方面應該知足,應該適可而止?
如果證明了生命有輪迴,並且受制於業力的話,
擁抱宗教精神的修行和「心靈 soul」方面的不知足,
就是人類要走的康莊大道,
而筆者提出的「三個循環」假說,
和建設「批判平台」去解決人類政治、道德、教育,
及科學發展的方向等問題,就值得我們再去思考。
如果不懂得建設「批判平台」去解決社會紛爭的重要性,
去比較、批判及宏揚「儒家、道家、佛家」及周易文化,
而致需要訴諸暴力和戰爭,讀聖賢書又有何用?
人類的精神文明還會有下一階段的進化嗎?
參考:
《生命的意義》(一) 《命運和命理學》(二) 《歧視和尊重》
《大時代中的「批判平台」》 《「批判平台」概念的緣起》
換言之,無論是「我 ego」還是「心靈 soul」,都是不知足的,
1. 前者是在供應有限、需要爭奪的物質和抽象的「名、利、權」之上,
而後者的不知足,則是在無限、免費、毋需爭奪的智慧之上。
2. 前者追求知識,目的是加強個人的謀略,個人或團體的爭奪能力,
而後者追求知識,目的是保護自己,及令社會更加和諧和美好。
3. 前者非常重視團隊精神,為了共同的利益很容易就可以組織起來,
成為各式各樣的「利益共同體及共榮圈」,
We connect because of common interests and
the connection is usually under the table.
而後者由於社會上絕大部份人都捨不得放下「我 ego」,
所以覺醒之後回歸心靈,追求智慧的人稀少,有如一盤散沙。
4. 兩者都會投資在教育和人際關係之上,
前者投資的教育是洗腦教育,投資的人際關係是選擇有代表性人物,
前者喜歡慷他人之慨,而後者不會慷他人之慨。
捨不得放下「我 ego」又有點殘餘「心靈 soul」的人,
肯定受制於虛偽這個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並且傾向於貓哭老鼠假慈悲。
有未經過嚴謹思考訓練的人說:「貪婪是煩惱的根本」,
又說:
「知足才會感受到平靜,知足才會感受到快樂,知足才會感受到幸福」,
這兩個說法都有嚴重的語病和漏洞,
因為既沒有清楚地指明是「心靈 soul」方面的知足。
又不明白貪婪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
回歸心靈的人的固然貪婪,追求智慧的慾望固然是無止境的,
擁抱「我 ego」的人的物質慾望也是無止境的,
對「名、利、權」的慾望也是無止境,不斷地膨脹的,
過分膨脹自己的慾望,一定會撕裂社會,加劇貧富懸殊,
甚至製造戰爭,讓自己殘餘的心靈和別人的心靈疲憊痛苦,
不堪重負,讓人類的精神文明每況愈下。
如果說「心靈 soul」對智慧的追求是正能量,是意志堅強的表現,
那麼「我 ego」那些朝氣蓬勃的野心,囂張跋扈,目空一切的態度,
何嘗不是正能量?何嘗不是「意志堅強,永不放棄」的表現?
正能量和負能量需要定義嗎?如何定義?
如果說「心靈 soul」對先哲聖賢及明師感恩和珍惜,
那麼「我 ego」何嘗不是對提攜自己做奴才,為虎作倀,
慷他人之慨的前輩感恩和珍惜?
何嘗不會牢記販毒者當年對自己滴水之恩,如今以湧泉相報?
如果說「心靈 soul」努力追求智慧,努力建設個人的「信仰」,
勇於面對現實,對前景充滿希望,
那麼「我 ego」何嘗不是努力建設個人的「信念」,
鞏固個人的硬實力 [槍桿子] 和軟實力 [同道中人的人數],
勇於面對挑戰,對前途充滿希望?
如果說「心靈 soul」重視抽象的宗教精神,
那麼「我 ego」何嘗不是重視宗教可供利用的地方?
嚴格來說,「知足,感恩和珍惜」,
是回歸心靈,不斷追求智慧的人才會出現的心態,
1. 他們會找出現實中已經存在的美好東西。
2. 他們會感謝自己仍然擁有這一些美好的東西。
3. 他們會想像及慶幸最壞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滿足於現在的一切。
4. 有不切實際的假設,就會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他們重視真相,用科學態度及如是觀來看人、事、物,
沒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由於沒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所以亦不容易有失望,
反而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喜悅和得著。
5. 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只有一種: 每天都有一些智慧方面的增長。
6. 免費分享智慧和義務工作是他們感恩的表現。
7. 他們明白一個人知足和感恩的多少完全視乎智慧是的多少。
參考:《完美主義》(上) 《完美主義》(中) 《完美主義》(下)
相信輪迴的人知道死亡並不可怕,
因為死亡只不過是永恆生命中其中的一個完結,
死亡的存在提醒在生者要珍惜光陰,
並且要盡上個人此生的使命和責任。
可惜人生怎可能沒有遺憾?
怎可能沒有未完成的使命和責任?
所以生命無牽掛,走得安安樂樂,
那些使命感和責任感重的人很難做到。
雖說知足常樂,但人一定會不知足,一定精益求精,
否則何來人類的文明?
西方人汲取了東方的智慧之後,
將這些由於智慧不足而令人遺憾的事一一收集如下:
Working too much.
Worrying too much.
Not volunteering enough.
Never taking a big risk.
Not trying harder in school.
Not quitting a terrible job.
Not standing up for yourself.
Staying in a bad relationship.
Failing to appreciate the moment.
Not realizing how ignorant you were.
Not listening to wise peoples’ advice.
Letting yourself be defined by society.
Not spending enough time with loved ones.
Do not have enough wisdom to identify a fool,
caring too much about what fools think.
and ending up arguing with fools.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嘗試換過一批朋友。
參考:《交友的學問》(上) 《交友的學問》(下)
至於感恩,英文稱為 Gratitude,則是一個可善可惡的概念,
因為有很多時感恩只不過是一種人際關係中的心理策略:
Gratitude is merely
the secret hope of further favor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一般人固然會對曾經提拔自己的上司感恩,或者扮感恩,
對促進家庭和諧的配偶感恩,然後去找尋外遇來滿足其他需要。
修行者固然會對古今中外先哲前賢無私分享的智慧感恩,
讓他們在人生中有所準備,減輕了逆境帶來的阻礙,
對生命中能夠遇上優秀的導師感恩,
對命運安排的種種助力、挑戰和教導感恩,
因為修行者明白各人前生的修行程度參差,各有前因莫羡人。
There is only one success──to be able
to spend your life in your own way.
( Christopher Morley, Where The Blue Begins )
壞人何嘗不會對保護自己的弟兄和社團的領導人感恩?
壞人當然明白 The world isn’t fair, true, but
they know how to make it unfair in their favor.
所以他們會和黑白灰三道都打好關係,尤其是灰道的政棍,
在共同利益之下團結起來,只要分贓合理,就不會內訌。
Privilege is the greatest enemy of right.
( Marie von Ebner-Eschenbach )
自從出現了能夠不斷學習和進步的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
不但擁有大數據、計算、分析和思考能力,
而且不受輪迴的束縛,它們可以取代人類嗎?
哲學家和佛教的思想家就必須面對這個課題:
人是甚麼?如何定義人?
但這個課題必須將人分類之後來討論,才有意思:
1. 上智者是甚麼?上智中的修行者是甚麼?
2. 一般人是甚麼?
3. 下愚者是甚麼?
但這個課題又必須考慮每一個人的疑問:
4. 我是誰?
我是「身體 body」嗎?
我是「我 ego」嗎?
我是「心靈 soul」嗎?
