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愛才可以有性行為?]
由於人類身體的成熟和心靈的成長,
從來都不是同步進行,
所以人類對於「愛」的定義常常都會有變化,
視乎體內荷爾蒙分泌的強弱程度、
教育程度及個人心靈的成長程度。
「先有愛才可以有性行為」這句口號,
最大的問題在於往往不願意說清楚「愛」的定義。
定義一曖昧,問題就百花齊放:
單憑生理需要有沒有可能產生「愛」?
看到對方夠暴力而產生的愛,算不算是愛?
看到對方夠聽話而產生的愛,算不算是愛?
喜歡對方口甜舌滑而產生的愛,算不算是愛?
看到對方年青貌美或者英俊有型,
風采過人而產生的愛,算不算是愛?
看見對方「年青有為,高薪厚職,有車有樓」
而產生的愛,算不算是愛?
看見對方財富豐厚,富甲一方而產生的愛,
算不算是愛?
看見對方有權有勢而產生的愛,算不算是愛?
人類的性行為和金錢、財富或者權勢掛鉤,
是否不道德的行為?
連成年人都不太清楚的「愛的定義」,
性教育怎可能去討論?
如果沒有能力討論「愛的定義」,
所謂「一夫一妻」及「一生一世」就成為了洗腦的口號!
如果懂得愛是甚麼,
為甚麼不能夠「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愚昧的人只懂得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
對另一半也沒有信心;
愚昧的人懂得甚麼是愛嗎?
愚昧的人懂得甚麼是神聖嗎?
愚昧的人口裡說的神聖究竟是甚麼?
世界上有不少人喜歡婚姻制度;
有不少人喜歡「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不少人不但如此,更以「一生一世」為口號,
喊了口號之後自覺偉大和神聖;
更加有不少人喜歡將「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強加於所有人的身上。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一種理想,
這種理想怎可能不談「愛」是甚麼?
即使不談宗教精神裡的「愛」是甚麼,
亦應該談男女之間的「愛」是甚麼。
如果男方和女方因為關於「愛」的定義不同,
發生性行為之後產生的種種問題,
是否一定存在欺騙的意圖?
是單方面欺騙?是互相欺騙?還是自騙?
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智力,不同心態,
不同情況之下的人,
口中所說的「愛」,究竟有何不同?
不同的人的「愛」如何統一評論?
用甚麼價值觀去評論?
「先有愛才可以有性行為」這句口號
既然這樣曖昧和複雜,
怎可能是「好普通好基本的要求」?
有人認為,
性教育當然應該討論何謂「真愛」,何謂「假愛」,
但連成年人一向都嗤之以鼻的抽象概念,
我們如何教導年青人?
Love is to go beyond the call of biology,
beyond the call of responsibility,
and even beyond the desire of possession.
似乎最嚴重的錯誤,
就是把部份人的價值觀強加於所有人的身上!
何謂「真愛」,何謂「假愛」,當然脫不了譴責。
性行為這樣簡單的動作,
有些人用來傳達複雜的情感及內涵,
亦有些人只不過是完成生物軀殼的使命,
請問誰掌管了「愛」和「性行為」這兩件事的話事權?
權力從何而來?
要求「青年男女成熟地處理感情」
是我們時常聽到出自專家口裡的一句廢話。
對於十幾歲到三十歲的人,
我們其實只可以要求他們
「成熟地處理性行為,避免搞多了一條人命。」
我們可以說明甚麼叫做「成熟地處理性交」,
但我們根本沒法說明甚麼才叫做「成熟地處理感情」。
甚麼叫做「思想不成熟」?
如何才可以「思想成熟」?
如何分辨「思想不成熟」和「做法不成熟」?
可否提出一個適合絕大部份人的「正確性觀念」
和「正確兩性關係觀念」?
甚麼是「不正確兩性關係觀念」?為何不正確?
Category: 教育
《關於性教育的一些思考》(二)
有一些社會人士或團體,
喜歡呼籲政府「加強學生的性教育,灌輸正確性知識」,
的確是一件好事。
但筆者從來都不明白為何這些社會人士或團體,
永遠不會自己先清楚地說明
1. 甚麼叫做加強學生的性教育?
2. 甚麼是正確的性知識?
3. 有沒有甚麼和性有關的話題是禁忌?原因又是甚麼?
