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讀書的方法》

張五常《讀書的方法》
首先聲明,我要談的是為知識而讀書的方法,
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的方法。
後者,香港的學生都是專家──猜題目、背課文之能,世間少有。
但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
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知識的增長。
知識是讀書的目的 (An End);考試只是一個方法 (A Means)。
然而香港學生 (或教育制度),卻很顯然地將兩者顛倒過來。
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學生們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
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壓力,
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可能會事半功倍。
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
但理解並不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
強記理論不僅是很難記得準確,
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於事。
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義,
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
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準確性。
理解愈深愈準確,記憶就愈清楚,而應用起來就愈得心應手。
所以讀書要融會貫通──理論上的不同重點的連帶關係要明白;
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面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
而學生也不須多花時間,他只要能改掉三個壞習慣,
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
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
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
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
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
是得不償失。我肯定這是一般香港學生的壞習慣。
例如好幾次我故意將頗明顯的錯誤寫在黑板上,
二百多學生中竟無一人發覺,只知低著頭忙著將錯誤抄在筆記上。
筆記有兩個用途。
 把明白了的內容,記下要點。
但若覺得只是記下要點都會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記。
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絕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
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
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後補記。
老師與課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
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法。
 在課上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太多而不便發問,
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於課後問老師或同學。
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來讀,
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理解就因此而無法融會貫通。
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將每一個課題分開讀,強記,
一見試題,不管問甚麼,只要是似乎與某課題有關,
就大「開水喉」,希望撞中。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
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某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後,
要花少許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
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
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係,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里。
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範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
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記;
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
然後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
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慣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主要是指大學生的,
就是在選課的時候,只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
其實定了某一系之後,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準則,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
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九。
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裡面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
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
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
就不能啟發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的較好,
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
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
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
只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
遠比不上幾十分鐘的全神貫注。
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學生,都是因為不夠集中力。
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後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
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
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
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
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離開書本──
「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
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
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
要記著:只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錶放在書桌上,
先看手錶,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
若你發覺能常常在三十分鐘內完全不記得手錶的存在,
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
能於每次讀書時都完全忘記外物一小時以上,
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的原因,
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
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
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臉皮厚!
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
無論任何人,只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
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
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
學術上的進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師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
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
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
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題卻是不勝枚舉。
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甚麼問題是愚蠢或是多餘。
若不發問,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
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問前先作準備功夫,
這功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
孔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要分清楚「知」與「不知」,
最容易的就是作發問前的準備功夫。
這準備功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
A、「是甚麼?」(What?),
B、「怎麼辦?」(How?),
C、「為甚麼?」(Why?)。
學生要先斷定問題是哪一類。
A 類問的是事實;B 類問的是方法;C 類問的是理論。
問題一經斷定是哪一類,
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
因而可免卻混淆。
若要問的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
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盡量將問題加上特性。
換言之,你要問的一點是愈尖愈好。
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
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
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
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題,
答案是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的。
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準備工作,
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
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他強調符號,
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
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
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於甚麼問題。
快讀就是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
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
翻得慣了,速度可以快得驚人。
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
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
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作記號,
但其他底線或記號卻不可用。
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
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後一關才加上去的,
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後才能選出來。
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
就是若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在大學裡,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
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
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
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
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比讀書的時間多。
雖然我在以上建議的讀書方法是著重大學生,
但絕大部分也適合中小學生學習。
自小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養成這些讀書的習慣,
你會發覺,讀書之樂,實難以為外人道。

