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演講的禮儀》(四)

You  need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that
inspire  you,  people  that  challenge  you  to
rise  higher,  people  that  make  you  better.
Don’t  waste  your  valuable  time  with  people
that  are  not  adding  to  your  growth.
Your  destiny  is  too  important.
( Joel Esteen )
3.  假設你遇上了一位高層次的講者
首先要明白,高層次的講者並不多。
一般高層次的講者不會談自己不認識的課題,
他只會演講一個自己十分熟悉的小課題,
而且會避免講大課題,
因為小課題容易準備,容易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大課題則未必有足夠時間來闡揚,
而且還需要考慮聽眾的思考和接受能力。
其次,高層次的講者會用顯淺的語言和例子說出
「重要及易明的道理」,
而且高層次的講者完全不介意這個道理
「會否揭露某部份聽眾的虛偽」!
因為高層次的講者重視整體社會的利益,
絕對不會因為意圖招攬聽眾而容忍自己的虛偽。
至於那些扮高層次的講者,往往會傾向於講大課題,
將自己的思考能力赤裸裸地示眾,
智慧不足的講者自然醜態畢露,貽笑大方。
唯一值得安慰自己的是,
大部份聽眾未必有能力聽出演講中的漏洞。
只要講者聲線明亮,語氣生動,演講的內容能夠先說服自己,
即使內容極具爭議性,只要聽眾層次夠低,
或者只要不讓聽眾提問,
依然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演說。
一般來說,只要講者真心騙倒自己,就不應該視為欺騙聽眾,
演講就不會涉及道德問題。
如果你真的遇上了一位高層次的講者,
而你自己也是一位高層次的聆聽者,
那麼你當然會聽得津津有味。
樂意做一個好學生,勤做筆記,
也許只是遺憾自己未必具備足夠聆聽的能力,
與及漏記了不少重點。
Everyone  hears  only  what  he  understands.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問題是,很多人對高層次、無私的公開分享興趣不大,
但對收取高昂費用的講座,或者旁觀偷師就興趣大增。
俗語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信焉!
換言之,高層次的講者要考慮收費,才是上策:
一來可以篩選出喜歡思考的聽眾,
二來可以篩選走沒有興趣的聽眾。

如果你自己是一位低層次的聆聽者,
拜訪周公自然難以避免,
這些聽眾可以半睡半醒,甚至完全睡著,
一旦被人發現,就說:
「唔好意思,因為內容太深奧,我聽唔明,所以睡著了。」
不要怕,高層次的講者只會覺得自己不好意思,
明白是他自己陳義過高,遺憾準備不足,說得不夠生動,
只有中層次和低層次的講者才會生氣。
上流社會,只是重視優美而文雅的談吐,
高層次的講者,則重視內容充實、思想深刻的交流,
但如果不努力以赴,尋求顯淺而又容易明白的例子,
就難免曲高和寡,恐怕曲終人散時還有未睡醒的聽眾。

The  most  important  truths  are  likely  to  be  those
which….society  at  that  time  least  wants  to  hear.
( W. H. Auden )
喜歡聽高層次的講者演講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早已降臨:
我們有了 www.ted.com  youtube  更有中文講稿版!
聽一個這樣的演講勝過聽十堂書。
中文中學的學生尤其應該在從中學習英語,
這些難得的機會在筆者中學及大學的時代都不存在。
如果有中學願意在學生上集會課時,
一起觀賞 ted.com 中部份挑選過的演說,
隨後再加上一節小組討論,那將是中學生的福氣。
筆者預見五年後將會有名校這樣去做。
Fear  always  springs  from  ignorance,  uncertainty,
imagination.  When  one  door  closes,  another  opens,
but  we  often  look  so  long  and  so  regretfully  upon
the  closed  door  that  we  do  not  see  the  one  which 
has  opened  for  us.
( Alexander Graham Bell )
所以聽演講時,我們最好能夠培養出下面這種能力:
就是不但要聽內容,要思考內容的真偽百分比,
更要從演講的內容及表達上,判斷講者的思考能力,
甚至揣摩講者的性格。

《聽演講的禮儀》(三)

