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young minds are being told to accept
authority as truth instead of truth as authority……
Teachers have become repeaters of information.
They are merely regurgitating everything
they once learned from their own teachers,
and perpetuating the recycling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hat has managed to
evade scrutiny for generations.
( Will Stanton )
傳統教學傾向於訓練學生記憶和背誦,
但新世代教學的重點,
則是培養學生「問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Society tends to make a pedagogical mistake
by emphasizing the answer and
and not the asking of questions.
The good student is perceived as the one
who rapidly furnishes the right answers.
The expert in a field thus becomes
the extention of the expert student──
the one who knows and can recite a lot of
information. As John Dewey (1933) recognized,
how one thinks is often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one thinks.
Schools need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s ( questions that are
good, thought-provoking, and interesting )
and lessen the emphasis on rote learning.
( Robert J. Sternberg,
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Synthesiz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12 )
喜歡問問題的人,不一定懂得怎樣問問題,
因為他們不一定懂得問題的關鍵在甚麼地方,
亦不一定懂得分辨那些問題重要,那些問題不太重要。
要懂得怎樣去問問題,
其中一種必須的工具就是批判思維。
有了批判思維訓練之後,
我們至少可以學到「問問題」這種學問的一部份。
Malcolm Gladwell
Choice, happiness and spaghetti sau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iAAhUeR6Y
義大利麵醬汁的靈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zO4s90v5o
Chance favours the well-prepared connecting minds!
Steven Johnson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f00UcTO-c
喜歡問問題的人,即使有人提供了答案,
他們亦不一定有能力明白問題的答案。
「思考」和「問問題」,
有點像打乒乓球、羽毛球、網球一樣,一來一回,
直到無法再問下去。
「思考」和「問問題」的一來一回,
就是蘇格拉底 Socrates 所說的的「接生婦」midwife 角色!
「思考」和「問問題」的一來一回,
就好像在科學裡,理論和現實的一來一回。
任何理論及其所用的詞彙,如果要能夠長久生存,
就必須與現實保持密切的接觸,不時作出修訂,
不時給予所用的詞彙更清晰的闡釋。
用植物來作譬喻,「現實」有如泥土、水份、空氣、陽光,
而「假說」和「理論」則是那棵植物。
科學的歷史教導我們,
同樣的「現實」可以有不同的「理論」來解釋;
同樣的泥土、水份、空氣、陽光,可以種出不同的植物。
「假說」是隨時會夭折的植物;「理論」的生命力較強。
我們希望種出的,
就是有如童話 Jack and the Beanstalk 中,
那棵可以直達天庭的植物。
Questions provide the key to
unlocking our unlimited potential.
( Anthony Robbins )
The questions are al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nswers.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
思考的錯誤常常會導致問錯了問題,
而問錯了問題有時亦會造成思考的錯誤。
「思考」和「問問題」,
其實就好像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問題。
往往由於問問題的人學識不足,
或者自我批判能力太弱,
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思考有問題,
不清楚問題之中所用到的概念本身就有問題,
所以就提出了一條有問題的問題。
所以「問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問:
別人或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有沒有問題?
其中有沒有語意曖昧的詞彙?
其中有沒有用到模糊的概念?
其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部份?
其中有沒有蘊藏著未經證實的假設?
問題問得是否夠清晰?
隨後的問題就是:
這個問題在這門學問的「思考架構」中,
居於甚麼位置?
參考:
《思考和閱讀》(一)
《思考和閱讀》(二)
《思考和閱讀》(三)
《思考和閱讀》(四)
Category: 教育
《做學問》(四)
當我們問錯了問題,
自然會浪費時間去解決那條錯了的問題。
愚蠢的問題,背後往往有一個或者多個錯誤的假設,
如果有的是時間,愚蠢的問題可以繼續問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如果時間有限,自然需要在「問問題」的方法上接受訓練。
換言之,「問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學問,
一種未必能夠完全可以學得到的學問,
因為天才往往「發想無端」,他們具備優秀的直覺和預感!
而直覺和預感,暫時還未有傳授的方法。
It is a commonplace that all research must start
from a problem. Research can be successful
only if the problem is good; it can be original
only if the problem is original. But how can
one see a problem, any problem, let alone a
good and original problem ? For to see a
problem is to see something that is hidden.
It is to have an intimation of the coherence
of hitherto not comprehended particulars.
( Michael Polanyi, 1966 )
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往往可以從別人如何「問問題」的過程之中,
判斷出他的聰明才智,因為聰明人和愚蠢人問的問題是不同的。
To understand a question is to have some idea
of what would count as an answer to it, and
some idea of the steps by which it could be
established for any given answer whether that
answer is or is not a correct answer to it.
( Renford Bambrough, Reason, Truth and God, 1969 )
Judge a man by his questions
rather than his answers.
( Voltaire )
Questions show the mind’s range,
and answers its subtlety.
( Joseph Joubert )
不論是讀書還是做學問,學習「如何問問題」絕對是重要的。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any thinker is stating
the problem in a way that will allow a solution.
( Bertrand Russell )
In many scientific problems
the difficulty is to state the question rightly;
once that is done, it may almost answer itself.
( Jacob Bronowski, 1951 )
懂得怎樣去問問題,問對了問題,往往事情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A problem well stated is a problem half solved.
( Charles Kettering )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 is
already half the solution of a problem.
( Carl Jun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1934 )
凡是問題,只要問對了,就必然有答案,
而答案必然屬於下列的各種情況之一種:
1. 永遠不可能知道答案,只能夠猜測。
2. 只需要調查或做實驗就可以知道答案。
3. 知道答案一定不是某個可能。
4. 知道答案是某幾個可能之一。
5. 知道答案是由多個因素因緣際合而造成。
如果認為筆者在討論讀書和做學問的過程中,
誇張了「問問題」的重要性,不妨參考一下這兩句說話:
The formulation of a problem is far more often
essential than its solution, which may be merely
a matter of mathematical or experimental skill.
To raise new questions, new possibilities,
to regard old problems from a new angle
requires 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marks real advance in science.
( Albert Einstein and Leopold Infeld )
A scientist is called “great” not so much
because he has solved a problem as because
he has posed a problem the solution of which …
will make for a real progress.
( Hadley Cantril, 1950 )
如果想做學問做得好,有三大條件:
巨人肩膀,良師啟導,益友切磋。
《做學問》(三)
☆ 問問題
假設初步觀察和收集資料的步驟已經完成,
我們只是需要思考,
那麼閱讀完資料之後,
思考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問問題」。
所謂「學問」,就是學習如何去問!
而「問問題」就是思考中重要的一環。
自然界有無窮無盡的現象,
所以喜歡思考的人一定會選擇他思考的課題,
而科學家亦要在浩瀚的自然界現象中,
選擇他想研究的方向和問題。
下面所指出的現象,不限於科學。
「問問題」
可以源於觀察 observation,
源於注意細節及不尋常的現象 anomaly;
可以源於好奇心;
可以源於社會的需要;
可以源於個人的興趣;
可以源於個人以往的經驗和技巧;
可以源於擁有的工具和儀器;
可以源於大量樣本的供應;
可以源於邏輯推理的需要;
可以源於對別人提出的問題的假設有所懷疑;
可以源於觀察到的現象和現行的理論有所衝突。
What a scientist does is compounded of
two interests : the interest of his time
and his own interest. In this his behavior
is no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man’s.
