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理論》(下)

人世間之所以如此複雜,追求智慧之所以困難重重,
是由於下面這六大元素都是和人性有關的真理,
但一般未曾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的人,
卻喜歡選擇性地只接受其中一部份:
1.  好人比壞人多。
2.  怕事的人比不怕事的人多。
3.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貪婪虛偽亦自在人心。
4.  懂得團結的壞人比懂得團結的好人多。
5.  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人。

6.  不修行和修行半途而廢的人,
      比矢志修行的人多結果是
☆  思考上懶惰的人比思考上勤奮的人多,
      所以愚昧無知的人比頭腦清醒的人多。
☆  重視名利權、有信念、自負、愛面子、懂得度橋的人,
      比重視心靈、有信仰、謙卑、愛真理、懂得思考的人多。
☆  恐懼自我批判、拒絕內省的人,
      比樂意自我批判、時常內省的人多。
A  simple  rule  in  dealing  with  those  who
are  hard  to  get  along  with  is  to  remember
that  this  person  is  striving  to  assert  his
superiority;  and  you  must  deal  with  him
from  that  point  of  view.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Good  can  exist  without  evil,
whereas  evil  cannot  exist  without  good.
( Thomas Aquinas )
人性和社會制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系統,
研究人性就必須同時研究他們所置身的社會制度。
當我們掌握了某個社會制度中的人性之後,
即使不用自己親自動手,一切事情都會變得容易得多,

所以不必對別人的坐享其成,表現出酸葡萄心態。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the  man
who  doesn’t  have  to  do  it  himself.
( A. H. Weiler )
當我們聰明自負,不明白甚麼叫做對真理謙卑,
覺得只要對上司謙虛,忠心耿耿,
只要上司給自己權力去控制別人,
一切就會馬到功成,結果往往自掘陷阱。
無論如何努力掩飾,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聰明並非智慧,往往只是將腦力用於度橋,
然而由於人算不如天算,聰明往往反被聰明誤,
所以聰明和愚蠢,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人一旦愚蠢,或者一旦思考懶惰,
就不會懂得懷疑和批判的精神,甚至會討厭批判,
更加不會懂得為何智者會喜歡「自我批判」。
人一旦愚蠢,或者一旦思考懶惰,
思考方面就會倚賴別人代為籌謀。
就會用講者的名氣或者附和的人數來判斷真理。
人一旦愚蠢,或者一旦思考懶惰,
思考方面就會傾向於非此即彼或者以偏概全,
不會懂得數學上百分率的現象。
人一旦愚蠢,或者一旦思考懶惰,
思考方面就會接受真假混雜的思想。
人一旦愚蠢,或者一旦思考懶惰,
虛偽就容易乘虛而入,
於是既欣賞世上的光,亦喜歡在黑暗裡走。
You  have  a  flaw──
you  think  the  truth  will  make  men  free.
But  it  only  makes  them  angry.
They  believe  what  suits  them,
they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 Charles McCarry, The Tears of Autumn )
但神必然會留一條後路給聰明的野心家,
就好像《約伯記》中神和魔鬼的博弈一樣,
由於神尊重祂賜予人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所以和魔鬼打賭「心靈  soul」和「  ego」的力量,
孰強孰弱。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
    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 5:45》
神當然知道自己創造的人類之中,
即使是洪水毀滅後挪亞的後裔,
由於純種通婚,出現了很多次貨,
包括很多純良但愚蠢,不懂得思考的羔羊。
他們和同樣愚蠢的羔羊埋堆,近蠢者蠢,
在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之下,容易被人瞞騙和利用。
只要有相當多的愚蠢人願意為了愚昧的信念犧牲,
聰明人就可以從中謀取暴利。
Often  it  does  seem  a  pity  that  Noah
and  his  party  did  not  miss  the  boat.
( Mark Twain )
問題是我們必須緊記:
只要聰明的愚蠢人沒有從事任何和公眾有關的事情,
堅持愚蠢是他們的自由。
和聰明的愚蠢人辯論,有若與夏蟲語冰,浪費時間;
和聰明的愚蠢人肝膽相照,有如在馬屎坑中和政棍擁抱。
當生活在聰明的愚蠢人掌權的時代,
不論是修行者還是真基督徒,都不容易。
「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
    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做神無瑕疵的兒女。
    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
    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腓立比書 2:15-16》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
    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
    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彼得前書 2:12》
[「善良、平庸、愚蠢」是一個危險的性格組合]
很多人都不知道,當我們輕視嚴謹人性理論的重要性,
當我們忽略了「人性/制度」的愚昧所產生的罪惡和殘酷,
人類將會向厄運和悲劇靠近,
而這個靠近的恐怖是因為它往往是緩慢而漸進的,
到我們懂得需要防範或制止時,一切都已太遲了。
如果說人是神創造的,那麼研究人性和人性所創造的制度,
就是基督徒的使命之一,
尤其是因為這些人都是經過洪水篩選死劫後挪亞的後代。

God  must  love  the  common  man,
he  made  so  many  of  them.
( Abraham Lincoln )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Samaritans.
( William M. Holden )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uman?
This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to  answer
because  there  are  evils  originating  from
human  ego,  arrogance,  ignorance,  laziness,
foolishness  and  hypocrisy.  The  fact  that
some  people  have  good  character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at  they  are  wise  or
at 
least  possess  good  intelligence.
( Jason Ling )
決志追求智慧的人,一定歧視平庸和愚蠢,
但不會歧視善良,因為善良就是道的顯現。
治療「聰明的愚蠢」的唯一辦法,是回歸心靈,
所以有些人雖然智力普通,但堅守人格,
對自己不懂得的東西就說不懂,所以絕非愚蠢人。

然而人類的世界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簡單,
因為世界上的確有「善良」加「平庸、愚蠢」的組合!
我們必須慎防的,就是那些「善良、平庸、愚蠢」,
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自以為理直氣壯的人。
As  scarce  as  truth  is,  the  supply
has  always  been  in  excess  of  the  demand.
( Josh Billings )
這些人有很多特徵,判斷他們很容易:
01. 他們擁抱信念,不懂得甚麼叫做信仰,
       所以討厭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02. 他們崇拜「大愛、包容、原諒」,
       對所有人都很友善,非常容易妥協,
       喜歡將隱惡揚善解釋為忍惡揚善。
03. 他們不介意別人將情緒、虛偽和面子,
       置諸說理之上,所以不喜歡辯論。
04. 他們不介意用人數來決定真理。
05. 他們往往包容「制度罪惡」,
       甚至參與成為制度中的一份子。
06. 他們只喜歡「半桶水的理性」,
       討厭鍥而不捨、尋根究柢的「根源思維」。
07. 他們對所有陰謀論都不相信、不去思考。
08. 他們只選擇聽自己喜歡聽的東西。
09. 他們是忍氣吞聲的高手,有極強的逆來順受能力。
10. 他們只懂得運用經濟來分析人生的一切問題。
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
1.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
     有一些人做錯了事會尋找代罪羔羊,
     有一些人喜歡懲罰無辜者。
2.  虛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3.  道德需要起碼的思考能力。
4.  應該將人和他的思想分開來判斷。
5.  人除了有上智下愚之分外,還有正邪善惡之分。
6.  任何人如果企圖讓所有人都滿意,結果是誰也不滿意。

There  are  always  people  willing  to
commit  human  atrocity  in  exchange for
a  little  power  and  privilege.
( Chris Hedges )
「小人為非固可惡;
    吾人以善類自名,而胸中全是利害,尤可惡。」
 (南宋。黃榦)
當我們遇上了惡人或者偽君子,
衡量雙方力量和得失之後,可以選擇迎戰或者逃跑。
平庸的人不一定愚蠢,但愚蠢的人一定平庸,
但偽君子一定聰明過人,
雖然然會有頗多語言偽術和思考方面的漏洞,
可惜一般懶得思考的人不會察覺

當我們不小心墮進了愚樂圈,環顧四周,發現盡皆蠢才,
如果不懂得逃跑的話,一旦被愚蠢人的愚昧所害,
我們該如何反應?

當我們不小心墮進了偽君子的懷抱,
相信他們堅持大愛,堅持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死得不明不白,也許除了覺得無奈之外,
只能夠埋怨天亡我也,只能夠慨歎「何必偏偏選中我」。
May  God  defend  me  from  my  friends;
I  can  defend  myself  from  my  enemies.
( Voltaire )
All  of  my  misfortunes  come  from
having  thought  too  well  of  my  fellows.
( Jean-Jacques Rousseau )
We  are  far  more  likely  to  be  harmed
by  our  fellow  man  than  by  our  fellow  animals,
yet  we  call  animals  wild  and  dangerous
and  we  call  man  advanced  and  civilized.
( Anthony Douglas Williams, Inside the Divine Pattern )
保護自己不被愚蠢人所害的唯一方法,
就是時刻提高警覺,避免讓愚蠢人參與自己的事務。
愚蠢人服從人數、權力、暴力、金錢、美色、名氣,
唯不服從理性,所以討厭批判,所以罔顧道德!
至於愚蠢人參與公眾事務所產生的禍患,
幾年來例子俯拾皆是,香港人耳熟能詳。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
    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 5:13》
由於修行者和真基督徒太過稀少,
一旦一群愚蠢人在幾位勤奮度橋,
追求成功的聰明人領導之下團結在一起,
把握可乘之機,世間出現的禍患就會更大!
壞人何嘗不懂得團結,相互扶持,壞壞相衛?
俗語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除了因為修行者往往各家自掃門前雪之外,
還因為袖手旁觀的騎牆派,擁抱僥倖的想法,

於是這些「善良、平庸、愚蠢」的人無知地助紂為虐,
結果就鼓勵了壞人嘗試他們的殘暴可以達到那種程度,
然後得寸進尺,步步進逼。

當一位平庸的愚蠢人又是一位善良的人時,
往往愛你變成害你,人間的悲劇就難以避免,
因為善良的人未必具備足夠的思考能力。
一旦遇上「善良、平庸、愚蠢」的人製造的悲劇,
同樣除了無奈之外,只能夠慨歎「相識註定成大錯」,
只能夠認命,也許是前生所作的惡業今生來受罷!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
    和愚味人作伴的,必受虧損。」
《箴言 13:20》
Any  theory  intend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socio-historical  reality
cannot  restrict  itself  to  the  human  spirit
and  disregard  the  totality  of  human  nature.
( Wilhelm Dilthey )
結論:
任何人性理論,除了觀察到的現象之外,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性的分布及碰上各種人性的或然率。
不懂得這一點的人在應用歸納法時就容易誤導自己,
產生錯誤的猜想,甚至錯誤的推論。
在未來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時代,
對人性理論的認識就顯得更為重要,
因為操縱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人。

《人性理論》(中)

文明的進步,本來就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
去蕪就是排斥和拋棄蕪,必然牽涉到判斷標準,
而世界上任何標準都可以視為對超過標準者尊重,
對優秀者的鼓勵和讚賞,對不及格者的歧視。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專業門檻和考試,
都是一種「尊重,讚賞,歧視」三者合而為一的評審。
專業門檻和考試,當然會有漏洞,例如
1.  考試內容並不符合考試想量度的才幹。
2.  考試的種類太少,對很多人都不公平。
3.  主持面試的人走漏了眼。
4.  主持面試的人有偏見。

參考:《認識考試》 
雖然我們都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但人有不同的性格、天賦、美醜、高矮、肥瘦、
智力、胸襟、野心、視野、良知、虛偽程度!
將人分類當然牽涉到專業的判斷,

所以肯定會有人認為將人分類是一種歧視。
同理,存菁,必然牽涉到品味和判斷標準,
何者是菁,應存,何者不是菁,不應存,
雖然是高層次人類共同的主觀,
但去蕪和存菁同樣需要接受批判。
凡是不願意回歸心靈,追求智慧,勇猛精進,
開始覺得人生完滿、開始過寫意生活的人,
他們屬靈的生命也是同時開始走下坡。
凡是不懂得去蕪存菁的文明,最後必然衰落。

懶惰和懶得思考的人,當然無力置喙!
A  lazy  person,  whatever  the  talents  with  which
he  set  out,  will  have  condemned  himself  to
second-hand  thoughts  and  to  second-rate  friends.
( Cyril Connolly )
參考《成長是甚麼?》
[將人分類是一門學問]
根據聖經,我們都是神用洪水毀滅祂最初創造的人類後,
挪亞的後代,由於家族內部通婚,所以難免出現很多次貨,
於是將人分類在需求之下華麗誕生,變成了一門學問。
Man,  who  is  he?
Too  bad,  to  be  the  work  of  God;
Too  good  for  the  work  of  chance!
( Doris Lessing )
無論是做管理工作,結交朋友,還是處理人際關係,
如何將人分類,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
因為應付不同類型人的需要不同的方法和心態,
會向旁觀者反映出當事人的辦事能力、人格和智慧,
在競爭日趨劇烈的新世代尤其重要。
The  nation  is  burdened  with  the  heavy  curse
on  those  who  come  afterwards.  The  generation
before  us  was  inspired  by  an  activism  and  a
naive  enthusiasm,  which  we  cannot  rekindle,
because  we  confront  tasks  of  a  different  kind
from  those  which  our  fathers  faced.
( Max Weber )
研究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人的性格分類,
先將人的性格抽絲剝繭成多種「元素」,
然後將各種相關的「元素」組合成多個大類。
西方的「九型人格」就將人分成九大類,
但將人分成九大類似乎過於粗略。
參考:《明辨》
將人分類可以稱為「識人學」,
是一門對人生非常重要的高深學問,
需要應用到哲學、科學和心理學,
甚至需要古人留傳下來的面相、掌相、命理學來協助,
所以必須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分析和研究。
人的性格複雜,變化萬千,
所以無論是研究哲學,心理學,面相學或者命理學的人,
他們都知道一個真理,就是:

Human  is  the  ultimate  variety.
而且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既有冷靜的殺手,亦有暴躁的君子和淑女,
既有為虎作倀的真小人,亦有助紂為虐的「半君子」。
當「半君子」掌了權,在同心同德的人團結之下,
在愚蠢、自私兼邪惡的真小人埋堆吶喊及協助之下,
寒冷的冬天還會遠嗎?