The  true  critic …
is  the  man  who  becomes  your  personal  enemy
on  the  sole  provocation  of  a  bad  performance,
and  will  only  be  appeased  by  good  performances.
( George bernard Shaw, 1890 )
2.  假設你遇上一位中層次的講者
中層次的講者,
多數會涉及個人或其他人的經驗,
但只能夠提供講者沾沾自喜、半桶水智力的分析。
所以應該重視他所談及的經驗,
但必須忘掉他的分析,重新在經驗中汲取智慧。
記著,一般中層次的講者都有拍聽眾馬屁的傾向,
表面上的目的是吸引聽眾,似乎無傷大雅,
但他們忽略了的是一些不夠謹慎的拍馬屁,
往往反映出他們思考上的嚴重缺失。
參考:
《經驗》(一) 《經驗》(二) 《經驗》(三) 《經驗》(四) 《經驗》(五)
《經驗》(六) 《經驗》(七) 《經驗》(八) 《經驗》(九) 《經驗》(十)
第一類中層次的講者,
言語得體、辭藻華麗、十分動聽,
但忘記了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演說,
以致內容空洞,說完好像沒有說過甚麼東西。
這些講者多數是以說話為職業,演說只是偶一為之。
第二類中層次的講者,可能由於不懂得對真理謙卑,
所以傾向於將一些小範疇內應用成功的例子注射膨脹劑,
變成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但只要演說的內容蘊涵三四成的真,
只要演說的內容不會揭露聽眾的虛偽,
這類中層次的講者很多時都會是社會上成功的講者。
第三類中層次的講者,非常重視自己的面子。
他們除了會聘請別人修訂自己的講稿之外,
還會用婉轉的方式邀請一群進行鼓掌、喝采和歡呼的人,
在他們演說的一些段落中鼓掌、喝采和歡呼,

就好像不少電視節目裡做媒的觀眾,
和一些不甚好笑的笑片裡所用的配音手法一樣。
社會上大部份人只不過是中層次的聆聽者。
由於講者和聆聽者在同一條常態分佈曲線之中央,
所以聆聽者應該會聽得津津有味,
覺得「從他舌尖上吐出來的話,比蜂蜜還要甜!」(荷馬)
實在不枉此行,不枉此聽。
中層次的聆聽者至少也可以分為二類。
第一類中層次的聆聽者未接受過批判思維訓練,
一向只得半桶水的思考能力。
第二類中層次的聆聽者臣服於光環效應halo  effect
喜歡將一個人和他的思想混為一談,
認為只要講者是一位好人,他的演講應該不會有大錯,
只可能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不應該在雞蛋裡挑骨頭。
筆者認為這種演說九分有價值,值得細心聆聽,
而且一定會勤做筆記,
一來是因為這種演說反映出社會上大部份人的思想,
二來是因為演說者內容的漏洞,
半真半偽的的說話之中,往往蘊藏著豐沛的真理,
可以讓自己寫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關鍵只在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而台上的講者見到有人這麼留心在聽和做筆記,
當然亦會十分開心。
能夠令自己有所得著,是講者和筆者兩個人共同的功勞;
能夠令自己延遲患上嚴重的老人痴呆症,
又能夠令講者開心,則是筆者個人的功德。
I  learn  a  great  deal  by  merely  observing  you,
and  letting  you  talk  as  long  as  you  please,
and  taking  note  of  what  you  do  not  say.
( T.S. Eliot )
When  we  are  on  the  road  in  search  of  wisdom,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around  us  is  our  teacher.
( Jason Ling )
如果這位講者是某一個團體的成員,筆者還會思考一個問題:
就是這位講者到底是該團體裡最聰明的一位成員,
最差的一位成員,還是典型的一位成員,可以憑藉他而一葉知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謂「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實可以有兩個意思:
1.  講者提到的毛病,自己都會犯,就警惕自己必須改正。
2.  一旦發現和肯定講者思考上的錯失,就寫文章批判,
希望看到文章的人不會再犯上同樣的錯失。
凡是上得講台的人,不應該介意接受批判,
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是心靈脆弱的小孩子。
對上得講台的成年人隱惡揚善這種行為,
除了會毒害批判思維的教育目標之外,
日積月累之後,極可能敗壞了社會風氣,
因為演講者是在散播他有問題的思考和意見。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聽演講的禮儀》(二)

