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一)

蘇軾《定風波》(一)
[ 前言 ]
宋神宗元豐二年 (1079),「一肚子不合時宜」的蘇軾,
由於反對新法,經歷了北宋文字獄「烏臺詩案」,
被控「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在任上被捕,
送往御史臺獄,羈押四個多月,僥倖得免一死。
元豐三年 (1080) 正月,蘇軾被貶謫至黃州擔任團練副使,
共四年又四個月,到元豐七年才離開。
在黃州的日子,蘇軾成詩二百二十首、詞六十六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3%8F%E8%87%BA%E8%A9%A9%E6%A1%88
在「烏臺詩案」發生前三年,宋神宗熙寧九年 (1076),
蘇軾寫下《水調歌頭》這闋詞,
詞裡顯示作者在「退與進」、「仕與隱」之間的抉擇上,
還有徘徊和困惑的心態。
「烏臺詩案」死裡逃生後,蘇軾對人生開始有新的體悟。
這闋詞是貶謫後第三年,元豐五年 (1082) 的作品,
反映出蘇軾對人生反思後,
看破了名、利、權對個人自由的制肘,安於平凡的生活。
蘇軾對逆境的豁達源於哲學上的超越,
詞初讀易明,再讀之後就會開始有種種的疑問,
所以《定風波》這闋詞並不容易翻譯得完滿。
宋詞素來偏向抒情多於說理,更何況是哲思,
蘇軾的《定風波》是罕有的例外。
如果我們說《定風波》表達了蘇軾深邃的人生哲理,
那麼我們應該能夠說明《定風波》究竟是如何「深邃」,
不能夠僅僅用「深邃」一詞來敷衍了事,貶低了中國文學的價值。
[ 詞題 (小序) ]
這闋《定風波》在詞牌下有個詞題 (小序),
交代寫這闋詞的前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
    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沙湖在今湖北黃岡縣東南三十里,
據蘇軾《東坡志林》卷一「遊沙湖」記載: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
蘇軾當時為解決生活問題,在沙湖買田,打算自耕自食,
三月七日就是和朋友前往看田。
農曆三月,湖北是暮春,天氣多變,春風還有點寒冷。
所以歐陽修的詞中亦有提及
雨橫風狂三月暮」《蝶戀花》。
小序裡提及「雨具先去」,
即是說蘇軾和同行友人亦知暮春天氣多變,
眾人本來是帶著雨具出發的,
可能是由於上午後一段時間都天晴,
眾人為免累贅,吩咐侍從或家僕拿雨具先行回去。
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人算不如天算,
結果「雨具先去」後就出現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雨,
出現了「同行皆狼狽」的局面。
蘇軾借這次「遇雨」事件,除了發揮文學家的才華之外,
亦發揮了蘇軾對人生哲學的領悟。
換言之,蘇軾不但用這闋《定風波》寫景、寫事、寫心境,
更在其中混和了人生哲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7 蘇軾《定風波》(一) a

《文學和思考》(四)

