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甚麼?》(二十三)

△  第五類懂得利用人的聰明人
當有些地方還有乾淨的溪水可以栽種新樹苗時,
管理階層依然需要以前種下、如今收成的樹木和樹人。
在這些地方,如何利用樹木和樹人就成為了一種學問。
且看前美國總統如何說:
I  not  only  use  all  the  brains  that  I  have,
but  all  I  can  borrow.
( Woodrow Wilson )
換言之,一個領袖
1.  需要有判斷真正人才和將人才分類的能力,
     才能夠將適合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
2.  需要具備某些性格特質,能夠獲得樹木和樹人的信任,
     願意替他效力。
3.  如果只為自己的國家打算,就要向全世界「奪腦
     brain  drain ,將人才收為己用。
     而要留下這些人才所需要的條件,
     就是優越的生活環境及比較理性的社會制度。
以上這些,全部都和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有關!
「軟實力」不足的國家只能夠乞求先進國家替自己訓練人才,
而且還需要擔憂訓練出來的人才被人奪去!
另一位前美國國防部長就指出了他用人的方法:
You  will  launch  many  projects,  but  have  time
to  finish  only  a  few.  So  think,  plan,  develop,
launch  and  tap  good  people  to  be  responsible.
Give  them  authority  and  hold  them  accountable.
Trying  to  do  too  much  yourself  creates
a  bottleneck.
( Donald Rumsfeld )
換言之,一個領袖用對了人之後,就要懂得下放權力。
懂得利用人的聰明人,
可以稱為「聰明膚士knowing  fools
但他們既然這樣聰明,為何還叫他們做「膚士」呢?
正如前述,智慧必然和愛手牽手,
但不少「聰明膚士」都欠缺愛,甚至鄙視愛,
認為愛和智慧都不切實際,反而聰明才是正途。
不少「聰明膚士」說話溫良,道貌岸然,
內心的邪惡或者對別人生命的淡漠,在行動中表露無遺!
歷史上不少欠缺愛的「聰明膚士」,往往會
1.  利用制度暴力,殺人不見血。
2.  愛自己的孩子,但去殺別人的孩子。
3.  遙控愚蠢及貪財的人去動手殺人。
4.  替愚蠢的人洗腦後派遣他們去殺人。
Foolishness  is  the  absence  of  wisdom.
Smart  people  can  be  foolish  and,  are
at  times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foolishness.
( Robert J. Sternberg )
Wisdom  is  the  right  use  of  knowledge.
To  know  is  not  to  be  wise.
Many  men  know  a  great  deal,
and  are  all  the  greater  fools  for  it.
There  is  no  fool  so  great  a  fool  as
a  knowing  fool.  But  to  know  how  to
use  knowledge  is  to  have  wisdom.
( Charles H. Spurgeon )
One  can  fight  evil  but  against  stupidity
one  is  helpless… I  have  accepted  the  fact,
hard  as  it  may  be,  that  human  beings  are
inclined  to  behave  in  ways  that  would  make
animals  blush.  The  ironic,  the  tragic  thing 
is  that  we  often  behave  in  ignoble  fashion 
from  what  we  consider  the  highest  motives.
The  animal  makes  no  excuse  for  killing  his  prey;
the  human  animal,  on  the  other  hand,  can  invoke
God’s  blessing  when  massacring  his  fellow  men.
He  forgets  that  God  is  not  on  his  side
but  at  his  side.
( Henry Miller )
冷血的聰明人,或者出賣了良知的聰明人,
只有理性計算,只會衡量個人或集團的利益得失,
完全放下對整體人類的關懷及責任。
他們有一句著名的藉口,
就是他們在必要時敢用不道德的手段,
達成崇高的理想和原則。

Does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
That  is  possible.
But  what  will  justify  the  end?
To  that  question,
which  historical  thought  leaves  pending,
rebellion  replies:  the  means.
( Albert Camus, The Rebel, 1951 )
I  can  imagine  no  man  who  will  look  with
more  horror  on  the  End  than  a  conscientious
revolutionary  who  has,  in  a  sense  sincerely,
been  justifying  cruelties  and  injustices  inflicted
on  millions  of  his  contemporaries  by  the  benefits
which  he  hopes  to  confer  on  future  generations:
generations  who,  as  one  terrible  moment  now
reveals  to  him,  were  never  going  to  exist.
Then  he  will  see  the  massacres,  the  faked  trials,
the  deportations,  to  be  all  ineffaceably  real,
an  essential  part,  his  part,  in  the  drama
that  has  just  ended:  while  the  future  Utopia
had  never  been  anything  but  a  fantasy.
( C. S. Lewis, The World’s Last Night, 1952 )
這種理性和感情的分裂,當然並不理智,
但雙手異常乾淨、內心邋遢卻理直氣壯的「聰明膚士」,
不一定會產生精神方面或者人際關係的問題。
只有那些還有殘餘良知的「聰明膚士」,
才會出現精神病徵。
「聰明膚士」當然重視面子,
然而又要利益,又要聲譽,又要做壞事,
只有很天真很傻,或者自以為有權力指鹿為馬的人,
才會相信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精英和好人的概念]
精英和好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偶像,
甚至成為社會上大部份人的榜樣,
所以如何定義精英和好人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Nothing  is  so  contagious  as  example;
and  we  never  do  any  great  good  or  evil
which  does  not  produce  its  lik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聰明膚士」是精英嗎?是好人嗎?
精神文明落後的社會一向認為聰明人就是精英,
認為道貌岸然的聰明人就是好人。
這種理性不足的意識形態對整個社會影響深遠,
因為思考力不足的人,
永遠不會明白「成功」和「成就」的分別,
永遠不會明白「愚昧的尊敬」如何影響到世道人心!

思考力不足的人,一般討厭清晰的定義,
所以當我們避開定義甚麼是  good  people
甚麼是  the  good  in  people  時,
下面這個句子看看起來就金光閃閃,好像充滿了智慧:
Good  people  bring  out  the  good  in  people.
「聰明膚士」最受落這句金句,
因為一旦提攜後進一起做似好實壞或者三好七壞的事,
自己就立即成為了 good  people  的一份子,
如果後進之中出現了一位再世希特勒,
自然令自己面上增添光彩,挺直腰桿走路。

喜歡拍馬屁的人更加奉之為座右銘,曲線讚美別人:
You  bring  out  the  good  in  me !
I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重視思考的人一定追求卓越,
從來都不會喜歡曖昧或者半真半假的道理,
思考金句時一定會注意它的應用範疇,
從來都不會認為只要自己立心善良,就可以胡說八道,
並且指責對方立心不良,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
筆者慶幸一生人之中能夠遇過不少這些頑固、
自我感覺良好的精英和好人,
他們都認為自己是「知識份子」和「勵志工作者」。
從他們的身上,筆者學習到高層次的「語言偽術」,
筆者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一些人,
真的可以擁抱「放棄智慧,將真和誠貶值的愛」,
他們都是筆者人生道路上的貴人。
他們讓我們明白到一旦我們磨利了思考的利器,
世界四周都是學問,
都是幫助我們在思考路途上成長的貴人。
One  thing  seems  more  and  more  evident  to  me
now──people’s  basic  character  does  not  change
over  the  years…Far  from  improving  them,
success  usually  accentuates  their  faults  or
short-comings.  The  brilliant  guys  at  school  often
turn  out  to  be  not  so  brilliant  once  they  are  out
in  the  world.  If  you  disliked  or  despised  certain
lads  in  your  class  you  will  dislike  them  even
more  when  they  become  financiers,  statesmen
or  five  star  generals.  Life  forces  us  to  learn
a  few  lessons,  but  not  necessarily  to  grow.
( Henry Miller )
年過五十而還未能夠學習到甚麼是「真正的謙虛」,
甚麼是「在真理面前謙卑」的人,
有智慧的人不會浪費時間和唇舌去提出意見,
但會修訂這句金句如下:
Best  people  bring  out  the  best
in  some  good  people,
bring  admiration  from  some  good  people,
and  bring  hatred  from  other  good  people.
其中當然利用了  good  people  的曖昧用法。
一個人要「保守他的心」,真的是這麼容易嗎?
將真理置之面子之上的人,或者拒絕批判的人,
有可能「保守他的心」嗎?
任何拒絕批判的人,
其實就是提早宣布自己已經不再是人,
只能夠視為一部沒有心靈的生物機械人!

《智慧是甚麼?》(二十二)

[扎根需要扎多深?]
教育界一向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說法,
意思是培養人才並不容易,因為需要很長的時間。
一般而言,訓練偏才需要的時間較短,
而培育通才,由於需要鍛鍊性格方面的「謙卑」,
所需要的時間較長。
偏才的水平和數目,顯示出一個地方的硬實力;
通才的水平和數目,顯示出一個地方的軟實力。
俗語說:「把根扎得深,根深不怕風搖動」。
能夠成為樹木和樹人的樹,它們的樹根必須扎得深,
但只得一兩年的樹苗,它們的樹根就扎得很膚淺。
教育界亦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諸內,形諸外」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道理,
所以樹苗的品種及栽種地方的氣候和水源都是關鍵。
如果讓低劣的樹苗來表現一個地方或一個組織的形象,
未免貽笑大方!
「一旦權慾薰心,追隨惡人的計謀,
    行走罪人的道路,坐上褻慢人的座位,
    不斷修改律法,晝夜度橋,這人就成為了福佳!
    他要像一棵樹苗,膚淺的樹根裁在污水旁,
    按時候結結出污染的果子,果子烏黑有亮光,
    果汁有如痰涎,帶腥臭,只能夠用來餵豬,
    葉子也會長出毒瘤。」
《權經:私篇第一篇》
但膚淺只不過是小問題。
俗語說:「長江不擇小流,有容乃大」,
當大部份小流都成為充滿痰涕的污水渠時,
污水就成為了最正常的常態,
清澈的小溪反而成為了不正常的異態。
裁在污水旁的膚淺樹根,一旦埋對了堆,
一旦這個堆夠大,分佈廣泛,
一旦所有污染了的樹苗都團結在一起,
就好像一旦重視「名、利、權」的「盛品愚」
都團結在一起,就產生了另一種扎根的方法,
他們的力量絕對不能忽視。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destructive  power
of  a  gang  of  stupid  people
led  by  smart  and  smug  fools.
換言之,「把根扎得深」是陳舊的思想,
「把樹栽在乾淨的溪水旁」是落伍的方法。
別忘記,「盛品愚」掌握了至少三成的真理,
他們知道:
很多人的人格都有一個可供出售的價錢;
很多教育方面有欠缺的讀書人,其實愛面子多於愛真理;
很多自稱屬靈的人,其實信念膚淺,隨時動搖;
很多自稱屬靈的人,其實喜歡左右逢源,
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
他們更加知道自己也許就是那些身負重任,
由靈界遣派去試探「偽信徒」的人。
所以西方擁護希特勒的勵志人士告訴「盛品愚」:

What  others  think  of  you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If  they  don’t  like  you,  that’s  OK
because  you  don’t  need  their  approval.