Wise  men  talk  becaus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say;
fools,  because  they  have  to  say  something.
( Plato )
1.  假設你遇上了一位低層次的講者
如果你自己也是一位低層次的聆聽者,
那麼你可能會聽得津津有味,肯定有所得著。
低層次的講者,演說冗長,辭藻無味兼模糊,
抄襲別人的思想而又無法融會貫通,
喋喋不休,目的是表現自己的膚淺!
低層次的講者不會明白
說得多不如說得簡,說得簡不如說得好。」
To  answer  before  listening
──that  is  folly  and  shame.
( Proverbs 18:13 )
To  listen  to  folly  for  a  long,  long  time
──that  is  folly  of  the  folly,
shame  of  the  shame.
如果你自己的層次較高的話,即使聽得不是味道,
如果你沒有忘記聽演講具有「娛樂」自己的因素的話,
那麼你就可以有很多選擇,例如:
坐在前排的聽眾可以
☆  看看講者是否靚仔靚女。
如果是的話,誰會介意他們在說些甚麼,
秀色可餐嗎!
☆  研究及欣賞講者的衣著、行頭、髮型。
但坐在前排的聽眾,千萬不要凝視講者的眼睛,
因為偶一不慎,露出「悶親」的樣子,就會令講者不悅,
這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In  every  real  men
a  child  is  hidden  that  wants  to  play.
( Friedrich Nietzsche )
☆  培養虛偽的性格
如果能夠時不時笑一笑,鼓鼓掌,甚至搖頭晃腦,
對培養虛偽的性格有點幫助。
如果坐在前排而講者又認識你的話,
這種行為不失為拍馬屁的高招之一。
世故的高手甚至會在演說完畢之後上台大讚講者一番,
犧牲數百人的寶貴時間去拍名人的馬屁,
這種不介意押上自己的人格,慷他人之慨的手法,
是筆者從旁觀察高手後學習到的心得!
Lying  has  a  kind  of  respect  and  reverence  with  it.
We  pay  a  person  the  compliment  of  acknowledging
his  superiority  whenever  we  lie  to  him.
( Samuel Butler )
☆  研究講者演說內容的優點。
低層次的講者,演說內容中一定有不少優點,
既可以用來製作笑話,又可以用來製作教中學生演說的講義。
勤做筆記,其實最好能夠錄音翻聽,以免走失重要笑料;
勤做筆記,令講者開心,又可以娛樂自己,
一舉兩得,是對講者及自己都尊敬的行為。
這是筆者一向的習慣。
Jokes  are  mind’s  natural  defense  against
half-truths  and  stupidity.
坐在中排的聽眾可以
☆  在心裡背誦唐詩、宋詞、元曲、新詩、古文……
考考自己的記憶力有沒有衰退。
筆者讀中學時代遇上這類演講時,
會珍惜寶貴的時間在腦裡背誦古文,
兼且在心中想一想該篇古文中的
某些字如何寫法。
☆  在心裡按次序背誦周易六十四卦。

  信佛教的聽眾可以在心裡背誦「心經」。
☆  基督徒可以在心裡背誦聖經金句。

☆  勉為其難地聽可以鍛煉個人的容忍力,
練成「左耳入、右耳出」的絕世武功,
好過常常需要去問聾耳陳借佢隻耳來用。
《心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UC2GlEyAX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_K7DUWLCI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5HI-Yw7Aa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mbXQbCA06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YnLrt0npi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ZglflAWKF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sS9RwG7ls
坐在後排的聽眾比較幸運,尤其是當四周聽眾頗多時,
☆  不妨低頭祈禱,求神祝福和帶領。
  不妨玩手機。
☆  不妨看自己帶來的書。
☆  如果四周聽眾都長得比自己高時,可以去探望周公。
一位低層次的講者,
很多時都會認為講廢話是他的權利,
但拒絕聽廢話,亦是聽眾的權利!
當一個人能夠面帶微笑地對聽眾說,

來聽這個演講是塞錢入你們的袋裡」;
當一些人能夠能夠在演講前面帶微笑地對聽眾說,
迫你們來聽這個演講都是為你們好」,
因為我們認為好的就一定是好的。
雖然兩者都會說對聽眾極度尊重,
但中國語文裡的理直氣壯就暗地裡修改了定義。
當一個人為了減低損失,有能力扮有禮貌,
能夠勉強自己、勉為其難地聽足全程演說,
肯定是對講者的尊敬 ──
那種對自己父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令人感動的尊敬
雖然講者以一個人沒有價值的時間,
來浪費所有聽眾一個一個加起來的寶貴時間,
是一種不可原諒的罪行,
但從反面的角度來看,
一位低層次的講者可以教導聽眾:
將來「如何在魚目混珠中判斷那顆是珍珠」,
教導聽眾將來在遇上珍珠時需要懂得珍惜」,
而懂得珍惜之餘,就應該學習感恩」!
理論上並非得不償失,
只不過寸金難買寸光陰就變成了一句口號!

《聽演講的禮儀》(一)

禮儀,如果不好好思考,往往容易和虛偽稱兄道弟。
由小到大,我們都需要聽很多演講。
聽演講,當然有聽眾的禮儀,
所以研究聽演講的禮儀有其實用的價值。
首先,聽眾當然要決定去聽還是不去聽,
如果去聽演講的話,目的是甚麼?
☆  純粹去捧場
  俾面
☆  尋找娛樂
  學習
  被迫  forced  listening
  每種因素都有少少
無論是儀式還是演講,
一個場合的定義,非常重要。
因為甚麼叫做尊敬一個場合,皆源自場合的定義。
儀式的目的是甚麼?演講的目的是甚麼?
是顯示權力的儀式或訓話,是意圖說服聽演的演講,
還是在平等地位上意圖交流的演講?
有沒有主角和配角之分?
講者是否應該尊敬聽眾?怎樣才算是尊敬聽眾?
聽眾是否應該尊敬講者?怎樣才算是尊敬講者?
聽眾對講者的尊敬會因講者而異嗎?
聽眾可以戴帽嗎?可以擔遮嗎?
可以看手機嗎?可以祈禱嗎?可以會晤周公嗎?
為了掩飾講者的愚昧或者保障需要匡智的講者的面子,
為了要給予愚蠢人充分表達他們愚蠢的機會,
為了堅持「必須對講者仁慈,所以可以虐待聽眾
這種跡近迷信的價值觀,美其名曰「愛的教育」,
我們一定禁止學生用手機,對嗎?

