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
即使我們放寬了「立志」的要求,
認為「立志」只不過是追求自己的「夢想」,
或者只是打算幾年內達到自己的一個「目標」,
但如果不認識自己的才能的話,
亦不能避免夢想變成空想的現象。
夢想的路,一旦缺少了智慧,固然容易走到盡頭,
才華的路,亦容易走到盡頭 ──
「志大才疏、黔驢技窮」就是盡頭!
只有心靈的路,才沒有盡頭,因為智慧無窮無盡。
其實「立志」對大部份人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
首先,要「立志」就需要「認識自己」,
Knowing your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ll wisdom.
( Aristotle )
參考:「通識網」「哲學」一欄中的
《自我批判、內省》(一)《自我批判、內省》(二)《自我批判、內省》(三)
《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一)《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二)
但「認識自己」談何容易,
而且很多人都不喜歡「認識自己」,
因為「認識自己」往往需要內省和自我批判。
即使喜歡「批判思維」的人,
亦未必會喜歡去到「自我批判」的階段。
那麼那些不喜歡「批判思維」的人,將如何「立志」?
如果將「認識自己」的要求放寬一些,
只需要「立志」的人認識小部份的自己,
例如只著眼於認識自己的才能,
那麼只要所從事的工作並沒有嚴厲的性格方面要求,
「立志」就可以成為囊中之物,
不致會產生「志大才疏」的現象。
對很多人來說,董驃先生的名句大有用武之地:
「未來的事,未來再講。」
筆者再補充多一句:「未來的事,未來再想。」
如果「立志」要從整個人生去判斷,
根本就不是青少年可以做的事,
所以改變「志向」是完全正常的現象。
那麼為何需要青少年自小立志?
試舉另一作文題目為例,和「認識自己」有密切的關係:
「一位三十歲的年輕人做生意徹底失敗了,
賠上了家族所有的財富,
覺得自己一生都是失敗的,試評論之。」
如果答題者「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辦事能力高,
行動能力高,但思考能力屬於最低的百分之二十,
一早就應該知道自己不適合做生意,只宜替人打工。
由於他只得三十歲,尚可轉行,
所以不應該覺得自己一生都是失敗的,
只是賠上了家族所有的財富,失敗的感受會伴隨一生。
如果答題者「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辦事能力高,
行動能力高,並且思考能力屬於最高的百分之二十,
由於他只得三十歲,如果他能夠汲取教訓,繼續努力,
那麼他還有機會捲土重來。
如果大學生遇上《我的志願》這條作文題目時,
也許他會這樣寫: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覺得我對自己的認識還未足夠,
既沒有甚麼特長,亦沒有思考能力從自己整個人生去判斷,
所以暫時我還不會立志,亦不會要求自己立志。
見一步行一步,未來的事,未來再想,甚至不去再想!
做人已經夠辛苦了,為何還需要立志?」
Category: 通識
《用「我的志願」教批判思維》(四)
其實關於《我的志願》這條作文題目,
真正的題意可能是:
「在未經深思熟慮的情況之下,
甚麼是我直覺上或暫時認為是自己的志願。」
如果這個想法是真的話,為何老師不可以先解一解題?
照這個意思告訴學生?
有人認為:
要求中國語文科老師教導「批判思維」實在有點過份,
是強人所難,因為老師在大學時未必接受過思考的訓練。
中國語文科老師大都是讀「文科」出身,
但部份中國文學、中外歷史、哲學和思考的訓練,
其實都是隱藏的「理科」,對思考能力的要求,
絕對不低於傳統的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但要求中國語文科老師和學生們先討論「立志」這個課題,
然後讓學生寫《我的志願》這條作文題目,
又是否過份呢?算不算是尊重學問呢?
[立志不一定是褒義詞]
「立志」其實是一個頗為複雜的概念。
如果一個人出身家境貧困,
環境因素一早就已經剝奪了他立志的自由,
生存成為了他唯一的目的;
這個目的當然不能夠說是他的志願!
由於人有不同的思想、才華、抱負、興趣,
所以「立志」必然因人而異。
志,固然可以是一個崇高的「理想」,
但亦可以只不過是一個長期的「目標」,
而這個目標可以源於環境的要求,
可以源於別人艷羨的眼光,
可以源於父母或師長的期望,
可以源於社會上名、利、權的誘惑,
因而導致個人產生的野心。
這些「目標」全部都和「理想」無關。
只有重視心靈,常常和心靈對話的人,
才會重視「理想」,才會有「理想」的出現。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甚麼是「理想」!
[立志容易嗎?]
有些人的心靈在某方面有強烈的興趣,
有些人單純在某方面有極高的天份,
有些人在某方面有很強烈的野心,
於是「立志」對這些人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
也許可以說,從「立志」的角度來看,
這些人屬於少數「幸運」的人。
然而幸運的人不一定是有福的人,
因為他的志向不一定是來自他心靈的選擇。
他的志向可能來自別人的期望,
可能來自 ego 的野心,
於是到騎虎難下的時候,只能夠繼續欺騙自己,
告訴自己「人活著當然是單靠食物」,
做人最緊要實際!
況且人數決定了真理,四周的人不都是如此嗎?
在「志同道合」的眾多朋友之中,我們找到了安全感!
例如,扮靚是很多人生命中重大的目標,
甚至弄虛作假的地步。
整容的流行反映出這個現象。
可惜扮靚的夢想受困於韶華飛逝,
這條路絕對不容易走。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需要身心兩方面的經營,
人過了三四十歲,就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
沒有徐娘的天賦才華,而又對扮靚滿懷夢想的人,
有時是因為緬懷年青時的美貌,
有時是因為放不下自己以往的名氣,
有時是因為忘不了年輕時眾多的追求者,
於是徐娘五分四老,鼓起勇氣去整容,
可惜往往將傳播媒介的鎂光燈變成了照妖鏡,
成為了扮演大醜的小丑。
娛樂大眾的功能,可能已經失去,
但作為向年青人示範「ego 勇氣」的人辦,
則還有教育方面的賸餘價值。
《用「我的志願」教批判思維》(三)
如果出《我的志願》這條作文題目的老師,
對「立志」只有一些模糊或先入為主的概念,
就肯定對「未能扣緊主題」做出一個壞榜樣,
而且未免浪費了教導學生批判思維的機會。
道理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人尚未「立志」,那麼他何來志願?