幸好人的性格總有共通點可尋。
參考:《智慧是甚麼?》(二十四)
Life  is  not  a  matter  for  simple  optimism
──for  there  is  evil;  nor  for  mere  pessimism
──for  there  is  good.
The  possibility  for  good  in  the  face  of  evil
is  what  gives  life  tragic  meaning.
( Rollo May, The Art of Counseling )
We  need  mor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because  the  only  danger  that  exists  is  man
himself──he  is  the  great  danger,  and  we  are
pitifully  unaware  of  it.  We  know  nothing  of  man
──far  too  little.
( Carl Jung )
說穿了,其實「識人學」並不太複雜,
最簡單直接的「識人學」,不外乎「識心學」: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心相篇》(陳希夷)
At  age  fifty,
every  man  has  the  face  he  deserves.
( George Orwell )
Every  person  is  responsible
for  his  own  looks  after  40.
( Abraham Lincoln )
然而除非是資深的修行者或者有神通的人,
否則「識心學」談何容易,
所以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只能夠依賴「識人學」。
「識人學」的分類法一定要實用,要貼近真相,
只要我們能夠將百分之八十的人成功分類,
我們的人生就可以舒舒服服:
1.  做職員期間被迫和某些人合作時,就可以減少磨擦,
2.  一旦升上中層位置需要用挑選手下時,就如魚得水,
    如虎添翼,能夠將適合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
「事之至難,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
    誠能知人,則天下無餘事矣。」 (陸九淵)
3.  我們的處事方法就可以靈活變通。
4.  團體中由騎牆派變壞的人,可以識別出來。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
    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 5:13》
管理之道,在於如何運用資源,而資源不外乎人和財。
理財容易,用人困難,因為偏才和平庸者屬於大多數,
所以南懷瑾先生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平庸者容易管理,挑選偏才和將才非靠「識人學」不可。
所謂將才者,有道德的通才是也

參考:《教書、教育》(三)
[哲學和心理學分類法]
其中一種分類的方法是將人分成大約六種:
1.  用「謙卑」抑或「謙虛」的態度來劃分。
一類是在真理面前感覺渺小,明白必須謙卑,
十分願意分享思想和經驗,
神奇地既固執而又願意徹底改變的人。
另一類是在人面前十分謙虛,不喜歡分享知識和經驗,
重視面子和輩份,錯了不肯承認的人。
2.  用名氣、財富、權力來劃分。
3.  用文憑的數目和質素來劃分。
4.  用知識的量和記憶力來劃分。
5.  用人格來劃分。
6.  用年齡來劃分。 [25歲以下, 25-40, 40-50, 50歲以上]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人際關係的分類方法還需要加上:
7.  用各式各樣的階級來劃分。
8.  用各式各樣的團體來劃分。
9.  用共同興趣來劃分,包括吃喝玩樂,臭味相投,
     甚至同流合污。
所以將人分類,首先要分辨甚麼是「沒有智慧的聰明人」:
凡事先考慮個人、公司或者團體的利益,
     罔顧公眾利益。
可以放棄心靈和良知的聰明人。
在重大的課題上擁抱「虛偽」的聰明人。
在思考和運用詞彙之上討厭謹慎的聰明人。
抗拒及討厭批判的聰明人。
討厭或者懶得思考,但又鄙視思考的聰明人。
思考能力不足的聰明人。
懂得對人 [尤其是上司及當權者] 謙虛,
     懂得扮無知,但不懂得對真理謙卑的聰明人。
認為人只需要瞭解外界,
     不需要太過清楚瞭解自己的聰明人,
     所以「內省」和「自我批判」是天方夜譚。
拒絕「認識自己」,欠缺了自知之明的聰明人。
完全不知道自己知道些甚麼,又不知道些甚麼。
需要匡智的人大致上有九類,有文有武,有嚴重有輕微:
1. 擁抱經不起批判的信念的人,不論是任何宗教。
2. 掌權者和他們的奴才,不怕無恥,不擇手段。
3. 意圖在法律灰色地帶行騙的商人。
4. 只接受過教書,未接受過教育的偏才。
5. 重視面子和輩份多於重視理性的人。
6. 不認識自己,無自知之明,不能夠管理自己,
    沒有能力內省和自我批判的人。
7. 思考能力不足,概念和定義模糊不清的人,
    包括所有好心做壞事的愚蠢人在內。
8. 擁抱虛偽這種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的人。
9. 喜歡用人數來決定真理的人。
[紫微斗數分類法]
將人的性格分類的方法有很多,
筆者認為比較準確的就是紫微斗數的分類法。
如果依紫微斗數的角度來將人分類,
將人分為一百四十四類其實過於粗略,
將人分成八百六十四類才算勉強合乎要求,
因為還未計算父母親出生年對該命造的影響!
參考:《一百四十四個命局》
紫微斗數知道拖延和陀羅有關,磨練和陀羅鈴星有關,
做事決絕,和擎羊有關;做事爽快,則和擎羊火星有關,
一旦紫微斗數配上「識人學」和「面相學」,必然如虎添翼。

[聰明人可以非常愚蠢]
由於缺乏嚴謹的思考訓練,
由於資本主義鼓勵自私和貪婪,
社會上的聰明人可以非常愚蠢,懂得晝夜度橋,
但欠缺了智慧,以為度橋就是思考,
不明白「真、誠、愛和智慧」的重要,
所以往往會弄巧反拙。

Foolishness  is  the  absence  of  wisdom.
Smart  people  can  be  foolish  and,  are
at  times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foolishness.
( Robert J. Sternberg )
Wisdom  is  the  right  use  of  knowledge.
To  know  is  not  to  be  wise.
Many  men  know  a  great  deal,
and  are  all  the  greater  fools  for  it.
There  is  no  fool  so  great  a  fool  as
a  knowing  fool.  But  to  know  how  to
use  knowledge  is  to  have  wisdom.
( Charles H. Spurgeon )
一般而言,在平穩的社會,只要大部份人都工作,
僅僅是愚蠢的人不會構成社會問題。
病態的社會通常都鼓勵「懶得思考,勤奮度橋」的人。
這類人通常智力高超,肯定是聰明人,
他們一旦有少少成功,都會沾沾自喜,自我感覺良好。
大部份比較重視操守的聰明人,
只是懂得追求屬世知識和技巧的進步,以免落伍,
不懂得需要修行,不懂得需要追求智慧,
所以思考能力到達某一程度之後,就停滯不前,
將人生中餘下的精力全部花在辦公室政治之上,
並且為後來者確立一個模仿的典範。

Nothing  is  so  contagious  as  example;
and  we  never  do  any  great  good  or  evil
which  does  not  produce  its  lik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可惜勤奮度橋,追求成功的聰明人,在劇烈競爭之下,
往往保守不住自己的心,意圖行險徼幸,罔顧道德,
度橋在灰色地帶行騙,甚至會出賣良知,樂於助紂為虐,
其中部份因一時糊塗而參與的資深人,騎虎難下,
就好像吸毒者,到悔不當初時已經浪子無法回頭。
從業力的角度來看,
這些勤奮度橋的聰明笨伯可以說是非常愚蠢,
因為「長久騎虎終變倀」,而且靈界有他們的計劃,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的現象常常會出現。
社會上一旦有很多這種「懶得思考,勤奮度橋」的人,
當然不可能和諧。
《避免》顧此失彼
你不願意思考
你說:
我不願意看見虛偽
無立錐之地
是的
為了避免辛苦
你避免一切開始
其實,人生中的所有問題都是人性的問題,
只要深入鑽研人性,掌握「識人學」和「識心學」,
包括自己的人性在內,甚至「面相學」和紫微斗數,
自然能夠「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人性理論》(上)

為何我們需要研究人性?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大學》
也許讀者們都聽過這樣的一句廢話
「我們都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為何要將人分類?
    為何不可以用愛互相包容?」
Knowledge  of  human  nature  is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political  education.
( Henry Adams )
無論是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人類學,
追化論,遺傳學,腦神經科學,管理學,軍事,或者教育,
人性都是遲早要接觸的課題。
所以建設一個可行、跨學科的「人性理論」,
隨後不斷地修訂,以貼近真相,
是科學及這些人文和社會學科必然會涉足的範疇。
「人性理論」是道德哲學、生命教育和宗教的理論基礎,
一旦「人性理論」有誤差,影響可以非常深遠。

[性善、性惡]
Man,  who  is  he?
Too  bad,  to  be  the  work  of  God;
Too  good  for  the  work  of  chance!
( Doris Lessing )
對人類來說,「人人都會死」是一種「信仰」,
因為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做實驗去證明,
但至今我們還未見過有任何例外。
我們知道「凡人皆有…」或者「凡人皆會…」的說法,
只能夠是一種「假說/猜想hypothesis/conjecture
難以證明,因為只要有一個例外,
這個「假說/猜想」就立即被推翻。
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
並非「信仰」,亦非「信念」,只能夠說是「迷信」。
一般來說,任何「二元理論」,只能夠作為一種分析工具,
用來表示兩極,因為大部份情況會出現在兩極之間,
例如「善惡」,「正邪」,「陰陽」,「男女」等等。
至於「正負」則是「三元理論」,因為有零這個平衡點。
No  man  really  knows  about  other
human  beings.  The  best  he  can  do  is
to  suppose  that  they  are  like  himself.
( John Steinbeck )
孟子的「性善說」也許源於「推己及人」,
但錯在簡化到以偏概全的地步,因為沒有人能夠假設

1. 這個世界只有一類人。
2. 所有男人都一樣,只得一類,因為有似女人的男人。
    所有女人都一樣,只得一類,因為有似男人的女人。
    況且還有陰陽人。
這些都是觀察力弱、沒有接受過科學洗禮的人常犯的錯誤,
因為即使在同一生物種類 species 之內,
都有多樣化 diversity 的現象,而且差距頗大!
There  are  very  few  at  the  top.
The  world  of  the  mediocre,  however,
is  one  of  intense  competition,  and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  is  crowded.
( David R. Hawkins )
陰陽的含意──強尼。貝拉美