政客尤其喜歡空口說白話,騙取市民的選票。
承接上文所說的「根源思維」,
我們將沒有新生命誕生的「性行為」和
有新生命誕生的「性行為」分開來討論。
沒有新生命誕生的「性行為」,要考慮
1. 雙方的意願
要討論的課題是「強姦」、「誘姦」、「藥姦」、
「醉姦」、「權力迫姦」……
2. 多方的意願
要討論的課題是一男多女及一女多男之間,
是否各方面都清楚這種關係,沒有瞞騙的成份。
3. 雙方的年齡
要討論的課題是甚麼年齡才適宜有性行為。
The wife married to FIVE brothers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295380/The-wife-married-FIVE-brothers-Rajo-21-follows-tradition-Indian-villages-allows-families-hold-farmland.html
不明白為何教育界一向逃避討論這些問題:
1.「甚麼年齡才適合開始有性行為?」
答案當然是因個人的身體狀況而異,
因個人的抉擇而異,
因個人所置身的家庭狀況和父母的意識形態而異,
因個人所置身的社會文化而異。
早熟的問題,除了遺傳因素之外,
還有社會因素及傳媒因素之外,
更有多種食物中,間接添加了荷爾蒙的因素。
2.「為甚麼不應該一早開始有性行為?有何壞處?」
3.「為甚麼要一早開始有性行為?有何好處?」
4.「甚麼叫早,甚麼叫遲?」
5.「最遲可以到甚麼年齡才發生性行為?」
6.「可否一生人都不需要性行為?」
Moralists think that if they expose people──
and especially the young, those volcanoes of
hormones──to as little stimulation as possible
by censoring sexual images and references,
and by keeping them as much in the dark and
as much under a sense of prohibition as they can,
they will thereby squeeze sex out of daily life,
or at any rate keep it bottled.
( A. C. Grayling, The Reason of Things, p.46 )
有一點我們必須說清楚,
就是性教育只是教導青少年人作出獨立的判斷,
也許能夠避免因同輩影響而提早發生性行為,
但絕對不是禁止性交。
可惜教育界對於訓練獨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往往傾向於掛羊頭賣狗肉,
所以還是常常用洗腦的 easy-way-out 方式。
在性行為方面,
教師,怎能扼殺個別學生的實踐精神?
否則「格物致知」只會變成了口號。
社會,亦不應讓禁忌成為了興奮劑!
還有,香港那些重視人權,口裡充滿自由的人,
是否要考慮任何對年青人在性方面的歧視,
會對他們的人權及性交自由造成嚴重傷害?
有些大人們天真地認為,
1. 性行為敗壞社會道德風氣,荼毒香港的青少年。
2. 青少年人有了性教育之後,就不需要性行為。
虛偽,從來都是壞的教育,
從來都是政客、商人和思考力不足的人擁抱的價值,
可惜虛偽亦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除此之外,
如果我們中學裡的性教育擁抱宗教精神,
那麼除了異性戀者的性行為之外,
同性戀者和陰陽人的性行為,
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同性戀者和陰陽人,
當然應該用真和誠去認識和討論。
在愛和智慧的原則之下,
我們怎可以不照顧小眾的利益!
Of all religions, the Christian should
of course inspire the most tolerance,
but until now Christians have been
the most intolerant of all men.
( Voltaire )
Alyssa Royse
Your Sexuality: Ask & Tell
《關於性教育的一些思考》(一)
It is one of the superstitions
of the human mind to have imagined
that virginity could be a virtue.
( Voltaire )
看完《聖經裡的性經》之後,
讀者可能會發現,由宗教所提供的「性規範」,
往往帶有強烈的父權社會和遊牧民族的痕跡。
別忘記,人類曾經有過母系社會,
那麼,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來看,
「性」又是甚麼一回事,需要一些甚麼的規範?
首先,我們知道「人是生存在世界之上」,
這個所謂「世界之上」,
包括了自然環境 [食物,水源,氣候,居所],
包括了生物環境 [獵食者,疾病,戰爭],
包括了社會環境 [迷信、信念、意識形態],
包括了很多生物都有的道德 [愛、責任],
包括了部份人類獨有的科學精神 [真、誠],
包括了部份人類獨有的宗教精神 [真、誠、愛、智慧]。
這六大因素控制了人類的「性」行為。
性本來就是重要和嚴肅的思考問題。
如果一個宗教擁抱了虛偽,
這個宗教所提供的「性規範」,
必然集中在 [迷信、信念、意識形態] 的範疇內討論。
如果一個宗教重視宗教精神 [真、誠、愛、智慧],
就必然會考慮所有因素,因為所有因素都是「持分者」,
不能夠因為部份因素是沉默的「持分者」而忽視它們。
如果一個宗教重視宗教精神,
就必然重視「信仰」faith,擁抱批判思維,
因為我們知道拒絕批判思維的,
最好也只能夠是「信念」belief。
如果我們擁抱宗教精神中的愛和智慧,
我們就必須面對兩大課題:
1. 人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生物?
2. 我們如何尊重人類的多樣化 diversity?
要解決第一個課題,
我們就需要運用科學精神中的真和誠,
以防止曖昧的道德概念說三道四。
繁殖是所有生物的最終的生存意義,
亦是聖經中神對他喜愛的人的期望。
對人類來說,
傳宗接代亦是大部份人類共同接受的原則,
沒有性行為,就沒有人類的繁衍。
所以性慾和性行為支配絕大部份的人。
然而人類的性行為,
最大的影響力還是來自青春期開始,
男女體內荷爾蒙的分泌。
可惜人類身體的成熟和心靈的成長,
從來都不是同步進行!
Sex is a necessary evil,
procreation is a necessary evil,
responsibility is a necessary evil,
but how about marriage?
( Jason Ling )
也許聖經會指這些現象都是神的安排和恩賜,
但這一系列的文章是從教育的角度來探討,
如果要從宗教的角度來探討,
我們就需要問:
神所創造的人,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生物?