如果要他作文作《我的志願》,豈非逼他弄虛作假?
所以在要求學生做這一條作文題目之前,
老師應該先和學生們討論「立志」!
[立志有甚麼好處?]
「立志」之所以重要,
就是因為「立志」好像一個指南針,
能夠給予我們人生一個「方向」。
「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
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教條示龍場諸生》 (王守仁)
人一旦立了志,人生有了「方向」,
就會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這個方向,
就會產生和志向有關的「思考」,
隨而產生積極的「行動」。
有了「方向」和「行動」,就會產生「奮鬥」,
培養出「毅力」。
如果有足夠的智力,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再加上個人的運氣,
就有可能「成功」,達到自己的「目標」。
可以說,「立志」的好處實在很多、很豐富!
至於「立志」的方向是好、是好壞參半,還是壞,
有沒有意義,則是另一課題。
[為甚麼人需要立志?]
為甚麼人需要立志?
是否每個人都需要立志?
教育界會否歧視不肯立志的人?
學生應否假裝胸懷大志,討老師的歡心?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指出: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於是華夏文化就有了「有志者事竟成」的說法。
由於華夏文化尊師重道,又不太喜歡批判思維,
於是我們不再追究
「志究竟是甚麼?有多少不同的種類?」
否則老師劈頭一句就夠你受:
你個中學黃毛小子係乜水,竟然夠膽批評王守仁!
今晚返屋企抄寫《教條示龍場諸生》二十次,
明天交來!
六十年代某些老師的權威,就是這樣子建立的。
華夏文化對「志」的要求,一向頗高,
但又不肯清清楚楚地說明:
1.「立志」其實要從整個人生去判斷,
2.「立志」其實是偉人、智者、
或者那些決心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所做的事。
華夏文化對立大志的人會這樣去鼓勵: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如果只有遵循儒家的教導才算是「立志」,
如果只有做聖賢才算是「立志」,
那麼「立志」和一般平民有甚麼關係?
遼寧省撫順市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
滿臉稚氣、表情豐富的演講神童楊心龍,
在演講中說出這樣的一句說話:
「我的爸爸很偉大,
他從我小時開始就有很多遠大的抱負,
但是至今沒有一個實現過。」
單憑這一個事實,就足以給予所有
盲目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的人一個沉重的打擊。
《用「我的志願」教批判思維》(二)
[老師必須澄清自己的價值觀]
一旦中學的校長要求中國語文科也要重視「批判思維」,
而中文老師又出這條《我的志願》為作文題目,
為了公道起見和作出好榜樣,老師必須先質問自己:
個人是否有任何預定的假設和價值觀,
有沒有說明自己在道德方面預設的立場?
如果有的話,光明正大的做法就是先澄清自己的立場。
當男同學這樣寫的時候,
不知文章的分數會否因應老師的喜好而升降:
如果男同學的志願是做曾蔭權、梁振英、蔣麗芸、謝偉俊,
甚至希特勒、毛澤東……,
老師會否寧願他寫的志願是「做個小人物」?
當女同學這樣寫的時候,
不知會否觸及老師的道德底線:
「我是天空的一片雲彩,請君肆意憐,
你悄悄離去的時候,別忘記揮一揮衣袖,把我一起帶走哦,
我的志願,就是做你的小三!
由於好的男人少得可憐,所以我已經不再打算結婚,
而且我的經濟獨立,不需要男人養,不會要求甚麼名份,
我不會像你的妻子一樣,最初只是意圖找一張長期飯票,
也不會意圖用懷孕來綑綁著你,
如果我要懷孕,只不過是因為世界上好的遺傳基因罕有。
我喜歡你優秀的遺傳基因,
我會自己負責養大孩子,絕對不用你操心,
你願意接受我做你的小三嗎?」
老師會否寧願她寫的志願是「嫁個金龜婿」?
當同學這樣寫的時候,不知老師又會有何評價:
「我知道自己的智力不高,又沒有甚麼特別的天賦才華,
所以我的志願是做一個忠厚、老實、平凡的人,
不論富貴貧困,我都會堅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人可以安於平凡,但絕對不應該甘於平庸!」
如果這樣寫,到底是「立意平凡,見解一般」,
還是「感受深刻,見解獨到,意念創新」?
證諸香港上流社會及精英階層頗為擁護「虛偽」,
觀念越來越開放,有低齡化的趨勢,
「虛偽」是否應該列為值得鼓勵的普港價值?
如果老師不打算澄清自己的價值觀,
以曖昧為老師的志願,寧願做壞榜樣,
一旦有學生對評分不滿,意圖「據理力爭」,
也許學生們就會發現:
「據理力爭」原來只能夠存在於同輩之間,
只能夠出現在作文的內容裡面!
於是在中學的潛在課程裡,學生們「偽竇初開」,
終於學習到「話語權」的重要性:
「道理的背後就是權力!」
[老師必須澄清自己的好壞判斷]
如果學生的志願是做名牌手機和球鞋的代理商,
照顧那些考評局認為屬於「思維層次偏低」的學生的利益,
那麼老師會否認為這是一個「低層次的志願」?
如果學生的志願是做一位演說家,
能夠在極短時間內編織美麗的謊言,
而且會努力不懈,每天都在研究語言偽術,
當被揭破或拆穿時,
又能夠笑嘻嘻地用新的謊言代替舊的謊言,
那麼老師會否認為這是一個「中層次的志願」?
如果學生的志願是做五代時期
馮道 (882-954) 那樣的萬能插蘇,
可以減輕人民在改朝換代時所受的苦難,
怎可能說不是「貢獻社會」?
那麼老師又會否認為這是一個「高層次的志願」?
老師又會否藉機和學生們討論如何判斷「大智若愚」?