結果孟子從「性善說」引申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課題,
這個課題和「眾生都有佛性」相同,
牽涉到數學中的百分率概念:一個人要成為堯舜,
1.  先天的才華、意志、毅力需要佔多少百分率?
2.  後天的教育、運氣、人際關係又需要佔多少百分率?
孟子的思想,顯然和孔子「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思想有衝突。
性善,並非所有人類共同擁有的特質,
否則天下太平,智者和
聖人輩出。
所以孟子其實只可以說「部份人的性本善」,
於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
1.  如何量度性善?
2.  某某人的性善百分率是多少?
孟子不能夠假設「所有人的性本善,只不過有些人捨棄了本性」,
因為完全不合乎科學精神中對觀察和思考的要求,
而且難以做實驗證明。
Humans have a terrible reputation for killing each another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humans-are-violent-animals-2016-9
Life  in  a  concentration  camp  tore  open
the  human  soul  and  exposed  its  depths.
Is  it  surprising  that  in  those  depths  we  again
found   only  human  qualities  which  in  their

very  nature  were  a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 Viktor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p. 108)
如果要統一東西文化,那麼我們只能夠說:
「人的性善源自心靈,但我們不能夠肯定所有人都有心靈」。
孟子「性善說」中的「同情心」,屬於低層次的善,
也許所有擁有殘餘心靈的人,都會有「同情心」,
但「是非之心」則屬於高層次的善,需要批判思維,
只有極少數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才會擁有。
看來,孟子這個「善」的概念定義頗廣,
似乎意圖令「性善說」放諸四海而皆準,
但可惜並不能夠涵蓋所有人。
We  agree  that  demanding  perfection  or  high  morality
are  inhuman  for  most  human  beings.  We  also  agree
that  certain  amount  of  ignorance,  foolishness,
selfishness,  laziness,  snobbishness,  superficiality  and
hypocrisy  are  perfectly 
human  for  most  human  beings.
So  when  we  talk  about  our  love  of  people,  what  do
we  really  mean?  We  also  know  that  some  people
have  good  taste,  some 
strive  for  perfection,  and  some
strive  for  wisdom.  Are  we  going  to  call  these  people
abnormal  or  perhaps  inhuman?  History  tells  us  that
all  surviving  civilizations  and  education  strive  for
perfection  in  a  moral  direction,  whereas  schooling
and  technology  strive  in  both  moral  and  immoral
directions,  all  of  them  in  a  step  by  step  approach.
So  how  are  we  going  to  judge  this  attitude  of
seeking  perfection?
( Jason Ling )
中國傳統的文化認為:
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柔中有剛,剛中有柔,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善中有惡、惡中有善,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禍中有福,福中有禍。
如何分析和判斷,需要的是智慧,否則只有事後才會懂得!
[心學]
孟子的「性善說」影響深遠,
發展成其後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學」。
但中國傳統文化的「心」,
沒有分辨到底是「  ego」還是「心靈  soul」,
所以「心」的定義混淆不清,概念不切實際,
既可以為「  ego」所用,也可為「心靈  soul」所用。
「心學」對人性的認識膚淺,
將這兩個不相容,甚至會產生矛盾的概念共一爐而冶之,
將人性的客觀真相和小圈子的意欲混為一談,
浪費了幾多個世紀讀書人的心力。
中國的「心學」只能夠成為一種「假說/猜想」,
具有小圈子在文字和自我陶醉方面的娛樂價值,
實質上並無心理學方面的應用價值,
亦嚴重阻礙了中國文化在科學方面的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的「心學」門派眾多,
但大致上他們的「假說/猜想」內容如下:
1. 心 = 宇宙,或者心蘊藏著宇宙。
2. 宇宙真理不假外求,
    因為心蘊涵宇宙中萬事萬物之理,包括天理、人理、物理。
3. 事理無窮無盡,格物致知未免煩累,
    只需要發明「本心」,則人自可明「天理」。
4. 全部人都有心,都有良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以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5. 心需要實踐,故需要「知行合一」,
    需要「慎獨」,行為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善中有惡,惡中有善]
All  human  beings  are  commingled  out  of  good  and  evil.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
如果我們同意絕大部份人都會讓「  ego」主持人生大局,
那麼荀子的「性惡說」就更接近人性的真相,
因為荀子說的「惡」,並不一定是罪惡的惡,
荀子說的「惡」包括了人類「  ego」的先天傾向,
例如自私、貪婪、懶惰、好吃喝玩樂、愚昧、妒忌、憎恨、
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怨報德、以強凌弱…等等習性,
亦包括一切環境對「  ego」的影響。
人有很多類別,所以「善中有惡、惡中有善」是正常的現象,
只有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會認為這是一個矛盾,是人類的悖論。

另外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的所謂「偽」,並不是指「虛偽」,
而是指「人為」,指後天的「培育」或者模仿。
換言之,荀子假設了人性中既有善的元素,亦有惡的元素,
但善的元素必須通過培育之後才會顯現!

這個後天的培育既可以來自長輩,亦可以來自社會制度。
而由於大部份人的進化程度追不上真正的精英,
還保存著靠片面資訊就迅速作出判斷的原始人傾向,
又喜歡讓情緒反應、面子、輩份等等掩蓋理性,
更加造成不少人際關係中的「惡」,
所以荀子的「性惡說」就更加有說服力。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耶利米書17:9》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love,
but  there  are  a  thousand  imitation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禍福相倚伏,善惡一向在人心中共存,此乃天下至理,
而所謂修行,就是追求真理和智慧,放棄惡念,擇善固執。

The  misconception  which  has  haunted
philosophic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is  the  notion  of  ‘independent  existence.’
There  is  no  such  mode  of  existence;  every  entity

is  to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  way  i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rest  of  the universe.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我們當然可以將這兩種「迷信」提升到「信念」的層次。
如果說孟子的「性善說」涵蓋了百分之二、三十的人,
那麼荀子的「性惡說」就涵蓋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人!
更準確地說,
也許大部份人的人性之中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性善,
另外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則屬性惡!
而通過優良的教育和社會制度,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之中,
可以有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人誘導成「性善」,
這就是優良的教育和社會制度的理想。
所以「認識自己、管理自己和改變自己」這三個課題,
必然涉及人性的理論。
參考:《認識自己》 《管理自己》 《改變自己》
Jordan  Peterson
Ev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p7vWB0TeY
別忘記,孟子的善和荀子的惡都沒有嚴謹的定義!
「人皆可以為堯舜」雖然是一句勵志的說話,
但其中涉及了對「性善說」的迷信,及「門檻」的課題。
佛家的「眾生皆有佛性」的說法,可以說是高級的語言偽術,
但就完全避開了「門檻」的困擾,
因為眾生的佛性可以是從 0.01% 至 100% 不等,
所以和「佛陀難度無緣眾生」的概念不會有衝突。
個說法和「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及商店的廣告「本店大減價全面由三折」,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只能夠說佛教的所謂「眾生皆有佛性」,

其中的這個所謂「」,的確容易誤導!
同樣道理,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證據去假設所有人都有心靈
我們只是有證據說「有些人有心靈」及
這些人之中部份人會出賣心靈,部份人會保守他們的心」!

參考:《我看宗教》(四)
綜合歷代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及歷史學家的觀察和分析,
最窮困的人只重視生存,當衣食足之後,人才會有六個選擇方向:
1.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以人格為天。
2.  懶惰者,民以食為天,民以性為天,民以迷信為天。
3.  勤奮者,民以名為天,民以財為天,民以權為天。
4.  勤奮諂媚者,民以老闆為天。
5.  勤奮做奴才者,民以團體為天。
6.  喜歡吃喝玩樂者,民以色為天,民以享受和玩樂為天。
而這六個元素可以出現各式各樣的組合,
例如 GEM 可以代表 Greed, Eat, Money
例如 FMP 可以代表 Fame, Money, Power
例如 LESS 可以代表 Lazy, Eat, Sex, Superstition

《必要的沉默》

Emile Zola
2014 年 DSE 中國語文試卷二的 [寫作能力],
有這樣一條作文題目: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
    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必要的沉默」為題,
續寫這篇文章。
人際關係中出現「必要的沉默」這種現象,
大致上至少有十多個可能:
01. 為了能夠和未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
思想傾向主觀、偏頗的家人或朋友繼續和諧相處。
There  are  truths  which  are  not  for  all  men,
nor  for  all  times.
( Voltaire )
02. 為了避免被人數眾多的平庸者排擠。
因為自己未學過看相,「知人口面不知心」,
單獨行走江湖的人,怎可以不謹慎做人,
和不熟悉的人只說三分和天氣有關的話?

The  feeble  howl  with  the  wolves,
bray  with  the  asses,
and  bleat  with  the  sheep.
( Madame Roland )
The  public  is  a  ferocious  beast;
one  must  either  chain  it  or  flee  from  it.
( Voltaire )
When  a  hundred  men  stand  together,
each  of  them  loses  his  mind  and
gets  another  one.
( Friedrich Nietzsche )
一群平庸者,你捧我的場,我捧你的場,成為了好朋友,
他們一起做著他們都喜歡的事情,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這群平庸者認為人思考得越多,煩惱就越多,
只要甚麼都不想,率性而行,遵循「四隨主義」:
隨心所欲,隨波逐流,隨遇而安,隨機應變
將複雜的問題推給別人去解決,反而一點煩惱都沒有,
結果他們發現了「內心深處的快樂」,比修行者還要捧。
對!人生簡單就是快樂,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就是幸福,
於是他們慢慢地開始覺得「眾人皆醉他們獨醒」。
置身在一群平庸者之中,必須明察秋毫及明哲保身,
前者避免自己墮落至平庸之境,後者是生存的智慧。
03. 一位道貌岸然的名人被人揭露瘡疤,
而他恰巧是自己的好朋友,由於友誼需要耕耘和保護,
為了保障友誼永固,於是決定守口如瓶。

What  a  heavy  burden  is  a  name
that  has  become  too  famous.
( Voltaire )
04. 一位非常暴力的愚蠢人被人揭露瘡疤,只宜旁觀。
真正聰明的人,當然不會和有暴力傾向的愚蠢人交惡。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會以理說服那些有思考能力的人,
一旦遇上暴力的愚蠢人就敬而遠之,保持必要的沉默,
既不和他們來往,亦不不和他們交流,避免自己人格貶值。

If  a  donkey  bray  at  you,  don’t  bray  at  him.
( George Herbert )
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懂得在這種情況之下忍一時之氣,完全適用於這情況。

君子知道自己只不過是雞蛋,拒絕撞向高牆和廢物硬碰,
留得青山在一向是智者的抉擇。

05. 一位愛面子多於愛真理、口齒伶俐的精英,
被人揭發思考力不足,下不了台,而恰巧他又是自己的朋友。
別人可以不原諒他,但既然是他的朋友,但礙於多年的情諠,
怎可能不包庇他?

Success  makes  a  fool  seem  wise.
( H. G. Bohn )
I  prefer  tongue-tied  knowledge  to
ignorant  loquacity.
( Marcus Tullius Cicero )
No  problem  can  withstand  the  assault  of
sustained  thinking.
( Voltaire )
The  true  triumph  of  reason  is
that  it  enables  us  to  get  along
with  those  who  do  not  possess  it.
( Voltaire )
06. 自己的大恩人做了殺人販毒的壞事,
        但「受人點水之恩,須當湧泉以報」。
We  easily  forgive  our  friends  those
faults  that  do  no  affect  us  ourselve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勵志者一向教導我們:
別忘記在崎嶇山路或者泥濘路上曾經拉過你一把的人。
07. 在沒有合格裁判的情況下,
        一位思考力不足的愚蠢人要求和我們辯論。
If  you  are  a  capable  thinker,
your  most  common  stress  probably  comes  from
dealing  with  fools  and  idiots.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realize  that  it  is  wise  not  to  argue
with  them  because  most  onlookers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argument.
If  you  are  an  incapable  thinker,  however,
arguing  with  a  fool  only  proves  there  are  two.
Silence  is  the  best  reply  to  fools  and  idiots.

( Jason Ling )
Fearing  no  insult,  asking  for  no  crown,
receive  with  indifference  both  flattery  and  slander,
and  do  not  argue  with  a  fool.
( Alexander Pushkin )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有只說不做的傾向,盡心盡力縮骨卸膊,
在智者眼中,這些聰明人其實是愚蠢人,
向這些愚蠢人說不,要笑而不語,何需花費唇舌向他解釋?

08. 看到兩個愚蠢的權貴在辯論,愚蠢十分明確,
聰明地避免參與,拒絕置喙,只是坐山觀虎鬥,
讓兩個愚蠢人口沒遮攔、氣勢如虹的子彈飛一會兒,
直到呈現出強弩之末,在一眾旁觀者面前醜態畢露,
心裡暗暗嘲笑他們不自覺的無知和虛偽,
同時拈草微笑,冷眼旁觀,看看有沒有漁人會得利。

It  is  difficult  to  free  fools
from  the  chains  they  revere.
( Voltaire )
A  fool’s  real  friends  believe  in  him.
They  suffer  for  their  foolishness  together.
愚蠢的權貴吃時固然眼闊肚窄,喜歡浪費食物以示派頭,
不但不懂得思考,而且度橋時同樣心雄腦窄,百密一疏。
09. 兩個自卑變自大,十分要面子的朋友在辯論,
        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所以聰明地避免參與。
To  succeed  in  the  world
it  is  not  enough  to  be  well-mannered,
you  must  also  learn  to  be  hypocritic.
( Jason Ling )
無論是大男人主義還是大女人主義的人,
都有一個特徵,就是讓情緒控制理性,
思考能力不足,但卻死要面子,俗語叫做愚蠢。
最好的做法是在眾人面前製造機會,
讓他們在邏輯方面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如果他們死要面子,自然會 unfriend 你,一勞永逸。
10. 自己認識的一對夫妻中,一方蠻不講理。
俗語說「順得哥情失嫂意」,幫任何一方,
必然是「豬八戒照鏡」,兩面都不是人!