演講之後有沒有問答環節,
既可以重要,也可以不重要。
如果演講的動機是尊敬聽眾,重視思考交流和批判,
演講之後的問答環節就相當重要,
因為講者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
傳達了一些半真半假或者定義曖昧的概念。
這些概念當然應該澄清。

如果演講的動機根本不需要尊敬聽眾,
那麼演講之後,有或者沒有問答環節都不重要:
因為演講之後沒有問答環節,目的當然是洗腦。
一旦演講之後有問答環節,
目的就是引蛇出洞,意圖揪出拒絕洗腦的聽眾。

一般來說,演講是一種單方向的溝通
所以即使講者非常謹慎,只傳達清晰的概念,
完全沒有洗腦的企圖,演講完之後又有問答環節,

但演講的效用依然比不上能夠有即時互動的座談會,
或者在講台上兩、三位講者「蘇格拉底式」的對話。

凡是被迫參與的演講,即使目的不是洗腦,
它的致命傷就是不能選擇聽眾,
或者說講者和聽眾的思考力和人格不一定配合。
一位有自知之明,自稱阿 Lack 的講者,
可能就是欠缺足夠的思考能力,或者甚至人格,
只餘下愚樂聽眾的價值。
聽演講畢竟是一種時間的投資行為」,
我們希望所花的時間和所得著的東西大致上會對等。
事實上聽演講其實是一場賭博,
所以有些聰明人會選擇講場最後或靠邊的位置,
因為容易「較腳」。
他們認為聽愚蠢人的演說,
「較腳」只是對演說者少許不禮貌,
但卻是對自己十分有禮貌,時間就是金錢,對不對。
「較腳」有點像投資失誤時的「壯士斷臂」,
或者賭博手風不順時立即離場,以免繼續損失。
如果不懂得立即離場,在日積月累之下就容易患上
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損失就更嚴重了!
雖然筆者常常幻想聽演講時可以同時站在跑步機上,
讓體育和智育一起進行!
但幻想始終是幻想,
不少現在的演講要求我們的屁股只是用來坐。

Nature  gave  men  two  ends ──
one  to  sit  on  and  one  to  think  with.
Ever  since  then  man’s  success  or  failure
has  been  dependent  on  the  one  he  used  most.
( George R. Kirkpatrick )
如果去聽演講不能夠「較腳」,不論是否被迫去聽,
明知是浪費時間,得不償失,那怎麼辦?
No  one  is  in  charge  of  your  happiness  except  you.
( Regina Brett )
孔子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
我們大可以借用到聽演講的場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這裡說的「三人行」,其實是指任何三個人,
不一定是三位朋友!
如果我們向孔子的智慧偷師,
就要懂得時刻抱著學習的精神。
換言之,在置身於不能擺脫的人際環境之下,
向別人學習是最好的適應方法。
況且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別人的身上,
學習到一些東西。

權力、財富、知識、思考能力、愛心、智慧、人格…
或者考試和比賽成績,甚至虛偽,
這些東西一向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學生們應該抱有「知足常樂」的態度!
學生們對講者、老師和校長的要求,也應該是這樣。

《聆聽是甚麼?》(八)

