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青春、壽命》(下)

個人的死亡,不一定是被動的,例如遇上天災人禍,
也可以是主動的,這種行為,我們叫做「自殺」,
而所謂「慢性自殺」也是自殺,只不過屬於灰色地帶。
然而「自殺」也是一個哲學課題:
The  thought  of  suicide  is  a  great  consolation:
by  means  of  it  one  gets  through  many  a  dark  night.
( Friedrich Nietzsche )
讓「  ego」主持人生大局,
傾向於選擇「惡性循環」的人,一定不會自殺,
因為他們遺留著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獸性,
相信非洲草原上的弱肉強食是正常的現象
只有意圖擺脫弱肉強食,徘徊在中性循環,
從未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沒有機會覺醒,
對人生看不透的人,才會選擇自殺。

一般普通的關懷、聆聽、接納、陪伴,只能夠幫助普通的人,
要幫助不普通的人,例如同性戀者及陰陽人,就需要智慧,
需要具備批判思維訓練的專業人士,需要人造「大家庭」。
Alan WattsSuic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_HkQ4-x4P4
[基督徒及天主教徒的自殺]
一般基督徒及天主教徒都討厭哲學裡懷疑精神和批判思維,
不明白「迷信」、「信念」和「信仰」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關於壽命這個課題,教徒最怕就是被問到這個尷尬的問題:
「壽比南山好還是壽比耶穌好?」
誰說你的生命是屬於你的?
聖經指出人的生和死都是神所決定的,
換句話說,我們在生和死之間的那段生命,
只不過是向神租借回來的。
而這個租借回來的身體,是「聖靈的殿」,
必須一生追求智慧接近神,所以是有附帶條件的: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
    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
    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
    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
《哥林多前書 6:19-20》
所以真正的基督徒及天主教徒,
是不會自殺的,也不會考慮安樂死的,
因為自殺代表向神的抗議,
認為神所創造的這個生命現在已經沒有價值,
認為神所賦與這個生命的命運如今難以承受,
或者認為自己有權選擇自殺或者安樂死。
不少這些用重價買來的身子,
口裡榮耀神,行為的表現卻顯示他們擁抱魔鬼,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種情況的確見怪不怪,
因為我們知道虛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不少這些用重價買回來的身子,
甚至是社會上為虎作倀的「精英」!
這些人都唯恐短命,怎會考慮自殺?
自殺或者所謂安樂死的人當然可以說:
「日光之下一切盡是虛空」!
自殺,本來就是神在我身上決定了的命運。
「只是我告訴你們:
    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
    因為他叫太陽照好人,也照壞人;
    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 5:44-45》
自殺或者所謂安樂死的人當然可以說:
「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但神和挪亞立了約,以彩虹為記,
不會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大地,毀滅天下。
我沒有能力替天行道,亦不想再替惡人禱告,
所以我只能夠自殺,離開這一些醜惡的人!
「神曉諭挪亞和他的兒子說:我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
    並與你們這裡的一切活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
    凡從方舟裡出來的活物立約。 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
    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神說:
    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
    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
    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
    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虹必現在雲彩中,
    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 」
《創世記 9:8-17》
自殺或者所謂安樂死的人當然也可以說:
神一早就知道我會用這些方式提早上天堂,坐在祂的身旁。
你們怎可能明白神的作為?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羅馬書 10:9-10》
一般基督徒及天主教徒都不相信有命運這回事,
更加不會相信命理學能夠猜測死劫,即使聖經不反對有命運,
因為他們相信神決定了每一個人的命運。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
    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傳道書 3:1,2,9,11》
所以這個世界除了數之不盡的慢性自殺,
除了畏罪自殺、殉情自殺、久病自殺、怕痛自殺、孤獨自殺、
間諜為國自殺之外,還有因為想早上天堂而自殺!
可惜我們還未見過華夏文化中的基督徒及天主教徒,
恭賀某某人提早上天國,親近上帝,真正的回家,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喜樂,真正的和平,真正的 R.I.P

Most  people  are  bothered  by  those  passages  of  Scripture
they  do  not  understand,  but  the  passages  that  bother  me
are  those  I  do  understand.
( Mark Twain )
如果世界變得邪惡,如果大部份基督徒及天主教徒都選擇袖手旁觀,
那麼基督徒及天主教徒是否可以祈禱不見回應之後選擇自殺?
Therefore  when  the  world  becomes  horrible,
many  Christians  want  to  commit  suicide  so  that
they  can  go  to  their  eternal  home  in  heaven.
( Jason Ling )
參考:《天災和仁慈的關係》
《死亡和宗教的關係》(上) 《死亡和宗教的關係》(下)

《健康、青春、壽命》(中)