Get  rid  of  anything  that  isn’t  useful,
beautiful  or  joyful.
( Regina Brett )
11. 自己所屬的團隊做了壞事,如入無仁之境,
噤若寒蟬當然是上策,況且這樣做就表示自己思想成熟,
懂得對領導人和一眾團體團員的尊重。
況且,愛團隊不愛社會,愛社會不愛國,
一向是我們團隊信奉的真理。

有未能事神,卻先事鬼的偽基督徒告訴我們:
「莫與魔鬼為敵,魔鬼自有神去對付。」
亦要包容和原諒你的弟兄姊妹,即使他們不肯悔改。
所以讀到下面兩節金句時務必要略過: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
    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 5:13》
「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
    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哥林多後書 6:17》
偽基督徒又告訴我們:
「在快樂的時刻要讚美神,
    在艱難的時刻要尋求神,
    在安靜的時刻要敬拜神,
    在痛苦的時刻要信靠神,
    在每個時刻都要感謝神,
    但在需要背負十字架的時刻就要靠邊站,
   保持必要的沉默!」

偽基督徒又告訴我們,要忘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要忘掉「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將地球的命運完全交託給神,繼續安心去污染地球。
12. 面對強權、惡勢力、武器、暴力或者人數恐嚇之下,
暫時沒有足夠能力反抗,不可忘記「禍從口出」之戒,
因為君子不吃眼前虧,必須留下有用之身,
面對暴徒,要懂得退避三舍,以免浪費生命在愚蠢人手中。

There  are  horrible  people  who,
instead  of  solving  a  problem,  tangle  it  up
and  make  it  harder  to  solve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deal  with  it.  Whoever  does
not  know  how  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should  be  asked  not  to  hit  it  at  all.
( Friedrich Nietzsche )
我們發現這些人的父親,自小就非常重視子女的家教,
期望自己能夠作為子女榜樣,所以即使父親們退了休,
依然光明磊落地奸險、詭詐、涼薄、刻毒,期望薪火相傳。
If  he  wants  to  be  an  asshole,
it’s  a  free  country.  Millions  before  him
have  made  the  same  life  choice.
( Margaret Atwood, Oryx and Crake )
老子教導我們禍福相倚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只有國學大師梁漱溟例外:生於憂患,死於憂患。
文化大革命後,錢鍾書、王瑤等人看到了梁漱溟的結局,
明白中國知識分子的處境異常惡劣,對極權完全無力對抗,
而且在選擇做騎牆派的旁觀者袖手之下,
強者越強,出現百年難得一遇的極權盛世!
由於看透了共產黨的腐壞和無恥,
為了明哲保身,同時堅守知識分子的良知與底線,
選擇了保持必要的沉默。

13. 有自知之明,知道雖然自己薄有名氣,
但其實外強中乾,只是濫竽充數,思考能力根本不濟,
獻醜不如藏拙,因為去蕪存菁,談何容易?
認識自己,管理自己,改變自己,更加談何容易?

於是盡量避免在自己不熟悉的課題上置喙,以防出醜。
When  young,  one  is  confident  to  be  able
to  build  palaces  for  mankind,  but  when
the  time  comes  one  has  one’s  hands  full
just  to  be  able  to  remove  their  trash.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etter to Johann Kaspar Lavatar, 6 March 1780 )
14. 在朋友的角度來說是好人,在政治的角度來說是壞人。
冷眼旁觀,睇住佢大,同時睇住佢變壞,睇住佢過橋抽板!
由於不懂得如何判斷重要次序,當然應該保持緘默,
只能夠默默地暗自感慨「相識鑄定成大錯」。

例如他用貪污、殺人、染紅、涉黑、販毒賺來的錢,
資助一位在馬屎坑裡生存的青少年入讀大學。

天涯倦客創造了一句說話來描述這類人:
「毛靖康,毋須雪恥,樂恥不疲。」
15. 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出很多旁觀者和騎牆派,
他們的座右銘是:
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和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但不能夠怪他們,因為人性險惡,人心詭詐難測,
而且壞人往往比好人懂得團結在一起同流合污。
說理之人當然不宜用「言多必失」來做藉口,
但身處壞人當道的環境之中,保持緘默的確是上策。

16. 過了數招之後,知道遇上了高手,當然應該保持緘默,
並且虛心聆聽對方的教導,學習對方的智慧。
智者靜坐內省,常常思己過,甚至自我批判,
智者閒談,一定要懂得避免說掌權的惡人和愚蠢人之非。

17. 正如聖經所說,人心是詭詐的,天國的門是窄的,
願意背負十字架,鍥而不捨地追求「道/智慧/神」的義人,
有如鳳毛麟角,所以能夠進天國的人亦少得可憐。
大部份牧師和神父為了怕趕客,怕影響到教會的收入,
所以一定會保持必要的沉默,帶領一眾愚昧的羔羊,
在教會的曠野裡徘徊四十年,奉獻金錢和光陰四十年。
18. 腦細的老闆提出了一些有嚴重漏洞的意見,
手下的人急不及待地立即讚好,除非自己同樣擁抱虛偽,
否則這時就必須保持自己的節氣,

和所有愚蠢及虛偽的人劃清界線,避免涉嫌同流合污。
腦細是適商人,商人一向以經濟利益為最重要的考慮,
以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為目標,不介意人格貶值,
所以性格上一定傾向於做騎牆派,包括政治在內,
避免開罪任何擁有權力或者槍桿子的一方,
其中還有少許殘餘良知或者懂得虛偽者,還會做一些公益事,
完全放棄良知或者不虛偽者,就會賺盡市民的一分一毫。
我為了自己的工作著想,必須保持必要的沉默。
19. 勵志者教導我們要學習包容,而不是嘲笑愚蠢人,
避免在愚蠢人的愚蠢傷口上灑鹽,
因為我們可以不尊重真理,但必須尊重所有人。

「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的,
    無論他多麼平凡渺小,多麼微不足道,
    總有一個角落將他擱置,總有一個人需要他的存在。」
(林徽因)
所以智者除了在惡人面前必須保持必要的沉默之外,
在愚蠢無知的人面前也必須保持必要的沉默,
因為智者明白夏蟲不可以語冰,世上最難改變的事情,
就是訓練愚蠢無知的人去思考,更遑論嚴謹的思考。
愚蠢無知的人有如石頭和砂粒,
所以不可能將石頭變成翡翠,將砂粒變成珍珠,
因為這些是追求智慧的修行者努力在進行的工作。

Every  person  deserves  to  be  treated  with
respect,  compassion,  and  dignity  before
he  decides  to  choose  an  evil  path.
勵志者又教導我們:所謂包容,就是國家不可以批判,
黨不可以批判,團體不可以批判,母校不可以批判,
校長不可以批判,父母不可以批判,朋友更加不可以批判。
而所謂包容的語言包裝偽術,就是「大家都是中國人」!
所以全世界不同教養、品味、道德、人格、善惡、貧富、
文化背景、思考能力,生活習慣的中國人,應該團結一起,
不但和平共存,而且應該互相幫忙,抵抗外敵。

In  everything  one  thing  is  impossible:
rationality.
( Friedrich Nietzsche )
愚蠢人唯一值得安慰的地方是:
You  may  say  I’m  a  fool,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and  furthermore,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who  exceeds  me  in  foolishness.
( Jason Ling )
愚蠢人的初衷很單純,所以獲得一眾愚蠢人的祝福。
20. 看到富豪擁有的人工智能電腦及機械人比自己的優勝,
在個人財力有限之下,當然要保持必要的沉默。
在這二十種情況之下,大部份人都會選擇「必要的沉默」,
Sometimes  my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is  just  keeping  my  mouth  shut
when  silence  becomes  necessary

而且我們可以用這句說話來解釋這種現象:
Not  responding  is  a  response.
( Jonathan Safran Foer )
所以對邪惡無動於衷,袖手旁觀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
也許他們只是想保持有用之身,
未有足夠力量和完善計劃之前,避免和惡人硬碰。

59《必要的沉默》
香港有不少人樂於接受「半桶水思維」的洗禮,
他們只有「信念」,沒有「信仰」,
大學畢業,在社會上稍有名氣,甚至是「精英」,
他們自我感覺良好,非常重視個人的面子,
討厭「懷疑和批判的精神」,但卻自以為有理性,
喜歡犧牲同袍,推卸責任,但卻認為是向上爬的合理手段。
他們的「信念」是: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
      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表達歪理和說廢話的權利。
☆  我不同意你的愚蠢,
      但是我誓死捍衛你堅持愚蠢的權利。
  我不同意你的愚蠢,
      但是我誓死捍衛你召集一眾愚蠢人晒馬的權利。
☆  既然我們接受無條件的愛,
      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地球上所有愚蠢人,對他們仁慈。
      如果要對愚蠢人仁慈的話,
      如果愚蠢人堅持他和他的思想不可分割的話,
      我們也應該愛護愚蠢人的思想。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 5:44-45》
由於這些擁抱半桶水思維的「疑似精英」人多勢眾,
所以喜歡思考的人,明白在人多勢眾之下,
必然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劣人排擠智者,弱智打倒思考,
為了明哲保身,只好保持「必要的沉默」,

拒絕降低身份及浪費時間和「疑似精英」辯論,
因為知道「疑似精英」根本沒有能力作進一步的思考。
不少「疑似精英」喜歡對人說,
他們做的事情都是為對方好,甚至為社會好!
If  I  knew  for  a  certainty  that
a  man  was  coming  to  my  house  with
the  conscious  design  of  doing  me  good,
I  should  run  for  my  life.
( Henry David Thoreau )
「疑似精英」又喜歡對人說:
「大部份人都不尊重真理,
    所以你先要尊重這些不尊重真理的人,
    大部份人才會尊重你,否則你就是孤立了自己。
    所以我們要和眾多平庸者做朋友,
    在人數之中找到我們的安全感!」
有人說,好辯是一種執著,
而保持「必要的沉默」則是一種境界,真的嗎?
在甚麼樣的情況下這種境界才可以成立?
當有些事情涉及真假混雜的道理,

當它們涉及「哲學、政治、宗教」等複雜的課題時,
喜歡思考,又有思考能力的人,絕對不會受騙,
一定會鍥而不捨地晝夜思想,從根源開始思考,
一定會誓死捍衛自己歧視「疑似精英」的權利,
而且在沒有裁判的情況下,保持「必要的沉默」,
不會願意浪費時間和「疑似精英」辯論。
It  has  been  said  that
man  is  a  rational  animal.
All  my  life  I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evidence  which  could  support  this.
( Bertrand Russell )
The  older  I  grow  the  more  I  distrust
the  familiar  doctrine  that  age  brings  wisdom.
( H. L. Mencken )
In  politics  stupidity  is  not  a  handicap.
( Napoleon Bonaparte )
團結就是力量,但屎也可以團結。
馬屎坑裡的屎一旦變乾變硬,
一旦團結起來,力量絕對不能夠忽視。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will  power  of
unethical  people  in  large  groups.
Always  overestimate  the  power  of  imbeciles
under  the  control  of  smart  fools.
( Jason Ling )
我們當然明白人以戾聚,而且戾人擁有強勁的團隊精神,
所以才會出現「酒逢知己千杯少,戾逢知己孽漬多」!
It  is  useless  for  the  sheep  to  pass
resolutions  in  favour  of  vegetarianism
while  the  wolf  is  of  a  different  opinion.
( Inge )
Every  decent  man  is  ashamed  of
the  government  he  lives  under.
( H. L. Mencken )
I  have  certain  rules  I  live  by…
My  first  rule:  I  don’t  believe
anything  the  government  tells  me.
( George Carlin )
修行者的行為當然可以表現出「必要的沉默」,
但修行者的內心必然有所取捨,必然重視去蕪存菁,
必然重視擇善固執,重視擇友擇師。
You  are  personally  responsible  for  becoming
more  ethical  than  the  society  you  grew  up  in.
( Eliezer Shlomo Yudkowsky )
真正聰明的人,一定不會和有勢力的人士吵架;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不會和愚蠢人辯論,
倘若一旦遇上愚蠢人時,就會保持必要的沉默,
而且只會選擇有思考能力的人,用說理方式來辯論。

