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甲午年香港「雨傘運動」期間,
香港一些自視為「知識份子」的人,
創造了一個四字詞,簡稱為「和理非非」,
全稱為「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
「和理非非」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概念,
因為牽涉到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宗教…
眾多範疇的思考,本身已經趣味十足。
無論是對極少數的「知識份子」,
或者眾多「讀過書的人」來說,
「和理非非」都是一個美麗的意願和夢想。
為了避免「和理非非」成為離地的口號,
深入的分析無可避免。
其次,從功利的角度來看,
由於香港有一個好大喜功的考試局通識科,
而這一科的考試題目從來都不會介意
「考生、老師及改卷員的思考能力」
是否足夠駕馭某些抽象的概念,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在這一屆或下一屆的 DSE,
通識科考試中一定會有題目涉及「和理非非」。
但捉到鹿是否需要脫角及如何脫法,
就是接踵而來的問題。
今天筆者不談功利,只談夢想,因為夢想非常重要,
大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
小者可以影響到未來棟樑的創意思考能力!
然而實現夢想是一門必須預習的學問。
對有思考能力的人來說,夢想首先必須腳踏實地,
否則不但欺騙了自己,
同時亦會糊裡糊塗地欺騙了別人。
夢想離地是不少自以為已經算是「知識份子」的人
常犯的毛病。
一旦決定腳踏實地,當然由定義開始研究。
首先說「和平」和「理性」這對雙胞胎。
非暴力的表層意義,當然是指「肢體暴力」;
想避免社會上出現「肢體暴力」,
避免旺角警署強姦事件重演,
避免黑社會在午夜「維持社會秩序」的話,
我們當然希望社會「和平」;
想「和平」的話,當然要「說理」;
要「說理」的話,當然要講「理性」;
要講「理性」的話,只能夠「晒理」,
當然不能夠好像黑社會那樣「晒馬」;
要「晒理」,當然必需鍥而不捨的思考,
不能夠只是適可而止地扮演「說理」。
由於「說理」要求的是「對真理謙卑」,
而不是對愚昧者或者有名氣的人「謙虛」,
所以凡是贊成「和平」和「理性」的人,
絕對不能夠用參與者的名氣、輩份,
或者江湖地位來決定真理,
更加不能夠用人數來決定真理。
和重大課題有關的思考,
從來都不應該故意「適可而止」
如果擁抱「和理非非」的人自動降低門檻,
只要求馬馬虎虎,半桶水的「說理」,
另一方面又強烈要求和平,
那麼根本就不能夠說是「和理」,
而是糊里糊塗的「和理炆得」wooly-minded。
這種道德和思考上的「半桶水主義」,
就是胡適所說的「差不多先生」精神。
所以如果我們重視「理性」,就必然拒絕
1. 思考被個人的情緒和利益考慮去操縱。
2. 適可而止,避免尋根究柢的思考態度。
3. 心地善良的差不多先生鼓吹半桶水的「說理」,
以免差不多先生成為有意義行動中拖後腿的內鬼。
4. 讓差不多先生來定義「理性」。
如果我們重視「說理」和「思考」,
首先就必須「對真理謙卑」,
明白自己的所知和自己的無知,
放下個人英雄主義,放下面子、輩份、江湖地位。
如果我們重視「說理」和「思考」,
必然會明白每一個人的思考都會有盲點和漏洞,
所以必須凝聚社會上的「集體智慧」,
建設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批判平台」,
期望在互相批判的過程之中慢慢迫近真理,
要求所有參與者做一個真正的現代「知識份子」。
半桶水的說理和思考,從來都不是尊重「理性」,
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才是尊重「理性」!
筆者研究近幾個世紀科學發展的精神和成就,
提出了「批判平台」的理念,
並且寫下多篇有關的文章,
但願有興趣的讀者找來讀一讀,再參與批判。
除了因為要「顧全大局」,避免影響「安定繁榮」之外,
「和平」和「理性」這對雙胞胎蘊藏著偉大的「愛」,
所以一定和「宗教精神」有關。
但「真、誠、愛、智慧」這些抽象的「宗教精神」,
往往並非一般「知識份子」能夠掌握,
所以常常出現「用仁慈來姑息養奸」的說法。
一眾牧羊人除了一向欺騙信眾
「仁慈就是完全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包容」之外,
亦開始欺騙信眾去相信
「心靈上的姑息養奸,可以換得心靈上的安寧」,
甚至「行為上的姑息養奸和袖手旁觀,明哲保身,
保持必要的沉默,可以換得上天堂前的安寧」。
如果我們不謹慎地定義甚麼是 good human being,
誰敢說牧羊人和一眾道貌岸然的人不是「好」人?
Is a warmhearted, affectionate person
who abhors criticisms and critiques,
and who refrains from looking at the
effects of a social-economic-political
system on the welfare of his people
be considered a good human being?
( Jason Ling )
所以一些「以誠實為藉口的真小人信徒」
會提出這樣的「論點/辯護」:
欺善怕惡,貪贓枉法,姑息養奸,卑躬屈膝,
還不都是為了頭家!
在旺角警署強姦,就是因為「愛」女犯人,
任何一隻狼,一旦心中有了「愛」,
在咁既情況和條件下都會去強姦!
為何你對我沒有一點同情?
為何你不能夠包容?
為何你對我沒有一點慈悲?
為何你沒有做人的胸襟、量度與修養?
為何你的批判不能夠適可而止?
為何你不可以給我留一條後路?
一般人只懂埋怨,只懂批評,只懂討厭,
卻不懂得包容及肯定別人的付出。
不要評價別人的德行,因為每個人都會犯罪,
你不見得比他們更高尚,
所以不要看見別人眼中的刺,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
俗語說「君子以和為貴」,為甚麼我們不能夠心胸開闊一點,
讓刺和樑木同舟共濟、互相包容,罪罪相護,醜醜相衛?
為甚麼真理和歪理不可以和平共存?
為甚麼羊牯不可以與狼共舞?
為甚麼神和魔鬼不可以和衷共濟,放下成見,
為人類長遠的利益作出下面這個決定?
We believe that peace is better than being right,
God and Lucifer should reconcile with each other.
為甚麼人類的思想和意見不可以在低層次中統一?
然後用投票的文明、民主方式,
決定誰的想法最為大眾所受落?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我們不要批判,更加不應該批評,
我們應該等對方自動反省,承認自己的罪孽。
因為只有神才有資格審判罪人。
為何「愛」和「智慧」必須手牽手?
為何「愛」需要「智慧」來判斷?
既然有人相信這世界有一樣東西叫做「害怕批判的真理」,
他們當然也相信這世界有一樣東西叫做
「放棄智慧的仁慈」kindness without wisdom!
他們認為,即使踢走了智慧,
仁慈依然是穩如磐石的道德基礎。
Don’t criticize. Don’t judge. Love conquers all.
Kindness is enough. It can stand on its own.
Category: 通識
《正面思考》
所謂「正面思考」是指「如是觀」,
所以絕對不是西方愚昧勵志者口裡所說,
意圖蒙蔽和荼毒人心的 positive thinking,
換言之,所謂「正面思考」是指正確的思考。
Time is life. It flies.
Life is a treasure.
Your mind is a treasure.
You can waste your treasures
or you can make them sacred.
( Jason Ling )
大部份人總有辦法擠出時間去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但大部份人未必有智慧去善用他們的時間。
Always concentrate on the most valuable
use of your time. This is what separates
the winners from the losers.
( Brian Tracy )
Foolishness is similar to moral contamination;
it accumulates and grows with age.
( Jason Ling )
香港的通識教育科一向鼓勵「多角度思考」,
其中必然包括了「正面思考」和「負面思考」。
但由於教學界人士認為中學生必然思考力不足,
認為中學的大部份老師必然沒有能力教批判思考,
所以「半桶水的思考」就應運而生。
Any critical thinking curriculum or program,
if it refuses to be critical of itself,
will start to lose its luster.
( Jason Ling )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
不論學校還是公開考試,題目絕對不能夠批判。
背後的原因有三個:
1.「將面子置諸真理之上」是個必須堅持的普世價值。
2.「虛偽」是個宏大、雅俗共賞,必須堅持的普世價值。
3.「先尊師,後重道」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
Is it possible to respect people without respecting
truth and integrity? Yes, of course! But the price we
have to pay for this lesson is so great that we are
still paying the bill for a century. Those people we
respect have clear goals, they have faith and a sense
of purpose, they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they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they are strenuous, they enjoy
challenges, they are highly motivated to achieve, and
they always place expediency far below integrity.
Each goal completed helps them see more of what is
possible and leads to new goals and more achievements.
They are the epitome of positive thinking.
( Jason Ling )
參考:《為何我們應該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所以下面這兩句說話,放諸四海而皆準,
因為無論好人和壞人都可以視之為座右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馬太福音 7:12》
由於我們愛面子但又不懂得應該如何愛面子,
所以我們決定「將面子置諸真理之上」,
容許別人眼中的刺和自己眼中的樑木和平共存。
由於我們擁護「虛偽」,所以我們包容別人的虛偽,
別人不應該批評我的虛偽,我也不批評別人的虛偽。
讀者們認為這兩句真理可以視為「道德律」嗎?
What is the price of Experience?
Do men buy it for a song?
Or wisdom for a dance in the street?
No, it is bought with the price
Of all that a man hath,
his house, his wife, his children.
( William Blake )
思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思考除了需要鍥而不捨的批判精神之外,
還需要「自我批判」和「知錯必改」的勇氣!
只具備半桶水思考能力的人,
一旦遇上無可迴避而又複雜的課題,
遇上雙方各自掌握三成的道理,
而自己既沒有權力各打三十大板,又沒有能力批判,
額頭滴汗之餘,就會明哲保身,選擇「必要的沉默」,
避免開罪任何一方,避免順得哥情失嫂意。
這就是為何在日趨複雜的社會中,
只具備半桶水思考能力,有少許名氣和影響力,
但又欠缺浩然正氣的人,成為了為患蒼生的中堅分子。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 Albert Einstein )
換言之,我們不能夠接受下面這兩句說話,
因為抵觸了面子和虛偽兩大普世價值: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I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self-respect to admit our
errors and mistakes and make amends for them.
To make a mistake is only an error in judgment,
but to adhere to it when it is discovered
shows infirmity of character.
( Dale Turner )
未接受過批判思維訓練的人口中的所謂
「聆聽正反雙方的意見」及「綜合正反意見」,
從一個「批判平台」的角度來看,
是只有愚蠢人和考試局才會提倡的事。
因為意見未必能夠通過批判!
不能夠通過批判的意見,
為甚麼我們還可以讓它們站立起來?