The need of the age gives its shape
to scientific progress as a whole.
( Jacob Bronowski, 1956 )
從讀書和做學問的角度來說,
我們問問題可以越簡單、越淺白、越直接就越好。
如果有能力的話,問重大的問題當然勝過問細微的問題。
It can be said with complete confidence that
any scientist of any age who wants to make
important discoveries must study important problems.
Dull or piffling problems yield dull or piffling
answers. It is not enough that a problem
should be “interesting” ── almost any problem
is interesting if it is studied in sufficient depth.
……the problem must be such that
it matters what the answer is ──
whether to science generally or to mankind.
( Peter Brian Medawar )
然而問了問題之後,
依然需要再經歷觀察、收集資料和實驗的階段,
但也許是用不同的工具從不同的角度再次觀察,
收集以前忽略了或者未曾收集的資料。
最後當以不能夠避開嚴厲的批判!
How to select worthwhile problems and how to
create the tools required to achieve a solution
is something that scientists learn from
the great figures in science rather than from books.
( Hans A. Krebs )
這就是為何老師的質素這樣重要!
理想還理想,科學家其實是十分實際的,
即使涉及重要的課題,如果力有不逮,工具追不上要求,
就需要暫且放下,留待將來去解決。
Scientists see no virtue or credit in working on
a problem of outstanding interest or importance
unless there seems to be a reasonable chance of
solving it by means of available techniques and
sources of data.
Science is the art of the soluble.
( Peter Brian Medawar )
《做學問》(二)
☆ 清晰辭彙
語言文字是溝通和思考的工具,
所以讀書和做學問必須通過語言文字這個媒介。
「清晰明確,言簡意盡,無廢言謬語」
就是用語言文字來溝通和思考的最高境界。
Words are not as satisfactory as we should
like them to be, but, like our neighbours,
we have got to live with them and must
make the best and not the worst of them.
( Samuel Butler )
做學問並非建造七寶樓台,
必須腳踏實地,從事穩固的基礎建設,
切忌浮誇、急躁、好高騖遠,企圖一步登天,
所以對語言文字的批判,是讀書和做學問的必備功夫。
一般來說,我們會問自己
1. 這個辭彙的定義是甚麼?
2. 這個辭彙和我們想用它來表達的概念是否相同?
3. 作者這句說話、這段文字是否能夠清楚地表達他的意思?
4. 我這句說話、這段文字是否能夠清楚地表達我的思考?
對語言文字的批判,
目的是釐清閱讀和思考中個別詞彙的概念和意思。
因為意義不清、概念含糊,就會令我們思想混淆,
陷入了「含糊其辭、模稜兩可」equivocation 的思考謬誤。
對語言文字的批判,
對打算將來讀哲學、法律、人文科學的同學尤其重要。
參考:《思考和閱讀》(三)
文學是創作、是藝術,
所以對語言文字往往有不同的運用,
好與壞自有歷史的評價。
做學問只會用一些清晰和優美的文學語言。
讀傳統理科的同學容易理解清晰語言文字的重要性,
可惜一旦接觸到社會、心理、哲學等課題,
就和一般未受過訓練的學生無異!
很多讀傳統理科的大學生,在其他方面思考十分幼稚,
原因在此。
☆ 將思想寫下來
有清晰的想法,還需要用清晰的文字來表達,
所以將思考和想法寫下來,
是做學問十分重要的一步,絕對不能夠忽略。
在寫的過程中,
我們往往會發現原來自己最初以為足夠清晰的想法,
其實並未足夠地清晰!
文人筆下的所謂「我手寫我心」,
由於好大喜功,由於不懂得「保守自己的心」,
所以常常會顯露出虛情假意和不自覺的勢利,
往往辭藻華麗,描繪得天花龍鳳,
但文章中沒有思想,或者欠缺心靈的參與,
就好像一個口齒伶俐但思考力不足的人在侃侃而談。
而一旦涉及抽象的概念,
「我手寫我心」往往就揭露出我們思考能力的高下。
將思想用文字紀錄不來,
目的就是要接受自己和別人的批判。
凡是不願意接受批判的思想,沒有可能成為學問。
即使有思考方面的訓練,
不少中學生就是缺乏了寫下來這一步的訓練,
誤以為自己的思想已經足夠清晰,
不但貽笑大方,甚至可能犯下了嚴重的錯誤,
所以一旦需要寫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就會咬爛不少筆頭。
思考清晰,語言清晰,文字清晰,
才有可能長期愉快學習,才有可能問對問題,
才有可能產生學問上的創意。
參考:《文科和理科》
《做學問》(一)
讀書和做學問,
其實和做上等人的道理完全一樣,有如「庖丁解牛」,
除了要培養和整體有關,從大處著眼的「森林思維」之外,
也要培養和創意有關,從小處著手的「根源思維」。
簡而言之,就是力和刀要用在關鍵的地方。
☆ 知識有層次之分
做學問和讀書,首先要明白知識有層次之分,
事物和概念的「名稱」,只不過是最低層次的知識。
著名物理學家 Richard Feynman 在童年時,
他的父親就已經教會他這個道理:
There i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knowing something” and
“knowing the name of something.”
功能、概念、規律,入於中層次的知識。
概念的應用範疇、批判、和其他知識的關係、
知道何處是自己所知,何處是自己所不知,才是高層次的知識。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 William Shakespeare )
☆ 思考架構
其次,做學問和讀書需要懂得運用「思考架構」。
「思考架構」是比心智圖更清楚,組織更嚴密的架構,
大致上可以分為「知識結構」和「概念結構」兩類。
「知識結構」就是該門學問的分類。
一門知識,由於角度不同,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式,
所以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知識結構」;
「概念結構」就是過來人從該門學問所需要的概念,
定出一個學習的先後次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作為後來者學習該門學問的踏腳石。
撰寫「思考架構」的人,既要熟悉該學科的學問範疇,
要懂得該學科學習的先後次序,由淺入深,
亦需要懂得人類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不懂得人類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的人,
往往只能夠照抄前人寫下的「思考架構」。
參考:《融會貫通》
好的老師,一定是依照一個「概念結構」來授課,
而理想的課程及理想的課本,
當然亦是是依照一個「概念結構」來撰寫。
明白了知識有層次之分,又得到老師提供的「思考架構」,
讀書就開始踏上了坦途,
如果老師重視思考的訓練多於知識的傳授,
即是企圖訓練學生成為庖丁,
那麼學生們讀書自然是事半功倍,
而且會慢慢培養出自學的能力。
讀者可能已經發現,筆者提出《「我」I 》的三元論,
就是提供一種哲學思考的「思考架構」。
一旦我們懂得「思考架構」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要評估一位老師的教學時,只需要在課堂上聽上五六課,
就可以知道該位教師的「教學」功力。
如果缺乏了「思考架構」的概念,尤其是在歷史科和生物科,
不少博學的教師只能夠成為一本「活字典」,
「教學」功夫可以很弱,很弱,很弱。
學習的先後次序往往就是良好的思考先後次序。
一步一步嚴謹地建立起來的概念,
就不容易成為眩人眼目,但根基淺薄的七寶樓臺。
好大喜功、好高騖遠的人,
一向都不喜歡從根源、根基裡開始學習,
為了快快入門,他們討厭「基本功」!