[對話、談判、解決矛盾]
我們常常聽見有人說:「對話才可以解決矛盾!」
這個說法的犯上了定義不清的問題,
因為雙方對「對話」這個詞彙可能有不同的定義!
其實對話一定要看目的,一定要看
  甚麼人和甚麼人對話。
  雙方是否站在平等的位置。
  想解決的是甚麼矛盾?
  究竟是討價還價?還是找出問題的根本癥結?
  是否需要考慮「背後的實力,包括金錢和時間」。
如果情況理想的話,
雙方都有良好的動機和目的,雙方都重視理性。
對話,可以是解決矛盾的第一步。
有時雙方都有良好的動機和目的,亦重視理性,
但某一方往往會由於面子問題,
或者由於對自己的認知和經驗過於自負和自信,
故意聽不到另一方的說話,
尤其是當另一方指出某一方思想上內部矛盾,
而某一方立即意會但又要維護自己的面子時,
這種情況常常都會出現。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公正的裁判作為中間人去協調!
Honest   conversations   are   rare.
本來如果一個社會有一個批判平台」:
一個公開,有台上裁判、台下評判及接受公開批判的平台,
不少問題其實都可以完滿地解決,
不會出現各有各講,最後拉倒的情況。
破壞社會和諧的,是不公平、不合理,偷天換日的手法,
所以社會上的和諧,
必須由一個嚴肅、嚴謹、唇槍舌劍的「批判平台」來保障。
簡而言之,沒有裁判,就不容易出現「公平的對話」!
由於絕大部份社會都沒有這樣一個平台,
所以才會出現需要低層次「對話」的現象,
而「對話」的目的,往往不在於解決問題的根本癥結,
只在於找一個雙方都接受的下台階。
If  there  is  no  struggle  there  is  no  progress.
Those  who  profess  to  favor  freedom,
and  yet  deprecate  agitation,  are  men
who  want  crops  without  plowing  up  the  ground.
They  want  rain  without  thunder  and  lightning.
They  want  the  ocean  without  the  awful  roar
of  its  many  waters.
( Frederick  Douglass, West India Emancipation Speech,
August 4, 1857 )
對話往往是「討價還價」這個詞彙漂亮得體的說法。
正確的詞彙,應該是「談判」。
我們之所以知道這是「談判」是因為
  沒有人說這是一場辯論。
☆  談的是條件,不是對錯,並非是非曲直。
☆  雙方都會說:
希望雙方能夠磋商,
希望對方「更趨務實和理性」,
或者「一人讓一步」。
☆  談判破裂會出現抗爭,例如罷工。
所以當弱智人仕答這條選擇題時:
(a) 對話、(b) 討價還價、(c) 談判、(d) 晒馬
能夠促進社會良性互動,有利香港取得進一步民主。
他不會選擇「談判」這個詞彙,
他一定會選擇「對話」這個詞彙。
對話,有時根本沒有可能解決矛盾,
因為有時對話的目的,
就是意圖讓是非黑白分明的事情留下討價還價餘地。
我們可以問一問小學生:
孫中山有沒有可能用對話來和清朝解決矛盾?
我們再可以問一問中學生:
如果孫中山和清朝對話之後,
清朝發言人說孫中山「破壞務實和理性」,
這句說話又會是甚麼意思?
[聆聽心靈的呼喚]
《心靈》(二)

《聆聽是甚麼?》(七)

[溝通的動機]
研究「溝通」,怎能不研究「溝通」的動機?
「溝通」的動機不外下列這幾種:
☆  一方意圖讓另一方的情緒得以發洩。
☆  一方意圖讓另一方覺得被接受、覺得被了解。
☆  一方意圖幫助另一方克服心理或心靈上的困境。
☆ 方只是想交換思維,互相學習,互相激勵。
☆  雙方只是想互相娛樂對方。
  一方意圖探詢對方的看法,向掌權者打小報告。
☆  一方意圖找出對方的弱點,以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部署。

  一方意圖探詢對方的看法,以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部署。
「討論」應該是一種「溝通」。
然而在一般中學中英文科的小組討論裡,
由於可能要計分,於是「溝通」的動機改變了:
☆  一方意圖說服另一方。
☆  一方意圖告訴另一方自己是優秀的。
☆  雙方皆有意圖說服對方。
☆  雙方皆有意圖表達自己的「口技」是優秀的。
所以經常出現打斷別人發言或壟斷發言。
於是有人認為「溝通」只不過是一門技巧,
不在乎道理有幾強,只在乎打分的人是否滿意,
表面上看來頗有道理,因為遊戲的規則改變了。
小組討論究竟是鼓勵那一種或那幾種動機呢?
小組討論重視禮貌,
而似乎最後三個動機都容易產生禮貌的問題,
所以考評局常常指出:
考生務須注意說話和討論時的禮儀及態度。
半理性的溝通常見,但理性的溝通極為罕有。
不知為何,我們竟然相信真理是服膺於禮貌的,
所以蘇格拉底的一步緊接一步的哲學接生術,
是極度不禮貌的行為,
因為霸佔了其他考生發言的時間,屬於壟斷發言。
我們喜歡的是好像詠春拳那般的「寸勁」,
能夠立即將對方 KO。
礙於評核員的思考水平,
一般不會懂得欣賞用一句平淡有力的說話,
將對手 KO 的考生。
所以不少考生只要面皮夠厚,可以當自己根本沒有輸。
至於在中學的辯論比賽中,
我們一向喜歡雄辯滔滔的人,歧視寡言的高手,
因為雄辯滔滔的人才具備  charisma
我們往往認為
1.  優秀的「口技」比優秀的頭腦更重要。
2.  辯論的目的是訓練口才,不是追求真理。
孰知「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寡言的高手往往一招就可以將對手擊倒。

在中學的小組討論和辯論比賽中,
我們究竟想鼓勵一些甚麼的動機?
這一些動機又如何影響到我們執行的評核?
教育界有勇氣公開嗎?
小組討論和辯論是考試,是戰爭,我們明白。
小組討論和辯論要求考生懂得聆聽的技巧,我們也明白。
但如果沒有多位合格的評判,
如果不能夠在一個「批判平台」上進行,
小組討論和辯論,是「溝通」嗎?