由於性行為往往會產生新的生命,
如果男女雙方都未能夠在日趨複雜的社會中,
照顧性行為有可能產生的新生命,
就會產生照顧新生命的「責任」問題。
而這個「責任」的問題,
不但牽涉到個人的道德問題,
亦牽涉到社會上照顧無人認領嬰孩所衍生的經濟及教育問題。
思考當然是從問問題開始。
運用「根源思維」我們先問三條問題:
1. 如果性行為不會帶來懷孕的後果,
性行為本身和道德有何關係?
2. 如果性行為沒有感情上的欺騙,
性行為本身和道德有何關係?
3. 如果性行為沒有附帶脅迫、禁錮、恐嚇、
勒索、暴力、落藥、金錢上欺騙等問題,
又沒有新生命的誕生,
鹹濕、色慾和性行為和道德又有何關係?
問了這三條問題之後,
我們知道必須將「性」的問題分成兩部份來思考。
最初步的感覺是:
也許性行為的對錯,不在於性行為的本身,
而在性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新生命的誕生!
If the path be beautiful,
let us not ask where it leads.
( Anatole France )
《生命教育:信仰、仁慈、批判》
生命教育既要看大環境,也要看小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說:
「教育就像買衣服,買不起就不要買。
媒體呼籲援助窮孩子是無知。
窮人,沒錢就別接受高等教育。」
我們明白,凡是金錢掛帥的教學,
一定是「教書」,一定不是「教育」,
一定來自不重視平等,不愛人民的國家,
一定來自重視洗腦,重視「德育及國民教育」的社會。
治大國若烹小鮮,需要嚴格自我紀律,
需要注意衛生,避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中國空軍上將劉亞洲認為中國現在的狀況是
「老百姓啥也不信,專家啥也不懂,政治教育啥也沒用。
因為你假,深入不了人心。
你寫的東西連自己都不相信,
卻想讓別人相信,那不是鬼話?」
清華大學教授陳丹青說:
「這是個弱智民族,必然會有更深重的災難。
你看都討論些甚麼:
文革這麼反人類的暴行,還在爭論正不正確;
還在討論民主與專制誰好誰壞;
餓死幾千萬人,還在為毛好毛壞爭得面紅耳赤。
這些都是常識,像分辨食物與屎一樣容易。」
研究一個國家能否保護自己,要看她的硬實力,
研究一個國家能否和諧管治,要看她的軟實力。
硬實力不足的國家,迅速滅亡,
軟實力不足的國家,依靠槍桿子向著人民,
可以暫時苟延殘喘,但亦不會越過一百年。
據說,在全世界殺自己人的比賽中,
中國認了第二,沒有國家敢認第一!
研究一個一個城市,不能不借助佛教的概念,
先研究一下這個城市在歷史上的共業 Karma。
[中國傳統則將共業稱之為天譴。]
重視經濟、物質和吃喝玩樂的城市,
即使在物質布施之上曾經非常慷慨,
但不重視智慧,結果賑災就照顧了貪官污吏,
濟貧就只是做表面功夫,貧者依然無立錐之地。
這些共業,總會有結算的一天。
研究一個人往往需要五官全接觸。
生命教育,不能不包括面相、掌相及肢體語言學。
顏值概念的出現,表示很多人都認為人必以貌相,
以貌取人,準確度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十,
很多庸官單憑目測就已經知道是人渣!
除了懂得畫皮的妖怪,例如奈何橋上的河軍妖,
笨禽擇棵而棲的俊妖,及垃圾會的鼎酷妖和溶海妖。
傳說中奈何橋下曾經有一位何君遇溺,
魂魄被一位懂得法律和法術的軍人攝去,
成為了軍人的奴才,故稱之為河軍妖。
軍國將亡,必有妖孽,蝗獸畏懼,蟲不聊生。
河軍妖努力修習歧門之術,依然無法歧門遁蠢。
自亡國之後,河軍妖常常徘徊在奈何橋上找替身,
其後找到替身就投胎到香港,依然選擇做軍人的奴才。
當河軍妖遇上涼軍現,就擦出了邪惡的紅火花,
紅得令人髮指,著著顯示強國完。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看到仙人掌開花,
的確可以讓樑上愛詩的君子聯想起厲魂掌竟然生孽瘤。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身軀,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香港腳。」
有冇咁理想?
滄浪之水濁兮,因為上游有垃圾及糞便。
假如我是清的,但他卻是濁的,
假如我是真的,但他卻是假的,
假如波是真的,但卻是荒謬的,
餘下就只有批判,不准批判的話,就只有革命。
參考: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一)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二)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三)
《生命教育這個概念》(四)
《修行的境界》(上)
《修行的境界》(中)
《修行的境界》(下)
《音樂教育》(十六)
[音樂和生命教育]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幻想、妄想、空想、夢想、理想,
有信仰,信念、迷信、意識形態。
我們香港甚至有一些從來都沒有經過批判的「核心價值」,
根本不清楚這個所謂「核心價值」究竟是甚麼!