所以一旦被迫要作出思想改革的時候,
這些人腦袋裡的「某部份」,往往傾家蕩產,
一夕之間變成一無所有。
例如初中的化學科,
如果先教「原子和分子」、「同位素」、「原子和分子結構」,
再教「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義,
就可以令概念更清晰,而且節省了授課的時間。
這樣的教學就是運用了化學的「概念結構」!
一旦用了這個「概念結構」去教化學,
同學們對甚麼叫「純」pure 和「均勻」homogeneous,
這兩個曖昧的化學形容詞就有深入一層的理解。
一瓶「碳14」和一瓶「純碳」自然是不同的概念。
否則將鑽石和石墨混在一起,問學生是元素還是混合物,
只知道死背定義的同學一定汗流浹背。
廣泛的閱讀,能夠令學生「博」,
良好的「思考架構」,才能夠令學生「精」。
良好的「思考架構」有如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
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奠定優秀的思考基礎,
可以大大增強我們的記憶能力和令記憶變得輕鬆,
可以讓我們在閱讀時毫不費勁地立即抓住文章的重點,
可以培養我們一目十行、真正速讀的能力,
更加可以讓我們在閱讀之後,
將整篇文章或整本書的精華擠乾、吸盡,
並且立即有能力對文章作出有深度、言之有物的批判,
甚至提出獨到和創新的見解。
有了良好「思考架構」的訓練,閱讀的感受煥然一新。
世界上的知識浩如煙海,並且不斷推陳出新,
每年出版的書籍汗牛充棟,好像讀也讀不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讀書,要把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書本之上!
如果想培養「讀萬卷書,勢如破竹」的能力,
如果想培養融會貫通的能力,希望在做學問方面有所貢獻,
就必須重視該門學問的「知識結構」和「概念結構」,
唯一可惜的是,
並非很多作者願意用「思考架構」去寫某門學問的入門書籍。
否則這類超級工具書,就是學生們需要正襟危坐,
努力以赴地去消化、下苦功地去啃、真正「有大用」的書!
《中國語文科》
根據筆者這位中學課程的間接消費者的經驗,
中學的中國語文科常常患上的毛病有兩點,
都是不利於培育學生的批判思維:
首先,有一些老師對於文章或詩詞中自己不懂得的地方,
或者不曾想過的地方,往往胡混解釋、敷衍了事,
甚至表現出討厭學生在這地方提出問題,
為甚麼不能夠光明正大地承認自己不懂?
不少初中學生的批判思維就是這樣子在萌芽的階段被老師扼殺!
在二十一世紀的大學裡選修中國語文的未來老師,
為甚麼不可以花一課的時間去研究一下甚麼是科學精神?
其次,語文科的老師往往喜歡把自己或大部分同業的意見,
強加於作者的身上,完全忘記了「三人成虎」的成語故事。
一件文學作品完成之後,就好像一個新生的嬰孩,
已經脫離了作者而獨立。
我們當然可以從作品中推敲出作者的意思,
從作者的生平中揣摩作者的意思,
甚至推敲出作者自己也許並沒有察覺到的潛意識,
但推敲出來的意思只不過是一個「猜想」conjecture,
不應該把硬說成是作者的意思,
除非曾經有人訪問過作者,問過這個問題,並且留下了紀錄。
所有推敲,在思考的角度來看,
只不過是一個「猜想」、一個「假說」,
經過多方面驗證之後,也許可以成為「理論」,
但老師們不是作者肚子裡的蛔蟲,不應該把推敲說成是事實!
所以凡中國語文科的問題或試題開始是「作者為甚麼……?」
如果不是考證、考據的題目,
就是百花齊放,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的答案就可以接受,
怎可以一錘定音,規定了「標準答案」?
所以我希望老師們出題目時一旦用上「作者為甚麼……?」,
請盡可能避免「標準答案」。
語文科的老師,何必一早就扼殺了讀文學的學生們的批判思維?
中國傳統文化融合了儒釋道及諸子百家的思想,
所以中國語文科中有很多涉及哲學和宗教思想的文章。
這些文章除了可以用哲學思維來批判之外,
甚至可以用現代科學及心理學的研究來批判,
但香港的中國語文科老師,可能由於未受過哲學訓練,
捉到鹿卻不懂得如何脫角,浪費之至!
舉例言之,歐陽修的《小人無朋》可以用來討論
「朋友的定義」及「物以類聚」的現象,
又可以延伸討論荀子《勸學》篇中的: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接而討論改變性格,改變人際關係環境的課題,
更可以討論生物學中 epigenetics 方面的研究,
明白物以類聚之後能夠加強 gene expression,
不但符合中國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
甚至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
中國語文科常常會接觸到說明文,或者冠以說明文的文章。
說明文應該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說明一件事情、一件東西的用法、一種情況,
甚至更進一步,說明一個概念、一種思想。
除了說明概念和思想,作者需要公開他的價值觀之外,
一篇說明文不會包含作者的價值判斷。
如果一篇說明文混有其他的目的,
運用了曖昧的文字及模糊的概念,
讀者就需要提防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文章,
借說明文的文體來宣揚作者的價值觀。
偽裝的說明文,有可能是「灌輸文」或「宣傳文」。
關於中國文學科,在《文科和理科》一文中已作說明,不贅。
「如何學好中國語文」這個課題,其實可分三方面來討論:
1. 文字的修養和鍛鍊。
2. 感性、幻想和創意的培養。
3. 用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
第一和第二點涉及「優美文學」,例如中國的詩、詞、曲。
由於承先啟後在「優美文學」中十分重要,
所以中國語文的教學產生了背誦的需要。
然而「優美文學」汗牛充棟,如何選材,
選材之後背誦多少,背誦全篇還是選擇精句來背誦,
全部都是有爭議的課題,需要公開批判以求共識,
而且部份屬於「學習心理學」的範疇,並非中文老師的專業。
至於第三點,涉及「文以載道的文學」,
除非中文老師在大學時副修哲學,或者曾經進修哲學,
否則這一項根本不是他們的專業,
所以文章的好壞,他們未必有能力判斷。
得罪地說一句:不少中文老師都是哲學「外行」!
凡是涉及「精神、思想、思考、批判」的古文,
如何應用古文中的智慧在現代的社會,
就是屬於「文以載道的文學」的範疇!