「人能暴吾過者,吾師也;人能非吾言者,教吾者也;
    切不可當面錯過,反生嗔怒。」 (南宋。朱熹)
59《必要的沉默》MLK
相對於「必要的沉默」這條題目,
如果換作是「必要的貪心」,就少了很多可能性,
然而一向沒有哲學思考訓練的學生可能抓破了腦袋,
也想不到有多少出現「必要的貪心」的合理情況。
從事傷孽的人,重視財富,當然擁護「必要的貪心」;
權力欲望極強的人,當然擁護對權力「必要的貪心」;
大情聖或者性荷爾蒙特強的人,
當然擁護對異性「必要的貪心」;
所有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哲學家和修行者,
當然擁護對真理和智慧「必要的貪心」,
而世界上亦只有這種「必要的貪心」,
才不會出現自私、不道德或者殺戮的行為。
The  Sound  of  Sil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qT7KLbC9o

《良好的人際關係》

Things  you’ll  definitely  figure  out  eventually
for  yourself  but  why  not  hear  them  now,
thus  saving  yourself  years  of  aggravation
and  heartache,  to  say  nothing  of  trouble
with  a  capital  “T”?
( Richard Edler )
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無論動機是好是壞,
良好的人際關係都非常重要。

無論是做生意,找工作,獲提拔升職,從事推銷,
希望做錯事容易得到原諒,或者甚至打算左右逢源,
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
歷史和社會都告訴我們,
雖然命運和天賦是「成功」的秘訣,
但這兩者都可以靠後天的努力去減輕阻力,至加強「成功」。
努力的方向就是學習如何攪好人際關係,
如何和無知、愚蠢、平庸、自負、炫耀的人相處,
因為這類人充斥市場,漫人遍野都見得到。

The  true  triumph  of  reason  is
that  it  enables  us  to  get  along
with  those  who  do  not  possess  it.
( Voltaire )
從紫微斗數的角度來看,
良好的人際關係雖然是貪狼守命身者的天賦,
但訓練如何跟人打交道,令事情進行得順暢﹐
的確是其他星曜守命身宮的人可以學習的。
貪狼化祿或者化權,具備八面玲瓏的天賦才華,
不但懂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懂得迴避哲學、政治和宗教的話題,
而且能夠包容各式各樣的人,
令素不相識的人完全放鬆戒備,笑逐顏開,
毫無困難地製造一見如故,相逢恨晚的氣氛,
而且永不吝惜讚美別人,
所以與人相處簡直如魚得水,手到擒來,
甚至懂得用尊敬來掩飾奉承上司及諂媚同事!
所以貪狼的人際關係如入無人之境,得人如得魚。

When  we  respect  everybody  around  us,
we  are  in  peace  with  everybody  around  us.
( Don Miguel Ruiz )
耶穌對他們說:
「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馬太福音 4:19-20》
[熟讀新約聖經,學習良好的人際關係]
熟讀新約聖經之後,我們就會明白:
耶穌基督的人際關係非常差」!
首先,祂阻礙別人在聖殿裡搵食,
俗語說:「斷人依食猶如殺人父母!
但耶穌完全不明白。
其次,祂又直斥法利賽人的虛偽,
完全忽視了「虛偽是人類的普世價值」!
所以法利賽人一向討厭耶穌對真理斤斤計較,
不留餘地,常常批判,咄咄逼人,
不斷指出法利賽人的錯誤和虛偽。
If  you  want  to  make  someone  hate  you,
explain  to  them,  logically  and  politely,
why  they  are  wrong.
( J. Baylock )
再其次,祂說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
除了不懂得謙虛之外,
更加不明白真理從來都不仁慈,
損傷了無數脆弱的心靈。
既然耶穌不識時務,四處點火,四面受敵,
滿肚子不合時宜,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咎由自取!
所以我們必須懷疑耶穌的智慧,
必須懷疑這句金句的真偽: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
    都一齊增長。」
《路加福音 2:52》
很多真理都不容易理解:
Whatever  you  cannot  understand,
you  cannot  possess.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人不都是神創造的嗎?
平庸的人不都是神創造的嗎?
為何安於平庸的人不可以和平庸的人來往,
無聲無色地加入了「愚樂圈」,過足蠢癮?
為何他們不怕愚樂圈城門失火,殃及池愚?

畢竟堅持平庸和愚蠢也是一種權利,對嗎?
畢竟愛自己的同類,互相支持,同心同德,
同病相憐,同舟共濟是一種美德,對嗎?
如果耶穌真的有智慧的話,
為何祂不可以好像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一樣,
自己有了智慧之後,希望平庸的人越愚蠢越好?

People  are  frugal
in  guarding  their  personal  property;  but
as  soon  as  it  comes  to  squandering  time
they  are  most  wasteful  of  the  one  thing
in  which  it  is  right  to  be  stingy.
(  Lucius Annaeus Seneca )
況且很多真理都是
不可愛,不動聽,不悅耳,甚至令人難受」,
Truth  is  like  a  penetrating  arrow.
It  has  always  caused  people  pain.
Truth  is  unkind  because  it  never  regrets!
為何耶穌不可以「和諧」真理?
Truths  and  roses  have  thorns  about  them.
( Henry David Thoreau )
Nature  does  not  seem  to  care  very  much
whether  our  ideas  are  true  or  not,
as  long  as  we  get  on  through  life  safely  enough.
And  it  is  surprising  on  what  an  enormous
amount  of  error  we  can  get  along  comfortably.
( Randolph Bourne, Youth and Life, 1913 )
為何耶穌不可以運用語言偽術,
製造和利用「疑似真理」,好讓祂左右逢源?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如何製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和錯誤的認知之後,
我們就需要研究「如何製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一,當然是需要培養及釋出陽光氣息」,
讓人看見我們之後就覺得高興!
聆聽時除了要注視對方以示尊敬之外,
笑容非常重要,點頭非常重要,謙虛非常重要。
處世並不需要對真理謙卑,但一定要對人謙虛;
即使我們在某方面懂得比別人多,也要扮謙虛!
但不要忘記,由於相由心生,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有一些人既沒有面氣,亦沒有底氣,
除了大細眼之外,還會眨眉眨眼,眼睛閃爍、
眼珠左轉右轉,眼神蠱惑或者散發嘲諷的人,
極有可能顯示出言不由衷,言不及義,言過其實,
所以面貌有瑕疵者,整容非常重要,
如果無法換眼睛,就一定要常常戴上墨鏡。
容貌不一定要靚,但絕對不能夠令人討厭!
腦後見腮的人,一定要去磨掉過多的腮骨,
避免產生「為做宦官自宮成發炎人」的形象,
或者甚至在說謊時,神經系統不由自主的反應

其次,就是要緊張自己的「呈相presentability
因為陽光氣息和呈相,都影響到別人對我們的第一印象,
而「呈相」除了我們的樣貌和眼神之外,
當然包括我們的「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

我們都相信,如果沒有靈界干擾,
機會總是會留給在別人腦海裡留下好印象的人。
所以即使是惡人谷的中堅份子,孽瘤最好不要長在面上,
狡猾的眼神和陰險的笑容千萬不要讓人看到,
當然也需要西裝畢挺,甚
至配備價值不菲的行頭,
試圖展現出自信和專業的形象,期望能夠在一分鐘之內,
令天下的愚夫愚婦都會信賴,甚至景仰。
第三,當然是要努力埋頭鑽研「埋堆學」。
俗語說:「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
所以首先就是千萬不要埋錯堆。
但即使埋對了堆還不夠,醒目的高手會埋很多不同的堆,
目的是聲東擊西,擾亂旁觀者的視線。
原因其實很簡單:「人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高手必須防止有識之士用他們交往的朋友,
來判斷和揣摩他們的動機。
認真讓一個有權有勢的庸才把話說完,
用心聆聽,是巴結這些庸才的基本常識。
這點有很多人都做不到,也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

一旦埋對了堆,幸福就降臨在你身上:
幸福是當你光明磊落地做壞事時,
有人在身邊協助、支持、打氣或者喝采。
第四,當然是要努力埋頭鑽研「奉承學」。
一旦訓練到口甜舌滑,就不需要理會「善」的定義,
只需要懂得隱惡揚善,而且大力誇張對方的善,
瞬間就可以贏得上好的人緣。
如果口才欠佳,就用身體語言來代替,靈活變通,
對方需要感恩就表現感恩,對方需要忠心就表現忠心。
「奉承學」之中握手的方式非常重要,
最好用雙手握對方的右手,
如果只是握右手,身體要向前傾,務求對方一握難忘。
一個人一旦具備了諂媚的天賦才華,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當然應該盡力發展他的潛能,
而且當仁不讓,眾望所歸,能夠授受皆悅,
達到商界推崇的「兩贏局面」,簡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最後,最好能夠鑽研「姓名學」,改一個響亮的名字。
子曰:「必也正名乎!」
又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名,命也。」
香港俗語說「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
在非常重「名」的中國傳統社會,取名其實也是重要的事。
香港用繁體字,講廣東話,
但中國方塊字形義深奧,而且字字暗藏吉凶,
有姓名學家甚至認為安甚麼名字,名字有多少筆劃,
名字的陰陽五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畢生運程。
香港人對姓名的執著,自有其背後複雜的原因;
除此之外,香港的市民來自五湖四海,國內各省各市,
又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華洋雜處,中西合璧,
香港父母替小孩命名,更加是百上加斤,難上加難:
既要考慮方言,又要兼顧英語音譯。
嬰兒的名字,要用廣東話讀一次,用上海方言讀一次,
用潮語讀一次,用英語音譯一次,更加要用普通話讀一次。
結果是香港人對姓名的執著程度及不介意程度,
兩個極端相信都是世界第一的。
舉例言之,一個廢人名字中就要避免用個「鼎」,
以免成為「鼎你個廢」,被人頂你個肺!
關鍵在於這個廢人是否願意放下人格和良知,
只要廢人夠無恥,名字中有個「鼎」字其實無妨,
無恥到「鼎太瘋」時,甚至可以做議員和大學教授。
如果姓康的人想別人知道自己有智慧,
不妨以「智」字為名,叫做康智,
將來也許有機會做「康智會」會長。

如果姓趙的人想別人知道自己醒目,
不妨用 Smart 作為英文名稱。
當我們需要翻譯下面這個句子時,
就可以立即應用中國文化裡的精華,讓西方人似懂實矇:
Smart  Chiu  wears  his  heart  on  his  sleeve.
His  heart  is  obvious  to  the  pedestrians.
中文翻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果做廚師的黎先生有樣學樣,
又希望兒子不但聰明,而且能夠克紹箕裘,
不妨將兒子的英文名稱定為 Sharp Lai [燒鴨瀨]。

《讚美、奉承、諂媚》(下)

油詠教練的收入當然好過游泳教練
因為讚美、奉承和諂媚,成本低,收穫高。
Honesty  is  for  the  most  part
less  profitable  than  dishonesty.
( Plato )
  一帶一路
讚美是既修口又修心,奉承和諂媚則是不修口不修心,
可以說是屬於讚美這個概念的灰色地帶,不容易分辨。

一般來說,只有推銷員和政客才會擁抱灰色地帶,
意圖在灰色地帶中製造和諧氣氛,希望能夠混水摸魚,
兼且推銷產品,包括推銷自己!
一般來說,只有偽基督徒才會口裡讚美耶穌基督,
學習法利賽人在公眾地方歌功頌德,流淚感恩,
相信聖經所說,肯定自己一定會拿到上天堂的入場券,
但卻眷戀屬世的名利權,拒絕保守自己的心,
在行為方面則堅拒背負十字架,拒絕和耶穌同負一軛。

