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世界》(三)

[尊重和歧視並行不悖]
不要以為讀過大學的人就一定懂得甚麼是科學,
也不要以為在大學裡選修科學的人就一定懂得甚麼是科學。

由於在香港的大學裡,
科學的哲學和科學的歷史並不屬於必修科目,
所以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很多都不懂得甚麼是科學,
不懂得科學信仰,不懂得科學精神,不懂得科學制度,
尤其不懂得科學對不認識科學是甚麼的愚蠢人的歧視,
這些愚蠢人往往只懂得科技這種科學的成果,
但對於科學為何能夠成功卻一頭霧水,但安於無知,
而這些愚蠢人卻偏偏喜歡插手他們不懂得的範疇!

所以常常會見到一個大學畢業生,正在把玩著手機,
口若懸河地發表他的理論:
追求真理,有人說是夢想,其實只不過是空想,
因為人類永遠不能夠掌握真理。
科學從來都沒有意圖一步登天,
科學從一開始就是步步為營,摸著石頭過河,
拒絕平庸,踢走愚蠢人,只留下有腦的人,
並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依賴同道中人互相批判及砥礪,
日積月累,鍥而不捨,嘗試一步一步地「迫近真理」。

事實上接近真理,非常難!難比登天!
科學以追求真理為目的,所以一定迎難而上,
但科學的迎難而上,從來都不是螳臂擋車,
科學的迎難而上,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關於「溝通」,一般市民都不知道,
科學界是「尊重」和「歧視」一齊並行不悖
具備科學態度及有腦的人,即使說錯了,
仍然會得到「尊重」;
不知道甚麼是科學態度兼冇腦的人,備受「歧視」,
沒有人會肯花時間和他「溝通」。
「歧視」冇腦是科學界成功的因素之一!
其實這就是《大學》裡所說的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的一種處理方法。
而中國傳統的所謂擇善固執」,
根本就是尊重善和歧視惡;
而所謂去蕪存菁,根本就是尊重菁和歧視蕪。
但必須弄清楚一點,
就是科學界只是「歧視」這位仁兄在科學方面的冇腦,
並不「歧視」這位仁兄的個人及這位仁兄其他各方面的才幹。
科學的制度完全不像政治制度,
科學的制度像研究所,政治制度像小學。
科學需要有腦和喜歡批判的人,政治則只吸引野心家。
所以 Albert  Camus 才會說:
Politics  and  the  fate  of  mankind  are  formed
by  men  without  ideals  and  without  greatness.
Those  who  have  greatness  within  them
do  not  go  in  for  politics.
科學的制度是精英主義,
公開歡迎所有有腦的人,並且趕走愚蠢人的參與。
科學對愚蠢從來都沒有同情心,
科學對愚蠢從來都不能夠包容,
科學對愚蠢從來都不慈悲,
科學對愚蠢從來都不會顯示出胸襟、量度與修養!
所以人類的宗教討厭科學,曾經燒死科學家,
雖然科學精神和宗教精神完全沒有衝突。
Truth  is  the  cry  of  all,  but  the  game  of  the  few.
( Bishop  Berkeley, Siris, 1744 )
科學界中人,絕對不是好像那些還擁有童真的藝術家,
說他們大部份不吃人間煙火,倒還接近一點!
但別忘記,一千過讀過科學 (不是科技) 的人之中,
可能只有一個是科學界中人。
由於科學界人數少,
所以社會上的所謂精英往往當他們是高級的蜜蜂,
以為自己才是社會上的主人,
所以肯研究科學哲學、歷史和意識形態的精英,
亦有如鳳毛麟角,
不知道「科學精神」其實蘊藏著人類文明進化的寶藏!
雞同鴨講,也許要等多一百年!
所以和時下的所謂「精英」溝通,只可以談科技,
不應該浪費時間談「科學精神及其運作」,
因為他們不會明白,
而且他們暫時也看不起「科學精神」!
他們重視的只是科技。
正如香港教學界的「精英」和大部份家長一樣,
看不起「教育」,只是重視「教書」和文憑。
[認識科學是甚麼]
想不到「迫近真理」不但是人類的理想,
更是「可以實現的理想」;
不但實現了理想,更加「應用」了理想,
這是近二百年來科學和科技帶給我們的啟示。
為甚麼一些「迫近真理」的東西竟然可以應用?
為甚麼一些抽象的東西竟然可以腳踏實地?
科學是甚麼?
科學是幻想嗎?科學是妄想嗎?科學是空想嗎?
任何喜歡思考的人,可以從不深入地參與任何科學的研究,
但不可以不認識科學究竟是甚麼。
當我們用「科學」這個名詞的時候,
十個普通人之中,其實有九個根本不懂得他究竟想說甚麼。
根據科學歷史、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
我們知道「科學」至少包括了六個成份:
1.  科學信仰
參考:《科學是一種信仰》(一)《科學是一種信仰》(二)
《科學是一種信仰》(三)《科學是一種信仰》(四)
2.  科學精神
參考:《科學精神》(一)《科學精神》(二)《科學精神》(三)
《科學精神》(四)《科學精神》(五)《科學精神》(六)《科學精神》(七)
3.  科學方法──問問題、做實驗、提出假說、再做實驗
4.  科學制度──專業、小圈子、公開、透明
5.  用科學方法和科學制度產生出來的科學知識
6.  科學應用──科技
雖然「科學」並不複雜,但亦沒有一般人想像那麼簡單,
當然不可能是我們喜歡怎樣定義「科學」就怎樣定義。
當一般人用「科學」這個名詞的時候,
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出現這個問題的主因,是由於我們中學的課程,
從來都不知道「認識科學是甚麼」竟然是這麼重要!