如何能夠將我增值,避免在人工智能時代被淘汰?
解決了這四個課題之後,我們才可以討論:
1. 下愚者有生存價值嗎?
2. 富貴的下愚者接受基因改造工程是好事還是壞事?
3. 在醫學越來越進步之下,甚麼人應該用公帑延續壽命?
或者甚麼人應該用公帑來製造複製人?
而進一步就必須討論:
如果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能夠將「智、仁、勇」三者合而為一,
成為優秀的修行者,具有佛性,能夠立地成佛,
可以成為優秀的傳道人,取代牧師、寧波車和天主教的教宗,
那麼一般傳道人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其次,在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時代,
將一般人和下愚者變成奴隸看來是大勢所趨,
那麼他們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在全球化競爭之下,如果一個政權不再理會他們的死活,
是否非常不道德?
看來,對一般人來說,「知足、感恩、珍惜」越來越遙不可及了!
《門檻這個概念》(下)
[宗教的門檻]
讀過科學的人或者負責挑選體育及藝術人才的人,
就會明白「門檻」這個概念的重要性。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門檻」,聖經上說得很清楚: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Above all else, guard your heart,
for everything you do flows from it.
( Proverbs 4:23 )
One ought to hold on to one’s heart;
for if one lets it go,
one soon loses control of the head too.
( Friedrich Nietzsche )
Man considers the actions,
but God weighs the intentions.
( Thomas A. Kempis,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c.1420 )
「你們要進窄門。
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 7:13-14》
But small is the gate and narrow the road
that leads to life, and only a few find it.
(Matthew 7:14)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
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 5:13》
看來雖然基督教和天主教對一般人進入教堂的門檻定得很低,
但進入天國的「門檻」就好像天一樣高,海一樣深,
因為必須先接受一個難以證實的假設,就是所有人都有心靈,
然後要求他們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之中毋忘初衷,保守自己的心,
竭力在善性循環之內徘徊,拒絕進入惡性循環之內,
這樣的心靈需要具備怎麼樣的智慧?
試問智慧不足的人如何判斷團隊中口舌便給的惡人,
尤其是那些面貌慈祥,姓名中又仁又良,而且有名氣,
擁有經不起批判的語言偽術,能夠讓愚夫愚婦信服,
但擁抱虛偽,已經打算為虎作倀的惡人?
智慧不足的人又如何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
指出團隊中的這些助紂為虐的惡人,
尤其是當團隊中的惡人竟然就是校長或者宗教領袖?
To die for a religion is easier
than to live it absolutely.
( Jorge Luis Borges )
佛家的「人人都有佛性」就完全避開了「門檻」的困擾,
所以和「佛陀難度無緣眾生」不會有衝突。
畢竟百分之五十的佛性和百分之一的佛性,是天淵之別!
參考:《人性理論》(上) 《人性理論》(中) 《人性理論》(下)
個人生命及人類精神文明中最有價值的三件東西,
就是愛、智慧和和勇氣,即是儒家鼓吹的「智、仁、勇」。
「智、仁、勇」就是世上的光!
因為有了「智、仁、勇」,才能夠產生「希望」hope;
愛和智慧不足,只能夠產生「願望」wish!
勇 courage 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追求愛和智慧都必須要有勇氣!
是因為追求愛和智慧到達某個程度,
就必然需要擁抱「孤獨」solitude!
沒有足夠勇氣的人必然難以堅持下去!
愛 love 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從追求愛的過程之中,
可以產生一連串的價值:
「誠懇」honesty、「正直」integrity、
「公義」justice、「利他」altruism 及「服務精神」。
智慧 wisdom 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從追求智慧的過程之中,
除了明白聰明之不可恃之外,更可以產生一連串的價值:
「真」truth、「謙卑」humility 、「寧靜」serenity、
「泰然」equanimity、「中庸」optimum、「去蕪存菁」、
「擇善固執」、「知錯能改」及「終生自我教育」。
參考:《智、仁、勇》
話說回來,愛和智慧雖是宗教精神的精髓,
但大部份人都只能夠做到一部份,
所以要求大部份人「向著愛和智慧的標竿直跑」,
絕對是不切實際的期望,
但要求宗教人士「向著愛和智慧的標竿直跑」,
又是否過份呢?
難道「向著愛和智慧的標竿直跑」不是宗教人士的責任嗎?
十字架告訴我們,
不喜歡思考,懶得思考,討厭晝夜思想,討厭批判,
原來就是討厭耶穌基督代表的宗教精神。
想起宗教精神和軟弱的信徒,
想起宗教音樂悅耳之餘,心裡難免有源源不絕的悲哀。
畢竟,進天國的門是窄的!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約翰福音 1:5》
對一般人來說,宗教最大的好處就是
1. 入教的門檻非常低,只要不是聾啞人士,就可以入教。
2. 可以讓思考能力不足的人,
不需要辛苦地去思索「生命意義」這個課題,
因為一切都可以依賴靈界的安排。
3. 可以讓思考上懶惰的人誤以為只需要少許努力,
就可以得到靈界的保護,甚至救贖。
值得安慰的是通往地獄的路寬敞、平直、易走,
而且條條大路都通往地獄,所以進入地獄的人也多。
也許耶穌基督早就知道:
即使現代人是經過洪水篩選之後挪亞的後代,
但喜歡佔便宜,懶惰,怕辛苦,依然是大部份人的天性。
他們口裡承認,心裡半信半疑,行動顯示出擁抱虛偽,
所以要想方法寬恕那些沒有能力追求真理的教徒。
任何宗教,入教的門檻一定要低,
因為門檻低才可以對眾生公平及表達宗教的仁愛,
所以路是大的,那門是寬的,進去的人也多。
至於那些有能力思考,但半愛真理,
不喜歡思考,懶得思考,討厭晝夜思想的教徒,
路依然是大的,但那門是窄的,進去的人也少。
然而追求宗教裡的宗教精神,畢竟是一條心靈的道路,
而心靈的道路需要畢生的奉獻,需要擁抱孤獨,
需要鍥而不捨的修行,需要愛、智慧和勇氣,
甚至需要佛教中所說的累世修行。
耶穌基督也是「愛和智慧」,
如果要想方法愛那些懶惰的人,寬恕他們的話,
就要為他們承擔半愛真理或不愛真理的後果。
所以「愛和智慧」就只能夠犧牲自己,
讓自己釘在十字架之上!
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抑或不妨再接再厲?
這就是為何我們祈禱除了感恩之外,必須祈求智慧。
試問不追求「愛和智慧」的人,如何接近耶穌基督?
如果耶穌基督等同真理,
如果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套真理,
那麼「愛耶穌」一定包括「愛真理」,
因為「愛真理」的人才會走在心靈的道路上,
在自我鞭策、自我教育之中,得著更好的生命。
道理其實很簡單:
耶穌基督就是真理,
如果祂自己歪曲真理,祂就不再存在了!
所謂跟隨耶穌基督,首先就是要愛真理。
愛真理,隨而追求真理,就是道路。
行走在這條道路之上,就有了屬靈的生命。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
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
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
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
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雅各書 1:5-8》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馬太福音 7:7-8》
A knowledge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thing we
cannot penetrat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profoundest reason and the most radiant beauty
───it is this knowledge and this emotion that
constitute the truly religious attitude;
in this sense, and in this alone,
I am a deeply religious man.
( Albert Einstein )
Being religious means asking passionately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our existence
and being willing to receive answers,
even if the answers hurt.