懂得讚美必須具備真和誠的人,
明白灰色「一帶」,不會有「一路」,
灰色「一帶」不會有「道路、真理、生命」,
因為灰色一帶必然是口裡愛護真理,支持真理,
但背後卻擁抱虛偽,因為虛偽畢竟是普世價值!
☆  小罵大幫忙
法國思想家,一位西方有智慧的人說:
We  confess  our  little  faults  only  to
persuade  people  that  we  have  no  large  one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The  pretended  admission  of  a  fault  on
our  part  creates  an  excellent  impression.
( Quintilian )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奉承和諂媚的學問之上!
奉承者罵公眾人物犯下的小錯誤,就是希望
1.  群眾不要注意到公眾人物的思考力不足,
     難以勝任他現時的職責,
     將來隨時可能犯下更嚴重的錯誤。
2.  傳媒不要再去發掘及印證他其實動機不良。
3.  傳媒不要再去發掘及羅列他以往犯過的錯誤。
奉承者甚至罵完這位公眾人物之後,
就讚美他是一位孝順的兒子/女兒,好丈夫/妻子,
好兒子/女兒,聽古典音樂,愛護自己家裡的寵物。
用罵來讚,兼且轉移視線,就是俗語說的「小罵大幫忙」:
Some  condemnations  praise;  some  praise  damn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小罵的目的不外乎四個,
1.  指出這個錯誤只不過是小錯,只不過是一時不慎。
2.  將注意力引導到某一點,轉移視線,
     希望觀眾能夠忽略這個人的其他嚴重錯誤。
3.  希望群眾不要注意到他的智力。
4.  替自己做廣告,表示自己是一個仁慈大方,
     包容得體,胸襟廣闊,隱惡揚善,樂意原諒人的人。
     屬於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的手法。
Encouragement  and  words  of  kindness
are  gifts  you  give  that  can  be
priceless  and  yet  cost  nothing.
然而讚美、阿諛奉承和諂媚,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考驗讚美者的品德,亦同時考驗被讚美者的品德;
當出現背後的讚美時,這個考驗就更加尖銳。
Flattery  corrupts  both  the  receiver  and  the  giver.
( Edmund Burke )
☆  背後說別人好話
如果能夠不時掩蔽一下良知和真誠,
背後說別人好話的確是心理學上的高招。
但有思考能力的人會研究說好話的人的「道」和「心」:
所說的好話,是否有事實和道理支持,
不會誇張,言過其實,不會違背邏輯,
目的只是鼓勵,沒有意圖諂媚?
He  who  knows  how  to  flatter
also  knows  how  to  slander.
( Napoleon Bonaparte )
Bewar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praises;
they  may  come  with  falsehoods  and  hypocrisy.
Embrace  critiques  as  well  as  criticisms;
they  may  contain  a  grain  of  truth.
( Jason Ling )
一般人喜歡虛榮,所以即使知道別人在拍自己的馬屁,
而且並不一定是真心的,但樂於照單全收,
因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自欺和欺人都是他們擁抱的價值。
Few  people  have  the  wisdom  to  prefer
the  criticism  that  would  do  them  good,
to  the  praise  that  deceives  them.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借口讚人
因為借口讚人,除了是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之外,
往往還是一種賭博,
1.  希望聆聽者會被自己利用,成為傳訊者,
     讓精心設計的好話能夠憑藉聆聽者的口,
     傳達到這個目標人物的別人耳中。
2.  希望聆聽者會給讚人者 credit
     不會將讚人者精心設計的好話據為己有。
借口讚人,一旦成功,會令好話發揮更大的力量,
不但能夠令自己、傳訊者及目標人物三者都快樂,
而且令人覺得讚人者也是平庸的一分子,
或者也是同路人,可以放下戒心,
可以讓他成為自己友,甚至心腹!
於是借口讚人很大機會將來會有所得益。
背後說別人好話,的確是上佳的投資。
He  is  unique.
He  is  worthy.
He  is  special.
He  is  talented.
He  is  the  best.
He  is  amazing.
He  is  brilliant.

He  is  beautiful.
He  is  important.
He  is  irreplaceable.
You  know  what  he  is ?
He  is  a  gem.  He  is   a  superstar !
He  looks  great  everyday !
He  actually  inspires  all  of  us !
He  always  has  such  bright  ideas !
He  has  really  made  a  difference !

識狗熊重狗熊,狗熊凝聚同樣可以擦出火花!
雖然一眾狗熊有「豚隊精神」,會有豬一樣的隊友,
但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力量絕對不能忽視。
由於立心不良,讓利益扼殺僅存的最後一點良心,
狗熊喜歡「以私害公,以情害理」,
積極的狗熊甚至追隨惡人的計謀,站在罪人的道路上,
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互相保護,一起助紂為虐。

當一群西裝筆挺,面貌奇異、眼神狠毒、身體語言清晰…
各方面都有問題的狗熊團結在一起,
對群眾的殺傷力,可以十分嚴重!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strange-looking  evil  people  in  large  groups.
有人說:狗熊出沒的年代,就是英雄出現的年代。
但是做狗熊是一種選擇,做英雄未必是一種選擇,
而且自古以來英雄不太喜歡團結,狗熊才樂於團結。
狗熊一旦團結起來,會出現多種現象:

1.  會聘請「語言偽術」製作人。
2.  會利用武力和法律做壞事。
3.  會傷害明哲保身、袖手旁觀的人。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有好者下必甚然,
揣摩上司的心態,上行下效,就難以避免。
因為「重覆上司的說話,模仿上司的思維」,
等於同意上司的觀點,會令狗熊上司非常高興。
唯一漏洞就是自以為聰明而智力平庸的狗熊下屬,
會疏忽地泄漏了「豚隊」污穢不堪的思維,
和不合邏輯的謊言,越扢越深,醜態百出。

除此之外,幸好絕大部份狗熊都不懂得整容,
不懂得說話時戴上墨鏡及控制身體語言,
讓我們都有機會學習如何「看相」!
所以學習「市場營銷marketing 的人之中,
只有極少數人明白讚美必須行正路這個道理,
明白嚴謹選擇及組織團隊非常重要,
因為大部份營銷的人往往都會為了推銷產品,
選擇或輕或重的行騙,
而且他們認為由於授受相悅,被騙者是自取其辱。

Advertising  is  legalized  lying.
( H. G. Wells )
Truth  is  beautiful,  without  doubt;
but  so  are  lies.
( Ralph Waldo Emerson )
奉承和諂媚當然會有代價!
No  man  for  any  considerable  period
can  wear  one  face  to  himself
and  another  to  the  multitude,
without  finally  getting  bewildered
as  to  which  may  be  the  true.

( Nathaniel Hawthorne )
很多人掛在口中的「不以人廢言」往往只不過是一句口號,
因為當一個人選擇說出真理時,
人們注意的地方並不是那真理對不對,
而是先注意說話的人的名氣及江湖地位。
大部份人都崇拜名氣、仰慕名氣、仰慕「成功」,
多過喜歡聆聽真理。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Fearing  no  insult,  asking  for  no  crown,
receive  with  indifference
both  flattery  and  slander,
and  do  not  argue  with  a  fool.
( Alexander Pushkin )
  讚美愚蠢人,讓他們自掘墳墓。
When  you  really  listen  to  a  fool
from  his  point  of  view,
and  reflect  back  to  him  that  understanding,
it’s  like  giving  him  emotional  oxygen,
encouraging  him  to  be  proud  of  himself,
and  he  will  remain  foolish  throughout.
When  you  praise  a  fool  for  being  open-minded,
his  brain  will  fall  out  for  everyone  to  see.
However,  always  remember  that  fools  cease
to  be  fools  when  they  gang  together  and
have  physical  or  political  power.
( Jason Ling )
在「讚美、奉承、諂媚」這種行為上,
到底節儉是美德,還是緘默是美德,
的確因人、因事、因場合、因目的而異。

《讚美、奉承、諂媚》(中)

  奉承學/諂媚學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Nothing  in  this  world  is  harder
than  speaking  the  truth,
nothing  easier  than  flattery.
( Fyodor Dostoevsky )
大作家上述這句說話當然錯得離譜!
讚美固然是一種學問和藝術,
奉承和諂媚也是一種學問和藝術。
適時、恰當、得體、只有少許誇張的奉承和諂媚,
何嘗不需要精心設計?何嘗不需要創意?
奉承者何嘗不需要戰戰兢兢,努力學習,
1.  模仿前輩的長處和技巧,
2.  模仿別人如何可以控制個人的身體語言,
     達到「面不紅、氣不喘、汗不滴」的境界?
3.  學習如何將奉承包裝得美輪美奐,
     讓奉承看起來像欣賞和友誼?
4.  學習如何漠視令人痛苦的真理?
5.  學習如何將真假混雜的概念包裝得美麗動人?
所以清代學者申居鄖這句說話犯下同樣錯誤:
「好諛是人生大病。」《西岩贅語》(申居鄖)
Undeserved  praise  causes  more  pangs  of
conscience  later  than  undeserved  blame,
but  probably  only  for  this  reason,  that
our  power  of  judgment  are  more
completely  exposed  by  being  over  praised
than  by  being  unjustly  underestimated.
( Friedrich Nietzsche )
如果想奉承和諂媚有效,必須慎重選擇受益人,
但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頭腦簡單的愚蠢人,
天真的羔羊,熱戀中的情侶,或者青少年容易奉承,
即使是有學識的人或者虔誠的教徒,
甚至是一些自認為是有智慧的人,

只要他們重視面子和輩份多過重視真理,
只要他們表現出討厭批評和批判的態度,
只要他們擁抱虛偽,樂於騎牆,左右逢源,
拒絕保守他們的心,
奉承和諂媚對他們都有效!
It  is  a  self-flattering  contradiction,
that  wise  men  despise  the  opinion  of  fools,
and  yet  are  proud  of  having  their  esteem.
( Marquess of Halifax )
由於大部份人不但喜歡將面子和輩份置諸追求真理之上,
而且有點討厭真理,討厭任何神聖但不切實際的東西,
所以奉承能夠興旺,諂媚能夠蓬勃,
成為一門普世的學問和藝術
「奉承學」可以尊稱為  triple  KFC  學問:
Kiss  ass,  Kneel,  Knacky!
Fawn,  Flatter,  Flexible!
Cajore,  Coax,  Culminating!
英語中還有非常多的其他詞彙來表達「奉承」和「諂媚」,
例如:
adulate,  blandish,  blarney,  bootlick,
brown-nose,  wheedle,  to  fawn  on,
to  curry  favor,  to  pay  court  to.
英語甚至讚揚天生的諂媚者為「識高範sycophant
Flattery  corrupts  both  the  receiver  and  the  giver.
( Edmund Burke )
然而有不少情況是諂媚者得嘗所願,而被諂媚者終生蒙在鼓裡。
當年張愛玲年方十九,閱世未深又愛面子,年少又心高氣傲,
不明白自幼父母離異,十七歲遭父禁錮,心靈創傷還未痊癒,
內心千瘡百孔,心理上早就不平衡,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弱點,

結果被胡蘭成這隻老狐狸發現有隙可乘,
一吹捧之下,就墮入了圈套,改變了張愛玲的一生。

除此之外,
由於絕大部份人並不嚮往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愛情,
所以奉承和諂媚同樣能夠在友誼和愛情中蓬勃發展。
一張口甜舌滑的嘴巴,半點真心,謹慎選擇受益人,
再加上半桶水的思考能力,就可以讓奉承者無往而不利。
友直、友諒、友多聞之中,絕大部份人最討厭友直!
Why  do  most  people  love  flattery?
Because  we  adore  our  egos  so  much
that  truth  is  attractive  only  to  a  few

but  unattractive  to  many!
Because  a  person  who  feels  appreciated
will  always  do  more  than  what  is  expected.
It  is  psychology  at  work!

「奉承學/諂媚學」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和慎重選擇受益人不可分割的,
就是認識人世間七大「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s
1. 名氣、財富、權力。
2. 貪婪  greed
3. 喜歡半桶水的思考。
4. 在政治方面選擇做一個旁觀者。
5. 面子 [因為不懂得如何建設自尊]。

6. 討厭任何神聖但不切實際的東西。
7. 虛偽  hypocrisy
任何人如果不認識自己,或者不願意管理自己,
對個人的人性弱點不願意改變、改革、改善,
就會在這個弱點之上產生需要,
有需要就自然會有父母、朋友或者下屬滿足他的需要。
一個中等智力的聰明人或者一個高等智力的偏才,
一旦接受諂媚,被捧上天,他就不再屬於自己,
他已經被四面八方的諂媚者所包圍和操縱。

Flattery  is  useful  when  we  want  to
swell  a  person’s  ego  and  imagination,
encourage  him  to  entertain  his  vanity,
and  lure  him  to  become  addicted  to  it.
( Jason Ling )
除此之外,諂媚者何嘗不需要
1.  滿面誠懇,顯示出當下的真心?
2.  不時點頭,扮演一個忠實的聆聽者?
3.  謹慎地選擇應該奉承和諂媚的目標人物?
4.  晝夜思考,提防奉承方面的競爭者,
     以免遭逢受橫刀奪愛?
5.  謹慎言語,適可而止,以顯示忠心耿耿?
6.  謹慎言語,以免擦鞋擦錯了地方?
雖然諂媚者拒絕保守他們的心,
但必須擁抱虛偽,所以一定要表示「感恩」,
所以政客當選後往往需要謝票,
就好像聰明的娼妓需要謝嫖一樣道理。

Gratitude  is  the  lively  expectation  of
favours  yet  to  com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當姣婆遇上脂粉客,授受皆歡,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屬於雙贏的局面,

只要行為不影響到公眾的利益,旁人實在無權指責,
而且擦鞋專家由於奉承功夫出神入化而升職發財,
理所當然,旁人只能夠羡慕!
如果又要奉承和諂媚,又要維護自己的名聲,
技巧方面的難度就更高。
If  a  high-level  fawner  needs  to  retain
a  gloss  of  respectability  without  flaw,
the  demand  on  his  intelligence  is  enormous.
An  expert  in  flattery  always  shines  with
elegant  hypocrisy.