It’s  how  much  you  value  yourself
and  how  important  you  think  you  are
that  matter  most.
Stop  thinking  too  much.
It’s  alright  not  to  know  all  the  answers.
Smile  and  listen  to  classical  music
when  you  go  out  and  make  a  kill.
A  smile  can  brighten  the  darkest  day
and  make  life  beautiful.
Most  people  are  not  as  moral
as  you  think  they  are.
They  forget  and  forgive  easily.
The  pain  you  cause  the  onlookers
will  be  less
  hurting  as  time  goes  by.

Time  heals  almost  everything.
So  give  time,  time.
「盛品愚」既然掌握了至少三成的真理,
又有權力撐腰,當然不會精神分裂,
在天空一片烏雲蓋頂之下,就可以樂觀地「明張目膽」,
「出言悔辱」同樣愚昧、只懂吃飯的人民,
包括淨了身而不淨心的宦官和不淨心的熟女。
人類暗中偷天換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
流年,概念,陰謀,選票、太子、樣貌、面具、身材、宗教。
1.  歲月不饒人,流年暗中偷換。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蘇軾)
2.  明清時期的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
3.  共產黨常常用殖民的陰謀,慢慢替換當地的原居民。
4.  現代流行的整容,改頭換面,抽脂減肥,隆胸隆臀。
5.  四川變臉藝術就是在面具上做功夫。
6.  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

「盛品愚」當然是偷天換日的高手,他會告訴青年人,
自己是「因為現實,所以選擇了做奴才」,
他故意隱瞞了兩個關鍵,
其一就是他極度害怕別人看不起,所以為虎作倀,
以帶給別人恐懼來令自己感覺高人一等;
其二就是因為他得到一個好價錢,所以決定出售人格。
有騷文大學博士學位的「盛品愚」,
甚至會在網路上向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教語文和思考,
成為博學,中英文皆精通的老師。
除了人格,他的中文和英文的確好過很多幼稚園學生!

所以《權經:私篇》說:「凡他們所作的盡都順利。」
Pamela  MeyerHow  to  spot  a  liar

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之下,
人類的整體道德水平下降,貧富懸殊的程度增加。
美國著名作家 Jack  London 早就指出:
「在毫無慈悲的生存競爭中,道德不但無益而且是有害的。」
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之下,「盛品愚」自然應運而生。
所以冷血的聰明人,或者出賣了良知的人,
會出現只有理性計算,衡量個人或集團的利益得失,
完全放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或者社會責任;
而左右逢源的偽教徒就會擁抱道貌岸然的虛偽,
成為萬綠叢中的一點紅。

這種理性和感情的分裂,當然並不理智,
因為容易產生精神方面或者人際關係的問題。
又要利益,又要聲譽,又要做壞事或者假裝做好事,
只有很天真很傻,自以為有權力指鹿為馬,
或者自以為羔羊和鴿子不會進化的人,
才會相信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和志穢的人談智慧,談道德,談宗教精神,談自由,
無疑是對牛彈琴,向夏蟲語冰!
和「擁抱道貌岸然的虛偽」的人談宗教精神,
亦無疑損害需要匡智的人的自尊,兼且浪費自己的時間!
他們其實都是聰明人,
只不過犯了討厭追求智慧的毛病而不自覺。

這世界最特別的現象之一,
就是聰明絕頂的人可以十分「成功」,
但依然有如牛、夏蟲,或者坐在井底內的青蛙,
以為天下之聰明唯盡在己,而未始知自己的愚昧。
一個不懂得「批判」的重要性的社會尤其容易死於安樂!

對「盛品愚」來說,愚昧暫時並非問題,
因為「虛偽、愚昧和面子」畢竟都是普世價值,
當彼此都愚昧,都重視面子多於真理,都擁抱虛偽的時候,
問題就只不過是雙方在這三方面的相對程度有多少的問題。
況且,「盛品愚」正在享受難得的光輝歲月,
來日方長,人無百歲命,何來千歲憂?
「盛品愚」明白,歷史給人類的教訓是:
那些不努力思考如何團結的正義人士,
只能夠有零星的抗爭,只能夠等待蒙古帝國自己滅亡,
需要的時間是大約一百年。
其間他們會各自向自己信奉的靈界祈禱,
求靈界出手幫忙而自己則袖手旁觀,並且安慰自己:
Be  thankful  for  all  the  smart  and  smug  fools
in  the  world,  take  time  to  study  them,
refrain  from  resistance  until  it  is  too  late.
They  have  shown  you  exactly  who  you  do  not
want  to  be.
It’s  true  that  many  assholes  get  to  the  top,
but  you  don’t  have  to  be  one  to  succeed.
( Simon M. Kornblit )
參考:《順境、逆境》(四)

《智慧是甚麼?》(二十一)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
Power  is  the  great  aphrodisiac.
( Henry A. Kissinger )
在一眾重視名、利、權的「盛品愚」之中,
以重視權力的盛品愚最為凶狠。
因為權力有如鴉片,會令人上癮;
權力亦有如春藥,能夠令宦官精神上堅挺,
令形貌醜陋的人對未進化的異性生物產生吸引力,
對進化了、但抗拒他們吸引力的異性人類進行強姦。
所以重視權力的「盛品愚」,在向上攀附過程中,
一向是積極進取的「變色龍chameleon
因應自己遇上的人具備的權力相對於自己的權力,
可以隨時轉變自己的臉色和態度,
並以四川變臉技術為最高的模仿標準。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唯一失算的漏洞,
就是完全忘記了中國傳統的看相之術,
忘記了自己其實應該先去韓國整容,
因為他們不是兩眼如豆、目光凶悍,或者腦後見腮,
就是鼻孔向上。
Smart  and  smug  fools  are  chameleons.
They  have  a  unique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colour  of  their  environment,  and  so
are  always  in  a  hypocritical 
condition.
They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possess
the  power  to  show  off  their  cleverness.
If  they  fail  to  do  it  by  persuasion,
they  will  resort  to  threat  or  force.
( Jason Ling )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一向自負而且聰明外露,
所以他們也是「兩頭蛇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
需要因應形勢而揣摩誰是「大佬」,以免埋錯了堆,
不能夠隨時轉移效忠的對象,
因為在「盛品愚」的權力世界中,
埋錯了堆就是不識時務,就是擇錯了棲息之木的笨禽,
等同宣布死亡。
「盛品愚」中才華橫溢者,知道無限風光在險峰,
所以只要能夠獨當一面,甚至願意冒險做「無間道」,
潛伏在各行各業的團體之內,
既可以左右逢源,又可以避開埋錯了堆的風險。
我們千萬不要妄顧事實,以為「盛品愚」不夠聰明。
愚昧的人當然可以十分聰明,
而且一定懂得  fulfill  his  unique  potentials
and  take  charge  of  his  own  life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一定會從自甘墮落之中逆流而上,
會埋堆、會團結、會合作愉快、會出人頭地、吐氣揚眉!
從昔日的黃毛小子黃毛丫頭「成長」為今日的歪心中年,
令盲目鼓吹群育的教學工作者老懷大慰。
「盛品愚」何嘗沒有意志,何嘗不會勤力,甚至克勤克儉?
「盛品愚」何嘗不會吟詩、作對?
何嘗不會外貌慈祥、言語婉轉、行動嫺淑?
「盛品愚」何嘗不會忠心耿耿,為主人效力,
每當主人、軍師或者組織吩咐他去斬人,
他聽完古典音樂之後,就準時睜大眼睛去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黨高層就是最好的例子。
士為知己者死,但絕對不會為知己者做壞事,
否則怎可以稱為士?
只有權迷心竅的「盛品愚」才會為知己者做壞事!
How  does  something  immoral,  when  done  privately,
become  moral  when  it  is  done  collectively?
Furthermore,  does  legality  establish  morality?
Slavery  was  legal;  apartheid  is  legal;
Stalinist,  Nazi,  and  Maoist  purges  were  legal.
Clearly,  the  fact  of  legality  does  not  justify
these  crimes.  Legality,  alone,  cannot  be  the
talisman  of  moral  people.
( Walter E. Williams )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可以不承認自己有老母,
這並非甚麼天方夜譚的怪事,因為會有幾種可能性:
例如老母刻毒、涼薄;
或者老母拋棄老父、紅杏出牆;
又或者父親是陰陽人,自體繁殖,
所以「盛品愚」才能夠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沒有老母!
遇上這些情況,
我們不會僅僅表示遺憾,而是寄以萬二分的同情。
如果「盛品愚」的老父用最先進的生物科技,
改造基因以圖光宗耀祖,之後在試管中進行自體繁殖,
所以「盛品愚」沒有老母,我們也絕對理解。
但「盛品愚」怎可能沒有奶媽?
奶象徵權力和金錢,有奶便是娘,
所以重視權力的「盛品愚」絕對不可以丟奶媽!
「盛品愚」認為有了權力之後就可以飛黃騰達,
山雞變鳳凰,囂張跋扈,不可一世,不再需要誠信,
不再需要解釋來源不明的巨額財產。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他們的座右銘是:
Better  to  rule  in  Hell  than  to  serve  in  Heaven.
( John Milton )
一旦重視權力的「盛品愚」成為了社會的「思歪凍涼」,
就會變得厚顏無恥,不自覺地從眼神出流露出奸詐,
經過精心計算之後,一眾惡人一起計謀策劃,晝夜思想,
矢志「誠實地使用電腦,不誠實地使用人腦」──
說謊,開空頭支票,扭曲法律,構思語言偽術,
意圖一步一步地篡改制度,
希望一將功成之後能夠成為流謊百世的「大止驚昏賢」,
媲美歷史上所有「成功」的政客,
在  Hall  of  Shame  和希特勒同起同坐。
Dan  Ariely
The  Truth  About  Dishonesty  (RSA Animate)

部份這類「盛品愚」當然亦會加入教會,
因為從教會裡不但可以捕捉到豐富、抽象的語言偽術靈感,
更可以從崇拜權力的羔羊手中拿到想要的選票!
每一次這類「盛品愚」與人來往或者公開發言的時候,
都能夠顯出他們基督徒的地位。
有誰夠膽說他們不是基督徒?將他們趕出教會?