[青春財富]
青春財富,也許英語可以稱為 Youth  Capital
生命是所有人最寶貴的物質財富,其次就是青春。
但由於一出生時我們已經擁有生命,
所以有些年輕人不懂得需要珍惜生命,
不懂得人身難得,不懂得生命無常,不懂得人生苦短,
常常會浪費生命,浪費青春。
當一個年輕人陷入他認為是絕境或陷於絕望的時候,
不妨聽取一下他尊敬的人的意見,千萬不要放棄生命,
應該考慮再給自己的生命一次機會。
說到青春財富,就不能夠避免提及青少年自殺這個課題。
非常奇怪,在變態的社會之中,在變態的教育制度之中,
不少擁有青春財富,但沒有接受過生命教育的青少年,
不懂得如何對抗怪獸社會意識形態、如何對抗怪獸家長、
怪獸校長、
怪獸老師、怪獸教育制度所產生的精神壓力,
一旦遇上手持黑劍的黑山老妖,隨時會因為恐懼而自殺。
由於青少年比較衝動,所以這種自殺,往往是急速的。
自殺是沒有勇氣面對生命,
但並不一定完全是沒有思考過的行為,
因為很多時生存比死亡還要痛苦。
People  fear  death  even  more  than  pain.
It’s  strange  that  they  fear  death.
Life  hurts  a  lot  more  than  death.
At  the  point  of  death,  the  pain  is  over.
( Jim Morrison )
Mark Henick:Why we choose suic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QoyTmeAYw
意圖自殺的人,除了需要思考個人生命的意義之外,
還需要明白個人的生命不是百分之一百屬於自己的,
所有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其實都擁有你生命的一部份。
你主動地放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因為自殺同時代表著殺掉了他們的一部份,
令他們在餘下的日子都帶著心痛和殘缺的遺憾。
有研究顯示,每位自殺者會對最少六名親友帶來情緒上的創傷,
甚至造成難以痊癒的創傷。
不少青少年自殺,在很多情況之下都沒有充分的理由,
所以筆者覺得我們應該在中學階段開始討論自殺這個課題,
好過在事後才找心理學家來輔導學生。
可惜由於大部份學校裡生命教育擁抱虛偽,拒絕批判,
再配合同樣擁抱虛偽的教育局,結果淪為失敗的生命教育,
結果所謂「建立一個充滿關愛的社會」變成了一個口號。
生命教育失敗,於是青少年容易自我中心,鑽牛角尖,
自殺之前不可能懂得需要經過深刻的思考,
又忘記了還有關心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愚昧地認為可以將自己的生命來要脅及操縱他人,
甚至愚昧地認為可以將自己一個人的生命,
來改變整個充滿既得利益者的教育制度!
Kevin Breel
Confessions of a Depressed Comic
TEDxKids@Ambles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3yqXeLJ0Kg
Darryl Neher
We Need to Talk about Depress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bWKwxA6YY
憂鬱症是擁抱虛偽的文明社會的疾病嗎?
Stephen Ilardi
Depression Is a Disease of Civiliz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v3BP0Fdi8
為何精神壓力不能夠成為智者的踏腳石?
Neel Burton
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
Can depression be good for yo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sB37KUAso
至於已經在社會裡工作的青年和中年,
由於找不到生存意義,沒有勇氣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所以這種種自殺,往往是慢性的。
自殺,可以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
1.  令那些在生及愛護死者的人悲痛欲絕。
But  it  too  often  happens  that  suicide  is
prompted  by  the  kind  of  psychological  anguish
─ shame,  sorrow,  despair ─
which  might  in  time,  and  with  help,  have  abated.
That  is  why  the  bereaved  often  feel  guilt  to
an  extraordinary  degree,  blaming  themselves  for
failing  the  loved  one  at  the  time  of  danger.
( A. C. Grayling, The Reason of Things, p.163 )
2.  令在生的年老親人減輕生存的痛苦,
例如生存已經沒有意義的人選擇安樂死 ethanasia
減少個人被疾病的折磨,減輕在生的親人經濟及生活上的負擔。
和猶山節考的精神相似。
The  agonies  and  indignities  of  hopeless  illness
might  often  be  lessened  by  the  love  of  companions
and  modern  medicine.  But  if  a  person  rationally
chooses  a  quiet  and  painless  death  instead,
to  refuse  him  is  not  merely  unjust  but  cruel.
( A. C. Grayling, The Reason of Things, p.163 )
It  is  an  oddity  that  those  who  invoke
the  sanctity  of  life  are  not  as  invariably
opposed  to  war,  arms  manufacture  and
capital  punishment  as  they  are  to  euthanasia
and  abortion.
( A. C. Grayling, The Reason of Things, p.164 )
但是如果我們訪問四周的親朋好友,
問他們「你覺得自己的生命有甚麼遺憾?」
你會發現答案不外乎四個:
1. 沒有累積到足夠令自滿意的財富。
2. 浪費了自己一早就已經擁有了的財富。
3. 沒有好好地用一種財富換取另一種財富。
4. 沒有好好地去享受生命。
最後,有一點關於青春財富必須注意的,
就是入社會工作之後,發現青春很快就會過去。
參考:
《人生苦短》 《珍惜光陰》
《及時行樂》(一) 《及時行樂》(二)
[責任]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為甚麼年青人會這樣害怕生命的挑戰?
有勇氣去死,為甚麼沒有勇氣活下去?
是否因為要活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氣?
青少年自殺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除了傷透父母的心之外,
也毀掉了父母下半生生命的一部份,
所以當你認為這個世界已經沒有甚麼值得留戀的時候,
當你不想再和人爭論世界上還有甚麼值得留戀的時候,
但付諸行動之前,請你想一想自己的責任。
要記著,愛惜自己的生命,除了是因為自己之外,
還因為自己對那些愛我們的人有一份責任。
自殺後的靈性真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nWn-QTvvs
只有在所有愛你和你愛的人都死掉之後,
生命才是百分之一百你自己擁有的物質財富!
如果這個世界還有愛你的人,那麼用財經界的語言來描述,
1. 你只不過是自己生命的大股東而已,
    你對其他小股東還有責任,
    如果你是一個妄顧股東的利益的人,那麼死掉也就算了!
2. 一旦沒有了生命,一切身外物的物質財富都立即與你無關,
    因為除了生命,一切都是身外物!
    非物質財富亦不容易量化,
    所以經濟學家不會懂得怎樣計算你的生命價值,
    然而身外物的物質財富可以量化,可以計算,
    經濟學家可以在你死後計算你剩下來的財產。
3. 親人和朋友對你的愛,是一種非物質的財富,不能夠量化,
    愛在每個人生命開始的最初二十年,
    給予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經濟學家當然不會懂得怎樣計算愛的價值。
[壽命財富]
壽命財富,也許英語可以稱為 Longevity  Capital
1. 長壽不一定是好事,長壽而且健康,才是好事。
    即使自己比較長壽,但親人和摯友的死亡,
    除了會推動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之外,
    還會提供給我們另一種意義:學會不要再等待了,
    要在親人和摯友還在生之時,在一切還未太遲之前,
    立即好好珍惜和他們相聚的時光,
    不要在事後才慨歎:「樹欲靜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
Death  is  the  wish  of  some,
the  relief  of  many,  and  the  end  of  all.
( Lucius Annaeus Seneca )
2. 年紀老邁時死得舒服,或者死得夠快,
    不用麻煩及拖累家人親友,才是好事。
3. 死時不會有重大的遺憾,才是好事。
4. 死前能夠做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是好事。
5. 熟稔的朋友之中沒有愚蠢的人,才是好事。
6. 死前累積智慧,留給下一代,
    無論我們是否相信智慧可以帶往下一生。
由於環境因素或者由於個人天賦不足,
願意退而求其次的人,往往會加上第七種:
7. 不需要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健康、青春、壽命》(上)

財富是甚麼?
財富包括了所有你個人現在擁有的物質財富及一切抽象的財富。
財富,當然也包括大部份人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因為大部份人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就形成了經濟學上的市場,
會對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提出了價格。
所以財富包括了
1. 大部份人認為有價值,是「  ego」擁有的物質財富,
    及抽象的「名、利、權」。
2. 少數人認為有價值,回歸「心靈  soul」的人擁有的人格。
3. 更少人認為有價值,更少人懂得欣賞,
    只有優秀「心靈  soul」才擁有的「智、仁、勇」。
雖然愛、智慧和勇氣在應付人生起伏中必然會顯現出它的價值,
但大部份未接受過生命教育的人會認為太抽象,不切實際。
有人說,由於大多數人擁抱虛偽,
所以他們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說得很對,因為虛偽和將面子置諸「道/真理/智慧」之上,
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所有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修行者會努力內省和自我批判來擺脫這些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身體財富]
物質財富是身外物,但亦可以是身內物,
因為我們的身體,亦是我們的物質財富。
如果說「健康、青春、壽命」是「身體  body」的三大財富,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但願意去繼續思考這三個概念的人可能很少,
因為香港教育一向鄙視訓練批判思維,這個缺失的結果,
是懶於思考的人和沒有思考能力的人佔了市民中的
大多數。
身體財富這個概念很簡單,筆者暫時只想到五大類:
1. 在生時身體健康。
2. 患病後很快復原。
3. 年輕時不會患上癌症。
4. 有精神寄託,精神健康,不知老之將至。
5. 年老時死得舒服,死得夠快,不用麻煩家人親友。
簡單地說,鍛鍊體魄,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種福氣,
所以要注意飲食,因為健康的身體和飲食有關。
但事實上影響身體財富的背後因素卻非常多,
而且異常複雜,包括命運、遺傳、運動、生活習慣、
飲食習慣、居住環境、風水、知心朋友、社會制度、
還有前生的業力和今生的修行…等等眾多的因素,
而且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除了身體健康之外,
其他的身體財富極有可能是奢侈品,
是矢志不移修行的人擁有的奢侈品。
如果生活在世外桃源或者烏托邦之中,可能算是一種福氣,
然而禍福相倚伏,一旦烏托邦因為外敵入侵而被毀滅,
就有可能死於安樂。
身體財富這個概念其實可以用價錢來表示。
在器官可以黑市買賣的中國及世界某些地方,
一不小心就會被人麻醉後割掉器官去賣,
完全藐視傳統文化中《孝經》(卷九) 所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因為毀傷的是閣下,所以不孝的是閣下,
而我從強盜手中購入了閣下的器官,就成為了孝子。
器官買賣讓我們立即明白身內物有價有市,
所以身體是我們的物質財富,一點也沒有錯。
其實我們的四肢何嘗不是我們的物質財富?
因為義肢其實也不便宜哦!
內臟器官和四肢值錢,外部皮相可能更值錢!
單靠面貌和身材謀生的藝員,當然明白除了自己的技藝之外,
身體健康、年齡、面貌和身材都是生財工具,
但都是會慢慢貶值的財富。
所以聲、色、藝久佳而又聰明的藝員,會在人老珠黃之前,
將面貌和身材這兩種財富兌換成其他較穩固的物質財富!
娼妓和這些藝員一樣,都是靠出租身體維生,
前者以性和青春換取金錢,而後者則以聲、色、藝來換取金錢,
所以身體也是我們的物質財富。
聲和藝,當然是介乎物質財富和非物質之間的財富。
在不虛偽的社會裡,娼妓和這些藝員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
參考:《身體》 《臭皮囊》
[健康財富]
健康財富,也許英語可以稱為 Health  Capital
既然身體也是我們的物質財富,
健康和生命自然成為了我們的財富,
尤其是在年青力壯,人到中年之前,健康永遠排在第一位。