可惜的是香港人從來都不覺得需要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建立一個批判平台,需要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而「愚公移山」最重要的地方是理想和目標正確。
一個批判平台的理想是「真」和「誠」,
而目標和科學精神一樣,也是「迫近真理」。
「真」和「誠」既是科學精神,也是宗教精神。
A dream you dream alone is only a dream.
A dream we dream together is reality.
( John Lennon )
讓我們先來發一發思古之幽情,
嚮往一下某些古代知識分子的理想和目標,
從中體會一下他們的使命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滕文公下‧第二章》 (孟子)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
「理懷當言,死無所避」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
Imagine that it is you yourself
who are erecting the edifice of human destiny
with the aim of making men happy in the end,
of giving them peace and entertainment at last.
( Feodor Dostoyevsky )
聖人及偉人所揭櫫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只要理想和目標正確,他們不求個人的功利,
不在乎是否能夠得到豐富的獎賞,
不計較成效的多寡,
不介意命運的折磨,
不在乎是否能夠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能,
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
決意把愛和喜悅帶給這個世界,減少和減輕人間的苦楚。
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
明知將來十萬信徒中都不會有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地藏王菩薩發願「有一眾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
這些都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精神!
Cherish your visions and your dreams
as they are the children of your soul,
the blueprints of your ultimate achievements.
( Napoleon Hill )
只要目標正確,思與做相結合,在細節上不斷思考和修訂
努力不懈之後必有成果。
盡人事,聽天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甚至「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不在乎有生之年是否能夠抵達目標,看到美麗的收穫季節。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 (文天祥)
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英語叫做 heavenly cause,
例如宗教精神中的「真、誠、愛、智慧」,
即使它們不一定是永恆的真理,
但可以成為生命中的意義和目標,浩瀚大海中的羅盤。
中國古代的聖人常常擁抱這些生命中遙不可及、
遙遙無期的理想和目標,「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充滿熱誠,努力不懈地去追求。
宗教精神,進可攻,退可守,不從政,亦可修身。
他們的政治理想,並非追求名、利、權,
而是以服務人民為目的 [不是以服務人民為口號]。
有誰敢肯定「理想高不可攀」一定是愚昧?
有誰能夠肯定「可攀的是理想,不可攀的是妄想」?
「距離太過遙遠,永遠不能達到目標」的理想,
是否毫無意義,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
距離太過遙遠,是否不能夠靠薪火相傳,一步一步逼近?
Nurturing a ‘nostalgia for eternity’
redeems your soul
for it carries you silently towards the light
even in the darkest times.
( Stuart Wilde )
一般人的理想,往往是選擇合理和切合個人實際的目標,
以增加成功的機會和減少不快樂的機會。
Do what you can with what you have, where you are.
( Theodore Roosevelt )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一些相信 Faith can move mountains 的人,
往往會嘲笑「愚公移山」的精神。
這並不奇怪,
因為這些人往往對個人,甚至集體的力量沒有信心,
但對奇蹟卻甚有信心。
聖人及偉人懷抱著的理想和目標,
也許是 impossible dreams,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ideals that may never be realized,
是夢幻式的精神,是「唐‧吉訶德」式的氣度。
讓我們一同來聽一聽電影《Man of La Mancha》(1972)
的主題曲,Mitch Leigh 的作品《The Impossible Dream》:
Rhydian Roberts
Luther Vandross
The Impossible Dream (lyrics by Joe Darion)
from Man of La Mancha (1965)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
To bear with unbearable sorrow
To run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To right the unrightable wrong
To love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To try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This is my quest
To follow that star
No matter how hopeless
No matter how far
To fight for the right
Without question or pause
To be willing to march into Hell
For a heavenly cause
And I know if I’ll only be true
To this glorious quest
Then my heart will lie peaceful and calm
When I’m laid to my rest
And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for this
That one man, scorned and covered with scars
Still strove with his last ounce of courage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很多著名歌手都唱過這首歌,例如
Andy Williams, Tom Jones, Elvis Presley, Il Divo,
Michael Ball, Jose Carreras, Jack Jones,
Jed Madela, Connie Francis, Jackie Evancho,……
讀者不妨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版本。
《音樂教育》(十五)
藝術最緊要是作者發自內心的真和誠,
音樂藝術多了一個條件,就是演繹者的真和誠,
真可以解釋為純真,而誠可以解釋為熱誠。
When a young artist comes to me and says,
“I want to be famous and rich,” I ask him
to leave because this is not the reason to
make art. Those things are just side effects
that you may be lucky enough to achieve.
Your reason for doing art should be
much deeper. You know you are an artist
if you have to do art──it’s like breathing
and you have no choice.
Nothing should be able to stop you.
( Marina Abramovic )
然而有些音樂藝術作品的特點,
是重視用人數來決定藝術價值和品味的高低,
所以吵耳,或者喃喃自語,說話形式的音樂,
囉囉嗦嗦、有時喜歡扮作高深的自言自語,
再將自言自語配上音符,會被視為好的樂曲,
其實完全視乎樂曲的優秀程度。
雖然這類音樂藝術有其存在的價值,
但它們屬於不應該浪費時間去欣賞的音樂!