[《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
教科書裡的那條題目的作者,
目的應該是希望中學生探討《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那麼《將進酒》裡背後的思想是甚麼?
是清晰的樂觀還是盲目的樂觀?
是清晰的悲觀還是盲目的悲觀?
抑或只是如是觀?
《將進酒》裡「及時行樂」的行為屬於積極還是消極?
首先,「人生苦短」是一個主觀的「感受」、
也許可以視為主觀的「看法」,
但「生命無常」,卻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一個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要爭議的,也許只是「生命無常」的或然率而已。
不逃避「生命無常」這個課題,去找出解決的方法,
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積極的心靈行動!
反而不去思考這個課題,不去面對,假設它不存在,
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
然而李白在《將進酒》中,
並非以「生命無常」作為出發點,
而是從「人生苦短」的感慨開始。
人生的長短,很多時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對人生的長短的感覺,
就更視乎當事人如何運用生存的時間,
亦在於當事人是否依然壯志未酬。
從這個角度來看,
除非我們肯定「人生其實頗長」是樂觀的「看法」,
同時肯定「人生苦短」是悲觀的「看法」,
否則我們不能夠決定李白在《將進酒》表現的心態,
到底是樂觀還是悲觀!
筆者並不認為在「人生到底是長是短、是苦是樂」方面,
可以達到毫無爭議的共識!
既然 「人生苦短」是詩人的感受,
「高堂明鏡悲白髮」的又不能夠肯定是否李白,
要批評人生的長短、苦樂的話,
又欠缺了客觀的判斷標準,那麼可以如何下結論?
先來做一個統計: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如是觀,有點像我阿媽係女人。
「千金散盡還復來」是清晰的樂觀。
「但願長醉不用醒」是一般人都可能曾經有過的心態,
曾經失戀的人也許最清楚。
如果不是慢性自殺,真的長醉不醒,
那麼「但願長醉不用醒」就和樂觀悲觀無關。
如果堅持寫《將進酒》那段時間李白有慢性自殺的傾向,
請拿出證據來。
「古來聖賢皆寂寞」是如是觀。
「萬古愁」可以是清晰的悲觀,可以是如是觀。
看來根本就沒有足夠論據來判斷《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屬於樂觀還是悲觀;
更加不能夠肯定《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是否徘徊於樂觀和悲觀之間。
至於《將進酒》裡「及時行樂」的行為,
當然屬於積極的行為,不管「樂」如何定義。
吃喝玩樂本來就是積極的行為,
本來就是大部份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和三兩知己一同吃喝玩樂,更是積極中的積極,
根本不需要爭論。
若然李白的《將進酒》是以「生命無常」作為出發點,
那麼《將進酒》裡背後的思想當然是樂觀的思想;
而「及時行樂」的行為當然是積極面對死亡的行為,
而「人生得意需盡歡」就是及時、就是開心地活在當下。

《文學和思考》(三)

回到教科書裡的那條題目:
《將進酒》一詩徘徊於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兩種矛盾思想之中,
總覽全詩,你認為本詩的思想屬於積極還是消極?試抒己見。
首先,「樂觀自信」並不一定是一種思想,
四個字之中只有樂觀中的「觀」字有可能和思想有關。
正如前述,樂觀和悲觀是兩個混合了情緒、態度和思想的辭彙。
樂觀和悲觀中的「樂和悲」是反映情緒,
而樂觀和悲觀中的「觀」,
可以反映得自社會或傳播媒介,一種不自覺的意識形態,
可以是一種未經批判、盲目兼主觀的態度,
可以是一種多年來大部份時候的感受和心態,
也可以是一種經過謹慎思考,比較接近客觀的思想。
樂觀要成為一種思想,一定是經過批判「清晰的樂觀」。
參考:
《樂觀、悲觀、如是觀》(一)
《樂觀、悲觀、如是觀》(二)
《樂觀、悲觀、如是觀》(三)
《樂觀、悲觀、如是觀》(四)
《樂觀、積極》(一)
《樂觀、積極》(二)
要判斷李白的「樂觀自信」是否一種思想,
除了要研究李白的生平之外,
最重要的還是在李白寫《將進酒》一詩時,
成為他肚子裡一條沒有被灌醉,頭腦尚清醒的蛔蟲。
在《將進酒》一詩中,李白究竟是樂觀還是悲觀,
抑或樂觀和悲觀都有相當的成份,還需要辯論。
而且不論樂觀還是悲觀,李白都可以對自己的才華有自信,
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
為甚麼有一個人自信就一定是樂觀?
為甚麼要把「樂觀自信」這頂帽子,
強戴在李白或《將進酒》這詩之上?
其次,「及時行樂」只不過是一種「行為」,
一種回應當事人思想的「行為」,
而且這種「行為」未必一定和思想有關,
可能只是和當事人的天賦及遺傳有關。
即使「及時行樂」這種「行為」和當事人的思想有關,
但當事人背後的心態和思想,
既可以是樂觀,可以是悲觀,亦可以是如是觀,
再者,如果未能夠請教當事人,就只能夠靠揣測。
必須肯定「及時行樂」者背後的心態和思想,
才能夠判斷當事人「及時行樂」的行為,
到底是積極還是消極。
參考:
《及時行樂》(一)
《及時行樂》(二)
既然「樂觀自信」只有很小的可能是思想,
而「及時行樂」根本不是思想,那麼《將進酒》一詩
「徘徊於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兩種矛盾思想之中」這句話,
就是廢話!
是出題員概念模糊,思路有欠清晰,未經深思熟慮而寫下的題目。
如果題目不能批判,那麼這條題目就是
「出題員欺騙了自己之後,又意圖強迫學生接受他的邏輯」。
即使我們願意認錯,意圖改寫題目,
將「矛盾思想」改為「矛盾行為」,
但「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這兩種行為矛盾在甚麼地方?
結論是:
我們不能夠肯定「及時行樂」的人是「樂觀還是悲觀」,
他的行為到底是「積極還是消極」!
所以「本詩的思想屬於積極還是消極」是一個廢問題!
「樂觀自信」這種心態和「及時行樂」這種行為,
完全沒有矛盾,
而《將進酒》的思想並不涉及「積極還是消極」的問題。