《科學世界》(二)

荀子《勸學》篇中指出:
「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近二百年來科學的發展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征服」大自然,
靠的只不過是這「六道板斧」:
1.  開放式小圈子的集體智慧,
2.  日積月累,鍥而不捨的功夫,
3.  發展小圈子內共同使用的精密語言,
4.  根據事實而互相作出的最嚴苛挑剔──批判,
5.  小圈子做初級裁判,自然界做最後裁判,
6.  拒絕平庸,不斷地站在一個接著一個巨人的肩膀上。
No  bird  soars  too  high
if  he  soars  with  his  own  wings.
( William Blak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1793 )
If  I  have  seen  fa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Bernard of Chartres )
簡而言之,科學界遵循一條定律,就是
The  Principle  of  Consensus  of  Significant  Others
而所謂  Significant  Others
就是小圈子內受過專業訓練和有思考能力的同業。
There  is  nothing  more  odious  than  the  majority.
It  consists  of  a  few  powerful  men  who  lead  the  way;
of  accommodating  rascals  and  submissive  weaklings;
and  of  a  mass  of  men  who  trot  after  them  without
in  the  least  knowing  their  own  minds.
( Goethe )
One  machine  can  do  the  work  of  fifty  ordinary  men.
No  machine  can  do  the  work  of  one  extraordinary  man.
( Elbert Hubbard )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endowing
with  the  fruits  of  a  dozen  men  of  genius  a  population
which  is  emotionally  at  the  level  of  savages  and
culturally  at  the  level  of  schoolboys.
( Cyril  Joad )
Only  when  he  has  published  his  ideas  and  findings
has  the  scientist  made  his  contribution,  and  only
when  he  has  thus  made  it  part  of  the  public  domain
of  scholarship  can  he  truly  lay  claim  to  it  as  his  own.
For 
his  claim  resides  only  in  the  recognition  accorded
by  peers  in  the  social  system  of  science  through
reference  to  his work.
( Robert K. Merton )
筆者認為科學的「六道板斧」,
蘊藏著現代精神文明中執行方法上最頂尖的精華!
筆者可以大膽地說一句,
不懂得科學世界和她蘊涵的精神的人,
根本不懂得甚麼叫做「集體智慧」,
不懂得「集思廣益」的最高境界是甚麼!
一般市民只知科學界重視「理性」,
但重視到甚麼程度,如何操作,一無所知;
一般市民只知科學界有一個「包容和開放的環境」,
但究竟如何包容,如何開放,一無所知;
一般市民只知科學界重視「實驗」,
但如何進行「實驗」,可能只有小部份人知;
一般市民只知科學界重視「溝通」,
但科學家究竟如何「溝通」,市民一無所知;
一般市民只知科學界「競爭」激烈,
但科學家「競爭」的目的和目標,市民一無所知,
科學界如何對待「競爭」的失敗者,市民一無所知,
為甚麼科學界的革命不需要流血,市民一無所知。
所以說:
「科學世界」百多年來,根本就是和市民生活的世界,
在意識形態之上完全脫節,
只靠科技世界和市民藕斷絲連,雖然這一些絲是鋼絲!
最令人悲哀的是,社會上的思想家,
很多都沒有投身過科學界,
根本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中,
還有這樣一個人數少少、無國界的大同世界,
而且成功地發展了一百多年;
另一方面,科學界 (不是科技界) 中人,
性格上對政治和社會有興趣的有如鳳毛麟角。
兩個世界的人,就有如火星人和地球人一樣,
難以溝通!