珠玉在前,是給懂得珠玉的人欣賞的;
噪音是給喜歡噪音的人欣賞的;
而囉囉嗦嗦、自言自語的音樂,
是給喜歡囉囉嗦嗦、自言自語的人欣賞的。
但從人類精神文明進化的角度來判斷,
我們亦應該容忍藝術欣賞方面的歧視,
拒絕對劣品的音樂尊重,可以是正能量,
例如積極上進就是一種對懶的歧視,
例如去蕪存菁就是一種對蕪的歧視,
例如擇善固執就是一種對惡的歧視,
所謂「仁愛、喜樂、和平」當然要批判,否則成為藉口。
一件藝術品的評審當然包括許多角度,
但不能擺脫時代視野和精神文明。
「真、誠、愛、浩然正氣、思考、言之有物、勇氣」,
當然應該是決定一件藝術品是否「上品」的因素之一。
藝術這個花花世界,當然可以逃避哲學思考,
但任何逃避哲學思考和批判的藝術,
和「人文精神」還可以有甚麼關係?
如果我們批評科學家缺乏「人文精神」,
那麼,逃避哲學思考和批判的藝術家,
何嘗不是缺乏「人文精神」?
所以如果所謂「人文精神」的定義好像一碟揚州炒飯,
意圖將藝術和哲學混為一談,
就很容易犯上思考混淆的毛病。
在美國反戰的六十年代,
美國有不少有良知有正義感的歌手參與反越戰,
其中一位是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 Bob Dylan,
他寫了一首經典名曲,寫了一首經典名曲,
名叫《 Blowing in the Wind 》(1962),
歌詞 lyrics 配合了樂曲,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
有不少歌手及組合都唱過這首歌,其中之一為:
Peter, Paul & Mary
筆者嘗試根據 Peter Paul & Mary 的版本,
將歌詞翻譯 [意譯] 如下:
Blowing in the Wind [在風中飄揚]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一個男人需要走過多少崎嶇不平的道路,
他們才會稱他為男子漢大丈夫?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一隻白鴿需要飛越多遠的海洋,才可以在海灘上安息?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人類會讓炮彈在空中飛舞多久,才願意永遠停止再使用?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風中飄揚;
朋友,答案已經在風中飄揚。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在被雨水沖刷夷平之前,一座山究竟可以存在多久?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一些人需要在制度下煎熬多少年,才可以獲得他們的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一個人可以故意轉過頭多少次,假裝完全看不見?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風中飄揚;
朋友,答案已經在風中飄揚。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才可以得見天日?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一個人需要擁有多少隻耳朵,才會聽到別人的哭泣?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要死去多少人之後,他才會知道實在太多人已經死去了?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風中飄揚;
朋友,答案已經在風中飄揚。
男歌手
Bruce Springsteen
女歌手
Joan Baez
Katie Melua
答案在風中飄揚,無形無影,隨風而逝,
但你只要留心傾聽,就可以聽得到!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抓得著,
因為即使用心眼來看、心耳來聽,
也容易左眼入、右眼出,左耳入、右耳出。
答案,最後飄去了甚麼地方?
你是否抓得著?抓著之後又是否願意牢牢地抓著?
這首歌讓筆者想起了「孤星淚/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中另一首經典名曲:
女孩版:誰還未覺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Evz2ZF018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YNfQlf1H8
《音樂教育》(十四)
一件藝術作品一旦完成之後,就擁有它自己獨立的生命!
所以有人說,每一個人對藝術作品的主觀感受,
較之作者原本創作時的意思、意願和歷史背景更為重要。
況且人的思維和感受往往相當複雜,因人而異,
作者原創時未必一定能夠完全控制自己複雜的感受。
好的藝術作品往往能夠震撼或者洗滌我們的心靈,
令我們從中找到認同、慰藉、靈感和啟示,
甚至能給予我們情緒上的昇華和舒洩,
所以有時尋根究底反而會扼殺了欣賞者的感受。
這個想法同樣適合於音樂藝術!
There is a conceptual depth
as well as a purely visual depth.
The first is discovered by science;
the second is revealed in art.
The first aids us in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of things;
the second in seeing their forms.
In science we try to trace phenomena
back to their first causes,
and to general laws and principles.
In art we are absorbed in their
immediate appearance, and we enjoy
this appearance to the fullest extent
in all its richness and variety.
Here we are not concerned with
the uniformity of laws but with the
multiformity and diversity of intuitions.
( Ernst Cassirer )
[文學和音樂中的哀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辛棄疾)
在《Friends》這套電影裡,
Elton John 寫了多首插曲,其中一首筆者特別喜歡,
名叫《Seasons》,
雖然曲目明顯地指出是描繪四季的景致,
但筆者總覺得曲調中不自覺地滲透出淡淡的哀愁,
有少許東坡詞的意味: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蘇軾)
筆者讀大學的某年暑假,
中學同學張啟森不但和筆者分享了西班牙文音樂,
亦和筆者分享了法國音樂,
介紹了法國女歌手 Francoise Hardy 給筆者。
這首歌有兩個版本,一個英文,一個法文:
《All Over The World》
Francoise Hardy (196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uNv9HiCI8
法文版本似乎唱得悲傷抑鬱一些:
《Dans Le Monde en Entier》
Francoise Har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LmeTQCDQVQ
中國詞人中常常提及的相思和別離的哀愁,
在這兩首歌中表露無遺。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秦觀)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柳永)
喜多郎 Kitaro 的《似水流年》,
由黎小田編曲,鄭國江填詞,
歌名「似水流年」,英語的意思是
Time of the year flows like water.