( Paul Tillich )
當我們有了足夠的智慧之後,就會明白
「己所欲,施於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有聖經金句支持: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路加福音 6:31》
後者有孔子的名言支持: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
《門檻這個概念》(上)
「門檻」threshold / barrier 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
說穿了,「門檻」就是一個及格的「標準」 standard,
除了可以用來挑選和篩選人才之外。還可以將人才分類。
任何人在一生人之中總會遇上很多這樣的篩選過程,
例如:入幼稚園,升小學,升中學,升大學,升研究所,
甚至見工,轉工等,都有一個門檻。
門檻的多少和門檻的高低有幾個因素,視乎
1. 社會競爭的激烈程度。
2. 社會貧富懸殊的嚴重程度。
3. 政府印鈔票導致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4. 某類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有些只需要庸才,
有些則需要偏才,只有少部份需要通才。
「門檻」當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但極有可能牽涉到業力、輪迴及命運等有關的概念!
「中人以下,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
而能有成者,未之有也。」 (北宋。呂希哲)
The man of knowledge must be able
not only to love his enemies
but also to hate his friends.
( Friedrich Nietzsche )
參考:《認識考試》 《批評、批判、敵人、朋友》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門檻」,
目的是只不過是淘汰在某一方面不及格的人。
但整體上,「門檻」其實是歧視天生愚蠢的人,
或者由於後天懶於思考而慢慢變得愚蠢的人。
可惜世界上只有「奇門遁甲」之術,
但絕對沒有「奇門遁蠢」之術,
有「顧盼自如」,沒有「顧盼治愚」,
唯一一種「奇門遁蠢」之術,
就是通過嚴謹和苛刻的思考訓練!
只有接受過嚴謹和苛刻的思考訓練的人,
即使沒有能力或權力改變世界,
但會有足夠的智慧保持頭腦清醒、
不被世界改變成需要匡智的人。
所以許多庸俗的人只能夠默默地接受:
「一字記之曰蠢,生死相隨,甩不掉。」
[看守門檻的人]
「門檻」的最重要關鍵在於那些看守門檻的人。
看守門檻的人多數是比我們年長的人,
他們的質素完全視乎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視乎該社會的普遍價值觀,視乎該社會的意識形態。
由於虛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所以拍馬屁這種適用於看守門檻的人身上的行為,
才會全球通行,有重大的需求和學習價值。
如果青少年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思考訓練,
如果青少年沒有接受過良好的生命教育,
一旦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不幸遇上一兩名如此低質素、
如此人格低劣的看守門檻的人,
別忘記自己的父母亦可能是低質素的看守門檻的人,
那麼只能夠選擇抗爭抑或認命。
這就是為何佛家的業力、智慧和投胎是重大的學問,
是輪迴前最重要的課題。
前生沒有累積良好的業力,
今生的人際環境和關係只能聽天由命。
前生沒有修行,沒有累積良好的智慧,
遇上惡劣的人際環境和關係就沒有能力抗爭。
I will not let you (or me) make me dishonest,
insincere, emotionally tied-up or constricted,
or artificially nice and social, if I can help it.
( Eugene Gendlin )
參考:《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 《定義和比較》
病態或者極權的社會肯定會鼓勵為虎作倀的奴才,
但由於這些人才有如汗牛充棟,供過於求,
所以競爭非常激烈,門檻定得非常高,
相貌不夠醜陋,心術不夠無恥,手段不夠毒辣者,
難以脫穎而出。
奴才唯一的恐懼,就是樹倒猢猻散,需要另外擇木而棲。
這就是為何奴才人以類聚,重視團隊精神,蛇鼠一窩,
所謂天下之勢,昏狗必合,合狗必昏,
只要能夠慷他人之慨,他們就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互利互助,共同掠奪來自人民的稅收,甚至國家的財產,
然後將子女及親人送往歐美國家定居,入籍成為外國人。
有一些門檻可以靠勤奮、將勤補拙來跨越;
有一些門檻自己可以控制,但必須經過訓練才能跨越;
有一些門檻不但需要天賦才華,
更需要經過艱苦的鍛煉才可以跨越;
有一些門檻,例如業力,自己無法控制,難以跨越;
有一些門檻只有那些對追求智慧非常貪婪,
而且又有能力的人,才有能力跨越;
由於修行者追求智慧的門檻非常高,
而且需要屢世的努力修行,所以並不適合懶人或者成功的人,
因為人一懶或者因為成功而沾沾自喜,
就容易變得愚蠢,這就是先哲老子教導我們的智慧。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為虎作倀固然有一個門檻,甚至生、老、病、死等課題,
都有一個和業力及命運有關的門檻。
人之所以需要優秀的命理學來輔助人生旅途,就是因為
1. 要找出這個門檻。
2. 要知道自己的潛能。
3. 舒緩面對人生的精神壓力。
4. 在未有足夠能力超越某些門檻時如何趨吉避凶。
參考:《命運和命理學》(一) 《命運和命理學》(二)
甚麼都可以懶,就是思考不可以懶!
思考,從來都是辛苦的;嚴謹的思考更是痛苦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加沒有別人可以代替你吃的午餐,
智慧的增長,來自艱苦的耕耘,
包括一點一滴的累積和不斷的修正,
來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謙卑態度,
來自畢生的努力,來自更困難的融會貫通。
懶惰是人生旅途中最大的絆腳石,因為懶惰的人不會選擇修行,
所以懶惰和智慧沒有緣份,正如愛和虛偽沒有緣份一樣。
Sometimes you put walls up not to keep people out,
but to see who cares enough to break them down.
( Socrates )
If you want something bad enough, never give up.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And once you
get over them──even if someone has practically
had to throw you over──it can be helpful to others
to tell them how you did it.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p.174 )
[專業的門檻]
所有值得尊敬的專業,都有門檻,不會私相授受。
也許政治是例外,因為政治從來都不是值得尊敬的專業。
專業的門檻對某一門學問或者技藝,往往有很多要求,例如:
1. 思考能力。
2. 自學能力。
3. 分析資訊能力。
4. 融會貫通能力。
5. 勤奮學習和鍛煉。
6. 用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
7. 同理心 empathy。
雖然不會要求參與者具備所有的能力,
但有意圖或野心爬上頂尖的人,肯定具備越多能力就越好。
這樣的要求,一般欠缺天賦的人當然是可望而不可及,
這時候,愚昧的勵志者就會告訴我們將勤補拙,
因為他們相信沒有天賦的人不應該珍惜光陰,
應該有勇氣浪費生命去尋找夢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令人覺得遺憾和悲哀的是,
在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蓬勃發展的時代,
以上這七種要求都可以被人工智能電腦取代!
專業的門檻的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
相信只有最頂尖的百分之十精英才能夠不被淘汰。
Always be a first-rate version of yourself,
instead of a second-rate version of somebody else.
( Judy Garland )
There is nothing so annoying as to be fairly rich,
of a fairly good family, pleasing presence,
average education, to be “not stupid,” kindhearted,
and yet to have no talent at all, no originality,
not a single idea of one’s own───to be, in fact,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 Fyodor Dostoevsky )
人各有志,亦有不同的遺傳,不同的才華,
所以要懂得選擇不同的專業門檻來跨越。
專業的門檻其實要求很簡單,三個字就說清楚,就是「要有腦」!
但要求很簡單並不表示容易達到目標。
參考:
《思考、森林思維、根源思維》(一)
《思考、森林思維、根源思維》(二)
《思考、森林思維、根源思維》(三)
《思考、森林思維、根源思維》(四)
參考: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上)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中)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下)
參考:
《閱讀、思考、寫作》 《融會貫通》 《思考和概念架構》
《思考和概念架構》
無論是做學問抑或是新時代的融書,
無論是速讀,是寫讀書報告,抑或是寫作,
都需要良好的思考和記憶方法,
所以用「概念架構」Conceptual Structure 來輔助,
由繁變簡,將複雜的世界事物和概念,
盡量濃縮簡化成一些元素來說明,然後再由簡來統率繁,
用這些「概念架構」來分析人、事、物就有重大的價值。
Life is too short, time too valuable,
to argue with fools or to waste it in writing
unimportant things. Writing of important
ideas should be concise and organized under
a well-designed conceptual structure.