意見,有對錯之分,有好壞之分,有善惡之分,
如果意見不敢接受批判,最後就會出現三種現象:
1. 讓每個人自己去選擇。
2. 以人數來決定意見的善惡好壞對錯。
3. 以權力來決定意見的善惡好壞對錯。
關於第一種現象,莊子一早就指出箇中的問題:
「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
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莊子。雜篇。寓言第二十七》
香港通識科的「框架式正反立論」,
不但違背了「多角度思考」的原則,
而且假設了「正面思考」和道德無關,和制度無關。
禍福相倚伏,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問題的關鍵在於「禍之後是否還有機會享福?」
及「誰承受了禍,誰享了福?」
舉例言之,中國的霧霾當然有正面價值,例如:
1. 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2. 讓中國官民更加平等。
3. 讓中國人培養出逆出順受的精神。
4. 讓年老多病的人提早騎鶴歸去或者上天堂見上帝,
空出更多的職位給年輕人接棒。
5. 有利於淘汰身體欠佳的兒童,
不但能夠促進中國人種的進化,
而且可以控制人口的增長,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6. 一早鍛煉能夠生存下來的兒童的體魄和適應能力,
讓他們將來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國人。
7. 刺激口罩生產商的生意,令一部份人先富起來。
再舉例言之,紅得髮指的涼薄班子當然有不少功勞,
例如:
1. 讓市民看清楚共慘黨的真面目。
2. 團結了市民中有正義感的人。
3. 用語言偽術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批判思維能力。
4. 完美示範奴才如何揣摩主子的心意。
5. 培養出很多識時務的俊傑。
6. 將市民的稅收分派給功臣,
鼓勵了團體內忠心耿耿的這種美德,
並且完美地解釋了聖經《加拉太書 6:7》的金句:
「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7. 教導市民博奕和戰略的手法,
讓市民明白成功必須有計劃,並非偶然的。
一個人想成功,運用謀略和權力去打倒敵人,
就是光明磊落、光宗耀祖的勝利。
讓智力低的人犧牲是必要的,是天經地義的,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一將功成萬骨枯。
況且可以扶助智力方面屬於低下階層的公安,
給予他們自信及美麗的希望,
讓他們也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舉兩得。
8. 教導市民廣東話和正體字的存在價值。
9. 向台灣完美示範甚麼叫做「一個兩制」,
證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非幻覺。
In politics stupidity is not a handicap.
( Napoleon Bonaparte )
What the mind of man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it can achieve.
( Napoleon Hill )
參考:《為何要學習批判思維》
西方的勵志者教導我們如何看待涼薄班子這個課題,
值得學習批判思維的同好再三研究:
☆ There’s a lot more good in people
than there is bad, and so
we need to get in the habit of
looking for what’s good in others.
☆ Nothing feels better than genuine praise
from others, and so building people up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earing them down.
We all need 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Affirmation beings out the best in people
──everybody wins.
☆ It feels good to make someone else feel good.
東方的勵志者則教導我們:
「怕冷的涼震嬰竟然會額頭滴汗,如果不是魔鬼怪嬰的話,
就一定是神蹟!我們一定要相信世界上的確有神蹟。」
Dreams
( Langston Hughes, 1902 – 1967 )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 5:44-45》
《大時代中的「批判平台」》
Nothing has such power to broaden the mind as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systematically and truly
all that comes under thy observation in life.
( Marcus Aurelius )
「批判平台」講究從整體出發的「森林思維」,
然後繼續運用「根源思維」來確立思考的可靠程度。
所以就讓我們先從歷史和森林出發,
來觀看「批判平台」這個概念。
正和負、陰和陽、善和惡必然一同存在,
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一方完全消失,
但會有此起彼落,此消彼長的現象。
任何不良的動機,
同時亦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良好結果;
而任何良好的動機,
一旦在思考力不足但有影響力的人手中,
亦會不自覺地被惡者利用,
產生「轉移視線」及「愛你變成害你」的結果。
從八十年代中期、互聯網興起開始,
人類文明進化進入了第五個階段,
這個新的世代,可以稱為「審判的世代」。
參考:《科學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二)
「審判世代」的起源,
始於具備各式各樣意圖的全球化運動,
黑色、灰色和白色的動機都集中在一起,
既促進了新形態的「奴隸社會」,
以勤勞的蜜蜂和螞蟻為新一代奴隸的寫照,
以印鈔票這種「合法」的強盜行為來控制奴隸,
增加貧富懸殊、樓奴和一天十小時工作,
成為統治者期望的目標。
由於制度能夠控制大部份人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
影響到他們以生存及舒適生活為人生的唯一的目標,
於是就能夠控制大部份人的行為,
甚至控制了他們有空閒思考的時間,
於是年青人一出來社會工作之後,
就再沒有時間思考個人生命的意義。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
但由於在「審判世代」中,
不少面目猙獰的出頭鳥及道貌岸然的慈祥長者名人,
他們的嘴臉、利益和思考能力,
意圖矇騙或者愚弄市民的「暗昧行動」endarkening,
表現得越來越清楚,
所以亦同時催生了新一代的「覺醒行動」enlightening,
促使新一代對宗教、政治、經濟、生命的意義各方面,
不但從新反思,而且會從根源開始反思。
這一切的反思,
都需要「集體的智慧」來對抗「集體的邪惡」,
對抗社會上思考力不足但具有影響力的「半君子」。
這種新世代的狀況對「批判思維」的需求暴增。
但由於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同時興起,
取代了更多中層次人類以往的工作,
所以新世代自然會從新定義新世代的「精英」!
參考:《智慧是甚麼?》(二十三)
筆者預料未來的半個世紀最尖端的工作如下:
☆ 全球漸趨一體化之後出現了兩種現象,
其一,是分工更為精細,社會需要訓練更多偏才中的偏才,
而且工作外判給偏才中的偏才的現象會更加普遍。
其二,是社會需要訓練少數通才做管理階層,
於是傳統訓練精英的名校開設熱衷於訓練思考,
而「批判思維」的訓練將會成為最興旺的教育工作,
所以亦會帶動了語言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的蓬勃發展。
如果中文尚能在全球化之中生存的話,
「中文 IB 課程」將會有強大的需求。
至於未來的教學和課程的形式,其實已經開始有人做了:
Carpe Diem Schools
我們可以想像當 Carpe Diem Schools 這類學校普及之後,
將來一定會出現「網上大學」。
能夠提供自訂進度的課程,
應該是 Carpe Diem Schools 的強項,
然而「批判思維」的訓練,
有可能是 Carpe Diem Schools 的弱項,
那麼訓練年青人「批判思維」是誰的責任?
是否只能夠像 Oxford University 那般,
在大學裡成立 Socratic Club ?
我們應該放棄中學裡的「批判思維」訓練嗎?
社會上會否出現「批判思維」的補習學校,
就好像跳舞、繪畫、手工藝等一樣?
參考:《贏在起跑線上》
☆ 社會上出現「融書整合機構」。
參考:《博學》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上)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中)
《融書──新時代的概念》(下)
當「融書工作」成為高薪行業時,
訓練嚴謹思考的「教育工作者」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甚至成為補習天王中的天王。
☆ 宗教精神、正向心理學和人際關係心理學,
將會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學科。
這個新的學科將會領導中學裡的「生命教育」
和「道德教育」的方向。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耶利米書17:9》
對追求智慧的人來說,動盪不安的互聯網世代,
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和資源,
提供了真人真事這種現成的榜樣,
能夠刺激青少年的思考,
但必須有大量合格的導師作為青少年的踏腳石來配合。
☆ 經過「批判思維」洗禮的傳統中國術數,
將會有強大的需求,成為華夏文明中的優勢。
至於那些經不起「批判思維」洗禮的傳統中國術數,
也許會被收窄它的應用範疇。
大批現時充斥在市場上的江湖術士,將會被淘汰。
☆ 互聯網的興起及隨後人工智能電腦的出現,
傳遞給這個世紀的人一個訊息:
Sometimes,
the greatest revolutions are the quietest.
( Michael Sudmeier )
☆ 所有不需要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工作,
或者以往在人際關係中涉及欺騙的工作,
將會被具備人工智能的機械人所取代,
結果是低技能的工作和欺騙的工作,
遲早都會被淘汰,兩者都是好事。
我們預見機械人的設計和不斷改進,
將會成為未來半個世紀最興旺的偏才工作。
The Moley Robotic Kitchen
為了避免人類被擁有工智能機械人的富人或極權者所操控,
道德方面的辯論和批判會越來越重要。
六十多年前,Alan Watts 只是預見了電腦的興起,
還未曾預見具備人工智能的機械人世紀蒞臨,
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興起,
驅使人類文明的進化進入了第六個階段:
The working inhabitants of a modern city are
people who live inside a machine to be batted
around by its wheels. They spend their days
in activities which largely boil down to counting
and measuring, living in a world of rationalized
abstraction which has little relation to or
harmony with the great biological rhythms and
processes. As a matter of fact, mental activities
of this kind can now be done far more efficiently
by machines than by men──so much so that in a
not too distant future the human brain may be
an obsolete mechanism for logical calculation.
Already the human computer is widely displaced
the human computer is widely displaced b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mputers of far greater
speed and efficiency. If, then, man’s principal
asset and value is his brain and his ability to
calculate, he will become an unsaleable commodity
in an era when the mechanical operation of
reasoning can be done more effectively by machines.
( Alan Watts, The Wisdom of Insecurity:
A Message for an Age of Anxiety, 1951 )
參考:《思考、森林思維、根源思維》(一)
Thomas Friedman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 最先進的電腦程式編寫人員,
在應用到教育、機械人、國防、武器及娛樂五大方面,
亦將會成為未來半個世紀最興旺的偏才工作。
☆ 人工智能機械人的維修的工作,當然應運而生。
以往從事清潔工作的人尚可以轉為清潔人工智能機械人,
直到出現能夠自動清潔的工智能機械人。
至於傳統的機械和機器的維修的工作,
如果該類機械和機器並沒有被淘汰,依然會有需求。
Man have become the tools of their tools.
( Henry David Thoreau )
☆ 在未來的二十年,青少年的讀書壓力、考試壓力、思考壓力、
甚至思考個人生命意義的壓力,肯定全部皆有增無減!
☆ 社會上平庸者的工作,肯定會被人工智能機械人取代,
新時代的奴隸社會將會以新形象出現。
破壞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工作會應運而生,
而保護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工作,
及維修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工作,亦同樣應運而生。
Andrew McAfee
What will future jobs look like?