《文學和思考》(二)

[ 思考方法的第一步:問問題 ]
教育局和考試局都認為學生應該發展出獨立批判的精神,
如果題目不能批判,怎可以稱為批判思維?
而且人類從科學發展中得到的經驗是:
問錯了問題,自然會得到錯誤的答案;
懂得問問題,問對了問題,往往事情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問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學問!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any  thinker  is  stating
the  problem  in  a  way  that  will  allow  a  solution.
( Bertrand  Russell )
A  problem  well  stated  is  a  problem  half  solved.
( Charles  Kettering )
In  many  scientific  problems
the  difficulty  is  to  state  the  question  rightly;
once  that  is  done,  it  may  almost  answer  itself.
( Jacob  Bronowski, 1951 )
The  formulation  of  a  problem
is  far  more  often  essential  than  its  solution,
which  may  be  merely  a  matter  of
mathematical  or  experimental  skill.
To  raise  new  questions,  new  possibilities,
to  regard  old  problems  from  a  new  angle  requires
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marks  real  advance  in  science.
( Albert  Einstein  and  Leopold  Infeld )
It  is  a  commonplace
that  all  research  must  start  from  a  problem.
Research  can  be  successful  only  if  the  problem  is  good;
it  can  be  original  only  if  the  problem  is  original.
But  how  can  one  see  a  problem,  any  problem,
let  alone  a  good  and  original  problem ?
For  to  see  a  problem  is  to  see  something  that  is  hidden.
It  is  to  have  an  intimation  of  the  coherence  of
hitherto  not  comprehended  particulars.
( Michael Polanyi, 1966 )
思考的錯誤會導致問錯了問題,
而問錯了問題有時亦會造成思考的錯誤。
「思考」和「問問題」,
其實就好像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問題。
所以「問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問:
「別人或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有沒有問題!」
因為很多時問問題的人不知道自己問的問題中,
有自相矛盾的部份,
不知道自己問的問題中,其實蘊含著未經證實的假設,
或者問問題的人學識不足,
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思考有問題,
不清楚問題之中所用到的概念本身就有問題,
所以就提出了一條有問題的問題。
如果題目不能批判,怎可以稱為批判思維?
If  thought  corrupts  language,
language  can  also  corrupt  thought.
( George Orwell )
我們是否同意:
培養學生清晰的思考和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
是老師們兩種最重要的職責。
Judge  a  man  by  his  questions  rather  than  his  answers.
( Voltaire )

《文學和思考》(一)