但健康亦是是介乎物質和非物質二者之間的財富。
因為健康和身、心、居住環境、風水、社會制度、
飲食習慣及回歸心靈的修行都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身體健康並非純粹的物質財富。
由於「身體  body」屬於物質財富,
但照顧身體並提供衣食住行如此簡單,
還需要向身體提供各式各樣和玩樂有關的東西。
身體  body」是「  ego」和「心靈  soul」的載體,
所以照顧「身體  body」的快樂非常重要,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  ego」和「心靈  soul
對快樂有不同的定義,所以對快樂會有不同的看法。
身體的快樂源於感官當下的滿足!
1. 快樂的程度視乎忍耐的時間,所置身的環境,
    及滿足感官的東西是甚麼而定。
2. 禍福相倚伏,千古不易之理,
    所以這種身體的快樂,往往包括了先苦後樂的元素。
3. 身體的快樂非常短暫。
4. 如果身體需要長久以來都能夠立即得到滿足,
    一旦身體適應了刺激,那麼快樂的程度就會下降。
    所以有人說快樂的快字表示很快的樂了一下就消失了。
5. 想身體快樂,就必須有辦法降低一切生活上出現的壓力。

身體的快樂有時很簡單,有時要求很高。例如
1. 痕癢時騷癢,是雅俗共賞的快樂。
2. 口渴時有自己喜歡的飲料,
    飢腸轆轆時能夠飽餐一頓。
    有錢時吃一頓豐富的大餐,甚至暴飲暴食。
    更富裕時只挑奢侈的美食來吃。
3. 屎急尿急時有地方大便和小便。
4. 飽暖思淫慾時能夠滿足性慾。
5. 從事和身體有關的運動,包括爬山、攀石、遠足、
    游泳、跳舞、騎馬、騎腳踏車。
6. 從事和神經刺激有關的高速駕駛、甚至瘋狂駕駛。
7. 從事和觸覺有關的浸溫泉、按摩。
8. 從事和聽覺有關的唱歌、聽音樂、聽演唱會。
9. 離苦得樂,例如從疾病中康復,
    或者患怪病多年得遇神醫,就會感到健康的可貴。

《工作、生活》(四)

[ 家庭 ]
生活離不開家庭!
家庭是往往人類生活中第一個接觸的現象,
的影響至為深遠。
人類對於愛、關懷、恨、虛偽這些抽象的概念,
也許最初都是來自家庭。
至於父母如何處理子女的生活和工作,會有多種可能:
1.  一到成年就趕他們離開家庭去自立。
2.  要求他們放下興趣,找一份可以生存得最好的工作。
3.  父母明白「能夠做自己真正想做之事」的人是幸福的,
所以父母讓子女們找一份自己有興趣或者認為有意義的工作,
但提醒他們「當一個人選擇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時,
如果運氣欠佳、環境不鼓勵或者才華不足,
往往需要降低個人對物質方面的要求。
換言之,想提升生命質素的話,有可能需要降低生活質素,
視乎個人的才華、運氣及環境的需要而定。
如果能夠做自己真正想做之事,即使僅夠糊口也高興,
這純粹是個人的抉擇;
如果做自己真正想做之事而又收入可觀,
既照顧了「生命質素」,亦照顧了「生活質素」,
當然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了。
不少父母為了家庭的生存而犧牲了「生活質素」,
或者「生命質素」。
如果有一天能夠出現子女對父母說:
「我對生活質素的要求很低,你們就做你們自己喜歡的工作罷。」
也許世界就從此改變。
很多父母會立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素」,
可惜只有少數父母懂得及有能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質素」。
別忘記這個世界有不少完全不喜歡工作的人。
能夠照顧子女身心健康的父母已經是稱職的父母。
如果有勤奮、好學的父母,已經是幸運的人,
有勤奮、好學、懂得思考的父母,當然更加幸運,
有勤奮、好學、懂得思考、追求智慧的父母,
等於出生在人世間最富裕的家庭
[富裕不一定是單指物質方面的富裕]。
可惜如此理想的家庭極為罕有,
因為父親和母親不一定來自同一世界。
筆者的理想,
當然是由有信仰的人共同建設的大家庭制度!
參考:
《家庭和婚姻》(一)
《家庭和婚姻》(二)
《家庭和婚姻》(八)

《工作、生活》(三)

[ 心靈 soul ]
對小部份人來說,生活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
就是讓心靈soul  攝取所需要的養分,
例如意義、創造、愛、智慧。
有些人傾向於創造,提升人類的藝術文明。
有些人傾向於照顧家庭。
有些人傾向於服務社會。
有些人傾向於服務國家。
有些人傾向於提升人類的精神文明。
身體body 所涉及的課題及研究,我們稱為生活質素」;
心靈soul ego 所涉及的課題及研究,
我們稱為生命質素」。
參考:《身體、心靈》
Deeper  and  more  fundamental  than  sexuality,
deeper  than  the  craving  for  social  power,
deeper  even  than  the  desire  for  possessions,
there  is  a  still  more  generalized  and
more  universal  craving  in  the  human  make-up.
It  is  the  craving  for
knowledge  of  the  right  direction ──
for  orientation.
( W. Shelton,  1936 )
曾經生產過的母親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沒有陣痛,如何能夠有生命的誕生!
不見風雨,何來彩虹?
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生命本來就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禍福相倚伏,
往往是天堂和地獄並存,先往地獄,再上天堂,
才能產生生命的喜悅。置之死地而後生!
真正的幸福,要從自己或別人的困厄和苦痛之中領悟。
能夠設身處地去感受的人,
就能夠從別人的悲哀、困厄、創傷和苦痛之中,
學會「知足」、「感思」、「珍惜」,
否則生命中的考試到來時,只好自己親身付出代價。
所以重視照顧「心靈」的人有兩大類:
一類經歷過悲哀、創傷、困厄和內心各式各樣的掙扎,
另一類對人世間的痛苦感同身受,
明白到幸福不但不是必然,而且並非是屬於個人的。
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往往都是心靈力量比較薄弱的人。
心靈力量強烈的人,
雖然同樣會照顧「身體」及五官的娛樂,
但會發覺自己是如此犯賤,
偏會時刻想起生命意義的問題,
即使努力用盡了上述的那些娛樂方法,
都避不開、無力壓抑「心靈」的要求,
難以這樣子開開心心地過一生。
往往見到那些意圖逃避心靈的人,
將自己淹沒在繁忙的街道或商場之內,
漫無目的地遊蕩,
或者將自己埋首在沒完沒了的忙碌工作之中。
如果你是心靈力量強烈的人,
性格方面討厭虛偽,重視真和誠,
重視真正的信仰,追求愛和智慧,