《聆聽是甚麼?》(六)

[同智心]
你明白對方,對方不明白你,有沒有可能「溝通」?
與人溝通,卻令自己越來越蠢,甚至患上智障,
又是不是「溝通」?
愚蠢人傾向於「獨白」,
只有愚蠢人和愚蠢人「物以類聚」,
他們之間才可以有「溝通」!
和愚蠢人討論,甚至爭辯,怎可能是一種「溝通」?
有人說,不要同一個傻瓜爭辯,否則除了浪費時間之外,
別人會搞不清到底誰是傻瓜。
這又是否廢話?
三四流心理學家的廢話,我們已經聽得太多了。
別告訴我你有心理學博士學位,
你只需要「露一露」你的腦,但千萬不要露出你的馬腳。

關於溝通,當一位年長的智者面對有限的餘生時,
會作出不同的反應。
美國詩人 May Sarton 在大約六十歲時曾經這樣說:
any  meeting  with  another  human  being
is  collision  for  me  now.
It  is  always  expensive,
and  I  will  not  waste  my  time…….
it  is  a  waste  of  time  to  see  people
who  have  only  a  social  surface  to  show.
I  will  make  every  effort  to  find  out
the  real  person,
but  if  I  can’t,
then  I  am  upset  and  cross.
Time  wasted  is  poison.
(  May Sarton,  Journal of a Solitude )
當死亡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
我們的人際交往之中,究竟還有多少是必要的廢話?
又有多少是不必要的廢話?
[ 聆聽機器 Listening Machine ]
有些「聆聽者」喜歡看自己是一個人,
有些「聆聽者」喜歡看自己是一部聆聽機器,
有些「聆聽者」喜歡有時扮演人,有時扮演機器。
由於心理學家的所謂「聆聽」,
有時只是一種讓對方情緒得以發洩的手段。
所以一般都是「單向溝通」,
帶有階級觀念、避免談及心理學家自己。
但心理學家往往不肯明言,
以免「聆聽」這個動聽的名詞貶值。
所以心理學家一定堅守一些原則:
自己不是人,只是一部「聆聽機器 Listening  Machine
這部機器經常微笑,沒有任何價值取向,沒有自己的看法,
所以不會批評,不會挑戰,也不會責備,
總之避免爭論,只是完全接受。
正如有些男人寧願默默地躲在女人的背後,
有些心理學家寧願默默地躲在「聆聽機器」的背後。
聆聽機器簡直比耶穌更偉大!
也許,當「聆聽機器」用「同理心」聽得太多
仇恨、報復、計較、咒罵之後,
機器可能會需要進廠修理,
機器可能會放棄了價值的判斷。
「聆聽機器」既然是機器,
當然也會有折舊和貶值的問題。
幸而許多人需要的,不是「溝通」,而是「單向溝通」。
不喜歡批判的人往往不知道甚麼是批判,
以為批判就是批評,以為愛和批判不能共容,
他們喜歡讚賞,討厭真理,根本就不會自我批判,
所以自然喜歡那些扮演「專注、接納、不批判」角色的人。
於是訴說者「全說、零聽」,而聆聽機器則「全聽、零說」,
姣婆遇上脂粉客,一拍即合,
所以「聆聽機器」比一般「聆聽者」更加具有市場價值。
要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做一部優秀的「聆聽機器」,
必須能夠容許和接納「訴說者」說謊,
接受「訴說者」在診所裡吐痰,挖鼻孔,
接受「訴說者」的子女在診所裡的沙發跳上跳下,
甚至在診所的地板上大小便,
就好像現時的名店招待豪客一樣。
當然高昂的收費是免不了的,這就是專業!
能夠取信於「訴說者」,
知道你對他及他的家人有無條件的愛,這就是專業!
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就是專業的服務態度!
至於不喜歡真理、不喜歡批判的「訴說者」
將來如何積極面對人生,能否積極面對人生,
這絕對是商業秘密!

《聆聽是甚麼?》(五)

[溝通]
「溝通」這個課題十分複雜。
簡而言之,沒有愛,會是怎樣的「溝」?
明明心中沒有愛,
口裡及行動上卻故意讓對方誤會你「愛」他,

會是怎樣的「溝」?
無論是聆聽者還是訴說者,
真和誠都是給予對方最重要的第一印象!
沒有真和誠,不願意打開心窗,
會是怎樣的「溝」?會是怎樣的「通」?
A  lot  of  trouble  would  disappear  if  only
people  would  learn  to  talk  to  one  another
honestly  instead  of  talking  about  one  another.
沒有清晰的頭腦,會是怎樣的「通」?
對方清楚地說出來的東西你完全不明白,
卻說自己十分了解、感同身受,並且讚不絕口,
會是怎樣的「通」?
「溝通」,除了「同理心」之外,
是否還要有「平等心」和「同智心」?
所以關於友誼,有這樣的說法:

Don’t  walk  too  far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
Don’t  walk  to  far  behind  of  me,
I  may  not  lead.
Walk  beside  me  and  be  my  best  friend.
沒有相應的對手,會是怎樣的「溝通」?
「溝通」有時並非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
而是雙方各自處身於那一個世界的問題,
究竟是「愛與智慧的世界」還是「名利權的世界」。

所以「溝通是單向還是雙向?」並非一個愚蠢的問題。
全面及雙向的「溝通」,
只存在於「知己」和「英雄」兩種情況之中,
否則不會有「士為知己者死」、「一見如故,相逢恨晚」、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英雄所見全同」等等的諺語。
也許這種「衝破人我隔閡」的溝通,
應該用  communion  這個英文字來形容。
至於其他的雙向「溝通」,
只能靠「直覺」及 (也許是前生的)「緣份」。
由於一般人都難以避免虛偽,
由於很多人都不具備高層次的「溝通」能力,
所以下面這句說話甚有智慧: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語言和溝通]
語言的目的就是溝通!
長時間和深入的溝通,必須雙方都用同一種語言,
必須雙方所用的辭彙和概念都有相同的定義。
這種語言上的要求,是嚴謹學術發展的必要條件,
例如數學、科學和哲學。
一般人日常的溝通,因為沒有經過嚴謹的訓練,
所以往往並非用同一種語言,
雙方所用的辭彙和概念,常常出現不同的定義。
所以一般人的雙向「溝通」,多數並不全面,
往往只能夠存在於曾有同樣工作或特殊經歷的人之間,
而這一些人多數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表達複雜的人生經歷。
所以心理學上有用「同樣特殊經歷的人」互相治療、
及幫助後來者的方法,例如  Alcoholic  Anonymous
因為有「同樣特殊經歷的人」就有了共同的「語言」,
這就是為何人世間有「物以類聚」、「他鄉遇故知」的現象。
[對話、獨白]
這裡的溝通communication是指心靈上的溝通;
至於日常生活上的溝通,我們多數採用另一個名詞:
對話dialogue
日常生活裡人與人之間的交談,不一定是「溝通」,
大多數屬於對話dialogue
而部份則是獨白monologue
Most  conversations  are  simply  monologues
delivered  in  the  presence  of  witnesses.
( Margaret Miller )
一般在中性循環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交談,
可以是茶餘飯後的閒聊,
可以是資料和資訊的交流,
可以是談天說地,
可以是娛樂對方,
可以是意圖表現自己,
可以是互相恭維,
可以是蜚短流長,
可以是言不及義,
可以是互相探索對方的日常活喜歡,作為日後互相恭維之用。
日常生活裡,有多少人會在意你的心靈?會在意你有沒有心靈?

《聆聽是甚麼?》(四)

[ 話題及信息  Topic & Message ]
「話題」其實也是聆聽過程裡重要的一環。
許多「聆聽者」根本不熟悉某些重要的「話題」,
但又不肯承認,於是就濫用所謂專業的工具,
希望引導對方只談對方的情緒,
例如「我明白你的心情」、「我體會你的感受」之類。
其實應該加一句「其實我在這一方面並沒有認識」,
這才算是專業!
正如香港在2003年 沙示 SARS 期間,西醫應該對病人說:
「其實我們並不認識這種病,還未知是甚麼病毒引起,
你是否願意做我們的試驗品,試一試我們的新藥?」

不要以為筆者在說笑,I  do  mean  it
因為自稱讀科學的香港人太不尊重科學精神。
很多時「話題」一涉及哲學及精神的範疇,
一般心理學家都無能為力,
所以不妨說一句:
我並不認識這個課題。對不起,恕我無能為力」,
不扮演專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這才是專業的精神!
The  only  wisdom  we  can  hope  to  acquire  is
the  wisdom  of  humility :  humility  is  endless.
( T.S. Eliot )
「訴說者」所提出的問題,有時會帶來的深層意義,
包括政治、社會,文化及哲學各方面的意義。
低層次的「聆聽者」未必能夠領悟出這麼多的涵意。
理想的「聆聽者」才有能力做到「上善若水」的境界:
就是《禮記。學記》所說的

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換言之,就是在古代,老師必須按照弟子的根器,
傳授知識,甚至智慧,在現代也應該是同樣的方式,
原因是學生之中勤奮的居多,有智慧有成就的就少。

例如學生對某一科讀書和考試有恐懼,
可能只是個別的問題,可能只是該科的問題,
可能是課程的問題,但亦可能是老師教學的問題,
甚至可能是學校如何對待失敗者的政策問題。
「聆聽者」是否有能力聽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視乎「聆聽者」的專業訓練是否足夠。
「聆聽」亦可以成為一種手段 ── 高級的拍馬屁手段。
關鍵就在於「話題」:
☆  只談「訴說者」有興趣的話題,讓對方暢所欲言。
☆  一定不會說「你錯了」,只會說「你說得真對」。
☆  以「訴說者」的觀點去看事物,不會表達自己的看法。
☆  對任何值得一讚的內容,立即給予讚賞。
目的當然是令「訴說者」自覺受尊重,甚至自覺重要,
意圖傳遞一個「我很欣賞你」的信息,
及一個「我不是諂媚,我覺得你很了不起」的信息,
所以極度喜歡別人讚賞的「訴說者」,
由於往往早已自掘陷阱,會非常受落。
千穿萬穿,高級的馬屁不穿!