很多所謂美滿的婚姻,不也是靠互相奉承嗎?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love,
but  there  are  a  thousand  imitation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奉承可以是一種行騙的工具。
《伊索寓言》裡有「烏鴉和狐狸」的故事,
指出了一種讚美別人,說別人好話的好處。
然而這是一個複雜、爾虞我詐的世界,
奉承也可以是一種「博弈」的藝術,
所以我們都是在和或然率搏鬥,
我們都期望最壞的情況不會出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modxnQJTM
☆  人以類聚
奉承學裡的高手,諂媚功夫已經進入藝術境界,
所以絕對不會和低手埋堆,
以免被低手偷橋及出賣。
低手一向冇腦,只懂得鸚鵡學舌,做「應聲蟲」,
只懂得替上司揹黑鍋。
所以高手一定和高手埋堆,

因為「人以類聚」是發揮團隊精神的關鍵,
凝聚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夠同心同德。
識英雄重英雄,智者凝聚方可以擦出火花,
並且讓部份平庸者爭相仿傚。
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
that  mediocrity  can  pay  to  greatness.
( Oscar Wilde )
Imitating  only  the  best,
learn  from  them  critically  so  that
a  copy  can  eventually  better  the  original.
( Jason Ling )
識狗熊重狗熊,狗熊凝聚同樣可以擦出火花,
擦出錯漏百出、自相矛盾、貽笑大方的火花!
奉承學裡的高手絕對明白這個道理。
奉承上司不一定是為了升遷,
可能只是能力不足或者懶惰的人為求生存的手段,
模仿imitation 既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也是一種奉承的方式。
自古以來,「重覆上司的說話,模仿上司的思維」,
一向都是一種奉承上司的方法,行之有效。
We  hardly  find  any  persons  of  good  sense
save  those  who  agree  with  u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When  I  compliment  you,  I  compliment  myself,
because  I  am  who  I  associate  with.
( Jared Kintz )
甚至用尊敬來掩飾奉承上司及諂媚同事!
When  we  respect  everybody  around  us,
we  are  in  peace  with  everybody  around  us.
( Don Miguel Ruiz )
有人說:很多情況下人們奉承別人的原因,
是因為他們期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奉承。
這種現象在政治中常見,在學術界中亦不罕見!
奉承別人的人一旦飛上枝頭,自然喜歡下屬的奉承。
這種人有一種特徵,就是欠缺量度,剛愎自用,
1.  容不下不同想法的人,
2.  討厭承認個人的疏忽和錯誤,喜歡推卸責任。

An  ambitious  person  has  determined  to  kiss
a  lot  of  asses  in  order  to  get  to  the  top.
And  once  near  the  top,  he  enjoys  rewarding
flattery,  using  OPM  of  course.  Soon  he  becomes
addicted  and  needs  his  daily  dose  of  flattery
without  which  he  will  be  in  low  spirits.
So  he  enjoys  the  flattery  of  sycophants  and
even  admiration  of  fools.
( Jason Ling )

《讚美、奉承、諂媚》(上)

不少中學教導學生做人要正直,要有真和誠,
要不怕吃虧,要有服務社會的精神,
另一方面就用身教諄諄善誘,
示範及暗示學生成年後就可以虛偽,
認為如此苦心栽培就已經是美滿的「完人教育」。
其實這種刻意經營的課內和課外的教育,
即使再配合生命教育或者宗教教育,
並不足以培育學生應付未來的人生,
不能夠令他們將來名成利就。
十年樹木未免太久,默默耕耘是愚蠢人做的事,
青少年應該只爭朝夕,學習只做一年的樹根!
幸好我們還有家庭教育及社會賢達的身教示範,
彌補箇中不足。
要令大部份學生將來名成利就,
其實只是欠缺了兩個基礎課程:
1.  培育「讚美、奉承、諂媚」藝術,
但需要一個漂亮的名稱來包裝,
例如稱之為「與人為善」的藝術。

2.  如何辨別及設法加入追求成功的團隊,
然後積極發揮中學裡培育的團隊精神。
除了赤裸裸的暴力,美其名曰「武功」之外,
人類歷史上屬於軟實力的「成功學」,一向分為三大類:
1.  李宗吾的「厚黑學」
2.  遣使奸細潛伏在敵方 [但要慎防無間道]
3.  讚美、奉承、諂媚
前二者或多或少都需要武力或者制度武力來配合,
並非純粹的軟實力,
亦並非手無寸鐵、讀過書的人所能掌握。
只有第三者才是部份「讀過書的人」經過訓練,
或者專心模仿之後,能夠勝任,
甚至游刃有餘而且完美掌握的技術。
這篇文章只談「讚美、奉承、諂媚」!
  讚美
Kind  words  do  not  cost  much.
Yet  they  accomplish  much.
( Blaise Pascal )
讚美 commendation 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讚美,說得漂亮得體,無過與不及,就是藝術。

讚美,是讚美者的自我表現,
同時亦給予旁觀者認識讚美者一個良好機會
──視乎旁觀者的功力──因為讚美者的讚美,
可以反映出讚美者的見識、智力和動機,
所以有智慧的讚美者明白讚美必須謹慎為之,
必須說得恰當,必須具備真和誠,必須來自愛和智慧,
換言之,就是必須保守自己的心!
否則讚美者的身體語言可能會不自覺地出賣了讚美者。

讚美的目的是建立親切的人際關係,
但讚美的目的亦可以是一舉兩得,
意圖投資在人際關係之上,將來有所收穫。
一旦一個人想將讚美變成一種投資的行為,
就需要講究利潤和安全。

當然,這個利潤不一定是讚美者的利潤,
亦可以是被讚美者的利潤,意念存乎一心。
首先當然是修心,回歸及灌溉自己的心靈,
其次是培養優秀的鑒賞力 [口語稱為品味],

懂得甚麼是劣,甚麼是合格,甚麼是好,甚麼是頂尖!
其次由於人的精力有限,當然需要「選擇讚美的對象」。
所以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
1.  如何選擇讚美的對象 who
2.  為何要讚美他們 why
[讚美者的動機,包括管理和控制別人而產生的快樂]
3.  如何讚美 how?讚美甚麼 what
4.  讚美那一部份 which  part
5.  甚麼情況下要讚美 when  and  where
     甚麼情況下要避免讚美?
讚美某些學生的成績,可以鼓勵競爭,
可以鼓勵部份旁觀的學生跟隨,努力追求進步,
但究竟是鼓勵和一個世界級的標準競爭,
還是只鼓勵同學們之間彼此競爭,其中牽涉到愛和智慧。
讚揚某些學生的行為,可以鼓勵美德的實踐,
但看似美德的行為,完全可以弄虛作假。
真正的美德必須結合批判思維,不能夠蘊藏著虛偽。
讚美可以誇張,但切忌大幅度偏離事實,
因為讚美和奉承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如果罔顧事實去讚揚學生,就變成了奉承;
奉承學生,雖然有些老師會視為一種投資,
但極有可能令學生們將來死於無知而產生的安樂!
讚譽優秀的中學生,將他們捧上天,
不明白他們的所謂優秀,往往只不過是因為記憶力較強,
一旦再欠缺「嚴謹的思考訓練」和「優質的生命教育」,
往往就在堅強的面孔裡,埋下了恐懼失敗的種子;

當他們入到大學、研究所或者出來工作之後,
可能會因為放不下面子而患上抑鬱症,甚至走上絕路。
有時由於受到以往老師和長輩欠缺智慧的讚譽,
一些尖子誤以為自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產生對自己過高的要求,不知人上有人,不能承受失敗,
於是尖子都可能成為吐血而亡的周瑜!

You  can  tell  a  kid  all  day  long  that
he’s  wonderful,  whether  he  is  or  not,
and  it  might  make  him  feel  good.
But  then  he  goes  out  into  the  real  world
expecting  the  same  thing,  and  he  gets  crushed.
( Bill Honig )
雖然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想改變青少年的行為,
讚美勝過批評,但無論讚美或者批評,都和「心」有關。
很多時學校裡的課程及考試內容,都和讚美背道而馳,
而和批評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同仇敵愾,
於是虛偽又再次在教學界展示自己的普世價值。
筆者認為老師讚揚的,應該是學習態度、問問題的能力、

挑戰困難問題的毅力和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Kind  words  do  not  cost  much…
Yet  they  accomplish  much.
( Blaise Pascal )
讚美別人絕對是一件好事;
真確、適當、適時的讚美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油,
佛教稱之為「同喜布施」,因為可以令被讚者欣喜,
正面影響他的情緒和肢體節奏!

所以做人當然應該發自真心,常常說別人的好話,
不但成本低,而且效益大,因為授受皆悅。

但讚美別人既是一種學問,也是一種藝術,
因為讚美因人而異,讚美手法必須適合被讚美者。
如果我們把別人口甜舌滑無心的讚美當真,
那麼將來需要承受的代價可大可小!
由於不真心的讚美容易令被讚美者遠離認識自己,
輕者容易令他產生焦慮,
越是鼓勵他加油就越是增添他的焦慮,
甚至最後神經失調,變成了有自殺傾向的憂鬱症。

所以說好話必須謹慎,首要是不違背事實,
其次是動機純正,不會出現令人懷疑的身體語言,
再其次是沒有陳腔濫調,沒有圓滑曖昧的詞彙,
言詞掌握得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
  奉承、諂媚
一旦讚美之中包含了「做假」和「虛偽」,
就變成了「奉承/諂媚」,孔子稱之為「巧言令色」,
如果再涉及行騙的意圖,就變成了「語言偽術」。
「奉承/諂媚」容易令需要匡智的人成為  slave  of  praise
所以讚美和陷害弱智者固然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奉承和諂媚,亦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絕對可以變成奉承和諂媚的工具。

所以有這樣一句觀察力甚強的說話:
「讚美既考驗讚美者的品德,
    亦同時考驗被讚美者的品德。」
由於大部份人在心靈方面都屬於平庸的人,
所以讚美,甚至奉承和諂媚,
一般都能夠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
例如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和事業更加順暢,
例如令愛情和婚姻更加美滿和穩固。
唯一的代價就只不過是窒礙了心靈的成長!
Flattery  is  useful  when  dealing  with  youngsters.
( Isaac Asimov )
Always  be  nice  to  those  younger  than  you,
because  they  are  the  ones  who  will  be  writing
about  you.
( Cyril Connolly )
有人說:人們奉承別人的原因,
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同樣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奉承。
己所欲,施於人,投桃報李,期望得到同樣的回報。
讚美、奉承和諂媚,
從來都是既可以扶助人,又可以傷人的利器。
讚美別人,令別人飄飄然,不可一世,
當然可以是一件壞事!所以猶太人指出:

「馬在鬆軟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語中易摔跤。」
就是明白這個道理。
If  I  knew  for  a  certainty  that
a  man  was  coming  to  my  house  with
the  conscious  design  of  doing  me  good,
I  should  run  for  my  life.
( Henry David Thoreau )
Flattery  is  all  right  if  you  don’t  swallow  it.
( Adlai E. Stevenson / Kin Hubbard )
只有具備真才實學的「妄想自大狂megalomaniac
只有那些一向將追求真理置諸面子、輩份和地位之上的人,

才不會跌落奉承和諂媚的陷阱。
前者大約佔人口中之千分之一,
後者則佔人口中之百分之一至十,所以至少容易十倍。

If  we  did  not  flatter  ourselves,
the  flattery  of  others  could  never  harm  u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具備高超奉承技術的人,一定有極強的觀察力,
而且能夠聽出別人說話中弦外之音,
從別人的眉目及身體語言中揣摩出別人的心意,
再加上語言能力方面的努力不懈,
於是有能力度身創造及說出
「接近完美、令人難忘」的奉承說話。
他們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因為他有能力奉承任何人。
歷史告訴我們,在極權的社會裡,
讚美、奉承和諂媚只不過屬於小兒科,
因為往往隨後就會出現更高級的崇拜和造神現象,
而且能夠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
造神的好處是﹐即使粗鄙庸俗的人,
如果掌握讚美、奉承和諂媚的秘訣,
也有機會鯉躍龍門,扶搖直上九萬里,飛上枝頭變鳳凰。

《金錢的好處》(五)