嚴謹的思考,是一種需要培育的能力,
一篇說理的文章如果缺乏了思考,必然流於虛浮,
就算文章製造得好像七寶樓臺,炫人眼目,但可能不堪一擊。
然而如何用文字表達思考,則是另一種需要培育的能力。
因為當我們將思考化成文字的時候,種種的困難就立即浮現,
例如:
1, 自己的思考是否夠清晰?
2. 自己寫文章的目的是分享思想還是想誇耀於人?
3. 將文章放下一星期之後,自己是否還看得明白?
4. 將思考化成文字之後,別人是否看得明白?
所以如果要訓練中學生嚴謹思考的能力,
選擇文章,成語、諺語來辯論、討論、批判,
然後要求每一位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是學好中國語文必須考慮的教學方法。
《中國歷史科》
If you want the present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study the past.
( Baruch Spinoza )
「今日當重通才教育,教學者宜多讀書。」
《錢穆賓四先生講學粹語》(葉龍筆錄)
「教育精神自有其大者遠者,此則唯通才達識者知之,
擅一材一藝以絕業名專門者,往往不知也。」 (錢穆)
歷史教育著眼於所有人類以往發生的事情,
除了科學之外,歷史差不多包括了人類所有的知識,
例如政治、軍事、地理、社會、經濟、心理、宗教、哲學,
中國歷史甚至包括天文、占卜、術數、風水、命理等等學問。
歷史是以古為鏡、鑑古知今的學問,
而變化萬千的歷史,它的教訓其實很簡單:
禍福相倚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陳寅恪)
歷史中既有人性的光輝,亦有人性的醜惡、虛偽和悲劇。
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
只能夠從尋根究柢、鍥而不捨的嚴謹批判中產生。
「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
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
《南宋。呂祖謙》
自古以來,歷史必然是由某些人來紀錄,
所以紀錄者的判斷和人格,是信史的關鍵。
在未有可靠證據之前,所有歷史紀錄中的「事實」,
都應該視為一個「假說」hypothsis;
換言之,不少歷史「事實」應該視為「暫時的」。
Historical facts should always be regarded
as tentative.
事實上,即使是硬科學,其中部份的所謂「事實」,
最後都被證明是「暫時的」。
所以凡是研讀歷史的人,必須具備懷疑的精神,
搜尋各式各樣的證據來說明一個歷史事實。
借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幽默來描述歷史紀錄:
History will be kind to me
for I intend to write it.
( Winston Churchill )
所以從訓練思考,訓練通才的角度來看,
歷史是極之重要的科目,也是是極之廣博和困難的科目!
因為研讀歷史,必須有科學精神,必須有哲學和通識的基礎,
否則何來判斷善惡、黑白、是非、得失的標準?
所以筆者一向認為中學的歷史科應該列為理科,
並且用批判思維來教學。
參考:《博學》
如果我們確認中國歷史科屬於理科,
那麼就無可避免地需要訓練學生嚴謹的思考能力,
包括「森林思維」和「根源思維」。
「森林思維」重義理,「根源思維」重考據,
兩者都是寫歷史的專才需要具備的能力。
嚴謹的思考能力訓練,讓我們明白:
「如果歷史的紀錄不完整,或者曾經被竄改,
那麼所謂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的說法,就有嚴重的漏洞。
在未有足夠的證據之前,一定會出現多種猜想!」
嚴謹的思考能力訓練,讓我們明白:
「所有歷史事件的評價,都牽涉到哲學和宗教思考,
牽涉到人的價值,牽涉到團體的價值,
牽涉到文化和文明的價值,必須經過批判,
不可以讓幾位掌權者或者幾位學者一錘定音。」
所以確立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是高中中國歷史科的責任。
高中中國歷史科的老師如果說甲這樣評價這件歷史事件,
乙這樣評價這件歷史事件,丙這樣評價這件歷史事件,
而逃避討論「評價歷史事件的準則」,
逃避討論甲乙丙三者的評價背後的假設和準則,
絕對是將中國歷史科貶值!
參考:《為何要學習思考》
歷史既可以是理科,讓學生擴闊視野,
認識人性,認識謀略,沉醉於智性活動之中;
歷史也可以是背誦訓練,讓學生縮小思考,
埋沒在「名字、事件和年份記憶」之中。
如果我們同意中學的歷史科應該列為理科,
那麼改革可以由初中開始。
以中國歷史科為例,先談改革的目的:
1. 提高初中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興趣。
2. 利用初中中國歷史來支援中國語文、文學和哲學。
3. 從中國歷史中汲取教訓,加上靈活變化,可以古為今用。
初中中國歷史,範圍宜小,集中力量在探討
1. 歷史故事及有關成語
提高學生們對歷史興趣及歷史之實用價值。
提高學生們對中國成語的認識。
例如:「烽火戲諸侯」、「臥薪嘗膽」、「紙上談兵」、
「毛遂自薦」、「奇貨可居」、「鼓盆而歌」…
2. 和當時歷史有關的中國文學語譯和原文對照
例如《齊桓晉文之事章》、《馮煖客孟嘗君》、《荊軻刺秦王》…
3. 和當時歷史有關的思想
這是最困難的部分,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
所以必須循序漸進,切忌好大喜功。
4. 和當時歷史有關的社會典章制度
包括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經濟制度……
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學生們對歷史的興趣。
換言之,
就是把初中的中國歷史徹底改變成真正的「通識」課程,
絕對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通識課程。
並且可以協助中國語文科,加強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
改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夠教半桶水的思維。
沒有確實的結論之前,
就告訴學生學術界在這方面暫時還未有確實的結論,
千萬不要將以往專家推敲出來的「假說」當成真理。
真和誠,不但是批判思維的精神,
更是做學問的基礎條件!
在中國歷史科之中,
教師應該教導學生「知識有層次之分」,
年份、人名、地點這些名稱,屬於低層次的知識;
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過程及結果,屬於中層次的知識;
如何判斷事件描述的可靠程度,及事件所帶來的啟示,
屬於高層次的知識。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更加會明白甚麼是「事實」,
甚麼是「猜想」或「假說」。
初中學生,需要早一點懂得判斷所學知識的層次,
分辨知識的真偽!
這個教育,比任何背誦得來的年份、人名、地點更為重要,
因為大部份學生將來未必修讀歷史科。
學生們即使忘掉了所學的歷史,
但懂得判斷所學知識的層次,得到批判精神的薰陶,
益處可以說是數之不盡。
不少初中歷史科教師最喜歡出「死記硬背的題目」,
鼓勵學生不自覺地汲取低層次的知識;
不少高中歷史科教師亦會好大喜功,
出一些自己和學生能力範圍之外,
看起來好像是屬於高層次知識的分析題目。
但一到改卷評分的階段,卻將批判思維拒於千里之外,
他們只喜歡適可而止,半桶水的批判思維。
真想不到批判思維一到了他們的手裡,竟然可以量化寬鬆,
令到「適可而止,半桶水的批判思維方式」成為學生們的習慣。
原來在他們的心目中,做學問沒有一個「存疑」的位置,
因為一有「存疑」,他們就不知道如何改試卷。
第二位獲得「數學諾貝爾獎」The Fields Medal
的華裔數學天才陶哲軒說,他的成功之道在於求真,
「如果我有任何一個細節不明白,都會很瘋狂,
我不接受表面的答案」。
所有思考都是一樣,絕對不會有量化寬鬆!