一首本來已經是優秀的歌曲,
得到梅艷芳毫不誇張、難以超越的演繹,
錦上添花,簡直是完美的化身:
梅艷芳
梅艷芳 / 徐小鳳 (1992)
人比人,比死人,往往不同的歌適合不同的歌手。
所以根本就沒有所謂「別人的歌」,
誰將那首歌唱得好,那首歌就屬於誰!
而天下三分,甚至七分,有甚麼奇怪?
低級知識份子及雜食音樂消費者對任何一首歌,
不應該有先入為主的感覺。
所以我們要感恩,要珍惜特別適合演繹某首歌的歌手,
更要珍惜身邊及古往今來所有有價值的人。
《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Dalida & Julio Iglesi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E5rjJAX4A
Rachael Leahcar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古詩十九首》
對筆者來說,音樂其實只有三種:
1. 悅耳好聽,願意重覆再聽的音樂。
2. 聽一次就夠了,不想浪費時間再聽的音樂。
3. 一聽之下就立即放棄的音樂。
筆者當然明白音樂的喜好因性格而異,各曲入各耳,
所以一個人喜歡的音樂種類,往往反映出他的性格。
人就是這樣奇怪的生物!
有些樂曲,只聽一次就足夠,
因為好的樂曲,可以聽上百遍千遍的樂曲,實在太多,
人的生存時間有限,好聽的歌又這麼多,
而好歌又不厭百回聽,如果閣下不再年輕,
為何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和委屈自己的耳朵。
為何要浪費時間去聽三、四流的貨色?
為何我們不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底線,
淘汰並不出色的樂曲,以免浪費青少年的聆聽時間?
藝術一定勢利,然而是品味的勢利,不是人數的勢利,
沒有品味的勢利,何來藝術,何來經典?
《Tout l’temps, tout l’temps》
Elsa Lunghin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5PLGDm7E
《Hymne a L’amour》愛的讚歌
Seppo Suikkanen (violin) Tapani Puranen (piano)
《音樂教育》(十三)
音樂,當然也可以用來教批判思維。
[愛自己、我係我]
Nothing ever goes away until
it teaches us what we need to know.
( Pema Chodron )
有一個年青人必須思考的問題,就是:
「甚麼是愛自己?」
不少心理學家都告訴我們要「愛自己」,
但哲學家會先解決甚麼是「我」,甚麼是「自己」,
然後去研究甚麼是「愛」,
最後才去研究如何「愛自己」。
參考:
《「我」I 》
《我 ego》(一) 《我 ego》(二) 《我 ego》(三)
隨之而來就是一連串的問題:
甚麼叫做「我係我」?
如果我認為我是不會改變的,
是否堅持不改變就是「我係我」?
是否堅持不改變就是愛自己?
除了自己的身體之外,一個肯定我是不會改變的人,
到底是一個好天真和好傻的人,還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
人是否應該考慮:
甚麼可以改變,甚麼不可以改變?
那裡應該改變,那裡不應該改變?
A rationalist is simply someone for whom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learn than to be proved right;
someone who is willing to learn from others ─
not by simply taking over another’s opinions,
but by gladly allowing others to criticize his ideas
and by gladly criticizing the ideas of others.
( Karl Popper )
如果我認為我是一個「會不斷進步的人」,
那麼「我係我」的意思就是「我是一個不斷改變的我」,
那麼是否不斷學習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努力去蕪存菁,
不斷修改個人不良的部份就是愛自己?
參考:《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管理自己》
最後我們還要追問:
難道「我」就只包括自己一個人嗎?
「我係我」之中的我是否還會有其他人,包括親朋好友在內?
我之中有沒有他(她)?又有多少個他(她)?
《問我》
陳麗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8AAKStSeA0
張偉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ipv8ED2nw
馮寶寶
一個人如果不認識自己,或者拒絕認識自己,
而人生又選擇了一條灰灰暗暗、曖曖昧昧的道路,
那麼他在死亡之前怎會有勇氣唱《My Way》這首歌?
Elvis Presl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8HO9TGkbw
Frank Sinatra
如果一首歌曲的填詞者並非思考方面的高手,
用一首歌曲的歌詞來教批判思維,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My Way (lyrics)]
And now, the end is near,
[如今大限將至,行將入木]
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我要面對人生最後的一幕]
My friend, I’ll say it clear,
[我的朋友,我會清楚地說明]
I’ll state my case of which I’m certain.
[我會說清楚我經歷的一生]
I’ve lived a life that’s full,
[我活過豐盛的一生]
I’ve traveled each and every highway.
[我經過每一條超級公路]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而且更重要的是]
I did it my way.