識時務者又是否「大智」?
如果學生中有一位是奴才的子女,
而他 (她) 的志願就是好好向父母學習,可否寫出來?
如果這位學生熟悉歷史,
指出奴才容易掌權,出人頭地,威風凜凜,
指出奴才有忠心耿耿的美德,是值得仿傚的榜樣,
難道沒有道理嗎?
社會上大部份的人難道不都是或多或少的奴才嗎?
雖然有些奴才一旦掌權,
就會理直氣壯地犧牲大部份人的利益,只照顧主子的利益;
雖然自己的父母亦是這樣的人,但隱瞞父母的罪行,
不正正是中國傳統十分重視的隱惡揚善及孝順的美德嗎?
如果學生中有一位是黑社會大佬或者白社會威人的子女,
而他 (她) 的志願就是克紹箕裘,可否寫出來?
黑社會中,難道沒有愛國分子?難道沒有俠義精神?
孫中山和蔣介石難道不是幫會分子?
評分和後果又會如何?
如果世故的學生中有一位聲明他的志願是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以「矢志說謊,崇拜厚黑」
並且奉行團隊精神,「養天地歪氣,法古今賤人」,
老師們為何不能夠接受?
也許有一天這位有勇氣和毅力的學生晝夜度橋,
推陳出新,最後「成功」做了擋中央華人特醜,
不也是老師和學校的光榮嗎?
有多少位老師願意在作文之前解一解題?
澄清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立場?
批判思維是這麼容易教的嗎?
《用「我的志願」教批判思維》(一)
[前言]
《我的志願》是中、小學裡常見的中文科作文題目。
筆者認為是極好的作文題目,
只可惜很多老師「捉到鹿之後不懂得脫角」。
出現這個現象的其中一個關鍵,
就是香港中學裡「批判思維的訓練」,
是否只是通識科老師的職責,
抑或中國語文科的老師也需要負上責任。
中國語文科常常都需要寫議論文,
所以中文科老師對「批判思維」有多重視,
是中、小學必須重視的課題。
當年筆者讀中學時,還未有通識科,
當年的「批判思維」基礎,是由國文老師傳授的。
現時的國文老師對「批判思維」是否放在心上,
我完全不知道。
其實中學裡的各科是否都應該滲入「批判思維的訓練」,
也是香港教育界要思考的課題;
其中牽涉到
1. 學問究竟是分割式來傳授,還是整體配合式來傳授?
2. 思考工具是各科不同,各自為政,還是要互相配合?
所謂「優化中學教育」是甚麼意思,是否定義含糊的口號,
也是香港教育界要思考的課題。
當年最小的女兒還在讀英文小學,
某天中文作文要求回家寫《我的志願》,問筆者的意見。
筆者認為小學生當然應該敷衍了事,
因為未是適當的時候去分析題目及向她說道理。
但當中學的國文老師出這條題目時,
情況就和小學階段有分別了。
[老師必須說明文章的性質]
一旦中學的校長要求中國語文科也要重視「批判思維」,
而中文老師又出這條《我的志願》為作文題目,
問題就變得複雜。
首先,由於《我的志願》牽涉到人生中諸多重大的課題,
牽涉到謀生、興趣、抱負、長輩的期望…等各方面的衡量,
學生們可以發揮的地方多不勝數。
為了公道起見,老師必須說明文章的性質和類別,
換言之,在要求學生作此文時必先質問自己:
這是一篇幻想、抒情、創作、天馬行空,
讓學生們可以完全自由發揮的文章,
還是一篇敘述、說明的文章?
如果是前者,當然可以立志做貓、做狗、做一張桌子,
或者穿越回到春秋戰國時代,做一個古人。
評分的標準當然取決於幻想力和創意、文筆夠不夠優美、
文章的整體構思……等等。
如果是後者,老師要求的是一篇敘述、說明的文章,
老師們又是否願意指出「老作」和「說謊」的分別?
如果老師沒有或者不願意清楚地解一解題,
學生們又是否需要揣摩老師的意思?
我們知道大部份香港的學生很醒目,對分數尤其著緊,
所以作文的取向及下筆的角度,
必然會揣摩老師上課時表現出來的價值觀,
評估老師的喜好和道德取向。
年青人的志願,是否需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鼓勵,
是否需要得到長輩的嘉許和祝福,
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年青人的志願,是否需要對人類社會文明有所貢獻,
亦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參考:
We’ve all had “that teacher” who has influenced
our lives, and for many students, “that teacher”
is Bruce Farrer. Many years ago, Bruce told his
ninth graders to write a ten-page letter to their
future selves. Twenty years later, this incredible
teacher tracked all of his students down and
delivered the letters right back to the hands
that wrote them. Their reactions show just
how much this amazing act meant to them.
《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這句說話,
很多人都視為上佳的金句,忙著互相分享,
因為「授人以魚」只能令他吃飽一餐,或者數餐,
但「授人以漁」就可以令他自食其力,兼且自給自足。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這句說話用在教育、扶貧等方面,無疑說中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教育,當然應該重視鼓勵學生的「好奇心」curiosity
和「探索、開創精神」exploration of ideas, pioneering spirit.
教育,更加應該重視培育學生三種互相關連的能力:
「批判思考」、「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
扶貧,固然應該重視受扶者的自尊心,
但扶貧,亦不應該鼓勵受扶者形成懶惰的習慣,
所以扶貧,重視培育受扶者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能力。
Help a lazy man when he is in trouble, and
he will remember you when he is in trouble again.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
亦可以用作訓練中學生批判思維的作文題目。
如果是「語文能力表現成熟,思辨縝密靈活」的高中學生,
遇上了《論授人以漁》這條作文題目,必然如魚得水,
不但能夠理解深刻周詳,緊扣主題,
亦必然言之有物,結構嚴謹,前後連貫,深具說服力,
下筆時更如行雲流水,條理分明,用詞豐富得當。
對這些學生來說,作《論授人以漁》這篇文章,
簡直是 a piece of cake !