且讓一位基督徒,美國前總統布殊示範一下高級的語言偽術:
For  those  of  you  graduating  with  high  honors
and  distinctions,  I  say  well  done.
And  as  I  like  to  tell  the  “C”  students,
you  too  can  be  president.
( George W. Bush, SMU commencement speech, May 16, 2015 )
言下之意,體力不足者最緊要好像布殊一樣識得投胎。
至於投錯胎的,智力高的還可以選擇和不道德的人埋堆,
助紂為虐或者為虎作倀。
智力低但體能優秀者,可以選擇做軍人、警察、公安!
大家都有做總統的機會。
[團結就是力量]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明白人多勢眾的好處,
明白團結就是力量,
明白有正義感的人也會愛面子多於愛真理,
也會假設只需要道德上金玉其外就足夠,
不需要努力思考如何團結,
思考用甚麼方法和制度去團結最好,
更加不懂得如何防止內奸,於是往往團結了內奸,
預先就種下了分裂、甚至滅亡的種子。
一旦掌握了正義人士的這些弱點,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就看到了打擊的機會。
重視權力的「盛品愚」知道:
1.  多幾頭沉默聽話的羔羊是好的,
所以要加入教會,要拉攏教會的高層。
2.  多幾條走狗、嘍囉是好的,
所以要組織社團,歡迎貪圖小利的無知之徒。
3.  多幾個朋友是好的,
所以要廣泛結交朋友,加入不同的團體。
4.  多幾個神靈也是好的,所以任何宗教都參與。
凡是能夠稱為「理性」的東西,
一定不能夠被個人的情緒和利益考慮去操縱。
重視「理性」的人亦一定拒絕以人廢言。

有人說,重視權力的「盛品愚」即使曾經擁抱過「理性」,
一旦思考時牽涉到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利益,
在把心一橫,決定了放棄了人格之後,
度橋能力就會大幅度地增加,
但思考的能力就立即大幅度地貶值,
即使曾經是大大大律師,也會突然弱智,醜態畢露,
自覺地加入了「愚樂圈」,成為著名的偽人。
由於香港並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所以我們見證到這種現象:
不合邏輯的解釋四處亂拋,滿天飛,
令剛開始懂得思考的初中學生瞠目結舌,
不明白為何突然間一下子冒出了這麼多怪獸作家和議員,
開始懷疑是否八零年代的香港教書界偷工減料!

《智慧是甚麼?》(二十)

  第四類從不會認為自己愚昧的聰明人
筆者稱這類人為「盛品愚smart  and  smug  fools
因為他們是   cream  of  a  sick  society
「盛品愚」的優點是聰明、投機、霸氣、驕傲、自負、
充滿自信,充滿「正能量」!
「盛品愚」的缺點是他們以為
1.  度橋能力就是思考能力。
2.  懂得如何利用人及控制人就是有智慧。
3.  所謂「務實realistic,就是識時務。
4.  不違法的行為就是合乎道德的行為。
5.  有商有量,願意討價還價,就是成熟的表現。
6.  既然自己在某一範疇內有研究。
有豐富的學問,算是這範疇內的成功人士,
就假設自己在其他範疇亦有相等的才華,
同樣應該高人一等。
A  society  without  the  means  to  detect  lies  and
theft  soon  squanders  its  liberty  and  freedom.
( Chris Hedges )
一個只重視「教書」,不重視「教育」的社會,
只重視背誦、守規和尊師,
不重視批判思維、哲學思考和擁抱真理的社會,
必然會生產出「盛品愚」這類人物,
並且誤以為他們就是社會的棟樑。
「盛品愚」雖然思考能力不足,
但在某一方面的度橋能力接近一流,
所以他們相當自負,認為自己是社會上的精英,
在同類人互相吹捧及互拍馬屁之下,
就假設了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優秀的度橋能力,
認為自己不只是偏才,更是通才!
其中不乏道貌岸然,有頭有面的人。
Success  makes  a  fool  seem  wise.
He  is  wise  because  he  gets  away
from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He  is  a  fool  because  he  will  soon
develop  the  superiority  complex.

換言之,他們假設了偏才中的優秀者會自動升級為通才。
We’ve  bought  into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is
about  training  and  “success”,  defined  monetarily,
rather  than  learning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to  challenge.  We  should  not  forget  that  the
tru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make  minds,
not  careers.
A  culture  that  does  not  grasp  the  vital  interplay
between  morality  and  power,  which  mistakes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sdom,  which  fails
to  understand  that  the  measure  of  a
civilization  is  its  compassion,  not  its  speed  or
ability  to  consume,  condemns  itself  to  death.
Morality  is  the  product  of  a  civilization,
but  the  elites  know  little  of  these  traditions.
They  are  products  of  a  moral  void.  They  lack
clarity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culture.
They  can  fathom  only  their  own  personal
troubles.  They  do  not  see  their  own  biases
or  the  causes  of  their  own  frustrations.
They  are  blind  to  the  gaping  inadequacies
in  our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do  not  grasp  that  these  structures,
which  they  have  been  taught  to  serve,
must  be  radically  modified  or  even  abolished
to  stave  off  disaster.
They  have  been  rendered  mute  and  ineffectual.
“What  we  cannot  speak  about”
Ludwig  Wittgenstein  warned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
( Chris Hedges, Empire of Illusion:
The End of Literacy and the Triumph of Spectacle )
[精英也有愚昧的天賦潛能]
「盛品愚」一向以個人的名、利、權為重,
雖然他們對名、利、權的比重和分配,各有不同的傾向。
所謂照顧團體的利益,只不過是用來行騙的藉口。
其中冷靜,只懂得經濟思考,不懂得其他學問的人,
知道自己所擁有一切抽象、不能量化的東西,
都有一個比一般人更高、更可觀的價錢,
所以隨時可以因為重大的利益而出售,
用種種解釋說服自己放棄「誠信」,
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完全放棄「誠信」。
Smart  and  smug  fools  have  made  honesty
a  rare  human  quality.
They  climb  uphill  by  thinking  ugly  thoughts
and  by  joining  force  with  thugs  together.
重視名氣的「盛品愚」,多數讀書叻,有博士或專業學位,
擠身在學術界的  pundit,成為學術界的斯文敗類,
而擠身在上流社會的,就循序漸進,
依次扮演九正一邪、八正二邪、七正三邪的角色。
小人何嘗不是和君子一樣自強不息!
這就是社會上出現許多「智庫」的原因之一。
問題是這些「智庫」往往是度橋上位致富的「智力庫」,
而並非為人民服務的「智慧庫」。
I  learned  that  very  often
the  most  intolerant  and  narrow-minded  people
are  the  ones  who  congratulate  themselves
on  their  tolerance  and  open-mindedness.
( Christopher Hitchens )
[重視金錢的盛品愚]
重視金錢的「盛品愚」,
他們心目中「好的生活」單純用金錢來量度,

他們認為妥協就是成熟,所以甚麼都可以妥協,
所以他們喜歡法利賽人,認為教會應該做生意賺大錢,
因為「宗教精神」完全不切實際,
只可以視為用作行騙的口號。
他們認為耶穌基督這種死不妥協的人應該釘上十字架。
不過「盛品愚」必然口心不一,
口裡是相當尊敬有宗教「信念」的人士,
希望所有宗教都能夠和平共存。
部份「盛品愚」當然亦會加入教會,
感覺上和加入黑社會的人相同,都是跟「大佬」嗎!
不少「盛品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為富豪度橋,
不但在灰色地帶行騙,
更用「寡頭壟斷、鍊爆利潤」的無形之手,
加劇了社會的貧富懸殊,
公司生意欠佳時更加會「不擇手段」,

因為「盛品愚」和他們的老闆只會打他們的如意算盤,
所以低層勞工的利益,一定不會獲得合理的分配。

一般「中品愚」只有  get-rich-first  ethos
但「盛品愚」和他們的老闆則有
get-rich-first-and-forever  ethos.
合理的貧富懸殊應該只是反映人類個別的
「智力、勤勞、運氣」三大因素,
不合理的貧富懸殊就加進了
「弱智制度、官商勾結、貪瀆盛行、寡頭壟斷」這四大因素。
重視金錢的「盛品愚」認為,
我們不必問我們為社會做了甚麼,
我們只要問可以從社會中榨取和剝削到甚麼。

We  have  to  grasp,  as  Marx  and  Adam  Smith  did,
that  corporations  are  not  concerned  with  the
common  good.  They  exploit,  pollute,  impoverish,
repress,  kill,  and  lie  to  make  money.  They  throw
poor  people  out  of  homes,  let  the  uninsured  die,
wage  useless  wars  for  profit,  poison  and  pollute
the  ecosystem,  slash  social  assistance  programs,
gut  public  education,  trash  the  global  economy,
plunder  the  U.S. Treasury  and  crush  all  popular
movements  that  seek  justice  for  working  men
and  women.  They  worship  money  and  power.
( Chris Hedges, The Death of the Liberal Class )
他們假設了自私自利是好的,老闆剝削是好的,所以
1.「老闆賺盡」乃天經地義,
     包括一切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眾事業在內。
2. 培育蜜蜂人和螞蟻人這種新世代、新品種的奴隸,天經地義。
    只要新品種的奴隸供應夠多,就不用愁低廉的人力資源不足。
    只需要讓蜜蜂人和螞蟻人享用「僅能生存的經濟」,
    就不用愁人民將思想置諸政治改革之上。
3. 只看競爭的自由,不理會人民生活的自由。
4. 只計算經濟增長率,不計算道德及腐敗增長率。
The  idea  that  disparity  is  an  inevitable  fact
of  organization  of  a  society  is  not  correct.
And  societies  can  sustain  a  certain  level  of
disparity  without  question,  and  that  has  been
true  for  a  long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massive  disparity  where  you  create  an
oligarchical  elite  that  dominates  most  of  the
wealth,  then  you  distort  your  entire  system.
That  goes  back  to  Aristotle:
He  said  that  in  that  situation,
your  two  options  become  tyranny  or  revolution.
( Chris Hedges )
重視金錢的盛品愚和他們的老闆共同創造了一種意識形態,
就是「幫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闆」及
「當其他機構提供更好的報酬,就立即跳槽」。