Scott Adams《 God's Debris : A Thought Experiment 》

Scott Adams《 God’s Debris : A Thought Experiment 》
(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2001 )
Excerpt  from  Chapter 7  [Genuine Belief]  p.27-30
“Very  few  people  believe  in  God,” he  replied.
I  didn’t  see  how  he  could  deny  the  obvious.
“Of  course  they  do. Billions  of  people  believe  in  God.”
The  old  man  leaned  toward  me,
resting  a  blanketed  elbow  on  the  arm  of  his  rocker.
“Four  billion  people  say  they  believe  in  God,
but  few  genuinely  believe.  If  people  believed  in  God,
they  would  live  every  minute  of  their  lives
in  support  of  that  belief.
Rich  people  would  give  their  wealth  to  the  needy.
Everyone  would  be  frantic  to  determine
which  religion  was  the  true  one.
No  one  could  be  comfortable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might  have  picked  the  wrong  religion  and
blundered  into  eternal  damnation,  or  bad  reincarnation,
or  some  other  unthinkable  consequence.
People  would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converting  others
to  their  religions.
“A  belief  in  God  would  demand  one  hundred  percent
obsessive  devotion,  influencing  every  waking  moment
of  this  brief  life  on  earth.
But  your  four  billion  so-called  believers  do  not  live
their  lives  in  that  fashion,  except  for  a  few.
The  majority  believe  in  the  usefulness  of  their  beliefs
─ an  earthly  and  practical  utility ─
but  they  do  not  believe  in  the  underlying  reality.”
I  couldn’t  believe  what  I  was  hearing.
“If  you  asked  them,  they’d  say  they  believe.”
“They  say  that  they  believe  because  pretending  to
believe  is  necessary  to  get  the  benefits  of  religion.
They  tell  other  people  that  they  believe  and  they  do
believer-like  things,  like  praying  and  reading  holy  books.
But  they  don’t  do  the  things  that  a  true  believer
would  do,  the  things  a  true  believer  would  have  to  do.
“If  you  believe  a  truck  is  coming  toward  you,
you  will  jump  out  of  the  way.
That  is  belief  in  the  reality  of  the  truck.
If  you  tell  people  you  fear  the  truck
but  do  nothing  to  get  out  of  the  way,
that  is  not  belief  in  the  truck.
Likewise,  it  is  not  belief  to  say  God  exists
and  then  continue  sinning  and  hoarding  your  wealth
while  innocent  people  die  of  starvation.
When  belief  does  not  control  your  most  important
decisions,  it  is  not  belief  in  the  underlying  reality,
it  is  belief  in  the  usefulness  of  believing.”
“Are  you  saying  God  doesn’t  exist?” I  asked,
trying  to  get  to  the  point.
“I’m  saying  that  people  claim  to  believe  in  God,
but  most  don’t  literally  believe.
They  only  act  as  though  they  believe  because
there  are  earthly  benefits  in  doing  so.
They  create  a  delusion  for  themselves  because
it  makes  them  happy.”
“So  you  think  only  the  atheists
believe  their  own  belief?” I asked.
“No.  Atheists  also  prefer  delusions,” he  said.
“So  according  to  you,  no  one  believes  anything
that  they  say  they  believe.”
“The  best  any  human  can  do  is  to  pick
a  delusion  that  helps  him  get  through  the  day.
This  is  why  people  of  different  religions
can  generally  live  in  peace.
At  some  level,  we  all  suspect  that
other  people  don’t  believe  their  own  religion
any  more  than  we  believe  ours.”
I  couldn’t  accept  that.“Maybe  the  reason
we  respect  other  religions  is  that
they  all  have  a  core  set  of  beliefs in  common.
They  only  differ  in  the  details.”
“Jews  and  Muslims  believe  that
Christ  isn’t  the  Son  of  God,” he  countered.
“If  they  are  right,  then  Christians  are  mistaken
about  the  core  of their  religion.
And  if  the  Jews  or  the  Christians  or  the  Muslims
have  the  right  religion,  then  the  Hindus  and  Buddhists
who  believe  in  reincarnation  are  wrong.
Would  you  call  those  details?”
“I  guess  not,” I  confessed.
“At  som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everyone  knows
that  the  odds  of  picking  the  true  religion
— if  such  a  thing  exists — are  n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