《科學世界》(一)

On  a  cosmic  scale,  our  life  is  insignificant,
yet  this  brief  period  when  we  appear  in  the  world
is  the  time  in  which  all  meaningful  questions  arise.
( Paul Ricoeur )
自從哥白尼於 1543 年出版著作《天體運行論》開始,
歐洲踏入了「科學革命」時代。
哲學家懷海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更稱十七世紀為科學史上「天才的世紀」。
但是從今天回顧,
十六至十八世紀的科學發展依然屬於緩慢,
直到十九世紀,科學的發展才突飛猛進!
十九世紀到現今一百多年,
在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只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
人類的科學界已經發展出自己的一個新天地,
有自己的信仰和價值體系。
Man’s  greatness  lies  in  his  power  of  thought.
( Blaise Pascal )
換言之
The  qualities  of  mind  are  more  important
in  life  than  knowledges  and  doctrines.
一般人只認識科技,追逐科技,追逐科學新知,
但對科學界的信仰和價值體系,一無所知,
所以對科學的蓬勃發展及成功的原因,亦一無所知。
科學探索,是整個社會、甚至全球參與的一種學習活動,
人人都可以參與,但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參與,
由於入圍的門檻頗高,科學成為了小圈子的活動!
一般市民都不知道,科學界一向是小圈子」,
一個無國界,但戰況激烈的「小圈子」,
一個既充滿「理性」亦充滿「激進的行為」的「小圈子」,
而且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學習一種毫不含糊的語言
但這個「小圈子」依然是完全開放絕對公開的,
歡迎所有有腦,有思考能力的人入場
Do  experiments,  think  for  yourself,
not  to  accept  other  people’s  theories  or  ideas
without  questioning.
科技界會比較容易入場,
但科學界就絕對不容易入場,因為門檻極高。
由於門檻極高,而且要求參與者有清晰的表達能力,
又需要通過實驗測試和批判的程序,
所以科學界絕對不怕一般人對「曲高和寡」的恐懼。
科學界絕對不會用人數的多寡來決定真理:
It  is  proof  of  a  base  and  low  mind  for  one
to  wish  to  think  with  the  masses  or  majority
merely  because  the  majority  is  the  majority.
Truth  does  not  change  because  it  is,  or  is  not,
believed  by  a  majority  of  the  people.
( Giordano Bruno )
Wrong  does  not  cease  to  be  wrong
because  the  majority  share  in  it.
( Leo Tolstoy, A Confession by Leo Tolstoy,
  Religious Theology )
科技和科學都是專業!
由於自然界的奧秘無窮無盡,
所以科學界的分工亦極為精細。
科學界產品就是科學知識scientific  knowledge
而「科學知識」的質素檢定──科學制度──
是採取了小圈子參與者互相監管的方式,
所以應該是人類所有產品中最嚴格的。
科學知識必須經歷小圈子的辯論和互相批判
嚴厲的實驗測試」,才能夠出廠,
但將來一發現有問題,隨時會被回收和銷毀。
科學界期望藉著整體參與者的互相批判和辯論,
個別參與者在觀察和思考中犯下的錯誤,
可以消弭於這種互相監管的制度之中。
所以「小圈子」的成就,其實是一種眾志成城的集體智慧」!
一百多年前,發明家愛迪生就是運用集體智慧」,
得到了百多項發明的專利。
Science  is  intelligence  in  action  with  no  holds  barred.
( P. W. Bridgman )
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兩個事實:
Science  has  everything  to  say  about  what  is  possible.
Science  has  nothing  to  say  about  what  is  permissible.
( Charles Krauthammer )
Small  mind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extraordinary,
great  minds  with  the  ordinary.
( Blaise Pas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