When  it  is  a  question  of  money,
everybody  is  of  the  same  religion.
( Voltaire )
金錢一向是哲學上的重大課題,
因為不但和個人修行有關,還牽涉到政治和公眾道德。
[賺錢的方法]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差不多不勞而獲的賺錢方法,
就是利用法律!
例如一個國家放棄了金本位之後過度地印鈔票,
這是合法的強盜行為。
例如一個政治集團或幾個集團壟斷了一種民生必需品,
譬如土地,糧食,水源,交通工具。
例如一些有權力及無恥的公職人員年年替自己加薪,
濫用納稅人的金錢,所以賦稅不一定能夠「均貧富」

也有少勞多獲的賺錢方法:
例如強盜行劫,但也需要付出體力和匹夫之勇。
例如勒索和綁票,也需要付出腦力、體力和匹夫之勇。
例如走私販毒,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腦力去組織及度橋。
例如行騙,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腦力去度橋和搞陰謀。
例如貪污,也需要埋對了堆及尋求執掌勢力者的支持。
例如出賣良知,也要本來擁有良知及不要臉才可成事。
例如一個道貌岸然的國家,煽動或鼓勵其他國家內戰,
或者鼓勵兩個國家動武,並且向雙方都出售武器。
除此之外,沒有不勞而獲、少勞多獲的賺錢方法!
The  first  sign  of  corruption
in  a  society  that  is  still  alive
is  that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 Georges Bernanos )
( The Last Essays of Georges Bernanos 1955,

  “Why Freedom?”)
There  are  means  that  cannot  be  excused.
( Albert Camus )
那麼正正當當,而又對得起良知的賺錢方法有甚麼呢?
1.  用腦力來賺錢
一般而言,成就要靠思考和天賦才華,要靠勇氣和努力,

而成功除了要靠度橋和少許天賦才華之外,
往往不是要靠運氣和人際關係,就是要靠政治權力。
問題是度橋在灰色地帶行騙者不能算是正正當當。
2.  用眼光來賺錢
3.  用技能來賺錢
4.  用體力來賺錢
例如螞蟻人、蜜蜂人,
但蜂倀和奴才行業不算是正正當當的賺錢方法,
反而從事男女娼妓的行業,只要在行業合法的國家,
就是正正當當的賺錢方法。

如果想賺大錢,以上四種方法還需要加上,
5.  用運氣來賺錢
6.  用美貌來賺錢

[儒家思想和資本主義]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已經提出了他對金錢的看法。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里仁。第四》
而荀子認為窮有盡和極的意思,所以窮比貧更嚴重:
「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
《荀子大略》
中國人一向受儒家思想影響,
所以一旦接受資本主義而缺乏意識形態上的批判,
就難免產生光怪陸離的「虛偽」,
除了一般人社會意識形態鼓吹消費和貪婪,
歧視「節儉」,延伸至歧視「貧窮」之外,
更出現「笑貧不笑娼」、「憎人富貴厭人窮」,
及歷史中常見的「笑貧不笑娼」。
如今的意識形態是:
「做乞丐有辱先人,為虎作倀光宗耀祖。」

常見祖上財富來歷不乾淨的富二代或富三代,
沾沾自喜地說「大爺窮得只剩下錢」,

不就是威風八面的威人威威嗎?
由於香港教學制度不太重視思考,
只重視「半桶水思考」,所以常常見證到:
「如果一種現象或一件事件背後有多種的成因,
    思考力不足或者動機不良的人,
    往往只是歸因於其中對自己想法有利的一種。」
We  are  too  much  accustomed
to  attribute  to  a  single  cause
that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several,
and  the  majority  of  our  controversies
come  from  that.
( Marcus Aurelius )
在資訊封鎖的地方,一旦接受了官方傳媒的洗腦,
就有人會說,
「日本人討厭部份到日本旅遊的強國人,
    是因為『憎人富貴厭人窮』。」
又有人會說:「香港人仇富」。
專欄作家高慧然有兩句話說得好:
「香港人從來不仇富,香港人拜金,
    過去很多年,香港人的集體偶像是李嘉誠,
    崇拜他白手興家、財來自有方。」
「香港人不仇視財富,但仇視財富來歷不明,
    並且藉著來歷不明的財富去全世界丟人現眼的人。
    香港人若真的仇富,幾時輪到尚未完全脫貧的中國人?
    一個地大物博、天然資源豐富、人口亦強盛的國家,
    本該自給自足,結果呢?」

又有人說,恐恥早就贊許「笑貧不笑倀」,
因為恐恥說:
騎虎難下者問倀。
虎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雖衰於香港,不可棄也。」
《慈母。恥露。第四》
孔子認為金錢牽涉到「仁」!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筆者認為有三大因素會影響到「仁」:
天賦,教育及制度。
印象中,孔子從來都沒有提及這三大因素的分配比率。
姑勿論這三大因素如何分配,二千五百年前,
孔子就已經提出了他的觀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論語。里仁。第四》
處:處身、置身。
約:緊縮、節儉、生活條件差、有可能接近貧困。
樂:是安樂,生活方面完全沒有經濟上的憂慮。
上面那句說話的意思是:
沒有仁德的人,不能夠長期處身窮困的環境之中,
也沒法長期過安樂、平淡、寧靜的生活。
孔子這句說話弦外之音是:
窮困的時候,不仁者很容易會鋌而走險,作姦犯科。
當衣食無缺,生活不虞匱乏的時候,
不仁者很容易會得寸進尺,有「飽暖思淫欲」者,
有「以權謀私」者,有參與經濟壟斷者、加劇貧富懸殊者。
簡而言之,不仁者無論在甚麼環境之下,
都容易危害社會健康。
The  comfort  of  the  rich  depends  upon
an  abundant  supply  of  the  poor.
( Voltaire )
顧名思義,資本主義重視資本,包括金錢、偏才和權力,
重視度橋在法律灰色地帶行騙,包括利用傳媒和廣告行業,
帝國主義重視搶掠,所以喜歡發動戰爭,
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除了重視搶掠之外,還重視權力,
重視洗腦,不重視公平,輸出環境污染,污染別人的環境,
雖然兩者都鼓勵貪污和賄賂,但只有共產主義才公開貪污。

只有優秀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會重視通才,重視制度改革,
照顧老病殘障無依者和棄嬰。

《金錢的好處》(四)

[禍福相倚伏,有得必有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禍福相倚伏,有利必有害,有得必有失,這是古人的智慧。
如果不明白金錢只是一種工具,應該「役物而不役於物」
──是我們擁有金錢,而並非金錢擁有我們──

反而本未倒置,將自己變成了金錢的工具,
不好好利用金錢帶來的閒暇和工作上抉擇的自由,
卻努力追逐更多的金錢,或者轉而追逐權力和名氣,
往往就會出現精神和行為方面的束縛,令人喪失了自由。
The  poor  man  is  not  one  who  has  little,
but  one  who  hankers  after  more.
( Seneca )
Nothing  is  more  dangerous  to  men
than  a  sudden  change  of  fortune.
( Quintilian )
「貧者見富者而羨之,富者見尤富者而羨之。
    一飯十金,一衣百金,一室千金,奈何不至貧且匱也?」
《儉訓》(李文炤)
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
( Stuart Wilde )
生活在「名利權世界」中的人,
大部份受制於「名、利、權」的束縛,
自尊心建築在擁有的物質之上,
於是「  ego」固然自由度很低,
而由於身體受「  ego」的控制,
結果這個為金錢而營營役役的身體,
主動參與種種追逐金錢的遊戲,
或者被迫參與種種可能身不由己的活動,

其實自由度同樣很低!
換言之,金錢其實降低了他們身心的自由度!
Wealth  is  a  means  to  an  end,  not  the  end  itself.
生活在「名利權世界」中的人,
除了有種種因壓力而產生的疾病和精神病之外,
還有過勞死,馬上風,吸毒死…等等逝世方式。
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聖經也說: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馬太福音 16:26》
問世間錢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For  many  men,  the  acquisition  of  wealth
does  not  end  their  troubles,
it  only  changes  them.
( Lucius Annaeus Seneca )
所以千金難買少年窮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的確因人而異,因教育而異,因智慧而異。
出生貧困而智慧不足的人,
一旦時來運到而發大財,就未必是好事。
他們從生命中得到了謀取財富的經驗,
但是未必有足夠的智慧去承受及享用這些財富,
所以財富往往損害了他們的心態,甚至人格:
1.  形成了放縱的習慣,
就會跌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陷阱。
因為我們需要 [need] 的東西其實不多,
但由於資本主義鼓勵貪婪,嘲笑節儉簡樸的生活,
並且利用第四權、雜誌和廣告不斷製造物質欲望,
於是沒有思考能力或者不能夠管理自己的人,
會因應財富的增添,或者借貸容易而產生不斷膨脹的欲望,
結果我們想擁有、想要 [want] 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
對地球先生來說,消費主義、貧富懸殊、革命、戰爭、
人口膨脹和環境惡化,六者手牽手而來,
它們就是哲學家口中的「大局」。
無論是物質還是智慧,無論是惡性循環抑或善性循環,
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亦同時被這些東西所擁有,
這就是哲學家和我們分享的概念。
We  don’t  really  need  much  to  be  happy  and  enjoy  life.
( Susan Olson )

2.  形成了自大的心態,智慧就會下降。
誤以為人生中的「成功」就是人生中的「成就」。
而且他們往往全身上下都是價值不菲的名牌,
除了腦袋和人格。

3.  認為賺錢是生命的唯一意義,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謀求更多的財富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就容易墮入官商勾結或者寡頭壟斷的陷阱,
事孽一日千里,沒法停手,以致晚節不保。
4.  不少人成為富豪之後,
左手擁抱善良的靈,右手擁抱邪惡的靈,
繼續用「剝削」和「行善」來「貢獻」社會。

If  we  fasten  our  attention  on  what  we  have,
rather  than  what  we  lack,
a  very  little  wealth  is  sufficient.
( Francis Johnson )
那麼有甚麼是金錢買不到的呢?
對輕薄道德的人來說,
金錢可以買到奴才的忠心,
可以買到埋沒良心的人的橋段和陰謀,
但背後往往需要有武力或監視系統來支持,
因為輕薄道德的人必然對人沒有信心。
Money  may  be  the  husk  of  many  things,
but  not  the  kernel.
It  brings  you  food,  but  not  appetite;
medicine,  but  not  health;
acquaintances,  but  not  friends;
servants,  but  not  loyalty;
days  of  joy,  but  not  peace  or  happiness.
( Henrik Ibsen )
除此之外,金錢買不到下列這些抽象的東西:
1.  創造力  creativity/innovation
2.  思考力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3.  品味  taste
4.  鑑賞力和判斷力  judgement
5.  自我批判的能力  introspective  ability
6.  宗教精神  [真、誠、愛、智慧]
7.  由宗教精神產生的友誼和愛情
簡而言之,金錢可以買到 ego難以持久的狂喜,
但買不到心靈  soul綿延的的寧靜和幸福。
況且我們還未計算可能伴隨金錢而來的煩惱和恐懼,
甚至災禍!

所以有人說:
If  you  want  to  feel  rich,
just  count  all  the  things  you  have
that  money  can’t  buy.
但一生都在「名利權世界」打交道的人,
會覺得這些抽象的東西都比不上金錢和權力重要,
所以這種想法屬於「酸葡萄思想」。
選擇讓「心靈  soul」主持人生大局的人,
當然可以樂於過簡樸的生活,以增加個人的自由和尊嚴,
但在沒有節制的資本主義社會裡,
貧困而又樂於過簡樸生活的人比較罕有,
所以在「名利權世界」打交道的人,
傾向於嘲笑「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的思想,
他們不能夠明白老子「寧少勿多」的主張,

不能夠想像會有好像顏回這樣的人存在。
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第六》
顏回明白「物質的需要」和「人的自由度」有密切的關係。
人需要花時間和精神去換取物質,
而且往往需要和別人爭奪,又要看運氣和際遇。
當一個人發覺生命中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學習時,
他會寧願降低自己的物質要求,去換取學習的時間。
一個人應該用多少的青春和自由去換取多少的物質,
是每一個人必須自己去計算的數學題目。
There  is  a  noble  manner  of  being  poor,
and  who  does  not  know  it  will  never  be  rich.
( Lucius Annaeus Seneca )
How  Does  A  Homeless  Man  Spend  US$100?

「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
    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故曰:儉,德之共也。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
    故曰:侈,惡之大也。」
《訓儉示康》(司馬光)
當我們明白金錢可能帶來的種種壞處,
而又有能力避開這些壞處的話,
我們就可以享受到金錢帶來的三大好處:
1.  閒暇!
2.  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3.  替自己及子女尋找及購買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