不少專業的「聆聽者」或多或少都會利用上述的手法,
拍一拍「訴說者」的馬屁!
讚美、奉承和諂媚,往往只是一線之差。
讚美考驗讚美者的品德,亦同時考驗被讚美者的品德。
拍馬屁如果用得其所,如果用得謹慎,不違背事實,
掌握得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沒有令人懷疑的身體語言,
沒有陳腔濫調,沒有圓滑曖昧的詞彙,絕對是一件好事,
因為真確適當的讚美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油!

《聆聽是甚麼?》(三)

如果教育制度成功,民智大開,「溝通」是這麼容易,
找到「溝通」的對手又是這麼容易,
找到有興趣「溝通」的對手又是這麼容易,
找到有時間又有興趣「溝通」的對手又是這麼容易,
我們還需要真正的溝通專家嗎?
We  need  people  in  our  lives  with  whom
we  can  be  as  open  as  possible.  To  have
real  conversations  with  people  may  seem
like  such  a  simple,  obvious  suggestion,

but  it  involves  courage  and  risk.
( Thomas Moore )
People  who  have  trouble  communicating
should  either  shut  up  or  pay  for  listeners.
( Jason Ling )
[訴說者和聆聽者的互動]
The  single  biggest  problem  in  communication
is  the  illusion  that  it  has  taken  place.
( George Bernard Shaw )
「聆聽者」一定要有足夠的思考能力,要有最起碼的關懷,
最起碼的愛心,要有同理心,要具備雙方平等的心態,
還要有能力衡量「訴說者」的文化水平和智慧程度,

因為這樣才能夠判斷對方的說話和身體語言的真正含意。
否則,「聆聽」和「聽見」有甚麼分別?
結果「聆聽者」不是「扮演聆聽」又是甚麼?
「聆聽者」的功夫,要視乎「訴說者」的水平來適應,
這是一個需要快速磨合的過程。
一個對社會上各階層語言的理解能力有認識,
兼水平高的「聆聽者」,碰上一個水平低的「訴說者」,
當然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哪些是重要的訊號,
哪些是無用的噪音,
哪些是「訴說者」想表達的意思,
但礙於文化水平,無法清楚簡要地闡明。
「聆聽者」尤其需要謹慎他們自己的身體語言,
切勿「言語溫和,但眼神嘲諷」!
受過專業訓練的「聆聽者」懂得言語溫和,
因為他們明白「話說得越溫和,收的效果越大。」
專業訓練不足的「聆聽者」容易露出嘲諷的眼神,
因為他們以為「訴說者」在他們指掌之內。
所以「聆聽者」必須有真誠和愛心,才不會露出馬腳。
不能只是  get  the  job  done
不要天真地以為「訴說者」的水平一定比不上「聆聽者」,
在並不罕見的情況下,「訴說者」往往比「聆聽者」更具智慧,
對方其實是在「扮演」「訴說者」的角色,
反過來衡量「聆聽者」的文化水平,
考驗「聆聽者」的智慧、人格和愛心。
將「聆聽」視為只是一份工作的專業人士,
一旦遇上高層次的「訴說者」,最易露出馬腳,
往往在表達關愛之情時,被對方發現竟然不見了心!
名利權世界的「聆聽」和「訴說」,
極可能是一場爾虞我詐的心理角力:
☆  「聆聽」成為「知彼」的一種手段。
所以聆聽者會盡力隱藏關於自己的東西,
盡量不表達自己的意見。
「聆聽者」讓「訴說者」在一個舒適、平和的氣氛下,
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使他們覺得安全、被尊重及無壓力。
當「聆聽者」掌握了「訴說者」的思想和心理弱點之後,
對付「訴說者」的現象就會在其後出現

☆  「訴說者」利用對方的「聆聽」來誤導「聆聽者」,
並且從對方的眼神及身體語言來揣測對方的意圖。
在辦公室政治裡,不少間諜都喜歡扮演關心和聆聽的人,
而不少聰明的「訴說者」會扮演信任「聆聽者」的角色,
利用這些間諜來傳遞錯誤的信息。

☆  「訴說者」歧視一般人的智力,
認為可以運用高層次的「語言偽術」來欺騙愚夫愚婦。
這種現象常常會出現在政治演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