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但如果能夠從管中抽取豹的 DNA通過 cloning 技術,
也許未嘗不能得窺全豹。
寫了這麼多篇關於「樂觀、悲觀、如是觀、積極、消極」的文章,
也許我們可以解答新高中中國文學教科書裡的一條題目。
[ 教科書裡的一條題目 ]
「古典詩歌」是「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文學科必修部份,
其中天行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高中中國文學》第一冊,
第五課的《將進酒》中有這樣的一條題目 (第141頁):
《將進酒》一詩徘徊於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兩種矛盾思想之中,
總覽全詩,你認為本詩的思想屬於積極還是消極?試抒己見。
看見這樣的題目,本來應該很高興,
因為出題目的人思路有欠清晰,
所以同學們可以發揮的地方應該甚多。
但同學們一定會指出我們高興得太早,
因為這條題目並非「通識教育科」的題目,
全批判思維絕對沒有用武之地。
而且中學的老師對思考方面有一些古怪的要求,
來源應該是考試局奉為「金科玉律」的潛規則:
1.  除了理科之外,
絕對不可以批判題目,因為批判題目就是「離題」。
2.  答題目時不可以做騎牆派,一定要在正、反兩方面選擇一方。
記得當年女兒做家課時,問我關於這條題目的看法。
筆者大學讀理科,在中學教過幾年理科,並非讀文學出身,
自然是用理科的思維去思考。
但一聽她說出一向以來中文老師的要求,
不禁心裡一沉,二則以喜,一則以悲。
在考試成績大過天的今天,
筆者喜的是幸好自己並非現時中學文憑試的考生,
否則一定捧蛋;
喜的是幸好自己沒有資格教中國語文和文學,
否則這位要求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老師,
一定領導學生「誤入歧途」。
悲的是為何批判思維在中國語文和文學科裡,地位如此低落,
難道中國語文和文學中的「理」就只能夠去到這個程度嗎?
難道我們的中學生就只能夠達到半桶水的思考能力嗎?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打了入冷宮嗎?
中國語文和文學科只是要求學生「文以載半道」嗎?
如此的心態和答題要求,我們期望能夠訓練出怎樣的人才?
請教過專家之後,肯定情況一如女兒所述,
但原因只能夠靠筆者自己揣摩,姑且提出四點「假說」如下:
1.  讀文科的人一般沒有接受過哲學的訓練,
根據文人相輕的傳統,一般文人頗不喜歡認錯。
2.  學生們應該照顧出題目的人的面子,
避免批判他們 (殫精竭慮) 生產出來的題目。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3.  從文科的角度來看,學生沒有可能叻過老師。
你當你自己係乜水!咁斗膽!
4.  學生的思考是次要,一眾改卷員如何打分才是最重要。

《樂觀、積極》(二)

至於「盲目的悲觀」會帶來「消極」的行為,似無異議。
然而「清晰的悲觀」所帶來的行為,
往往就難以判斷到底是「消極」還是「積極」。
無奈是「消極」還是「積極」?
忍耐是「消極」還是「積極」?
歸隱是「消極」還是「積極」?
日本人一向喜歡美化死亡。
對日本人來說,自殺是樂觀還是悲觀的思想?
「切腹」是積極還是消極的行為?
樂觀,至少需要三大條件:
個人的智慧,個人的天賦才華,環境的配合。
沒有足夠智慧的人如何能夠樂觀?
沒有天賦才華的人如何能夠樂觀?
置身在惡劣環境中的人如何能夠樂觀?
認為人定勝天而且向這個方向努力的人,
我們普遍地認為是樂觀和積極的人,
但是他們的樂觀不一定是「清晰的樂觀」,
因為甚麼叫做「勝天」,需要一個清晰的定義!
同時帶來進步和污染,是怎麼樣的「勝天」?
生產大量質素下降,附送不必要的添加劑,
甚至有毒的食物,是怎麼樣的「勝天」?
資本主義社會同時鼓勵貪婪和積極的性格,
又算是怎麼樣的「勝天」?
是「盲目的樂觀」還是「清晰的樂觀」?
沒有足夠智慧的人如何勝天?
沒有足夠天賦才華的人如何勝天?
如果環境不配合,欠缺天時地利人和,如何勝天?

如果知道自己大限難逃,人也可以選擇勇敢地面對死亡,
緊守崗位,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
既不樂觀,也不悲觀,為何一定要選擇樂觀?
日本輻射災區不少老居民和老農民寧願留下,不打算離開,
置生死於度外,誓與家園共存亡!
這算不算是勇敢?算不算是緊守崗位?
這算不算是樂觀?
這算是積極還是消極?
一般來說,災難會促使人們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但對大部人來說,這個課題如此複雜,
而質詢自己如此困難,
客觀及批判性的思考又是如此辛苦,
還是忘掉過去,努力向前,賺錢為上,
諗多無謂,食多會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My  desire  is  for  wisdom,
not  for  the  exercise  of  the  will.
The  will  is  the  strong  blind  man
who  carries  on  his  shoulders
the  lame  man  who  can  see.
( Arthur Schopenhauer )
不喜歡思考上勞動,只喜歡身體的行動的人,
是「消極」還是「積極」?
拒絕三思而後行,先做了再算,
是「盲目的樂觀」還是「清晰的樂觀」?
在安穩的日子時,我們懶得思考;
到水深火熱時,我們重視行動,鄙薄只說不做的人,
擁抱短期內能解決問題的執行人才。
這,也是我們對香港人的「如是觀」!