( Jason Ling )
A conceptual structure organize ideas and concepts
so that it can be used to present them succinctly.
A conceptual structure is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at facilitates learning, memory and creativity.
( Jason Ling )
「概念架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只不過是一種知識分類的方法,
就好像好很多東西放置在貨倉內,
有系統地放和胡亂地放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系統也有優劣之分,
一個良好的「概念架構」除了是好的分類之外﹐
還需要批判它所運用的思考和概念的定義及詞彙,
令它們能夠更清晰地描述概念,
所以「概念架構」的目的是幫助我們避免犯下思考方面的錯誤,
既包括向外的事實考證和判斷錯誤,邏輯和思考方法的錯誤,
對人性假設的錯誤,對道德假設的錯誤,不認識自己而犯的錯誤,
亦包括向內的自我批判,例如批判自己的態度、不自覺的立場、
及種種先入為主的假設,因為知己知彼方能迫近真理。
換言之,一個良好的「概念架構」需要森林思維,
本身就蘊含著「瞭若指掌、深思熟慮、容易記憶」三大元素。
我們可以這樣說:在複雜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好的「思考架構」,
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創造。
[如何判斷概念架構的好壞]
愛因斯坦曾經提出了一個判斷概念中高級和低級產品的標準: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 Albert Einstein )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 Leonardo da Vinci )
清晰的定義和清晰的概念,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而且可以令到刻意製造誤會的人無法可施,無可奈何。
然而所謂「簡」,有最低的「要求/門檻」,
就是必須採用中庸之道,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
因為過度的簡化就容易扭曲事實、歪曲真理。
所以愛因斯坦附加了這個條件:
Everything should be as simple as it is,
but not simpler.
( Albert Einstein )
愛因斯坦這個關於概念簡潔的要求,
在思考方面可以稱之為 Optimal Simplicity,
即是簡潔必須因應該概念的要求,即是適可而止的簡約。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頤)
對人類來說,「真理」永遠是一個「謎」,
只能夠努力地逐漸地貼近他。
西方人喜歡用「剝洋蔥」來譬喻人類對「真理」的認知。
所以追求真理的人一定會不斷地修訂自己的概念,
甚至完全推翻舊有的觀念,從新建設。
西方的科學歷史見證了這個現象:
對追求真理的態度極度固執,絕不退讓,
然而一旦有足夠的證據,對以往概念則絕不固執。
A man should look for what is,
and not for what he thinks should be.
( Albert Einstein )
參考:
《融會貫通》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上)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中)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下)
Philosophy has become so important
in the age of AI computers and robots
to humanity, ethics and education that
making philosophy simple and clear so
that it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beginners
becomes a necessity.
( Jason Ling )
如果站在未具備足夠愛心的導師的立場來看,
我們就會選擇這句說話來做座右銘:
I am only responsible for what I say
but not for what you understand.
其實聖經裡早就指出了和「簡」有關的最低「要求/門檻」: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
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
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
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馬太福音 6:5-7》
筆者數十年的經驗告訴自己,
那些喜歡常常將「神/上帝/耶穌」掛在口邊的基督徒,
喜歡常常講愛,講仁慈,講寬恕,講原諒,
但卻絕口不提智慧及智慧在四者其中的作用,
多數是偽基督徒!
[概念架構]
1. 兩極的「概念架構」
傳統哲學採用二元論 dualism,
只將「我」I 分成「心」mind 和「身體」body 兩部份;
「心」有如電腦的 software 而「身體」則是電腦的 hardware。
二元論的思考方式是「一刀切」,非常容易誤導思考,因為
No matter how thin you slice it,
there will always be two sides.
( Baruch Spinoza )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or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s a trap
that every thinker should never fall into.
Dualism may create an unnecessary dichotomy.
二元論,例如黑白、是非、正負、善惡、美醜、樂觀悲觀,
例如在政治思考上將意識形態劃分為左翼及右翼兩大類,
甚至應用在男人和女人的性別、男人和女人的性格等等,
都非常容易誤導人類的思考,
因為一來必須確立一個比較標準,
二來除非二元論的應用,只是指出「一個概念的兩極」,
而兩極的中間有無數的變化和可能組合!
所以任何優秀的二元論,一定強調只是指出兩極,
就好像中國傳統的陰陽概念,蘊涵著兩極和漸變的思維,
不但可以由陽漸變陰,由陰漸變陽,
而且可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老子的「禍福相倚伏」,就是指出一件事情之中,
很多時都是禍中有福,福中有禍,
而男女和朋友間的感情也是愛中有恨,恨中有愛,
也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故事所闡釋的概念。
筆者按:世界上既有不同程度似女人的男人,
也有不同程度似男人的女人,何況更有陰陽人,
所以「阿媽係女人」或者「阿爸係男人」根本就不是真理。
這種方式的兩極「概念架構」﹐
足以解釋人世間大部份「多元現象」 diversity,
包括無知、愚昧、聰明、智慧、無恥、刻薄、恐懼。
至於比較標準,見仁見智,當然會拒絕輕易的確立!
除此之外,孔子提出的「君子和小人」之分,
同樣是採用二元論,非常不利於思考。
參考:《人性理論》(上) 《人性理論》(中)
二元論常常會出現一個分界點 cut-off point 的問題,
就是當我們被迫要作出取捨的時候,如何選擇分界點。
舉例言之,素食者就需要面對一個這樣令人困擾的課題:
甚麼叫做「有情生命」?
細菌和病毒是「有情生命」嗎?
雞蛋和魚子是「有情生命」嗎?有條件成為「有情生命」嗎?
如果有一天植物學家發現植物也有思考,也會傳遞訊息,
也會覺得被斬下時的痛楚,那麼我們會認為植物是有情生命嗎?
2. 三元的「概念架構」
日常生活最常用的三元「概念架構」就是「正數、零、負數」。
物理學之中的三元「概念架構」就是
「物質 Matter、能量 Energy、意識 Consciousness」。
後者和量子物理學有關,且看兩位專家如何說:
I regard consciousness as fundamental.
I regard matter as derivative from consciousness.
We cannot get behind consciousness.
Everything that we talk about,
everything that we regard as existing,
postulating consciousness.
( Max Planck )
It was not possible to formulate the laws of
quantum mechanics in a fully consistent way
without reference to consciousness.
( Eugene Wigner )
I even believed in a third way; I thought
it was possible to put a human face on
capitalism. But I was wrong.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world is through socialism, but
a socialism that exists within a democracy;
there’s no dictatorship here.
( Hugo Chavez )
自然界的「海、陸、空」和「固體、液體、氣體」,
亦是三元「概念架構」。
儒家提出的「知、仁、勇」三達德,亦是三元「概念架構」。
參考:《智、仁、勇》
當我們用「我 I」這個名詞的時候,
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用法,代表不同的意思。
我,既可以代表「身體 body」,
可以代表一般人口中所說的「我 ego」,
亦可以代表部份有思想、良知尚存的人的「心靈 soul」。
The body is the physical self,
the ego is the psychological (mental) self,
and the soul is the spiritual self.
Humans are physical-psychological-spiritual beings.
However, it remains doubtful whether or not
all human beings have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Even if we can finally prove beyond doubt that
all human beings have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ego and soul in the self
remains as a crucial philosophical question.