☆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生存,
行走歪路的機構會走偷竊和抄襲技術的道路,
而那些行走正路的機構會發現:
選擇正途的人工智能電腦,一旦蓬勃發展,
將會令建設「批判平台」成為各行各業的必需品,
因為擁抱科學精神,對真理謙卑,及自強不息地努力學習,
然後不斷修訂,去蕪存菁,一向是人工智能電腦的信仰,
只有最尖端百分之二十的優秀人才,
通過嚴謹的思考訓練,方能避免被人工智能電腦淘汰。
努力尋求進步的人說:「我聽到競爭兩個字就開心」,
努力追求「道/真理/智慧」的人會說:
我聽到「批評」兩個字就已經開心;
如果遇上有思考能力的人肯花時間去批判,就更加開心;
如果能夠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就是最高的理想,
因為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就是確立一個理性社會的大腦。
正在思考工作及前境的中學生,
筆者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們作一個參考。
參考:《為何要學習思考》
《批判平台》(十二)
[愚公移山]
There exists certain truth that is like a
penetrating arrow. It is unkind because
it doesn’t care for anybody’s feeling
and so has always caused people pain.
Should we give it up?
Do we still want to face it?
Do we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it?
Can we handle it?
( Jason Ling )
很多人都認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人能夠凌駕在法律之上。」
或者「我們一定會鍥而不捨地調查誰是幕後的主謀,
將他們繩之於法。」
這兩句說話的確令人肅然起敬,
即使後面加了一句註解:「除了掌權者」。
奇怪的是,
一個「批判平台」要求「沒有人能夠在批判之外」,
但卻令很多人肅然起怕!
除了面子這個次要因素之外,關鍵在甚麼地方?
A CTP is bound to say things that
most people initially don’t want to hear.
參考:《思考可以是一種信仰》(三)
治思考上的亂世,必須用思考上的重典!
不少人會覺得一個「批判平台」是思考上的重典,
人類的精神及理性文明還未追得上,
所以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必然萬水千山,阻力重重。
讀科學的人,當然重視「如是觀」。
日常生活的「如是觀」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找好的地方來看,另一類是找壞的地方來看。
如果只是看好的地方,忽視看壞的地方,
就一定不是「如是觀」;
同理,如果只是看壞的地方,忽視看好的地方,
也不是「如是觀」。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會遇上甚麼阻力,
且讓筆者娓娓道來:
[建設批判平台的阻力]
☆ 恐懼「與眾不同」
由於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植根於人類潛意識,
甚至是遺傳基因之中一個可善可惡的想法:
為了群體生存,除了分工合作之外,
所有領導階段必須意見一致,
而所有愚夫愚婦則必須附和。
凡是擁護創意的人,愛智的人,心靈上的毅行者,
都會遇上這種《孤獨恐懼症》的壓力。
☆ 思考力不足的既得利益者
年紀大的成年人,往往有三個通病:
1. 不喜歡走出熟悉習慣和觀點,拓展新的思維和視野。
2. 除了在生活上要求舒服之外,也想腦袋休息休息,
別讓腦袋太疲倦。
3. 不理會人的自尊應該如何建立,面子絕對不打算退休。
It has been said that man is a rational animal.
All my life I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evidence
which could support this.
( Bertrand Russell )
The older I grow the more I distrust
the familiar doctrine that age brings wisdom.
( H. L. Mencken )
智慧不足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的思想 [不是知識],
是不可能進步或者不需要進步的。
自我和自己腦袋中任何頑固的思想,刻骨銘心,
同生共死,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
不少人到了中年,即使經濟不再是問題,
為了追求人世間更大的「成功」,
依然在「名、利、權」之中拼命,
只會學習和自己生計有關的學問,
不會懂得在思考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會關心任何和生命思考有關的課題。
所謂「終生學習」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教育界的口號!
參考:《終身學習》 《刺激和反應》(下)
You can’t wake a person
1. who is pretending to be asleep,
2. who has secured himself a ticket to Heaven,
3. who already thinks himself peaceful, loving,
humble enough and also sound awake,
4. who praises humility for others only,
5. who detests criticism and critique,
6. who believes kindness does not need wisdom.
( Jason Ling )
一個「批判平台」能夠壓抑人類的自私和虛偽,
1. 讓半桶水思考能力的成年人為了面子緣故,
「被迫」保持「必要的沉默」。
2. 讓半桶水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不敢再混吉,
不夠膽再濫竽充數,為害社會。
3. 讓不喜歡思考或者思考力不足的年青人,
至少學習到需要「尊重理性」。
4. 讓只有能力從事體力勞動的年青人明白,
一旦出賣良知,助紂為虐、為虎作倀,
社會上多了很多「眼睛雪亮的市民」。
5. 可以掃除「意見接受,一切照舊」的官僚陋習。
既然一個「批判平台」能夠讓社會上思考力下足的人,
知所警惕,反抗的聲音,當然也來自這些人。
☆ 來自源頭的阻力
如果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Each mind matters!」
這句說話只不過是一句蠱惑的口號,
有了一個批判平台之後,
沒有 mind 的人一早就被打下了平台!
餘下的參與者當然是「Each mind matters!」
因為事實上是
Each mind that can think matters!
換言之,從人事和「選賢與能」的角度來看,
批判平台的工作其實是堅持專業的門檻,
嚴格把關,「從源頭開始減廢」。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
的確節省了用來說服思考力不足的人的唇舌。
筆者認為「批判平台」就好像一個「賣瘀的愚市場」,
一旦社會上有了一個「批判平台」,
1. 所有需要接觸思想的人,
都要「被迫」尊重「批判思維」。
2. 只有半桶水思考能力、
一向非常害怕「批判思維」的權威人士,
在「批判平台」上將無所遁形,
不敢再混吉,不夠膽再濫竽充數,為害社會。
3. 所有思考能力不合資格的人,
不論在社會上如何有地位,
不論是否自封或被封的知識份子,
都會發現自己在「批判平台」上必須說理,
不再享有胡說八道的權利!
4. 野心家「被迫」收歛,
沒法再用一向行之有效的「語言偽術」張牙舞爪,
於是只能夠一方面訴諸「槍桿子暴力」,
另一方面設法扭曲制度,加強「制度暴力」。
既然一個「批判平台」有能力從源頭開始減廢,
源頭裡的大佬及濫竽充數的人,自然怨聲載道。
Jared Diamond
Why societies collapse
☆ 重新定義社會的精英
一個「批判平台」令所有語言偽術,
及不能夠公開的動機無所遁形,
不但能夠替社會培植真正的學者、知識份子、
政治家、教育家、宗教領袖。
更能夠讓社會上的「偏才」明白自己只不過是
「某一行某一業的專家」,並非社會的精英,
根本就不是可以成為領袖的「通才」。
以往香港由於對精英的定義含糊,
所以不少某一行某一業成功的「偏才」,
以為自己是「通才」,自視為精英。
一個「批判平台」重新定義社會的精英,
能夠替社會篩選「偏才」及「通才」,
但亦會將社會上的權力和影響力重新分配,
所以既得利益的傳統精英,自然勇於反抗。
[肅然起怕]
一個「批判平台」就好像一堵高牆,
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了知識份子的門檻,
排擠思考能力未達到時代要求的水平的人,
打爛了偽知識份子的飯碗,阻礙他們行騙發達,
阻擋了那些上一世紀「中度文明社會」的精英:
1. 聰明,喜歡追求知識,但只是喜歡度橋。
2. 愛面子多於愛真理。
3. 將輩份的重要性置於真理之上。
4. 追逐成功,鄙視成就。
5. 只是偏才,卻以為自己是通才。
由於這類精英並不愛智,
重視「名、利、權」多於追求心靈上的「宗教精神」,
所以對於鍥而不捨的積極思考往往很不耐煩,
所以很容易就出醜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一個「批判平台」,
由於追求「真」和「誠」,
在打倒「虛偽」這種普世價值的過程之中,
「諂媚」sycophancy 必然殃及池魚。
一個「批判平台」,
在追求「智慧」這種小圈子價值的過程之中,
在打倒「意圖擺脫智慧的仁慈」之中,
半桶水的思考能力和「平庸」mediocrity,
亦必然殃及池魚。
批判平台令「虛偽」無所遁形,
令隨波逐流及平庸者為了面子而被迫追隨,
無奈地被迫追隨,或者投機地追隨,
Indifference is the revenge a CTP
takes on hypocrisy and mediocrities.
所以一個「批判平台」差不多四面受敵,
只得一個小、小、小圈子默默支持,
因為只有熱愛真理,完全放下了面子和輩份的人,
才會願意參與一個「批判平台」。
有人說:容貌醜陋的人怪不得鏡子,
我們甚至應該感激鏡子未能照出我們內心的醜陋。
一個「批判平台」有如一面超級的鏡子,
為了整體社會著想,照出灰色地帶的醜陋,
以防有任何人在有意或無意之中,
做一些「似好實壞,愛你變成害你」的事,
所以一個「批判平台」從來都不同意
「教學工作者」在人生及社會重大課題上,
替青年人洗腦,剝奪他們的思考自由,
然後轉移視線,在娛樂、音樂和藝術等課題上,
給予年輕人機會和信任,讓他們在鳥籠內飛躍。
所謂生命教育,所謂品格教育,
不能夠靠「教學工作者」自我欺騙來達到目標。
娛樂、音樂和藝術固然重要,
但屬於整體教學中的一部份,
所以它們的內容和雅俗亦需要接受批判,
亦需要多元化,題材不能夠自我審查。
由此看來,只有從「批判平台」入手,
年青人的生命才有機會得以轉化。
不少有任務在身或者故意糊塗的「教學工作者」,
不少十分重視輩份和面子的自稱勵志者,
自然會加入反對「批判平台」的行列。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 proverb )
[結語]
華夏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加喜歡虛偽,
更加重視面子、輩份和名氣,
甚至不惜摧毀春秋戰國時代的科學精神,
攪出一大套「心的哲學」,
但依然不明白如何能夠令市民尊重真理,
令宗教信徒明白「保守他們的心」的重要。
筆者一向喜歡低調,只重視成就,不期望成功,
不喜歡爭取個人名氣,不喜歡強求,
相信「盡人事,聽天命,將最好的東西留給下一代」
是這生人應負的責任。
筆者提出的「批判平台」的概念,蘊釀多年,
花了很多反覆思考和自我批判的心血,
最後從科學哲學及歷史中領悟,
知道中國人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才有希望在精神文明上進化,
吸收了西方文明精華之後超越西方。
可惜中國人之中讀文史哲的學者,
並沒有科學哲學及歷史這方面的訓練,
十個有九個不明白甚麼叫做「對真理謙卑」,
而讀科學的中國人,大部份是偏才,又自負為通才。
筆者的「批判平台」建議和雛型,
令很多熱愛面子和輩份的人視我如陌路人。
朋友之中,有興趣認識「批判平台」這個概念和建議的,
亦有如鳳毛麟角,的確令筆者覺得有幾分孤獨。
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才可以迫大部份自視為知識份子的人,
清楚明白甚麼叫做「對真理謙卑」!