《智慧是甚麼?》(十九)

△  第三類有自知之明,但懶於思考的人
自知之明」是一種智慧,
否則希臘人不會如此重視「認識自己know  thyself
然而不同的人的自知程度,往往有鉅大的差異,
部份有自知之明的人,
由於種種性格、家庭、教育或朋輩的原因,
成為了思考方面的懶骨頭。
這種有自知之明,但懶於思考的人,
可以稱為「懶膚士lazy  fools
嚴格來說,有自知之明,但懶於思考的人,
不應該劃歸「膚士fools 的範疇,
但由於社會越來越複雜,壞人亦越來越團結,
而真正有正氣的人又不懂得如何團結,

所以一個人即使有自知之明,一旦思考懶惰,
亦無可避免地成為了「懶膚士」。
人一旦放下思考,假以時日,或者人到中年,
就會發覺進入了「萬金難脫中年蠢」的境界,
人腦好像漸漸退化成豬腦,覺得思考困難重重,
即使誠實地使用「人頭豬腦」,
但對人生的智慧只能夠望洋興嘆。
這些人之中有很多是聰明人,
但由於懶於思考而變得愚昧,
其中頗自負而又不願意放下面子的人,
每當智慧不足而遭逢生命中抽象或實質損失時,
就只能夠唱「愚昧把擁有變做失去」,
或者「只恨一蠢隔天涯」,「往智只能回味」,
不知自己為何憎智,不知自己從何時開始「憎智慧」。
如果一個人為了糊口,為了養家,
做自己並非百分百投入的工作,工作上偷懶是正常的,
因為他對不起自己,他的
心靈不高興。
一個人最忌將懶用在思考之上,
因為懶於思考就產生愚昧,代價可以非常鉅大!
懶於思考的人往往傾向於背誦知識,
傾向於讓權威代替他們去思考,
傾向於結交和自己思考能力相同的朋友。
問題是:他們依然需要擁有判斷真假權威的能力。
A  lazy  person,  whatever  the  talents
with  which  he  set  out,  will  have  condemned
himself  to  second-hand  thoughts  and  to
second-rate  friends.
( Cyril Connolly )
「懶膚士」也可以再細分成可以重疊的幾類:
1.「沉默是金派silent  fools
「沉默是金派」對他們不熟悉的課題,保持緘默,
因為有自知之明,而且見過很多朋友出醜。
除此之外,「沉默是金派」有他們的底線,
一旦問題殺到埋身,超越了他們的底線,
他們就會被迫起而反抗,因為尚有殘餘的良知。
2.「逆來順受派resigned  fools
「逆來順受派」懶於思考任何和生命有關的重大課題
[ the  big  questions ],只會思考和生存有關的課題。
他們願意在物質缺乏之中捱苦及掙扎,
他們願意忍受漫長工時及無聊工作,
他們甚至願意勤力工作,為家庭或退休生活繼續捱苦,
他們可以是好的父親、好的母親、好的兒子、好的女兒,
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在思考方面捱苦。
換言之,他們毫不介意蘇格拉底的勸告:
Beware  the  barrenness  of  a  busy  life.
( Socrates )
How  many  people  eat,  drink,  and  get  married;
buy,  sell,  and  build;
make  contracts  and  attend  to  their  fortune;
have  friends  and  enemies,  pleasures  and  pains,
are  born,  grow  up,  live  and  die ― but  asleep!
( Joseph Joubert )
也許有人會覺得「逆來順受」這個詞彙似乎不太好聽,
是否可以用好聽的詞彙來代替,
那麼我們就改用「忍辱負重」或者「拼搏精神」罷!
意思好像是煥然一新,但其實換湯不換藥,
表達完全相同的意思。
也許我們會問:中國傳統民間智慧,
不是認為「逆來順受」是性格上的優點嗎?
俗語不是說「千金難買少年窮」,
又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
根據筆者多年來的觀察,所謂「千金難買少年窮」,
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只不過是表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
肯吃苦的孩子將來容易得到「成功」,
隨而得到物質上的滿足,而且做人比較容易知足!
一般人多數不會好好地再去想一下,
這個「吃苦」究竟是吃怎麼樣的苦?
如何吃法?可否有不同的吃法?
很多人不怕吃「死記硬背知識」的苦,
不怕吃自由社會中「捱世界」的苦,
但偏偏就是怕吃「批判思考訓練」的苦,
怕吃「追求宗教精神」的苦。
逃避思考,逃避重大抽象課題的思考,
除了是因為青年期家庭和學校教育有缺失之外,
除了是因為往來者皆思考上的懶丁之外,
亦因為思考從來都不容易!
所以這些人連接觸任何和思考有關的書籍都沒有興趣。
思考,需要有興趣,需要有熱誠,
需要有鍥而不捨、追根究底的精神,
需要勤力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
需要和同樣喜歡思考的人交往,互相切磋,
需要明白對人謙虛不等於對真理謙卑,
需要明白「成功」不一定代表有「成就」。
換言之,思考,需要努力以赴,絕對不能疏懶!
不少前生帶來豐厚智慧的孩子,
追求的不是名利權方面的「成功」,
而是從心靈出發、腳踏實地的「成就」。
對他們來說,思考上吃苦就是幸福,
所以千金難買青少年時期得到優秀的思考鍛煉,
遇上在思考方面優秀的長輩、老師和同學。
一旦吃得苦中苦,就成為另一類的人上人。
一個人如果懂得將勤奮和刻苦,
用在和生命有關的重大課題的思考之上,
就已經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The  mind  conceives  with  pain,
but  brings  forth  with  joy.
( Joseph Joubert, Pensees, 1842 )
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any  place  worth  going.
( Beverly Sills )
All  things  excellent
are  as  difficult  as  they  are  rare.
( Baruch Spinoza )
3.「明哲保身派silent,  resigned  fools
「明哲保身派」不但「沉默是金」,而且「逆來順受」,
因為他們完全沒有底線,對罪惡冷漠,
容許邪惡的存在和坐大,不會盡一己之力,
在自己的崗位上還擊反抗,認為噤若寒蟬就是明哲保身,
所以一旦問題殺到埋身,就會選擇逆來順受。
如果我們好管閒事,魔鬼會不高興,
而且我們沒有能力和魔鬼對抗,
只能夠祈禱求神自己出手和魔鬼作戰,
所以那美好的仗,就留給好事之徒去打罷;
那當跑的路,就讓給弟兄姊妹去跑罷。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 Edmund Burke )
We  must  always  take  sides.
Neutrality  helps  the  oppressor,
never  the  victim.
Silence  encourages  the  tormentor,
never  the  tormented.
( Elie Wiesel )
不少「明哲保身派」由於持有外國護照,
甚至上天堂的門票,所以心安理得,情緒穩定,
好像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能耐,
甚至說話風涼水冷,儼如世外高人。
「明哲保身派」因為持有外國護照,
距離夠遠,所以很容易自視為愛國份子。

袖手旁觀冷漠責無旁貸indifference
4.「助紂為虐派ignorant  fools
「助紂為虐派」大部份是紅褲仔出身,
由於思考能力不足,又
忘記了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
只有自知之明,欠缺了知彼之明,

所以其中部份人會患上類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以為受害者一旦同情壞人,
從壞人身上找出一些殘餘的優點,
就可以表示自己是思考上豁達的人,
就可以明哲保身,兼且得到種種的好處,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很多人不怕吃極權社會中的苦,
因為不願意關心政治,又相信習慣成自然,
況且認為必要時可以出賣自己的人格,助紂為虐,
風雨中抱緊銀紙,放棄自由。
這就是為何很多有高級文憑的樹木和樹人,
可以十分愚昧,甚至「憎智慧」,
反而膚淺的樹根一旦栽在污水旁,
就立即擁有高深的志穢,按時候結出愚樂的果子!
一隻出生在樹根夾縫裡的蟲,
一旦爬出了樹根,得到了路西佛的祝福和加持,
往往可以登上樹枝變成龍──
不是真正的龍,只不過是一條變色龍──
就已經可以令所有「助紂為虐派」既羡慕又妒忌!

I  love  power  because  when  I  have  power
anybody  who  opposes  me  is  always  wrong.
There  are  always  people  willing  to
commit  human  atrocity  in  exchange for
a  little  power  and  privilege.
( Chris Hedges )

《智慧是甚麼?》(十八)

△  第二類愚昧兼不夠聰明的人
愚昧兼不夠聰明的人,
可以稱為「庸愚mediocre  fools
社會上充斥著太多「庸愚」,所以值得深入研究,
否則改變社會只是空口說白話。
「庸愚」未曾接受過思考訓練,又沒有思考的天份,
所以也是一種「膚士fools
「庸愚」未曾接受過「科學精神」的洗禮,
所以對真理並不「謙卑」;
「庸愚」又未曾接受過「宗教精神」的洗禮,
所以缺乏同理心,難以理解不同類人的感受;
「庸愚」往往將個人的思想和自我掛鉤,
任何人一批判他們就成為了他們的敵人;
部份「庸愚」根本不清楚甚麼是民主,
於是跟大隊,因為相信人數可以決定真理;
部份「庸愚」又有個人或者團體的利益要考慮,
所以沒法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
部份「庸愚」則衷心相信權力比真理更重要,
而且認為神和魔鬼都站在自己的團體那一方,
左右逢源,冇可能輸!
結果他們就失去了「心靈」。
失去了「心靈」的人當然不會以社會的利益為依歸。
隨著歲月的增長,「庸愚」的思考力日走下坡,
成為了「思考方面的懶骨頭」。
思考力不足,又沒有「心靈」的人,不可能有智慧!
「庸愚」又可以再細分成兩小類:
1.  差不多先生
胡適先生筆下的「差不多先生」,
註定是弱肉強食的非洲草原上的失敗者,
在現代全球化的激烈競爭社會中,
也成為教書和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
大部份政府都不會收容他們,
差不多先生如果投胎不慎,
不懂得選擇北歐國家或者富裕家庭的話,
差不多先生只能夠任勞任怨,做一些低下層的功夫。
當社會越來越進步,門檻就會一再提高,
很多人就會被排擠在門檻之外,不得其門而入!
我們可以不開門給「腦殘者」,
但為何不能夠開門給「差不多先生」呢?
都係搵食嗟,使乜要求咁高呀?