( Jason Ling )
當我們想分析和哲學、社會學及心理學有關的抽象概念,
例如「真、善、美、愛情、智力、學習、教育、放下、生死、
活在當下、生命意義、宗教、人際關係、群眾、管理、自信、
自尊、享受、快樂、挫折…」時,
「我 I 的三元概念」就會顯示出它的威力。
例如當我們說「我心諗」時,
或者當我們說某某人「自我感覺良好」時,
到底是指我的「身體 body」,我的「我 ego」,
還是指我的「心靈 soul」?意思當然會完全不同!
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看,照顧「身體 body」的健康,
就要注意飲食、營養,保持適當的運動,及聆聽合適的音樂。
照顧「我 ego」的健康就要學習「認識自己」和「管理自己」,
照顧「心靈 soul」的健康就要勤勉思考,內省,自我批判,
去蕪存菁,就是古今中外智者和修行者每天做的功課。
I think,
I am able to think better and better,
I am able to construct my personal faith,
therefore my existence is valuable.
( Jason Ling )
「我 I 的三元概念」有一個共通的地方,都和燃燒有關:
「身體 body」的呼吸作用是一種緩慢的燃燒;
「我 ego」傾向於燃燒別人,照亮自己;
「心靈 soul」的傾向,卻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讀者可以嘗試將「我 I 的三元概念」,
應用在下面這張照片所提出的課題之上:
除了「知、仁、勇」這個三元「概念架構」之外,
筆者常用的三元「概念架構」還有另外六個:
☆ 三個循環:「善性循環」,「中性循環」和「惡性循環」。
☆ 三種布施:「物質布施」,「智慧布施」和「制度布施」。
☆ 三種態度。「樂觀」,「悲觀」和「如是觀」。
☆ 三種性別。「男人」,「女人」和「陰陽人」。
☆ 三位結拜兄弟:「愚昧,「無知」,「懶惰」。
☆ 三種自然數:「正數」,「負數」和「零」。
☆ 三種緊扣的概念:「命運」,「業力」和「輪迴」。
☆ 三種互相影響的事物:「制度」,「人性」和「教育」。
☆ 用紫微斗數中的「殺破狼」依次代表:
固體 [陸地]、液體 [海洋和河流]、氣體 [空中和空氣]。
二元論和三元論當然都是「假說」hypothesis,
但認為「我 I」是一個完全沒有組成元素的整體,
何嘗不是一個「假說」?
筆者採用三元論,三種元素相依而存,符合現代文明的想法,
可以顯示出人類存在的複雜性之外,
並且可以釐清西方精神文明中各種關於人的說法,
由於辭彙模糊而產生的困擾。
也許將來還有更精細的分類,
就好像次原子粒子裡「夸克」quarks 的出現一樣。
參考:《成長是甚麼?》
參考:《刺激和反應》(上) 《刺激和反應》(下)
3. 四元的「概念架構」
研究人性的學者往往會應用兩個四元的「概念架構」:
冷漠 Apathy
貪婪 Greed
虛偽 Hypocrisy
自私 Selfishness
無知 Ignorance
愚昧 Foolishness
懶惰 Laziness
恐懼 Fear or Phobia
這兩個四元的「概念架構」,
足以解釋資本主義社會裡絕大部份人的行為。
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甚至前後左右,
當然也可以視為四元的「概念架構」。
4. 五元的「概念架構」
五個世界:
☆ 感官的世界
☆ 名利權的世界
☆ 情與緣的世界
☆ 知識和創意的世界
☆ 愛與智慧的世界
參考:《情與緣的世界》
參考:《愛與智慧的世界》(一) 《愛與智慧的世界》(二)
參考:《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一) 《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二)
5. 十元的「概念架構」
教育界需要的是一個十元的「概念架構」:
☆ 生命教育
☆ 老師的質素
☆ 學生的質素
☆ 課程的質素
☆ 智慧的培育
☆ 修行的程度
☆ 觀察力的培育
☆ 如何增添智慧
☆ 學校以往的傳統和今天的制度
☆ 如何增添老師和學生的思考能力
6. 十二元的「概念架構」
紫微斗數用的是「十二元素」的思考,分析和記憶方法!
參考: 《地支十二宮圖》
可惜要將紫微斗數學得好,需要人生經驗和多種學問,
包括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多種學問的基礎知識,
還需要有足夠的思考能力,所以雖然斗數開放給所有人,
但並非一般人都有足夠的思考能力去學習,
因為需要掌握至少二千個互相影響和互動的斗數元素。
必須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的優秀大學生,再加上努力,
才能夠勝任如此複雜的學問。
紫微斗數更加並非一般西方人可以學習和掌握的學問,
除非他們肯先下苦功去學習方塊字。
哲學和科學精神,都重視懷疑、批判和「實驗/實踐」,
它們是所有人文學科的基礎,是人文素養的靈魂,
所以培養哲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對學習紫微斗數尤其重要。
7. 六十四元的「概念架構」
周易的六十四卦,就是解釋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六十四元素」。
8. 更加複雜的思考和記憶方法
化學元素週期表就是化學科重要的思考和記憶方法之一。
http://www.sciencealert.com/this-awesome-periodic-table-tells-you-how-to-actually-use-all-those-elements
參考:《記憶方法》
化學元素週期表中各種元素的排列組合,數以億計,
而化學元素週期表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示範了
existence of orderliness in complexity.
最後,讀者當然會醒悟「思考和概念架構」帶來的種種好處:
1. 它其實是一種訓練速讀的方法。
2. 它其實是一種令學習更加深刻的方法。
3. 它其實是一種令學習的人對學習更加樂觀的方法。
4. 它其實是一種令學習的人將來教其他人時更有效的方法。
筆者按:
People are information-rich and theory-poor.
If you can give them a way of organizing their
experience, then their minds are wide open.
( Malcolm Gladwell )
凡是涉及複雜課題的學問,多元素的思考非常重要,
因為很多事件的發生,往往不止一個原因,
有可能牽涉到幾個彼此之間會互動的元素,
甚至會牽涉到我們不能理解的業力和靈界的參與在內。
而且很多發生了的事件,亦往往出現不止一個結果。
所謂「因果定律」 causal relationship,只有三點:
1. 有因必有果。
2. 有多因而結成的果。
3. 有一因而產生多個的果。
所以「相關數據」correlation 並非「因果定律」,
「相關數據」只不過是提供一個尋找因果的可能方向!
Nobody can be sure
that a correlation isn’t causation
because there may be a hidden reason
not yet discovered.
距今二千年前的古羅馬哲學家皇帝 Marcus Aurelius
(121-04-26──180-03-17) 一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We are too much accustomed to attribute to
a single cause that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several, and the majority of our controversies
come from that.
( Marcus Aurelius )
The misconception which has haunted
philosophic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is the notion of ‘independent existence.’
There is no such mode of existence; every
entity is to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 way
i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rest of the universe.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所以當智者遇上複雜的課題時,一定謙卑,不敢造次,
只在自己認識的範疇內面對課題,
所以他們常常採取「由親及疏」的原則來回應,
否則所謂「燃亮著我的愛,為你照前方」就會成為笑話,
因為智者一定將「智慧、愛、勇氣」三者合而為一來回應。
參考:《文科和理科》
If you have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for
everything, then it decreases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and reduces your cognitive load. And
if you can use that simplifying algorithm to
put yourself on the side of moral virtue,
then you’re constantly a good person with a
minimum of effort.