他們會認為「授人以漁」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一般老師亦不會用「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來做辯論題目,
否則學生在辯論比賽中抽到正方時會以為勝券在握。
[真理往往有應用範疇]
但真理,往往都有應用的範圍;
接受過科學訓練的人都懂得追問:
「授人以漁」在甚麼時候不能應用?
老學究一聽之下,立即在心裡破口大罵:
這豈不是雞蛋裡挑骨頭,存心找碴子?
我們雖然鼓勵學生們在作文和辯論時「審題」,
但我們並不歡迎學生們批判我們的題目。
對部份中國傳統的老學究來說,
這樣問問題是極之沒有禮貌的行為!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但從人類精神文明的角度來看,這個課題可大了!
只是讀純文學,未曾接觸過哲學或科學,
習慣思考上得過且過的人,
當然沒法明白反例的重要性,
但讀過硬科學的人都明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只要有一個反例,
就足以證明「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這句說話,
其實是有應用的範疇,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就是從牛頓力學之中找碴子嗎?
據說中國人後來在科學上的發展之所以停頓下來,
中國人之所以難以發展出批判思維,
就是因為老學究們反對「找碴子」的精神!
問題當然是:究竟有沒有碴子?
如果忽略了這個碴子的話,影響可以有多大?
我們是否明白:
1. 要訓練學生們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挖根思維」,
題目本身必須接受批判。
2.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師當然應該作出榜樣。
老師出的題目有問題,就應該認錯。
這既是中國傳統做學問的精神,也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廁紙笑話一則]
筆者曾經寫過這樣的笑話:
某某往廁所如廁,完事之後,
發現放廁紙的地方空空如也,上面竟然有兩行字:
「送給他一尾魚,不如教他如何使用釣竿。
給他幾張廁紙,不如教他如何用手清理。」
原來是某機構慈悲為懷,
發揚「授人以漁、自強不息」的精神。
除了詳細地教導如廁者用手清理的方法之外,
又附有用腳清理的方法,給那些怕弄髒了手,
或者綁手綁腳,有手不能用的人;
這兩行字之後,更附有製造廁紙的方法,
給那些喜歡自給自足的人,
並附上中文金句一則: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及英文金句一則: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該機構強調:
別人口渴時「授之以水」不如「授之以掘井之道」。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繼續思考:
所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究竟是在玩甚麼遊戲?
1. 是神需要休息,甚至睡眠嗎?
問題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2. 讓人懂得向神祈求智慧,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
學習去蕪存菁,因為有了智慧才可以解決問題?
3. 讓人有機會學習如何判斷好人和壞人,
因為只有好人團結,才可以產生正義的力量嗎?
[繼續思考]
也許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
「授人以漁」得看事情的危急程度。
說得有道理,但可能只是對了部份。
也許我們的第二個想法是:
「授人以漁」也得看該位仁兄是否有「漁」的能力。
西方人一向認為
1. If they can do it, so can I.
2. With God on my side, everyting is possible.
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正面思維,
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漁」的能力。
但中國人則認為
1. If they can do it, at least I can try
and see whether I can do it.
2. 既不悲觀,亦不樂觀,盡人事,聽天命,看運氣。
才算是正面思維。
所以中國人一定會考慮該位仁兄是否有「漁」的能力。
說得亦有道理,但也只是對了部份。
[分工合作]
試想一想,如果我們給了那位仁兄幾張廁紙,
解決了他燃眉之急,
他從廁所出來了之後,
是否會打算去學習「用手清理的方法」以便將來之需?
是否會打算去學習「製造廁紙的方法」未雨綢繆?
那麼,可否用「遠水救不了近火」來解釋?
再想深一層,
似乎並非「遠水救不了近火」這麼簡單。
會否涉及文明社會中需要「分工合作」的緣故?
否則豈非所有人都要做農夫、獵人、漁翁?
其實「授人以漁」和「廁紙笑話」根本就沒有矛盾,
因為它們的背後有一個統一的思維,
就是生命教育中的「愛」。
從「愛」的角度出發,
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重視「授人以漁」,
在另一些情況下我們必須重視「提供廁紙」。
矛盾只是存在於那些死背金句,不去思考的人的腦中。
[點石成金]
如果一個人智慧增長了,要求別人「授人以漁」又如何?
事情也並非對方肯與不肯那麼簡單。
要求別人「授人以漁」有時會變成「貪得無厭」。
中國清代方飛鴻編過一本書,叫做《廣談助》,
裡面有一個關於八仙之一呂洞賓下凡「點石成金」的笑話式寓言:
一人貧苦特甚,生平虔奉呂祖。
(呂祖乃呂洞賓也,為道教之祖。)
祖感其誠,忽降其家;
見其赤貧,不勝憫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燦然化為黃金,
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
呂祖大喜,謂:「子誠如此,便可授子大道。」
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頭耳。」
呂祖倏不見。
也許我們可以用「貪得無厭」來嘲笑赤貧者,
以為就立即解決了問題。
但重視思考的人應該繼續問,
假若赤貧者向呂祖要求的不是呂祖的指頭,
而是呂祖教他「點石成金」的方法,
似乎依然符合他的願望,
但如此要求是否會比較有禮貌呢?
又是否過份呢?又是否合理呢?
問題是,學習「點石成金」的方法對那位赤貧者來說,
可能要下很多苦功,
而且並不一定在他的學習能力範圍之內,
所以不一定能夠成功。
如果赤貧者知道自己愚蠢或者知道自己懶惰,
那麼他向呂祖要求呂祖的指頭就是有自知之明,
雖然要求未免過份。
那麼赤貧者究竟是衰在貪心,
衰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愚蠢,
還是衰在懶惰,不肯下苦功,亦有自知之明?
抑或三者都是?
所以當一個人要求別人「授人以漁」的時候,
他到底是奮發圖強,是過於自負,還是貪婪?