《樂觀、積極》(一)

我們聽到「樂觀」和「積極」這兩個辭彙,總是肅然起敬,
因為教育界人士視之為美好的褒義詞,
政府高官和勵志人士都喜歡把這兩個辭彙掛在口邊,
鼓勵年青人要「樂觀」和「積極」,
所以「樂觀和悲觀」、「積極和消極」成為了「通識教育科」
無可避免地需要深入探究的辭彙。
積極和消極,是行為的表現。
一般人認為「樂觀」才會產生「積極」的行為,
而「悲觀」就必然會產生「消極」的行為。
那麼「盲目的樂觀」及隨後的「積極」行為,
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一般人認為有行動才算是「積極」,
那麼野獸獵食時耐心等候,算不算是消極的行為?
一個有腦的人等待時機,又算不算是消極的行為?
一般人如何判斷?
「清晰的樂觀」當然可以產生「積極」的行為,
但「清晰的樂觀」如果不受道德的管制,
隨後的「積極」行為又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強姦者算不算是積極和樂觀的人?
行險僥倖、打劫、盜竊,做犯法事情而成功的人,
算不算是積極和樂觀的人?
由於社會上智者甚少,製造謠言,從中圖利的人,
算不算是積極和樂觀?
當年日本入侵中國,節節勝利,
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是樂觀和積極的表現,
是明治維新成功的證明。
而南京大屠殺時日本軍人鬥殺得中國人多,
這是屬於積極還是消極的行為?
香港人購入「累民兄弟」債券,
在政府監管和售方都是樂觀和積極的不負責任行為,
在買方則是樂觀和積極的投資行為。
大騙子,一向都是未雨綢繆,樂觀和積極的人!
2011年的「盲搶鹽」事件雖然好笑,
但反映出中國人民的積極!
聽信謠言,未必和樂觀及悲觀有關,
但往往會出現積極的行為。
不少中國人認為政府傾向於隱瞞真相,擅長扭曲事實,
操控傳播媒介,所以中國人認為
「政府闢謠的事九成九都是真的,寧信謠言莫信政府,
    這是血淚教訓換來的真理」
中國人容易聽信謠言,並不一定是代表無知;
聽信謠言,究竟是樂觀還是悲觀?
謠言在中國,有龐大的市場,是重要的消費品!
聽到謠言之後,沒有影響的,中國人會一笑置之,
至於有影響的謠言,中國人寧可信其有,
這是在無法查證之下,積極保護自己的行為。
筆者相信不用舉太多例子,
就可以說明「樂觀」和「積極」這兩個辭彙,
並非一般人想像中那麼完美。

《樂觀、悲觀、如是觀》(四)

當一條毛毛蟲開始作繭自縛時,
樂觀的人就會說,它將蛻變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
悲觀的人就會想,也許這條毛毛蟲會在繭內死去,
就像蠶蟲一樣被人浸死在熱水中然後抽絲剝繭;
而如是觀就是知道事實上兩種情況都會發生。
積極的如是觀就會去找出在沒有人插手的自然界中,
有甚麼因素會影響到出現死繭及死繭的百分率有多少。
再舉一例:
樂觀的人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如是觀的人兩方面都會看到,因為他明白「禍福相倚伏」,
有得必有失,所以必須擁有足夠的智慧去衡量得失。

[ 如是觀 ]
科學的態度是「接受事實」和「如是觀」,
所以凡具備科學態度的人,
不會強迫自己必須在「樂觀」和「悲觀」之中作一抉擇。
樂觀的人,容易落入希望的陷阱,
悲觀的人,容易落入恐懼的陷阱,
只有擁抱如是觀的人,才可以避免落入希望和恐懼的陷阱。
如果我們拒絕擁抱「如是觀」的話,
那麼甚麼叫做正面思考positive  thinking
「正面思考」中的「思考」是盲目的思考還是理智的思考?
「正面思考」中的「正面」代表情緒,事實,還是道德?
如果是代表情緒的話,正面是樂還是悲?
如果一個人常常讓「樂和悲」的情緒左右,
又怎麼能夠培養「客觀及批判性的思考」?
如果是代表事實的話,為何不立即去發掘真相?