如果沒有一個「批判平台」,試問理性是甚麼意思?
試問如何解決複雜的爭議和矛盾?妥協又會是甚麼意思?
由於華人重視名氣,由於中國人的劣根性難改,
由於靈界和業力有它們的一條數要計,
所以時機也許尚未成熟。
筆者最樂觀的估計是,大約在筆者死後的二十年內,
才會有「知名人士」重新發掘出「批判平台」的概念。
但願果真如此!
如果有一天,有爭執的人願意將他們的爭執,
放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去解決,
這個社會才算是一個真正「理性的社會」。
一個重視面子和輩份多於真理的社會,
永遠不可能達到「理性」的高度!
因為「照顧面子」必然會成為「恰到好處」、「適當」、
「和諧」……這些藉口的一部份,用來扭曲理性。
筆者覺得已經盡了一己在這方面對社會的責任,
而且江郎才盡,要靠後來者繼續批判和修正,
謹此致謝所有願意花時間閱讀這十二篇文章的讀者,
並且向仔細閱讀和思考的讀者,叩頭致謝!
《批判平台》(十一)
[批判平台的好處] (下)
☆ 團結社會上喜歡思考的人
人類的良知和思考能力,從來都沒有必然的關係,
有良知的人不一定接受過嚴謹的批判思維訓練,
有良知的人不一定能夠認識自己和管理自己,
有良知的人不一定能夠放下私怨和偏愛,
有良知的人不一定喜歡思考,亦不一定有足夠的思考能力。
人人都明白社會上有良知的人需要團結起來,
對抗社會上眾多貪婪、自私、虛偽和怕事的人,
但是從來沒有人提出過有效和持久的團結方法。
有良知的人不一定接受過嚴謹的批判思維訓練,
有良知的人不一定喜歡思考,亦不一定有足夠的思考能力。
分散的浩然正氣,分散的力量,分散的民間智慧,
有如一盤散沙,不能夠發揮正義的力量。
一個「批判平台」可以用追求真理這個理念,
把社會上喜歡思考的人凝聚和組織起來,發揮積極的作用。
當青少年接觸到社會上最優秀的頭腦,
薰陶在對真理謙卑的氣氛之下,就會有一個上望的標準,
明白甚麼叫做學和問,如何應用,
明白「假說/猜想」和「理論」的分別,
明白甚麼叫做實際,明白根基穩固的重要!
1. 團結社會上喜歡思考的人。
2. 讓「沉默大多數」中真正有思考力的市民,
在解決生活問題之後,有機會利用空餘的時間貢獻社會,
甚至參與建設一個公義的社會。
3. 吸引不怕辛苦,喜歡思考的年青人,
讓他們有機會從旁觀摩學習「批判思維」的操作,
除了間接鼓勵了年青人對真理的追求之外,
亦創造了優秀的薪火相傳環境。
優秀的薪火相傳可以避免「是非成敗轉頭空」的結局。
4. 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思考水平。
5. 讓那些「沉默大多數」中未曾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
沒有思考能力、沒有時間去思考、或者懶得思考的人,
可以倚靠有思考能力的人的「集體智慧」。
6. 不需要看廣告客戶的面色。
一旦建設了一個「批判平台」,就可以將下面這句說話,
由少數人的夢想,轉變成為大部份人的理想:
Never be afraid to raise your voice
for honesty and truth and compassion
against injustice and lying and greed.
I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ould do this,
it would change the earth.
( William Faulkner )
A CTP can evolve into a community of
forever vigilant people whose compassion for
truth and justice enables them to overcome
all personal defects, to learn, to grow and
to work together for a greater common good
based on the faith arising from the CTP.
( Jason Ling )
參考:《理想和實踐之間》(八)
所謂天下之勢,昏狗必合,合狗必昏,
社會上只有半桶水思考能力及自私自利的人,
一早就已經團結起來,剝奪社會的利益,
完美地解釋了為何九狽二狼之力,遠勝九牛二虎之力,
俗語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內裡當然有其道理。
如果社會上有良知又有理性的人團結起來,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既可以大幅度緩和群眾的「無力感」powerlessness,
又可以為人民服務,做福社會,何樂而不為?
為何喜歡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人不團結起來?
難道中國人真的這麼難放下面子嗎?
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團結就是力量,這是硬道理。
這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
人世間無論是自由、民主、公義、知識或者智慧,
都是需要努力不懈,才可以一步一步地爭取回來。
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才能夠產生「恆久的警戒」Perennial Vigilance!
By exposing the hypocrisy and selfishness of
certain people or organized groups, a CTP is
able to work out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among them,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of hope
and allows us to march towards a better future.
( Jason Ling )
☆ 有哲學輔導和心理輔導的功能
思考,從來都是艱苦的事情。
訓練年青人批判思維,對他們來說,有如苦口良藥,
但思考訓練,是必須趁年青腦壯時服用的良藥。
訓練年青人批判思維,
其實就好像「預防注射」inoculation,
因為人生的逆境,除了外界可見的逆境之外,
真正的逆境其實是蘊藏在我們的心內,
否則不會有這麼多人患上抑鬱症,甚至自殺。
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
提供了一個「預習心理方面挫折和逆境」的機會,
可以減輕、甚至解決未來遇上逆境時內心的困擾,
對社會大眾有哲學輔導和心理輔導的功能。
這樣的一個批判平台,
的確可以締造一個理性及和諧的社會。
批判思維中蘊涵「wound 和 heal」的互為因果關係,
如果我們能夠重視真理多於重視面子,
尊敬自己的「心靈 soul」多於尊敬「我 ego」,
人世間就多了喜樂和幸福。
當我們置身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我們必然會領略到甚麼叫做「活在當下」,
甚麼叫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甚麼才是思考上的「團隊精神」!
The work of a CTP is for the present
as well as for the future because CTP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批判思維的訓練,讓年青人一早就明白到:
人生的戰場,
對個人來說,是在自己的內心,
對社會來說,不是大部份人,
而是社會制度和大部份人的錯誤思想。
If someone betrays you once, it’s his fault;
If he betrays you twice, it’s your fault.
If the society betrays you repeatedly,
how come it is nobody’s fault?
It is no measure of health to be
well adjusted to a profoundly sick society.
( Jiddu Krishnamurti )
☆ 平息人際關係中的思想糾紛
社會上大約有百分之六十讀過書的人,
不是屬於「偏才」specialists,
就是隨波逐流的「跟風者」drifters。
如果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通常朋友之間會因為思考能力的差異,
在一些意識形態、價值觀的課題上吵架,
甚至互相嫌棄,不歡而散。
自古以來正邪不兩立,善和惡不會同心同德,
所以道路不同,不相為謀,分道揚鑣,是正常的現象。
然而由於「虛偽」一向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由於「人心是詭詐的」,
由於多數人類喜歡「將面子和輩份置諸真理之上」,
結果就有了「謀私利,度橋出,有大偽」的現象。
於是人世間就出現了眾多「真假混雜的思想」,
充斥著人類的「意識形態市場」。
凡是容許「真假混雜的思想」生存的社會,
人際關係中的思想糾紛就不容易解決,
最後必然出現「市民立場撕裂」及「團體分裂」的現象。
如果有一個「批判平台」,憑藉 [裁判/評判]
及一眾有思考能力市民的「集體智慧」,
就能夠指出問題的關鍵,判斷是非對錯,
不但能夠領導隨波逐流的「跟風者」,
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朋友之間的紛爭,
並且能夠指出導致團體分裂的各種原因。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功能,因為朋友之間的紛爭,
很多時都反映出社會上大部份人的紛爭。
思考和制度方面的虛偽肯定是「邪惡」evil,
只有禮儀方面的虛偽,如果不傷害人,
才可以說是「必要的惡」necessary evil!
☆ 讓社會明白思考也需要分工合作
社會上「勞苦擔重擔的人」不一定是體力勞動者,
黑社會中的白紙扇[軍師],貢獻社會服務的人,
和思考界的巨人,都是「勞苦擔重擔的人」。
思考和行動除了是社會上的兩種分工之外,
由於思考並不容易,
所以思考也是社會上需要分工合作的事項之一。
如果我們想團結喜歡思考的人,
就必須建設一個「批判平台」CTP,
因為所有喜歡思考的人
1. 明白自己在真理面前的渺小。
2. 必然將追求真理置諸面子之下。
3. 明白自己的下足,所以連自己都信不過。
4. 必然擁抱批判,互相磨利彼此的思考利器。
批判平台只尊重思考和說理,
所謂「尊重個人政治取向」及「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見」,
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凡是未經批判的東西,怎麼可以預先尊重?
由於每一個人都會有思考上的盲點,
所以只有一個「批判平台」才能夠讓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
A CTP is a place where anybody who claims
to possess thinking ability or who claims
to be an authority in any area of concern
has to fight honestly for his status.
一般讀過歷史的人,常常會有一個合情合理的疑慮,
就是推翻舊制之後是否能夠建設一個更好的新制,
以免歷史不斷地重覆。
筆者認為一個能夠去蕪存菁的「批判平台」就是答案;
批判平台就是破除歷史不斷重覆的劃時代利器!
☆ 以最低的成本提升青少年和市民的思考能力
如果說要先訓練老師,
再借助這些老師來訓練青少年的嚴謹批判思考能力,
不但成本昂貴,控制老師質素困難,而且費時失事。
一個「批判平台」可以同時訓練老師和青少年,
是合乎經濟效益和效率的最佳方法,
而且合格的老師必然和「批判平台」同心同德。
一旦建設了一個「批判平台」,
就可以極短時間 [一年半載] 之內開啟民智,
1. 整個城市的民智就可以急速地提升。
2. 集體智慧的理性就能夠降服社會上眾多、
只具備半桶水思考力、濫竽充數的人,包括名人、教授,
於是跟風者和旁觀者自然會默不作聲。
3. 就可以避免由人數來決定真理。
任何參與現階段所謂一人一票「民主選舉」的人﹐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旦遇上財雄勢大的對手,
自然會增加落敗的機會。
☆ 提升一個城市的軟實力
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有兩大來源:
其一是創意,其二是不斷改善的制度。
但甚麼才算是「改善」,非依賴一個「批判平台」不可!
不少人都讀過《 The Last Lecture 》這本書,
但真正明白其中的智慧的人又有多少?
When you see yourself doing something badly
and nobody’s bothering to tell you anymore,
that’s a bad place to be. You may not
want to hear it, but your critics are often
the ones telling you they still love you and
care about you, and want to make you better.
( Randy Pausch )
Randy Pausch (1960-10-23─2008-07-25)
The Last Lecture before his Death
「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告子上》
☆ 完全沒有性別或者性傾向的歧視
一個「批判平台」只是歧視愚蠢,
但絕對不會有性別或者性傾向的歧視!