「差不多先生」為何不可以做醫生,護士,急救員?
「差不多先生」為何不可以做工程師,會計師,藥劑師?
「差不多先生」為何不可以做廚師,裁縫,飛機師?
「差不多先生」為何不可以做教師,牧師,傳道人?
「差不多先生」為何不可以做法官,律師,公司秘書?
甚麼可以差不多,甚麼不可以差不多,才是問題的關鍵!

Be  precise.
A  lack  of  precision  is  dangerous
when  the  margin  of  error  is  small.
( Donald Rumsfeld )
從好的角度來看,
「差不多先生」雖然欠缺了工作熱誠,
習慣了敷衍了事,完全沒有意圖努力追求進步,
但「差不多先生」勝在看得開,能夠「放下」,
往往十多年以來人工都差不多就可以了。
「差不多先生」屬於身心健康的人類,不會有自殺傾向,
工作時完全不需要用「壓力貼」。
我們是否可以網開一面,開門給「差不多先生」?
但胡適先生不知道,除了做事的「差不多先生」外,
還有思考方面的「差不多先生」!
The  fatal  tendency  of  mankind
to  leave  off  thinking  about  a  thing
when  it  is  no  longer  doubtful
is  the  cause  of  half  their  errors.
( John Stuart Mill )
懶於思考會產生一個「惡性循環」,
就是當覺得某些概念難以明白,就更懶得去思考,
結果是對所有抽象的概念,都覺得越來越難理解。
結果是:
懶於思考,就會被壞人「偷換概念」去愚弄,
或者洋洋得意地運用「語言偽術」去行騙。
幸好以「差不多先生」看得開的性格來說,
兩種情況都難他不倒!
相信最多只會騙了「差不多先生」的選票。
胡適先生也不知道還有宗教精神方面的「差不多先生」!
這些「差不多先生」有強勁的愛心和包容能力,
他們只需要差不多的「道路、真理、生命」,
而且能夠接受一般人不能夠接受的虛偽,
所以可以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
讓兩者在他們的心中和平共存,
所以他們是  Prince  of  Peace
他們又可以包容法利賽人在教會內傳銷,做生意,
讓專業人士在教會內拉客,讓政客在教會內拉票。
所以他們又是  King  of  Kindness
站在宗教團體的角度來看,
幸好「差不多先生」是純良的羔羊,
所以只要他們肯捐款或者肯做義工,
即使他們沒有能力領悟「宗教精神」,
宗教團體也十分歡迎他們。
一來入門都是客,二來大愛無疆,對不對?
即使宗教團體的掌權者已經歸順了蒙古帝國,
「差不多先生」也會忠心耿耿,追隨左右,
做一些差不多就可以的低下層功夫。
任何團體畢竟都需要願意做低下層功夫的人,
所以差不多先生可以依附慈善或宗教團體,
解決他們對人際關係的需要。
其實我們不需要替「差不多先生」擔心,
因為據說香港的「渠務處」及「職業訓練局」,
都極之需要「差不多先生」這類人才!
而且當門檻之外的「差不多先生」越來越多的時候,
宗教團體就不愁沒有新血加入。
幸好「差不多先生」還有一個希望,
就是一旦愛和智慧能夠改變社會制度的時候,
「差不多先生」就可以坐享其成,
獲得社會上合適而又有尊嚴的位置。
在真正文明的社會中,只要「差不多先生」不向上爬,
不做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就不會遭受歧視。
2.  老懵懂
腦殘現象亦會出現在腦和身體一齊退化的人身上,
大部份以上了年紀或者退休人仕為多,
但其中亦不乏年青力強者。
上了年紀或者退休人仕,人老心也老;
年青力強者,則人不老但心早老,
他們也許有高超的度橋能力,有妙筆生花的寫作能力,
但嚴重缺乏思考能力。
香港人叫這種人做「老懵懂Loo Mong Tone
「老懵懂」之所以懵懂,
當然是因為未曾接受過思考訓練,或者缺乏同理心,
或者又有個人及團體的利益需要考慮。
「老懵懂」又可以再細分為三種:一種靠父蔭,
一種靠文職白手興家,一種靠武職白手興家。
靠父蔭的「老懵懂」在年青時也許並不懵懂,
他們可能有著名大學的學位,甚至是碩士和博士!
這類「老懵懂」一旦有了名氣,
成為大小金銀「止驚昏賢」或者農莊裡的「太平身屎」之後,
沾沾自喜之餘,就會欠缺自知之明,
在思考方面越來越懶惰,於是出現腦部日久失修的情況。
靠父蔭的「老懵懂」從不想一下自己的名氣從何而來,
究竟父蔭佔了多少,實力佔了多少,運氣佔了多少,
時代因素佔了多少,灰色地帶的經商手腕又佔了多少!
靠父蔭的「老懵懂」自恃在社會上某一方面有工作經驗,
自恃有名氣,自恃有背景,自恃賺錢能力依舊,手下眾多,
所以不但十分自負,而且喜歡說廢話。
喜歡出風頭的人一定愛面子,
可惜靠父蔭的「老懵懂」完全不覺得自己的思考能力,
已經下跌至慘不忍睹的平庸程度。
Wise  men  talk  becaus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say;
fools,  because  they  have  to  say  something.
( Plato )
人以類聚,「老懵懂」親近的朋友往往質素相同,
都是在社會上有或多或少影響力的人。
「老懵懂」一呼百應,和朋友們一同現身在鎂光燈下,
互相讚許,互派高帽,
愚夫愚婦以為整個社會的精英皆在「老懵懂」的麾下。
他們一起在嚴謹的公開場合大鳴大放。
雖未至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但蒼然髮色,接踵而至,
心凝形釋,與萬懵冥合,而猶不欲縮頭做龜,
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阻著地球轉,
終於醜態百出,吃自助餐時要自取其肉。
「老懵懂」的手下中即使有能者,
但由於地位低微,沒有名氣,多數會有口難言,
不會從旁提點,免生尷尬。
而其中沒有「上位」慾望者,重視自己人格者,
多數會珍惜羽毛,明哲保身,保持必要的沉默。
至於靠文職白手興家的「老懵懂」,
可能讀中文系或英文系出身,
有可能是專業寫作人士,有可能是語言偽術家,
他們可以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五毛、
以大局為重的慈母、和諧社會的軍人、
靠文職白手興家的「老懵懂」,有可能是政客,
甚至可能是無間道,引進西方的顛覆勢力,
但不會引進西方的文明精神。
靠文職白手興家的「老懵懂」,思想完全經不起批判,
對於任何批判,部份人採取充耳不聞的政策,
部份人性格上喜歡敵我分明,
任何人一批判他們就成為了他們的敵人。
By  and  large,
language  is  a  tool  for  concealing  the  truth.
( George Carlin )
If  thought  corrupts  language,
language  can  also  corrupt  thought.
( George Orwell )
The  misuse  of  language  induces  evil  in  the  soul.
( Socrates )
最麻煩的「老懵懂」是那些武職出身,學歷不高,
有二十多年工作經驗,在社會上有少許「成功」,
當有了少許地位之後,認為自己有實戰經驗,
於是由自卑變自大,看不起所有讀書人。
看不起部份讀書人本來是對的,
因為不少讀書人都願意放棄愛和智慧,
和他們一樣,既隱瞞個人的利益計算,
又喜歡出風頭,在管中和鼎內大鳴大放,
同樣懂得對上司和權力「謙卑」。
武職出身者和這些讀書人不同的地方是,
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
他們學懂了扮「謙虛和客觀」的手段和效益。
為了提高武職出身的「老懵懂」的社會地位,
有人建議可以正名為「撕子山下社會分割技術員」,
正如「語言偽術」可以正名為「政治修辭學」!

非常遺憾,並非所有「老懵懂」都能夠入選
The  Hong  Kong  Hall  of  Notoriety  或者
Hong  Kong  Wax  Museum  of  Fools
因為兩入選的門檻都十分高,需要審議專家投票通過。
前者需要臭氣沖天及臭名遠播的資格,
後者則需要挑選「聰明和思考能力差距極大」的優秀人才,
愛和智慧當然不會相信一人一票這種低B的選舉法。
參考:
《政治和民主》(六) 《政治和民主》(七) 《政治和民主》(八)
《政治和民主》(九) 《政治和民主》(十)

《智慧是甚麼?》(十七)

We  need  mor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because  the  only  danger  that  exists  is
man  himself──he  is  the  great  danger,
and  we  are  pitifully  unaware  of  it.
We  know  nothing  of  man──far  too  little.
( Carl Jung )
如果我們願意承接蘇格拉底的傳統,
用「對真理謙卑」的角度來將人分類,並且用由淺入深,
由簡單易明到抽象不容易察覺的方式排列,
就可以將人分成七大類:
△  第一類源自先天遺傳的愚蠢人
先天遺傳有兩種,一種是腦部出現問題,
另一種是先天遺傳智力出現問題。
Everything  has  its  limit……
iron  ore  cannot  be  educated  into  gold.
( Mark Twain )
Examined  Life:  Martha  Nussbaum

愛和智慧告訴我們,不應該歧視由於先天遺傳,
疾病或者意外而致腦部出現問題的人。

至於那些由於先天智力不足而致言論出現問題的人,
香港人叫這種人做「腦殘者」!
千萬不要誤會,腦殘和成功完全沒有關係,
「腦殘者」可以非常成功!