如果是代表道德的話,正面是盲目的道德還是理智的道德?
所有思考都不能夠擺脫事實和理性。
如果沒有「客觀及批判性的思考」,
所謂「盡人事」就是半句廢話,
所謂「盡人事」的行動隨時變成枉費心力 ── 白做!
如果沒有「客觀及批判性的思考」,
所謂「未雨綢繆,早作準備」是甚麼意思?
如果沒有「客觀及批判性的思考」,
如何能夠達到「清晰的樂觀」這種境界?
中國古代的聖人,
往往擁抱著一個生命中遙不可及、遙遙無期的理想和目標,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盡人事,聽天命,
知其應為而為之,只是擁抱希望,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為甚麼一定要在樂觀和悲觀之中作一抉擇?
為甚麼我們認為擁抱希望的人一定是樂觀的人?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長期樂觀,短期悲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張載 )
我們只能夠說:
古代的聖人,通過深刻的思考和觀察,積極!
他們分為兩大類:一類長期才樂觀,一類如是觀。
積極和樂觀沒有必然的關係!
積極的行為不一定來自樂觀的思想!
積極的行為可以來自使命感、
可以來自對文化、國家和社會的承擔!
還記得塞翁失馬的故事嗎?
中國人「塞翁失馬」的哲學,就是「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不必高興得太早,也不要悲痛得太早,
因為我們明白老子禍福相倚伏的道理。
「禍福相倚伏」的道理和北宋名臣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想法,
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當然不是憂愁,
而是高瞻遠矚,為國家未雨綢繆;
所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然不是不樂,
而是慎防樂極生悲,待天下樂完之後才樂也不遲。
這種「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慎思明辨,寧靜致遠,未雨綢繆的心態,
明白治國必須具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慎重,

就是中國文化寶藏之一!
很多情況之下,
接手一件十分困難、成功毫不樂觀的事情,
鍥而不捨,賭那萬分之一或甚至千萬分之一的成功機會,
失敗了又如何?為甚麼要悲觀?
在快接近成功的時候,
開始有些娛悅和興奮的情緒,十分正常。
當事人只需要盡力而為,
為甚麼要堅持當事人一直保持樂觀?
如果愚蠢到一定要劃分的話,
你說,這樣的人到底是樂觀還是悲觀?
為甚麼不可以「如是觀」,「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應用在人事物之上,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是樂觀、悲觀、還是如是觀?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1.  可以是由於悲觀,知道遲早發生,但自己無路可走,
所以一早認命,視死如歸,逆來順受。
由於恐慌也無法改變事實,亦無路可走,
也許當事人早已看破生死,也許當事人認為此事義無反顧,
於是乎大難臨頭就慷慨就義。
這個悲觀,應該是「清晰的悲觀」。
2.  可以是由於「如是觀」,知道這個泰山可能會崩。
「如是觀」再加上充足的準備,一早未雨綢繆,
才能夠產生「清晰的樂觀」,有恃無恐。
即使未必勝算在握,未必站在百分百安全的地方,
亦能夠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3.  可以是「盲目的樂觀」,相信一個毫無準備的政府有能力解決。
4.  可以是由於「團隊壓力」而騎虎難下,知道如果這個時候逃跑,
會被同事視為「逃兵」,以後如何做人!
至於「禍福相倚伏」的道理,表面上似乎很簡單,
就是指「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好或壞」,
好的事情往往有它的代價,壞的事情往往有它好的一面。
樂觀的人只見福,不見禍;悲觀的人只見禍,不見福;
大文豪莎士比亞亦認為「事無好壞,而是想法使然。」
莎士比亞當然欠缺了現代科學思維的訓練!
接受過科學思維訓練,懂得如是觀的人才會明白,
「禍福相倚伏」的道理,其實牽涉到兩個關鍵:
1.  事情中好處[福]和壞處[禍]的百分比,
因為一件事情究竟好處多還是壞處多,需要每個人自己去衡量。
2.  事情中好處[福]和壞處[禍]的重量,
因為其中一個壞處隨時足以以令所有好處變得微不足道。
「如是觀」就是科學的態度!