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況且,如果我們是「授人以漁」的人,
我們還需要問的問題是:
在那一方面,那種情況之下才應該「授人以漁」?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
培養學生「高層次的學習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否則當他們有機會遇上呂祖,
而呂祖又願意教他們「點石成金」的方法時,
他們也沒有能力去學,平白錯失了大好的機會。
但我們也明白:懶惰或者愚蠢的人,
都沒法培養出「高層次的學習能力」。
懶惰的人是自己放棄自己,不是我們放棄他們。
[道德的考慮]
There is an ethical dimension in whatever you do!
任何問題,最後都會涉及道德的考慮,
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再問:
如果某位仁兄努力學習,又有能力學習,
但在我們「授人以漁」之後,
這位仁兄「竭澤而漁」,那麼又如何?
當澤中只餘下少之又少的魚時,
其他懂得漁的人還有用武之地嗎?
可見人類的貪心,往往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
人類的貪心加上自私,往往會損害子孫們的利益。
「授人以漁」這個課題看來是越來越複雜了。
試舉一常見的例子來回應這兩個問題。
知足的人也許會說:
我份人好知足,你只要畀個 [靚仔/靚女] 我就得喇,
不需要教我 [獵金龜婿/獵艷] 的方法,一個夠晒數!
我既不會「集郵」,更加不會竭澤而漁。
[後記]
訓練初中學生批判思維,本來就屬於「授人以漁」,
如果老師有興趣用「授人以漁」這個課題,
教學生批判思維的話,不妨考慮這個方法:
1. 老師以「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為題,
要求學生上課前在家裡寫好這篇文章。
2. 老師再以「授人以漁在甚麼時候不能應用?」為題,
要求學生回家再寫另一篇文章。
3. 老師要求學生將兩篇文章合併,
在課堂上經過討論、辯論、批判之後,
即時再寫一篇「授人以漁的我見」。
This is a writing activity designed to illustrate
the beauty and complex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for students using Chinese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It is structured so that students may explore
philosophical ideas more deeply. The issues and
problems the students face in their homeworks,
quizzes and exams are actually of similar difficulties,
whether the teachers realise it or not.
The concepts and ideas they come across in 生命教育
are even more challenging than those presented here.
There is no way to avoid the truth.
We can only make it easier and more accessible.
Nothing ever goes away
until it teaches us what we need to know.
( Pema Chodron )
[必要的沉默]
2014 年 DSE 中國語文試卷二 [寫作能力] 有這樣一條作文題目:
1.「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
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必要的沉默」為題,續寫這篇文章。
當時這條作文題目引起了不少爭議,
尤其是在揣摩擬題的動機之上。
筆者認為是由於政治氣氛導致社會人士神經過敏,
我們應該替香港考評局說一局公道的說話,
因為「必要的沉默」可以有很多處境的原因和背後的動機,
單從政治的角度來評論,未免以偏概全。
參考:《必要的沉默》
所以筆者嘗試用《授人以漁》此文將題目轉換如下,
示範另一個合理的「必要的沉默」: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授人以漁,
最後選擇了授人以魚。我認為授人以魚是必要的。」
這條作文題目亦可以轉換如下: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我看到兩個愚蠢人在辯論,
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
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參考:《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
《如何教高小學生批判思維》
Children accumulate experience over time
through what they do, what they see in adults,
what kinds of books they read and
how they are trained to think in discussions.
說完這麼多關於辯論課題的愚見之後,
不妨談一談高小 (小五、小六) 的學生
可以如何學習批判思維。
筆者比較討厭專業名詞,
所以只用一個傳統的「以偏概全」的概念,
來舉例說明。
筆者按:
現在社會上不少五十多歲,喜歡埋堆,
但未曾接受過基本思考訓練的人,
依然還擁抱著「以偏概全」的思考方式。
辯題:「培正高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 第一步:設下陷阱
要求學生選擇正方或反方。
一般小學生都不會懂得提出異議。
我們的期望是:
學生最後能夠明白「辯題是必須辯的」。
☆ 第二步:開始辯論
切勿一早揭發學生需要辯論「好」的定義,
就讓他們自以為知道「好」是甚麼意思。
在辯論的過程之中,學生自然會發覺:
我們根本不需要證明所有培正高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我們只需要指出一個培正高小的壞學生,就勝算在握。
於是正方就會發覺自己陷入了選擇「正或反」的陷阱之中!
為了要贏,正方就會開始在「好」的定義上下功夫。
要拍評判馬屁的正方,
知道絕對不能夠挑戰老師和學校一向以來對「好」的定義,
自己必須毫無懷疑地支持:
1. 「扮野」[虛偽] 的好學生的確是好學生。
2. 懂得討老師和學校的歡心的學生是好學生。
正方同時發現自己必須降低對「好學生」條件的要求,
才有機會贏,例如:
3. 只要各方面都及格的學生就是「好學生」。
4. 假設「不壞的學生」就是好學生。
5. 「壞學生」在初小時已經全部踢了出校。
如果老師不指出「辯題是必須辯的」,
不指出「好」的定義必須辯論,
如果學生將自己的良知和人格都押下去的話,
一場精采、爭持不下、美滿的的辯論比賽就出現了!
☆ 第三步:揭開陷阱
如果我們想教導學生批判思維,
當然不可以讓辯論就這樣「完滿」結束。
我們必須揭露辯題的陷阱,
讓學生們了解到其實除了「好」要定義之外,
辯題可以有四大類:
[1] 培正高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2] 部份培正高小學生是好學生。
[3] 部份培正高小學生不是好學生。
[4] 培正高小的學生都不是好學生。
而 [1] 和 [4] 往往都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遇上這些辯題,通常都是反方有利!
☆ 第四步:繼續思考
首先我們要讓學生們明白:
即使「不是好學生」亦不表示是「壞學生」,
正如不高分並不代表不及格。
在這裡我們可以介紹學生「常態分佈曲線」,
及如何運用這條曲線來說明
「不是好學生」亦不表示是「壞學生」。
其次,我們要讓學生們明白,
即使有了「好學生」的定義,
然而從做學問的角度來看,
「培正高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這條辯題不但愚蠢,而且是問錯了問題。
其實我們應該問的是一條統計上的問題:
究竟「好學生」佔的百分率是多少?