思考方面討厭敷衍了事,半途而廢,
明白甚麼叫做真正的謙虛,
那麼就表示你和一般人屬於不同的世界。
你的「心靈」強而有力,會毫不妥協,
積極地爭取他的利益,
你,只能夠靜下來和「心靈」對話。
你會開始積極地去思考:
人若得到全世界,卻陪上了生命,有甚麼意思?
人若得到了生命,卻陪上了生活,有甚麼意思?
人若得到了生活,卻陪上了心靈,有甚麼意思?
話說回來,即使一個人的「心靈」強而有力,
亦千萬不要忽略照顧「身體」,
因為照顧「身體」,服侍我們的臭皮囊,
往往是不少
老年人生活的唯一目的,
也許可以說是被迫而產生的目的!
Eunice Hii
Don’t Just Follow Your Passion: A Talk for Generation 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bzbdxTm4E
參考:《創造自己》

《工作、生活》(二)

The  real  question  is  not  whether  life  exists  after  death.
The  real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are  alive  before  death.
( Osho )
[ 生活 ]
生活的目的是照顧I 的利益。
由於I 包括了身體body、「ego 心靈soul
所以為何而活這個哲學問題,至少可以有三個不同的答案。
其他的答案只不過是這三個答案不同份量的組合而已。
[ 身體 ]
生活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照顧「身體」及五官的娛樂,
例如吃喝、玩樂、旅遊、健康、運動、生殖。
參考:《身體》《臭皮囊》
大部份人其實只是在追求「身體」方面的開心!
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個力量強大的「心靈」的話,
就需要告訴自己:
生命只在乎開心,不在乎快樂,
當然更不在乎任何身體以外的意義。
一般人所說的熱愛生活,就是指對「身體」的照顧。
所有的學習都是圍繞這個目的而出發。
☆  去郊外散心。
  去爬山、行山。
  勤力做運動。
  偶爾會瘋狂購物,這種現象可以稱為走火入 mall」。
  偶爾會暴飲暴食,然後減肥或者斷食數天。
☆  聽音樂。
☆ 電影、追電視片集。
  看小說,一本接一本,香港人稱為「讀萬卷書」。
☆  溝通和八卦。
但一般香港人的所謂溝通,都避免深入思考,
只是喜歡表達意見而已。
  出外旅遊。
香港人稱為「行萬里路、擴闊視野、充電」。
實際上可能只是在著名旅遊景點拍照留念,
證明曾經到此一遊。
聰明一些的可能只是去某處浸溫泉、按摩。
童心未泯的往往喜歡去各式各樣的樂園裡,
渡過數天的假期。
有不少人生命中所嚮往的意義,其實亦不外如是,
也許只是做得比較有節制一些罷了。
吃喝玩樂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快樂!
除了享受之外,人生為甚麼一定要有其他的意義?
人生為甚麼不可以遊手好閒、漫無目的、漫不經心?
人生為甚麼不可以「積極不進取、及時行樂、做無聊之事」?
不少哲學家勸告我們做人要清醒。
因為壞人當道的時候,大部份人的自由和享樂,
遲早全盤瓦解,只和權力掛鉤。
如果世界上不是有這麼多陰險的壞人,
人生為甚麼不可以糊里糊塗?
不是說做人難得糊塗嗎!
不糊塗一下,何以遣有涯之生?
唯一可惜的是:
可以長時間糊塗得開心,亦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其中亦有大學問。
參考:《及時行樂》(一) 《及時行樂》(二)
一切當然得看你的條件、興趣、性格。
這就是為何認識自己是除了生存以外最重要的事情!
[ 我 ego ]
對部份人來說,生活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
就是照顧ego 在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團體中的價值。
追求名、利、權!
社會上聰明人不少,
他們生活的目的除了是照顧「身體」及五官的娛樂之外,
就是照顧ego 的利益。
參考:《身體、我》

《工作、生活》(一)

天將降大任於老婆婆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必須面對至少三個課題:
1.  工作  What  kind  of  work  should  I  choose?
2.  生活  How  should  I  live  my  life?
3.  死亡  How  am  I  going  to  face  my  death?

這三個課題的解答都是因人而異,
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去解決。
前二者是最迫切的,
是絕大部份剛踏入社會的青年都要面對的課題,
而後者則可以遲一點才解決。

參考:《生命的意義》(三)《生命的意義》(四)
人類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工作,
尋找食物及保護所找到的食物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工作。
其後人類才發明了耕種、畜牧和戰事這三類新品種的工作。
工作的目的是謀生──謀求生存survival──
包括照顧個人身體body 和未成年的下一代的生存。
文明的進步讓人類擺脫了「單純謀生」這個與生俱來的目的,
開始重視工作以外的生活。
生活的目的,就是照顧I 的利益。
參考: 《「我」I 》
[ 工作 ]
智力較低或者運氣欠佳的人,他們工作是為了生存;
智力較高或者運氣較佳的人,
部份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部份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名、利、權,
部份人沒有目的,他們的工作就是做奴才。
至於含著銀匙出生的富家子弟,
部份人的工作就是克紹箕裘,分為守成和開創兩類,
部份人的工作就是吃喝玩樂,
部份人沒有目的,他們用輕鬆的工作來逃避寂寞
還有一些稀有品種的人,
他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快樂,
其中一種追求個人的生活興趣,
而另一種則追求個人的生命意義,
包括所有矢志不移的修行人士。
在複雜的社會,工作的種類和性質當然因人而異;
一個人的性格、興趣、智力、接受過的訓練、
出生的家庭環境,定居的社會和所置身的時代,

都和他所從事的工作有莫大的關係。
香港不少顧主不仁道的地方在於假設了
「員工只需要有工作,不需要有生活」,
只需要像一部開動著的生物機器,不斷地生產。
顧主們嘗到了這個制度的甜頭之後,
就傾向於重新詮釋「積極上進」 、「年青有為」、

「不要怕吃虧」及「敬業樂業」的精神。
人心是詭詐的,
所以凡是半真半假,有其應用範疇的道理,
就出現了極其吸引的利用價值。
而一個地方的教育制度,往往是配合了顧主的看法。
The  factory  model  of  education,  with  its
focus  on  academic  and  economic  elitism,
is  churning  out  obedient  workers
for  the  system,  encouraged  to  conform
every  step  of  the  way.
We  are  not  being  treated  as  organic,
creative,  investigative  human  beings,
but  instead  as  parts  in  the  machine.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filtering  out
the  inquisitive  nature  of  our  being,
with  the  ultimate  goal  being  to
prevent  dissent  against  the  system.
The  system  doesn’t  want  thinkers.
It  doesn’t  want  people  to  question
its  methods.  It  wants  a  population  that
can  be  easily  manipulated  and  controlled
so  as  to  relinquish  all  its  power  to  the  elite.
( Will Stanton )
有些人好像螞蟻和蜜蜂,差不多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身不由己,隨波逐流,唯恐被時代的巨輪輾個粉碎。
大部份人都不喜歡這樣活著,
貧富懸殊之所以成為問題,其中一個關鍵就在於此。
Joe Rogan
Society Tra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fy5Enz6-c
問題是,如果讓螞蟻和蜜蜂過好一點的生活,
牠們又未必知足。
不少螞蟻和蜜蜂只是懂得經濟代表「好一點的生活」,
部份認為經濟轉好就表示可以懶惰,可以「飽暖思淫欲」。

有部份螞蟻和蜜蜂更會得寸進尺,
不是覺得自己的子女應該追求智慧或提升其他生命質素,
而是覺得自己的子女應該和其他人的子女一樣,
擴闊視野、行萬里路、到此一遊拍照的權利。
人生的諷刺莫過於此!
參考: 《贏在起跑線上》
由於社會不重視思考,所以大部份螞蟻和蜜蜂,
根本不懂得「教書」和「教育」的分別,
當然更加不會覺得自己的子女應該有
加深視野、培育批判精神」的權利。
參考:《教書、教育》(一) 《教書、教育》(二)