《樂觀、悲觀、如是觀》(三)

[ 樂觀 ]
首先,我們必須澄清樂觀這個概念:
樂觀不一定是正面思維,不一定是正能量。
這類樂觀的人有一句常用的座右銘,就是:

事情極有可能會更壞It  could  have  been  worse!
禍福相倚伏,天下之至理。
這句座右銘的好處是可以讓有思考能力的人心情放鬆,
讓自己喘一口氣,安靜和冷靜下來,然後反思,
但壞處是讓懶於思考或者沒有能力思考的人有了藉口,
希望別人不要進究為何事前他們沒有未雨綢繆,

為何事後他們又懶於汲取教訓。
所以懶於思考的人用這句座右銘時,往往有一個假設,
就是這些事情都是防不勝防的,防患於未然是浪費心血,
不如順其自然,袖手旁觀,看事情如何發展。

同時往往會有一個延伸的想法,就是推卸責任很正常,
可以濫竽充數時,不妨得過且過,敷衍了事,退縮在後,
遇上挑戰,忍得就忍,明哲保身,險就讓別人去冒,
自己一定不願意冒險,這就是「不為天下先」的哲學,
所以蕭規曹隨,一向是平庸官僚的辦事守則。

No  matter  how  bad  things  are,
you  can  always  make  things  worse.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
為了方便說明,
樂觀也可以分為兩大類:「盲目的樂觀清晰的樂觀」。
兩者之間當然可以有各種不同清晰程度的樂觀。
懶於思考的人,往往擁抱「盲目的樂觀」,
而「盲目地樂觀」的人,如果只是自己個人勇往直前,

不是愚蠢人的話,就一定是不相信有運氣的賭徒。
能夠同時客觀和樂觀  realistic  AND  optimistic
才是真正「清晰的樂觀」。
Optimism  that  does  not  count  the  cost  is  like  a
house  builded  on  sand.  A  man  must  understand
evil  and  be  acquainted  with  sorrow  before  he
can  write  himself  an  optimist  and  expect  others
to  believe  that  he  has  reason  for  the  faith  that
is  in  him.
( Helen Keller )
自稱樂觀的人,如果是慫恿「盲目地樂觀」的人勇往直前,
而自己則在旁觀察的話,其實也算是「清晰地樂觀」:
1.  他們清晰,別人盲目,同心同德,大家都樂觀。
2.  他們利用「樂觀的口號」,讓別人擔負起馬前卒的角色。
換句話說,「樂觀」很多時被人用來行騙!
When  it  is  dark  enough,  you  can  see  the  stars.
( Charles A. Beard )
不少投機份子在別人的災難之中十分樂觀,
因為別人的危,產生了自己的機,
混水摸魚,此其時也。
於是他們就在別人的災難和疏忽之中樂觀及低調地茁壯。
所以一向做壞事的聰明人,有時反而更加樂觀!
樂觀,一向是美好的褒義詞,對不對?
樂觀的聰明人究竟是如何維持他們的樂觀?
樂觀的聰
明人會告訴自己:
也許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報應,
也許所謂報應其實只是降臨在愚蠢人的身上,
即使我們相信報應遲早會來,
但避過一次就是賺了一次,
下一生人的事下一生人再算,誰知道有沒有下一生,
也許根本就沒有輪迴。
這何嘗不是充滿希望?何嘗不是「清晰的樂觀」?
天真愚昧的羔羊究竟是如何維持他們的樂觀?
天真愚昧的羔羊會告訴自己:
必須適應目前的惡劣環境,逆來順受,
不應該埋怨,因為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在內。
到適當的時候,神自然會出手懲罰壞人,
所以我們只需要祈禱,擁抱「正面思維」,
然後袖手旁觀,耐心等待。
Happy  are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detect
and  so  chooses  to  ignore  important  issues,
take  life  day  by  day,  complain  very  little,
and  are  thankful  for  the  little  things
as  well  as  their  little  freedom  in  life.
( Jason Ling )
這世界當然有不識時務的人:
To  the  wicked,  everything  serves  as  pretext.
( Voltaire )
I  swore  never  to  be  silent
whenever  and  wherever  human  beings
endure  suffering  and  humiliation.
We  must  always  take  sides.
Neutrality  helps  the  oppressor,
never  the  victim.
Silence  encourages  the  tormentor,
never  the  tormented.
( Elie Wiesel )
To  hold  a  pen  is  to  be  at  war.
( Voltaire )
在旁觀者噤若寒蟬,對世道人心之變,漠然於懷,
眼不見為乾淨,及時行樂,樂以忘憂,
「開心地活在當下,好好地過每一天」之下,
聰明人的樂觀何嘗不可能接近「如是觀」?
對不重視道德的人來說,
「樂觀」和 「積極」足以令他們雄心萬丈,
百尺竿頭,更進十步,因為到處都充滿了機會!
畢竟人活著不是單靠貪心,
乃是靠樂觀的思維、積極的行動和團隊精神;
一旦不重視道德的人團結在一起,人多勢眾時,
他們必然勇於接受挑戰,而且迅速採取行動,
絕對不會坐失良機!