在一個「批判平台」上,我們尊重所有有思考能力的人,
不論他是男性,女性,還是陰陽人,
不論他是異性戀者,同性戀者,還是雙性戀者。
一個「批判平台」拒絕以人廢言,
所以不會偏袒冬烘先生的意見,
亦不會歧視婦人之見,最緊要是意見的質素!
由於一個「批判平台」是一個重視「成就」的地方,
所以重視家庭的女性還可以在照顧子女之餘,
參與一個「批判平台」的辯論。
一個「批判平台」需要女性的細膩思考和觀察力!
一旦一個「批判平台」有了廣告收益,
能夠發放優厚的獎金,
「批判」就可以成為社會中的宅男,家庭主夫,
或者家庭主婦的副業。
而且當子女長大之後,優秀的家庭主夫及家庭主婦,
由於在「批判平台」上的實戰經驗,
還可以成為訓練思考的導師。
任何社會或者任何重視人文道德的機構,
一旦建設了一個「批判平台」,
就有監察自己、防止腐化的功能,有去蕪存菁的功能,
有淘汰濫竽充數者的功能,有訓練及提升人才的功能。
筆者認為一個「批判平台」,
是所有重視理性和精神文明的社會的急切需要,
而且一個「批判平台」在經濟上的貢獻,
難以想像地鉅大。
A CTP provides a route to the promised land!
《批判平台》(十)
[批判平台的好處] (中)
☆ 示範「融會貫通」
從人類的知識和前人的智慧這個角度來看,
一個批判平台凝聚、團結,然後利用社會上
「有思考能力者的集體智慧」,
達到「自我修正」、「去蕪存菁」、
「精益求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
假以時日,自然出現「融會貫通」的現象!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
這種境界只能夠靠百年一遇的天才去成就,
而且天才的成就,
有時只不過是一個小範疇內的成就,
有時會由於當時的知識不足,
後人還需要再批判或修訂以補其遺漏。
一個「批判平台」,
不但示範做學問的人如何「融會貫通」,
更示範了我們應該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示範「謙卑」
很多「半君子」都是「謙虛」的人,
可惜由於面子問題,「半君子」不懂得「謙卑」,
更加不會明白一個人在思考能力上的渺小。
一個批判平台,可以令我們認清個人力量的渺小,
讓我們學習到甚麼是「謙卑」。
「謙卑」humility 不同「謙虛」humbleness。
「謙虛」既可以是一種禮儀,也可以是一種工具,
不論是禮儀還是工具,
「謙虛」之中或多或少都會帶點「虛偽」。
「謙卑」既可以是一種態度,也可以是一種信仰,
由於「謙卑」和面對真理有關,和面子無關,
樂意接受「有思考能力的人的批判」,
又樂意從「沒有思考能力的人的批評」中學習,
所以「謙卑」不會和「虛偽」同流合污。
根據個人的經驗及參考別人的意見,
筆者認為有四種方法可以令我們學習「謙卑」:
1. 讀天文學 Astronomy。
2. 研讀科學的歷史和哲學。
3. 研究中國傳統的命理學 Chinese Astrology。
4. 參與一個「批判平台」的辯論。
當我們發現「批判平台」的參與者,
不但擁抱批判,而且更樂意自我批判;
就會明白這向外批判和向內自我批判這兩種行為,
才是人類真正的「謙卑」!
☆ 鼓吹宗教精神、重建社會道德
在奉行資本主義的社會之中,
蘊藏著虛偽的道德,對社會不但無益而且有害,
因為虛偽的道德,會導致高層次的偏執行為及思想。
由於一個「批判平台」重視「真」和「誠」,
不但重視「知識」,更加重視「智慧」,
暴露任何思考上的謬誤和人性上的「虛偽」,
不斷審問甚麼才算是「愛」,
不斷追問是否可以有「放棄智慧的愛」,
所以通過「批判平台」的辯論,
我們就能夠建立相對地穩固的道德標準。
而且更重要的是,
這個道德標準還要接受後人的批判,
還可以不斷地進化!
Love and wisdom together conquers all!
一個「批判平台」,
對真理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靈的力量,
提供了可以倚靠、穩固的根基,
足以令「宗教精神」成為一種「信仰」,
於是堅持「信仰」的意志就不會浪費。
一個「批判平台」,
可以在歷史上相對地短的時間內,
改變社會意識形態和市民氣質,
助長人類宗教精神和道德的進化。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才是任何社會真正和持久的軟實力!
由於一個「批判平台」絕對不會扼殺創意,
所以不會阻礙人類科學和精神文明的進化。
☆ 監察第四權
傳播媒介一向被稱為第四權。
一個「批判平台」一定擁護傳播媒介報導新聞的職責,
但同時亦堅持擺脫傳播媒介對思想及意識形態的操控。
If you’re not careful newspapers will have you
hating the people who are being oppressed and
loving the people who are doing the oppressing.
( Malcolm X )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
第四權是一個金錢、權力、政治和話語權的遊戲。
第四權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一定有衣食父母,
所以可能需要照顧老闆的商業和政治考慮,
於是會在某些課題上自我審查,
於是會在某些課題上隻眼開、隻眼閉。
除此之外,第四權一定可以被人收買,
所以既可以有幕前老闆,亦可以有幕後老闆。
還有一點:
第四權可以宣揚完全矛盾的思想,
例如一方面好像「憎人富貴」,批判貧富懸殊,
扮同情低下階層,
另一方面又誇讚某某名媛身上的「行頭」價錢多少,
名牌衣物多少錢,首飾多少錢,和甚麼公子哥兒來往。
Advertising is legalized lying.
( H. G. Wells )
傳播媒介還有一種勢利,
就是讓掌權者及有名氣的人霸佔發言的篇幅或時間,
輕視一般寂寂無名的市民的思考及批判能力。
換言之,
傳播媒介既可以增加一個社會的「資訊自由度」,
亦可以限制了一個社會的「思想自由度」,
完全乎傳播媒介幕後掌權者的智力和意願!
但是當有了一個「批判平台」之後,
第四權只能夠在自己的範疇內作出貢獻,
因為第四權所宣揚的思想和意識形態,
一定會被平台仔細剖析。
如果說第四權的工作是監察政府和掌權者,
那麼「批判平台」的職責就是監察第四權的傳播媒介。
Sharyl Attkisson
Astroturf and manipulation of media messages
☆ 領導及刺激大學裡的人文科目
一個「批判平台」鼓勵「服膺理性的反叛精神」,
也是所有精神文明社會必須具備的心態。
如果社會上建設了一個「批判平台」,
必然會令大學裡的人文科目登上舞台,
因為人文科目裡的研究,
會吸引到平台參與者注目和批判。
學者也許會被迫解釋概念和詞彙,甚至參與批判,
所以一個「批判平台」會對大學裡的人文科目,
產生領導研究方向及刺激年青人修讀興趣的作用。
☆ 創造真正的和諧社會
Turmoil in our minds is the only
reliable way to achieve external peace.
Those who make peaceful revolution impossible
will make violent revolution inevitable.
( John F. Kennedy, Remarks on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the Alliance for Progress, March 13, 1962 )
一個「批判平台」未必能夠使壞人變好,
但必然能夠令壞人做壞事前必須深思熟慮,
周詳計劃,三思而後行,增加了做壞事的困難程度。
愚昧和虛偽,一旦配合人類的自私和貪婪,
絕對不可能產生持久的社會和諧。
任何渴望可以持續發展的文明,
遲早都會醒悟到必須建設一個筆者所描繪的「批判平台」。
A society without the means to detect lies and
theft soon squanders its liberty and freedom.
( Chris Hedges )
一般人際關係,要在和諧之中才可以穩定發展,
但人類的思考,
卻要在互相批判這種表面上看來並不和諧的過程之中,
才可以有進步,才可以迫近真理,
才可以發展出精神文明,才可以產生信心和希望!
人類的良知和思考能力,從來都沒有必然的關係,
很多俗世的所謂「好人」非常愚昧無知,
很多思考能力強的人卻選擇在灰色地帶度橋行騙。
真正的「仁愛、喜樂、和平」必須依賴批判的精神。
很多人都喜歡將「仁愛、喜樂、和平」放在口裡,
但卻討厭質問自己「怎樣才可以達到和平」?
是否殺清所有異見分子就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稍微接觸過知識論,明白知識的來源,
如果我們稍微思考過歷史的教訓,
我們就會明,
如果想消弭社會制度中比較隱蔽的罪行,
讓社會能夠越來越和諧,不會走回頭路,
如果想打擊偽君子的戰爭藉口,
就必須擁抱「對真理的熱愛」及隨之而來,
思考方面的「劍拔弩張」。
可惜真正明白和相信這個道理的人並不多。
由於恐懼、面子或者虛偽,由於在思考方面的懶惰,
不少人往往避免去思考真理究竟是甚麼,
去思考「真理和愛之間是否真的有矛盾?」
去思考「批判和 [仁愛、喜樂、和平] 有甚麼關係?」
If there is no struggle there is no progress.
Those who profess to favor freedom,
and yet deprecate agitation, are men
who want crops without plowing up the ground.
They want rain without thunder and lightning.
They want the ocean without the awful roar
of its many waters.
( Frederick Douglass, West India Emancipation Speech,
August 4, 1857 )
雖然思考是辛苦一輩子的事,但可以提升個人的價值,
所以思考是苦中作樂,有投資回報的事情,
但懶於思考從來都不是能夠令人舒服一輩子的方法。
即使社會上有為三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士設置「思考再培訓局」,
依然不能夠取代一個「批判平台」的價值。
☆ 建設烏托邦的地基
建設一個烏托邦,是愚公移山的工作。
筆者認為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就是建設一個烏托邦的地基,
也是「愚公移山」的第一步,最後能夠達到移風易俗,改革制度,
更加能夠自強不息,薪火相傳,讓人類精神文明可持續發展。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if the sword is very short,
and the pen is very sharp.
( Terry Pratchett )
「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鹽鐵論》
現代社會越來越複雜,而且現代孔子有如鳳毛麟角,
我們只能夠倚賴一個「批判平台」來代替孔子的工作!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凝聚集體智慧,
就好像織一張越來越緊密的網,
不怕任何真假混雜的概念成為漏網之魚。
如果欠缺一個「批判平台」,社會上有思考能力的人,
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力量不足以抗衡亂臣賊子。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看來是一件愚蠢的工作,但至少可望可即,
對未來社會的貢獻,鉅大到難以想像。
A small body of determined spirits fired
by an unquenchable faith in their mission
can alter the course of history.
( Mahatma Gandhi )
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band of
committed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
Indeed, it is the only thing that ever has.