( Jordan B. Peterson )
《為何我們應該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凡是經不起批判的信念,隨時都會破滅。[天涯倦客]
本文的目的,是從愚昧勵志者的角度去諷刺和批判。
Sarcasm:
the last refuge of modest and chaste-souled people
when the privacy of their soul is coarsely and
intrusively invaded.
( Fyodor Dostoevsky )
There are heroes in evil as well as in good.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信奉大愛的勵志者又教導我們:
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 1 Corinthians 13:7 )
Don’t compare your life to others’.
You have no idea what their journey is all about.
( Regina Brett )
Forgive everyone everything.
( Regina Brett )
可惜信奉大愛的勵志者忘記了:
There is not enough love and goodness in the world
to permit giving any of it away to imaginary beings,
( Friedrich Nietzsche )
人性本善,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善良的,
當然包括毛澤東和希特勒在內,
所以毛澤東和希特勒遲早都會悔改,
他們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應該相信他們,
所以與他們相處時,我們應該學習克制、忍耐和寬容,
以寬大為懷和善意的眼光去看他們,去學習接納他們,
進而欣賞他們的優點,原諒他們過去所犯的罪惡,
給他們一個機會,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
毛澤東和希特勒都是人,他們都會犯錯,
我們應該原諒、寬恕和包容毛澤東和希特勒,
如此一來,除了展示出我們的修養和品味之外,
還因為我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畢竟他們都是眾生之中需要大家愛護的兩位人士!
Kindness makes you the most beautiful person
in the world, no matter what you look like.
勵志者認為受害者不應懷恨在心,因為:
Holding on to anger only hurts you, not them.
如果能夠一笑泯恩仇,對他們得寸進尺的野心予以包容,
重視多元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感激彼此在思想、人格和行為三方面的差異,
將對他們的批評和論斷改變為讚賞和鼓勵。
原諒他們,因為耶穌基督一早就原諒了我們的罪行,
並且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犧牲,
用一條不死、會復活的神命,洗脫現今所有人的罪,
所以我們也應該對他們的殺戮無動於衷,
況且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人類互相殘殺的現象。
能夠如此去做,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Every individual has a place to fill
in the world and is important in some respect
whether he chooses to be so or not.
( Nathaniel Hawthorne )
勵志者教導我們:
有智慧的人懂得愛他們的仇敵,
因為如此一來,他們就沒有仇敵,只有濃濃的愛。
如果我們當毛澤東和希特勒是仇敵的話,
他們就永遠是我們的仇敵,無法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用愛心和他們做朋友。
勵志者又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超過一次的機會,
即使我們不讚成毛澤東和希特勒的行為,
我們也應該誓死捍衛毛澤東和希特勒的權利。
即使我們不想原諒他們的罪行,
亦不妨對他們的罪行保持必要的沉默。
如果能夠心平氣和的體諒毛澤東和希特勒,
關懷他們,尊重他們,為他們設想,
不再批判他們的是非、善惡和道德,
這樣就能將敵對心轉化成慈悲心了。
Love is life. All,
everything that I understand,
I understand only because I love.
Everything is, everything exists,
only because I love.
Everything is united by it alone.
Love is God, and to die means that I,
a particle of love, shall return
to the general and eternal source.
( Leo Tolstoy )
禍福相倚伏,所以不管遭遇甚麼苛刻的事情,
你總可以在其中找到樂趣,
這是一種達觀和洒脫的智慧,一種積極的樂觀,
一份成熟的睿智,一份人生的練達,
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有捨才有得的道理。
所以凡是被強姦和蹂躪的人,
或者那些父母兄弟姊妹被殺害的人,
其實事後都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自視為知識份子的勵志者,
呼籲市民不要強求別人的想法都要跟他們一樣,
應該「含淚接受強姦,兩害選其輕者受之」,
甚至指出強姦也是一種愛,
而且強姦令強姦者活在當下,非常愉快,
所以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況且強姦者鎖定一個目標,然後全力以赴,
逐個強姦,非常有戰略,非常勵志,
所以強姦者是值得我們敬佩及學習的人。
即使我們不同意強姦這種行為,
我們也應該誓死擁護強姦者保持他的強姦權利。
The two most powerful warriors are
patience and time.
( Leo Tolstoy )
The tests of life are not to break you
but to make you.
( Norman Vincent Peale )
強姦可以出現在抽象的事情,
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和社會福利五大制度之上,
可以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策劃,經過長期的醞釀,
經過耐心的等待,在低調之中一步一步慢慢地循序漸進。
五大制度一直在你身旁陪伴著你,不離不棄,從未走遠,
它們控制著制絕大部份人的生活,思想和行為!
We judge the character of a society by
its five systems: political, economic, legal,
education and charity.
( Jason Ling )
你誤以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孰知對方得寸進尺,令旁觀者目瞪口呆,有口皆悲。
強姦者擁有未雨綢繆,循序漸進的智慧,可以等,可以忍,
具備勵志者擊節讚賞的 delay gratification 能力,
正所謂「台上強姦一分鐘,台下準備十年功」,
所以強姦者認為強姦理所當然、理直氣壯,
認為被姦者絕對應該「讓步」,甚至門常開。
門常開不是象徵強姦者,是象徵被姦者:
象徵被姦者必須張開她們的大腿,迎接強姦!
巾幗一向精明能幹,積極進取,根本不在乎被強姦,
而且懂得讓鬚眉肆無忌憚地強姦,在過程中表現合作,
甚至公開對傳媒說是自願被強姦,行為獲得肯定,
令強姦者更加歡悅,流露出真實的本性,減少彼此的痛楚,
可以說是真正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得到各自應得的報酬。
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制度強姦,
運用政治、經濟、法律和和教育制度的強姦,
先聲奪人,鏗鏘有力,不矯揉造作,持久力強,
強姦者認為是神聖的一姦,
是「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所以被姦者應該開開心心地接受神聖的一嫖。
強姦者的座右銘源於《論語。雍也第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強姦者會引用莊子的說法來安慰被姦者: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莊子。內篇。人間世》
亦是香港智者鄔維庸的指導:
「既然一定要被人強姦,
何不躺下來享受被姦的快慰呢?」
正如在香港,周已經融掉了的人依然可以淫志剛!
強姦者又引用西方當選及落選政客共同採用的說法:
You have a hard time right now.
But this is only temporary.
Let’s move on together.
這就是「既來之、則安之」的哲學,
是如何在不幸之中尋找樂趣,活在當下的哲學,
事實上亦是香港人懂得的「大家樂」和「大快活」。
香港的官員亦說過同樣的道理:
「既然愚夫愚婦已經被強姦,只能夠怪自己愚蠢,
希望愚夫愚婦開始用客觀及正面態度看事情。」
聰明和熟讀聖經的強姦者又告訴牧師和神父:
「流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 126:5》
Weeping may last for the night,
But a shout of joy comes in the morning.
(Psalm 30:5)
但我們發現性強姦者不喜歡孔子的說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他們喜歡聖經中這兩句金句:
「所以,無論何事,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馬太福音 7:12》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路加福音 6:31》
只要他們沒有強姦我們的親朋好友,
就的確能夠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為他們的強姦覺得驕傲。
勵志者告訴我們,
毛澤東和希特勒都經歷過許多風雨和折騰,
經歷過種種人生的失敗、挫折和考驗,
他們能夠在這些挑戰中脫穎而出,殊不容易,
證明他們都是非常能幹和冷靜的人,做事認真,
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在情緒上斤斤計較,
只不過一般人看不到而已,所以宣傳和造神非常重要。
況且殺人和制度強姦屬於國家的主權和內政,
外國根本不應該干預,以免影響到兩國之間的貿易!