樂觀和積極,一向都是美好的褒義詞,對不對?
真正懂得政治和經濟的人明白信心的重要性:
信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但卻可以輕易地被摧毀。
當一個國家的政權在某方面未能取信於市民,

一旦在這方面發生災難,
政府透過電視呼籲國民「情緒冷靜、行動克制、樂觀面對」時,
就未必有足夠的公信力令人民樂觀,
因為樂觀的條件是國家的管治能力和人民對國家的信心。

《樂觀、悲觀、如是觀》(二)

[ 悲觀 ]
為了方便說明,
悲觀可以分為兩大類:「盲目的悲觀清晰的悲觀」。
兩者之間當然可以有各種不同清晰程度的悲觀。
如果認為某段短暫時間之內的「情緒發洩」和「負面的說話」
而肯定當事人屬於「悲觀」的人,則極有可能是錯誤的認知。
短暫時間之內的「悲觀」,個別事情上的「悲觀」,
不能夠歸納為代表整體人生的「悲觀」!
「盲目的悲觀」當然屬於那些感情用事、不喜歡思考的人。
「盲目的悲觀」會產生絕望、消極、厭世,甚至自殺的傾向。
頭腦清晰的人不可能長期悲觀,
所以「清晰的悲觀」往往代表短期的悲觀,
但這個短期可以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
所以「清晰的悲觀」極有可能接近事實,
在若干年後證明其實是「如是觀」。
「清晰的悲觀」會產生無奈、忍耐、超越、歸隱。
「清晰的悲觀」雖然會產生希望,
但這個希望未必能夠在有生之年實現,要賭一賭。
Everything’s  fine  today,  that  is  our  illusion.
( Voltaire )
Optimism  is  the  madness  of  insisting
that  all  is  well  when  we  are  miserable.
( Voltaire )
一位頭腦清晰的哲學家  Albert  Camus
由於對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就會對少部份人樂觀,對大部份人悲觀:
He  who  despairs  over  an  event  is  a  coward,
but  he  who  holds  hope  for  the  human  condition
is  a  fool.
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就是「如是觀」。
《古詩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就代表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溫柔敦厚的「如是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除了「樂觀」和「悲觀」之外,怎可能沒有「如是觀」?
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雙調。夜行船。秋思》(馬致遠)
楊慎 (1488-1559) 為明朝武宗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自幼聰穎。
正德六年 1511,二十四歲中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當時確是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嘉靖三年 1524,三十七歲,「大禮議」事件爆發,
觸怒皇帝,遭廷杖,被謫戍雲南,從此官場失意,孤寂潦倒。
嘉靖三十八年 1559,七十二歲,七月,卒於戍地。
一個人如果能夠豁達,不介意懷才不遇,
應該能夠達到楊慎晶瑩剔透的境界,
走出名利權的世界,只作為一個旁觀者,笑看世變滄桑,
《臨江仙》這首彈詞就表現出一個「如是觀」的境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楊慎)
《樂觀、悲觀、如是觀》(二)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
如是觀的底色一定是灰色,
因為人類的愚昧無知、虛偽、追逐「名、利、權」,
對物的貪婪,甚至因而發動大開殺戒的戰爭,
再加上種種的天災人禍,合力造成了灰色的底色,
但幸好灰色的底色中有亮點,給我們帶來了一點希望。
這些亮點的存在,是由於古今中外都有智者和聖賢,
進行「智慧布施」,並且能夠憑藉教育薪火相傳,
都有「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人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What  really  raises  one’s  indignation
against  suffering  is  not  suffering  intrinsically,
but  the  senselessness  of  suffering.
( Friedrich Nietzsche )
關菊英《過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cvgk0Eng3w
還未回歸心靈的人,不會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義,
只有澹泊明志,放棄了追逐名利權,同時回歸心靈的人,

才會懂得追求智慧的價值,並且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義,
達到擁抱命運,擁抱「如是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