最後,我們要讓學生們明白:
其實「培正高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這個辯題
還可能會有一個時間的因素,
而這個時間的因素並沒有寫明在辯題之上。
也許 2013 年「培正高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但 2012 年則只有部份培正高小學生是好學生。
我們可以趁機介紹俗語「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時空概念。
所以「辯題是必須辯的」!
「以偏概全」的最好例子,
就是高小學生都熟悉的《盲人摸象》故事,
可惜說這個故事的人往往捉到鹿不懂得脫角!
其實那六位盲人每人都對了六分之一,
錯的原因只是由於欠缺了非常簡單的思考訓練,
不懂得應該摸遍全隻大象才說出自己的觸覺,
以致以偏概全,於是產生推論上的錯誤。
至於小三、小四的學生,
雖然不一定能夠直接訓練他們進行批判思考,
但可以利用他們熟悉的童話故事作為工具。
例如《三隻小豬》這個故事,
至少可以教導他們尋找出故事的七大教訓:
1. 在重大及切身問題之上,
做人千萬不可以疏懶,不可以怕麻煩。
2. 思考和行動都要穩紮穩打,不能敷衍了事。
3. 要未雨綢繆,不宜臨渴掘井。
4. 無論如何穩固的地方,都可能有漏洞。
5. 漏洞既可以是敵人乘虛而入的地方,
亦可以是誘敵跌落陷阱的地方。
6. 不能力敵,就要智取。
7. 狼可以代表一群同流合污的壞人,
如果他們並不愚蠢,
我們就要團結所有真正聰明的小豬,
並且鍛煉自己比壞人更有智慧。
而另一個童話故事《小紅帽》則補足了《三隻小豬》
在實際人生應用之上欠缺周詳的三大重點:
7. 不可以輕信陌生人。
8. 善良要有智慧作為根基。
9. 狼有兩種,一種是[小人]狼,另一種是[偽君子]狼,
即是披著羊皮的狼。
如果將《小紅帽》的故事教訓合併入《三隻小豬》裡,
例如描述大壞狼披著羊皮去騙善良的第二隻小豬開門,
就可以用一個改良了的童話故事,
一次過表達出九點重大的人生哲理。
1960年代末期,
哲學家 Matthew Lipman 對大學生的低檔思考能力,
覺得非常震驚,於是開始了這方面的寫作,
介紹哲學給兒童及青少年,並且發起了
「兒童哲學運動」P4C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1974年,他在 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成立 IAPC
the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Dr Sara Goering
Philosophy for Kids: Sparking a Love of Learning
西方人教「高小/中一」學生批判思維,
會用「討論/辯論」的方式,試看一例:
A class of 12-year-olds are told a story of two girls
on a shopping trip. One girl takes the opportunity
provided by a changing cubicle to dress up in the
blouse she wants and to leave the shop undetected,
as she thinks, by the shopkeeper, much to the
disapproval of her companion. However, detected
she is, though only after she has left the shop,
leaving her horrified companion to be detained
and cross-examined. In the cross-examination the
the companion is given a choice: either inform the
shopkeeper of the name and address of her friend
or be reported to the police. What should she do?
( Richard Pring, Philosophy in Schools, p.23 )
這個例子牽涉到五大課題:
1. 對偷竊行為的判斷。
2. 對自私自利行為的判斷。
3. 朋友的定義和選擇。
4. 是否應該保護朋友。
5. 各持份者的觀點。肯定在課堂上會引起激烈的討論和辯論,
讓每一位學生都需要釐清個人的價值觀。
郝廣才
激發孩子的潛能,給他們最大的翅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3F2oEtqFI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四)
[智育目標]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矣。」
《師說》( 韓愈 )
在智育方面,我們希望學生明白:
1. 他們的潛能不一定低於老師。
2. 老師只不過讀多他們五、六年書,多一些經驗,
其實老師思考能力未必及得上部份學生。
3. 一位好老師必然期望大部份學生能夠青出於藍。
4. 老師不是神,不一定掌握真理。
A teacher is just a facilitator in learning.
5. 當一個人力捧左手的信念,又擁抱右手的信念,
而左手的信念和右手的信念互不相容的時候,
真理往往就蘊藏在其中,因為真理往往是隱蔽的。
6. 很多表面上似是吊詭的言論,
亦往往蘊藏著重大的真理。
7. 如果放棄了思想上的批判,
歷史就難以避免重演完又重演,
監管下的權力亦會找出可以腐化的諸多漏洞,
社會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和諧,世界就不可能有和平。
凡是真正從事教育的人,都希望學生能夠青出於藍,
但關鍵在於「緣份」,優秀的老師應該會有及格的學生,
但要收錄到有能力青出於藍的學生,靠的是「緣份」。
遇上優秀的老師固然是學生的緣份,
遇上優秀、有能力青出於藍的學生,何嘗不是老師的緣份?
臺灣大學哲學系的傅佩榮教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且看傅佩榮教授的老師:
1. 輔仁大學哲學系 [當年有八位博士,臺灣大學只有一位]
2.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 [輔仁大學]
3. 方東美教授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輔仁大學]
4. 余英時教授 [美國耶魯大學]
除了當年輔仁大學哲學系的博士老師之外,
看來似乎傅佩榮教授直到今天還沒有能力超越三大高手:
南懷瑾、方東美和余英時三位教授!
參考:
《批判平台》(十) 《批判平台》(十一) 《批判平台》(十二)
[大規模的智育培養和批判平台息息相關]
如果一場運動比賽沒有裁判,
一般人都會立即明白比賽可能會不公平。
如果一場辯論比賽沒有裁判,當然比賽亦會不公平。
如果一場辯論比賽裡的裁判不能夠接受批判,
不論是一錘定音或者多錘定勝負,
其實都是對言論自由及人類理性的最大侮辱。
筆者認為建設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
其實是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方法。
You never change things
by fighting the existing reality.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the existing model obsolete.
( R. Buckminster Fuller )
有了這樣的一個批判平台,
所有接觸思想的人都要「被迫」尊重「批判思維」,
於是所有不合資格的人,不論在社會上如何有地位,
絕對沒有胡說八道的權利!