勵志者認為他們必須重複強調,
所有受害者及旁觀者都應該嘗試理解著名西環大書法家
張曉明非常明智的說法:「明天太陽照常昇起!」
因為中國有十三億人,最不欠缺的就是可殺和可姦的人民。
除此之外,我們亦不會忘記毛澤東和希特勒給予人民的教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得寸進尺失敗之後,在適當時候會繼續殺害和強姦人民!
Always love Mao Tse-tung and Adolf Hitler
because you will never get another two.
Don’t Laugh at them. They do many things
right and yet ungrateful people still point out
and complain about the one thing they did wrong.
Just because they had some bad chapters in
their lives doesn’t mean they cannot succeed.
There is a story behind each of them.
There is a reason why they’re the way they are.
Think about that when you judge them.
Before you judge their lives or their characters,
try to walk in their shoes, live their sorrow,
their fear, their pain, their doubt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ir journeys.
If you love them and forgive them,
it can save you all the anger and hatred
that are tormenting you, and allow you to
return to equanimity and your peace of mind.
Always remember that normal people don’t
go around destroying other human beings.
Always remember that everyone has a story.
So forgive often and love with all your heart.
Hate less and love more.
Worry less and dance more.
Frown less and smile more.
Complain less and appreciate more.
Talk less and listen to them more.
You may never know when you may not have
that chance to forgive again.
( Jason Ling )
根據邏輯三段論證:
Judge less and accept more.
Judge them when you are perfect.
Only God can be perfect,
so nobody can judge them.
有人說:人應該務實,不應該好高騖遠,
因為這世界沒有永遠的真理,亦不存在不變的立場,
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勵志者教導我們: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所任何人看毛澤東或者希特勒不順眼,
皆因他們不懂得謙虛,個人修養又不夠好,
不懂得欣賞和學習毛澤東或者希特勒比他們優勝的地方,
不懂得需款擁抱雙重標準,而且對人際關係的認識不深,
完全不明白多一個朋友肯定好過多一個敵人的道理;
我們和毛澤東或者希特勒相遇,是五百年修來的緣份,
非常難得,所以應該好好珍惜。
毀滅一個人有時只需要一句說話,所以要懂得口下留情,
但培植一個人,卻需要一千句讚賞的說話。
Be kind, for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hard battle.
( Socrates )
But the law of loving others
could not be discovered by reason,
because it is unreasonable.
( Leo Tolstoy, Anna Karenina )
Show respect even to people
who don’t deserve it,
not as a reflection of their character,
but as a reflection of yours.
( Dave Willis )
參考:《幸災樂禍》
除此之外,我們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有很多非常合理,而且擲地有聲的理由,例如:
☆ 團結就是力量,所以他們都懂得團結,敵我分明。
共產黨和納粹黨都是進步、治詩、團結,不容批判的集團。
而那些自稱知識份子的人往往就有如一盤散沙!
他們有來自宗教的理據支持他們的行為,根基穩固。
☆ 他們都有理想,有偉大的抱負和人生目標,
都打算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They have bigger dreams than ordinary man
because they live for a cause greater than
themselves. They do what they think is right,
they are always moving forward and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keep their beliefs and dreams alive.
They stand up for what they believe in even if
it means standing alone because they are certain
that their time to shine is coming.
勵志者教導我們,每一個有才華的人都應該有成功的機會,
我們應該欣賞和佩服他們曾經擁有過的那份激情,
佩服他們天生一副硬骨頭,就是誓不低頭,誓不認輸,
藉著毅力和意志步步前望,步步向敵人進迫,不讓敵人喘息。
成功一向是屬於創造機會、找緊機會和努力把握機會的人,
成功也屬於願意放棄人格,擁抱無恥並且實踐無恥的人。
況且人總是會死的,沒有理想的人早已等於一條鹹魚,也許,
我們死前都會遺憾自己欠缺了他們勇於追求自己理想的勇氣。
There’s nothing more attractive than someone
with passion for pursuing an ideal,
who looks at things positively and
is always seeking to better themselves.
An ideal is always intrinsically rewarding
and makes life meaningful and worth living.
Always remember that a bitter word may
wreck the life of a future thug and
a loving word may heal and bless him.
Remember that even thugs welcome
unconditional love and acceptance.
( Jason Ling )
☆ 他們認識自己,努力創造自己,所以變得更強大,
他們不理會別人的看法,只想做一個連自己都佩服和羡慕的人,
於是他們想做甚麼人,就成為甚麼人,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結果他們有能力殺很多人,得到了偉大的成功。
Winners make a habit of manufacturing their own
positive expectations in advance of the event.
( Brian Tracy )
別人怎樣看他們,是別人的事,是別人的角度,
他們怎樣看自己才是最重要,
而且他們暫時並不介意別人在背後怎樣說他們,
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這就反映出他們懂得活在當下的修養。
Be that self which one truly is.
( Soren Kierkegaard )
況且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小人報仇,二十年未晚。
When someone is mean to them,
or when someone is rude to them,
they don’t listen to them,
they walk away temporarily,
and wait for a chance to retaliate.
When someone put them down, they stay firm,
because they won’t allow someone else’s
bad behavior destroy their inner peace.
☆ 他們堅持「永遠,永遠,不要放棄」的精神,
充滿熱忱,埋頭苦幹,不屈不撓,鍥而不捨,
整個人投入去爭取成功,越是困難就越奮勇,
這份堅持初衷的毅力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能夠一意孤行,堅持初衷擇善固執的人固然值得佩服,
能夠一意孤行,堅持初衷擇惡固執的人同樣值得佩服。
They are unique.
They are resilient.
They are talented.
They are brilliant.
They are awesome.
They are confident.
They are irreplaceable.
They are fierce warriors.
They choose to be happy.
They never, never give up.
They never, never look back.
They are true to themselves.
They are charismatic leaders.
They are loved, they are alive.
They are stronger than you think.
They took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were needed.
They truly didn’t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them. They always stay positive,
looked at the sunny side of everything,
focused on something they enjoyed, and
believed better things are coming for them.
They are here to live their lives, and so
they don’t let people make them feel bad
or guilty for living their lives.
They are very clear that it is their lives.
They make everyone obey their orders,
rather than to make everyone understand them.
They do not allow negative things to spoil
the good things they already have, and so
the older they get. the more they enjoy life.
Finally, they reached a point in life where
it is no longer necessary to impress anyone
and reached a dangerously awesome level of
freedom, for themselves only, certainly not
for others. If you like them the way they are,
that’s good. If you don’t, that’s too bad
because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find out
that they and you have the same ambition.
不要以為只有正義人士才擁有不放棄的精神,
魔鬼和人渣何嘗沒有不怕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
他們跌倒之後何嘗不能夠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
勵志者教導魔鬼和人渣,別人看不起他們時不要生氣,
因為生氣不能改變甚麼,他們必須學會爭氣,證明自己。
人渣只要懂得如何超然地無恥,放棄人格,放棄說理,
就能夠突破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練成百毒不侵、天下無敵的好本領,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世界。
Have great hopes and dare to go all out for them.
Have great dreams and dare to live them.
Have tremendous expectations and believe in them.
( Norman Vincent Peale )
他們都有自信,有理想,都覺得自己優秀,
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盼,相信明天會更好。
由於他們有勇氣做別人不願意做的醜惡之事,
所以他們才會擁有一般人不能夠擁有的東西。
You must do the things you think you cannot do.
( Eleanor Roosevelt )
Believe you can and you’re halfway there.
( Theodore Roosevelt )
Stand up to an obstacle. Just stand up to it,
that’s all, and don’t give way under it,
and it will finally break. You will break it.
Something has to break, and it won’t be you,
it will be the obstacle.