批判精神,從來都是尋根究柢,鍥而不捨,
從來都不會適可而止,量化寬鬆,只會「存疑」。
有些高中歷史科和中文科教師還有一個陋習,
就是自己的概念不夠清晰,題目出錯了,
但由於腦海裡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答案,
所以對指出錯誤的學生狠狠扣分,批評學生文不對題,
性格差一點的甚至還會老羞成怒。
批判思維?誰會心裡真的喜歡?
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胸襟,如何能夠教好高中歷史科?
歷史是極之重要的科目,
但不少初中及高中學生由喜歡變到討厭中國歷史,
原因何在?
難道歷史科的教師們不想保住自己的飯碗?
夕陽教學法在今天尚能苟延殘喘,
部份不思進取,不圖改革的歷史科教師實在功不可沒。
中華文化的傳承,難道要死在這些教師的手上?
陳寅恪先生一生堅持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難道只有極少數的教師願意繼承嗎?
如果我們要把中國歷史科變成理科,
那麼我們就一定要聘請一流的人才,
而這些中國歷史科的教師,任重而道遠,
因為肩負復興華夏文化之重任!
中國歷史科的學習,由於範圍極為廣泛,
對人文科學中的各科都需要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對其中宗教和哲學兩科尤其需要日常生活的實踐,
否則如何認識「宗教精神」,如何認識「宋明理學」?
所以如果中國歷史要學得好的話,不花上十年八載的功夫,
怎能夠訓練出一個合格的歷史科老師?
所以我們要問:我們對合格的歷史科老師的要求,
是否過份,而薪酬是否過低?
所以退而求其次,中國歷史科要成為理科,就必須
1. 在大學和教育學院成立歷史科專責小組,
全新編寫中學的中國歷史課程,
確立中國歷史的教學方法,
確立和歷史課程相符合的考試方式。
2. 要求中學的中國歷史科教師每年至少進修一科
和歷史有關的人文科學,合格者可以按科加薪。
3. 一旦中學的中國歷史科要進行改革,
初中的教師責任尤其重大。
這些教師不需要是「教育工作者」,
但一定需要是合格的「教書工作者」。
這些教師不需要一定主修中國歷史,
但必須在大學裡曾經修習文首羅列的各種學科。
但話說回來,教書只不過是一份職業,
國家興亡,文化衰落,與他們何關?
用資本主義的思維,
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少吃草,似乎有點荒謬!
老師逍遙自在,置之度外,誰可以說不合理?
良心,值多少錢一斤?
最後必然有人會問:
那麼學生們如何應付考試呢?
別忘記,中學文憑試 (HKDSE) 的中國歷史科課程,
是在高中才開始,根本就不應該提前在初中階段,
要求未決定選科的學生參與低意義、低層次的背誦訓練。
鴨腦不應該成為半垃圾的堆填區。
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 Shih-Hao Lu
呂世浩:從思辨學歷史
我們還想知道:究竟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可以讀歷史嗎?
「弟兄們,我不認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但是我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爭取前面的,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腓立比書 3:13-14》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
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以賽亞書 43:18》
Forget the former things;
do not dwell on the past.
筆者按:
《鳳凰衛視》的世紀大講堂,請來資中筠老師講
「中國的文化復興與啟蒙」。
筆者認為資中筠老師是現存中國的國寶之一,
她的宏觀視野的確令人折服。
希望香港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三科的教師,
都能夠好好地向資中筠老師學習。
http://v.ifeng.com/history/wenhuashidian/201111/87dfcd48-4f4e-40e4-bd96-5c636e3f144f.shtml
《讀書壓力、考試壓力》
[讀書壓力]
讀書,當然不可能是沒有汗水的愉快學習。
人類自有文字文明及發明了考試制度之後,
讀書的壓力漸漸產生。
為何現代人會有這樣強的讀書壓力?
是否單純因為現代人置身於知識爆炸的時代?
是否因為我們對於腦科學的研究還未起步?
是否因為我們對於教學方法認知不足?
是否因為我們只想培植百分之二十的精英,
就讓其餘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承受讀書的壓力?
讀書壓力有兩種:必要的和不少要的。
必要的,是批判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必要的,是閱讀經過嚴謹選擇的名著。
必要的,是背誦精挑細選的文章。
必要的,是嘗試將個人的思考用清晰的文字來表達。
不必要的,是過度機械式的操練和垃圾資料的背誦。
不必要的,是利用頻密的測驗來代替題目的思考和分析,
將學習的責任,大部份推向學生身上。
大部份中學都欠缺了必要的讀書壓力,
尤其是批判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於是學生們就會承受不必要的讀書壓力,
因為「大部份學生是會被教蠢的」,
而且會受先入為主的習慣和意識形態所操縱,
所以不少記憶力佳、考績優秀的中學生,
往往上到大學甚至研究所之後,
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意,
結果大約有一半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必要的讀書壓力,
是將年青人的拼搏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用在刀鋒之上。
必要的讀書壓力,未必一定產生不愉快的學習,
但可能會產生不愉快的老師,因為我們需要的,
1. 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
2. 是嘗試從思考架構和概念架構去重新編織課程。
不少學生讀書和考試的壓力,
根本是由於課程設計欠佳而產生。
可惜香港可能只有一半的老師有能力和具備配合的性格,
去教批判思維,去重新整頓課程。
香港「教書界」及有些擅長搞笑的議員,
喜歡將全部責任推往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教育局,
忘記了教師本身是制度最前線的執行者,
世界從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政策和對策的好壞,完全視乎動機是私利還是公益,
最緊要係執行者有愛心!
至於不必要的讀書壓力,受到不少老師的歡迎,
除了可以減輕他們的教學壓力,
增添少許虐待學生的快感,
增添少許老師的權力和威嚴之外,
還可以保障學生們花在他們所教的那一科的精力,
多於花在其他的科目之上。
一舉數得,無可指責,爽、爽、爽!
香港教書界一向無自制力,喜歡將大學課程搬到高中,
將高中課程搬到初中,將初中課程搬到高小。
有點像抄襲金融行業「捽數」的行為,
不知道揠苗助長隨時會去到極限,
更忘掉了甚麼叫做愉快學習。
如果學生們讀得不開心,一切壓力都是徒然。
部份學生可能一早就會 burnt out,
而對另一部份學生來說,
對讀書的「恐懼感」已經打敗了對知識的「好奇心」,
中止了一向和老師合作愉快的「求知慾」。
最懷的情況是這些學生往往會產生自卑感,
甚至會有自殺的傾向。
除了質的壓力之外,還有量的壓力!