《生命不等同生存的時間》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
就發現其實生命中很多時間都不是屬於自己的。
大部份人的工作,往往只是謀生,
所以工作的時間不能夠算是完全屬於自己,
只有真正放假的時間,才算是屬於自己的時間。
Time  is  life.  It  is  irreversible  and  irreplaceble.
To  waste  your  time  is  to  waste  your  life,
but  to  master  your  time  is  to  master  your  life
and  make  the  most  of  it.
( Alan Lakein )
What  we  spend  our  time  on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we  make.
( Ray Kurzweil )
至於那些屬於自己的時間應該如何運用,是個人的權利;
而所謂有質素的生命,亦當然因人而異。
至於甚麼是娛樂,當然是因性格而異,
因價值觀而異,因供應而異,因經濟條件而異,
甚至會因來往朋友的喜好而異。
我們沒有道理替他人作出價值的判斷。
在象牙塔裡的人更加不應對販夫走卒說三道四。
Whenever  we  talk  about  the  quality  of  life,
we  ought  to  resp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我們明白,讓「身體body 和「ego 主持大局的人,
他們的選擇自然和讓「心靈soul 主持大局的人並不相同。
所以 Oscar  Wilde 才會這樣說:
To  live  is  the  rarest  thing  in  the  world.
Most  people  exist,  that  is  all.
( Oscar  Wilde )
一般而言,在危機或災難之後仍然活著,稱為  survive
沒有任何危機,依然活著,稱為  exist / live
至於回歸心靈,懂得思考,懂得如何去活的人,
可以稱為  humanly  alive
讓「心靈soul 主持大局的人會這樣問自己:
這份工作是否有樂趣?
能夠給我帶來多少生命的意義?
現在的工作是否只不過是爬著一條由生存,到溫飽,
到享受,再到退休的梯階?
這個問題還需要我們自己個別去評估。
Would  I  ever  regret  spending  so  much  of  my  life
on  the  treadmill  of  a  work  existence?
由於社會、家庭、長輩、同儕的影響,
或者由於年青時發生的事情所影響,
有一些人很年青時就已經有明確的生命目標,
但如果這個目標並非心靈的摯愛,就難免有被困的感覺。
因為人許多時會從事一些收入可觀,別人認為有成就,
而自己內心卻隱約地覺得沒有甚麼意義的工作,
純粹只是臣服於生活,等於虛耗生命、蹉跎歲月,
將自己變成「行屍走肉」

我有工作  work,  job  or  occupation
我有職業  profession  or  career
但我沒有使命  mission,  vocation  or  labour  of  love
從哲學家的角度來看,
「工作、職業、使命」是「相近但不相同」的概念
related  but  distinct  concepts
所以必須仔細分析、分辨和定義,並且當用家含糊其詞時,
詢問他  What  exactly  do  you  mean?

Abstract  words,  if  carelessly  defined,
can  mean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一個人一生裡做的事情,對人類永遠有功勞,永遠謀利於大家,
    這個才叫事業,如大禹治水。其他的上到皇帝,下到乞丐,
    都不是事業,那是職業。」 (南懷瑾)
讓「心靈soul 主持大局的人會這樣想:
屬於我自己的時間,才是我的生命。
活得長久,並不表示活得愉快,
活得愉快,並不表示活得有意義。
活得愉快或者有意義,決定權在自己。
再進一步地去思考:
要活得愉快或者有意義,
思考和行為就必須和生死相繫,
最後就會悟出「要在生活中了生死」。
The  value  of  life  lies  not  in  the  length  of  days,
but  in  the  use  we  make  of  them…
a  man  may  live  long  yet  live  very  little.
Whether  you  find  satisfaction  in  life  depends
not  on  your  tale  of  years,  but  on  your  will.
( Michel de Montaigne )
And  in  the  end,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life  that  count.
It’s  the  life  in  your  years.
( Abraham  Lincoln )
There  is  only  one  success ─
to  be  able  to  spend  your  life  in  your  own  way.
( Christopher  Morley, Where  The  Blue  Begins )
We  live  in  deeds,  not  years:
In  thoughts  not  breaths;
In  feelings,  not  in  figures  on  a  dial.
We  should  count  time  by  heart  throbs.
He  most  lives  Who  thinks  most,
feels  the  noblest,  acts  the  best.
( David Bailey )
自由自主是生命的開始。
如果賴以生存的社會並不酬勞個人的興趣和工作,
那麼要能夠自由自主,就得要在適當的時候,
放下名、利、權、面子的羈絆,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所以一定要在工作中找到娛樂!
否則工作就不能夠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Work  and  play  must  be  fused  together.
You  can’t  do  anything  about  the  length  of  your  life,
but  you  can  do  something  about  its  width  and  depth.
( M. L. Mencken )
man climbing mountain
單憑嘗試和經歷,只能夠得到屬於個人,
往往悲喜交集的  richest  experiences
只有追求愛和智慧,
才能夠迫近人類精神文明中的  richest  experiences
And  in  the  end,  it  is  the  love  and  wisdom  in  life
we  finally  achieve  that  counts,  so  we  must  be  keen
and  vigilant  in  choosing  our  readings,  teachers  and
companions.
( Jason Ling )
參考:《經驗》(一)《經驗》(五)
Adam  Leipzig
How  to  Know  Your  Life  Purpose  in  5  Minut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sXO9brK7M

《創造自己》

人必須先覺醒,回歸心靈,繼而修行,
經歷過「認識自己,管理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三個階段,
繼而選擇好的導師和同道中人,學習嚴謹的思考方法,
學習內省和自我批判,最後才能夠「創造自己」。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做法就是在「投資自己」!
放下不必要的煩惱,做心靈喜歡的事,
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這就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方式。。
凡是開始進入「創造自己」階段的修行者,
一定是完美主義者,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有成就,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由於已經知悉個人自由的領域,
接受了命運、遺傳和業力的局限,
所以不再恐懼生存環境的制肘,
不再全盤接受傳統文化和習俗的規範。
他們都會感覺到青春不再,所以人生餘下的時間彌足珍貴,
不能夠再浪費,必須珍惜,好好運用。

Time  is  life.  It  is  irreversible  and  irreplaceble.
To  waste  your  time  is  to  waste  your  life,
but  to  master  your  time  is  to  master  your  life
and  make  the  most  of  it.
( Alan Lakein )
What  really  matters  is
what  you  do  with  what  you  have.
( H. G. Wells )
God  gave  us  the  gift  of  life;
it  is  up  to  us  to  give  ourselves
the  gift  of  living  well.
( Voltaire )
Each  player  must  accept  the  cards
life  deals  him  or  her:  but  once
they  are  in  hand,  he  or  she  alone
must  decide  how  to  play  the  cards
in  order  to  win  the  game.
( Voltaire )
We  educate  ourselves  so  that  we  can
make  a  noble  use  of  our  leisure.
( Aristotle )
The  mind  is  a  superb  instrument  if  used  rightly.
Used  wrongly,  however,  it  becomes  very  destructive.
To  put  it  more  accurately,  it  is  not  so  much  that
you  use  your  mind  wrongly──you  usually  don’t
use  it  at  all.  It  uses  you.  All  the  things  that  truly
matter── beauty,  love,  creativity,  joy,  inner peace──
arise  from  beyond  the  mind…
( Eckhart Tolle )
道不遠人,
「真和誠」是愚夫愚婦和販夫走卒都可以明白,
是他們一生都可以修行的「道」;
俗語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足以證明這一點。
人一旦具備「真和誠」,虛偽自然遠離。
至於「愛和智慧」就肯定比較複雜和抽象,
只有上智者才可以明白箇中奧妙。
Jordan  Peterson  on  The  Necessity  of  Virtue
2010-10-13  Hancock  Lectu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UJHNPMUyU
☆  Create  yourself  ( George Bernard Shaw )
「創造自己」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必須具備至少四種能力:
1.  [可以從青少年期開始培育的] 自學能力,
包括學習方法、思考方法和記憶方法。
2.  [可以從青少年期開始培育的] 表達能力,
包括語言 [和/或] 文字的表達能力。
3.  [可以從青少年期開始培育的] 興趣和熱忱。
至於如果發掘個人的興趣,
可能需要運用心理測驗或者中國傳統的紫微斗數。
4.  [來自前生努力的] 天賦才華。
天賦才華極有可能來自多世的努力,
所以欠缺足夠天賦才華的人不必灰心,
應該學習退而求其次,在今生盡自己的努力。
只有具備這四種能力中至少兩種的人,
才有資格邁向「創意」的路途!
擁有天賦才華的人,當然應該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要求。