( Norman Vincent Peale )
☆ 他們愛自己,堅持做自己,我行我素,行自己的路,
重視自我喜悅的體驗,從來不會把個人的快樂、幸福和價值觀,
建立在別人認可的基礎上,完全不會理會他人的意見,
所以他們拒絕讓一般人的觀點阻擋他們成為殺人魔。
Just because they have made some mistakes in
their lives doesn’t mean the story can’t end well.
They know life comes around only once and is just
too short to worry about the stupid things others
say or think about them and so they have decided
to do what they want, regard their own happiness
as their ultimate concern and never apologize for
what they do because of their belief.
They are free from stress, anxiety, morality,
and depression because they are not living
under other people’s expectations.
They are not living to please other people.
People talk behind their back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heir capacity and can’t reach their level.
They turn the page and never look back.
They don’t care what others think of them.
They follow their own path, enjoy life, have fun,
kill, fall in love, regret nothing, and refuse to be
brought down. They are certain that if someone
treats them like crap,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se people, not themselves.
That’s why they only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want the best for them and always support them.
Consequently, they make a difference in other
people’s lives and give others a lot to talk about.
勵志者教導我們:
穿別人的鞋, 走不出自己的新路,
聽別人的話, 拿不定自己的主意,
隨波逐流,只會逐漸淹沒了你的個性,
和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在一起就是愚昧,
只有認識自己的邪惡及無恥,充滿自信,特立獨行,
不介意與眾不同,不隨波逐流,才能彰顯與眾不同的創意!
Always remember, there is more strength in you
than you ever realized or even imagined.
Certainly nothing can keep you down if you are
determined to get on top of things and stay there.
( Norman Vincent Peale )
Believe you can, and you can. Belief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of all problem dissolvers. When
you believe that a difficulty can be overcome, you
are more than halfway to victory over it already.
( Norman Vincent Peale )
他們明白人生苦短,光陰似箭,所以不能夠浪費生命。
Life only comes around once,
so they do whatever makes them happy.
毛澤東和希特勒的幸福,都是他們自己奮鬥出來的,
這就是為何毛澤東和希特勒都成為了當仁不讓的 KOL!
He who believes is strong;
he who doubts is weak.
Strong convictions precede great actions.
( Louisa May Alcot )
☆ 他們都重視思考,不介意小事失敗,不怕世界灰暗,
都懂得以大局為重,都嘗試令這個世界有所不同。
They are so strong that nothing can disturb their
peace of mind. They preach prosperity to every
citizen like a priest. making them feel there is
something special in them. They look at the sunny
side of everything. They forget the mistakes of the
past and press on to the greater achievements of
the future.
他們會仔細聆聽敵人的說話,看看甚麼地方有漏洞,
因為有漏洞的地方就是敵人不自覺的弱點,
會是將來有機可乘的攻擊點,這一方面我們應該向他們好好學習。
但我們發現他們都懂得官官相衛,保護同道中人,
但他們擁有開放的思想,絕不介意犧牲同道中人來成就自己,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愚蠢人是應該為大局犧牲的,
自從愚蠢人選擇了做他們的奴才之後,除了得到可觀的報酬之外,
他們平時給足愚蠢人面子、讚美和鼓勵,
又讓愚蠢人學懂了「承擔」commitment,「自律」discipline,
和彼此互相照顧的「團隊精神」the team spirit,
就已經是對愚蠢人最大的尊重和教育。
這些珍貴的抽象和神聖的價值,
已經讓愚蠢人收穫豐富,不枉此生,死而無憾。
I sit on a man’s back, choking him and making him
carry me, and yet assure myself and others that I
am very sorry for him and wish to ease his lot by
all possible means──except by getting off his back.
( Leo Tolstoy )
我們又發現他們都懂得只要大權在握,拿著槍桿子,
就可以把頭高高昂起,從事體面和高薪的職業。
他們都懂得虛偽、貪婪和忠心耿耿都是奴才的美德,
忠心耿耿甚至是勵志者心中的美德,
如果不鼓勵的話,這種美德就會消失。
他們都明白建設自己的法律和制度,
就是最好和最有效的強姦民意方法,
因為自古以來愚夫愚婦都屈服在「制度暴力」之下。
他們都懂得只要控制教育制度和傳播媒介,
就可以替市民洗腦,控制市民的思想和意識形態,
製造出無數現在和未來的愚夫愚婦。
Honor the elders, we are told.
They organize a team that understands loyalty,
And this fact alone deserves our respect.
All violence consists in some people forcing
others, under threat of suffering or death,
to do what they do not want to do.
( Leo Tolstoy )
Get all the fools on your side and
you can be elected to anything.
( Frank Dane )
There is no crueler tyranny than that which
is perpetuated under the shield of law and
in the name of justice.
( Charles de Montesquieu )
我們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是因為勵志者告訴我們:
The most wonderful place to be in the world are
in someone’s thoughts and in someone’s prayers.
If we could look into their hearts and understand
the unique challenges they face, we would treat
them more gently, with more love, patience,
tolerance and respect.
勵志者又告訴我們:
1. If you do not ask,
the answer will always be no.
2. If you do not go after what you want.
you will never have it.
3. If you do not step forward,
you will always be in the same place.
當一個社會不重視自己的語言時,
當一個社會不重視自己語言的應用範疇時,
語言偽術就會好像雨後春筍,蓬勃地發展。
所以我們發現強姦者依然需要「語言偽術」,
強姦者往往宣稱「姦與不姦之間有好大空間」,
告訴被姦者「被姦既是風險,但應視作機會」,
呼籲被姦者要「在衝突或合作中取捨」,
強姦者和被姦者都需要「含淚接受強姦」,
或者提出「一人行一步,袋住先,接受姦住一半先」,
甚至恐嚇被姦者「明天太陽照樣升起」,
Rape is inevitable, so live with it.
在自以為是民主的社會中,統治者強姦「行之有效」,
這種現象稱為「妥協」,是「雙贏」,是「互利」!
一旦市民接受姦住一半先,
統治者就會對外宣稱「強姦取得階段性成果」,
然後統治者當然是「循罪漸進,得寸進尺」,
「原諒話也不多說半句,此刻生命在凝聚」,
並且「開誠佈公」,指出統治者是「迎難而上」,
公開指出「無特定目標的強姦並非強姦」,
甚至得勢不饒人,繼續「窮追猛姦」之後,
還硬要被姦者讚美自己,
要被姦者知道被主子強姦其實是被寵幸,
是出於善心,出於來自高高在上神聖的恩典,
是「善意闖入,善意進出」,而不是被聖侵,
所以要被姦者應該高呼「強姦之恩,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Thank you for your copulation!
強姦者的語言偽術、毅力和專業精神是否很值得尊重?
Respect was invented to cover
the empty place where love should be.
( Leo Tolstoy, Anna Karenina )
When you love someone, you love the person
as they are, and not as you’d like them to be.
( Leo Tolstoy )
專欄作家邁克曾經如此描述這類強姦者:
可是那個得寸進尺的男友態度實在惡劣:
小妞都逆來順受提供口舌服務了,
大爺居然「埋怨她無法令他射精」,
大力按她的頭落床,要她跪地道歉。
遺憾的是原來愚夫愚婦都有屈服的限度,
幸好愚夫愚婦不會忘記極權統治者所做的壞事,
當愚夫愚婦忍無可忍時,就會出現社會運動。
所以有人說:
「狗熊出沒的年代,就是英雄出現的年代。」
Show me a hero and
I will write you a tragedy.
( F. Scott Fitzgerald )
可惜做狗熊是一種選擇,但做英雄未必是一種選擇!
There is always a limit to
human malleability and end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