如果為了要勝過其他學校,
如果排山倒海的家課、測驗和考試,
結果令到學生們一開始就感覺到讀書是一件苦、苦、苦差,
那麼教和學都會事倍而功半。
不介意事倍而功半的名校,當然可以利用所謂「校譽」,
利用家長怕「執輸」的心理壓力,
及利用同學們之間的朋輩壓力,
一同進行好像富士康方式的填鴨工程,
把知識灌輸到學生的腦海裡。
由於愚昧和無知,老師和學生都浸淫在「背誦慾」之中,
希望出來社會之後和電腦記憶體比一高下。
香港人急功近利的心態,
令我們只重視在公開考試爭取亮麗的成績,
那些填鴨工程效用如何,是否必要,不再在批判之列,
我們相信「過了海就是神仙」!
不少中學教師認為學生一旦入到大學,
老師們的責任就已經完成,
至於在填鴨工程的威脅之下,
中學階段培養出學生們思考和讀書方面的壞習慣,
彷彿與老師們無關。
學生們在大學裡流出的血和淚,
只能夠怪他們自己的天份不足!
於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成為了一句口號。
[考試壓力]
又有人說,讀書壓力是來自考試壓力,
有自視為專家的人認為香港教育制度一直存在問題,
小學生要面對全港性系統評估試 (TSA),
中學生要面對「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
做人亦需要面對人生一連串各式各樣的考試,
造成人類沉重的壓力。
有不少小學校長和教師,
不懂得如何令學生對系統評估試的題目產生興趣,
只懂得要求學生操、操、操,
成為第一種助紂為虐的壓力來源。
因為學校的聲譽有賴學生在全港性系統評估試中的成績,
小學校長和老師們自我感覺良好的急功近利心態,
令他們放棄培養及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興趣,
因為考試成績比這些抽象的東西更為重要。
「捨本逐末」這句成語,也許就是這樣產生的!
如果我們重視教書,明白世界教育界的潮流,
對我們的下一代有足夠的愛心,
就必須明白學校的首要任務,不是要勝過其他學校,
而是要盡力避免和家長合作用洗腦或恐嚇的方式,
讓剛開始讀書的高小學生覺得讀書辛苦得來有意義,
讓高小學生同意、接受和內化「讀書是苦中作樂」這種感受。
學生一旦能夠接受這個價值觀,教和學都會事半而功倍。
那些不明事理、沒有空看著子女做功課,
不懂得如何挑選老師替子女補習,
只懂得跟隨大隊走、怕執輸行頭的家長,
以為凡是名校,必然擁有懂得教育的人才,
成為了第二種助紂為虐的壓力來源。
難道我們連一位高瞻遠矚的教育家也沒有嗎?
小學校董,難道只想沽名釣譽嗎?
小學校長和教師,難道只是想做「好」這份工嗎?
他們應該負起甚麼責任?
參考:
《思考和閱讀》(一)
《思考和閱讀》(二)
《思考和閱讀》(三)
《思考和閱讀》(四)
《讀書的方法》
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二十年的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時代,
讀書壓力、考試壓力、思考壓力、思考個人生命意義的壓力,
肯定全部皆有增無減!
《教與學的五大重點》
在香港讀過教育文憑的老師很多,
下面關於教學的這幾個重點,他們大都耳熟能詳,
問題只是信與不信和是否有能力做到而已。
☆ Learning is the top priority
最重要的不是教師教了多少,而是學生們學到了多少。
這就是為甚麼學生們有這麼多的測驗和考試!
因為不測試,很多學生都不會努力讀書;
因為不測試,老師不知道自己所教的東西,
學生們學到了多少。
但測驗和考試之後,
老師向學生解答題目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十分重要,
有經驗的老師通常不會忽視這一步功夫。
有一些教學功夫平庸的老師,傾向於教得深,
意圖利用高深的知識來「震懾」學生,
潛意識上「恥笑」學生們在這個階段應有的「無知」,
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學問夠水平,
另一方面打擊及扼殺學生們「問問題的能力」,
於是天下太平。
老師既掩飾了自己教學方法上的無能,
又保護了自己的面子。
筆者見過不少這樣的老師。
由於學比教更重要,所以我們必須研究
1. 甚麼是兒童最佳及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2. 究竟有多少類有效的學習方式?
3. 如何處理兒童在學習方面的個別差異?
其中必須考慮的是人類天賦的學習動機和傾向,例如:
1. 好奇心 curiosity 和 探索心 exploration,
2. 玩耍 play 和 創意 innovation/creativity 的傾向。
☆ Retention of Knowledge
最重要的不是學生們學到了多少,
而是學生們能夠保留多少學到了的知識。
這點牽涉到「如何教」及「如何記」的問題。
背誦,只是一種保留知識的中性方法;
如果能夠教授「記憶方法」就進了一小步;
如果能夠運用「知識架構」和「概念架構」去教學生,
再加上「立即運用」和「欣賞其中的美」去輔助,
就是長期保留知識的的最優秀方法。
這一點,一般老師往往只是做了一半。
有經驗的老師,通常不會拼命在駱駝的背脊上,
放上一根又一根的禾桿草。
Education is what survives
when what has been learned has been forgotten.
( B. F. Skinner )
☆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最重要的不是學生們保留了多少學到了的知識,
而是學生們能否將學到的知識在各面靈活運用,
將知識化為競爭力。
換言之,吞下的東西,最緊要能夠消化!
The mind is like the stomach.
It is not how much you put into it
that counts, but how much it digests.
( Albert Jay Nock )
這一點,大部份中學都被迫拋諸腦後。
這個問題不全是學校的責任,因為我們缺乏這方面的師資。
這方面的師資嚴重不足有三個原因:
1. 政府沒有一套良好的制度去鼓勵這方面的人才投身教書。
2. 教書只是口頭上的專業,事實上還不是專業。
3. 香港的眾多教育學院沒有能力從事這方面的培育。
所以這一點往往亦只不過是教育學院的口號而已。
最高層次的知識運用,稱為「創意」creativity。
Creativity is the ability to produce work
that is novel ( that is, original, unexpected ),
high in quality, and appropriate ( that is,
useful, meets task constraints )……
At an individual level, creativity is relevant,
for example, when solving problems on the job
and in daily life. At a societal level,
creativity can lead to new scientific findings,
new movements in art, new inventions, and
new social programs.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 is clear because new products
or services create jobs.
( Robert J. Sternberg,
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Synthesiz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89 )
☆ High-level Learning Ability
在知識爆炸的年代,
最重要是培育學生具備自學和自修的能力,
包括如何判斷知識的種類和層次,
如何建立「知識架構」和「概念架構」,
如何處理資訊。
英文稱為 learning how to learn。
參考:《自我學習》 《教書、教育》(八)
The object of teaching a child is to
enable him to get along without his teacher.
( Elbert Hubbard )
中國傳統的說法,
就是求學讀書能夠達到「神而明之,化而行之」的境界。
簡而言之,就是能夠融會貫通。
遺憾的是,這個重點對老師的質素要求極高!