( Margaret Mead )
Those who love peace must learn to organize
as effectively as those who love war.
( Martin Luther King, Jr. )
Imagine that it is you yourself
who are erecting the edifice of human destiny
with the aim of making men happy in the end,
of giving them peace and entertainment at last.
( Feodor Dostoyevsky )
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s done.
( Nelson Mandela )
參考:
《人類必須創造烏托邦》(上)
《人類必須創造烏托邦》(中)
《人類必須創造烏托邦》(下)
《批判平台》(九)
一個「批判平台」是所有不願意腦障者的燈塔!
君子喻於道,所以追求「真」和「誠」,
君子喻於義,所以追求「愛」和「智慧」,
在「真、誠、愛、智慧」這種「宗教精神」內,我們明白
1. 每一個概念都可能有它的應用範疇,必須找出來才應用。
2. 虛偽無立足之地。
3. 只要不去為禍人間,腦障是可以接受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半桶水的思維,甚至選擇愚昧。
4. 只要不去為禍人間,拒絕思考,拒絕批判,
維護自己的面子是可以接受的選擇。
所以如果一個人選擇隱居在深山,生活在純潔的世界裡,
當然可以遺世而獨立,絕拒思考一切和群眾有關的課題。
[批判平台的好處] (上)
每個人都難免會置身在需要博弈的環境之中,
除了擁有權力的人在博弈上有優勢之外,
權力相若的善人和惡人之間的對抗,就需要博弈,
而且難度相當高,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歷史告訴我們,善人沒有後路可走,
因為善人一旦放棄博弈,難免會淪為惡人的奴隸。
很多俗世的所謂「好人」非常愚昧無知,又愛面子,
不承認需要匡智,不喜歡思考,拒絕培養思考能力;
而很多思考能力強的人卻選擇在灰色地帶度橋行騙,
所以嚴謹的思考能力是善人必須培育的工具。
讓筆者首先總結一下前文的論述,
再詳細說明建設一個「批判平台」的好處:
☆ 釐清社會上常用的詞彙和概念
一個「批判平台」,
可以成為締造社會上大眾溝通語言的場合,
可以視為「一個社會在思考方面基礎建設」的工廠!
日常生活中及傳播媒介所有常用的詞彙和概念,
可以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釐清及確立它們的共同定義。
一旦有多個定義的話,如果不創造新詞彙以茲識別,
那麼以後傳播媒介運用這個詞彙時,
必須說明它們是在用那一個定義,避免誤導市民。
「批判平台」認為有意或無意地誤導市民,
是傳播媒介的嚴重罪行。
2014年,香港就出現了「慈母」,「拳打腳踢」,
「光明磊落」及「七俠五義」種種定義的歪曲。
既然廢油都可以回收之後「循環再食」,
錯誤的思維和語言偽術當然可以不斷地循環再用,
這個時代,若不訓練和鼓勵批判思維的話,
不少人的腦袋就成為了別人的遊樂場,
充斥著種種似是而非,經不起批判的概念。
結果不少人自動加入了「愚樂圈」,
並且在人數之中消弭了與眾不同的恐懼,
找到了 ego 的平安!
☆ 釐清「言論自由」的概念
一個「批判平台」認為,
An opinion is merely a hypothesis,
not necessary having the status of a theory.
凡是不願意接受批判的意見,或者經不起批判的意見,
從來都不應該是「言論自由」的一部份。
Public opinion is the worst of all opinions.
( Nicolas Chamfort )
Public opinion reigns in society because
stupidity reigns amongst the stupid.
( Nicolas Chamfort )
一個「批判平台」認為
語言上的曖昧,甚至刻意的「語言偽術」,
亦從來都不應該是「言論自由」的一部份。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可以憑藉平台教導市民高層次的「言論自由」應該是甚麼。
☆ 重新定義「冷靜」、「開放」和「理性」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所謂「冷靜」、「開放」和「理性」就成為了曖昧的詞彙,
而所謂「理性討論」亦不過是一個口號。
甚麼程度的「開放」才算是「開放」?
甚麼程度的「理性」才算是「理性」?
埋沒良心的「冷靜」又是否「冷靜」?
而所謂「開放」openness/open-mindedness,
亦只能夠是曖昧的詞彙,因為門檻高低可以隨意而定。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所謂「包容和接納別人的意見」,
所謂「求同存異」及「積極樂觀」就成為了笑話,
因為包容和存異可以是包容和保存垃圾,
而「情操和品格」就只能夠是一個自我的感覺。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來統一群眾的思考方式和意識形態,
所謂「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社會和諧」
就只不過是口號和幻想。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面對錯綜複雜的課題,各方都掌握部份道理時,
就不可能有足夠的「集體智慧」去解決問題,
於是各持己見,錯的永遠是別人,
社會就不可能沒有因矛盾而產生的「內耗」。
除此之外,一旦社會重視理性,
家庭衝突事件這種社會「內耗」亦會減少。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可以讓市民明白「理性」必然包括下列的
「方法、精神和態度」:
1. 根源思維:「尋根究柢,鍥而不捨」。
2. 森林/整體思維:不能夠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
所謂「以大局為重」必須澄清「大局」的定義。
3. 高層次的多元化:「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4. 重視「真」和「誠」,暴露「虛偽」。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可以恢復市民對哲學思維和批判思考的尊重,
締造一個理性和多元化的社會。
Our question is very simple:
What is “reason”? 甚麼是「理性」?
How can a society evaluate “reason” without a CTP?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我們怎樣去判斷「理性」?
我們怎會明白「理性」的定義根本不容許半途而廢或者適可而止?
( Jason Ling )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甚麼叫做「透徹、充分、全面」的討論?
一個「批判平台」打敗了低層次的思想,
在高層次上統一了社會的思想和意識形態。
讓 多元化 diversity 只能夠在高層次中生存,
完全符合進化論的原理,
因為「高層次的多元化」所帶來的沖擊,一向是優秀創意的來源。
統一是好事還是壞事,完全在於是否能夠去蕪存菁,
是否能夠融會貫通,是否能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換言之,任何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統一,
必須臣服於一個接受不斷批判,可以去蕪存菁的環境之下。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的批判思維蓬勃,
百家爭鳴,互相批判,真實的道德思考才能夠發展。
所以秦始皇焚書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
而忽略了隨即建設一個批判的環境,
是華夏文化喪失了用「集體智慧」發展科學和精神文明的濫觴。
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可以產生龐大的經濟利益:
1. 節省不少社會上浪費在不必要辯論中的時間。
2. 更容易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和矛盾。
3. 能夠解決「深層次的矛盾」。
☆ 重新定義「仁慈」和「包容」
用公開、歡迎批判的說理,
強迫「半君子」及所有只有半桶水思考能力的人明白:
1. 甚麼是罪惡必須從新定義,並接受批判。
不能夠靠社會上不同的宗教權威來定義。
2. 人類社會不能夠包容罪惡。
3. 保護犯罪者,就是向市民宣戰。
4. 同情犯罪者,不同情受害者,就是虛偽。
5. 任何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
都沒有權代表「所有」受害者去原諒犯罪者。
A person can only forgive an offender
on his own part.
Nobody has the right to forgive an offender
on behalf of all other victims.
社會上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不少假公濟私或者假冒仁慈的「半君子」,
往往會自己賦與自己權力,
認為自己有權代表所有受害者原諒犯罪者。
對販夫走卒來說,這種現象就好像:
在中國人社會中流行的「打麻雀」遊戲中,
為了各種原因表示自己的「仁慈」或者「好人」,
向下家鬆章,損害了其他兩家的利益。
為了照顧有影響力的長者的面子和輩份﹐
而損害其他弱勢持分者的利益,
雖然會是一種邁向「成功」的 social skill,
但絕對不是「仁慈」和「包容」,更加不能夠說是 EQ 夠高!
☆ 公信力
讀哲學出身的讀者可能會立即發覺,
筆者上述種種關於建設「批判平台」的好處,
其實就是所有哲學家一向做的功夫!
「字瘡」和「語癌」是影響人類思考力的首位病患。
由於一個「批判平台」致力打擊「字瘡」和「語癌」,
建設一套嚴謹和清晰的共通語言,
大幅度提升了社會的精神文明和哲學水平,
並且公開接受社會上所有懂得思考的人的批判,
所以能夠產生強大的公信力。
「批判平台」就是治療「字瘡」和「語癌」的標靶藥物!
錯誤的思想和意識形態,無論在感性上如何吸引,
一向是人類理性的敵人。
似是而非的道理尚容易解決,
最難應付的是那些看起來美麗、吸引,
但「有應用範疇的道理」,
從道貌岸然的「半君子」口裡說出來,
因為錯誤的思想和意識形態,
通過道貌岸然的人或者渠道傳播,
可以為禍人間一世紀,甚至幾百年。
知識就是力量,
能夠懂得善用知識的智慧,是更大的力量!
「累積多個世代」的「集體智慧」,
不但能夠產生強大的「公信力」,更重要的是
1. 讓思考只能夠在高層次之上百花齊放。
2. 令市民明白「思考是一種專業」。
3. 能夠產生令「半君子」閉口的力量。
4. 令市民明白「言論自由」可以去到怎樣的高度。
讓沒有思考能力又愛面子的市民被迫保持緘默。
《批判平台》(八)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 凝聚「集體智慧」是一個「批判平台」的工作。
俗語說「團結就是力量」。
這句說話無論是對黑、白、灰三道來說,
都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俗語又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如果有思考能力的人不團結起來,
必然群龍無首,群魔亂舞,世風日下,
高層次的虛偽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一般而言,影響社會意識形態的,
除了傳統習俗之外,還有有兩類人:
1. 掌握政治權力的「偽君子」,和
2. 在他們的崗位上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半君子」。
團結「半君子」,在過去是統治者的工作,
在現代理性文明社會中,已經變成了魔鬼的工作。
社會上不少道貌岸然的團體,最終走上分裂之途,
除了明顯地因為有內奸之外,
就是因為欠缺了一個內部「批判平台」,
結果出現權力和利益分配不公平,
及忽略了團體中的「半君子」所帶來的虛偽。
物以類聚,人亦是氣味相投者聚在一起。
對任何一個機構來說,「人多好辦事」不一定對,
「優秀的人才多,放在適當的位置,
令人才用得其所,才好辦事。」
所以一個「批判平台」不會接受「半君子」,
因為「虛偽」和「真誠」氣味不相投。
如果我們相信道貌岸然的人的理論,
用無疆的大愛一個一個地去說服「半君子」的話,
無疑是天方夜譚,可能要等到春蠶絲盡的那一天。
世界上已經算是「成功」的那些「半君子」,
由於自負的緣故,他們的腦袋是封閉的!