理論上,
由於「腦殘者」從來都未接受過思考方面的訓練,

所以亦不應該歧視,
除非他們掌權,做議員,從事其他負責執法的公職,
或者負責駕駛公共交通工具。
「腦殘者」由於有個人、公司或團體的利益需要考慮,
往往樂意地接受了別人的洗腦,
假設了自己已經清楚明白了某些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
這種現象常常會出現在年青力壯,欠缺思考能力的人身上。
「腦殘者」只有團體的腦,沒有屬於個人的腦,
更加願意放棄智慧中最重要的元素:良知!
所以具有奴才心態,對權力有如燈蛾撲火,願意助紂為虐,
循罪漸進,除良安暴」的人,其實都屬於「腦殘者」。
當遇上和團體無關的課題,
「腦殘者」會將面子置於真理之上,用情緒和直覺來思考,
所以他們只會聽,亦只懂得聽自己喜歡聽的東西。
「腦殘者」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權力,
有了權力之後就會有名氣,管他留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
反正死了之後就和自己無關;而且有了權力之後,
財富自然滾滾而來,不管是源自恐嚇還是源自交換利益,
反正虛偽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
「腦殘者」認為人生只要能夠得到權力和財富,
思考能力不足絕對沒有問題,
因為「硬實力」較之「軟實力」重要得多,
只有好天真和好傻的人,
才不知道蒙古人統治了歐洲和亞洲差不多一百年!
據說只要薪酬高於正常水平,再加上其他福利,
或者容許直線及曲線貪污,
「腦殘者」樂意地接受洗腦,擁護敵我分明,
所以反對別人說謊,但卻十分擁護自己人說謊。
中國傳統民間智慧把這種現象描繪成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Force  always  attracts  men  of  low  morality.
( Albert Einstein )
It  is  easier  to  get  into  something
than  to  get  out  of  it.
( Donald Rumsfeld )
當先天遺傳智力有問題的人掌權,做了議員,
或者從事其他公職,他們往往為了自保,
會建議設立「弱智人士自願登記名冊」,
目的是將思考無力和腦部出現問題的人分割出來,
雖然其實大家都是弱智人士。
智力出現問題的人,愚蠢無下限,不配稱為凡人。
當愚蠢向下抵達某一標準時,以前稱為「痴人」,
筆者稱之為「剩品愚」。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ius  and  stupidity
is  that  genius  has  its  limits.
( Albert Einstein )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 Albert Einstein )
參考:《愚蠢人的價值》
然而識時務,懂得埋堆的話,
「剩品愚」既可以在「蘇雞根大學」拿一個博士學位,
又可以成為社會上知名人士,晉身成為「中品愚」!
With  mentality  below  mediocrity,
and  perhaps  a  doctor  of  folly  degree
from  Suki  Root  University,
they  can  be  notorious  celebrities!
堅持愚蠢,當然是個人的自由,
在私人聚會大鳴大放,當然也是個人的自由,
可惜不少議員學歷高,思考能力低,胡言亂語難以受控,
因為在嚴謹的公開場合及傳播媒介大鳴大放,
但又不具備合適的腦袋,就不再是個人的自由,
一方面露出了醜貌和醜根,不尊重公眾的耳朵和眼睛,
另一方面又侮辱了社會上有識之士的智力。
傳遞了一個極度不良的訊息:有權力的人大晒!
然而話說回來,
愚蠢人鄙視一向不懂得如何團結的有識之士,
認為強權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壓倒真理,

的確掌握了部份真理。愚蠢人,蠢唔晒!
有智慧的人,必須懂得向愚蠢人學習,不以人廢言。

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漢書。韓信傳》
Sometimes  a  fool  makes  a  good  suggestion.
( Nicolas Boileau )
It  is  unwise  to  be  too  sure  of  one’s  own  wisdom.
It  is  healthy  to  be  reminded  that
the  strongest  might  weaken  and  the  wisest  might  err.
( Mahatma Gandhi )
Joe Rogan
Dumb  People  &  Negative  Energy

Joe Rogan
Devolution  Of  Stupid  People

《智慧是甚麼?》(十六)

[將人分類為何重要]
愛和智慧明白甚麼應該尊重,甚麼不應該尊重,
甚麼應該歧視,甚麼不應該歧視,
愛和智慧亦討厭和虛偽同流合污,
所以不怕公開說明自己尊重甚麼,又歧視甚麼。

一旦將人分類,必然會牽涉到歧視,例如孔子說: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意思是沒有忠信的人,不可以和他們交朋友,
於是忠信就成為了君子尊重抑或歧視某人的尺度。

As  we  grow  up,  we  realize  that  it  is
less  important  to  have  lots  of  friends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few  honest,
sincere  and  loyal  ones.
不要忘記,世界上所有的專業門檻和考試,都是一種歧視!
參考:《歧視和尊重》《修行的地方》(四)
除此之外,孔子還指出:
在各重要事項上都比不上自己的人,都不可以交朋友。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背後的假設就是:
君子和淑女除了是有道德的人之外,
亦應該是追求進步、自強不息的人,
而只有願意認錯,勇於改過的人,才能夠自強不息。
孔子期望和鼓勵青年向上,歧視和反對青年向下!
根據邏輯思維,似乎一個人越是向上,朋友就應該越少,
但沒有人能夠在每一個對他重要的事項上,
都可以不斷地進步,所以忠信應該是最基本的條件。
I  cannot  concentrate  all  my  friendship  on
any  single  one  of  my  friends  because
no  one  is  completely  enough  in  himself.
( Anais Nin )
西方思想家都有和孔子相似的說法:
Respect  yourself  enough  to  walk  away
from  anything  that  no  longer  serves  you,
grows  you,  or  makes  you  happy.
( Robert Tew )
You  need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that  inspire  you,
people  that  challenge  you  to  rise  higher,
people  that  make  you  better.
Don’t  waste  your  valuable  time  with  people
that  are  not  adding  to  your  growth.
Your  destiny  is  too  important.
( Joel Esteen )
Get  rid  of  anything  that  isn’t  useful,
beautiful  or  joyful.
( Regina  Brett )
I’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people,
but  I’ve  never  liked  them.
( W. Somerset Maugham )
所以有思考能力的俊男美女,自然有重大的交友價值,
至於思考能力不足的俊男美女,
如果我們懂得迴避他們所有會令自己智力向下的陷阱,
那麼他們依然有「視聽之娛」的價值!
Letting  go  of  unqualified  friends  doesn’t
mean  you  hate  them.  It  just  means  that
you  accept  people  just  the  way  they  are.
People  have  a  right  to  stay  foolish.
Life  is  too  precious.  You  love  yourself,
and  you  treasure  your  time.
You  don’t  want  to  waste  time  on  fools.
Sooner  or  later  you’ll  be  getting  too  old
to  be  hanging  out  with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  the  divine  concepts  of
truth,  humility,  honesty,  sincerity,  love,
courage,  wisdom,  faith  and  loyalty.
People  who  loves  their  ego  will  accept
a  standard  much  lower  than  that
required  for  critical  thinking.
( Jason Ling )
我們必須明白,改變別人是相當困難的一回事,
除非閣下是老闆或者暴君!
比較可行的方法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別人的看法,
改變自己對別人的態度,改變自己對別人的評估。
於是我們就發覺
將人分類非常重要,
但分類的方法一定要貼近真相,
所以必須花了很多功夫去分析和研究。
只要我們能夠將百分之八十的人成功分類,
我們的人生就可以舒舒服服,
我們被迫和某些人合作時,就可以減少磨擦,
我們的處事方法就可以靈活變通。

If  you’re  lucky  enough  to  be  in  a  place
where  you’re  surrounded  by  people  with
similar  levels  of  intelligence,  you  should
consider  yourself  to  be  extremely  fortunate.
( Satyanarayana Shanmugam )
對人的認識,將人分類,
不論是在交友、擇偶、合作、選校、或者拜師……等各方面,
都是人生中必須具備的智慧。
因為世界上事情的成敗,離不開用人及人際關係的學問!
大錯當然必須避免,但絕對不是叫我們不可以犯小錯,
因為小錯往往是培養智慧的踏腳石。
We  meet  people  for  a  reason.
Either  they’re  a  blessing  or  a  lesson.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Love  all,  trust  a  few,  do  wrong  to  none.
( William Shakespeare )
驟眼看來,不就是中國人所說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嗎?
但細讀之下,我們發覺莎士比亞其實加多了一樣  “love  all“。
不但如此,莎士比亞更向我們提供了他更進一步的兩個想法:
1.  There  is  no  unconditional  trust.
2.  Trust  is  not  an  ingredient  of  love.
那麼我們能否讓莎士比亞這兩個想法,
和  Carl Rogers  的  unconditional  love  和平共存呢?
筆者認為儒家的
「唯仁人,能愛人,能惡人。」《大學》及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
接近真理,服膺「如是觀」,實際而可行。
所以仁者
1.  絕對不會認為忠心耿耿一定是美德,
必須看是對誰忠心耿耿或者對甚麼團體忠心耿耿。
2.  明白「海納百川,有容及大」,
但百川之中絕對不能有一條污染的小溪或者污水渠。
3.  拒絕讓惡人得寸進尺。
反之, Carl  Rogers  提出的「無條件的愛」,
脫離現實,只能夠存在於極少數的父母和子女之間,
所以只不過是夢想和幻想,不切實際!
反而佛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算得上是一個可行的理想。

除此之外,由於人生苦短,一寸光陰一寸金,
將人有效地分類,
可以節省許許多多人際關係中所花費的寶貴時間。
[傳統哲學如何將人分類?]
但假設還假設,期望歸期望,
在人的分類之上,愛和智慧必須面對事實。
由於在思考方面沒有能力,或者想偷懶,
不想在思考方面追求進步,是常見的現象,也是人的自由,
所以愛和智慧必須接受人類在思考方面,
自古以來已經出現的分工現象。
關鍵是喜歡思考及有能力思考的人負責思考,
但思考的成果必須向社會公開,以免被居心叵測的人利用。
至於思考方面想偷懶,不想追求進步,
身體方面又不願意勤力工作的人,
只能夠存在於一個理想的福利社會或者靠父母照顧。
沒有智慧的人,
哲學家傳統上稱他們為膚淺之士,簡稱「膚士fools
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膚士」可以是相當聰明的人,
只不過因為未接受過思考訓練,
或者以為自己根本不需要接受思考訓練,
完全不感覺到「真」和「誠」是做學問的必要條件,
當中年腦力衰退及頑固增加之後,就成為了思考上膚淺之士。
哲學家一向認為:聰明並不等於智慧!
這個哲學傳統相信是從古希臘的蘇格拉底開始。
蘇格拉底對人的分類看來很簡單,
表面上似乎沒有甚麼實用價值:
Mankind  is  made  of  two  kinds  of  people:
wise  people  who  know  they’re  fools,
and  fools  who  think  they  are  wise.
( Socrates )
蘇格拉底這個分類法好像是一句諷刺的說話,
然而對熟悉蘇格拉底的人來說,
其實他是從「對真理謙卑」的角度來將人分類,
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口頭上及在行為方面對人非常謙虛,
但面對真理的探究時毫不謙卑,討厭批評、討厭批判,
喜歡將他的自我和他的思想掛鉤的人,
所以蘇格拉底明白只有懂得「對真理謙卑」的人,