換言之,我們需要的是懂得如何學習及依然在積極學習的老師。
The world of knowledge takes a crazy turn
when teachers themselves are taught to learn.
( Bertolt Brecht )
☆ Restructuring of Curriculum
在知識爆炸的年代,當學問越來越多的時候,
每隔五年,我們就必須重新檢視我們的課程,
重新思考中學範疇內所有知識的重要性、
先後次序和跨科目的合作,
判斷甚麼知識必須在中學的階段學習,
甚麼知識不必在中學的階段學習。
不應該偷懶,將責任推卸在學生的身上,
拼命在駱駝的背脊上放上一根又一根的禾桿草。
更進一步,如果我們決定需要因才施教,
照顧不同興趣和不同潛能的學生的話,
課程應該如何設計?
Carpe Diem Schools
至於家課,問題就簡單得多了。
我們只需要問:
家課究竟是加強記憶還是訓練技巧?
家課究竟是訓練技巧還是訓練思考?
家課究竟是訓練低層次的思考還是中、高層次的思考?
熟能生巧並不表示腦能思考,
換言之,我們需要問自己:
技巧的重要性和思考的重要性應該是甚麼比例?
普通思考的重要性和批判思考的重要性應該是甚麼比例?
當家課越來越多的時候,
研究思考過程來製造的家課,
細心部署、精密編排的家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結語]
其實從根源開始思考,教與學的問題不外四個:
1. 學生的質素 [遺傳、命理]
2. 家長的質素 [遺傳、文化資源、物質資源]
3. 老師的質素 [性格、智力、心靈質素]
4. 課程的質素
也許教育界的朋友會覺得很奇怪,
為何筆者會在第一項裡加上命理學這個因素!
其實這並非無的放矢,
因為家長的質素不一定能夠完全保證學生的質素,
there may be a black sheep in the family.
而且我們不能夠百分百保證優秀的父母必然會有優秀的子女。
遺傳學家知道第一項和第二項對於教與學的重要性,
但是他們未必懂得,亦未必相信命理學。
這就是一般用雙生子做遺傳學實驗的人,
不會知道需要控制的變數,
造成遺傳學家思考上和實驗上的缺憾。
我們都見到,
一般香港的名校都懂得控制第一項和第二項因素,
但為了照顧沒有條件控制首二項因素的學校,
我們只集中思考第三項和第四項因素。
為了方便記憶,
筆者將教與學的問題稱為「滑石粉」TALC 的問題,
因為教與學的問題 [第三項和第四項因素] 不外四大類:
1. Teaching 如何教,學校如何挑選老師
2. Assessment 如何評核老師及學生
3. Learning 如何學
4. Curriculum 如何編訂課程
《文科和理科》
Human history in essence is the history of ideas.
( H. G. Wells )
文科和理科的分類在教學界屬於前瞻性的思維,
因為學生們從未思考過它們的分別,
而可悲的是很多中學裡負責升學輔導的老師竟然也不懂得。
文科和理科可以有兩種劃分的方法:
1. 以內容來劃分
2. 以思考來劃分
一般香港的中學,都採取以內容來劃分文科和理科。
「理科」只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電腦,
其他的科目都列入「文科」。
而這些所謂「理科」,其實都服膺一個共同的要求:
就是治學絕對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含糊了事」,
概念有些微的錯誤,計算有些微的錯誤,理解有些微的錯誤,
往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 Benjamin Franklin )
可惜現時中學生對「理科」的概念非常模糊,
因為他們學習的只不過是五花八門的「理科」的基礎,
而且基礎並不穩固,因為欠缺了兩大支柱:
嚴謹的思考訓練和用清晰的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
欠缺了嚴謹的思考訓練,只能夠培養出具備樹木思維的人才,
不可能培養出具備森林思維的人才,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知識份子!
欠缺了用清晰的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不但創意無法表達,
而且個人的創意往往為他人作嫁衣裳,被同事一手奪得,
所以欠缺了兩大支柱的訓練,
往往只能夠培養出「理科」的助手和抄寫人員。
如果訓練兩大支柱的土壤和環境都不存在,
如果中學放棄了批判思維和哲學的訓練,
不但影響到中學生升讀大學之後繼續研讀「理科」的能力,
影響到中學或大學畢業生出來社會工作後的進修能力,
而且影響到他們應付和處理人生問題的能力。
未曾在科學哲學中浸淫過的讀者,不明白甚麼是「科學精神」的人,
也許不明白下面這句說話的意思:
Have no fear of perfection, you’ll never reach it.
( Salvador Dali )
參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由於一般香港的中學都沒有「哲學」這科,
所以一般年青人對「理科」都有一個錯誤的意識,
以為「理科」就只是科學!
自古以來,中國人做學問,都是文、史、哲不分家,
中國的大學問家和國學大師,
都是和中學的「理科」一樣,擁抱同樣的原則:
治學絕對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含糊了事」,
必須明白有些概念「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所以必然「文中有理」,而且往往蘊藏極度豐富的理!
治學的態度是格物致知,
是尋根究柢兼且鍥而不捨,
是「審問、慎思、明辨」,講求證據!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自甘墮落,
對「文科」竟然可以降低要求,放寬這個標準,
認為「文科」可以接受半桶水的思考,
可以「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含糊了事」!
中國的歷史、哲學和文學中的一部份,
本來應該屬於「理科」,想不到竟然變成了「文科」。
由於有了西方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
我們才明白有另一種文科和理科的劃分法,就是以思考來劃分:
1. 科學屬於理科。
2. 哲學、邏輯、批判思維的訓練屬於理科。
3. 大學裡的法律科,如果不包括對法律自身的批判,
如果不需要參與法庭上的辯論,
只能夠說是介乎文科和理科之間。
只有讀法律而又見識過及參與過尖端辯論的人,
才算得上是讀過理科。
換言之,理科包括了所有要求謹慎思考,細心明辨,
講求證據,公開接受批判,有能力自我修訂的學問。
理科當然亦有很多東西要記憶,
但絕對不能單純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讀理科。
但不能夠否認依然有不少老師,
喜歡用一般死記硬背的讀文科方式去教理科。
筆者的夢想,當然是希望見到用繁體字及粵語編製的
「繁體粵語中文IB課程」,而且不但要教「知識論」,
更要探究人生旅程中非常實用的「生命哲學」。
地理、地球科學和天文學,當然應該是理科。
歷史,當然應該是理科,而且是極為重要的理科,
應該包括社會、政治、宗教、文化的探討和批判。
歷史,當然應該用批判的思維來學習,
用批判思維的方式去教導!
最好能夠一開始就訓練學生去懷疑,去考據,
去研究和判斷甚麼是信史。
中國文學,則既是理科,也是文科:
文以載道、必須說理的部份屬理科,
感性、幻想和創意,不需要理由的部份屬文科,
而中國文學裡的這兩個部門,
既可以優美地結合在一起,亦可以涇渭分明,
視乎參與者的性格喜好和天賦才華。
不少自視為重視理科的中學,不懂得如何劃分文科和理科,
所以不但沒有哲學科,不但會用框架方式來教通識科,
不但以為議論文的寫作訓練就是理科的寫作訓練,
而且又傾向於鄙薄中國語文,疏忽於選擇中國語文老師,
所以它們的畢業生之中,真正懂得思考的人才,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的確是對標榜理科的中學的一大諷刺!