[我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做]
Regrets? I’ve had a few,
[遺憾?我有一些]
But then again, too few to mention.
[但少到不提也罷]
I did what I had to do,
[我做的一切都是我覺得必須做的]
And saw it through without exemption.
[每次都是執行直到結束]
I planned each charted course,
[我謀定而後動]
Each careful step along the byway,
[謹慎所行的每一步]
Oh,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噢,而且更重要的是]
I did it my way.
[我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做]
Yes, there were times, I’m sure you knew,
[對,我相信你知道,有許多時]
When I bit off much more than I could chew.
[我吞下了過多我未能完全消化的東西]
But through it all, when there was doubt,
[但最後,即使心中尚有疑慮]
I ate it up and spit it out.
[我承擔責任並且坦白說出]
I faced it all and I stood tall,
[我昂首挺腰,勇敢地面對一切過失]
And did it my way.
[我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做]
I’ve loved, I’ve laughed and cried,
[我愛過,笑過,哭過]
I’ve had my fill, my share of losing.
[我得著過,也損失過]
And now, as tears subside,
[當淚水流完之後]
I find it all so amusing,
[我發現真的很有趣]
To think I did all that.
[我竟然會做那些事]
And may I say, not in a shy way,
[讓我光明磊落地說]
“Oh no. Oh no, not me.
I did it my way.”
[不是我,一定不是我,
因為我一向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做]
For what is a man? What has he got?
[請問怎樣才算是一個人?他擁有甚麼?]
If not himself, then he has naught.
[除了他自己之外,其實他甚麼也沒有]
To say the things he truly feels,
[有勇氣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And not the words of one who kneels.
[而不是那些卑躬屈膝、諂媚之徒口裡的說話]
The record shows I took the blows,
[紀錄顯示我承受了堅持自己的打擊]
And did it my way!
[我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做]
Yes, it was my way.
[對,我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去做]
參考:《為何我們應該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對於那些堅持人格永不貶值的人,我們會送這首歌給他:
《Just the way you are》
Billy Jo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ZnGk1nAjw
Diana Krall
Tadao Hayashi (harp)
《音樂教育》(十二)
[熱情奔放]
筆者讀大學的某年暑假,
和中學同學張啟森住在同一屋簷下。
張啟森同學和筆者分享了西班牙文音樂,
並介紹了墨西哥籍女歌手 Vikki Carr,
讓筆者在音樂的領域開闊了眼界。
東方文化傾向於溫柔婉約的感情,
而西班牙文化則傾向於熱情奔放:
Vikki Carr《Cuando calienta el sol》
刺激起筆者反思中國人的感情表達方式。
男歌手演繹這首歌,又有另一番滋味:
Helmuy Lotti
Manolo Oter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o8A7AROZs
用純樂器來演奏,雖然少了熱情,但同樣悅耳動聽:
Francis Goya (guitar)
Giuseppe Torrisi (guitar)
Harry Volker (pian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NRLP4tf0YQ
Roy Etzel (trumpe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1GrnQkK-Po
Antonio de Lucena (guitar)
美國樂壇將這首名曲改了一個英文名稱:
《Love me with all of your heart》
Engelbert Humperdinck
用哲學家的思維來看,
If you have a soul,
then your soul is in your heart.
So ‘love me with all your heart’ means
‘let us love each other with our souls’.
這裡有幾首西班牙文歌曲由著名男高音連續唱出,
頗值得一看/聽:
Placido Domingo
也許西班牙文化中的感情,雖然強烈,
但來如風,去亦如風,有如紫微斗數中的火星。
再聽一首怨曲,Vikky Carr 演繹的《Adoro》:
同樣,男歌手的演繹又有另一番滋味:
Simone
Armando Manzaner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TSkJQtn3IA
喜歡《Adoro》這首歌的讀者不訪看另一版本,
一部墨西哥片集《La hija del mariachi》中亦有此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pHOHdHj6Y
這部片集的男女主角分別是
Mark Tacher 和 Carolina Ramirez,
他們都在這首歌中出現。
Adoro 本來是崇拜、仰慕的意思,
但 Carolina Ramirez 這首《Adoro》唱得如此肉緊,
其中表達的感情,
反而容易引起我們聯想起姚蘇蓉唱的《負心的人》。
《Adoro》西班牙文歌詞的意譯大致如下:
I adore the street
where we first saw each other
the night when we met.
I adore the things you tell me
And our happy moments.
I love them all, my darling.
I adore the way you smile
And the way you sometimes tease me.
I adore the touch of your hands
And how we kiss each other.
I love them all, my darling.
I’m dying to have you close to me
Close, very close to me
Never to part with you
Because you’re my existence,
my feelings and sensations
You’re my moon, you’re my sunshine
You’re my night of love.
I adore the radiance of your eyes
And the sweetness of your lips.
I adore the way you look at me and sigh,
And even the way you walk.
I adore you, my love.
I, I adore you, my love.
I, I adore you, love, my love.
I adore you.