才有能力自強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英國哲學家羅素承接著這個傳統,進一步闡釋:
The  whol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fools  and  fanatics  are  always
so  certain  of  themselves,
but  wiser  people  so  full  of  doubts.
( Bertrand Russell )
如果採用蘇格拉底「對真理謙卑」的角度來將人分類,
再加上我們對進化和生物遺傳方面的知識,
我們就可以將蘇格拉底的分類法擴充,增加它的實用價值。
從「愛和智慧」的角度來看,
其中一種分類的方法是將人分成大約六種:
1.  用「謙卑」抑或「謙虛」的態度來劃分。
一類是在真理面前感覺渺小,明白必須謙卑,
十分願意分享思想和經驗,
神奇地既固執而又願意徹底改變的人。
另一類是在人面前十分謙虛,不喜歡分享知識和經驗,
重視面子和輩份,錯了不肯承認的人。
2.  用名氣、財富、權力來劃分。
3.  用文憑的數目和質素來劃分。
4.  用知識的量和記憶力來劃分。
5.  用人格來劃分。
6.  用年齡來劃分。 [25歲以下, 25-40, 40-55, 55歲以上]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人際關係的分類方法還需要加上:
7.  用各式各樣的階級來劃分。
8.  用各式各樣的團體來劃分。
9.  用共同興趣來劃分,包括吃喝玩樂,臭味相投,
     甚至同流合污。

《智慧是甚麼?》(十五)

156《智慧是甚麼?》(十五)
☆  愛和智慧的執行,產生了將人分類的需要。
「事之至難,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
    誠能知人,則天下無餘事矣。」 (陸九淵)
將人分類的好處是:
我們可以快速判斷怎麼樣的人可以挑剔,
怎麼樣的人不可以挑剔,
而這個挑剔,當然是有道理、並非吹毛求疵的挑剔。
不可以挑剔大約有四類:
有權力的人,愛面子的人,報復心強的人,愚蠢人。
除非這些人是影響力大的公眾人物,
否則挑剔他們就是浪費自己的精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碰釘子。
世界上大約只有百分之十的人,
你越是挑剔他們,他們就會表現得更好。
有人說:
那些重視「慎獨、內省、自我批判」追求智慧的修行人士,
其實根本就是在真理面前,與及在思考和行為兩方面,
都對自己過分地挑剔和苛刻,值得嗎?
如果我們不挑剔別人,那麼別人也不會挑剔我們,
於是別人眼中的刺和我們眼中的樑木就可以和平共存,
機構內人際關係的和諧不就順利地產生了嗎?
難道他說得不對?難道他並沒有掌握人性嗎?

愛和智慧既然以整體人類的幸福為目標,
當然不能夠只是說,而不採取行動。
智慧明白,
任何行動如果要有效,絕對不能夠盲目,
背後的理論一定要嚴謹,
所以任何和整體人類幸福有關的行動,
1. 在採取行動之前,
必須對人類這種生物深入地去認識,
對他們仔細觀察和研究,將他們分類。
2. 在採取行動之時,
由於必須倚賴人來執行,如果對人這種生物並不認識,
如何能夠知人善任?如何能夠防止內奸?
如何能夠「把那惡人從我們中間趕出去」?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
    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 5:13》
智慧明白,
將人分類過度簡單,失敗的或然率就會增加;
將人分類太過複雜,就不容易處理和執行。
將人有效分類之後,還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來監管,
因為人心是會變的。
即使是好眉好貌的人,因為私人利益,因為識時務,
因為遇人不淑,也可以生出詭詐的心。
智慧明白,
將人分類,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需要應用到哲學、科學和心理學,
甚至需要古人留傳下來的面相、掌相學來協助。
[ 筆者按:面相學也是一種樣貌歧視的學問。]

有些自視為專家的人認為將人分類涉及歧視,
並不慈悲,打擊了「無條件的愛」。
他們知道人際關係中的一個真理,就是
「從我們遇見的每個人身上,
    都有一些特點可供我們參考和學習。」

所以他們就努力以赴去研究
1.  如何與人渣正確、愉快地相處。
2.  如何與愚蠢人正確、愉快地相處。
因為他們喜歡說:
「我珍惜每一次和低層次及愚昧無知者的相處機會!」
「在和人渣的邂逅中,我每次都會覺得興奮,
因為我每次都能夠從對方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

問題是人生苦短而需要學習的東西這麼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庖丁解牛》(莊子)
所以他們就會避免討論下列三大課題:
1.  所謂良好的人際關係,究竟應該如何定義「良好」?
2.  從低層次及愚昧無知者的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之後,
一個人的生命是否還需要再浪費在他們的身上?
3. 一旦遇上人渣中之人渣,或者非常愚昧的人,
是否在被他們毀滅的那一刻依然保持愉快的心情?

[愚昧和危險的假設]
拒絕將人分類的人,常常會犯上一個嚴重的錯誤,
就是假設「所有人都有心靈 soul」。
首先,這個假設永遠沒有可能證實,
因為「所有人」是實驗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這個假設並非屬於一個能夠  refutable  的假設,
所以根本不能夠成為一個「假說hypothesis
其次,分辨一個人究竟是差不多沒有「心靈」,
埋沒了「心靈」,抑或 [放棄/出賣] 了「心靈」,
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聰明絕對不等於智慧!
歷史告訴我們,所謂領導lead 其實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運用武力和不公平的法律條文,
另一個是用愛心建設合乎人性的制度,
前者是硬實力,後者是軟實力。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鄧小平的名言:
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的確是相當曖昧,
也許是刻意地曖昧,以便在處理事情之上,
可以縱容自己拋棄道德考慮!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樂意出賣「心靈」的聰明人,

他的狠毒可能更勝一個沒有「心靈」的人!
我們知道:
「人格一旦貶值,就會失去心靈;
    一旦失去心靈,就會失去智慧。
    沒有人格的人,
    可以是一個相當聰明和冷血的殺手,
    利用個人的力量殺人見血,
    或者利用制度的暴力,殺人不見血。」
從日常觀察到的人和事實,從歷史的教訓,我們明白:
假設「所有人」都有「心靈」,
是一個極度愚昧和危險的假設!
People  who  say  they  care  what  people  think,
they  care  about  people’s  souls,
usually  forget  to  care  what  people  think
when  they’ve  risen  to  the  top.
It  is  well  to  remember  not  to  underestimate
the  foolish  behavior  of  any  single  fool 
even  in  a  temporary  group,  underestimate
the  influence  of  a  kind,  sanctimonious,  but
foolish  hypocrite,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any  group  of  physically  strong  foolish  people.
Finally,  beware  of  the  destructiveness  and
evilness  arising  from  the  intelligent  stupidity 
of  any  zealot  in  power.
( Jason Ling )
拒絕將人分類的人,往往又會犯上另一個嚴重的錯誤,
就是認為「宇宙萬物是一整體」,所以推論出
「所有事物互相關連,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獨立自存。」
完全忽略了
1.  細微的量根本對整體沒有影響。
2.  細微的事物必須團結,才會產生影響。
所以「善」必須發明一種方法團結在一起,
能夠對真理謙卑,打倒人類對面子和輩份的盲目崇拜,
才可以抵抗因為人類無止境的物慾而團結在一起的「惡」!
歷史告訴我們,在名利權慾薰心之下,
「惡」的團結一向水到渠成、極之容易!

佛教認為「明心見性」就是智慧,相當有道理。
部份讀過很多書,有很多文憑,但沒有智慧的人,
就會拼命緊抓著聰明,
而其中名利權慾望強,而又自以為絕頂聰明的人,
更加會左手擁抱神,
右腳和魔鬼及病態社會的掌權者跳舞,
做一個道貌岸然的學者或傳道人,
在觀天,在管中窺豹或者在鼎中如雷般大鳴大放!
不少偽基督徒堅稱自己對神謙卑,但對真理卻毫不謙卑,
是否因為他們認為真理並非神的一部份?

人以類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智者慧,近愚者昧,
笑林寺
中有很多聰明人,由於欠缺智慧,
樂於出賣人格,放棄良知,智力大幅度地下降,
結果在公開場合語無倫次,醜態百出,娛樂市民。
所以將人分類,首先要分辨「沒有智慧的聰明人」:
☆  可以放棄心靈和良知的聰明人。
☆  在重大的課題上擁抱「虛偽」的聰明人。
☆  在思考和運用詞彙之上討厭謹慎的聰明人。
☆  抗拒及討厭批判的聰明人。
  討厭或者懶得思考,但又鄙視思考的聰明人。
☆  思考能力不足的聰明人。
  懂得對人 [尤其是上司及當權者] 謙虛,懂得扮無知,
      但不懂得對真理謙卑的聰明人。
      完全不明白謙虛往往一種手段,
      謙卑則是一種做學問及做人的態度。
  認為人只需要瞭解外界,
      不需要太過清楚瞭解自己的聰明人,
      所以「內省」和「自我批判」是天方夜譚。
  拒絕「認識自己」,欠缺了自知之明的聰明人。
      完全不知道自己知道些甚麼,又不知道些甚麼。
參考:《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一)
A  kind  heart  without  an  open  and  thinking  mind
can  be  an  accomplice  of  a  profoundly  sick  society
and  so  they  can  be  extremely  evil.
They  try  to  deceive  us  by  propagating  the  idea
that  we  don’t  have  to  agree  on  anything
to  be  kind  to  one  another,
that  love  by  itself  is  enough  to  connect  people,
that  if  one  has  to  choose  between
being  kind  and  being  right,
choose  being  kind  and  one  will always  be  right.
Yes,  love  is  crucial  but  love  requires  wisdom
to  go  hand  in  hand  together.
Kindness  without  wisdom  is  never  a  universal  virtue
and  may  even  be  an  unwitting  or  ignorant
accomplice  of  evil
.
Yes,  human  being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but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So  we  have  to  be  connected  to  the  right  people.
We  must  not  be  connected  to  thugs.
We  must  not  be  connected  to  hypocrites.
We  must  not  be  connected  to  toxic  people.
Don’t  tell  us  to  let  the  thugs  gang  together,
gain  power  and  develop  an  evil  system  that
take  advantage  of  the  ambiguities  in  our  thoughts.
( Jason Ling )
不少人有一種特殊癖好,
就是擁抱聰明、利益和虛偽,討厭愛和智慧。
如果不研究及學習如何將人分類,
如何能夠知人善任,如何能夠防止內奸?
如何能夠識別害群之馬,
如何能夠識別好眉好貌,和藹可親,
然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半君子」?