他們重視面子多於重視真理,喜歡以人廢言,
以七成真理三成歪理排斥別人的三成真理。
在「偽君子」及「半君子」充斥的世代,
不能夠再靠各自為政的精英去單打獨鬥。
如果建設了一個「批判平台」,
就可以團結有思考能力,又願意貢獻社會的人,
結合眾人的智慧,造福社會。
凝聚「集體智慧」是一個「批判平台」的工作。
「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
《管子。君臣篇》
[集體智慧]
由於「台上裁判」和「台下評判」都要接受批判,
我們已經知道「批判平台」其實是告訴我們:
一個熱愛真理的人,完全放下個人面子還未足夠,
一個熱愛真理的人,應該連自己也不能夠完全相信!
因為人類的尖端思考,一向要分範疇,
而且無論是那一個範疇,一向都是少數人的遊戲,
所以每個人
1. 都會有盲點。
2. 對與某一課題都未必能夠思考周詳。
3. 對與某一課題所有相關的學問未必熟悉。
中國傳統智慧知道「一察之明,難勝於眾人之鑒」,
然而中國傳統智慧不明白:人類的尖端思考,
除了需要集思廣益之外,更需要互相砥礪和批判!
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一群有思考能力、熱愛追求真理的人,
通過努力不懈的互動,通過發揮各自的專長,
通過彼此之間互相不斷的批判,
就可以找出彼此的盲點,攜手一同進步,
並且用科學界的「互為主觀」intersubjectivity
來達到「客觀」objectivity 的效益,慢慢迫近真理。
一群有思考能力、熱愛追求真理的人,
同心同德、互相批判、互相砥礪、
在不斷修正和修訂重大的概念之下,日積月累,
就能夠產生對社會及人類有貢獻及影響力的言論。
如果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人類的虛偽和詭詐就會抓緊機會,
埋伏在各式各樣的說法和假說之中,
於是一切的所謂正確人生觀,所謂正能量,
一切的所謂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都只不過是口號而已!
讀過科學哲學的人都明白:人類的科學文明,
就是靠互相批判和訴諸實驗而誕生的。
You need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that
inspire you, people that challenge you to
rise higher, people that make you better.
Don’t waste your valuable time with people
that are not adding to your growth.
Your destiny is too important.
( Joel Esteen )
一群有思考能力,熱愛追求真理,
願意因此而放下個人面子,團結在一起,
願意對所有問題都從頭從新開始思考,
在思想上互相批判,不斷追求進步的人民,
才是人類精神文明進步的力量,才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如果我們重視「宗教精神」──真、誠、愛、智慧──
放下面子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態度和行為,
但對不少道貌岸然的人來說,放下面子卻是冒險,
因為他們的自尊是建立在文憑、社會地位、輩份之上!
但從整體社會的利益來判斷,奉勸一句:
放下面子雖然是冒險,但卻是必要!
參考:
《批判精神、人以類聚》(一)
《批判精神、人以類聚》(二)
《批判精神、人以類聚》(三)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
由於一個「批判平台」能夠團結有思考能力的人,
凝聚社會上「集體智慧」,
而通過汲取「集體智慧」,可以產生很多好處:
1. 去蕪存菁
2. 自我修正
3. 精益求精
4. 累積多個世代的集體智慧
5. 強大的公信力
6. 令愚蠢人閉口的力量
7. 令「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周易)
「批判平台」所產生的智慧,不是個人的智慧,
而是整個社會的智慧,甚至是全人類的智慧。
一個「批判平台」不但具備「去蕪存菁」的精神,
更具備「自我修正」及「精益求精」的能力,
再加上能夠「累積」多個世代的集體智慧,
慢慢地變得廣博深厚,所以力量一定會越來越強,
錯誤就難以重演。
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凝聚集體智慧,
做事才不容易出現功虧一簣,甚至功虧數簣的現象。
只有建設一個「批判平台」,眾智成城,才能夠真正
「處天下之大道而智不窮,興天下之大業而慮不竭,
統齊群言之類而口不勞,兼聽古今之辨而志不倦。」
《袁子正書。卷五十》
一個「批判平台」其實是在打造一柄來自天堂的利器!
Putting forward a solution to reform an ailing
social-economic-political system is more useful
than a mouthful of love and kindness to
human beings. With archives of all the “temporary”
results of polished thoughts in written form,
a CTP [critical thinking platform] will eventually
take us to the frontiers of human wisdom.
( Jason Ling )
任何自稱成熟的民主社會,如果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就不可能有持久的「自我修正」能力,
因為問題不單是能否修正錯誤,而是
1. 要付出多少次犯錯的代價來修正錯誤?
2. 修正可以達到甚麼程度?
3. 修正的速度可否接受?
4. 根源和道德的問題如何修正?
如果沒有一個「批判平台」,君子政黨的分裂無可避免,
無間道的潛藏無可避免,處事功虧數簣無可避免,
而小人政黨必然團結在共同利益之下,
結果必然是「君子道消,小人道長」。
A CTP helps us to escape personal limitations.
Driven by their eagerness in the search for truth,
its participants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detect
the flaws in individual thinking which one may not
notice by himself alone. This collective effort
to approach something universal, has its roots in
humility and has no place for ignorance, illusions,
hypocrisy, arrogance and disrespect of reasoning.
( Jason Ling )
《批判平台》(七)
Nurturing a ‘nostalgia for eternity’
redeems your soul for it carries you
silently towards the light
even in the darkest times.
( Stuart Wilde )
☆ 「真」和「誠」是一個「批判平台」的信仰。
追求真理,是一個「批判平台」的目的,
但如果參與「批判平台」的人沒有「真」和「誠」,
怎可能迫近真理?
所以一個「批判平台」必然牽涉到對「真」和「誠」。
「真」和「誠」既是人際關係中的永恆真理,
也是一個「批判平台」的信仰!
所以不相信人與人之間需要「真」和「誠」的人,
當然不會參與「批判平台」的辯論。
Above all, don’t lie to yourself.
The man who lies to himself and
listens to his own lie comes to a point
that he cannot distinguish the truth
within him, or around him, and so loses
all respect for himself and for others.
And having no respect he ceases to love.
( Fyodor Dostoevsky )
如果我們要求看來溫馴的人,
一起去唱歌讚美「真」和「誠」,
很多人都會樂意去做,並且盡力去做。
但當我們要求這些人在
「生活上,處事上,待人接物上,甚至工作上」,
都奉行「真」和「誠」,
願意去做的人可能只得這些人之中的十分之一!
因為我們認為抽象的價值不切實際,
況且我們和「虛偽」這個普世價值廝守了半生,
同襟共枕,刻骨銘心,難捨難分。
為甚一個溫馴念舊的人,
一個內在瀟灑,不拘泥於小節,不跟人斤斤計較的人,
不可以左手擁抱「真」和「誠」,右手擁抱「虛偽」?
「真」和「誠」這種信仰之所以困難,
是因為它致力於打倒「虛偽」這種普世價值,
而且既要向外亦要向內尋求真理,
於是就不能夠避免內省,
努力以赴去「認識自己」和進行「自我批判」,
於是就不能夠避免思考這三大課題:
1. 甚麼叫做愛自己?
愛自己是指愛自己的面子嗎?
2. 面子和真理的排列次序孰先孰後?
3. 人的自尊應該如何建立?
No man was ever so much deceived
by another as by himself.
( Lord Greville )
不喜歡思考,口裡承認自己不喜歡思考,
或者對自己不認識的課題不會強辯的人,
都有可能是一個重視「真」和「誠」的人,
但任何討厭批判的人,
肯定不會是一個「真」和「誠」的人。
It is useless to tell one not to reason
but to believe ── you might as well
tell a man not to wake but sleep.
( Lord Byron )
一旦人類擁抱「虛偽」,
就會出現「適可而止」的「真」和「誠」。
所以有經驗的人指出,一旦有人際關係的衝突,
九成的個案都不能夠靠「坦誠」去解決。
「半君子」活著,只需要有「信念」belief,
他們只接受「適可而止」的「真」和「誠」,
所以不可能有腳踏實地的「信仰」faith。
Faith is impossible without intellectual honesty.
凡是害怕批判,經不起批判的,怎可能是「信仰」?
當一位討厭批判的人到處去宣傳他的信念時,
往往不自覺地欺騙了自己,亦好心地去欺騙了別人。
If devotion to truth is the hallmark of morality,
then there is no greater, nobler, more heroic
form of devotion than the act of a man
who assum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inking.
( Ayn Rand )
愛智的人活著,則必須有「信仰」,
因為有「信仰」才會有「希望」hope based on faith,
有「信仰」才會產生「智慧」wisdom,
有了「智慧」和「愛」love 手牽手共同進退,
「愛」才會有根基。
參考:
《存在》(十) [真、真理]
《存在》(十一) [誠、誠者]
《存在》(十二) [由誠衍生出來的價值]
《存在》(十三) [誠、誠之者]
Truth carries with it confrontation.
Truth demands confrontation;
loving confrontation,
but confrontation nevertheless.
( Francis Schaeffer )
☆ 「愛」和「智慧」是一個「批判平台」的信仰。
「真」、「誠」、「愛」和「智慧」,
本來就是「宗教精神」裡的四大元素。
Truth, Sincerity, Love and Wisdom
are like the four tires of a car.
You can still go with any three of them,
but you can’t go anywhere with only two.
( Jason Ling )
有一些從來未思考過「愛」究竟是甚麼的人,
會批評「批判平台」欠缺了「愛」,
但「愛」可以擺脫「智慧」嗎?
擺脫了「智慧」的「愛」會擁抱「虛偽」嗎?
擺脫了「智慧」的「愛」可以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嗎?
照顧有影響力的人的面子是「仁慈」嗎?對誰仁慈?
讓強姦者「姦一半」,是對強姦者「仁慈」嗎?
是照顧了強姦者的面子嗎?是顧全大局嗎?
強姦者自辯說:
1. 強姦並無特定目標,故不構成刑事。
2. 那女人用陰道來襲擊我,所以我強姦了她。
這些算是合理的解釋嗎?
我們見到的是:
不少宗教掌權者不願意放下「虛偽」,
不願意鍥而不捨地追問究竟
「甚麼是真?甚麼是誠?甚麼是愛?甚麼是智慧?」
「是否有適可而止的真、誠、愛和智慧?」
只是讓半桶水的思想家去處理「宗教精神」,
才令到宗教每況愈下。
「愛和智慧手牽手共同進退」,
才是處理社會問題及人際關係中永恆的真理,
也是一個「批判平台」的信仰。
在一般辯論之中,只要有完善的辯論技巧,
沒有「真」和「誠」的人表面上都可以「贏」;
然而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沒有「真」和「誠」的人遲早都會輸,一定輸!