Fulfillment  is  a  continual  lifelong  process.
We  are  all  we  have  and  we  are  what  we  choose
to  become.  It  is  who  one  becomes  that  defines
his  achievement  in  life.  So  ask  ourselves  what
we  want  to  be.  Make  ourselves  authentic  and
sincere.  Make  a  greater  man  of  one’s  self.
Continually  upgrade  one’s  soul.  Strive  to
become  the  best  person  one  can  possibly  be.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tell  ourselves
that  we  are  going  to  be  the  architect  of
ourselves  and  our  lives,  and  see  a  person
worthy  of  our  respect  and  admiration!

( Jason Ling )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
The  only  person  you  are  destined  to  become
is  the  person  you  decide  to  be.
( Ralph Waldo Emerson )
Man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
( Jean-Paul Sartre )
Life  is  occupied  in  both  perpetuating  itself
and  surpassing  itself;  if  all  it  does  is
maintain  itself,  then  living  is  only  not  dying.
( Simone de Beauvoir )
從一個不完美的人的角度來看,從有限的人生來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種創造,
擇善固執」是一種創造,「自我實現」當然也是一種創造。
兩者都能夠令你增添自尊,知足和感恩,
並且「每天愛自己多一些」!

「治心之道,曰毋利而思義,毋詐而主誠。
    義則一義,誠則一誠。誠一也,然有分焉,
    毋以義與利辨,以義與義辨。
    毋以誠與詐辨,以誠與誠辨。……
    心,靈物也,不用則常存,
    小用之則小成,大用之則大成,變用之則至神。
    不可使如止水,水止則不清;
    不可使如凝膠,凝膠則不并。」
《潛書。辨儒》(清。唐甄)
註:并,同並,兼容並蓄的意思。
This  being  human  is  a  guest  house.
Every  morning  is  a  new  arrival.
A  joy,  a  depression,  a  meanness,
some  momentary  awareness  comes
as  an  unexpected  visitor…
Welcome  and  entertain  them  all.
Treat  each  guest  honorably.
The  dark  thought,  the  shame,  the  malice,
meet  them  at  the  door  laughing,
and  invite  them  in.
Be  grateful  for  whoever  comes,  because
each  has  been  sent  as  a  guide  from  beyond.
( Jalaluddin Mevlana Rumi )
人世間的所有「創意creativity 都是去蕪存菁,
新的內涵必然來自一般人習慣了而不自覺的蕪,
如果有人說他的創意是和菁決裂,破繭而出
那麼他的所謂創意一定是垃圾,因為菁不會是繭。
創意所需要的是
品味、判斷和勇氣」,缺一不可。
擺脫了「 ego的大部份弱點,開始重視「心靈  soul
但依然以「  ego為生命重心的人,
例如大部份的藝術家,一生人都以個人的喜好和創作為目標,
外面的世界似乎與他們只有在藝術方面才發生關係。
By  believing  passionately  in  something  that  still
does  not  exist,  we  create  it.  The  nonexistent
is  whatever  we  have  not  sufficiently  desired.
( Franz Kafka )
Always  be  a  first-rate  version  of  yourself,
instead  of  a  second-rate  version  of  somebody  else.
( Judy Garland )
回歸「心靈  soul」是「創造自己」的第一步,
而「創造自己」是人類所有創意中對個人最重要的事情,
而只有重視「心靈
  soul」的人,在創造自己之餘,
亦努力以赴,創造出比個人生命更長久的東西。
The  wise  unearths  his  soul,
cherishes  his  unique  individuality,
understands  humility  towards  truth,
strives  to  become  a  better  person,
and  creates  something  that  lasts.

( Jason Ling )
重視「心靈  soul」的人,追求愛和智慧的人,
明白人不能夠脫離群體而獨立,
所以每一個人進一步的成長必然是和「公益」有關,
就是和有緣者及後來者「分享心路歷程和智慧」,
就是「服務社會,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Leave  a  legacy  to  the  world.
Reach  out  to  serve  the  community.
Be  a  light  for  those  who  live  in  darkness.
Help  mankind  reach  its  potential.
For  love/wisdom  is  the  foundation  of  life.
One  cannot  pursue  one’s  own  highest  good  without
at  the  same  time  necessarily  promoting  the  good
of  others.  A  life  based  on  narrow  self-interest
cannot  be  esteemed  by  any  honorable  measurement.
Seeking  the  very  best  in  ourselves  means  actively
caring  for  the  welfare  of  other  human  beings.
( Sharon Lebell )
所謂「創造自己」,首先要懂得拒絕平庸,
因為平庸代表自己在同類人之中覺得安全。
其次就是學習「自我批判」,成為一種習慣。
苟能如此,自然會每天都有進步,
日積月累之下,自然能夠超越以往的自己,
英文稱之為  transcendence
Transcendence  constitutes  self-hood.
( Martin Heidegger )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 George Bernard Shaw )
Life  is  not  accumulation,
it  is  about  contribution.
( Stephen Covey )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my  life  belongs  to
the  whole  community  and  as  long  as  I  live,
it  is  my  privilege  to  do  for  it  whatever  I  can.
I  want  to  be  thoroughly  used  up  when  I  die,
for  the  harder  I  work  the  more  I  live.
( George Bernard Shaw )
This  is  the  miracle  that  happens  every  time
to  those  who  really  love:
the  more  they  give,  the  more  they  possess.
( Rainer Maria Rilke )
世界上有極少數具有強烈「宗教精神」的人,
當為眾生服務的時候,會覺得自己非常充實和快樂,
因為他們將「自利」和「他利」兩者美妙地合而為一,
所以他們服務眾生時,既滿足了自己的欲望,
盡了自己做人的責任,亦令到別人也快樂。
對這些具有強烈「宗教精神」的人來說,