這就是為甚麼十個人之中至少有七個人,
會錯誤地解讀下面這句說話:
When  you  judge  another,
you  do  not  define  them,
You  define  yourself.
( Wayne Dyer )
如果不判斷人,如何可以和罪惡劃清界線?
如何可以避免同流合污?如何可以「保守自己的心」?

如何可以「定義自己」?
團結就是力量,絕對正確,
但團結一些甚麼人?用甚麼思想和價值來團結?
才是問題的關鍵!

參考:
《論斷》(一) 《論斷》(二) 《論斷》(三)
《論斷》(四) 《論斷》(五) 《論斷》(六)

《智慧是甚麼?》(十四)

上文提及,愛和智慧唇齒相依,就會懂得「善用歧視」。
個概念相當重要,必須繼續深入闡釋。
  追求智慧,就是歧視「平庸」mediocrity
人生的許多慾望,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思考,
響到我們的「愛和智慧」可以去到甚麼程度。
果立志向生命中的大問題挑戰,
那麼對培養思考能力的慾望一定要高,
更加需要明白「思考上的懶惰」是塊絆腳石,
一個陷阱!
It  is  a  sign  of  contraction  of  the  mind
when 
it  is  content,  or  of  weariness.
A
  spirited  mind  never  stops  within  itself;
it 
is  always  aspiring  and  going  beyond  its  strength.
(
Michel de Montaigne )
類的尖端思考,一向要分範疇,
而且無論是那一個範疇,
一向都是少數有能力兼且勤奮思考的人的遊戲,
大部份人都只能夠跟風,
但懂得欣賞卓越的思考而樂於跟風的人,
和盲目跟風者又是屬於兩類人。
大部份人都傾向於做盲目跟風者,
筆者當然是努力地去做一個懂得欣賞思考卓越,
又樂於跟風的人。
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any  place  worth  going.
( Beverly Sills )
All  things  excellent  are  as  difficult  as  they  are  rare.
( Baruch Spinoza )
如果遇上一位看似謙卑的智者,
筆者一招測試智者功力的方法,
就是用探索的精神問他會否歧視「平庸」?
如果他懂得反問「是歧視平庸本身還是歧視平庸的人?」
那麼這個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思考的人,
筆者當然會立即回應「是歧視平庸本身」,
然後繼續追問他的答案,且看他如何作答,
並且會問他一旦平庸的人將自我和他的思想掛鉤,
那麼「歧視平庸本身怎可能不變成歧視平庸的人?」
而一個懂得思考的人一定會回答:
「選擇平庸是個人的權利」,
「選擇將自我和自己的思想掛鉤,也是個人的權利」。

[是否應該歧視「歧視」這個詞彙?]
不少人都以為自己很有教養,
腦海中從來都沒有「歧視」這個詞彙。
但一個誠實的人必須問自己的問題是:
無論是從「教書」的角度 [國家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競爭],
從「教育」的角度 [人文、道德及宗教精神的傳播],
或者從「全球化中個人如何生存」的角度來看,
我們可以不「追求卓越」,歧視「平庸」嗎?
是因為我們見到「平庸」的存在,所以才「追求卓越」嗎?
是因為我們見到有人願意「追求卓越」,所以樂於「平庸」,
不但可以坐享其成,可以歎世界去也,
更加可以向人誇耀自己心境平和「不執著」嗎?
一百年前的「平庸」和今天的「平庸」內涵相同嗎?
筆者的母親畢業於東吳大學,東吳大學的校訓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就充滿了歧視,
因為歧視歪風邪氣,拒絕效法壞人惡人。
如果不知道甚麼是歪風邪氣,如何決定甚麼是正氣?
如果不知道誰是壞人惡人,如何判斷誰是完人?
筆者中學的校訓「至善至正」不但鼓勵「追求卓越」,
亦充滿了歧視,歧視惡,歧視歪,
否則善和正的概念從何而來?
[愛和智慧的文化]
愛和智慧令人覺得遺憾的地方是,
一般慈善的行動,只要個人能力所及,
不論貧富都可以參與助人。
但愛和智慧手牽手,並非所有人都力有所及,
更加不適合有愛心但懶得思考的人。
愛和智慧是積極進取的專業,
勤奮,有思考能力,愛真理的人,畢生追求智慧,
不斷努力思考,努力追求卓越;
勤奮,有愛心,但沒有足夠思考能力或者訓練的人,
只能夠安於平庸。
所以愛和智慧這種專業,
不一定適合未經過思考訓練的傳道人,
和一般人的想法分歧頗鉅。

但當社會懂得成立「愛和智慧」這種專業,
確立了加入這種專業的條件、門檻和監管之後,
「愛和智慧」這種專業就負責批判和監管社會制度。
當社會制度去除了嚴重疾病之後,
各式各樣的善心人就可以各自在自己的崗位盡一分力,
「愛和智慧」監管各式各樣願意燃燒自己的人,
嚴禁這些點燃的小小火種被任何團體利用,
防止政客和富人利用市民的善心來緩和社會的不公義,
企圖維持高度貧富懸殊的商業社會和「繁華」都市。
果能如此,助人的精神才可以有實質的效果,
才可以繼續承傳下去,不會僅僅成為口號。
果能如此,社會就一定會改善

重視智慧,讓「愛和智慧」及「行動」分工合作,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香港「善行中埋藏著惡念」的文化已經有數十年,
成效有目共睹!
究竟是失敗,是成功,還是曖昧?
其中有沒有欺騙的成份?
凡是思考力不足的市民,即使智力和體格如何健全,
都難免會受騙

有多少人明白「面子」和「愛/智慧」對一般人來說,
是魚與熊掌的抉擇?
要保護不重視智慧的人的面子,就必須擁抱平庸和虛偽,
讓「蕪與菁」和平共存,讓「樑木和刺」互相包容,
讓市民無視制度的罪惡。
所以思考力不足的和事老就會傳播這樣的歪理:
「既然我們都不是完美,既然大家的思考都有漏洞,
    何不以仁愛互相包容,互相體諒,互相寬恕,
    你原諒我,我原諒你,你不批評我,我不批評你,
    和諧共存,世界就會立即變得美好!」

願意為追求真理而放下面子的人究竟有多少?
筆者認為解決了這個課題之後,
我們才會知道有多少人願意接受「愛和智慧」的文化。
筆者認為如要發展本港的「愛和智慧」文化,
必然阻力重重,有待勇於愚公移山的人來推廣。

追求智慧必須量力而為,
某程度的「聰明」是智慧的必需條件之一,
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是智慧的必需條件之一,
愛真理,喜歡思考,是智慧的必需條件之一,
判斷問題的大小,是智慧的必需條件之一,
對大問題「勤奮、鍥而不捨的思考」,
是智慧的必需條件之一。
[筆者按:對小問題「勤奮、鍥而不捨的思考」,
俗語稱為鑽牛角尖。]
也許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猜想:

對少部份成年人來說,
追求「愛和智慧」就是他們生命的意義,
所以如果出身家庭窮困的話,
降低個人的物質要求就是追求「愛和智慧」的代價;
對大部份成年人來說,
聰明、才華,再加上運氣 [運氣包括出生時的家庭環境],
才足以令成年人生活安穩,有空閒時間去追求智慧,
只要欠缺其中一樣,而又想追求智慧的話,
就只能夠培養欣賞智慧的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至於聰明而又喜歡度橋,懶得思考的人,
對「愛和智慧」就只能夠望而生畏。
[哭、笑、真]
Keep  me  away  from  the  wisdom  which  does  not  cry,
the  philosophy  which  does  not  laugh  and
the  greatness  which  does  not  bow  before  children.
( Kahlil Gibran )
哲學思考和觀察,應該能夠令我們:
對生命的無奈及禍福相倚伏的現象慨嘆,
對人類的愚昧訕笑,
對不願意從兒童角度去發展的教育制度,
對扼殺創意和純真感到無奈而狂笑,
對命運的擺佈莞爾,學懂暫且放下,
對個人力量的微不足道苦笑,
對無力挽救世人對思考的懶惰和歧視,
放聲大笑,笑完之後繼續盡人事,聽天命。
It  is  a  great  adventure  to  contemplate  the  universe
beyond  man,  to  think  of  what  it  means  without  man
──as  it  was  for  the  great  part  of  its  long  history,
and  as  it  is  in  the  great  majority  of  places.
When  this  objective  view  is  finally  attained,  and
the  mystery  and  majesty  of  matter  are  appreciated,
to  then  turn  the  objective  eye  back  on  man
viewed  as  matter,  to  see  life  as  part  of  the  universal
mystery  of  greatest  depth,  is  to  sense  an  experience
which  is  rarely  described. 
It  usually  ends  in  laughter,
delight  in  the  futility  of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se  scientific  views  end  in  awe  and  mystery,
lost  at  the  edge  in  uncertainty,  but  they  appear
to  be  so  deep  and  so  impressive  that  the  theory
that  it  is  all  arranged  simply  as  a  stage  for   God
to  watch  man’s  struggle  for  good  and  evil
seems to be inadequate.
( Richard Feyn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