在一個批判平台之上,
無論是「愛智者」還是「半君子」,
都會承受許多思考上的挑戰和壓力,
但「愛智者」亦會同時感受到迫近真理的喜悅,
而「半君子」就會感受到迫近真理時面子的失落,
感受到 ego 和情緒方面的痛苦。
所以「半君子」一旦參與過「批判平台」的辯論,
就會對一個「批判平台」十分恐懼。
There’s zero correlation between
being the best debater
and being a qualified thinker.
只有在一個重視「宗教精神」[真、誠、愛、智慧]
的社會裡,我們才能夠相信「明天會更好」。
在重視競爭、重視弱肉強食、重視金錢的社會裡,
思歪會被鼓勵,為了降低成本,為了謀取暴利,
人類在灰色地帶去害同類之心永遠「酷氣長存」,
明天沒有可能會更好!
有信仰的「批判平台」當然拒絕中立!
一定批判任何違背「宗教精神」的言論。
但「批判平台」絕對歡迎任何人對「宗教精神」批判,
因為所有稱得上是「學問」或者「信仰」的東西,
它們的假設一定歡迎批判!
如果說「宗教精神」[真、誠、愛、智慧]──
不是宗教──是一個「批判平台」的信仰,
大家會認為「批判平台」是「離地」的嗎?
Nowadays people like to divide things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
the concrete, the semi-concrete and the abstract.
They treasure the value of concrete
as well as semi-concrete things because
they regard these things as “practical”.
They have no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anything abstract or divine
and so they despise them.
( Jason Ling )
《批判平台》(六)
Laziness in thinking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
( Jason Ling )
[思考上的弱者]
「台上裁判」要應付的,是語言方面的小人,
至於「半君子」,就要依靠「台下評判」來應付。
同情個別弱者,照顧個別弱者,是宗教的工作;
同情整體弱者,照顧整體弱者,
避免他們的生命被一小撮道貌岸然的野心家擺佈,
才是一個「批判平台」的工作。
所以一個「批判平台」,
不會同情「後天愚蠢」的個別成年人,
也不會同情思考力不足的個別成年人,
對「好心做壞事」的「半君子」尤其嚴厲苛責。
一言以蔽之,「批判平台」認為人一旦成年,
「擺脫愚蠢」就是每個成年人自己的責任,
而「擺脫整體愚蠢」就是「批判平台」的責任。
It is no measure of health to be
well adjusted to a profoundly sick society.
( Jiddu Krishnamurti )
歷史告訴我們,致力打擊信念相異的人,
甚至發動戰爭屠殺信念相異的人,
是宗教以往的工作,亦是極權統治者現在的工作;
一個「批判平台」則是致力打擊「後天弱智」。
一個「批判平台」不會縱容思考上的弱者,
因為思考上的弱者往往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
1. 不但會對制度暴力和罪惡袖手旁觀,
甚至會為虎作倀,參與縱容罪惡。
2. 阻礙了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
3. 拒絕批判,卻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
When I was young,
I used to admire kind people;
as I grow older, I admire wise people.
Wise people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the kindness of the whole system.
Kind people without wisdom tend to be
selfish and self-righteous.
They have a tendency to condone
the violence of an evil system
and then justify themselves shamelessly.
Yes, there are kind, sanctimonious,
and yet fuzzy-minded bigots.
Yes, hypocritic kindness do exist!
( Jason Ling )
一個「批判平台」的工作,凝聚了社會的集體智慧,
所以有如高山上的小溪,不斷有來自源頭的活水,
對污水無所畏懼;
或者好像平地上的一座污水處理廠,
運用集體的力量,努力去除思考方面的污染物,
令河水能夠回復清澈。
水清才有健康的社會,
污水中會培育出非常團結,照顧共同利益的壞人。
俗語說,路遙知馬力。
當遇上具挑戰性的課題時,
我們就知道思考上弱者的智力去到那一個程度。
「批判平台」明白:
一旦出現一群團結在一起的思考上弱者,
就會成為人類社會的災禍,因為他們會扭曲法律,
甚至運用語言偽術,自己定義甚麼是「暴力」。
如果社會上有一個「批判平台」,
這些人一定會害怕站在「批判平台」之上,
因為「批判平台」令他們弱智的腦袋無所遁形。
一群團結在一起的思考上弱者以為自己是高牆,
其實他們只不過是思考上的雞蛋,
而這些雞蛋完全沒有能力打倒「批判平台」,
這道思考上的高牆!
不先去認識和研究高牆是甚麼,
就認為自己一定站在雞蛋那一方的人,
智慧可以有多高?
[半君子]
Foolishness is the absence of wisdom.
Smart people can be foolish and are
at times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foolishness.
( Robert J. Sternberg )
甚麼是「半君子」?
1.「半君子」絕大部份都是世俗裡的「好人」,
好的父親,好的丈夫,好的兒子,甚至忠心的情人。
2.「半君子」學歷不高者很少,絕大部份都是讀過書,
接受過良好「教書」schooling 的人,
往往大學畢業、甚至有碩士,博士學位。
3.「半君子」在讀書時未曾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做學問的過程中又未曾發現「真」和「誠」的重要性。
4.「半君子」喜歡扮演君子和淑女。
5.「半君子」往往認為愛可以單獨存在,
認為這個世界有不需要智慧的愛。
6.「半君子」愛面子多於愛真理。
參考:《生命教育:信仰、仁慈、批判》
「半君子」大致上分為可以互相重疊的四大類:
1. 有自知之明,懂得對不熟悉的課題保持緘默。
2. 在社會上拼搏過,自恃有十多二十年工作經驗,
相當自負的人。
3. 在自己工作的崗位上擁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力,
相當愛面子的人。
4. 道貌岸然、自我感覺良好,不認為自己還需要學習的人。
對社會意識形態影響最嚴重的,是最後的第四類!
一般人相信,一個五官端正,道貌岸然的人,
一定思想正確,道德高尚,內心充滿仁慈,
所以道貌岸然的人應該是「好人」!
For bigots, pedants and believers as well,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provide
first impressions of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because our persuasions will be much easier
and if we have ambitions, we can easily
gather a crowd of silent lambs as followers.
But we must be careful to avoid critiques
because our mean streak and stupidity will
emerge when subjected to cross-examinations.
( Jason Ling )
其實世俗裡的「好人」和他們的思考力,沒有必然的關係。
思考力不足的「好人」,他們的思想只是「半好的思想」,
而「半好的思想」有嚴格的應用範疇。
在健康的社會裡,
「半好的思想」當然合理,所以十分適用,
但在病態的社會裡,
「半好的思想」就必然讓居心叵測的人有可乘之機。
如果閣下指出了「半好思想」的漏洞,
他們會認為閣下「喜歡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其實「半好的思想」最好也只不過是「信念」belief,
最壞的那些甚至會是「迷信」superstition。
在俗世中成功的「半君子」,往往自我感覺聰明,
凡是自己不太懂的都喜歡插嘴,扮演一個理性的人,
所以十分喜歡「扮中立」,「扮客觀」,
喜歡「運用曖昧的詞彙和概念」來說理。
將面子和信念置諸真理之上,
一向是「半君子」的兩大致命傷。
所以有些「半君子」口裡堅稱「真理是越辯越明的」,
但最後我們會發覺原來他假設了一個首要條件,
就是不能夠抵觸他們的面子和信念。
The love of hypocrisy creates a kind of people
who believes in half-truths,
and who enjoys propagating half-truths,
which in turn creates a strange phenomenon
of semi-indifference to truth.
So, without a CTP, truth may not be revealed,
and how can truth prevail if it is not revealed.
由於有面子和信念兩座大山,
所以「半君子」只喜歡半桶水的思考,
基本上十分討厭鍥而不捨的批判思維,
討厭蘇格拉底替他們的思考「接生」。
「半君子」以個人的喜好和信念,作為一切思考的根據,
一旦遇上自己不喜歡的言論,就裝作耳聾,忽視論據,
所以他們往往參與辯論之後會半途而廢,
妄下結論之後退出辯論,避免接觸自己不喜歡聽到的說法。
試問所有「自稱熱愛和平的人」之中,
有多少人是因為思考上想懶,想簡單,而變成了怕事之徒?
變成了對「制度暴力」默不作聲,噤若寒蟬?
由於思考能力不足,不少「半君子」會譴責「肢體暴力」,
但對制度暴力就十分容忍,甚至進一步助紂為虐!
再由於有「崇拜禮貌」及「和氣生財」這兩座大山,
所以「半君子」重視鍛煉
「誠懇的表情、誠懇的態度、誠懇的語氣」,
並且對影響深遠的制度問題往往
「誠懇地左耳入,誠懇地右耳出」!
People enjoy praises and kind words
much more better than truth.
Speak in such a way that others love
to listen to you.
Encouragement and words of kindness are
gifts you give that can be priceless
and yet cost nothing.
Don’t you know that one kind word
can change someone’s entire day?
Don’t you know that those who have
no intention to understand love
will despise wisdom?
The growth of civilization does not
require wisdom and critiques.
Kindness is enough!
不少人似乎認為,
表面上和藹可親,思考上敷衍了事的人,
就是人格高尚的人!
不少人似乎認為,
思想上互相尊重,至少亦互不侵犯,
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基礎。
不少人似乎認為,
思考上懂得禮讓,絕不堅持己見,
為了禮貌及和諧,可以歪曲真理,可以拒絕批判。
不少人似乎認為,
對「語言偽術」的寬容是一種美德,
是對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不少人似乎認為,
如果能夠隱惡揚善,常常讚賞別人,
就更加是人格高尚的人。
問題是:思格不足者人格可以如何高尚?
Most of the world never realise that
kind people can be unconsciously wicked.
Can a warmhearted, affectionate person
who abhors criticisms and critiques,
and who refrains from looking at
the effects of a social-economic-political
system on the welfare of his people
be considered a good human being?
( Jason Ling )
「半君子」心目中的返璞歸真,
不是回歸「宗教精神」裡的「真、誠、愛、智慧」,
而是放棄批判,擁抱虛偽,
回歸無條件、羔羊方式、完全不需要智慧的「仁慈」!
所以「半君子」認為批判是「不良的溝通」,
因為沒有照顧自己和其他人的輩份和面子。
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半君子」,
的確能夠以「生命影響生命」,更有可能薪火相傳。
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夠小看「半君子」,
因為他們會影響那些由於「懶於思考或沒有能力思考」
而導致袖手旁觀的「沉默大多數」!
對於強調仁慈的朋友,我們只能夠說:
一般中學及大學裡訓練思考的資源,並非為成年人而設;
一個「批判平台」對所有拒絕匡智、選擇腦殘,
或者病入膏肓的病人,亦只能夠說:
「對不起,批判平台無能為力!」
一個「批判平台」只能夠替最有機會復元的病人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