「服務社會」等於創造自己,亦等於認識自己: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 Francis of Assisi )
The  best  way  to  find  yourself  is  to
lose  yourself  in  the  service  of  others.
( Mahatma Gandhi )
Whatever  good  things  we  build  end  up  building  us.
( Jim Rohn )
例如張載名言所指示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其實就是服務整體人類的精神文明」,和有緣人分享智慧。
「一個人一生裡做的事情,對人類永遠有功勞,
    永遠謀利於大家,這個才叫事業,如大禹治水。
    其他的上到皇帝,下至乞丐,都不是事業,那是職業。」
 ( 南懷瑾 )
參考:《造命》(五) 《心靈》(一) 《心靈》(二) 
Nurture  your  mind  with  great  thoughts,
for  you  will  never  go  any  higher  than  your  think.
( Benjamin Disraeli )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be  defeated
by  greater  and  greater  things.
( Rainer Maria Rilke )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 Socrates )
We  are  all  in  various  stages  of  growing  up.
If  we  want  to  live  an  authentic  and
meaningful  life,  we  need  to  make  friends
with  sincere  and  wise  people,
place  the  search  for  truth  above  our  ego,
enjoy  solitude  at  least  once  in  a week,
master  the  art  of  disappointing  others,
value  our  time  and  avoid  squandering  it
on  people  who  hate  thinking,  and  spend
our  time  and  talents  only  on  the  needy.
We  should  regard  the  understanding,
defining  and  making  the  most  of  ourselves
as  a  continual  lifelong  endeavor,
try  to  establish  our  faith  in  the  process
and  build  our  lives  around  our  faith.
If  we  strive  to  do  these  things,
we  are  beautiful  in  our  imperfections.
( Jason  Ling )
《心靈》(三)
茲再舉兩個例子說明這個 I 的三元論的用途:
一般來說,「積極進取」似乎是相當容易理解的一種行為,
然而當我們釐清ego心靈soul 的分別之後,
就會發現「ego 的「積極進取」,以「成功」為目標,
以擁有物質的多少為目標,以擁有抽象的名氣為目標,
以擁有權力的大小為目標;
心靈soul 的「積極進取」,則以創造為目標,
以服務為目標,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為目標。
「心靈」所追求的是「成就」,不是「成功」!
兩者的「積極進取」在意義上竟然可以有如此大的分別,
可見釐清ego 心靈soul 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哲學思考和說理兩方面,都有其實用的價值。
當我們覺得快樂時,這個快樂究竟是屬於那一個我  I
或者這個快樂究竟是如何分佈?
身體body,「ego 心靈soul 各佔多少?
別人口裡說的快樂和我們心目中的快樂相同嗎?
如果不同的話,不同在甚麼地方?
所謂及時行樂可以如何分析?
參考:《及時行樂》(一) 《及時行樂》(二)
Creativity and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管理自己》

[管理自己]
☆  Control  yourself  (Marcus Tullius Cicero)

Know  thyself?
If  I  knew  myself  I  would  run  away.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管理自己的其中一種做法,就是控制自己。
由於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除了美好的一面之外,
或多或少都有不美好的一面,
然而良知尚存的人會知道自己的缺點,
知道自己的惡行,並且會因此而感覺到羞恥。
良知尚存的人有能力通過內心的掙扎,作出抉擇,
抗拒誘惑,放棄惡行,甚至阻止別人的惡行。
所謂修行,就是燃起自己的良知,擇善固執,
控制自己的缺點,不讓這些缺點來控制自己。

這個說法,頗有儒家克己復禮為仁的意味,
也好像儒家所鼓吹的君子慎獨的功夫。
The  enemy  is  within  the  gates;
it  is  with  our  own  luxury,  our  own  folly,
our  own  criminality  that  we  have  to  contend.
( Marcus Tullius Cicero )

All  the  gods,  all  the  heavens,  all  the  hells,
are  within  you.
( Joseph Campbell )
The  truth  is  you  don’t  need  to  be  given  a
solution.  You  just  need  to  learn  eventually
that  you  are  the  solution.
( Mobeen  Hakeem )
What  lies  behind  us  and  what  lies  before  us
are  tiny  matters  compared  to  what  lies  within  us.
( Ralph Waldo Emerson )
善良的道可以成為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邪惡的道同樣也可以成為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換言之,人就是善良和邪惡的「介質/肉身/戰場」,
人生的修行就是選擇簡單神聖的善良,追求智慧,
抗拒精心設計、複雜難覺和擁抱虛偽的邪惡。
畢竟為善抑或為惡,是每一個人自己的抉擇!

Life  is  neither  good  or  evil,
but  only  a  place  for  good  and  evil.
( Marcus Aurelius )
The  soul  becomes  dyed  with  the  color  of  its  thoughts.
( Marcus Aurelius )
要管理好自己,就需要面對和處理生命中遇上的一切恐懼,
包括對暴力的恐懼,對真理的恐懼,和對死亡的恐懼,
而方法只有一種,就是追求並且努力增添個人的智慧。

Do  I  prefer  to  grow  up  and  relate  to  life  directly,
or  do  I  choose  to  live  and  die  in  fear?
( Pema Chodron )
Fear  is  a  natural  reaction  to
moving  closer  to  the  truth.
( Pema Chodron )
正如 Osho 指出,
心  mind既可以成為一個美麗的僕人  a  beautiful  servant
也可以成為一個危險的主人  a  dangerous  master
歷史上權力所帶來的腐化,
及資本主義社會鼓勵人性中的自私、貪婪、妒忌、憎恨,
一向在人類的心中佔盡上風!
中國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及毛澤東的名句「槍桿子裡出政權」,
都指出金錢的對一般人心和權力對梟雄的吸引力。
唯利是圖,金錢萬歲」這個信念所產生的種種現象,
足以證明人類的心是可以如何地醜陋!
即使我們拒絕做醜陋的事情,
然而一旦物質慾望佔了上風,遠超過我們的需要,
不但會大幅度降低我們的自由,亦會浪費我們的生命!
「人情若厭其所有,羡其所不可得,
    未得則羡,已得則厭,厭而求新,
    則為惡無不至矣。」 (北宋。司馬光)
共產黨執政時代鼓吹的文化大革命,
不但證明了人性中的自私、憎恨、醜惡和虛偽,
更加證明了人間地獄絕對可以由人類創造出來。

參考:《人性理論》(上)
Osho 的提點,對那些頭腦不清,糊裡糊塗就大張旗鼓,
盲目地鼓吹「接受自己」和「我係我」的人,無疑是當頭棒喝。
即使我們假設「接受自己」和「我係我」這兩個說法是對的,
但亦必須先考慮道德問題,但如果我們不願意管理自己,
那麼「接受自己」和「我係我」算是「  I」的自由嗎?。

Your  soul (mind)  is  oftentimes  a  battleground,
upon  which  your  reason  and  judgment  wage  war
against  your  passion  and  your  appetite.
( Khalil  Gibran )
I  thoroughly  disapprove  of  duels.
If  a  man  should  challenge  me,  I  would  take
him  kindly  and  forgivingly  by  the  hand  and
lead  him  to  a  quiet  place  and  kill  him.
( Mark Twain )
What  other  dungeon  is  so  dark
as  one’s  own  heart!
What  jailer  so  inexorable  as  one’s  self!
( Nathaniel Hawthorne )
The  truth  may  be  out  there,
but  lies  are  inside  your  head.
( Terry Pratchett )
Either  you  control  your  attitudes  and  thoughts
in  you  mind  or  your  mind  will  control  you.
When  you  believe  every  toxic  thought  that

runs  through  your  mind,  and  when  you
insist  on  building  your  sense  of  self  and
your  entire  life  based  on  those  thoughts,
your  mind  becomes  a  dangerous  master.
( Jason Ling )

從宗教的角度來看,
人心中的我  ego一向是邪惡最喜歡棲息的地方,
只有人心中的心靈  soul才是一切宗教精神的發源地。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回歸心靈,開放心靈,追求智慧,
讓心靈主持人生大局,趕走「  ego」裡的虛偽和邪惡。
換言之,所謂管理自己就是「改邪歸正」,克服邪,回歸正!

所以聖經《箴言4:23》裡說: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意思就是要基督徒慎防心中的我  ego被魔鬼所佔領。
而所謂「打開你的心,接受神作為主宰」,
意思就是讓「愛和智慧」在心靈之中成長,主持大局。
換言之,就是讓心靈  soul來領導 I」,
而不是任由我  ego之中的邪惡來控制 I」!
We  should  become  angels  and  not  devils,
that’s  why  we  have  been  created  and  born
into  the  world.  Therefore  be  and  stick  to
what  God  has  chosen  you  for.
( Paracelsus )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My  liveliest  delight  was  in
having  conquered  myself.
( Jean-Jacques Rousseau )
One  must  think  like  a  hero  to  behave
like  a  merely  decent  human  being.
( May Sarton )
We  only  get  one  body.  We  can  either
treat  it  as  the  home  of  our  ego  or
as  a  temple  of  our  soul.
We  only  get  one  life.
It  can  be  shaped  by  our  ego.
It  can  also  be  shaped  by  our  soul.
We  will  become  what  we  choose.
( Jason Ling )

上善若淨水,上惡若污水。
人一旦選擇上惡,就願意埋沒良知,放棄人格,
閹割心靈,活在污水之中。
無論是上善還是上惡,他們的座右銘都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做善事的人感覺快樂,做惡事的人何嘗不感覺快樂?
我們要想一想:「做事感覺快樂」是最重要的嗎?