古人喜歡把文章、文體分類,
分類往往過於不必要的精細,至少者亦分為四類:
「夫文本同而末異。
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詞賦欲麗。」
《典論論文》(曹丕)
其實文體只得兩大類:
☆ 文以載道的文體 [理科]
文以載道的文體講究說理,重視真實,能夠典雅就更理想。
這類文體包括了現代分類的所謂
議論文及那些和 [概念、思想] 有關的說明文。
現代做學問的人應該明白,
願意接受不斷的批判,去蕪存菁,
作出必須的修改和修訂的文章,
才算得上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然而香港的中國語文和文學科老師,
可能困於天份,可能困於訓練,可能困於性格和興趣,
已經沒有了這種古代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抱負,
所以難以鼓勵後來者「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也許,香港的中國語文和文學科老師認為,
訓練學生批判思維、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和他們無關,並非他們的責任。
問題是中國語文中亦有很多哲學思考,
而一般中學生的作文缺乏深度及思考,
甚至內容自相矛盾,完全是因為沒有哲學思考的訓練。
文科學生,即使文筆優美、描寫能力高超,
如果思考能力不足,對寫議論文有恐懼,
是否只能夠是偏才?
如果學生只懂得為賦新詞強說愁,不覺得忸怩嗎?
寫作應是由心而發,由誠推動,由思考下筆,由批判修正,
而這些全部都是哲學的範疇!
如果思考能力訓練不足,
不少中學生即使不是文字搬運工人,
也難以避免成為別人的思考的搬運工人!
至於強詞奪理、意圖諂媚及意圖用語言偽術行騙的文章,
雖然醜態百出,成為這類文體最壞的榜樣,
但短期內可以是成功的「洗腦之大業」,
然而長期來說則必然是「亡國之大業」。
既有壞處,亦必然有好處!
從「教導初中學生批判思維」的角度來看,
這類文體依然算是「不朽之盛事」,
有其不可磨滅的反面教育價值。
☆ 優美文學 [文科]
優美文學,講究美和雅,講究想像和創意,講究押韻和修辭,
辭藻可以浮誇華麗,往往語不驚人死不休。
優美文學,屬於藝術,用作消遣,並非「經國之大業」。
由於藝術中主觀成份甚重,所以難免有「文人相輕」的現象,
難免有「下筆如生鐵鑄成,一字不能易」的自負。
「文人相輕,自古已然」,但相輕並非問題的關鍵,
只要文人懂得對「道/真理/智慧」謙卑就可以了。
文以載道的文體和優美文學這兩種文體,
當然可以產生各種分配狀況的組合,產生現代分類的所謂
「抒情文、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傳記、遊記」。
至於香港現行的通識教育科和生命教育科,
由於往往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徵狀,
暫時都只能夠列為文科。
理論上,凡是用傳統教文科的方式去教的理科,
只能夠算是「半理科」!
其實香港很多中學都是用教文科的方式去教理科。
不少誇下海口,自稱訓練思考的科目,
口裡說訓練學生的批判思考和分析能力,
實際上奉行的卻是拒絕批判的知識灌輸,
或者敷衍了事的探究。
只需一看考試題目及評核方法就立即真相大白!
如果以思考來劃分文科和理科,
凡是關於情境、意境、描述、寫實的科目,屬於文科。
凡是需要創意思維的科目,當然屬於理科,
包括部份的文學、音樂、繪畫、雕塑、設計、烹飪…
文科中優美的東西是人類文明的精華,
經過嚴謹的挑選之後,
好的文章和詩詞一定要多讀,更要背誦。
但背誦,不一定需要是全篇!
有腦的人不需要像那些糊塗的老學究們,
受制於「光環效應」halo effect,堅持背誦全篇。
優秀的文章和優美文學,不一定全篇都有價值,
學生們其實只需要背誦其中最有價值的部份。
同理,好的音樂一定要多聽,但不一定需要懂得演奏;
好的藝術創作,包括建築物,要看一看。
由於我們的中學裡沒有哲學,所以我們的中學教育欠缺了
☆ 道德、倫理的討論。
☆ 關於個人生命意義的初步涉獵。
☆ 探討個人和團體的關係。
我們大部份的中學裡也沒有實際的應用科目,例如
☆ 個人養生及理財方式的初步涉獵,
☆ 兩性的關係的初步認識:旁及同居、婚姻、家庭、子女。
至於中學「文組和理組」的分組,和「文科和理科」的劃分,
似乎沒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們的「理科」欠缺了哲學!
[結語]
天下事物都充滿了大小、簡單和複雜的「道理」,
而且自然界從來都不會將知識強行分類。
所謂理科,當然不只是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
人類社會文化中種種錯綜複雜的「道理」,
對我們同樣重要,同樣需要嚴謹的思考去學習。
人文科學中的眾多科目,
同樣是社會改革、公司管治及人事管理的必修科目。
部份傳統的文科,根本就是理科,
不應該用傳統文科老師的教學方式來教學,
應該聘請有批判思維能力的老師去教,
只不過香港社會一向鄙薄看似沒有實用價值的文科,
所以我們不去訓練具備批判思維的文科老師。
重視教書、明白世界教育界潮流、高瞻遠矚的中學,
當然需要明白「文科和理科應該如何劃分」這個課題!
問題是我們必須明白由於資源有限,
無論那一科目,包括體育、武術和舞踏,
都是篩選最優秀的百分之二十人才,
其餘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在該科都是陪跑者。
從「有教無類」的教育角度來看,
中學當然應該具備相當的規模,
這樣它的科目才能夠走多元化的路線,
適應各式各樣具備不同天賦的學生,
讓他們都有機會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才華,
所以「文科和理科」的劃分非常重要。
每一科目中的上智者走創意路線,
每一科目中的中智者走模仿路線,
每一科目中的下愚者依然可以走烹飪及機械維修路線。
可惜自五四運動以來,西方治學一絲不苟的精神,
西方治學中懷疑和批判的精神,也許只有科學界得益。
筆者的「假說」hypothesis 是:
1. 文學家重視「美」多於重視「真」和「善」。
2. 文學家容易欠缺「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感受。
所以容易接受「得過且過,難得糊塗」的意識形態。
3. 文學家不懂得科學中「觸發點」threshold 的概念。
如果這個「假說」成立的話,
那麼通才只能夠從讀科學的青少年中培育出來,
不能寄望於讀文學的青少年。
中國這個吃米的民族,
可以用 RICE 這個 acronym 來幫助我們記憶如何劃分三大科目:
☆ 文科
Recitation, Incubation, Creativity, Enthusiasm
☆ 社會科
Research, Investigation, Critical Thinking, Experience.
☆ 理科
Reasoning, Imagination, Critical Thinking, Experi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