還想聽 Carolina Ramirez 咬牙切齒的肉緊演繹,
可以接著欣賞這一首《Echame a mi la Culpa》:
Carolina Ramire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0zzQ8uUA
簡而言之,就是拒絕轉彎抹角,拒絕倚靠「月亮」來做代表,
直接用感性的語言和熱情的音樂來表示我的心,
就請用眼睛看著我,聽我唱出我的心聲。
的確十分接近老子的「拙」和「樸」的要求。
In the depths of winter, I finally learned
that within me there lay an invincible summer.
( Albert Camus )
同樣,男歌手的演繹又有另一番滋味:
Julio Iglesi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50TEWDRfEc
《音樂教育》(十一)
藝術作品至少可以分成四個層次:
1. 經典,擁有共通美,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發自真和誠、愛和智慧,
表現最優美,最有思想,無懈可擊的的藝術品。
2. 多元化 diversity,具備小眾美,
發自真和誠、愛和智慧,但由於才華所限,
有很多作品未能夠首尾呼應,一氣呵成。
3. 扮野、含有虛偽成份的藝術品 daubery。
我們當然要問:
為甚麼沒有真和誠的作品不可以是藝術品?
為了公平、為了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這一類藝術品的確有其存在的價值,
包括文學中不少涉及哲學但力不從心的新詩。
這類型的新詩,往往不尊重思考,
用上矇矓的詞彙和概念,意圖混水摸魚。
亦有一些新詩,喜歡將文章斬成一塊塊,然後稱之為新詩。
讀這一些新詩,其實不如看古龍的武俠小說。
4. 品味低俗的藝術品。
為了公平、為了滿足不同人的需要,為了多一點寬容,
這一類藝術品亦有其存在的價值,
窮人需要有窮人的娛樂,
品味低俗的人也應該有品味低俗的人的娛樂,
有品味低俗的藝術品為他們提供正能量,
這樣的世界才可以和諧。
為甚麼青年不可以向下?為甚麼青年一定要向上?
為甚麼我們需要培養青年人的品味?
如果教育界不執著於「有教無類」中的教是甚麼意思,
我們就應該接受品味低俗的藝術品。
隆胸、長頸、紋身、紮腳、鼻環、唇環、肚臍環,
這些和文化及生活環境潛移默化有關的藝術,
並非三言兩語和批判思維可以立即解決。
Being trendy is dangerous.
I’ve never been trendy, which is why
I’ve never really fallen out of favour.
( David Bailey )
筆者讀中學時代印象最深刻的一齣電影,
名叫 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1965)。
導演是 大衛連 David Lean,
劇本來自 1958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詩人 Boris Leonidovic Pasternak
(b.1891-02-10,d.1960-05-31) 的同名小說,
男主角是 Omar Sharif,
女主角是 Julie Christie 和 Geraldine Chaplin。
這齣電影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它的內容涉及很多重大的課題:
1. 個人和團體的道德界限
2. 個人在團體中的道德抉擇
3. 男女之間的愛情和佔有的比例
4. 一個男人同時愛上兩個女人是否不道德
5. 權力的吸引力和權力的濫用
6. 模糊的概念如何影響思考
7. 感性和理性的衝突
8. 謊言的好處和壞處
9. 人生的意義和責任
中學的時代當然不可能明白這許許多多的道理,
只是將整個故事裡讓筆者隱隱約約地感覺到的問題,
整體地印在腦海之中暫存,
而這亦是電影教學中最有價值的地方。
即使在今天,這齣電影依然有豐富的思考內容,
每一個上述的課題都有值得探討的教育價值。
如果撇開電影中所帶出來的深層意義和思考,
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這齣電影,
直覺上是描繪一個動盪不安、身不由主的大時代裡,
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除此之外,筆者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那首百聽不厭,
感情洶湧澎湃,有 曼杜連 mandolin 參與演奏,
由 Maurice Jarre 作曲的主題曲《Lara’s Theme》。
北國的風光和在身不由己的大時代中強烈澎湃的感情,
當然是用 mandolin 加上 orchestra 來演繹最為貼切:
Instrumental 101 Orchestra
Maurice Jarre
原來配樂對電影是如此重要!
如果齊瓦哥醫生配上其他的的音樂,
筆者對這齣電影的感受絕對不會如此深刻。
這就是為何筆者相信優秀的音樂可以輔助文學的教與學。
Main Title
Andre Rieu & Trio Saint Petersburg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ussian Orchestr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lesZl6wJA
如果僅僅用鋼來演奏,就少了一點氣勢。
至於用其他樂器來表達,雖然少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激情,
但依然悅耳動聽。
Chet Atkins (guitar) w/Boston Pops
DR ZHIVAGO TEMA DE LARA (mandolin)
李哲音 豎琴五重奏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aul Francis Webster 將《Lara’s Theme》填了詞之後,
歌曲又有另一個名字:《Somewhere my love》。
Al Martino (1967) 和 Andy Williams (1970) 都唱過這首歌,
但筆者只喜歡純音樂版本,因為這首歌一唱就似乎貶了值。
至於法文翻譯,就直譯原名《La chanson de Lara》
Richard Clayderman (piano)
Andre Rie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snIinyCUo
背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D%8A%E7%93%A6%E5%93%A5%E9%86%AB%E7%94%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