修行,就是將未夠潔淨的水過濾,將之回復潔淨,
嚴防一滴污水將整缸水變臭。

Evil  appears  in  the  absence  of  the  soul.
Beware  of  your  mind  because  it  is  the
center  of  your  lifelong  battlefield.
Your  task  is  to  revive  your  soul  and
find  all  the  subconscious  forces  within
that  control  your  mind.
To  grow,  self-confrontation  is  inevitable.
Extol  the  angels  in  your  soul  and
subdue  the  devils  in  your  ego.
Let  your  ego  perform  only  those
necessary  and  unharmful  social  functions.
Humble  yourself,  learn  from  the wise,
both  from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to  avoid  humiliating  yourself
with  hypocrisy  or  arrogance.

( Jason Ling )
人的腐化,源自讓「  ego」主持大局。
人一旦讓「 ego」主持大局,
就會被「欲望desire 和「恐懼fear 所操縱,
出現心理學所說的  self-alienation  的現象,即是
estrangement  from  our  souls [true  selves]

最常見的欲望有三類,分別和「名、利、權」有關:
為了權力而墮落,為了金錢而墮落,
因為過度喜歡名氣或者別人尊敬和奉承而墮落。
人一旦選擇墮落,就會擁抱虛偽,思考力就會減弱,
智慧就會褪色,甚至胡說八道,醜態百出,
而且傾向於和同樣墮落的人埋堆!
最常見的恐懼有兩類,亦和「名、利、權」有關:
恐懼死亡,其實只是部份和關心身體健康有關,
主要是因為恐怕失去了一切屬世的擁有物;
恐懼失去了別人的尊敬和奉承,包括家人在內。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love,
but  there  are  a  thousand  imitation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 (明。王守仁)
「認識自己」是否人類心靈救贖的第一步?
「自我批判」是否人類心靈救贖的第二步?
「知錯能改」是否人類心靈救贖的第三步?
「自我教育」是否人類心靈救贖的第四步?
「認識別人」是否人類心靈救贖的第五步?
「管理自己」是否就是人類精神健康的定義?
「知己知彼」是否就是關乎在社會中「生存」,
及進一步的「生活」所必須的人際關係學問?

「虛偽」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但我應該選擇追隨群眾嗎?
我真的討厭恭維、擦鞋、阿諛、奉承,和別人的拍馬屁嗎?
還是只是討厭別人拍馬屁的方式及言不由衷的內容?
恭維、擦鞋、阿諛、奉承、拍馬屁的內容是否需要接近真相?
如果內容遠離真相,那麼會否成為自己將來的一個陷阱?
It  is  a  self-flattering  contradiction,
that  wise  men  despise  the  opinion  of  fools,
and  yet  are  proud  of  having  their  esteem.
( Marquess of Halifax )
要想控制自己的缺點,
方法不外乎信仰、理性和愛三大法寶,
但需要勇氣才能夠執行。

至於信念和迷信,在短期內也許有效,
可惜一旦遇上複雜的課題時就立即不管用。
舉例言之,中國古代的「性善說」就是屬於迷信;
儒家的「人性向善說」則是一個假說,可以視之為信念,
而儒家的追隨者亦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儒家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說法;
至於「部份人的人性向善」則可以視之為信仰。
《登高》(二)
Love,  wisdom  and  courage  are  flowers
that  do  not  grow  in  everyone’s  garden.
令人莞爾的是,
有一些人的心中只有雜草,根本就沒有花朵。
When  we  go  to  their  gardens,
we  cannot  find  a  single  flower.
然而他們會視這兩句說話為座右銘:
Don’t  invite  people  to  your  garden
who  trample  on  your  flowers.
I  want  more  out  of  my  life.
因為這兩句內容曖昧的說話,對庸才同樣適合!

如果一個人立志「做學問」,
那麼在控制自己的缺點方面,有四個最重要的概念不可不知:
1.  一定要對真理謙卑,而不是對人假謙虛。
2.  必須勇於「自我批判」和「內省self-scrutiny
因為自我就是「做學問」最重要的工具。
換言之, the  soul  and  the  devil’s  advocate 
is  actually  the  same  person.
3.  凡是願意批判我們的人就是朋友。
4.  批評我們的人,雖然不一定是朋友,
但必須從他們的身上學習,讓他們成為自己認識社會的途徑。
「人能暴吾過者,吾師也;人能非吾言者,教吾者也;
    切不可當面錯過,反生嗔怒。」 (南宋。朱熹)
Every  challenge,  difficulty,  criticism  or  defeat
contains  within  it  the  seed  of  an  equivalent
or  greater  good.
( ancient wisdom )
西方人十分喜歡說一句曖昧的說話:
Those  who  are  truly  important  in  your  life
are  the  ones  who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
為甚麼筆者認為這句說話曖昧?
試問多少人會視一位願意花時間批判你的人為朋友?
會認為他是你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物?
閣下會視一位喜歡拍你馬屁、隱藏你的醜陋的人為朋友嗎?
會認為他是你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物嗎?
如果閣下不懂得看自己的紫微斗數命盤的話,
閣下又是否知道甚麼是自己最好的一面?

會在「  ego」裡面嗎?會在心靈  soul裡面嗎?
是否只有自己才能夠自我批判、自我教育?
☆  Make  the  most  of  yourself.
我們常常聽見有人說:那些年為了生存,忘記生活。
不但讓「 ego」主持大局, 甚至出賣心靈的理想,
把自己的未來建立在別人期望之上!
管理自己的另一種做法,就是盡其在我,努力發展自己的長處。

Be  yourself 是不適當地簡略的說法,
Be  yourself 真正的意思應該是
Be  your  best  self, 
be  guided  by  your  better  natures.
能夠在青年時期就回歸心靈的人,是有福氣的人。
因為不論在何種逆境之下,他們都會堅守自己的人格,
視逆境為心靈的鍛煉,培育一顆更堅強更有智慧的心靈。
Make  the  most  of  yourself,
for  that  is  all  there  is  of  you.
( Ralph Waldo Emerson )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those  you  hold  well.
( Josh Billings / Henry Wheeler Shaw )
一旦我們讓「心靈  soul」來領導,主持人生大局,
就會聆聽優秀的音樂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工作壓力。
The  soul  is  a  beautiful  but  hidden  sculpture.
Most  of  the  ego  is  the  unwanted  stone
before  the  sculpture  is  completed.
You  must  learn  to  be  your  own  sculptor.
( Jason Ling )
能夠做到以上三點的,就達到了  self-mastery  的境界,
就是西方人所說的擁有自己的生命own  your  life
也是西方人曖昧地說自愛  love  yourself  的真正意思。
能夠達到  self-mastery  的境界,就可以
Enjoy  who  you  are  and  accept  what  life  offers
with  gratitude  and  contentment.
只有從這個境界來看,下面這句歌詞才有積極的意義:
If you could read my mind
從管理自己的角度來看,
下面這句說話未免定義曖昧不清,流於故作高深:
He  who  lives  in  harmony  with  himself
lives  in  harmony  with  the  universe.
( Marcus Aurelius )
19《管理自己》Jiddu Krishnamurti