所以只有存在一個批判平台,
「Each mind matters!」這句口號才可以成立,
因為沒有 mind 的人一早就被打下了平台!
換言之,從人事和選賢與能的角度來看,
批判平台的工作其實是「從源頭開始減廢」!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
我們的信仰能夠有穩固的基礎嗎?
我們可以擁有真理的力量嗎?
我們可以擁有道德的力量嗎?
我們可以擁有心靈的力量嗎?
我們的意志會浪費嗎?
Can Introverts Become Leaders?
http://psychcentral.com/blog/archives/2014/07/18/can-introverts-become-leaders/
當我們明白了一個批判平台的操作和理念之後,
我們就知道下面這句說話是多麼的愚昧和無知:
最令人痛心的是,
社會上依然有不少人認為只有為了正義而流血,
才算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行為,
筆者則認為建設一個批判平台,減少青年人流血,
才算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行為!
It is no measure of health to be well adjusted
to a profoundly sick society.
( Jiddu Krishnamurti )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三)
建設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培養正途辯論的精神,
不能不討論背後的動機和目標。
[辯論動機]
在辯論動機方面,我們希望學生明白:
1. 如果最初辯論的目的是想贏,
那麼他就要接受理性的挑戰,要擁抱別人的批判,
絕對不可以打茅波!
如果不重視真才實學,如果不重視思考,
勝方未必能夠抵擋來自評判的挑戰。
The aim of an argument or discussion
should not be victory, but progress.
( Joseph Joubert )
2. 這種正途辯論最終的目的,
就是增添個人思考的能力和智慧,培養追求真理的精神。
口才及隨機應變的能力,只不過是附帶的贈品。
3. 輸贏根本就不應該放在心上,
因為重視輸贏,容易產生歪曲真理的傾向。
A creative man is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achieve,
not by the desire to beat others.
( Ayn Rand )
學生們在決賽之後還有上訴的機會,
因為我們相信不論他們是從那裡得來的幫助,
只要他們最後明白了道理,及其知之,一也!
所以我們當然歡迎他們上訴。
筆者建議一個積極進取的辯論方法讓學生們參考:
為了節省和別人辯論的時間,
筆者喜歡用一個一般參與辯論的人不會採取的方法,
就是讓自己變得透明,讓對方完全清楚自己的想法。
這個方法的好處有很多,
除了節省時間之外,除了表示尊敬對方之外,
除了光明磊落地表示出辯論的目的之外,
更將任何的批判變成了自己成長的糧食。
「終身學習」並非一個口號!
從個人的角度對看,對方永遠不會是一個敵人,
他是一個幫助自己成長的人!
一旦我們將自己的思考變成透明,就成為了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究竟是一塊絆腳石抑或是一塊踏腳石,
完全讓對方來決定!
對方怎樣看是他自己的事,也是他自己的自由。
如果發展辯論技巧成為辯論比賽中主要的目的,
如果輸贏成為辯論比賽中次要的目的,
而追求真理成為辯論比賽中次要又次要的目的,
那麼我們的教育肯定是走上了一條歧路!
[德育目標]
在德育方面,
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希望能夠培養學生明白兩個道理:
1. 老師也是人,隨時都可能犯錯,
老師犯錯也需要接受批判,
而「知過必改」則是老師必須作出的榜樣。
2. 一般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和溝通,
當然要因應對方的年齡和態度來作出回應。
但在追求真理的批判平台之上,沒有人應該退讓半步,
因為沒有人有權阻撓追求真理!
如此一來,
學生就可以學習到重視「真」和「誠」的精神,
並且明白真理比個人的面子更重要。
學生亦可以學習到視自我為一位不斷改錯、
不斷修訂、不斷進步、不斷學習的人。
Our culture has accepted two huge lies.
The first is that if you disagree with
someone’s lifestyle,
you must fear or hate them.
The second is that to love someone means
you agree with everything they believe or do.
Both are nonsense.
You don’t have to compromise convictions
to be compassionate.
( Rick Warren )
即使蘊藏著百分之九十真理的說話,
也會有百密一疏,而且頗為的嚴重漏洞。
這就是為何批判思維這麼重要!
稟承東漢大智慧家王充 (27-97) 劃時代的批判精神,
我們認為即使聖哲、聖賢有過,也一定要批判,
但絕對不會減少我們對聖哲、聖賢的尊敬,
因為我們明白如果一個人是聖哲、聖賢的話,
他一定衷心感謝批判他的人,而且一定會改過。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
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
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教條示龍場諸生》(王守仁)
I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self-respect to admit
our errors and mistakes and make amends for them.
To make a mistake is only an error in judgment,
but to adhere to it when it is discovered
shows infirmity of character.
( Dale Turner )
一般來說,當置身於一場辯論的時候,
1. 年齡越大的人,我們對他們在思想上的要求應該更高。
除非他們患上老人痴呆症,或者承認自己不懂得深刻思考。
2. 態度越是頑固、好辯或甚至囂張的人,
我們對他們在思想上的要求應該更高,
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思考能力充滿自信。
3. 從事會影響社會及年青人意識形態的某些職業的人,
我們對他們在思想上的要求應該更高,
因為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力比一般人大得多。
4. 學歷越高的人,我們對他們在思想上的要求應該更高,
因為他們應該有能力應付批判。
[自我批判]
一般學校只知道辯論有「口才」和「思考」兩大要素,
不明白在一個批判平台上的辯論,
其實能夠培養出學生們「自我批判」的能力。
人必須培養「自我批判」的能力,
因為我們的朋友往往不願意這樣做!
我們明白,由於大部份人將面子置諸追求真理之上,
尊敬「自我」ego 甚於尊敬自己的「心靈」soul,
所以一般人都不喜歡接受別人的批判。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我們歡迎各式各樣的比賽,
不純粹是因為挑戰自己,而是因為在比賽的失敗之中,
有一些 EQ 較高的人學懂了自我批判。
如果學習「自我批判的意願和能力」是我們的教育理想之一,
為何不鼓勵學生參與?
為何老師可以置身事外?
老師當然需要有自知之明,
清楚分辨自己在討論重大議題時,
到底是在「灌輸」indoctrination,
還是在「諄諄教誨」inculcation!
切忌將「灌輸」和「諄諄教誨」混為一談。
辯論是小小巫,自我批判亦只不過是小巫,
自我批判、不斷地自我教育,方有可能成為中巫,
只有一個批判平台才可以成為大巫,
理想的批判平台,能夠凝聚團體的智慧,
令所有參與者都被迫放下他們的 ego,
共同追求偉大的理想,更加是大大巫!
不知香港有多少學校的校長和老師有勇氣接受,
並且建設一個普通的入門批判平台?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二)
[批判平台的守則]
建立一個批判平台的其中一個目的,
就是要學習在真理面前謙卑!
筆者心目中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應該會遵循下列的守則:
1. 辯題當然可以辯。
在一般辯論及辯論比賽之中,
往往沒有人介意辯題究竟是如何產生,
只要看起來好像是辯題就可以了。
但辯題不准辯,是訓練批判思維的大敵,
因為完全扼殺了「根源思考」!
在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之上,辯題絕對可以辯,
如果參與辯論者清楚地指出辯題的謬誤,
出題目的人應該出來澄清「出這條題目的原因」,
或者承認自己的思考力不及參與辯論者。
參考:《做學問》(四)
2. 詞彙、概念和概念的分類當然要釐清。
文學家的弱點,往往在於詞彙和概念的定義不夠清晰。
哲學家在這一方面似乎較優勝,但其實亦有相似的弱點,
只是清晰多一點而已。
思考要根基穩扎,一定要在基礎的詞彙和概念上下苦功。
心思慎密的讀者一定會發現,
其實哲學家的思考往往還有一個弱點,
就是忘了要「仔細分類」,建立一個思考和概念架構。
哲學上關於靈界的思考,存在的思考,
致命傷往往在於疏忽了分類的重要性之上。
謹慎分類,辯論時就不容易產生「雞同鴨講」的現象。
3. 絕對可以舉牌申請打斷對方的發言。
對初相識的人來說,
「不要打斷別人的說話」是一個重要的行為守則,
因為表示出你對別人的尊重。
年輕及不成熟的人往往由於喜歡表現自己,
以致鋒芒太露,忘記了這個守則。
可是一旦在批判平台上辯論,
為了節省辯論的時間,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客氣,
如果雙方根本不在同一智慧層面,
我們當然應該接受「舉牌申請打斷對方的發言」,
但當然申請的一方必須提出充份的理據。
有備而來的高手,一向沒有耐性聽廢話。
高手舉牌申請打斷對方的發言,
並不一定是想令對方覺得他高人一等,
亦並不表示他沒有在聆聽對方的言論,
而是因為他一聽就已經知道對方接著會說甚麼,
一聽就已經知道知道對方犯了甚麼嚴重的錯誤。
高手一旦發現對方詞彙、概念,或者概念的分類含糊,
意圖打茅波,當然應該舉牌申請打斷對方的發言。
如果高手說出充份的理由,
說出問題的關鍵在甚麼地方,那麼高手就可以加分,
而對方亦必須立即回應,表示接受,
於是雙方就可以進入有效率,更高層次的辯論。
如果對方不接受高手說出的理由,
又提不出抗衡的理據,就只好認輸。
我們絕對同意不要浪費時間!
這是對雙方的尊重,對評判的尊重,對辯論的尊重。
我們一向以為「沉默寡言」是美德,
然而沉默的人不一定是「光明磊落、藏鋒於訥」的智者,
出來社會工作之後,我們會發現有些陰陰濕濕,
想一下子將對方置之死地的高手,
往往喜歡保持緘默,耐心地聆聽對方的說話,
甚至設置陷阱,然後引蛇出洞,
等待對方黔驢技窮,然後出擊,一舉殲滅。
所以目光銳利、默不作聲的人往往是危險人物,
他們的特點是不喜歡和人閒聊以防洩底。
但「默裡藏奸」依然比「笑裡藏刀」好得多。
事實上不少「沉默寡言」的人只不過是口才劣拙,
或者因為明白自己智力不足而藏拙,
他們只不過是想保護自己而已。
所以如何辨別一個「沉默寡言」的人究竟屬於那一類,
是年青人需要學習的功夫。
4. 既然重視說理,負方當然可以上訴。
由於口才欠佳者頭腦可能十分清晰,
亦由於文字說理較口頭辯論說理更清晰,
所以上訴一定接納用文字進行批判。
如果一所中學裡建設了一個這樣的批判平台,
如果校方亦意圖用這個批判平台來訓練學生,
那麼學生們對「批判平台」中辯論的內容必須回應,
而且是用文字方式來回應。
在一個理想的「批判平台」之中,
所有學生都可以請教高明。
我們歡迎學生們的家長、兄弟姊妹、長輩、補習老師…
一同參與學生們的教育,製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所以今天贏的一方在一兩個月後,
可能搖身一變,成為了輸的一方。
我們歡迎所有同學隨時再打倒贏的一方。
就好像運動員不斷挑戰創新,打破舊有紀錄一樣!
5. 勝方必須接受來自評判的挑戰。
如果一場辯論比賽要有積極意義的話,
勝方必須接受評判的挑戰。
如果勝方的辯論動機並非追求真理,
那麼即使他擁有三寸不爛之舌,雄辯滔滔,
亦可以一敗塗地,滔滔 [total] loss.
最有意思的辯論比賽,
當然是在一個複雜的辯題之上,
經過抽絲剝繭,反覆批判之後,
最後雙方共同達成的結論,連評判亦沒法挑戰。
6. 由於有評判,愚昧的觀點沒有可能站得住腳。
於是一般辯論中的所謂「尊重對方的觀點」,
成為了天大的笑話。
我們開始醒悟「尊重愚昧的觀點」不但浪費公眾的時間,
而且根本就是一種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